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8596B -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8596B
CN114368596B CN202111639328.4A CN202111639328A CN114368596B CN 114368596 B CN114368596 B CN 114368596B CN 202111639328 A CN202111639328 A CN 202111639328A CN 114368596 B CN114368596 B CN 114368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miting
pivot
limiting blo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93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8596A (zh
Inventor
张鹏飞
张俊
吴坤贵
胡奇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isong Hokuto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isong Hokuto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isong Hokuto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isong Hokuto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93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8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8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8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8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8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包括:滑轨、限位机构、运输车、输送机构,以及多个驱动装置。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和限位座;限位座枢接于安装座;限位座具有卡槽。运输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用于卡置于卡槽内且与限位座固定连接;限位座能够在第一限位块卡置于卡槽的第一位置和第一限位块脱离卡槽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运输车的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座之间的锁定或分离,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即可完成运输车的正向运动,然后通过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卡槽,以使输送机构能够单带安装座和限位座回到初始工位继续搬运下一台运输车,减低汽车配件的输送时间,提升输送装置的有效使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程来看,汽车配件生产线和运输线的发展与汽车工业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一套完整、高效率,以及占地空间小的生产线尤其重要,这是汽车配件的战略选择。
而随着汽车装备生产线的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生产线上的各个生产岗位间的自动输送成为实现装备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主线传送装置多采用皮带的方式或AGV小车的方式进行输送。
其中,采用皮带的方式输送需要设置两条生产线,一条正向输送,另一端反向输送,导致整个输送装置的结构组成复杂,占地空间大。而采用AGV小车则运输量小,并且需要一个无人环境进行输送,因此上述两种汽车配件的输送方式均存在效率低下、不够灵活,以及占地空间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能够提升汽车配件的输送效率,并且相比现有的输送装置能够减小整体结构的占地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包括:滑轨;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限位座具有卡槽;
运输车;所述运输车沿预定直线方向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运输车用于装载汽车配件;所述运输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卡置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固定;所述限位座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卡置于所述卡槽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卡槽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滑轨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滑动;
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以使所述限位座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以及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齿条上。
可选的,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连接;所述第一枢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枢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夹持形成所述卡槽。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座体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顶推的第一顶推块;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座体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顶推的第二顶推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推块包括:第一轴承和与所述第一枢轴相平行的第二枢轴;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轴上;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连接,所述第二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
所述第二顶推块包括:第二轴承和与所述第二枢轴相平行的第三枢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三枢轴上;所述第三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连接,所述第三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球形限位块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伸缩的第一弹簧;
所述安装座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球形限位块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伸缩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连接;
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四定位孔中。
可选的,还包括:多个驻车机构;多个所述驻车机构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运输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驻车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一夹持爪和所述第二夹持爪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爪和所述第二夹持爪在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爪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夹持爪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座;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运输车的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座之间的锁定或分离,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即可完成运输车的正向运动,然后通过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卡槽,以使输送机构能够单带安装座和限位座回到初始工位继续搬运下一台运输车,能够使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更多的输送模式,避免了以往双向运输需要设置两条输送线的情况,进一步地减少输送装置的占地空间。并且,还能在滑轨上设置多架运输车,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和输送机构即可同时驱动多台运输车运动,减低汽车配件的输送时间,提升输送装置的有效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机和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齿条和限位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驻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座、第一球形限位块,以及第二球形限位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和限位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座和安装座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轨;2、限位机构;21、安装座;211、第一侧壁;211a、第一定位孔;211b、第二定位孔;212、第二侧壁;22、限位座;221、卡槽;222、第一平板;223、第二平板;3、运输车;4、第一限位块;5、输送机构;51、电机;52、齿轮;53、齿条;6、驱动装置;61、第一驱动机构;611、第一座体;612、第一气缸;62、第二驱动机构;621、第二座体;622、第二气缸;7、第一枢轴;8、第一顶推块;81、第一轴承;82、第二枢轴;9、第二顶推块;91、第二轴承;92、第三枢轴;10、第一球形限位块;11、第一弹簧;12、第二球形限位块;13、第二弹簧;14、第二限位块;15、驻车机构;151、第一夹持爪;151a、第一连杆;151b、第二连杆;152、第二夹持爪;152a、第三连杆;152b、第四连杆;153、第三气缸;16、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如图1、图2、图8、图11,以及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包括:滑轨1、限位机构2、运输车3、输送机构5,以及多个驱动装置6。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安装座21和限位座22;所述限位座22通过第一枢轴7枢接于所述安装座21;所述限位座22具有卡槽221。所述运输车3沿预定直线方向17滑设于所述滑轨1上,所述运输车3用于装载白车身;所述运输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所述第一限位块4用于卡置于所述卡槽221内,以使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相固定;所述限位座22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块4卡置于所述卡槽221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限位块4脱离所述卡槽221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输送机构5设置于滑轨1上,所述输送机构5用于带动所述限位机构2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滑动。多个所述驱动装置6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用于驱动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滑轨1能够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或地面,第一滑轨1沿预定直线方向17延伸。而运输车3能够沿预定直线方向17在滑轨1上滑动,并且运输车3上具有能够装载汽车配件的位置。限位机构2设置在输送机构5上,并且输送机构5能够带动安装座21在滑轨1上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而限位座22则通过第一枢轴7枢接在安装座21上。另外,运输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限位座22具有卡槽221。
在需要输送机构5带动安装座21和运输车3同时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时,能够通过限位座22卡置在卡槽221内以使安装座21、限位座22,以及运输车3之间相对固定,使输送机构5能够同时带动安装座21、限位座22,以及运输车3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在需要输送机构5单独带动安装座21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时(也即是不带动运输车3移动),能够通过限位座22脱离卡槽221内以使限位座22与第一限位块4分离,从而使运输车3和安装座21独立移动,输送机构5此时只驱动安装座21和限位座22沿第一直线方向移动。并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一限位块4卡置于所述卡槽221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第一限位块4脱离所述卡槽221的第二位置的位置称为第二位置。
参见图15,多个驱动装置6沿预定直线方向17间隔设置于滑轨1上,每一个驱动装置6所在的位置均为运输车3与限位座22的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运输车3需要在外部系统控制下将第一限位块4移动至驱动装置6对应的位置处,才能通过驱动装置6将第一限位块4卡置于所述卡槽221或将第一限位块4脱离所述卡槽221。其中,驱动装置6既能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又能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也即是既能实现将第一限位块4卡置于所述卡槽221,又能实现将第一限位块4脱离所述卡槽221。本发明能够通过运输车3的第一限位块4与限位座22之间的锁定或分离,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2即可完成运输车3的正向运动,然后通过第一限位块4脱离所述卡槽221,以使输送机构5能够单带安装座21和限位座22回到初始工位继续搬运下一台运输车3,避免了以往双向运输需要设置两条输送线的情况,进一步地减少输送装置的占地空间。并且,还能在滑轨1上设置多架运输车3,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2和输送机构5即可同时驱动多台运输车3运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1,滑轨1包括:第一导向轨、第二导向轨,以及底板。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设置在底板上,并且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相平行设置。运输车3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滑设于第一导向轨上,第二滑轮滑设于第二导向轨上。而驱动装置6则固定设置于底板上,并且位于第一导向轨和第二导向轨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运输车3需要根据实际的汽车配件进行选择,可以为汽车运输车3、车门运输车3、车轮运输车3或其他的运输车3等。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3、图11,以及图12,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机构61和第二驱动机构6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1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2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22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第一驱动机构61和第二驱动机构62分设在限位机构2的相对两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4和图5,输送机构5包括:电机51、齿轮52,以及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延伸的齿条53。所述电机51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所述齿轮52与所述电机5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齿轮52与所述齿条53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座21设置于所述齿条53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电机51和齿轮52的带动使得齿条53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座21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
在本申请中,参见图7、图8、图9、图10,以及图12,限位座22包括: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以及连接块,连接块分别与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连接,其中,第一平板222与第二平板223在预定直线方向17上镜像设置。所述第一枢轴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相平行,所述第一枢轴7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222和所述第二平板223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平板222与所述第二平板223夹持形成所述卡槽221。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能够相对第一枢轴7转动使第一平板222、第一限位块4,以及第二平板223在预定直线方向17上重叠以使相互固定,或使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位于第一限位块4的下方以使相互脱离。由于预定直线方向17垂直于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并且第一限位块4位于第一平板222和第二平板223之间,也即是第一限位块4在第一平板222或第二平板223的运动路径上,在输送机构5带动下,第一平板222或第二平板223推动第一限位块4,以使运输车3在滑轨1上沿预定直线方向17运动。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3、图11,以及图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1包括:第一座体611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22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第一气缸612。所述第一座体611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1的底板上,所述第一气缸612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611上,在所述卡槽221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612活塞杆顶推的第一顶推块8,并且第一顶推块8始终位于第一气缸61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2包括:第二座体621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22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气缸622;所述第二座体621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所述第二气缸622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621上;在所述卡槽221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气缸622活塞杆顶推的第二顶推块9,并且第二顶推块9始终位于第二气缸62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并且,第一顶推块8和第二顶推块9同时在限位座22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和顺时针转动。
由于限位座22通过第一枢轴7铰接在安装座21上,第一气缸612活塞杆能够从限位座22的左侧推动限位座22相对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二气缸622活塞杆能够从限位座22的左侧推动限位座22相对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具体地,第一气缸612活塞杆和第二气缸622活塞杆均与第一枢轴7相垂直。
其中,第一气缸612和第二气缸622分设在限位座22的相对两侧,并且位于齿条53的相对两侧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7、图8、图9、图10,以及图14,所述第一顶推块8包括:第一轴承81和与所述第一枢轴7相平行的第二枢轴82。所述第一轴承8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轴82上,所述第二枢轴8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222连接,所述第二枢轴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223连接。第一轴承81的设置使第一气缸612活塞杆顶推第一轴承81时,第一轴承81能够通过相对第二枢轴82转动,以减小第一气缸612活塞杆与第一轴承81之间的硬性碰撞,也即是由于第一轴承81相对第一枢轴7转动时位置产生变化,使第一轴承81无法完全全部结构位于第一气缸61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那么第一轴承81的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轴承81无法完全对准第一气缸612活塞杆从而产生的硬性碰撞带来摩擦力,进而降低第一气缸612、限位座22,以及第一顶推块8发生损坏的风险,使得第一气缸612的顶推更为可靠。
参见图7、图8、图9、图10,以及图14,所述第二顶推块9包括:第二轴承91和与所述第二枢轴82相平行的第三枢轴92。所述第二轴承9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三枢轴92上,所述第三枢轴9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222连接,所述第三枢轴9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223连接。第二轴承91的设置使第二气缸622活塞杆顶推第二轴承91时,第二轴承91能够通过相对第三枢轴92转动,以减小第二气缸622活塞杆与第二轴承91之间的硬性碰撞,也即是由于第二轴承91相对第一枢轴7转动时位置产生变化,使第二轴承91无法完全全部结构位于第二气缸62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那么第二轴承91的设置能够减小第二轴承91无法完全对准第二气缸622活塞杆从而产生的硬性碰撞带来摩擦力,进而降低第二气缸622、限位座22,以及第二顶推块9发生损坏的风险,使得第二气缸622的顶推更为可靠。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81位于所述第一气缸61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轴承91位于所述第二气缸62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轴承81和第二轴承91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节,也即是第一气缸612将限位座22块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气缸622将限位座22块绕所述第一枢轴7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轴承81始终位于第一气缸61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第二轴承91始终位于第二气缸622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从而使第一气缸612和第二气缸622始终能够驱动限位座22相对第一枢轴7转动。
进一步地,参见图13,所述安装座21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第一侧壁211与第二侧壁21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枢轴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211连接,所述第一枢轴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12连接,而限位座22位于U形槽内。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10,本发明还包括:第一球形限位块10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伸缩的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平板222与所述第一侧壁21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10连接。其中,第一弹簧槽与第一弹簧11相适配,同时也沿预定直线方向17延伸,而第一球形限位块10位于第一侧壁211和第一平板222之间,并且第一弹簧11始终保持压缩状态。
参见图13,所述第一侧壁2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1a和第二定位孔211b。所述限位座2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1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11a中;所述限位座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球形第一限位块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11b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将第一球形限位块10卡置于第一定位孔211a或第二定位孔211b内,以使限位座22能够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固定,从而避免限位座22移位至其他位置,那么当第一气缸612或第二气缸622的顶推力足够大以使第一球形限位块10离开第一定位孔211a或第二定位孔211b,同时第一弹簧11压缩,那么此时限位座22即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第一定位孔211a和第二定位孔211b均为半球状孔体,从而使第一球形限位块1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滑出第一定位孔211a和第二定位孔211b。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10,本发明还包括:第二球形限位块12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伸缩的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平板223与所述第二侧壁21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12连接。其中,第二弹簧槽与第二弹簧13相适配,同时也沿预定直线方向17延伸,而第二球形限位块12位于第二侧壁212和第二平板223之间,并且第二弹簧13始终保持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侧壁212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所述限位座2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12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座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12位于所述第四定位孔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别将第二球形限位块12卡置于第三定位孔或第四定位孔内,以使限位座22能够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固定,从而避免限位座22移位至其他位置,那么当第一气缸612或第二气缸622的顶推力足够大以使第二球形限位块12离开第三定位孔或第四定位孔,同时第二弹簧13压缩,那么此时限位座22即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均为半球状孔体,从而使第二球形限位块12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滑出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6,为了使限位座22和第一限位块4相互分离后对运输车3进行固定,以避免运输车3移位。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多个驻车机构15,驻车机构15用于将运输车3固定。多个所述驻车机构15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所述运输车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4呈长方体状。
参见图1和图6,所述驻车机构15包括:第一夹持爪151、第二夹持爪152,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的第三气缸153。所述第一夹持爪151和所述第二夹持爪152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相对两端,该相对两端为第一限位块4在预定直线方向17上的两端。所述第三气缸15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爪151和所述第二夹持爪152在所述预定直线方向17上相对移动,从而夹持第二限位块14,使运输车3固定,也即是在限位座22与第一限位块4脱离后,第三气缸153则驱动第一夹持爪151和第二夹持爪152将第二限位块14进行夹紧,从而避免运输车3在滑轨1上因惯性作用而移动。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见图6,所述第一夹持爪151包括:第一连杆151a和第二连杆151b。所述第二夹持爪152包括: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固定座16。
所述第一连杆151a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153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51a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151b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51b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16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52a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153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52a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152b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152b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16铰接。第三气缸153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使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气缸153的活塞杆上下伸缩时,通过第一连杆151a带动第三连杆152a和通过第三连杆152a带动第四连杆152b,使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的自由端在张开状态和夹紧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实现对第二限位块14的夹紧固定。
可以理解的,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在张开状态时,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的自由端位于第二限位块14的下端,避免运输车3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发生碰撞。第一夹持爪151和第二夹持爪152在保持运输车3固定的过程中,运输车3的位置大致保持不变、允许少许浮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在需要输送机构5带动安装座21和运输车3同时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时,能够通过限位座22卡置在卡槽221内以使安装座21、限位座22,以及运输车3之间相对固定,使通过电机51和齿轮52的带动使得齿条53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座21和运输车3沿预定直线方向17移动,并且在运输车3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第二气缸622将限位座22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从而实现限位座22与第一限位块4的分离,此时第三气缸15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通过第一连杆151a带动第三连杆152a和通过第三连杆152a带动第四连杆152b,使第三连杆152a和第四连杆152b的自由端夹紧第二限位块14,进而对运输车3进行固定,而安装座21和限位座22此时能够在齿条53的带动下移动至别的运输车3处进行工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通过运输车3的第一限位块4与限位座22之间的锁定或分离,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2即可完成运输车3的正向运动、逆向运动,以及双向往复运动,能够使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更多的输送模式,避免了以往双向运输需要设置两条输送线的情况,进一步地减少输送装置的占地空间。并且,还能在滑轨1上设置多架运输车3,以实现一个限位机构2和输送机构5即可同时驱动多台运输车3运动,减低汽车配件的输送时间,提升输送装置的有效使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通过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限位座具有卡槽;
运输车;所述运输车沿预定直线方向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运输车用于装载汽车配件;所述运输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卡置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限位座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固定;所述限位座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卡置于所述卡槽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卡槽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滑轨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座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滑动;
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以使所述限位座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限位座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连接;所述第一枢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定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枢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夹持形成所述卡槽;
还包括:第一球形限位块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伸缩的第一弹簧;
所述安装座开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以及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齿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座绕所述第一枢轴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座体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上;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顶推的第一顶推块;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座体和用于推动所述限位座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座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顶推的第二顶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推块包括:第一轴承和与所述第一枢轴相平行的第二枢轴;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枢轴上;所述第二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连接,所述第二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
所述第二顶推块包括:第二轴承和与所述第二枢轴相平行的第三枢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三枢轴上;所述第三枢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连接,所述第三枢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形限位块和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伸缩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连接;
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球形限位块位于所述第四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驻车机构;多个所述驻车机构沿所述预定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运输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驻车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一夹持爪和所述第二夹持爪分别用于夹持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爪和所述第二夹持爪在所述预定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爪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夹持爪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座;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CN202111639328.4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114368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328.4A CN11436859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9328.4A CN11436859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8596A CN114368596A (zh) 2022-04-19
CN114368596B true CN114368596B (zh) 2024-04-30

Family

ID=81142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9328.4A Active CN114368596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8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868B (zh) * 2022-10-27 2023-05-30 杭州铁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线输送装置及精准定位机构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097A (zh) * 2016-07-14 2016-10-26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侧围循环往复输送装置
CN207189061U (zh) * 2017-08-11 2018-04-06 昆山群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压臂式夹紧气缸
CN108127321A (zh) * 2018-02-08 2018-06-08 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柔性滑台及其切换焊装夹具方法
CN207593086U (zh) * 2017-11-15 2018-07-10 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滑台小车
CN207790926U (zh) * 2017-12-22 2018-08-3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侧围尾部定位柔性分步切换机构
CN109500538A (zh) * 2018-12-12 2019-03-2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车组底架翻转工装
CN110395547A (zh) * 2019-07-09 2019-11-01 博飞特(江苏)汽车设备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自动输送定位抓取系统
CN209701602U (zh) * 2019-01-09 2019-11-29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底板分拼线两工位输送滑台
CN111032541A (zh) * 2017-08-01 2020-04-17 杰艺科股份公司 用于浸渍汽车主体的设备
CN111252490A (zh) * 2020-01-16 2020-06-09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设备循环装置
CN212314864U (zh) * 2020-03-26 2021-01-08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阻挡定位装置和车身输送设备
CN213140294U (zh) * 2020-08-20 2021-05-07 十堰一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门定位夹紧输送机构
JP2021187424A (ja) * 2020-06-04 2021-12-13 イズテック株式会社 台車式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097A (zh) * 2016-07-14 2016-10-26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侧围循环往复输送装置
CN111032541A (zh) * 2017-08-01 2020-04-17 杰艺科股份公司 用于浸渍汽车主体的设备
CN207189061U (zh) * 2017-08-11 2018-04-06 昆山群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压臂式夹紧气缸
CN207593086U (zh) * 2017-11-15 2018-07-10 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滑台小车
CN207790926U (zh) * 2017-12-22 2018-08-3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侧围尾部定位柔性分步切换机构
CN108127321A (zh) * 2018-02-08 2018-06-08 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柔性滑台及其切换焊装夹具方法
CN109500538A (zh) * 2018-12-12 2019-03-2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车组底架翻转工装
CN209701602U (zh) * 2019-01-09 2019-11-29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底板分拼线两工位输送滑台
CN110395547A (zh) * 2019-07-09 2019-11-01 博飞特(江苏)汽车设备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自动输送定位抓取系统
CN111252490A (zh) * 2020-01-16 2020-06-09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设备循环装置
CN212314864U (zh) * 2020-03-26 2021-01-08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阻挡定位装置和车身输送设备
JP2021187424A (ja) * 2020-06-04 2021-12-13 イズテック株式会社 台車式搬送装置
CN213140294U (zh) * 2020-08-20 2021-05-07 十堰一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车门定位夹紧输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8596A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9270B2 (en)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side panel of vehicle
CN112278911A (zh) 装卸货设备以及装卸货系统
CN114368596B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EP0574779A1 (en) A work transport system including pallet transport apparatus
CN107165450B (zh) 传送式搬运车
CN204917029U (zh) 一种滑车循环输送设备
CN209321933U (zh) 一种全向货物搬运车
JPH04266333A (ja) 搬送車における貨物移転装置
CN116238925A (zh) 一种基于标准机械手的自动装卸装置
CN105059859A (zh) 一种滑车循环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CN214420304U (zh) 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固定装置
CN212831642U (zh) 一种厢式车的装车装置
CN113525991B (zh) 立体式仓储智能搬运设备及其搬运方法
CN212556543U (zh) 货厢与运输车
CN115215024A (zh) 一种机器人装置
CN112829667A (zh) 一种基于商品车无人转运系统的自动固定装置
CN211168867U (zh) 一种智能分拣与搬运小车
CN109748120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码头集装箱的智能装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5401321U (zh) 阻挡机构、搬运载具以及对接设备
CN110203596A (zh) 夹具切换系统
CN110171704B (zh) 产品转运设备
CN219792395U (zh) 一种叉车
CN219238165U (zh) 取货机构及取货装置
CN220592421U (zh) 一种油箱附件加工系统
CN216945092U (zh) 汽车配件上下料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