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5200A -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5200A
CN114375200A CN202080060725.3A CN202080060725A CN114375200A CN 114375200 A CN114375200 A CN 114375200A CN 202080060725 A CN202080060725 A CN 202080060725A CN 114375200 A CN114375200 A CN 114375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ection
antibody
medicament
bacteria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0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列格·伊利奇·爱泼斯坦
D·Y·普什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LiegeYiliqiAipositan
Original Assignee
Ao LiegeYiliqiAiposit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RU20191271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RU2778521C2/ru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LiegeYiliqiAipositan filed Critical Ao LiegeYiliqiAipositan
Publication of CN114375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3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MHC-molecules, e.g. HLA-molec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5Thiazoles
    • A61K31/429Thiazoles 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Compounds containing 4-thia-1-azabicyclo [3.2.0] heptane ring system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 r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e.g. penicillins, pen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6Non-condensed piperazines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rifampin, thiothixene or sparfloxa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1,2-oxazines
    • A61K31/5375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 A61K31/5377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timol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61K31/703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 A61K31/7036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having at least one amino group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carbocyclic ring, e.g. streptomycin, gentamycin, amikacin, validamycin, fortimic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61K41/0004Homeopathy; Vitalisation; Resonance; Dynamisation, e.g. esoteric applications; Oxygenation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6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influenza or rhino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cytokines, lymphokines or interferons
    • C07K16/249Interfer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CD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r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是通过对HLA‑DRB1抗体和β2‑微球蛋白抗体,以及所述药物与抗生素组合抗体,细菌感染方法、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抗生素治疗、提高抗生素疗效方法抗体的源物质连续多次稀释法的工艺处理产物。本发明还涉及治疗感染疾病的药物领域,该药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DRB1)β1‑分子结构域抗体;b)β2‑微球蛋白抗体(β2‑МG)抗体;c)干扰素‑γ抗体(IFN‑γ);d)CD4抗体。本发明提供对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包括对耐药细菌的疗效,降低抗生素的治疗用量。

Description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及治疗传染病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细菌源感染、提高抗生素疗效的产品,包括对耐药性细菌的作用和促进降低抗生素的有效剂量,以及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降低细菌对抗生素治疗耐药性的方法,降低抗生素有效剂量的方法,提高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疗效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以及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感染可以分为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的简单感染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起的交叉感染。在现有疾病背景下,应区分交叉感染与产生的继发感染(超感染)。再感染是指完全康复后再感染同一病原体;这是在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细菌感染的特点是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和死亡后会释放引发炎症、中毒和组织损伤的毒素。诊断细菌感染时,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引起各种疾病的细菌迟早会对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抵抗力)。这是一个天然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微生物耐药性。大量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导致无法治愈的感染越来越多,因此更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治疗细菌感染的医疗费增加,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上升[WHO.抗微生物耐药性发展日益严重的威胁:可能采取的措施(The evolving threat ofantimicrobial resistance:Options for action.2013]。
2015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一项关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安全和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传染病[http://www.who.in t/mediacentre/factsheets/antibiotic-resistance/ru/]。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URI)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它结合了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体感染、鼻病毒和腺病毒感染以及上呼吸道的其他卡他性炎症。与病人接触,或与受病毒感染的表面接触时手被感染,在鼻黏膜上或黏膜上自孕育病毒,这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另一种途径是在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时,或与患者密切接触时较大的液滴落在黏膜上,进行空气传播。如果没有适当治疗或治疗无效,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耳炎、鼻窦炎、咽喉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等。
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到21世纪初,传染病造成的死亡率占世界死亡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占50%。可以确定,传染病仍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治疗这类疾病的新方法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
因此,治疗病毒和细菌感染,以及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
现有技术公开了治疗传染病的药物,特别是抗病毒药物,如“阿比朵尔”、“奥米新”等,[http://www.rlsnet.ru/tn_index_id_4196.htm、http://www.rlsnet.ru/tn_index_id_1526.htm]。这类药物可能有副作用,治疗一些病毒性疾病效果甚微。[Leneva I.A.etal.Characteristics of arbidol-resistant mutants of influenza virus:implications for the mechanism of anti-influenza action of arbidol.AntiviralRes 2009 81(2):132-40]。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治疗传染病的药物,特别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左霉素等[http://www.rlsnet.ru/tn_index_id_222.htm//https://www.rlsnet.ru/tn_index_id_876.htm//https://www.rlsnet.ru/mnn_index_id_82.htm//https://www.rlsnet.ru/tn_index_id_4699.htm]。抗生素类药物有两个主要问题: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微生物数量增加,以及抗生素使用时有大量禁忌和副作用[别洛泽尔采夫·维·尼等。抗生素-耐药性和毒性。圣彼得堡新医疗报告,2017年,第2期,第59-61页(Belozertseva V.N.et al.Antibiotics:resistance and toxicity.New St.PetersburgMedical Records,2017.-N 2.-P.59-61)]。
因此,不适当和不受控制地服用抗生素会严重危害健康。采用抗生素治疗不仅可能伴有不良的副作用,如过敏、肝肾毒性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神经系统紊乱等,还可能导致形成耐抗生素的病菌。因此,全面降低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当务之急。
已知一种克服细菌耐药性的方法,包括抗生素与细菌酶抑药物合用。如克拉维酸(或克拉维酸酯)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抑药物,它的化学结构类似于β-内酰胺抗生素。与其他β-内酰胺一样,克拉维酸能与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S)相结合,并促进细菌壁的溶解。此外,克拉维酸具有自身的抗菌活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有氨基青霉素抗生素和一种β-内酰胺酶抑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酯)的组合药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所使用药物组合的拮抗作用范围有限(只通过对β-内酰胺酶产生耐药性的微生物有效)。克拉维酸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受损、肝炎、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念珠菌病、过敏反应(多形红斑、血管性水肿(angiooedema)、剥脱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https://www.kakprosto.ru/kak-899440-klavulanovaya-kislota-deystvie-i-svoystva-#ixzz5eejsFIpF]。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克服细菌和霉菌药物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低浓度苯胺染料和抗菌药物的联合作用,提高微生物对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疗效[专利RU2363470C1,2009年8月10日]。同时应考虑到苯胺染料广泛在组织学技术中的广泛运用,它们具有杀菌作用,而一些还具有致癌作用。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外用和局部用的含有溶菌酶和蛋白水解酶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含有碱(例如溶血酰胺酶(lysoamidase))以及至少以下一种靶向添加剂:抗生素、合成抗菌剂,包括降低微生物耐药性的物质、抗霉菌素、麻醉剂、或康复过程的兴奋剂。同已知的药剂相比,本发明提高了药物组合物的治疗活性,包括对组合物个别成分具有耐药性的菌株,改善伤口过程,迅速清理伤口,缩短康复时间[专利RU2655808C2,2018年5月29日]。同时应考虑到酶对各种外部因素(介质的pH、温度、压力等)敏感,任何外部影响都可能导致酶的结构发生变性和不可逆变化,从而丧失其特性。例如,建议将溶血酰胺酶储存在干燥、避光的地方,温度≤+10℃,这将增加生产、运输和储存的复杂性,还可能在任何一个阶段中降低药物的效力。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单克隆、多克隆免疫或天然抗体超低用量的活性形状的药物,它能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系统)抗原或HLA系统抗原复合体及其相关肽[专利RU2205025C1,2001年12月26日]。按照该发明制备的促免疫药物是一种新型药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促免疫活性,无副作用,环境清洁、生产成本低等。但该药对细菌和/或病毒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疾病的复合药物,它含有活性强化形式的人γ干扰素抗体和活性强化形式的CD4受体抗体作为有效成分[专利RU 2521392,2010年8月6日]。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药物对细菌感染或交叉感染的疗效。
所述药物的最接近类似物是“麦角铁酮(Ergoferon)”[http://www.rlsnet.ru/tn_index_id_46844.htm]。“麦角铁酮”的药理活性范围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活性,药物还应用于细菌感染的综合治疗。“麦角铁酮”药物含有活性强化形式的人γ干扰素(IFN-γ)抗体、活性强化形式的T淋巴细胞CD4受体(CD4)抗体和活性强化形式的组胺(His)抗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建立具有高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的新型有效复合药物,并且可以有效对抗能够耐一种或多种已知抗菌药物(抗生素)的细菌,同时对患者的身体无毒性或诱变作用。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抗生素药理作用疗效的药物,包括可以抗对它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并降低抗生素的有效剂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stocksubstance)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和β2-MG的抗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b)β2-MG,c)IFN-γ,d)CD4。这两个实施例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由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所述药物能治疗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抗生素的疗效,降低细菌对抗生素治疗的耐药性,有助于降低抗生素的治疗用量,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β1结构域(HLA-DRB1)和β2-微球蛋白(β2-MG)抗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所述药物能治疗传染病,它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结构域抗体(HLA-DRB1);b)β2-微球蛋白抗体(β2-MG);c)干扰素-γ抗体(IFN-γ);d)CD4抗体。
提到的这些细菌的类型是螺旋体(如密螺旋体(Treponema)、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细螺旋体(Leptospira));革兰氏阴性的需氧的和微需氧的,活动的、弯曲的和螺旋细菌(如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螺杆菌(Helicobacter)、螺旋菌(Spirillum));革兰氏阴性需氧和微需氧的杆菌和球菌(如无色菌(Achromobacter)、博代氏杆菌属(Bordetella)、金氏菌属(King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西地西菌属(Cedecea)、Escherihia、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Plesiomona、嗜血杆菌(Hemophilus)、链杆菌属(Streptobacillus)(大肠杆菌感染);革兰氏阴性厌氧直菌、曲菌、螺旋细菌(如厌氧生物螺旋菌(Anaerobiospirril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厌氧革兰氏阴性球菌(如韦永氏球菌属(Veillonella));立克次体和衣原体(如埃立克体属(Ehrlichia)、嗜衣原体属(Chlamydophila));革兰氏阳性球菌(如气球菌属(Aerococc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形成内孢子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如杆菌、梭菌);形状规则的无孢子形成革兰氏阳性菌棒(如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李斯特菌属(Listeria));形状不规则的无孢子形成革兰氏阳性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棒状杆菌(Corinebacterium)、罗思氏菌属(Rothia));分枝杆菌(如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放线菌(如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支原体(如支原体(Mycoplasma)、脲原体(Ureaplasma))等[伊·维·斯米尔诺夫。人类细菌感染的病原体。临床微生物学和抗菌化疗,第2期,2000年第2卷,第4-11页(I.V.Smirnov.Pathogens of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umans.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No.2,Vol.2,2000,p.4-11)]。
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和β2-MG抗体源物质的处理产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有效。
所述药物有效治疗的细菌感染,不仅可以按致病细菌种类系统化,也可以按传播模式系统化:
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肠道细菌感染,可由志贺氏菌(shigella)、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伤寒、痢疾、食源性感染、弯杆细菌病、痢疾、肠炎、埃希氏菌病、弯杆细菌病、结肠炎、食物中毒、胃炎、溃疡、肉毒杆菌中毒、食物中毒、等等)引起。这些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吸入性传播途径的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可由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衣原体分枝杆菌、支原体等引起(鼻窦炎、鼻炎、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扁桃体炎、会厌炎、上颌窦炎、肺炎、支气管炎、结核病等)。
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性感染,诸如细菌性阴道病(加德纳氏病(gardnerellosis))、衣原体、膀胱炎、菌群失调、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尿道炎、细菌性龟头炎、前列腺炎、细菌性膀胱炎、肾盂肾炎、尿道炎、细菌性前列腺炎、囊泡炎等;
皮肤和软组织的细菌性感染,诸如葡萄球菌、链球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播(丹毒、脓疱疮、蜂窝组织炎、蜂窝织炎、疖病、水合物炎等)。
由立克次体(rickettsiae)、耶尔森氏鼠疫杆菌(yersinia)、球状杆菌等引起的血液细菌感染具有传播途径(兔热病、鼠疫、斑疹热、战壕热等)。
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等淋巴系统感染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
诸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和其他由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b型嗜血杆菌、螺旋体、支原体、念珠菌属真菌等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可经飞沫传播,也可以是淋巴源性传播途径;
骨和关节的感染可由莱姆病(Lyme disease)、葡萄球菌、链球菌、分枝杆菌、淋球菌的细菌病原体引起,可以通过血液流动,通过直接接触,诸如伤口、手术等,以及通过附近结构的感染(感染性关节炎、骨髓炎、莱特尔综合症(Reiter's syndrome)等)等传播;
耳部感染(乳突和鼻窦感染)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念珠菌属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传播途径通过咽鼓管、外耳道或血液传播(迷路炎、感觉神经性耳聋、乳突炎等)。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是一组治疗细菌感染的活性成分,即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和β2-MG抗体、相应抗生素的抗体,同时两者联合向患者注射。药物和相关抗生素可通过同时服用药物的方式合用,同时相互独立(采用单独的剂型),或在时间范围内连续使用,特别是当这种时间间隔可以使药物组合有更好的效果时。方法的选择是通过经验确定的,并取决疾病和所使用的抗生素。
所述药物与已知的抗生素一起,还可以组成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固定或非固定的药物组合物。术语“固定组合”是指活性成分(即所述药物和伙伴药物(抗生素))采用单一剂型或剂量向患者同时共同给药。术语“非固定组合”或“一组”是指活性成分(即所述药物和伙伴药物(抗生素))都以单独组分的形式同时或依次向患者共同给药,而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这种给药保证患者体内两种活性成分在治疗方面的有效水平。所述药物和抗生素的组合可用于同时或依次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同时抗生素采用已知的治疗用量注射。
所述药物(HLA-DRB1抗体和β2-MG抗体)采用经验确定的有效用量使用,同时抗生素应根据说明书或医生的处方服用。同时,上述抗生素可从以下类别中选择: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阿莫西林、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苄青霉素等));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多立培南、比阿培南等);大环内酯类(酮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美他环素等);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左菌素;恶唑烷酮;糖肽类(他格适(targocid)、达托霉素、万古霉素等);林可酰胺(lincosamides)(德拉辛C);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半米沙星、司帕沙星等);抗真菌抗生素(制霉菌素、雌雄霉素B等);抗结核抗生素(氟噻嗪、美他嗪、硫柳氮等);抗麻风药(磺胺嘧啶、双嘧磺隆等);抗癌药物(阿霉素、鲁博霉素、卡米诺霉素等);各种抗生素(磷霉素、福西丁(fusidin)、利福平(rifampicin)等)[https://ru.wikipedia.org/wiki/抗生素]。
同时有效用量(ED)或有效浓度(EC)是指产生生物反应的药物用量或浓度。在天然条件下进行测量时使用术语“有效用量”,在试管中进行测量时使用术语“有效浓度”。
本发明还旨在通过同时或依次注射适当的抗生素和所述药物提高抗生素的药理效力,包括对耐药细菌的药理效力,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和β2-MG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因此,如果在服用抗生素时再注射所述药物,抗生素的治疗用量就会降低。
本发明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b)β2-MG,c)IFN-γ,d)CD4,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同时上述病毒感染是由以下病毒引起的:含双链DNA的病毒(如疱疹病毒(Herpesvirales)、腺病毒科(Adenoviridae)、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含单链DNA的病毒(如环病毒科(Circoviridae)、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核糖核酸能够复制的病毒(如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双RNA病毒科(Birnaviridae));含单链(+)核糖核酸的病毒(如巢病毒目(Nidovirales)、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ales)、芜菁黄花叶病毒科(Tymovirales)、星状病毒科(Astroviridae)、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黄病毒科(Flaviviridae)、披盖病毒科(Togaviridae)、帚状病毒科(Virgaviridae));含单链(-)核糖核酸的病毒(如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ales)、嵌合的单股负链病毒科(Mononegavirales)、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Ophioviridae、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德尔塔病毒科(Deltavirus));含通过DNA阶段复制的单链(+)核糖核酸的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含通过单链核糖核酸阶段复制的双链DNA的病毒(如花椰菜病毒科(Caulimoviridae)、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Hepadnaviridae))[https://ru.wikipedia.org/wiki/巴尔的摩病毒分类]。
此外,本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b)β2-MG、c)IFN-γ、d)CD4,用于有效治疗在同时接触两种和两种以上不同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在体内发生的交叉感染,以及由感染引起、在一段时间后再感染另一种感染的继发感染(超级感染)。
本发明的技术成果在于扩大了具有综合抗病毒和抗菌作用的药物库,建立了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它的毒性和致突变性都很低,从而在抗菌治疗时减轻患者的机体负担;所述药物还提高了抗生素的药效,包括对耐药细菌的药效,降低了抗生素的治疗用量,从而减少了抗生素服用期间和疗程后的副作用。
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β2-MG、IFN-γ和/或CD4抗体,连续多次稀释(增强)抗体基质原液,获得水或水醇溶液(或此种溶液的组合),每次稀释都进行摇动过程。
在以前的工作中[见RU2205025C1,2001年12月26日;RU2500422C2,2010年8月6日等],为了说明采用连续多次稀释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申请人使用了“活性抗体形式”、“活性强化抗体形式”、“超高稀释”、“抗体超低用量”等术语描述。同时申请人注意到,术语“释放-活性形式”和术语“活性抗体形式”、“活性-增强抗体形式”、“抗体超低用量”、“超高稀释”和“活性稀释”完全可互换[艾普什捷因·奥·伊。释放-活性(顺势疗法和非顺势疗法的现代观点)。莫斯科: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第48页//艾普什捷因·奥·伊。超低用量(一项研究的历史)。莫斯科: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36页(Epstein O.I.Released-activity(contemporary view on homeopathy and nonhomeopathy).Moscow:RAMS Publishing House,2017.48p.//Epstein O.I.Ultralowdoses(history of one study).Moscow:RAMS Publishing House,2008.336p.)]。
在本发明中,抗体稀释应理解为从C2开始的抗体基质溶液的任何稀释,包括十进制、百分位、千分位(即从基质溶液稀释到1002倍),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如C2+D34+M45、D20+C4等)和比值(如1:1:2、2:3等)。
为了制备所述药物,使用天然、单克隆或主要是多克隆的抗体作为抗体的源物质,这些抗体可根据已知的技术和方法获得,如以下所描述的,马格科夫·穆·阿(MyagkovaM.A.)、莫洛佐夫·维·西(Morozova V.S.),《对生理活性化合物天然抗体的免疫化学性质》,基础研究第11期,2014年,第1066-1070页,和《免疫学方法》,编辑:格·符里梅里(G.Frimel),莫斯科:《医学》,1987年,第9-33页;或如,在Laffly E.,SodoyerR.Hum.Antibodies.《Monoclonal and recombinant antibodies,30years after》一文中,2005-Vol.14.-N 1-2.P.33-55,和具有相关抗原特异性的抗体:HLA-DRB1、β2-MG、IFN-γ和/或CD4。
天然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由人体在完全没有任何外部抗原刺激的情况下以严格一定的数量产生,因此这些抗体通常在血液中循环,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是如此。天然自身抗体通常是多聚性的,对一组特定的自身抗原的亲和力相当低。
单克隆抗体是抗特定抗原表位的异质抗体,从产生抗体的B-细胞的单克隆中获得[Lipman NS1,Jackson LR,Trudel LJ,Weis-Garcia F.Monoclonal versus polyclonalantibodies: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s,and informationresources.ILAR J.2005;46(3):258-68.//IHC Staining Methods.Fifthedition.Preface Chapter 1.Thomas Boenisch.Antibodies.p:1-9]。单克隆抗体通过如杂交瘤技术获得。同时该过程的初始阶段包括免疫接种,它基于在制备多克隆抗血清时已开发的原理。后续的工作步骤是获得杂交细胞,它们产生特异性相同的抗体的克隆。它们的单独分离方法与多克隆抗血清的分离方法相同。
多克隆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集合,与特定抗原的不同表位发生反应,并由身体不同系的B细胞分泌。[Lipman NS1,Jackson LR,Trudel LJ,Weis-Garcia F.Monoclonalversus polyclonal antibodies: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s,andinformation resources.ILAR J.2005;46(3):258-68.//IHC Staining Methods.Fifthedition.Preface Chapter 1.Thomas Boenisch.Antibodies.p:1-9Lipman NS1,JacksonLR,Trudel LJ,Weis-Garcia F.Monoclonal versuspolyclonal antibodies: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s,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ILARJ.2005;46(3):258-68.//IHC Staining Methods.Fifth edition.Preface Chapter1.Thomas Boenisch.Antibodies.p:1-9]。多克隆抗体可通过动物的主动免疫获得。为此,按照专门研发的方案,采用按发明要求的合适的化合物,即抗原对动物进行一系列注射。由于进行了该操作,获得了抗体含量高的单特异性抗血清,它们用于采用连续多次稀释法的工艺处理,以获得最终产物。必要时对抗血清中存在的抗体进行纯化,如采用亲和层析法,通过盐沉淀分馏或离子交换层析。
如上所述,术语“抗体”是指与靶向分子(抗原)特异结合的任何来源的免疫球蛋白(天然、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同时,抗体识别抗原分子特定抗原表位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能力就是特异性,这是抗体的关键特性,它决定了某个抗体的整个作用范围[BoydWC.Fundamentals of immunology.Fundam.Immunol.1946;Langman RE.The specificityof immunological reactions.Mol.Immunol.2000;37:555–561]。特异性与起源的性质和后者的制备方法无关:特异性相同时的天然、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将作用于同一靶点[阿·罗伊特等,免疫学。英译本。莫斯科:和平出版社,2000年,第149-161页、第527-544页(A.Roitt et al.,Essential Immunology.Translated from English.-Moscow:Mir,2000,p.149-161,527-544)],因此可以用来获得所述药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多克隆抗体可以制备所述药物,所述多克隆抗体作为0.5-5.0毫克/毫升的基质(源)溶液,用于采用抗体源物质进行连续多次稀释法的工艺处理,获得最终产物。
工艺处理是连续多次稀释抗体源物质的一种方法,它采用以下方法均匀减少浓度,把1份上述基质溶液连续稀释为9份(用于十进制稀释D)或99份(用于百进制稀释C)或999份(用于千进制稀释M)中性溶剂,每次获得的稀释都受外界影响(如摇动),每次随后的稀释都采用单独的容器[见维·施瓦布《顺势疗法药物》,莫斯科,1967年,第14-29页(W.Shwabe“Homeopathic medicines”,Moscow,1967,p.14-29)]。
已确定,连续多次减少浓度的操作表面上简单,但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其产品具有独特的特性。历史上,增强技术的产品称为“小用量”、“增强药”、或“高稀释度”。
最终产物可以是多种剂型[一般药典论文.1.6.2.001.18,俄罗斯联邦国家药典,第十四版(OFS.1.6.2.001.18,the State Pharmacopoeia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ed.XIV)],并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
例如,所述药物可以采用固体剂型,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其数量为技术上所需(有效),这是一种中性介质(如乳糖),富含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产物混合物:HLA-DRB1、β2-МG、IFNγ和/或CD4抗体,以及含药物上可接受的助剂(辅料),包括羟丙甲纤维素、麦芽糖醇、甘油、山梨酸钾、无水柠檬酸、异麦芽糖、二氧化硅、甜蜜素钠、糖精钠、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最终产物是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域抗体(HLA-DRB1)、b)β2-微球蛋白抗体(β2-МG)、c)干扰素-γ抗体(IFN-γ)、d)CD4抗体或a)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域抗体(HLA-DRB1)、b)β2-微球蛋白抗体(β2-МG)。同时源物质所使用的稀释度可以在十进制(D)到千进制(M)变化,相互之间也有不同的比率。根据药效学和药动学中使用的公开做法,特别是用量-药性曲线,确定了初始成分的最佳稀释度和配比。
为了在流化床装置中获得所述药物的固体口服剂型(如,Hüttlin GmbH公司生产的“Hüttlin Pilotlab”型),在进入流化床的中性载体——乳糖(乳糖)颗粒达到饱和前进行喷淋,采用预先制备的水溶液或水乙醇溶液(浓度采用实验法选择,一般药典论文.1.6.2.0010.18,国家药典),连续多次稀释抗体源物质,同时在温度≤40°С的加热气流中干燥。均匀混合制备片剂,并采用直接干压(如,在Korsch-XL 400压片机上)压片[WO2007105981(A1),2007年9月20日]。压片后,获得重量300毫克的片剂,采用水溶液或酒精水溶液浸泡,溶液的产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工艺处理所得:HLA-DRB1抗体、β2-微球蛋白抗体、干扰素-伽马抗体和/或CD4抗体。
附图说明
本发明采用下面的实施例和附图说明:
图1.感染后7天的膀胱重量;
图2.感染后7天小鼠膀胱组织的细菌密度;
图3.感染后7天的肾脏重量;
图4.感染后7天小鼠肾组织的细菌密度;
图5.感染后1、3、6天的尿细菌密度;
图6.动物感染剂量2LD100(LD:致死量)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时(横坐标轴上的0点)的小鼠存活率(%)。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恩诺沙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7.动物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时(横坐标上的0点),小鼠体重(M±m)作为所述药物与克拉维酸组合的抗菌活性指标(抗克拉维酸的菌株BAA-1705,106CFU/只小鼠);
图8.动物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时(横坐标上的0点),小鼠存活率(%)作为所述药物与克拉维酸组合的抗菌活性指标(抗克拉维酸的菌株BAA-1705,106CFU/只小鼠)。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克拉维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克拉维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9.肺炎克雷伯菌(菌株BAA-1705,5×104CFU/孔)生长抑制浓度50%(IC50,M±m),以及对完整细菌和体内接受实验药物的动物中获得的细菌对克拉维酸菌100%生长抑制浓度的敏感性(生长抑制%)。注:*:与“完整细菌”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0.模拟角叉菜胶(carrageenan)引发大鼠后腿发炎时,水肿重量(M±m)作为所述药物的抗炎活性指标。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炎痛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1.感染JB270+JB271[StrepR]后2-4天,小鼠每1克脾组织中,对链霉素敏感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菌株(JB270)与耐药的沙门氏菌菌株(JB271)[StrepR]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之比,(1:1,用量5.0log10 CFU/只小鼠)。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该组中研究第2和3天的数值;#p<0.05vs研究第2、3、4和5天第1、3组的数值(分别为感染后的1、2、3和4天);
图12.感染JB270+JB271[NalR]后2-4天,小鼠每1克脾组织中,对萘啶酸敏感的沙门氏菌(菌株JB270)与耐药的沙门氏菌(JB285[NalR])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之比,(1:1,用量5.0log10 CFU/只小鼠)。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该组中研究第3天的数值;#p<0.05vs第4、6组在第3、4和5天研究的数值(分别为感染后的2、3、4天,以及第4组研究的第2天);
图13.动物感染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时(横坐标轴上的0点)小鼠存活率(%)作为所述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菌株ATCC 13124(腹膜内注射,1010CFU/只小鼠)。*p<0.05vs第1、2、4和5组的值;#p<0.05vs第1、4和5组的数值;$p<0.05vs第1和5组的值;
图14.动物感染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菌株CM1时(横坐标上的0点)时,小鼠存活率(%)作为所述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气管给药,1.5*106CFU/只小鼠)。*p<0.05vs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p<0.05vs第1组的值;
图15.潜伏72小时后,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细胞HEp2数量,含肺部组织均质体,这些细胞在小鼠身上取得,小鼠感染这些细菌后第3、6和12天分别采用安慰剂、所述药物和阿奇霉素治疗(气管给药,1.5*106CFU/只小鼠)。数据采用M±SE表示,采用控制%(安慰剂)为单位。*:p<0.05vs研究当日第1组的数值(安慰剂);#p<0.05vs研究当日第2组的数值(所述药物);
图16.治疗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的动物时(气管给药,1.5*106CFU/只小鼠)(横坐标上的点0),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的浓度作为所述药物免疫活性的指标。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背景组数值(完整);#p<0.05vs第1组数值(安慰剂);$p<0.05vs第2组数值(所述药物)。在同一时间(研究日)内进行组间比较;
图17.治疗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气管给药,1.5*106CFU/只小鼠)的动物时(横坐标上的点0),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作为所述药物免疫活性的指标。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背景组数值(完整);#p<0.05vs第1组数值(安慰剂);$p<0.05vs第2组数值(所述药物)。在同一时间(研究日)内进行组间比较;
图18.治疗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气管给药,1.5*106CFU/只小鼠)的动物时(横坐标上的点0),小鼠肺组织中肿瘤-α坏死因子的浓度。数据采用M±SE表示;
图19.治疗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鼻腔给药,2*107CFU/只小鼠)并患有神经减少症的动物时(横坐标上的点0),小鼠存活率(%)作为所述药物的抗菌活性指标。*p<0.05vs对照值(安慰剂);
图20.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鼻腔给药,2*107CFU/只小鼠)(横坐标上的点0)小鼠的血液和各种器官的细菌播种率。*p<0.05vs对照值(安慰剂);
图21.先后感染A/New Jersey/8/76(H1N1)和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病毒后药物1和药物2对小鼠肺部内的肺炎链球菌菌落形成单位含量的影响。注:*: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治疗的对照”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2.动物感染H1N1/A California 04/2009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流感病毒(菌株1986)时(横坐标轴上的0点)的小鼠存活率(%)。注:*: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
图23.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菌株A2)的小鼠支气管相对高反应性的变化。注:图表中各组在“0毫克/乙酰甲胆碱毫升”点(基准面)的支气管高反应性数据取1。在其他点获得的值被归一化到相应组的原始水平。数据表示为归一化M±CI 95%。*:与完整组(第6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组(第4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4.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A2)小鼠肺内病毒核糖核酸的复制数(М±m)。注:*:与对照组(第3组)、RSV组(第4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6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5.大鼠体重,在实验性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RP73)和采用安慰剂、所述药物或妥布霉素进行预防治疗疗程时,用量6.5*107CFU/ml。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p<0.05vs第4组(所述药物)值;
图26.实验性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和采用安慰剂、所述药物或妥布霉素进行预防治疗疗程后第5天大鼠肺部的细菌感染度,用量6.5*107CFU/ml。数据以第1组(没有治疗)数值的%表示,M±SE。*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
图27.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和采用安慰剂、所述药物或妥布霉素进行预防治疗疗程后,第5天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细菌感染度,用量6.5*107CFU/ml。数据采用第1组(没有治疗)数值的%表示,M±SE。*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p<0.05vs第4组值(所述药物);
图28.体内注射细菌后第4天小鼠皮下植入室内含物样本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菌株ATCC 33277)的感染度,用量108CFU/动物。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
图29.体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后第4天小鼠皮下植入室的白细胞介素-1β浓度,用量108CFU/动物。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
图30.体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后第4天小鼠皮下植入室的白细胞介素-6浓度,用量108CFU/动物。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
图31.感染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菌株H37Rv)和采用安慰剂、所述药物或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妥拉奇霉素组合形式治疗4周小鼠肺部的细菌感染度,用量5*106CFU/动物。数据采用M±SE表示。*p<0.05vs第1组(没有治疗)和第2组(安慰剂)的值;
图32.治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已确诊的)症状的患者比值。分析PP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药物对豚鼠引发的结核分支杆菌的抗结核活性。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采用异烟肼的抗结核药物,研究所述药物在豚鼠实验性结核模型上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抗结核活性。本发明所述药物,是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水醇稀释C12C150,比值2:3,HLA-DRB1单克隆抗体,β2-МG抗体(水稀释С12С150,比值:2:3,β2-МG单克隆抗体),体积比为1:2:
A)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DRB1)分子结构域β1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在水-醇溶剂(浓度2.5毫克/毫升)中HLA-DRB1单克隆抗体原液(基质)两次不同连续稀释的方式制备。以下稀释按2:3的体积比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1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B)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β2-微球蛋白(β2-МG)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在水溶剂(浓度1.0毫克/毫升)中β2-МG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两次不同连续稀释的方式制备。以下稀释按2:3的体积比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1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实验组:
第1组:完整对照,未感染的动物(n=7);
第2组:阴性对照(感染但未治疗的动物)(n=7);
第3组: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的动物(n=14),感染前5天每日2次,感染2周后每周6天,服用2个月,体积为4毫升/千克;
第4组: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的动物(n=14),感染前5天每日2次,感染2周后每周6天,服用2个月,比值为4毫克/千克,异烟肼用量10毫克/千克,体积为0.4毫克/千克,每周6天,感染2周后服用2个月;
第5组:口服药物的动物(n=14),感染前5天每日2次,感染2周后每周6天,服用2个月,体积为4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本研究持续时间196天(6.5个月):9月-12月:对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和治疗;1月-3月:坏死时用微生物和组织学方法研究挑选的诊断材料。每天在动物喂食前进行临床检查、外观评价、一般健康状况、检测死亡率。
将研究的药物用无针注射器注入豚鼠,总量为8毫升/千克,感染前5天每日2次,感染后2个月内每周6天(每天,星期日除外)。根据动物称重结果每周调整药物用量1次。将异烟肼水淀粉混悬液按照测试样品的时间和方式向动物注射。异烟肼的用量为每0.4毫升水淀粉浆10毫克/千克重量。
在研究过程中,评价各组豚鼠的存活率、体重、培养物中结核病的发展、动物器官的组织学变化。
研究结果:
表1豚鼠器官损害程度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141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151
结论:
对研究数据的分析表明,用异烟肼治疗实验动物的组和用所述药物治疗的组同样显示出积极的疗效。两组动物资料的器官组织学检查均有治疗性病理形态学的症状。所述药物对肺部感染的疗效也得到了证明。
实施例2
所述药物在结合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对小鼠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评价所述药物加利奈唑胺(linezolid)(合成抗生素)或替利霉素(telithromycin)(酮内酯抗生素)或不加抗酿脓链球菌的抗生素在小鼠软组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模型中的疗效。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采用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水-醇稀释С4D20,比值为3:2;单克隆抗体(2.5毫克/毫升))、β2-МG抗体(水-醇稀释С10С150,比值为1:2(2.5毫克/毫升);天然抗体),体积比为2:3。
实验组:
第1组:阴性对照,雌性小鼠感染酿脓链球菌(S.pyogenes),研究期间不接受药物或抗生素注射;n=3;
第2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天口服安慰剂(甘氨酸缓冲液)20毫升/千克;n=6;
第3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天口服安慰剂(甘氨酸缓冲液)20毫升/千克;在感染当日后的2、14小时与利奈唑胺(50毫克/千克)合用;n=6;
第4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天口服安慰剂(甘氨酸缓冲液)20毫升/千克;在感染当日后的2、14小时与替利霉素(10毫克/千克)合用;n=6。
第5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日口服20毫升/千克;n=6;
第6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日口服20毫升/千克;在感染当日后的2、14小时与利奈唑胺(50毫克/千克)合用;n=6;
第7组:雌性小鼠,在感染酿脓链球菌前5天和感染当日每日口服20毫升/千克;在感染当日后的2、14小时与替利霉素(10毫克/千克)合用;n=6;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7天。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由环磷酰胺的两个腹腔注射用量引起的(感染前4天为150毫克/千克,1天为100毫克/千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小鼠没有受到进一步的免疫抑制。
实验样本在感染前5天和感染当日(2和14小时后)口服药物,用量20毫升/千克。在感染当日,小鼠大腿肌肉注射酿脓链球菌(ATCC BAA-2469),用量5.4Lg菌落形成单位。在感染后2小时和14小时,向动物注射抗生素,即酿脓链球菌菌株敏感的利奈唑胺(50毫克/千克)和菌株耐药的替利霉素(10毫克/千克)。
在研究过程中,评价各组小鼠的存活率、感染的临床表现、体重。
研究结果:
感染后2小时,在未接受治疗的小鼠(第1组)中取大腿肌肉进行细菌密度评价(菌落形成单位/克,log10)。在其余各组中,感染24小时后取大腿肌肉进行细菌密度评价。获得的数据见表2。
表2.大腿组织平均细菌密度(菌落形成单位/克,log10)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161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171
结论:
感染24小时后,实验组(第3组和第6组)在与利奈唑胺合用时,在统计学方面,平均细菌量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所述药物对骨骼和肌肉系统感染有效,与抗生素合用,提高了疗效。
实施例3
所述药物单独及与抗生素合用在小鼠尿路感染模型上对大肠杆菌(E.coli)的疗效。
研究目的:评价实验药物在大肠杆菌引起小鼠实验性感染条件下与抗生素诺氟沙星合用和不合用的效果。本发明所述药物含采用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水稀释С12C30С50,比值为1:1:1;多克隆抗体(2.5毫克/毫升)和β2-МG抗体(水稀释C12C30C50,比值1:1:1(2.5毫克/毫升);单克隆抗体),体积比为1:1。
实验组:
第1组:雌雄小鼠(n=10),每天口服所述药物(20毫升/千克),感染前5天和感染后7天、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体积10毫升/千克)。
第2组:雌雄小鼠(n=10),每天口服给药(20毫升/千克),感染前5天和感染后7天、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诺氟沙星5毫克/千克(体积10毫升/千克)。
第3组:对照,雌雄小鼠(n=10),在感染前5天和感染后7天,每天口服甘氨酸缓冲液(20毫升/千克),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体积10毫升/千克)。
第4组:雌雄小鼠(n=10),感染前5天和感染后7天每天口服甘氨酸缓冲液(20毫升/千克)。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诺氟沙星5毫克/千克(体积10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小鼠经膀胱尿道内接种(第0天)感染大肠杆菌UTI89(2.107CFU/只小鼠)。
感染1、3、6天后,分别收集尿液测定菌落形成单位。感染后7天,每组使10只死亡,收集肾脏和膀胱进行细菌量分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2天记录一次体重。
研究结果:
所有组的体重动态均为正数,说明实验样品对动物的耐受性良好。
从统计学方面来看,第2组的膀胱重量(药物+诺氟沙星)与第4组(甘氨酸缓冲液+诺氟沙星)比较更低。这可能表明所述药物与抗生素合用可以减轻膀胱水肿。
所述药物与诺氟沙星(第2组)合用,膀胱细菌量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这种组合作为治疗方案非常有前景(图1、2)。
在肾的重量方面,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所述药物与诺氟沙星(第2组)合用,与甘氨酸缓冲液(第3组)相比,肾脏细菌量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因此,这种组合作为治疗方案非常有前景(图3、4)。
从第3天开始,第2组(药物+诺氟沙星)的样品尿液细菌密度较第4组(甘氨酸缓冲液+诺氟沙星)更低。第3组(甘氨酸缓冲液)的样品与第1组(所述药物)的样品相比,在所有时间点的尿液菌落形成单位均较高(图5)。
结论:
因此,所述药物与抗生素诺氟沙星在小鼠尿路感染模型上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
实施例4
所述药物在与抗生素合用和不合用时,在鸡身上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rif 92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所述药物对鸡身上肠炎沙门氏菌rif92的抗菌活性。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两个工艺处理产物,它们采用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制取: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其数量相同。
A)连续多次稀释以下单克隆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β1-分子域抗体(HLA-DRB1),三次不同连续稀释结合在水-醇溶剂(浓度2.5毫克/毫升)中HLA-DRB1单克隆抗体原液(基质)。以下稀释按1:1:1的体积比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B)连续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β2-微球蛋白(β2-МG)单克隆抗体,三次不同连续稀释结合在水溶剂(浓度2.5毫克/毫升)中抗β2-МG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以下稀释按1:1:1的体积比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实验组:
第1组: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公鸡、母鸡(n=15),存活第4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用量0.2毫升/只/天。
第2组: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公鸡、母鸡(n=15),在存活的第4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用量0.2毫升/只/天,在存活的第5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环丙沙星(环丙沙星,农业兽医保护科学推广中心有限公司,抗生素),用量0.5毫克/千克体重(有效用量50)。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与抗生素间隔1小时注射。由于研究期间鸡的体重每天都在增加,每天在注射前计算抗生素的量。
第3组: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公鸡、母鸡(n=15),从存活的第4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安慰剂(纯净水),用量0.2毫升/只/天。
第4组: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公鸡、母鸡(n=15),在存活的第4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安慰剂(纯净水),用量0.2毫升/只/天,在存活的第5天至第9天灌胃服用环丙沙星,用量0.5毫克/千克体重(有效用量50)。样品和抗生素注射间隔1小时。
第5组:完整对照,未感染和服用药物的公鸡、母鸡(n=15)。
研究设计:
研究持续时间为12天(鸡的存活天数为1-12天)。头两天,鸡被隔离。第3天,除第5组外,禽类腹腔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双致死用量(血清型rif92,2.5×109菌落形成单位/克,体积为0.5毫升/只动物)。在存活的第4天至第9天,给鸡注射所述药物或纯净水,第5天至第9天注射抗生素环丙沙星(第2组和第4组)。
实验期间,研究了以下指标:存活率;体重;根据体重变化(饲料转化)确定实验结束时的饲料摄入量;鸡肝脏胃肠道室是否有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rif92和其浓度。
数据分析:
结果的统计分析采用双因子广义线性模型(如果是百分比,采用数据归一化100的伽马分布,其余均采用对数变换)、后霍克图因(post-hoc Tukey)检验,后霍克威尔科森(post-hoc Wilcoxon)检验的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ruskal-Wallis)检验。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根据所得结果,所有实验组的完整率均为100%。研究结束时服用了所述药物的肉鸡(第1组)重量最大,比服用安慰剂(第3组)和完整组(第5组)高出33.9克和38.7克。各组之间饲料转化率无差异。各组之间主要指标的血液学检查没有发现差异。
实验结束时各组肝脏沙门氏菌含量和肠道内含量的汇总数据见表3。
表3.禽类屠宰后有沙门氏菌和抗菌活性指数(AAI)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201
抗菌活性(AAI)按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202
式中,Bc:观察期结束前对照组器官均质体中微生物细胞的含量;
Bt:观察期结束时实验组器官均质体中微生物细胞的含量[奥哈普金娜·维·尤,别特科娃·尼·维,菲多托夫·阿·克。快速评价实验性布鲁氏菌病抗菌药物疗效的方法//特别危险感染的问题。2016;2:79-82.(Okhapkina V.Y.,Pyatkova N.V.,FedotovA.K.Express efficacy assessment method for antibacterial agents inexperimental brucellosis//Challenges of Highly Infectious Diseases,2016;2:79-82)]。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第二组和第四组的肝脏沙门氏菌最少,第三组的肝脏沙门氏菌最多。同时,对于本发明所述药物(第1组),AAI(10.6)明显优于其与抗生素(3.6)的合用。第1组和第2组肝脏病原体浓度分别比第3组和第4组低10.6和3.5倍,表明该药对沙门氏菌感染有肝脏保护作用。
结论:
1.所述药物显示了疗效(抗菌作用),这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患病的鸡减少了33.4%,肝脏中的病原体浓度比安慰剂组减少了10.6倍,这表明该药物对沙门氏菌感染的肝脏有保护作用。所述药物对肠道感染也有效。
2.药物与抗生素合用一半的有效用量(ED50)提高了后者的疗效,在屠宰时表现为鸡胃肠道内病原体浓度比药物组和安慰剂组降低一级。因此,在与所述药物合用时,抗生素的治疗用量有所下降。
实施例5
所述药物与抗生素合用和不合用对小鼠的大肠杆菌CN 160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比较安慰剂研究。研究目的:在小鼠受大肠杆菌CN 160实验感染条件下评价实验药物与抗生素治疗恩诺沙星(拜有利(Baytril,),拜耳)合用的药理活性。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两个工艺处理产物,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亲和纯化多克隆以下源物质制备: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浓度2.5毫克/毫升);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浓度2.5毫克/毫升):其数量相同。
实验组:
第1组:雌雄小鼠(n=10),服用了所述药物,感染前5天,感染1小时后,随后连续14天服用,每日1次,用量10毫升/千克/天。
第2组:对照,雌雄小鼠(n=10)服用了安慰剂(纯净水),感染前5天,感染1小时后,随后连续14天服用,每日1次,用量10毫升/千克/天。
第3组:雌雄小鼠(n=10),感染前3天和感染后3天肌肉注射抗菌药物拜有利,用量1.38毫克/千克。
第4组:雌雄小鼠(n=10),感染前5天和感染1小时后服用所述药物,随后连续14天服用,每日1次,用量10毫升/千克/天。此外,小鼠在感染前3天和感染后3天肌肉注射抗菌药物拜有利(与所述药物合用),用量1.38毫克/千克。
研究设计:
在感染大肠杆菌前5天,感染后1小时、感染后第6天,随后在观察期14天(共20天)注射试样,每日1次。在研究的第6天,小鼠腹腔注射,用量前期研究设定的2倍绝对致死量(2LD100)(致死量100=7.3×108CFU/只小鼠)。在感染前3天和感染后3天(共6天)肌肉注射抗菌药物拜有利,按照前期研究确定的有效50用量,为1.38毫克/千克。
在研究过程中,评价了所有组小鼠的疫病动态。
数据分析:
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随后用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所有动物组中,除了服用所述药物与拜有利组合治疗的小鼠(第4组)外,所有动物在感染大肠杆菌致死用量4天内后死亡(图6)。小鼠的主要疫病(70-80%)发生在感染后前两天。
结论:
小鼠感染浓度2倍绝对致死量(2LD100)的大肠杆菌CN 160时,使用所述药物与有效用量50的拜有利,可以保护50%的动物不会死亡,这表明所述药物与抗生素合用对大肠杆菌CN-160的双重致死用量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因此,本研究表明,抗生素与本发明所述药物合用时药理作用的疗效提高。此外,还表明合用所述药物和抗生素时,抗生素的治疗用量下降。
所述药物对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的疗效也得到了证明。
实施例6
小鼠感染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肺炎克雷伯菌BAA-1705菌株时药物的药效。
研究目的:研究所述药物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合用对耐克拉维酸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抗菌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两个工艺处理产物,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浓度2.5毫克/毫升);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浓度2.5毫克/毫升),其数量相同。
研究1。
实验组:
第1组:雄性小鼠(n=15),感染前五天和感染后一小时内,灌胃服用所述药物和克拉维酸,用量2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用量10毫升/千克/天;
第2组:对照,雄性小鼠(n=15),感染前五天和感染后一小时灌胃服用纯净水,用量10毫升/千克/天;
第3组:雄性小鼠(n=15),感染前五天和感染后一小时灌胃服用纯净水和克拉维酸,用量2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用量10毫升/千克/天;
第4组:雄性小鼠(n=15),感染后一个小时腹腔注射克拉维酸,用量2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
第5组:阳性对照,雄性小鼠(n=15),腹腔注射庆大霉素(Gentamicin)(Sigma),用量1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动物模拟细菌性肺炎,伴中性粒细胞减少。通过鼻腔给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BAA-1705,对克拉维酸有耐药性,106CFU/只小鼠)引发肺炎。为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在感染前4天和前一天分别以150毫克/千克和100毫克/千克的用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评价肺部细菌密度,体重作为反映总体状况的指标,每天两次记录活个体数(存活率)。
数据通过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包括后霍克图因检验、卡普兰-迈耶曲线检验,随后用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实验药物均未对感染动物的肺重和菌落形成单位浓度产生影响。同时,所有研究组都观察到感染性炎症引起小鼠体重下降(图7)。第5组(庆大霉素)和第1组(药物+克拉维酸(AMC))从观察期第54小时开始,观察到体重开始恢复。
从观察期第48-54小时开始记录各组动物死亡率(图8)。在“对照”和“对照+克拉维酸(AMC)”组中,所有动物均死亡,证明肺炎克雷伯菌(菌株BAA-1705)对抗生素有耐药性。庆大霉素和“药物+克拉维酸(AMC)”联合治疗使小鼠存活率分别提高到70%和50%。
结论:
因此,研究表明,所述药物与克拉维酸合用对耐克拉维酸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这种效果与菌株敏感的参比药剂庆大霉素相当。
研究2
实验组:
第1组:雄性小鼠(n=5),感染前五天和感染后两天灌胃服用所述药物,用量20毫升/千克/天。同一组小鼠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克拉维酸,用量2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
第2组:对照,雄性小鼠(n=5),感染前五天和感染后两天灌胃服用纯净水,用量20毫升/千克/天。同一组小鼠感染后1小时腹腔注射克拉维酸,用量25毫克/千克,0.9%NaCl的用量10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通过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耐克拉维酸的菌株BAA-1705,107CFU/只小鼠)模拟动物细菌性肺炎。感染后48小时,两组小鼠的肺组织均质体均为1×104CFU/ml肺炎克雷伯菌。随后在37°С下孵育细菌(5×104CFU/孔),克拉维酸2.5-1080微克/毫升。实验结束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克拉维酸(AMC)50%的细菌生长抑制浓度(IC50),以及在浓度1080微克/毫升克拉维酸作用下细菌生长完全抑制值。实验分两次重复进行。再进行在完整的细菌中评价克拉维酸(AMC)IC50的实验(见图9)。
对所得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再用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对克拉维酸细菌生长的完全抑制浓度1080微克/毫升,证明肺炎克雷伯菌(菌株BAA-1705)对克拉维酸有耐药性。注射所述药物和克拉维酸的混合物,可以在体外实验中使克拉维酸的IC50值降低了27%(即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降低了克拉维酸的浓度,克拉维酸的抑菌效果为50%)。研究实验药物组合在固定浓度1080微克/毫升(100%细菌生长抑制浓度)下对克拉维酸活性的影响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克拉维酸的最大抑制作用提高了26%(图9)。
结论:
因此,该研究表明,含克拉维酸的所述药物对耐克拉维酸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它降低细菌对克拉维酸的耐药性。显示了所述药物对肺部感染的疗效。
实施例7
所述药物在大鼠角叉菜胶引发炎症模型中的抗炎活性。
研究目的:与消炎药消炎痛(Sigma)的比较,研究所述药物在大鼠角叉菜胶引发炎症模型中的抗炎活性。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两个工艺处理产物,它们采用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制取: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浓度2.5毫克/毫升);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其数量相同(浓度2.5毫克/毫升)。
实验组:
第1组:雄性大鼠(n=10),在引发炎症前五天(最后一次灌胃为引发前1小时)灌胃服用所述药物,用量7.5毫升/千克/天;
第2组:对照,雄性大鼠(n=10),在炎症引发前五天(最后一次灌胃为引发前1小时)灌胃服用纯净水,用量7.5毫升/千克/天;
第3组:阳性对照,雄性大鼠,灌胃服用消炎痛,用量10毫克/千克(纯净水7.5毫升/千克/天)。
研究设计:
通过在足底(足底或左足后腱膜下)注射0.1毫升1%角叉菜胶溶液,在动物身上模拟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通过以毫克为单位的肿胀增加量变化判断,以肿胀的爪子和未肿胀的爪子的重量之差计算。
应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与后霍克图因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与对照相比,所述药物减少了39.1%的水肿重量,消炎痛(indomethacyn)减少了57.9%(图10)。
结论:
因此,所述药物是采用HLA-DRB1抗体源物质连续多次稀释的工艺处理产物,和采用连续多次稀释β2-MG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在大鼠身上模拟角叉菜胶引发的炎症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抗炎活性,减轻了足爪水肿的重量。
实施例8
所述药物对耐链霉素或奈啶酸耐药的沙门氏菌(分别为菌株JB271和JB285)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在小鼠鼠伤寒(Typhimurium)LT-2血清型沙门氏菌引发实验性腹膜炎(败血症)的条件下,评价所述药物对抗生素敏感/耐抗生素细菌比值的影响。本发明所述药物含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体积比为1:1,(水稀释С12C30С50,比值为2:1:3;多克隆抗体,浓度2毫克/毫升)和β2-МG抗体(水稀释C12C30C50,比值2:1:3,多克隆抗体,浓度2毫克/毫升)。
实验组:
第1组:BALB/c雌性小鼠(n=12),感染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链霉素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1)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只动物)1、4、8小时后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用量10毫升/千克。
第2组:BALB/c雌性小鼠(n=12),感染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链霉素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1)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只动物)1、4、8小时后服用所述药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BALB/c雌性小鼠(n=12),同时与第1组、第2组小鼠受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链霉素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1)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动物)感染,但它们未服用任何药物(未治疗)。
第4组:BALB/c雌性小鼠(n=12),感染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萘啶酸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85)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动物)1、4、8小时后服用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用量10毫升/千克。
第5组:BALB/c雌性小鼠(n=12),感染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萘啶酸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JB285)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动物)1、4、8小时后服用所述药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第6组:BALB/c雌性小鼠(n=12),同时与第4组、第5组小鼠受沙门氏菌(过敏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70)和耐萘啶酸的沙门氏菌鼠伤寒LT-2(菌株JB285)的1:1组合,腹膜内给药,5.0log10CFU/动物)感染的,但它们未服用任何药物(未治疗)。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5天。小鼠的腹膜炎(败血症)由腹腔注射注射过敏和耐链霉素或萘啶酸的沙门氏菌引起,用量5.0log10 CFU/动物,比值为1:1(即分别为1:1的菌株JB270+菌株JB271[StrepR]或者1:1的菌株JB270+菌株JB285[NalR])。
感染后1、4、8小时口服实验样品,用量10毫升/千克。
感染后第2、3、4天,每组各有4只小鼠断颈处死,分离出脾脏。从所得器官中制备均质体,在三联体连续10倍稀释后,各取20毫升转移到培养皿中,培养皿中装有琼脂LB和一种抗生素,即50微克/毫升的链霉素或30微克/毫升的萘啶酸。
24小时后,计算各稀释液中菌落形成单位(菌落形成单位)数,计算敏感菌与耐药菌JB270/菌株JB271[StrepR]或菌株JB270/菌株JB285[NalR]每只老鼠每克脾脏组织的比值。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重复测量,采用后验图基检验。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使用耐链霉素细菌沙门氏菌(菌株JB271[StrepR]))与过敏细菌菌株JB270比值为1:1的实验表明,在没有治疗(第3组)的情况下,每个菌株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在向动物注射安慰剂(纯净水,第1组)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同时,在第2组中,服用实验药物的小鼠中,随着实验的天数,耐链霉素菌株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越来越少。在第4天和第5天,JB270与JB271[StrepR]的比值超过了该组的原始值(分别为66.7%和63.6%),因此两个对照组的数值:与第1组(安慰剂)相比,在第2天分别增加75%和72.7%,第3天分别增加75%和72.7%,第4天分别增加66.7%和63.6%,第5天分别增加58.3%和54.5%;与第3组(未治疗)相比,第2天分别增加75%和72.7%,第3天分别增加83.3%和81.8%,第4天和第5天分别增加58.3%和54.5%(图11)。
在使用耐萘啶酸细菌沙门氏菌(菌株JB285[NalR])与过敏细菌菌株JB270比值为1:1的实验表明,在没有治疗(第6组)的情况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个菌株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保持统计学上的不变。在向动物注射安慰剂(纯净水,第4组)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同时,在第5组——接受实验药物的小鼠中,从感染后第二天(研究的第三天)开始,发现耐萘啶酸菌株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逐渐减少。在研究结束时,药性的表现性达到了统计学意义:JB270与JB285[NalR]超过在研究第3天该组值的50%。同时,在研究的第5天,第5组的结果在所有研究期内也与两个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与第4组(安慰剂)的指数相比增加了70-90%,而与第6组(未治疗)的差异在30-80%之间(图12)。
结论:
因此,该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对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这表现在细菌对所实验的抗生素链霉素和萘啶酸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即菌株JB271[StrepR]和JB285[NalR]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降低)。
实施例9
小鼠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 13124时的药效。
本研究为盲对照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所述药物在小鼠实验性感染气疽病原体产气荚膜梭菌条件下的抗菌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工艺处理产物,体积比为2:1,连续多次稀释(С12D50D200稀释,比值为1:2:3;多克隆抗体,浓度1.5毫克/毫升)HLA-DRB1抗体和β2-МG抗体源物质(С10D30D150稀释,比值为2:1:3;多克隆抗体,浓度1.5毫克/毫升)制取。
实验组:
第1组:远交系雌性小鼠瑞士韦伯斯特(Swiss Webster)(n=20),感染前5天及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 13124后的2和8小时口服安慰剂(纯净水)(腹腔注射,1010CFU/只动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第2组:远交系雌性小鼠瑞士韦伯斯特(n=20)在感染前5天及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 13124后的2和8小时口服所述药物(腹腔注射,1010CFU/只动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远交系雌性小鼠瑞士韦伯斯特(n=20)在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13124后30分钟、4和8小时后腹腔注射四环素,用量21毫克/千克(腹腔注射,1010CFU/只动物)。
第4组:远交系雌性小鼠瑞士韦伯斯特(n=20)在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13124后30分钟、4和8小时后腹腔注射头孢西汀,用量160毫克/千克(腹腔注射,1010CFU/只动物)。
第5组:远交系雌性小鼠瑞士韦伯斯特(n=20)在感染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13124后30分钟,4、8小时腹腔注射注射去离子水,用量0.1毫升/千克(腹腔注射,1010CFU/只动物)。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8天。小鼠采用腹腔注射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 13124)实验性感染,用量1010CFU/动物。
在感染前5天及感染后2、8小时口服10毫升/千克试样。参比药剂:用量21毫克/千克的头孢西丁和160毫克/千克的四环素,以及对照组(去离子水,0.1毫升/千克)分别于感染后30分钟,4、8小时腹腔注射。
感染后12、24、48、72小时,分别评价各组动物的存活率。
应用卡普兰-迈耶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按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两个对照组中,感染小鼠的死亡比值最高:在第1组(纯净水)动物注射细菌24小时后,只有5%的动物存活;在第5组(去离子水)中,到这个时间已出现100%的死亡。在感染前5天及感染后2、8小时内治疗和预防性注射所述药物,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因此,在感染后12小时内,85%的动物存活;24小时后55%的动物存活,48小时及以后40%的动物存活。同时,参比药剂抗生素四环素和头孢西丁组在感染后12、24、48和72小时,小鼠存活率分别为95%、85%、80%、80%(最后一次测定无死亡率)和65%、55%、15%、15%(最后一次测定无死亡率)。重要的是,在抗菌作用的表现性上,所述药样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头孢西丁组。同时,与四环素相比,这两种药物表现的活性较低(图13)。
结论:
因此,该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对产气荚膜梭菌(菌株ATCC13124)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这表现在与两个对照组(第1组和第5组)和参比药剂头孢西丁相比,存活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加。
实施例10
所述药物对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比较安慰剂对照。研究目的:小鼠在实验性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肺部炎症模型)的条件下,评价所述药物的免疫促生长作用和抗菌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工艺处理产物,体积比为1:2,采用连续多次稀释(С20С50С200,比值为2:1:3;多克隆抗体,浓度1.5毫克/毫升)HLA-DRB1抗体和β2-МG抗体源物质(С20С50С200稀释,比值为2:1:3;多克隆抗体,浓度3毫克/毫升)制备。
实验组:
第1组:C57BL/6J雄性小鼠(n=21),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前3天内以及注射后2、24、48和72小时口服安慰剂(纯净水)(气管给药,1.5*106IFU/只小鼠(IFU:包涵体形成单位(inclusion-forming unit))。用量10毫升/千克。
第2组:C57BL/6J雄性小鼠(n=21),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前3天内以及注射后2、24、48和72小时口服所述药物(纯净水)气管给药,1.5*106IFU/只小鼠。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C57BL/6J雄性小鼠(n=21),注射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后30分钟和每隔24小时(即第2天、第3天和第4天)皮下注射用量10毫克/千克的阿奇霉素(气管给药,1.5*106IFU/只小鼠)。
第4组:C57BL/6J完整雄性小鼠(n=5)[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实验中的背景对照]。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15天。向动物注射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剂量1.5*106IFU/只小鼠,建立小鼠肺炎症模型。
第1组和第2组的试样分别在感染前3天和细菌注射后2、24、48和72小时内口服10毫升/千克。参比药物阿奇霉素(第3组),在感染后30分钟及以后每24小时(即第2、3、4天)皮下注射10毫克/千克。
在感染后第3、6、12天,评价动物的存活率。这些天,第1-3组各有4只小鼠断颈处死,分离出肺部。从所得器官中制备均质体,用于检测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的细菌量水平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
完整动物,其生物材料为肺组织的均质体,用于检测细胞因子水平以建立背景值的实验,第1-3组的小鼠在感染第3天后处死。
为了评价细菌量,将三联体肺均质体样品各20微升的转移到培养皿中72小时,培养皿含有介质RPMI1640、1毫克/毫升的环己酰亚胺和HEp2细胞。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细胞,用甲醇固定细胞,用抗衣原体特异性抗原(Pathfinder Chlamydia CultureConfirmation System;Bio-RAD,Hercules,美国)、单克隆抗体与荧光素偶联染色。在发光显微镜中查看药物,对感染细胞计数。
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Bender Medsystems(美国)公司的测试系统,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
应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与后霍克图因检验和卡普兰-迈耶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用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完整小鼠组的存活率为100%。
对照组中受感染小鼠的死亡比值最高:在研究的第三天,自动物注射细菌后,第1组(作为安慰剂的纯净水)有53%的小鼠存活,第6天和以后有24%的小鼠存活。在感染前三天内以及注射细菌后2、24、48和72小时内采用所述药物(第2组)进行治疗和预防性注射,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因此,在感染后的第三天,该组的存活率为72%,在第六天及以后,存活率为62%。同时,在使用参比药剂——抗生素阿奇霉素(第3组)的动物中,发现存活率最大(81%):只有在感染后第三天才有死亡,为19%(图14)。
评价按细胞HEp2数确定的细菌量时,上述细胞与感染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小鼠的肺组织均质体相互作用表明,对所述药物的治疗反应中,研究指标与安慰剂相比显示呈线性下降:在感染后第3、6和12天,第2组(所述药物)的感染细胞数分别为67%、58%和21%。第3组参比药剂(阿奇霉素)的细菌量下降幅度更大,在感染后第3、6和12天分别降至15%、17%和5%(图15)。
对所述药物免疫活性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对药物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应用(第2组),两种测定白细胞介素-1β和-6的水平均呈统计学上明显的线性下降。感染后第3、6、12天,白细胞介素-1β浓度分别为对照(第1组,纯净水)水平的55%、21%、20%;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57%、34%和27%。同时,参比药剂组3(阿奇霉素)与细菌量一样,两种白细胞介素水平呈更明显的线性下降(白细胞介素-1β:分别为感染后3、6和12天对照水平的17%、7%和6%);白细胞介素-6:为15%、8%和5%(图16、图17)。
所有组小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保持不变,表明在实验性肺部炎症模型条件下,该细胞因子水平没有变化,从而不具有生物学意义(图18)。
结论:
因此,对肺炎嗜衣原体,、菌株CM1引起的肺部炎症模型的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同时也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在研究结束时,活性表现为动物存活率增加了2.5倍多,细菌量减少了79%,肺部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白介素-1β下降了80%和白介素-6下降了73%)。
实施例11
所述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比较安慰剂对照。研究目的:有免疫前抑制的小鼠在实验性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条件下(在伴有神经紧张症的肺部炎症模型上)评价所述药物的抗菌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工艺处理产物,体积比为1:1,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抗体(3毫克/毫升)(С30С200稀释,比值为2:3)和β2-МG抗体源物质(3毫克/毫升)(С30С200稀释,比值为3:1)制备。
实验组:
第1组:ICR雌性小鼠(n=20),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鼻腔给药,2*107CFU/动物)后,过4、6、8、24和48小时后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用量10毫升/千克。
第2组:ICR雌性小鼠(n=20),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鼻腔给药,2*107CFU/动物)后,过4、6、8、24和48小时口服所述药样。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ICR雌性小鼠(n=20),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鼻腔给药,2*107CFU/动物)后,过4、24、48小时腹腔注射对照药物亚胺培南,用量2毫克/千克。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9天。通过鼻腔向动物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的方式,建立小鼠前期免疫抑制的肺部炎症模型,用量2*107CFU/动物。为了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抑制),在感染前4天向动物注射用量200毫克/千克的环磷酰胺。
第1组和第2组试样分别在细菌注射后4、6、8、24和48小时内口服给药,用量10毫升/千克。参比药剂亚胺培南(imipenem)(第3组)在感染4、24和48小时后腹腔注射,用量2毫克/。
在向小鼠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后的5天内评价动物的存活率。实验结束后,即感染后的第5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分别评价血、肺、肝、脾、肾内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为此从上述器官中制备了均质体。将所获得的所有组织样品各200微升三联体连续十倍稀释后,转入穆勒-辛顿(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皿中24小时。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后霍克图因检验,生存曲线比较,利用多重比较的Benjamini-Hochberg校正,进行了统计学分析。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受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在对照组最高:在研究的第一天,第1组动物注射细菌(纯净水,作为安慰剂)后,55%的小鼠存活,第2天存活45%,第3天存活20%,第4天及以后存活15%。在注射细菌的4、6、8、24和48小时后使用所述药物(第2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因此,在该组中,85%的小鼠在感染后的第1天仍然存活,第2天存活70%,第3天存活60%,第4天和以后存活45%。同时在服用参比药剂抗生素亚胺培南(第3组)的动物中,可以观察到最大的存活率:感染后的第1天的存活率为85%,第2天的存活率为70%,第3天及以后的存活率为50%(图19)。
在评价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的免疫抑制小鼠血液、肺、肝、脾、肾内细菌量时,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所有组织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都显示出下降:血液内细菌量下降了68%,肺的细菌量下降56%,肝的细菌量下降36%,脾的细菌量下降33%,肾的细菌量下降44%。参比药剂第3组(亚胺培南)的活性相似:血、肺、肝、脾和肾的细菌量分别减少67%、48%、40%、45%和61%(图20)。
结论:
因此,在通过注射环磷酰胺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8637)建立的免疫前抑制小鼠肺部炎症模型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与安慰剂相比,在研究结束时动物存活率增加了30%,同时血液、肺、肝、脾和肾的细菌量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
实施例12
所述药物在感染A/California/07/09(H1N1)pdm09流感病毒菌株引起白鼠致死性流感感染模型上的抗病毒作用。
本研究为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与A/California/07/09(H1N1)pdm09流感病毒体内有效用量的达菲TM药物(奥司他韦)相比,研究所述药物的抗病毒效果。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体积比为1:1:1:1:a)HLA-DRB1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b)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c)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d)CD4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
A)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HLA-DRB1)多克隆抗体,通过将HLA-DRB1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在水溶剂(浓度2.5毫克/毫升)中三次不同的连续稀释组合制备。下列稀释按体积比1:3:1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B)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β2-微球蛋白(β2-МG)多克隆抗体,通过将β2-МG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在水溶剂(浓度1.0毫克/毫升)中三次不同的连续稀释组合制备。下列稀释按按体积比1:3:1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C)连续多次稀释干扰素(IFN-γ)多克隆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通过将IFN-γ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在水溶剂(浓度2.5毫克/毫升)中三次不同的连续稀释组合制备。下列稀释按按体积比1:3:1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D)对连续多次稀释СD4多克隆抗体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通过将СD4多克隆抗体原液(基质)在水溶剂(浓度1.0毫克/毫升)中三次不同的连续稀释组合制备。下列稀释按按体积比1:3:1混合:
1)在10012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12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2)在1003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3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3)在10050倍中稀释原液(基质),相当于100次C50稀释,每次稀释都摇动。
实验组:
第1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注射安慰剂的动物组(n=30)(阴性对照(“病毒对照”));
第2组:感染后5天内注射参比药剂达菲TM(奥司他韦)的小鼠组(n=30),其余时间注射开放的安慰剂(阳性对照-参比药剂)。
第3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接受所述药物的小鼠(n=30)。
第4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接受抗干扰素-伽马活性强化剂型的小鼠(n=30)。
第5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接受CD4抗体活性强化剂型的小鼠(n=30)。
第6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接受HLA-DRB1抗体活化增强剂型的小鼠(n=30)。
第7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接受β2-微球蛋白抗体活化增强剂型的小鼠(n=30)。
研究设计:
动物每天口服所述药物,用量0.4毫升/只,每日2次,上午10:00和下午17:00(0.8毫升/只/天),疗程为感染前5天、感染当天前后4小时以及感染后14天到实验结束前(试样总疗程为20天)[《临床前药物研究指南》,米罗诺夫A.N编,(莫斯科,2012年)(“Guidelineson non-clinical studie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edited by A.N.Mironov(Moscow,2012))]。
采用鼻腔向动物注射病毒,用量0.05毫升/只(2.5×103TCID50,5LD50)[He B,FuY,Xia S,et al.Intranasal application of polyethyleneimine suppresses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mice.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2016;5(4):e41-.doi:10.1038/emi.2016.64.]
参比药剂达菲TM(奥司他韦)灌胃给药,用量15毫克/千克,体积0.4毫升/只小鼠,每日2次,在病毒感染后5天内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17:00(30毫克/只小鼠/天),(感染前1小时开始给药)[Oseltamivir in influenza A/H1N1//Journal of 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5,55,p.5-21]。在感染前5天和感染后6天至14天(动物观察结束前),本组小鼠灌服蒸馏水,体积为0.4毫升/只,每日2次(0.8毫升/只小鼠/天)。阴性对照组在整个观察期间还注射安慰剂,0.4毫升/只,每日2次(0.8毫升/只小鼠/天)。
对所有小鼠研究了动物学指标(活重、保存率、动物平均生存时间、保护指数)和开展了病毒学研究。
研究结果:
所述药物的原始活性数据见表1,说明死亡率、平均寿命(MLE)和保护指数。在感染后14天内对动物进行观察。每日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的死亡率。根据每组所获得的数据计算:
死亡率:14天内每组死亡动物数与感染动物总数的比率:M(死亡率%)=M/Nt;
保护指数:对照组和实验组死亡率百分比差值与对照组死亡率百分比之比:PI=((Mc-Me)/Mc)×100%;
观察14天的动物平均寿命:MDD=(ΣN×D)/Nt;式中,M:14天内每组死亡的动物数;Mc和Me:分别为对照组(“病毒对照”)和实验组的死亡率百分比;N:存活D天的动物数量;Nt:每组动物的总数。
表4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41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51
根据上述数据,小鼠感染A/California/097/09(H1N1)pdm09流感病毒,在感染后平均8.5天,导致75%的动物发生病理过程和死亡。使用所述药物使死亡率降低到25%(保护指数64.2%)。动物平均生存时间的指数为8.9天。
在分析动物体重变化时,只考虑在感染后14天内进行死亡率分析的个体数据。
表5.实验动物的重量,以М±SD表示。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52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61
在动物感染后第5天(n=10)的肺组织中测定了病毒滴度。每组动物肺部流感病毒感染活动的平均值见表6。
表6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62
根据《临床前药物研究实施指南》[《临床前药物研究实施指南》/A.N.米罗诺夫编,莫斯科:“Grif and K”股份有限公司,2012,第一部分,944页(Guidelines on non-clinical studie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Ed.by A.N.Mironov.-Moscow:ZAOGrif and Co.-2012.-Part 1.-944p.)],在接受治疗的动物组内,病毒滴度降低1.75lg和以上,这表明其生殖受到抑制。在这项研究中,所述药物使病毒滴度降低了2.4lgTCID50
结论:
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最活跃的是所述药物(保护指数=64.2),同时药效高于其个别成分所显示的药效。此外,本发明所述药物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使病毒滴度降低了2.4lgTCID50
实施例13
研究动物连续体内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后药物1和2的抗微生物活性。
研究目的:比较评价药物1和2对动物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病毒后7天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抗菌作用。药物1是γ-人类干扰素抗体、组胺抗体和CD4抗体(麦角费酮)三种活性水-醇稀释10012、10030、10050的混合物。本发明所述药物2含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毫克/毫升)、b)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毫克/毫升)、c)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d)CD4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3毫克/毫升),体积比为1:1:1:1。
实验组:
第1组:雌性小鼠(n=15),病毒感染前5天每日、感染当天感染前2小时内灌胃服用所述药物1,总用量20毫升/千克/天(2次/天,约0.2毫升/只,间隔2小时);
第2组:雌性小鼠(n=15),病毒感染前5天每日、感染当天感染前2小时内灌胃服用所述药物2,总用量20毫升/千克/天(2次/天,约0.2毫升/只,间隔2小时);
第3组:对照组,雌性小鼠(n=15),病毒感染前5天每日、感染当天感染前2小时内灌胃服用纯净水,总用量20毫升/千克/天(每日2次,每次约0.2毫升/只,间隔2小时);
第4组:未治疗的对照组,雌性小鼠(n=15),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病毒7天后感染肺炎链球菌。这种对照可以区分第2组安慰剂的作用;
第5组:模型对照,只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雌性小鼠(n=15)。这种对照可以区分病毒感染前对菌落形成单位最终数量的影响。
研究设计:
动物鼻腔内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行病毒,用量1×106TCID50/只小鼠,在感染病毒后的第7天气管给药感染肺炎链球菌,1×106菌落形成单位。注射肺炎链球菌后的24、48和120小时后,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分离肺,评价它的细菌感染率。为此,将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中使肺均质化,制备连续稀释,并将它接种在密集的培养皿培养基上,随后统计生长的菌落。获得的结果采用菌落形成单位/克肺表示。
研究结果:
研究过程中,研究了药物1、2对动物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7天后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抗菌作用。并比较了药物1和2对模拟病理的疗效。
小鼠感染肺炎链球菌后24小时,在未治疗的对照组(连续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的小鼠,未治疗)和对照组(连续感染A/New Jersey/8/76(H1N1)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并用纯净水治疗的小鼠),肺炎链球菌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最大(图21)。此时,同对照组(第3组)相比,药物1和药物2在统计学上明显降低了感染病毒和细菌小鼠肺部的细菌率,分别为2倍和6倍。同时药物2的活性是药物1的3倍。
小鼠感染肺炎链球菌后过48小时,未治疗的对照组和对照组仍可观察到肺炎链球菌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最大。但从绝对值来看,这些组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减少了5倍多。在此期间,药物1的抗微生物效果仍是对照组(第3组和第4组)的2倍,在服用药物2(第2组)的小鼠肺中,细菌含量为对照组(第3组)的24.4%,未治疗对照组(第4组)的26.7%。药物1和药物2各组数值之间值无统计学差异。
所有组的小鼠感染肺炎链球菌120小时后,都只观察到出现肺炎链球菌菌落形成单位的个别案例。
结论:
对药物1和药物2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上述各药物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药物1和药物2的比活度对比分析表明,本发明所述药物(药物2)相对于药物1有更明显的作用。
实施例14
H1N1/A California 04/2009流感病毒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菌株1986)引起实验性病毒性细菌性肺炎时所述药物的疗效。
研究目的:研究所述药物对H1N1/A California 04/2009流感病毒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菌株1986)引起实验性病毒性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等量的四种工艺处理产物,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制备: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HLA-DRB1)(2.5毫克/毫升);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2.5毫克/毫升);3)人体伽玛干扰素抗体(2.5毫克/毫升);4)CD4抗体(2.5毫克/毫升)。
实验组:
第1组:小鼠(n=10),病毒感染前3天和感染后5天灌胃服用所述药物,用量20毫升/千克/天;
第2组:对照组,小鼠(20毫升/千克/天,n=10),病毒感染前3天和感染后5天灌胃服用纯净水;
第3组:阳性对照组1,小鼠(n=10),病毒感染前4小时腹腔注射,4小时后再注射,5天内每天服用两次奥司他韦(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91
豪夫迈·罗氏公司(Hoffmann-La Roche),10毫克/千克/天);
第4组:阳性对照2,小鼠(n=10),细菌感染后3天(或分别在病毒感染后4天)皮下注射头孢呋辛(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392
葛兰素史克),用量20毫克/千克;
第5组:阴性对照,小鼠(n=10),在与类似其他组的时间内感染流感病毒和细菌,不给药。
研究设计:
通过鼻内注射H1N1/A California 04/2009流感病毒的方式,用量104/5TCID50/0.1毫升,鼻腔注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菌株1986),用量2х107CFU/ml,在动物身上模拟继发性病毒-细菌性肺炎。在所有实验组中,在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第5天,注射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菌株1986)。随后过两天制备动物肺部的均质体(每组n=3),测定细菌密度和病毒滴度。其余小鼠每日评价体重,作为反映一般情况的指标,并记录活的个体数(存活率)。
数据分析:
使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组作为因子,天数时间为协变量,使用三次样条,受试者ID作为随机药性(分组之间每天进行图基检验的后验比较);还使用卡普兰-迈耶曲线法,然后进行时序利用多重比较的Benjamini-Hochberg校正,随后用时序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准则,邓恩后验检验,用Benjamini-Hochberg校正。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使用所述药物使患有实验性继发性(病毒-细菌)肺炎动物死亡率降低了40%(vs对照组(第2组)),与参比药剂头孢呋辛(第4组)的效果一致(图22)。
与参比药剂奥司他韦同等程度使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肺部病毒滴度降低(15%以上)。
实验小鼠的细菌密度和体重在统计学上无明显性差异。
结论:
因此,所述药物对实验性继发性病毒-细菌性肺炎表现出治疗活性,提高了感染动物的存活率,减少了病毒在肺部的繁殖。
实施例15
评价抗体内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活性。
研究目的:研究所述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菌株A2、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等量的四种工艺处理产物,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制备:1)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HLA-DRB1)(2.5毫克/毫升);2)Ⅰ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2-微球蛋白抗体(2.5毫克/毫升);3)人体伽玛干扰素抗体(2.5毫克/毫升);4)CD4抗体(2.5毫克/毫升)。
实验组:
第1组:小鼠,感染前五天内,包括感染前两小时和随后4天内灌胃给药,用量20毫升/千克/天(每日2次,约0.2毫升/只,间隔2小时,n=10);
第2组:小鼠,感染前五天内,包括感染前两小时和随后4天内灌胃给药所述药物-干扰素伽马抗体稀释剂的单组分(安非他酮,儿童),用量20毫升/千克/天(每日2次,各约0.2毫升/只,间隔2小时,n=10);
第3组:对照组,感染前五天内,包括感染前两小时和随后4天内灌胃纯净水,用量20毫升/千克/天(每日2次,约0.2毫升/只小鼠,间隔2小时,n=10);
第4组:呼吸道合胞病毒模型对照组(n=10),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小鼠同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A2病毒的小鼠。
第5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紫外线模型对照组(n=10),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小鼠同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A2并接受紫外线预处理20分钟的小鼠。这种灭活病毒是充分的阴性对照,因为它不会引起呼吸道感染,但同时,完整的病毒材料中存在的病毒粒子成分可能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这种对照可以发现病毒对动物呼吸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病毒的繁殖实现的;
第6组:完整对照,未感染病毒,也未接受治疗的小鼠(n=10)。
研究设计:
五组动物腹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菌株A2(呼吸道合胞病毒A2),用量5×106TCID50/只小鼠。在实验第5天,利用设备(BuxcoElectronics,Wilmington,NC),采用无创体积描记法测量动物的支气管高反应性(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2使呼吸道受损并引发呼吸道炎症)。设置和校准仪器后,把不同组的小鼠放置在有鼻部和胸部的体积描记器(塑料室)中,鼻部和胸部用隔板隔开,使用专用的项圈将动物固定在体积描记器(室)上,作为隔板,每隔3分钟置入浓度0、6.25、12.5和25毫克/毫升甲胆碱溶液,各10微升。
所有动物感染后第6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T法测定肺组织中的病毒量。为此,在RLT缓冲液(Qiagen)中使组织均质化,根据生产厂家的建议,使用RNasy mini kit(Qiagen)商用试剂盒提取总核糖核酸。随后,根据生产厂家的建议,使用ОТ-1(合成醇),将总核糖核酸作为模板,使用OT-1(合成醇)试剂盒合成互补DNA。互补DNA在PT聚合酶链式反应中使用,用于确定病毒核糖核酸的量。根据生产厂家的建议,使用合醇生产的商用试剂盒和所需特异性引物试剂盒和IQ5(BioRad)进行PT聚合酶链式反应。
数据分析:
获取结果的统计分析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重性校正采用模拟法(SAS PROC MIXED操作)。对于核糖核酸数据,使用Dunnett-t检验进行多重性校正(数值已预先对数)。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服用纯净水的对照组小鼠(第3组),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增长最明显。服用所述药物单组分的动物(第2组)中,支气管耐药性的增加中等,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所述药物服用疗程后,发现支气管耐药性的增加最低(图23)。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组(第4组)小鼠样品中检测到病毒核糖核酸的数量最大。病毒利用紫外线灭活导致病毒核糖核酸明显下降(达10倍),但仍可持续检测病毒核糖核酸。这是因为紫外线灭活病毒样品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基因组核糖核酸,它可以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组(第4组)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紫外线组(第5组)小鼠肺内病毒核糖核酸数量的差异,表明未灭活病毒能在呼吸道上复制。发现的事实表明所选择的实验模式适宜。
从第1组(所述药物)和第2组(所述药物的单组分)动物获得的样本显示,与对照组(第3组)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组(第4组)相比,病毒核糖核酸数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图24)。同时,所述药物组的病毒核糖核酸数量是其单组分组的4倍。
结论:
体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研究所述药物对小鼠的抗病毒活性表明,本发明所述药物有利于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和肺内的病毒核糖核酸。因此,研究显示了所述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菌株A2)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实施例16
小鼠绿脓杆菌(菌株RP73)感染时所述药物的药效。
本研究为盲比对安慰剂研究。研究目的:大鼠在实验性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的条件下,这种细菌导致约80%的成年患者长期肺部感染(造成永久性损害),研究所述药物的抗菌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1)HLA-DRB1抗体(稀释С10D40С150,比值:2:3:1)(3毫克/毫升);2)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0С150,比值:3:1)(3毫克/毫升);3)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0D40С150,比值:2:3:1)(3毫克/毫升);4)CD4抗体(稀释С10C30С200,比值:2:3:1)(3毫克/毫升),体积比为1:1:1:1。
实验组:
第1组:斯普拉格-杜勒鼠(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n=10),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气管给药,6.5*107CFU/ml,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未治疗的动物)。
第2组:斯普拉格-杜勒鼠雄性大鼠(n=10),感染前和注射绿脓杆菌、菌株RP73后24、48、72、96小时后口服安慰剂(纯净水)(气管给药,6.5*107CFU/ml),用量7.5毫升/千克。
第3组:斯普拉格-杜勒鼠雄性大鼠(n=10),感染前24小时和注射绿脓杆菌、菌株RP73后24、48、72、96小时后鼻腔给药参比药剂妥布霉素(气管给药,6.5*107CFU/ml),用量3毫克/千克。用量7.5毫升/千克。
第4组:斯普拉格-杜勒鼠雄性大鼠(n=10),感染前24小时和注射绿脓杆菌、菌株RP73后24、48、72、96小时后鼻腔给药参比药剂妥布霉素(气管给药,6.5*107CFU/ml),用量3毫克/千克。用量7.5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7天。大鼠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6.5*107CFU/ml。安慰剂(纯净水)和所述药样分别在感染前24小时和接种细菌24、48、72和96小时后口服,用量7.5毫升/千克。参比药剂妥布霉素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以3毫克/千克的用量对动物进行咽喉注射。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评价了动物的体重。
感染后第5天,处死大鼠,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部样品,以评价细菌含量。将肺部均质化,并从所有样品中制备成批稀释液,随后各取40微升的三倍体转移到装有改良德康二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种。24小时后,在制备的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部样品中计算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重复测量,采用后验图基检验。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大鼠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是引起肺部长期感染的最常见细菌,并伴有永久性的损伤,导致动物的总体状况恶化,体重呈线性下降。因此,第1组(未治疗的动物)到实验结束时,这一数字比基线下降了27%。在第2组(安慰剂)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总体下降了28%。
使用所述药样(第4组)可以改善受感染大鼠的总体状况:第1组和第2组动物体重下降较少,总体下降了15%。同时,参比药剂发挥了最大的保护作用:在第3组(妥布霉素)中,到研究结束时平均体重值仅下降了4%(图25)。
评价大鼠气管给药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后第5天的肺部细菌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样品时,发现所述药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使用的治疗和预防疗程是感染前24小时,以及气管给药接种细菌后24、48、72和96小时。与安慰剂(第2组)不同,安慰剂(第2组)的菌落形成单位与第1组(未治疗)的菌落形成单位无统计学差异,与未治疗的动物相比,所述药样使肺内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减少了29%,与安慰剂相比减少了19%(图26);在支气管肺泡灌洗中,所述药样分别使肺内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减少了33%和34%(图27)。在肺细菌含量方面,参比药剂的疗效与申请保护样本的疗效相似:与未治疗动物相比,妥布霉素的肺菌落形成单位减少了29%,与安慰剂相比,减少了19%。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样品中,妥布霉素的抗菌活性值更为明显,两个对照组(未治疗动物和安慰剂)均为88%。
结论:
因此,在大鼠实验性感染绿脓杆菌(菌株RP73)的条件下,这种细菌可导致约80%的成年患者肺部长期感染(造成永久性损害),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发现的活性表现为体重下降,这是动物总体状况的综合指标,肺部细菌量下降1.2-1.4倍,支气管肺泡灌洗样品的细菌量下降1.5倍。
实施例17
小鼠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时的药物疗效。
本研究为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目的:研究小鼠在实验性感染牙周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条件下,所述药物的抗菌和免疫(抗炎)作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1)HLA-DRB1抗体(稀释C50C200,比值:2:3)(1.5毫克/毫升)、2)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C50C200,比值:1:2)(1.5毫克/毫升)、3)干扰素-γ抗体(稀释C50C200,比值:1:3)(1.5毫克/毫升);4)CD4抗体(稀释C50C200,比值:3:2)(1.5毫克/毫升),体积比为2:3:2:1。
实验组:
第1组:C57B6/Ntac雄性小鼠(n=10),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皮下注射,108CFU/只动物),但未接受任何治疗(没有治疗的动物)。
第2组:C57B6/Ntac系雄性小鼠(n=10),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后2、24、48和72小时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皮下注射,108CFU/只动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C57B6/Ntac系雄性小鼠(n=10),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后2、24、48和72小时口服所述药物(皮下注射,108CFU/只动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25天。小鼠实验性感染采用预植入室皮下给药[InfectImmun.1991Apr;59(4):1255-63]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用量108CFU/动物。
受试样品分别于感染后2、24、48和72小时口服给药,用量10毫升/千克。
在注射细菌后第4天,提取先前皮下植入的小室,评价其中的细菌含量水平和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浓度。
为评价细菌量量,将各20微升三联室内容物的系列稀释样品转移到基于布鲁氏菌琼脂的血液琼脂培养皿中,在厌氧条件下保温96小时。
采用免疫酶法测定细胞因子水平,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使用R&D Systems(美国)公司的测试系统。
利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与图因后霍克检验、卡普兰-迈耶曲线,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再用时序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体内给小鼠注射用量108CFU/只小鼠的细菌后第4天,评价小鼠皮下植入腔内的细菌量(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菌株ATCC 33277)时发现,疗程(感染后2、24、48和72小时)使用的所述药样中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与安慰剂(第2组)相比,其菌落形成单位用量与第1组(没有治疗的动物)的用量相同,与未治疗的动物相比,所述药样将菌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减少了41%,与安慰剂相比,菌落形成单位用量减少了34%(图28)。
研究所述药物的免疫活性,评价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影响时,在小鼠体内注入用量108CFU/只小鼠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ATCC 33277)后的第4天,发现有明显的药效。因此,与对照组和第1组(没有治疗的动物)相比,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浓度vs第1组指数明显下降49%,vs第2组(安慰剂)下降41%;白细胞介素-6vs第1组指数下降60%,vs第2组指数下降63%(图29、图30)。
结论:
因此,在小鼠实验性感染牙周病主要病原体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条件下,在评价所述药物的抗菌和免疫(抗炎)效果的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试样的明显疗效表现为细菌含量减少(几乎3倍)和促炎细胞因子减少(白介素-1β减少1.7倍,白介素-6减少2.7倍)。
实施例18
所述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的抗菌活性。
本研究为盲法比较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目的:评价小鼠在实验室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的情况下所述药物的抗菌效果。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1)HLA-DRB1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3:2:1)(2毫克/毫升)、2)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3:2:1)(2毫克/毫升)、3)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3:2:1)(2毫克/毫升);4)CD4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3:2:1)(2毫克/毫升),体积比为2:2:1:2。
实验组:
第1组:C57BL/6雌性小鼠(n=15),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静脉注射,5*104CFU/只动物),但未接受任何治疗(没有治疗)。
第2组:C57BL/6雌性小鼠(n=15),注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静脉注射,5*104CFU/只动物)后从第22天开始在4周内口服安慰剂(纯净水)。用量10毫升/千克。
第3组:C57BL/6雌性小鼠(n=15),注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静脉注射,5*104CFU/只动物)后从第22天开始在4周内口服参比药物异烟肼(25毫克/千克)+利福平(20毫克/千克)+乙胺丁醇(100毫克/千克)组合。用量10毫升/千克。
第4组:C57BL/6雌性小鼠(n=15),注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静脉注射,5*104CFU/只动物)后从第22天开始在4周内口服所述药物。用量10毫升/千克。
研究设计:
研究时间为50天。小鼠因静脉注射用量5*104CFU/动物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引起实验性感染。
从感染后第22天开始,第2组和第4组口服试样,用量10毫升/千克,疗程为28天。参比药物为异烟肼(25毫克/千克)+利福平(20毫克/千克)+乙胺丁醇(100毫克/千克)(第3组)的组合,按类似方案注射。
实验结束后,即感染后50天,处死小鼠,评价肺内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为此,从分离的器官中制备均质体,将连续10倍稀释的三联体各20微升转移到7H11琼脂培养皿中24小时。
使用后霍克图因检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评价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的小鼠肺部细菌量时发现,与未治疗的动物(第1组)和安慰剂(第2组)相比,采用所述药物治疗分别减少了43%和37%的菌落形成单位数量。参比药剂-异烟肼(25毫克/千克)+利福平(20毫克/千克)+乙胺丁醇(100毫克/千克)的组合具有类似的活性,与未治疗的动物相比,细菌量降低了54%,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了49%(图31)。
结论:
因此,在小鼠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菌株H37Rv)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表明,所述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肺部的细菌含量减少了一半。
实施例19
在沙门氏菌鼠伤寒致突变实验中研究所述药物的潜在致突变活性。
研究目的:评价在沙门氏菌鼠伤寒基因突变引发实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中所述药物的影响。本发明所述药物1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水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多克隆抗体)和β2-МG的PA剂型(水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多克隆抗体),体积比为1:1。本发明所述药物2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5毫克/毫升)、b)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5毫克/毫升)、c)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5毫克/毫升);d)CD4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1:1)(2.5毫克/毫升),体积比为1:1:1:1。
研究设计:
在设置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时,使用了沙门氏菌鼠伤寒TA97a、TA98、TA100、TA102和TA1535等指示菌株。进行的实验包括有和无化学物质代谢活化的情况。第一个案例中,使用含微粒体氧化酶的S9馏分对受试物进行生物转化,馏分通过白色杂种大鼠肝均质体为9000g时离心制备。使用了索伏尔油作为酶引发剂,它采用腹腔注射到大鼠身上,用量300毫克/千克。
被测药物和纯净水(对照)在实验标准范围内0.1-1000微升/杯进行了测试,稀释因子为10。在没有代谢活化的实验方案中,评价了所述药物的直接致突变作用。同时,微粒体活化混合物不放入样品中,而是将100微升的药物和100微升的细菌放在培养皿中。为了设置阳性对照,使用了标准诱变剂:用于TA100菌株的叠氮化钠(浓度5微克/杯)、TA97菌株的9-氨基吖啶(浓度10微克/杯)、用于TA98菌株的2,7-二氨基-4.9-二氧-5.10-二氧-4.5.9.10-四氢-4.9-二氮芘(DDTDP;浓度100微克/杯);在代谢活性实验中采用原诱变剂环磷(浓度500微克/杯)。将含实验物质的细菌接种到最低培养基的器皿内,在37℃时孵育两天后,记录组氨酸反演剂菌落的生长情况。每个实验浓度各用三个杯子。
确定了每个实验方案中每杯反演剂几何平均数。三个杯子中有一个杯子与几何平均值有统计偏差,也是反演剂的最大偏差。为了评价在有测试化合物方案中超过反演剂平均几何数的意义,采用了变形中的Danneth多重比较法。如果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在所述药物的所有实验方案中,反演剂的数量与对照中的水平没有差异。
结论:
由于索伏尔油作为生物转化酶引发剂,用于所述药物的代谢活性,索伏尔油增强了许多类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单加氧酶的活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所述药物可能的代谢产物也没有诱变活性。因此,所述药物不具有致突变活性。
实施例20
研究所述药物的毒性。
毒理学研究根据良好实验室实践的原则(国家间标准GOST 33044-2014)和《药物临床前研究指南》[米罗诺夫.A.N,布纳提安.N.D。《药物临床前研究指南》。M.格里夫和K。2012;944页(Mironov AN,Bunatyan ND.Guidelines on non-clinical studies ofpharmaceutical products.Moscow,Grif and Co.2012;944p.)]进行。
由于大多数药物采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用量-浓度-药性关系)的习惯性平行关系,不适用于所述药物(HLA-DRB1和β2-МG抗体源物质连续多次稀释的工艺产物)(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无法记录体内生物介质中药物的浓度),在为毒理学研究选择用量时,所使用的用量是生理上可接受的载药量(在实验研究中为纯净水)。
急性注射时的毒性:
研究采用雌雄非线性性成熟白鼠(体重22-26克,年龄2.5个月)和雌雄性成熟Wistar大鼠(体重225-250克,年龄4个月)灌胃给药进行。实验药物(n=18)或纯净水(对照,n=18)按最大允许量每隔2小时灌胃两次:小鼠灌胃25毫升/千克,大鼠灌胃20毫升/千克。完整组未服用任何物质(n=18)。给药后,对动物进行2周的观察。
获得的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进行分析,随后通过后霍克图基检验对各组进行相互比较。p<0.05时,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注射所述药物,药物含有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源物质的处理产物:HLA-DRB1抗体(水稀释,С12C30С50,比值:2:1:3;2.5毫克/毫升;多克隆抗体)和β2-МG抗体(水稀释,С12C30С50,比值:2:1:3;2.5毫克/毫升;多克隆抗体),在最大允许容量内灌胃给性成熟小鼠和大鼠,没有改变动物的总体状况(无焦虑,食欲、分泌物、粘膜、毛皮、皮肤变化等症状),也没有影响大鼠和小鼠(雌性和雄性)的总重增加。
在上述同等条件下,本发明所述药物含有以下的工艺处理产物:a)HLA-DRB1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2.5毫克/毫升)、b)β2-微球蛋白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2.5毫克/毫升)、c)干扰素-γ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2.5毫克/毫升);d)CD4抗体(稀释С12С30С50,比值:1:3:1)(2.5毫克/毫升),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由于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动物中没有致死率,因此无法确定LD50的指数。采用超过向动物注射的最大用量作为LD50。
鉴于所述药物在最大允许量内两倍灌胃对动物也没有毒性作用,可以得出所述药物是无害的结论认为,因此可以将其归类为低毒性或按GHS分类的5类。
注射重复用量时的毒性:
对200只雌雄性成熟白鼠(体重180-242克,年龄3.5-4个月)和24只雌雄性成熟的“琴其拉(Chinchilla)”家兔(体重1.9千克,年龄2.5-3个月)进行了研究。由于无法确定药物的致死量50值,在大鼠慢性毒性研究中,药物或纯净水按最大允许灌胃量和最大允许量的1/4灌胃。家兔服用了接近每日摄入量的药物。
给药时间为6个月,开始给药后3个月和6个月、停药一个月后评价大鼠和家兔的状况。
将本发明所述药物慢性灌胃给雌雄成年大鼠,用量超过建议的人体每日用量100倍以上,在给药6个月内未造成动物死亡,给药3、6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行为活动、外周血形态和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药物按上述用量慢性给药未伴有大鼠内脏宏观微形态状态和组织学结构有明显改变。
在对兔子的研究中,整个研究期间也没有发现动物死亡。药物慢性给药对动物的总体状况、行为、体重及外周血、骨髓造血指标无明显影响。根据家兔血浆生化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变化。在6个月内给药的家兔的尿液检查中也未发现任何变化。对用药6个月的家兔内脏进行宏观观察时,未发现病理变化。在对器官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也没有病理变化。
结论:
因此,根据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所述药物在对性成熟大鼠采用用量10毫升/千克、家兔采用用量50毫升/千克(超过人类平均每日用量的100倍)灌胃六个月时,对动物的总体状态和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未引起心血管、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病理和形态功能改变。
实施例21
所述药物在治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时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实验。
研究目的:评价所述药物治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发明所述的药物采用药片制剂,含有等量的四种工艺处理产物,采用连续多次稀释(C12C30C50稀释)以下亲和纯化多克隆源物质:a)HLA-DRB1抗体、b)β2-微球蛋白抗体、c)伽玛干扰素抗体、d)CD4抗体,以水醇混合物形式喷涂在一水乳糖上。
研究设计:
研究包括18-70岁的门诊男性和女性患者(240名患者),他们在发病前期有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检查时腋下体温不低于38.0℃+总症状综合严重度≥4分),鼻/喉/胸症状≥2分)。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季节性发病期招募患者。
在完成筛选操作后,24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8名为药物组(按方案服用所述药物5天),122名为安慰剂组(按方案服用安慰剂5天)。这些患者的治疗和观察结果(n=240)被用于评价实验疗法的安全性和ITT(意向治疗(Intention-to-treat))疗效分析,包括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证明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n=78,ММН-407组和n=73,安慰剂组)。6名患者(3名药物组患者和3名安慰剂组患者)的资料因违背协议(禁用治疗处方)而未进入疗效分析的协议设置(Protocol set)。有234名患者接受了全面治疗,通过了所有规定的访问,没有明显违背协议的情况,其中115人是药物组患者,119人是安慰剂组患者。这些病人的数据被用于疗效分析的协议设置,包括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证明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n=76,药物组和n=72,安慰剂组)。
观察患者14天(筛查、随机:1天内,治疗:5天,随访:2天内;随后电话“访问”:14天)。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患者找医生/医生找患者有3次“访问”,第四次是电话“访问”。在第2次和第3次“访问”中,医生进行客观检查,记录了疾病症状动态、合并症治疗,监测日记填写情况。在第3次访问评价了遵守情况,并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研究中还使用了患者电子日记(患者电子日记),记录了每天早晚的腋下体温值和疾病症状。
治疗方案:
所述药物的服用方案:每次1片。治疗的第1天:前2小时,每30分钟1片;随后在第1天内每隔一段时间再服用3次。第2日至第5日:每日3次,每次1片。在饭后服用(在饭后间隔或饭前15-30分钟),药片含在嘴里,不吞咽,直至完全溶解。疗程:5天。
比较疗法:安慰剂,吸收片,按照所述药物的方案服用5天。
基础和相关治疗:在研究期间,患者可以接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对症治疗:退热/非甾体抗炎药(扑热息痛/布洛芬)和/或缩血管鼻药-羟甲唑啉/萘甲唑林和/或镇咳/祛痰药-丁胺醇/氨溴索、溴己新、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
抽样:
总数设置(Total set):纳入研究、在患者信息单和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者。抽样考虑到在研究中记录的所有不良事件(不良事件(AE)),包括在接受研究治疗之前。
安全人数(Safety population):所有接受至少一剂实验药物的随机患者。该抽样用于分析所研究疗法的安全性,因为记录了患者在用药后发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它们记录了患者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服用研究药物之前出现的总数设置(Total set)抽样,但在分析研究疗法的安全性分析时并未考虑到这些不良事件。
全分析设置(Full analysis set)(ITT人数)。这是所有纳入研究和随机的病人,有以下情况至少一条的患者除外:
1)不符合纳入/不纳入研究的标准;
2)患者未服用任何用量的实验药物;
3)在随机和服用实验药物后没有患者的任何资料。
最符合“意向治疗(Intention-to-treat)”原则的抽样,用于研究疗法疗效的意向治疗分析(ITT分析)。
为了填补缺失/遗漏的资料(指数/方案),采用了“LOCF”(末次观察推进法(Last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末次观测值结转法。
每个协议设置(Per Protocol set)。抽样包括接受协议规定全部治疗、通过所有计划访问、没有明显违背协议的所有患者。该抽样用于研究疗法疗效的每个协议分析(PP分析)。
每个协议设置抽样中不包括由于发现违背协议导致数据完全或部分不适合分析的患者。
统计方法:
为了比较两组的结果,对连续变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威尔科克森检验,取决于采用夏皮罗-威尔克检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为了比较两组指标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SAS中的混合程序(Mixed Procedure))。患者的维生素指标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进行分析。为了比较两组中的比值(百分比),采用费舍尔(Fisher)精确检验或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同时采用Breslow-Day测试检查后者的适用性。
有效性评价:
最初终点疗法的有效性分析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缓解前的时间(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诊)。
患者患有经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鼻咽样品中检出病毒)疾病时所有症状缓解前的时间,采用ММН-407治疗的情况下,为4.1±1.9[4.0±1.9]天(安慰剂治疗的情况下为5.0±2.5[5.0±2.5]天)(表7)。
表7.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缓解前的时间(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511
在药物组中,25%的患者病情持续时间不到3.0[2.8]天,50%的患者病情持续时间为3.0[2.8]至5.0[5.0]天(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的界限)。在安慰剂组中,25%的患者病情持续时间超过6.0[6.3]天(上四分位界限)。
纳入ITT分析的药物组患者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急性呼吸道病毒的疗程平均短0.89±2.23天(两组间的Δ)。按方案完成治疗和观察的药物组患者,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持续时间缩短约1天([-0.93±2.25],PP分析的数据)。
辅助终点疗法的有效性分析
1)急性呼吸道病毒(经临床诊断和/或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感染症状缓解的患者比值。
从治疗3天开始,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缓解(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患者比值逐渐增加。在治疗的第5天,药物组中有半数以上的患者(62.7[64.4]%)健康,图32)。在5天的治疗结束后,使用所述药物的患者,有72.9[73.0]%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康复。
统计分析表明,在整个治疗期间,按照方案参与研究的康复患者比值,药物组高于安慰剂组(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数据PP分析:[P=0.0201])。
2)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临床诊断的,包括经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缓解之前的时间。
用于评价急性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包括在所有随机参与者中经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感染症状缓解之前的时间的辅助终点,据此进行的数据分析还表明了MMH-407药物的使用优势,作为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治疗的补充(表8)。
表8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缓解前的时间。
Figure BDA0003521795200000521
在药物组中,25%的患者持续时间少于3.0天,50%的患者持续时间为3.0至5.5天(下四分位线和上四分位线)。在安慰剂组中,25%的患者的疾病症状持续超过6.0天(上四分位边界)。
在纳入ITT分析的药物组患者中,与安慰剂组(两组之间的Δ)相比,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疗程平均缩短0.41±2.34天。按方案完成治疗和观察的药物组患者,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其持续时间缩短[0.47±2.36]天,PP分析的数据)。
因此,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经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缓解疾病症状前的时间更短。
3)在治疗1-3天,按说明服用退热药物的次数。
在研究中,根据医学说明,可以服用退烧药(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由研究医生在访问1时开具)。
服药组在发病第1、2、3天分别给退烧药0.30±0.68[0.28±0.67]、0.19±0.48[0.20±0.48]、0.03±0.22[0.02±0.13]次,安慰剂组分别给退烧药0.38±0.67[0.36±0.64]、0.24±0.53[0.23±0.53]、0.04±0.20[0.04±0.20]次。
在观察的1-3天内,统计学分析发现退热药服用次数各组之间没有差异。
因此,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无差异时,包括退烧药,所述药物在治疗患有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有疗效。
从观察开始第4天到第14天,病程加重(出现需要抗生素或住院治疗的并发症)的患者比值。
在药物组(N=118)中,在患有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诊断,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诊的)的所有随机患者中,有1例(0.8%)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服用抗菌药物。在安慰剂组(N=122)中,有3(2.5%)名患者因细菌性并发症,包括肺炎(n=1,病人住院治疗)、急性化脓性支气管炎(n=1)和上膜炎(n=1),服用抗菌药物。
因此,将所述药物列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方案有助于防止病程加重,防止需要抗菌治疗和住院治疗的细菌并发症发展。
安全性评价:
根据所有纳入和随机服用至少一剂实验药物/安慰剂的患者资料,对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评价(安全人数抽样;n=240)。评价了研究参与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记录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及其与服药的关系、严重程度、基线;研究了实验室指标(临床血液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1)生命重要指数的变化。
所述药物对研究参与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没有负面影响。
整个研究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正常,符合良好控制的指标。在1-3次访问中,统计学分析没有发现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有差异。
2)不良事件。
在治疗和观察期间,药物组有9名(7.6%)患者出现9例不良事件,安慰剂组有9名(7.4%)参与者出现了11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脘痛(n=2,药物组,n=0,安慰剂组)、感染和侵袭(包括社区肺炎,n=1,安慰剂组;上颌窦炎,n=1,安慰剂组;急性支气管炎,n=1,药物组;n=1,安慰剂组;急性鼻咽炎,n=1,药物组;急性软骨炎,n=1,药物组;单纯疱疹,n=1,药物组和n=1,安慰剂组),以及给药部位出现一般异常和反应(n=2,安慰剂组,唇肿胀,n=1,疾病恶化,n=1)。
药物组有9例(100.0%)不良事件为轻度;安慰剂组有11例(100.0%)。研究医生认为,不良事件与正在研究的所述药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3)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为了评价该疗法的安全性,研究了血液和尿液的生化和一般临床指标。这些实验室参数的平均值,无论是在治疗开始还是在治疗结束时,都没有超出与特定年龄和性别的正常指标相对应的参考值。
因此,安全性参数分析表明,该药物治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是安全的。
结论:
进行中的研究表明,在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中,在5天内采用所述药物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应用本发明所述药物可更快地缓解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康复),证明了将该药物纳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综合疗法的优势。

Claims (104)

1.一种药物,其是采用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抗体的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DRB1)的β1分子结构域的抗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膀胱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前列腺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胃肠道感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性胃肠道感染是细菌性肠道感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细菌性皮肤感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呼吸道感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结核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沙门氏菌病。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大肠杆菌感染。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链球菌感染。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一种或多种已知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抗体的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HLA-DRB1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时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基质溶液的使用浓度是0.5-5.0mg/ml。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HLA-DRB1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β2-微球蛋白抗体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β2-微球蛋白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时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基质溶液的使用浓度是0.5-5.0mg/ml。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β2-微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进一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补充剂。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配制为固体剂型,含有有效量的中性载体颗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所述中性载体颗粒采用连续多次稀释HLA DRB1抗体和β2-微球蛋白抗体的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浸渍。
24.抗生素和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组合,用于同时给药或依次给药治疗细菌感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一种或多种已知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膀胱炎。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前列腺炎。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胃肠道感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性胃肠道感染是细菌性肠道感染。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细菌性皮肤感染。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呼吸道感染。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结核病。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沙门氏菌病。
3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大肠杆菌感染。
3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链球菌感染。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3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类抗生素。
3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合,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42.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施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膀胱炎。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尿路感染是前列腺炎。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胃肠道感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性胃肠道感染是细菌性肠道感染。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细菌性皮肤感染。
49.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呼吸道感染。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结核病。
51.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沙门氏菌病。
52.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大肠杆菌感染。
5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链球菌感染。
5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5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施用抗生素。
5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菌感染是由一种或多种已知的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以已知有效剂量施用。
5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同时或依次共同施用。
59.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类抗生素。
60.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1.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62.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63.一种降低细菌对抗生素治疗耐药性的方法,其包括共同施用抗生素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与抗生素同时或依次共同施用。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以已知的有效剂量施用。
66.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类抗生素。
67.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8.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69.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70.一种增强抗生素疗效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施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71.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方法,其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与抗生素同时或依次共同施用。
72.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青霉素类抗生素。
73.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74.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75.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选自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76.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生素以50%有效剂量(ED50)施用。
77.一种药物,其是采用连续多次稀释以下抗体的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a)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β1-分子结构域抗体(HLA-DRB1);b)β2-微球蛋白(β2-МG)抗体;c)伽玛干扰素抗体(IFN-γ);d)CD4抗体。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用于治疗传染病。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病毒感染。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病毒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病毒感染是流感。
82.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细菌感染。
83.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传染病是混合感染。
84.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继发感染。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继发感染是病毒性/细菌性肺炎。
86.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HLA-DRB1抗体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HLA-DRB1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87.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β2-微球蛋白抗体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β2-微球蛋白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时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8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伽玛干扰素抗体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伽玛干扰素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时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8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中采用连续多次稀释CD4抗体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是通过连续稀释CD4抗体基质溶液,且每次稀释时反复摇动而得到的水溶液或水-醇溶液。
90.根据权利要求86、87、88和8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基质溶液的使用浓度是0.5-5.0mg/ml。
91.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HLA-DRB1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92.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β2-微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93.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伽玛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94.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抗体是CD4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或天然抗体。
95.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进一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补充剂。
96.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其配制为固体剂型,含有有效量的中性载体颗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所述中性载体颗粒采用连续多次稀释HLA DRB1抗体、β2-微球蛋白抗体、IFN-γ抗体和CD4抗体的源物质制备的工艺处理产物浸渍。
97.一种治疗传染病的方法,其包括施用权利要求77所述的药物。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病毒感染。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感染是流感。
101.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细菌感染。
102.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染病是混合感染。
103.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染病是继发感染。
104.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继发感染是病毒性/细菌性肺炎。
CN202080060725.3A 2019-08-29 2020-08-19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Pending CN1143752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19127186 2019-08-29
RU2019127185 2019-08-29
RU2019127185A RU2778521C2 (ru) 2019-08-29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х инфекций
RU2019127186A RU2778522C2 (ru) 2019-08-29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PCT/RU2020/050193 WO2021040570A1 (en) 2019-08-29 2020-08-19 Medicament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200A true CN114375200A (zh) 2022-04-19

Family

ID=7304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0725.3A Pending CN114375200A (zh) 2019-08-29 2020-08-19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3197A1 (zh)
EP (1) EP4021505B1 (zh)
JP (1) JP2022545178A (zh)
CN (1) CN114375200A (zh)
BR (1) BR112022001472A2 (zh)
DK (1) DK4021505T3 (zh)
ES (1) ES2973183T3 (zh)
FI (1) FI4021505T3 (zh)
HR (1) HRP20240331T1 (zh)
MX (1) MX2022000536A (zh)
PT (1) PT4021505T (zh)
RS (1) RS65255B1 (zh)
SI (1) SI4021505T1 (zh)
WO (1) WO2021040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1379A (zh) * 2023-10-25 2024-03-29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Hla毒素的全人源抗体与抗生素的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1297C2 (ru) * 2000-06-20 2002-04-20 Эпштейн Олег Ильич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ат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синдрома 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RU2205025C1 (ru) * 2001-12-26 2003-05-27 Гольдберг Евгений Данилович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иммунного ответа 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RU2309732C1 (ru) * 2006-03-13 2007-11-10 Олег Ильич Эпштейн Спрессованная твердая оральная форма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препарат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вердой оральной формы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препарата
RU2363470C1 (ru) 2007-12-26 2009-08-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ма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преодол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й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бактерий и грибов
RU2500422C2 (ru) 2010-08-06 2013-12-10 Олег Ильич Эпштейн Комплексное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вирусных инфекций и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вирусных инфекций
JP2013537532A (ja) * 2010-08-06 2013-10-03 イリイチ・エプシテイン オレグ 感染性疾患を治療及び予防する組み合わせ医薬組成物及び方法
RU2521392C2 (ru) 2010-08-06 2014-06-27 Олег Ильич Эпштейн Комплексное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вирус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и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вирус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RU2655808C2 (ru) 2016-10-11 2018-05-29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Системы" (Зао "Бис")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местного и наружно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бактери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и проте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комплекса ферменто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01472A2 (pt) 2022-03-22
EP4021505B1 (en) 2023-12-13
WO2021040570A1 (en) 2021-03-04
US20220213197A1 (en) 2022-07-07
HRP20240331T1 (hr) 2024-06-07
FI4021505T3 (fi) 2024-03-01
EP4021505A1 (en) 2022-07-06
PT4021505T (pt) 2024-03-11
JP2022545178A (ja) 2022-10-26
SI4021505T1 (sl) 2024-03-29
RS65255B1 (sr) 2024-03-29
MX2022000536A (es) 2022-02-10
ES2973183T3 (es) 2024-06-18
DK4021505T3 (da) 202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yakawa et al. Dietary 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s to sows and/or their neonates improves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cidence of post‐weaning diarrhea and hist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intestine of weaned piglets
US9649348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S20160206564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US20080089942A1 (en) Use of adsorbent carbon microspheres to treat intestinal bacterial infections
EP2415475B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and a prebiotic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ous lesions of the stomach and duodenum
JPH06298768A (ja) ヘリコバクター・ピロリに起因する胃性消化不良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リファキシミンを含有する医薬製剤
US20150202238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P2024023182A (ja) 菌株、組成物および使用方法
WO2014011233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A2458135A1 (en) Single dose azithromycin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infections
CN114375200A (zh) 治疗传染病的药物和方法
EP3288554B1 (en) Use of antibiotics with 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ies combined with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lactobacilli and/or bifidobacteria with a non-transferab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having the same therapeutic indication
JP2021529816A (ja) 細菌株を含む組成物
Smilack et 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and clindamycin therapy: failure to demonstrate efficacy
RU2778522C2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нфекцион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KR20200112804A (ko) 프로바이오틱 및 프리바이오틱의 조합을 포함하는 약물 저항성 감염의 획득을 예방하거나 치료하기 위한 약학적 조성물
RU2778521C2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актериальных инфекций
WO2024116060A1 (en) Novel combination based on rifaximin and probiotic yeast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it and their use in therapy
Sprott et al. Trichomonal vaginitis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case report.
EP3862001A1 (en) Anti-helicobacter agent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CN112423842A (zh) 罗伊特环素或罗特氏乳杆菌用于减少增重
CN118019543A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用途
WO2020139311A1 (ru) Ешерихиозно-энтерококковая инактивированная жидкая вакцина «екопримавак» против кишечной палочки и энтерококков,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ею
JP2010235515A (ja) 乳酸菌含有抗ヘリコバクター・ピロリ活性を有する経口剤
JP2001031576A (ja) ヘリコバクター・ピロリの定着阻害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