CN114378372B -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8372B
CN114378372B CN202011131572.5A CN202011131572A CN114378372B CN 114378372 B CN114378372 B CN 114378372B CN 202011131572 A CN202011131572 A CN 202011131572A CN 114378372 B CN114378372 B CN 114378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wall
cylinder
bos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1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8372A (zh
Inventor
付秀娟
吴楠
张姝婷
彭振新
韩旭
许中生
毕根凤
段琳
杨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Inert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15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8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8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8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8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8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9/00Methods, machines, or devic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al of material
    • B23D79/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cra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用于对加速度计的壳体进行表面毛刺处理,该方法包括:处理凸台底壁;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包括:步骤S10,将第一工装圆筒套设于壳体法兰外,第二圆筒部穿设于第一工装通孔内;步骤S20,将至少一个销钉孔与轴向连接孔对齐,将销钉工装穿设于相对齐的销钉孔与轴向连接孔中;步骤S30,使用刀具刮去圆周壁上的毛刺和圆筒顶壁上的毛刺;处理凸台底壁包括:步骤P10,将第二工装圆筒套设于第一圆筒部外;步骤P20,使用刀具刮去凸台底壁上的毛刺。通过本发明,缓解了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壳体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加速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惯性仪表,在导航系统、石油钻井、地质监测、振动测量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加速度计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表芯、壳体和电路;其中,表芯安装于壳体内,再与电路连接形成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结构组成中有较多经机械加工而成的金属零件。加速度计为精密惯性器件,内部装配空间小,装配精度要求高,因此对于机械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比较严格。
壳体是加速度计的外包络结构,为经机械加工而成的金属零件,壳体提供了表芯和电路的容置空间和装配时进行定位的配合面,壳体对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但是,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壳体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以缓解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壳体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用于对加速度计的壳体进行表面毛刺处理,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筒部、壳体法兰、第二圆筒部和第三圆筒部;
所述第一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一端设有圆筒底壁;所述壳体法兰具有圆弧壁,所述圆弧壁所在的圆柱面包围所述壳体法兰;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弧壁的外径;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弧壁的外径;所述第三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所述壳体法兰设有轴向连接孔;
所述壳体法兰具有凸台底壁和凸台顶壁,所述凸台底壁设于所述壳体法兰的靠近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一侧,所述凸台顶壁设于所述壳体法兰的靠近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圆筒部具有圆周壁和背离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圆筒顶壁;
所述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包括:处理凸台底壁;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
所述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使用旋盖工装和销钉工装,所述旋盖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和销钉孔;
所述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包括:
步骤S10,将所述第一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壳体法兰外,所述第二圆筒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工装通孔内,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凸台顶壁抵接;
步骤S20,将至少一个所述销钉孔与所述轴向连接孔对齐,将所述销钉工装穿设于相对齐的所述销钉孔与所述轴向连接孔中;
步骤S30,使用刀具刮去所述圆周壁上的毛刺和所述圆筒顶壁上的毛刺;
所述处理凸台底壁使用圆筒工装,所述圆筒工装包括第二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
所述处理凸台底壁包括:
步骤P10,将所述第二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圆筒部外,所述第二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圆筒底壁抵接;
步骤P20,使用刀具刮去所述凸台底壁上的毛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所述步骤P10中,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胶带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二工装通孔;所述步骤P20中,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穿过所述第二工装通孔压紧所述圆筒底壁,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压紧所述壳体法兰、所述第二圆筒部和所述第三圆筒部中至少一个。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底壁的内侧设有壳体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壳体环状凹槽的外径,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环状凹槽的槽底面之间设有槽间隙。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顶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端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并且小于所述圆筒顶壁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包括环状工装凸台,所述环状工装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背离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侧;所述环状工装凸台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刀具的倒角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0中,刀具的工作角度为刀具与所述壳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刀具的工作角度范围为30°~45°。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内径比所述壳体法兰的外径大0.1mm~0.2mm;所述第一工装通孔的内径比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大0.1mm~0.2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应用于上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所述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的旋盖工装和销钉工装,所述旋盖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和销钉孔;
用于处理凸台底壁的圆筒工装,所述圆筒工装包括第二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背离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侧设有环状工装凸台;将所述第一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壳体法兰外,所述第二圆筒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工装通孔内,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凸台顶壁抵接时,所述环状工装凸台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端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环状工装凸台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刀具的倒角面。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是:
加速度计的壳体完成机械加工后,机械加工面容易产生毛刺,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来进行表面处理。
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时,通过销钉工装与销钉孔和轴向连接孔相配合,将旋盖工装与壳体进行定位,使用刀具可以刮去圆周壁上的毛刺和圆筒顶壁上的毛刺;第一工装圆筒和第一工装端面壁对壳体的圆弧壁和凸台顶壁进行保护;壳体的第二圆筒部穿设于第一工装端面壁上的第一工装通孔内,第一工装端面壁可以对第二圆筒部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时,可以对相邻近的圆弧壁、凸台顶壁和第二圆筒部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处理凸台底壁时,第二工装圆筒和第二工装端面壁可以对壳体的第一圆筒部和圆筒底壁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凸台底壁时,可以对相邻近的第一圆筒部和圆筒底壁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采用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可以对壳体表面上的毛刺进行清理,提高壳体的配合面的质量,降低了操作难度,缓解了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壳体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加速度计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中的圆筒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中的圆筒工装与壳体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中的旋盖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中的销钉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中的旋盖工装、销钉工装与壳体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中的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中的处理凸台底壁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400、壳体;41、第一圆筒部;411、圆筒底壁;
42、第二圆筒部;
43、第三圆筒部;431、圆周壁;432、圆筒顶壁;
44、壳体法兰;441、圆弧壁;442、轴向连接孔;443、凸台底壁;444、凸台顶壁;445、壳体环状凹槽;
100、圆筒工装;11、第二工装圆筒;111、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12、第二工装端面壁;
13、第二工装通孔;14、绝缘胶带环;15、槽间隙;
200、旋盖工装;21、第一工装圆筒;22、第一工装端面壁;220、第一工装端面壁的顶面;
221、第一工装通孔;222、销钉孔;223、沉头孔;224、销钉通孔;
23、环状工装凸台;231、倒角面;
300、销钉工装;31、销钉盖;32、销柱;33、销盖顶面;34、销钉底面;
40、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加速度计的壳体4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筒部41、壳体法兰44、第二圆筒部42和第三圆筒部43;第一圆筒部41背离壳体法兰44的一端设有圆筒底壁411;壳体法兰44具有圆弧壁441,圆弧壁441所在的圆柱面包围壳体法兰44;第一圆筒部41的外径小于圆弧壁441的外径;第二圆筒部42的外径小于圆弧壁441的外径;第三圆筒部43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筒部42的外径;壳体法兰44设有轴向连接孔442;壳体法兰44具有凸台底壁443和凸台顶壁444,凸台底壁443设于壳体法兰44的靠近第一圆筒部41的一侧,凸台顶壁444设于壳体法兰44的靠近第二圆筒部42的一侧;第三圆筒部43具有圆周壁431和背离第二圆筒部42的圆筒顶壁432。
为保证装配精度和质量,需要对成品机加件关键特征结构进行去毛刺处理,避免装配过程中多余物的产生,影响加速度计性能。
壳体的尺寸较小,图1所示的壳体400,第一圆筒部的直径为25.4mm,壳体400的轴向长度为23.5mm,壳体法兰44的直径为38mm、厚5mm。加速度计的壳体400去毛刺通常采用手工法,操作工人利用去毛刺工具对零件的配合表面进行去毛刺操作。壳体400毛刺处理工艺不当,将存在多余物控制隐患,降低壳体400与表芯之间的绝缘性,同时影响加速度计整体外观质量。由于壳体400的尺寸较小,增加了操作难度,去毛刺过程中易对未去除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影响壳体400的表面质量,因此对于人工技能要求较高,同时生产效率低下。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用于对加速度计的壳体400进行表面毛刺处理,包括:处理凸台底壁443;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
如图7和图10所示,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使用旋盖工装200和销钉工装300,如图5和图6所示,旋盖工装200包括第一工装圆筒21和连接于第一工装圆筒21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22,第一工装端面壁22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221和销钉孔222;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包括:步骤S10,将第一工装圆筒21套设于壳体法兰44外,第二圆筒部42穿设于第一工装通孔221内,第一工装端面壁22的内壁与凸台顶壁444抵接;步骤S20,将至少一个销钉孔222与轴向连接孔442对齐,将销钉工装300穿设于相对齐的销钉孔222与轴向连接孔442中;步骤S30,使用刀具40刮去圆周壁431上的毛刺和圆筒顶壁432上的毛刺。
如图4和图9所示,处理凸台底壁443使用圆筒工装100,如图3所示,圆筒工装100包括第二工装圆筒11和连接于第二工装圆筒11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12;处理凸台底壁443包括:步骤P10,将第二工装圆筒11套设于第一圆筒部41外,第二工装端面壁12的内壁与圆筒底壁411抵接;步骤P20,使用刀具40刮去凸台底壁443上的毛刺。
采用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来进行壳体400表面处理。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时,通过销钉工装300,来与销钉孔222和轴向连接孔442相配合,将旋盖工装200与壳体400进行定位,使用刀具40可以刮去圆周壁431上的毛刺和圆筒顶壁432上的毛刺;第一工装圆筒21和第一工装端面壁22对壳体400的圆弧壁441和凸台顶壁444进行保护;壳体400的第二圆筒部42穿设于第一工装端面壁22上的第一工装通孔221内,第一工装端面壁22可以对第二圆筒部42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时,可以对相邻近的圆弧壁441、凸台顶壁444和第二圆筒部42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40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400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处理凸台底壁443时,第二工装圆筒11和第二工装端面壁12可以对壳体400的第一圆筒部41和圆筒底壁411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凸台底壁443时,可以对相邻近的第一圆筒部41和圆筒底壁411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40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400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采用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可以对壳体400表面上的毛刺进行清理,提高壳体400的配合面的质量,降低了操作难度,缓解了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壳体400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对凸台底壁443的毛刺进行处理,发明人对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工装圆筒11的内径大于第一圆筒部41的外径;步骤P10中,第二工装圆筒11的内壁与第一圆筒部41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胶带环14。绝缘胶带环14材质较软,第一工装圆筒21的内壁未与第一圆筒部41直接接触,同时,在绝缘胶带环14的填充作用下,可以使圆筒工装100与壳体400之间相对固定,减少发生相对晃动,避免第一圆筒部41的外壁产生划痕和刮伤;刀具40和圆筒工装100上存在带有静电的可能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通过绝缘胶带,可以减少静电对壳体400的影响。
进一步地,第二工装端面壁12上设有第二工装通孔13;步骤P20中,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穿过第二工装通孔13压紧圆筒底壁411,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压紧壳体法兰44、第二圆筒部42和第三圆筒部43中至少一个。优选地,步骤P20中,操作人员的一根手指穿过第二工装通孔13压紧圆筒底壁411,操作人员的两根手指压紧壳体法兰44。
第二工装通孔13可以起到排气作用,以避免圆筒工装100安装于壳体400后,由于间隙过小使得二者形成空腔内产生正压。步骤P20可以为:对凸台底壁443进行去毛刺过程中,圆筒底壁411可以从第二工装通孔13露出,操作者可用一根手指穿过第二工装通孔13而直接接触圆筒底壁411,另外两根手指拖住壳体法兰44,形成压紧力,便于操作者手持和固定,同时避免直接按压第二工装端面壁12造成对圆筒底壁411的划伤。
优选地,第二工装通孔13设置于第二工装端面壁12的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凸台底壁443的内侧设有壳体环状凹槽445,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工装圆筒11的外径小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外径,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111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槽底面之间设有槽间隙15。凸台底壁443用于与加速度计中的其它元器件配合,通过设置壳体环状凹槽445,可以便于机加工。如图4所示,第二工装圆筒11的外径小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外径,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111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槽底面之间设有槽间隙15,可以减少第二工装圆筒11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外轮廓接触,避免对凸台底壁443的配合面造成划痕和刮伤。优选地,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111与壳体环状凹槽445的槽底面之间的槽间隙15的大小范围为0.2mm~0.3mm。
为了更好地对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的毛刺进行处理,发明人对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工装端面壁的顶面220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圆筒部42背离壳体法兰44的端面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并且小于圆筒顶壁432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对第二圆筒部42的外侧壁和端面进行保护,并且方便使用刀具40对第三圆筒部43的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进行清理。
如图5~图6所示,销钉工装300包括销钉盖31和销柱32。销钉孔222包括销钉通孔224和沉头孔223,销柱32与销钉通孔224配合,销钉盖31与沉头孔223配合,通过销钉孔222,来对销钉工装300进行定位。沉头孔223的直径大于销钉盖31的直径,销钉通孔224的直径大于销柱32的直径。沉头孔223的高度大于销钉盖31的高度,销钉盖31的底面与沉头孔223的底面相接时,销盖顶面33位于沉头孔223内侧,销钉底面34位于第一工装圆筒21的内侧。
如图2和图7所示,壳体法兰44上设有多个轴向连接孔442。步骤S20中,将销钉孔222与壳体400上其中任意一个轴向连接孔442对正。然后将销钉工装300上的销柱32插入对正的销钉通孔224和轴向连接孔442。
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主要是对圆周壁431的外轮廓上的毛刺进行清理。进一步地,第一工装端面壁22包括环状工装凸台23,环状工装凸台23位于第一工装端面壁22背离第一工装圆筒21的一侧;环状工装凸台23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刀具40的倒角面231。在第一工装端面壁22包括环状工装凸台23的情况下,环状工装凸台23的端面即为第一工装端面壁的顶面220。
环状工装凸台23可以起到保护第二圆筒部42的作用,根据销钉孔222的位置,对环状工装凸台23的径向的壁厚尺寸进行设置,以避免环状工装凸台23对销钉孔222发生相互干涉。
如图7和图8所示,步骤S30中,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为刀具40与壳体4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步骤S30中,可将刀具40抵靠到倒角面231上,倒角面231对刀具40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布置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有利于保证操作过程的一致性。具体地,操作时,刀具40锐面应与倒角面231抵接,圆筒顶壁432高于环状工装凸台23的端面,当刀具40与倒角面231贴合时,则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等于倒角面231的倒角。
进一步地,步骤S30中,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范围为30°~45°,在此角度范围内,在毛刺清理的同时,有效保证圆筒顶壁432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提高成品率。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倒角面231的倒角范围30°~45°(以倒角面231与壳体4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倒角面231的倒角);可以根据圆筒顶壁432的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以及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来对环状工装凸台23的轴向的高度进行设定,使当刀具40与倒角面231贴合时,刀具40可以如图8所示地对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进行去毛刺,优选地,环状工装凸台23的轴向的高度为0.8mm~1mm;这样,可以保证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处于30°~45°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工装圆筒21的内径比壳体法兰44的外径大0.1mm~0.2mm;第一工装通孔221的内径比第二圆筒部42的外径大0.1mm~0.2mm。步骤S30中,在销钉工装300的作用下,可以使旋盖工装200与壳体400之间位置相对固定,通过设置上述的尺寸差,可以使壳体法兰44与第一工装圆筒2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二圆筒部42与第一工装通孔22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减少划痕或刮伤。
壳体400可以为不锈钢材料,优选地,圆筒工装100、旋盖工装200和销钉工装300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低于壳体400的材料的硬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应用于上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包括:圆筒工装100、旋盖工装200和销钉工装300;如图5~图7所示,旋盖工装200和销钉工装300用于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旋盖工装200包括第一工装圆筒21和连接于第一工装圆筒21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22,第一工装端面壁22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221和销钉孔222。如图3和图4所示,圆筒工装100用于处理凸台底壁443,圆筒工装100包括第二工装圆筒11和连接于第二工装圆筒11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12。
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时,通过销钉工装300与销钉孔222和轴向连接孔442相配合,将旋盖工装200与壳体400进行定位,使用刀具40可以刮去圆周壁431上的毛刺和圆筒顶壁432上的毛刺;第一工装圆筒21和第一工装端面壁22对壳体400的圆弧壁441和凸台顶壁444进行保护;壳体400的第二圆筒部42穿设于第一工装端面壁22上的第一工装通孔221内,第一工装端面壁22可以对第二圆筒部42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时,可以对相邻近的圆弧壁441、凸台顶壁444和第二圆筒部42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40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400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处理凸台底壁443时,第二工装圆筒11和第二工装端面壁12可以对壳体400的第一圆筒部41和圆筒底壁411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在处理凸台底壁443时,可以对相邻近的第一圆筒部41和圆筒底壁411进行保护,减少对未处理的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方便使用刀具40处理圆周壁431和圆筒顶壁432的操作,有利于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壳体400的各个配合面的质量。
使用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可以对壳体400表面上的毛刺进行清理,提高壳体400的配合面的质量,降低了操作难度,缓解了在加速度计的生产过程中,壳体400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保障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具有结构轻便、易于安装的优点,缓解了操作工人在人工去毛刺过程中,容易对未去除表面造成划痕或刮伤等表面影响的问题,可有效保护壳体400各表面不受去毛刺过程的损伤,降低了人工技能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工装端面壁22背离第一工装圆筒21的一侧设有环状工装凸台23;将第一工装圆筒21套设于壳体法兰44外,第二圆筒部42穿设于第一工装通孔221内,第一工装端面壁22的内壁与凸台顶壁444抵接时,环状工装凸台23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圆筒部42背离壳体法兰44的端面距凸台顶壁444之间的距离;并且,环状工装凸台23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刀具40的倒角面231。
环状工装凸台23可以起到保护第二圆筒部42的作用,根据销钉孔222的位置,对环状工装凸台23的径向的壁厚尺寸进行设置,以避免环状工装凸台23对销钉孔222发生相互干涉。如图7和图8所示,步骤S30中,可将刀具40抵靠到倒角面231上,倒角面231对刀具40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布置刀具40的工作角度β,有利于保证操作过程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用于对加速度计的壳体进行表面毛刺处理,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筒部、壳体法兰、第二圆筒部和第三圆筒部;
所述第一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一端设有圆筒底壁;所述壳体法兰具有圆弧壁,所述圆弧壁所在的圆柱面包围所述壳体法兰;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弧壁的外径;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弧壁的外径;所述第三圆筒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所述壳体法兰设有轴向连接孔;
所述壳体法兰具有凸台底壁和凸台顶壁,所述凸台底壁设于所述壳体法兰的靠近所述第一圆筒部的一侧,所述凸台顶壁设于所述壳体法兰的靠近所述第二圆筒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圆筒部具有圆周壁和背离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圆筒顶壁;
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凸台底壁;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
所述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使用旋盖工装和销钉工装,所述旋盖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和销钉孔;
所述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包括:
步骤S10,将所述第一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壳体法兰外,所述第二圆筒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工装通孔内,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凸台顶壁抵接;
步骤S20,将至少一个所述销钉孔与所述轴向连接孔对齐,将所述销钉工装穿设于相对齐的所述销钉孔与所述轴向连接孔中;
步骤S30,使用刀具刮去所述圆周壁上的毛刺和所述圆筒顶壁上的毛刺;
所述处理凸台底壁使用圆筒工装,所述圆筒工装包括第二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
所述处理凸台底壁包括:
步骤P10,将所述第二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圆筒部外,所述第二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圆筒底壁抵接;
步骤P20,使用刀具刮去所述凸台底壁上的毛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
所述步骤P10中,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壁之间设有绝缘胶带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二工装通孔;
所述步骤P20中,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穿过所述第二工装通孔压紧所述圆筒底壁,操作人员的至少一根手指压紧所述壳体法兰、所述第二圆筒部和所述第三圆筒部中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底壁的内侧设有壳体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壳体环状凹槽的外径,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端面与所述壳体环状凹槽的槽底面之间设有槽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顶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端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并且小于所述圆筒顶壁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包括环状工装凸台,所述环状工装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背离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侧;
所述环状工装凸台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刀具的倒角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刀具的工作角度为刀具与所述壳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刀具的工作角度范围为30°~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内径比所述壳体法兰的外径大0.1mm~0.2mm;
所述第一工装通孔的内径比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大0.1mm~0.2mm。
9.一种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处理圆周壁和圆筒顶壁的旋盖工装和销钉工装,所述旋盖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一工装端面壁,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上设有第一工装通孔和销钉孔;
用于处理凸台底壁的圆筒工装,所述圆筒工装包括第二工装圆筒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工装圆筒的一端的第二工装端面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背离所述第一工装圆筒的一侧设有环状工装凸台;
将所述第一工装圆筒套设于所述壳体法兰外,所述第二圆筒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工装通孔内,所述第一工装端面壁的内壁与所述凸台顶壁抵接时,所述环状工装凸台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圆筒部背离所述壳体法兰的端面距所述凸台顶壁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环状工装凸台的外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刀具的倒角面。
CN202011131572.5A 2020-10-21 2020-10-21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378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572.5A CN114378372B (zh) 2020-10-21 2020-10-21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572.5A CN114378372B (zh) 2020-10-21 2020-10-21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8372A CN114378372A (zh) 2022-04-22
CN114378372B true CN114378372B (zh) 2023-01-20

Family

ID=8119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1572.5A Active CN114378372B (zh) 2020-10-21 2020-10-21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83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1757A (ja) * 1990-08-10 1992-04-03 Tokai Rubber Ind Ltd バリ取仕上装置
US6308548B1 (en) * 1999-11-26 2001-10-30 John P. Schwochert Deburring apparatus
CN200951510Y (zh) * 2006-08-09 2007-09-2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去除金属圆管材端面及外缘毛刺装置
CN100589930C (zh) * 2006-12-31 2010-02-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去除金属圆管材端面及内缘毛刺装置
CN103282154B (zh) * 2010-11-25 2015-04-01 日锻汽门株式会社 摩擦压接机的去毛刺装置
CN207696243U (zh) * 2018-01-08 2018-08-07 庐江县新宏高压往复泵阀厂 水泵壳体去毛刺装置
CN108247146B (zh) * 2018-03-27 2024-04-05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毛刺设备
CN208826225U (zh) * 2018-09-29 2019-05-07 郑州亨睿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削毛边打磨装置
CN209452921U (zh) * 2018-12-17 2019-10-01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沉头螺钉去毛刺的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8372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6443B (zh) 一种喷嘴壳体工件的数控加工方法
CN114378372B (zh)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99225A (zh) 一种轴承套加工工艺
JP2015016541A (ja) 切削工具及びこの切削工具を備えた切削装置
CN108581382A (zh) 一种万向节钟形壳的机械加工方法
CN208913188U (zh) 一种内相贯孔倒角加工工具
JPH02124204A (ja) 工具取付構造
CN114871462A (zh) 一种去毛刺刀柄
JPH0420908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端末
CN205166073U (zh) 一种齿轮加工过程中的辅助工装
CN111098093B (zh) 一种超薄壁轴承保持架的加工工艺
CN110190486B (zh) 连接器壳体的加工方法、连接器及其壳体
CN216421689U (zh) 一种后拉式筒夹及由其构成的组件
CN220602351U (zh) 螺纹沉孔防漏加工防错堵帽机构
CN215699900U (zh) 工件定位装置
Zhao et al. A modified ball screw lapping method and optimized lapping factors for ideal surface quality
CN113814667B (zh) 一种三角轴套的加工方法
CN210755210U (zh) 一种用于表壳加工的铣床主轴
CN216343445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及其加工工装
JPH0420904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端末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6989876U (zh) 高精度大尺寸薄壁零件加工工装
CN217942420U (zh) 滚光刀
CN210817630U (zh) 一种加工pcb板的柱状铣刀
CN116275860A (zh) 一种定位销孔位置偏差返工方法
CN111230407B (zh) 一种大直径圆锥套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