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6282A -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 Google Patents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6282A
CN114366282A CN202111683250.6A CN202111683250A CN114366282A CN 114366282 A CN114366282 A CN 114366282A CN 202111683250 A CN202111683250 A CN 202111683250A CN 114366282 A CN114366282 A CN 114366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control handle
piece
operating
liquid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32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丹
姜文宇
高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uo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uo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uo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uo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832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6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2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1003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22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45Vascular system
    • A61B2018/00351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696Controlled or regulat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702Power or energy
    • A61B2018/00708Power or energy switching the power on or of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包括外壳和控制机构。外壳内具有容置空间;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开关组件和导电丝,导电丝远端伸出外壳并用于与电极头电性连接,导电丝近端与开关组件或外部能源电性连接,操作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使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该控制手柄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使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即施术者能够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即实现电路的通断,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背景技术
心衰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左房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肺淤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可改善HFrEF预后和存活率的药物(ARB,ACEI)对HFpEF无相似疗效,使得该类患者症状难以得到改善。
通过心房分流术在心房间建立分流通道,使右心系统的容量代偿性来缓解左心系统(特别是左心房)的压力载荷,可直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降低左心房平均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对改善HFrEF和HFpEF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房间隔穿刺加球囊扩张和在心房间植入器械建立分流通道。
但是,目前的穿刺过程中,在需要控制穿刺功率输出的通断时,需要通过踩踏脚踏开关来控制,医生操作不方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手操作的控制手柄以及具有该控制手柄的穿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控制手柄,包括:
外壳,其内具有容置空间;
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开关组件和导电丝,所述导电丝远端伸出所述外壳并用于与电极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丝近端与所述开关组件或外部能源电性连接,所述操作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使所述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至少两线缆;所述线缆的近端用于与外部能源电性连接,
其中两所述线缆的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移动下而接触进而实现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电性连接,或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或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外部能源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外壳的径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片以及第一引脚,所述连接片对应所述操作件设置,且所述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基座和第二引脚,所述基座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并位于所述连接片相对于所述操作件的另一侧面,所述基座上具有朝向所述连接片凸伸的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两所述线缆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连接片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与所述触点接触,实现所述电极头与所述线缆之间的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丝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由远端延伸至近端,并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通过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以及支撑所述固定座的多个支腿,多个所述支腿间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座上具有容置所述基座的凹槽,且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支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伸出所述固定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由部,所述自由部对应所述操作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的近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控制按钮的侧面;
所述自由部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靠近并接触所述第二连接件而实现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开设有一弧形孔使所述弧形孔的凹面所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自由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的轴线沿所述外壳的轴线延伸;所述固定件具有一贯穿轴线两端的穿孔以及开口朝向近端的容纳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容纳槽的远端延伸至所述自由部对应处并与所述穿孔相通,而使所述自由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件,以提供所述操作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所需的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簧片以及导电片,所述簧片的近端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且所述簧片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导电片对应所述通孔设置,并位于所述簧片与所述操作件之间,所述导电片的远端固定于所述簧片的远端,且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簧片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所述通孔处设置,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近端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簧片远离所述操作件的侧面;
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呈弧形,其凸面朝向所述操作件,且所述导电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远端具有一朝向所述导电片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沿轴向延伸,且所述固定件内部中空,以形成容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容空间,所述固定件顶部具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导电片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近端开设有一过孔;所述簧片的远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通过一固定轴连接,所述簧片的近端穿过所述过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近端穿过所述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一朝向所述操作件凸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近端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操作件的侧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近端与另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操作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凸起时,使所述第一凸起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凸起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呈筒状,其内部具有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装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装配件的外周,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部的空间内,且所述装配件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手柄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部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向所述外壳的远端延伸,所述供液管路的外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而供两所述线缆通过;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供液管路的远端,并与所述供液管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供液管路的远端用于与伸入所述容置空间的套管的近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手柄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部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近端,所述供液管路上对应所述操作件处开设有一供所述操作件通过的开口;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供液管路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供液管路内,所述操作件的部分位于所述供液管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供液管路卡接或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固定件与所述供液管路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绝缘防水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操作件的外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穿刺系统,包括电极头、套接所述电极头的套管以及如上所述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远端与所述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控制手柄包括外壳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导电丝以及开关组件,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使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即施术者能够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即实现电路的通断,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穿刺系统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与部分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与部分套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中的内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中另一方向的内部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二实施例与部分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接头未示出。
图10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与部分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接头未示出。
图14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固定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中的操作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其中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中的操作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四实施例与部分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能量接头未示出。
图20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中控制手柄第四实施例中的操作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800、穿刺系统;
1、电极头;2、套管;21、内管;22、外管;3、控制手柄;
4、控制手柄;41、外壳;411、上盖;412、下壳;42、能量接头;43、供液机构;431、供液管路;432、阀门;441、操作件;442、导电丝;443、第一线缆;444、第二线缆;445、第一连接件;4451、连接片;4452、第一引脚;446、第二连接件;4461、基座;4462、第二引脚;447、固定件;4471、固定座;4472、支腿;46、前胶套;
91、第一座;92、第二座;
5、控制手柄;51、外壳;52、能量接头;53、供液机构;531、供液管路;532、阀门;541、操作件;542、导电丝;543、第一线缆;544、第二线缆;545、第一连接件;5451、远端连接部;5452、中部;5453、近端连接部;5454、自由部;546、第二连接件;5461、远端连接杆;5462、、接触部;5463、近端连接杆;547、固定件;5471、穿孔;5472、容纳槽;548、弹性件;
6、控制手柄;61、外壳;62、能量接头;63、供液机构;631、供液管路;632、阀门;641、操作件;642、导电丝;643、第一线缆;644、第二线缆;645、第一连接件;6451、簧片;6452、导电片;646、第二连接件;6461、凸伸部;647、固定件;648、挡块;
7、控制手柄;71、外壳;72、能量接头;763、供液机构;731、供液管路;732、阀门;741、操作件;742、导电丝;743、第一线缆;744、第二线缆;745、第一连接件;7451、第一凸起;746、第二连接件;7461、第二凸起;747、装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房间隔穿刺,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需穿刺的组织。在本文中,将以穿刺系统用于房间隔为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系统,主要用于房间隔穿刺等穿刺操作。本发明在描述方位时,以穿刺系统的操作者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相反的一端则为远端。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穿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穿刺系统800包括电极头1、套管2以及控制手柄3。
套管2包括内管21和套接在内管21外周的外管22。
外管22主要起支撑作用。外管22的材质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和尼龙(PA)中的至少一种。
内管21的远端伸出外管22,便于在穿刺时调整方向。内管21的远端套设于电极头1的外周,用于连接电极头1。内管21的材质包括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和尼龙(PA)中的至少一种,使内管21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电极头1设置于套管2的远端,具体与内管21套接。示例性地,电极头1与内管21的远端通过热熔而熔接。
电极头1的远端为实心的无创伤尖端,近端为中空管,中空管内设有显影块填塞至尖端附近,以便于在手术中追踪电极头1的位置。电极头1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
电极头1的外周与内管2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用于输送流体的流体通道,以在术中向体内注入肝素、造影剂等手术所需物。示例性地,电极头1的外周的两侧可呈对称扁平状,以便于造影剂均匀分布,减少手术的风险。电极头1的外周的两侧还可以做成双向内凹结构,形成一个允许大量液体通过的流体通道,可迅速通过更多的造影剂,使手术更加高效。电极头1还可以呈四棱柱,各角部尽量适应内管21的形状,便于固定内管21与电极头1的连接。电极头1还可呈半圆柱形,进而使流体通道的口径较大。
控制手柄3设置于套管2的近端,其能够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以方便施术者的操作。
以下通过各实施例具体介绍控制手柄。
控制手柄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手柄4包括外壳41、能量接头42、供液机构43以及控制机构。
外壳41内部中空而具有容置空间。具体地,外壳41包括上盖411和下壳412。本实施例中,上盖411和下壳412之间卡接连接。其中,本申请在描述方位时,以外壳41的轴线水平延伸为参照,朝向地面的为下,反之为上。即上盖411位于上,下壳412位于下。
进一步地,外壳41的远端设有前胶套46。前胶套46与外壳41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且前胶套46套设于套管的外周,以降低内管、外管以及其他结构在术中弯折的风险,保证安全。
能量接头42设置于外壳41的远端,用于与能量发生器电连接。其中,能量发生器用于产生射频等消融能源。能源发生器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射频发生器、脉冲发生器中一者或它们之间的组合,或其他能实现消融的能源,此处不做限定。
供液机构43与外壳41的中部连接,并与容置空间连通。供液机构43包括供液管路431和阀门432。
供液管路431的其中一端即远端与外壳41连接。具体地,外壳41上设置有开孔,该开孔与容置空间相通,供液管路431设置于该开孔处,并伸入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向远端延伸,而与流体通道相通。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供液管路431在容置空间内的远端与外壳41的远端具有间隔,套管的近端伸入容置空间内并与供液管路431连通,而实现供液管路431与流体通道的相通。套管的近端与供液管路431粘接。
阀门432设置于供液管路431的近端。本实施例中,阀门432为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供液管路431连通,进而实现与外壳41、套管以及流水通道连通,第二接口用于通过一管路与注射器连接,第三接口通过负压管路与负压器连接。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阀门432也可以为单通阀、二通阀或其它多通阀。需要说明的是,阀门432可以根据穿刺手术的需求来设计阀门432的接口数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432可以设置在供液设备上,即阀门432可以不设置在供液管路431上。
阀门432通过TPU软管与供液管路43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供液机构43通过供液管路431与套管的连通,并通过阀门432的作用,以能够在术中注射液体而排尽套管内的空气,并使流体进入流体通道进而进入体内。结合图4和图5,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441、导电丝442以及开关组件。其中,导电丝442远端伸出外壳41并用于与电极头电性连接,导电丝442近端与开关组件或外部能源电性连接,操作件44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使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即通过外力对操作件441的作用而控制电极头与能量接头42之间的电性通断,进而控制穿刺系统与能量发生器之间的电性通断,使施术者通过手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具体地,操作件441沿外壳41的径向方向移动,即在施术者操作时,用手按压或松开该操作件441,即可实现电路通断。
外壳4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壳41的上盖411上开设有一开口,操作件441部分位于容置空间内,部分通过该开口伸出容置空间。
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件441还可以全部位于容置空间内。示例性地,操作件441的外周略低于或齐平于外壳41的外周,能够较好的避免误操作而按压操作件44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保护盖,以保护操作件441。该保护盖与外壳41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操作件441开合。在保护盖关闭时,操作件441位于保护盖与外壳41共同围合形成的保护空间内,无法对操作件441进行操作,避免了误操作。在保护盖打开时,可以对操作件441进行操作。
其中,保护盖可以与开口的侧壁之间铰链连接而实现开合。导电丝442的近端用于与第一连接件445电性连接,远端伸出外壳41并用于与电极头电性连接。具体地,导电丝442位于套管和供液管路431内。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丝442用于与第一连接件445以及电极头电性连接的端部的其余部分的外周均包覆有绝缘材料。即导电丝442的两端端部用于电性连接,其余部分均包覆有绝缘材料。
开关组件包括至少两线缆、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其中,两线缆的近端均与能量接头42电性连接,其中一线缆的远端与第一连接件445电性连接,另一线缆的远端与第二连接件446电性连接,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均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操作件44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容置空间内移动,使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
其中,导电丝442的近端可以与第一连接件445,也可以与第二连接件446电性连接,还可以是导电丝442的近端与线缆电性连接,还可以是导电丝442的近端与外部能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线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线缆443和第二线缆444。其中,第一线缆443和第二线缆444的近端均与能量接头42电性连接,第一线缆443的远端与第一连接件445电性连接,第二线缆444的远端与第二连接件446电性连接。其他实施例中,线缆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而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缆443的远端与导电丝442的近端电性连接。
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均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均位于供液管路431的远端,并与供液管路431之间具有间隔。即,沿外壳41的轴向,套管由远端至近端穿过第一连接件445和第二连接件446所在的位置,继续向近端延伸,而与供液管路431连通。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445以及第二连接件446与穿刺系统的流体通道在外壳41的容置空间内互不干涉。
具体地,参阅图6,第一连接件445包括呈片状的连接片4451和第一引脚4452。连接片4451对应操作件441设置,且连接片4451具有弹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呈弧形,其凸面朝向操作件441。且弧形的周向沿外壳41的轴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446包括基座4461和第二引脚4462。基座4461对应第一连接件445设置,并设置于连接片4451相对于操作件441的另一侧面。
基座4461上具有朝向连接片4451凸伸的触点,且触点与第一引脚4452和第二引脚4462电性连接。
基座4461连接片4451第一引脚4452第二引脚4462其中,第一引脚4452设置于基座4461上,并与第二引脚4462之间具有间隔。
第一引脚4452与第二引脚4462分别与两线缆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引脚4452与第一线缆443电性连接,第二引脚4462与第二线缆44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电丝442的近端与第一线缆443电性连接,进而与第一引脚4452电性连接,实现导电丝442与第一连接件445的电性连接。
即按压操作件441时,使连接片4451向靠近基座4461的方向移动,直至与触点接触,实现第一连接件44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46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电极头与能量接头42之间的电路导通。
进一步地,基座4461通过一固定件447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固定件447包括一固定件座4471和支撑固定件座4471的多个支腿4472。
固定件座4471上具有容置基座4461的凹槽以及供套管通过的通道。具体地,固定件座4471朝向基座446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固定件座4471背离基座4461的表面上开设有通道。
固定件座4471上开设有供第一引脚4452和第二引脚4462通过的通孔,使第一引脚4452和第二引脚4462均伸出固定件座4471。本实施例中,通孔的轴线沿外壳41的径向延伸。且通孔与多个支腿4472间隔设置。
多个支腿4472间隔固定于外壳41内。
通过固定件447将第二连接件446固定于外壳41的容置空间内,连接片4451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件446的电路板,而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或非基础而断开电性连接。
控制机构的电路为按下操作件441,电路导通,传输信号至工作电路,使工作电路导通,进而使射频能量输送至电极头,实现穿刺。具体地,参阅图7,该控制机构的电路原理如下:
第一线缆443和第二线缆444通过能量接头42与能量发生器连接线的两个插头相连。通过上述方式,无论能量通过哪个插头,都可以保证能量到达电极头。具体地,第一线缆443对应第一座91,第二线缆444对应第二座92。假设能量由第一座91进入,此时,第一线缆443与第一座91之间以及第二线缆444与第二座92之间的连接均为正接,此时能量沿着第一线缆443经第一线缆443与导电丝442的焊接点,并触发工作电路。当反接时,即第二线缆444与第一座91相连接,此时,能量走向为第二线缆444至第一线缆443与导电丝442的焊接点至导电丝442,并触发工作电路。
电极头接触人体,两根金属线通过射频能量接头42与射频能量连接线的两个插头相连,通过这种方式,无论射频能量通过哪个插头,都可以保证触发工作电路,进而使射频能量输送至电极头,实现穿刺。
需要说明的是:按下操作件后,第一线缆443与第二线缆444形成控制回路,设备接收一个控制信号,并使设备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能量输送到电极头。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手柄4上通过控制机构的设置,使施术者能够通过对操作件441的按压或释放即实现电路的通断,非常方便。另外,如若在术中临时发现操作件441无法接通电路,亦可踩下脚踏开关实现电路连通。
控制手柄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手柄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供液管路531延伸至外壳51的远端,第一连接件545和第二连接件546均位于供液管路531内。
具体地,供液管路531在外壳51内向远端延伸。其中,供液管路531的近端以及供液机构53的阀门532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供液管路531位于外壳51内的部分还向近端延伸,且在外壳51的近端处,还设有一尾端封堵。该尾端封堵堵住供液管路531。
供液管路531上对应操作件541处开设有一供操作件541通过的开口,且操作件541与供液管路531的开口过盈配合。
第一连接件545呈片状,并沿外壳51的轴向延伸。第一连接件545具有一自由部5454,该自由部5454对应开口设置。
具体地,参阅图11,第一连接件545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远端连接部5451、中部5452以及近端连接部5453。其中,远端连接部5451和近端连接部5453的宽度均小于中部5452的宽度。本实施例中,远端连接部5451和近端连接部5453均呈细长形。
中部5452上开设有一弧形孔,该弧形孔的凹面所对应的部分形成自由部5454,即该弧形孔内所环设的部分形成自由部5454。本实施例中,弧形孔具体为U形孔,使自由部5454呈长条形。自由部5454对应弧形孔的凹面构成自由端,自由端能够沿外壳51的径向移动。
第一连接件545的远端与导电丝542的近端电性连接,近端与第一线缆54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45的远端与导电丝542的近端焊接连接,第一连接件545的近端与第一线缆543焊接连接。具体地,远端连接部5451的远端与导电丝542电性连接,近端连接部5453的近端与第一线缆543电性连接。
第二连接件546与第一连接件545平行间隔设置,即第二连接件546也沿外壳51的轴向延伸。具体地,第二连接件546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设置的远端连接杆5461、接触部5462和近端连接杆5463,接触部5462对应自由部5454设置。其中,接触部5462呈圆形,远端连接杆5461和近端连接杆5463呈杆状。
第二连接件546的近端与第二线缆544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546的近端与第二线缆544焊接连接。具体地,近端连接杆5463的近端与第二线缆544电性连接。
控制机构还包括一绝缘防水的保护膜(图未示)。保护膜包覆于第一连接件545以及第二连接件546的外周。具体地,保护膜将第一连接件545和第二连接件546包覆而将第一连接件545和第二连接件546与供液管路531内所输送的流体隔绝。
保护膜上设有三个连接孔,分别供导电丝542、第一线缆543以及第二线缆544伸入保护膜内与第一连接件545、第二连接件546电性连接。导电丝542、第一线缆543以及第二线缆544与保护膜在连接孔处采用密封连接。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件547,以支撑固定第一连接件545和第二连接件546。
固定件547的轴线沿外壳51的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固定件547大致呈长方体,其靠近操作件541的外周呈弧形,与供液管路531的内周适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547的外周间隔设有两凸条,凸条沿轴向延伸。供液管路531的内周壁上设有两卡槽,两凸条与两卡槽一一对应卡接,而使固定件547固定于供液管路531内。
固定件547具有一贯穿轴线两端的穿孔5471以及开口朝向近端的容纳槽5472。其中,第一连接件545穿设于穿孔5471内,即第一连接件545的两端均伸出固定件547。第二连接件546设置于容纳槽5472内,即第二连接件546的远端位于固定件547内,近端伸出固定件547。
在第一连接件545的自由部5454对应处,穿孔5471与容纳槽5472相通,而使自由部5454能够与第二连接件546的接触部5462接触。
按压操作件541,操作件541沿径向移动,带动自由部5454向接触部5462靠近,并直至自由部5454与接触部546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件548,以提供操作件541远离第一连接件545所需的动力。具体地,弹性件548的数量为两个,沿外壳51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各弹性件548的两端分别与操作件541和供液管路531的开口处的外壁抵接。其中,供液管路531在开口处的外壁上具有两下钩环,两弹性件548分别与两下钩环一一对应连接。操作件541上朝向供液管路531的表面上内设有两上挂钩,两弹性件548分别与两上钩环一一对应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件547或供液管路531对应操作件541处设置两导向柱,使两弹性件548一一对应套设于导向柱上。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件541,通过操作件541沿径向的移动而带动第一连接件545的自由部5454沿径向移动并与第二连接件546的接触部5462接触,进而实现电路导通。
本实施例中控制手柄5的能量接头52等其他特征均可参照第一实施例,不再详述。
控制手柄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手柄6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件645和第二连接件646的具体结构。
其中,供液机构63的供液管路631和阀门632,以及能量接头62均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参照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参阅图15,第一连接件645包括簧片6451以及导电片6452。
簧片6451的近端与第一线缆643电性连接,簧片6451的远端与导电丝642电性连接。具体地,簧片6451的近端与电一线缆焊接连接,簧片6451的远端与导电丝642焊接连接。
簧片6451上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对应操作件641设置。
导电片6452对应通孔设置,并位于簧片6451与操作件641之间。导电片6452的远端固定于簧片6451的远端,且导电片6452与簧片6451电性连接。具体地,导电片6452的远端与簧片6451的远端焊接连接,而实现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
较优地,导电片6452呈弧形,其凸面朝向操作件641。且导电片6452的周向沿外壳61的轴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646对应通孔处设置,并延伸至外壳61的近端与线缆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46沿外壳61的轴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646在远端具有一朝向导电片6452的凸伸部6461,该凸伸部6461沿外壳61的周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凸伸呈弧形,其凸面朝向导电片6452的凹面。
操作件641带动导电片6452靠近第二连接件646,并与第二连接件646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具体地,操作件641沿径向移动时,使导电片6452与凸伸部6461的凸面接触。
进一步地,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件647。固定件647固定于供液管路631内,并沿外壳61的轴向延伸。
继续参阅图15,固定件647内部中空,以形成容置第一连接件645和第二连接件646的收容空间。且固定件647顶部具有开孔,以供操作件641与导电片6452接触。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47与供液管路631之间连接方式可参照第二实施例,即通过凸条与卡槽之间的卡接。进一步地,供液管路与固定件之间还设有挡块648。该供液挡块设置于固定件647的凸条的近端,且挡块648与供液管路的卡槽过盈配合,进而止挡固定件647向近端的移动。
结合图16和图17,固定件647的远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簧片6451的远端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簧片6451位于固定件647的收容空间内,固定轴同时穿设于固定孔与安装孔内,实现固定件647与簧片6451远端的连接。
固定件647的近端端部开设有安置孔,第一连接件645的近端通过该安置孔伸出固定件647。即,簧片6451的远端通过固定轴与固定件647连接,近端放置于安置孔内,实现固定件647与簧片6451的连接。
第二连接件646的近端具有一弯折部,其向靠近簧片6451的方向弯折,使簧片6451和第二连接件646的近端端部位于同一径向高度。且第二连接件646的近端均通过安置孔而伸出固定件647的近端,即第二连接件646的近端通过放置于安置孔内,实现固定件647与第二连接件646的连接。
导电片6452通过固定件647上的开孔而能够与操作件641接触,进而随操作件641的移动而移动。
本实施例中控制手柄6的其他特征均可参照第二实施例,不再详述。
控制手柄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8、图19和图20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手柄7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件745和第二连接件746的具体结构,以及操作件741的移动方向。
其中,供液机构73的供液管路731和阀门732,以及能量接头72均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可参照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操作件741沿外壳71的轴向移动。具体地,外壳71的上盖上的开口沿轴向延伸,而使操作件741能够沿轴向移动。
参阅图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741靠近第一连接件745的表面呈弧形,且该弧形的周向沿外壳71的轴向延伸,使得操作件741沿轴向移动较顺畅。
第一连接件745呈片状,并沿外壳71的轴向延伸。且第一连接件745的近端与第一线缆743电性连接,远端与导电丝742电性连接。
第一连接件745上具有一朝向操作件741凸伸的第一凸起7451。具体地,第一凸起7451呈弧形,其凸面朝向操作件741,且第一凸起7451沿外壳71的轴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746的近端与第二线缆744电性连接。
第二连接件746具有位于第一连接件745远离操作件741的侧面的第二凸起7461,即第二凸起7461和操作件741分列于第一凸起7451的两侧。第二凸起7461沿外壳71的周向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件746呈筒状,与供液管路731卡接。示例性地,供液管路731的外周设有两凸条,凸条沿轴向延伸,供应管路的内壁开设有两卡槽,两凸条与两卡槽一一对应卡接。
第二连接件746朝向操作件741的周壁上开设有开孔,以供操作件741移动。且第一凸起7451对应该开孔设置,即第一凸起7451设置于操作件741的移动路径上,在操作件741移动至第一凸起7451时,使第一凸起7451移动至与第二凸起7461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第一连接件745的两端分别通过装配件747设于第二连接件746内,且装配的材质为绝缘材料,各装配件747套设于第一连接件745的端部,并位于第二连接件746内。
本实施例中,操作件741位于自然状态时,操作件741位于第一凸起7451的近端。在需要控制电路导通时,推动操作件741,使其由近端向远端移动,逐渐靠近第一凸起7451,在到达第一凸起7451时,使第一凸起7451向靠近第二凸起746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凸起7451与第二凸起7461接触,实现电路导通。在需要断开电路时,推动操作件741向近端移动。
本实施例中控制手柄7的其他特征均可参照第二实施例,不再详述。
在上述控制手柄的实施例中,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以及第四实施例,也可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直接或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外壳的容置空间内,并位于供液管路在外壳内部分的近端。上述固定件可呈管状,也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呈其他形状。
此时,导电丝在供液管路内延伸,且导电丝的远端与电极头电性连接,近端伸出供液管路位于外壳内部分的近端,而与第一连接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操作件的内部结构,实现按动操作件一次即可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持续导通,再次按动操作件可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控制手柄包括外壳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导电丝以及开关组件,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使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即施术者能够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即实现电路的通断,非常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可以相互适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3)

1.一种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内具有容置空间;
控制机构,包括操作件、开关组件和导电丝,所述导电丝远端伸出所述外壳并用于与电极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丝近端与所述开关组件或外部能源电性连接,所述操作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移动,使所述开关组件实现电路导通,进而实现导电丝与外部能源的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至少两线缆;所述线缆的近端用于与外部能源电性连接,
其中两所述线缆的远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移动下而接触进而实现电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电性连接,或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或所述导电丝的近端与外部能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外壳的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片以及第一引脚,所述连接片对应所述操作件设置,且所述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基座和第二引脚,所述基座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并位于所述连接片相对于所述操作件的另一侧面,所述基座上具有朝向所述连接片凸伸的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两所述线缆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连接片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与所述触点接触,实现所述电极头与所述线缆之间的电路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由远端延伸至近端,并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通过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座以及支撑所述固定座的多个支腿,多个所述支腿间隔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固定座上具有容置所述基座的凹槽,且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支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均伸出所述固定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自由部,所述自由部对应所述操作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的近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控制按钮的侧面;
所述自由部能够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靠近并接触所述第二连接件而实现电路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开设有一弧形孔使所述弧形孔的凹面所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自由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的轴线沿所述外壳的轴线延伸;所述固定件具有一贯穿轴线两端的穿孔以及开口朝向近端的容纳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容纳槽的远端延伸至所述自由部对应处并与所述穿孔相通,而使所述自由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件,以提供所述操作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所需的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簧片以及导电片,所述簧片的近端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且所述簧片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导电片对应所述通孔设置,并位于所述簧片与所述操作件之间,所述导电片的远端固定于所述簧片的远端,且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簧片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所述通孔处设置,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近端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簧片远离所述操作件的侧面;
所述操作件带动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呈弧形,其凸面朝向所述操作件,且所述导电片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件在远端具有一朝向所述导电片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沿轴向延伸,且所述固定件内部中空,以形成容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收容空间,所述固定件顶部具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导电片接触而实现电路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近端开设有一过孔;所述簧片的远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通过一固定轴连接,所述簧片的近端穿过所述过孔;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近端穿过所述过孔。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一朝向所述操作件凸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近端与其中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远端与所述导电丝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操作件的侧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外壳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近端与另一所述线缆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操作件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操作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凸起时,使所述第一凸起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凸起接触,实现电路导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筒状,其内部具有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装配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装配件的外周,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部的空间内,且所述装配件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开设有开孔,以供所述操作件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部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向所述外壳的远端延伸,所述供液管路的外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而供两所述线缆通过;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供液管路的远端,并与所述供液管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供液管路的远端用于与伸入所述容置空间的套管的近端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中部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近端,所述供液管路上对应所述操作件处开设有一供所述操作件通过的开口;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供液管路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供液管路内,所述操作件的部分位于所述供液管路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供液管路卡接或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固定件与所述供液管路卡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一绝缘防水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操作件的外周。
23.一种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头、套接所述电极头的套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22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远端与所述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
CN202111683250.6A 2021-12-31 2021-12-31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Pending CN114366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250.6A CN114366282A (zh) 2021-12-31 2021-12-31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PCT/CN2022/141003 WO2023125226A1 (zh) 2021-12-31 2022-12-22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3250.6A CN114366282A (zh) 2021-12-31 2021-12-31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282A true CN114366282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3250.6A Pending CN114366282A (zh) 2021-12-31 2021-12-31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6282A (zh)
WO (1) WO20231252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22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1982A (en) * 1992-09-29 1995-12-05 Ep Technologies, Inc. Cardiac mapping and ablation systems
US20070260238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Sherwood Services Ag Combined energy level button
WO2015111693A1 (ja) * 2014-01-24 2015-07-30 二プロ株式会社 穿刺器具
US20150351827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Covidien Lp Method for ferromagnetic clamping and cutting in a portable medical device
JP2017060845A (ja) * 2016-12-01 2017-03-30 コヴィディエン リミテッド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双極外科手術器具
CN107616833A (zh) * 2017-09-29 2018-01-23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医疗器械
CN208848794U (zh) * 2018-11-12 2019-05-10 东莞市达运电子有限公司 多功能微型开关
CN113712648A (zh) * 2021-10-11 2021-11-30 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穿刺组件
CN113796947A (zh) * 2020-06-28 2021-12-17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针及穿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4412B2 (ja) * 2006-06-01 2010-02-10 Smk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
US9943359B2 (en) * 2012-04-30 2018-04-17 Covidien Lp Limited reuse ablation needles and ablation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CN203218145U (zh) * 2013-03-15 2013-09-25 苏州立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体的按钮开关
CN103198955B (zh) * 2013-03-20 2015-04-29 东莞市广督实业有限公司 弹片式指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63240U (zh) * 2015-12-02 2016-04-20 武汉金柏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粘可凝可吸可冲消融电极
AU2019378601B2 (en) * 2018-11-16 2022-07-07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Button adapter for disposable ureteroscope
CN114366282A (zh) * 2021-12-31 2022-04-19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1982A (en) * 1992-09-29 1995-12-05 Ep Technologies, Inc. Cardiac mapping and ablation systems
US20070260238A1 (en) * 2006-05-05 2007-11-08 Sherwood Services Ag Combined energy level button
WO2015111693A1 (ja) * 2014-01-24 2015-07-30 二プロ株式会社 穿刺器具
US20150351827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Covidien Lp Method for ferromagnetic clamping and cutting in a portable medical device
JP2017060845A (ja) * 2016-12-01 2017-03-30 コヴィディエン リミテッド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双極外科手術器具
CN107616833A (zh) * 2017-09-29 2018-01-23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医疗器械
CN208848794U (zh) * 2018-11-12 2019-05-10 东莞市达运电子有限公司 多功能微型开关
CN113796947A (zh) * 2020-06-28 2021-12-17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针及穿刺系统
CN113712648A (zh) * 2021-10-11 2021-11-30 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穿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226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226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60103T3 (es) Aparato electroquirurgico mejorado con gas inerte.
US7322975B2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5610379A (en) Liquid and gas impenetrable switch
JP3428986B2 (ja) 腹腔鏡手術に適した電気外科装置
EP2591734A1 (en) Medical pump and medical treatment device
EP2422732A1 (en) Switch structure and surgery apparatus
US20140066928A1 (en) Battery pack attached to a cable
US20090275864A1 (en) Surgical operating apparatus
JPWO2005016163A1 (ja) バイポーラ高周波処置具
CN114366282A (zh)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CN111297442A (zh) 一种手术执行器械
CN113100912B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电刀笔
US4915109A (en) Defibrillator electrode adaptor
US20230043955A1 (en) Neostomy apparatus
US6974458B2 (en) Medical device with improved power plug connection
CN113116507B (zh) 一种双极绝缘密封手术工具头
CN112690891A (zh) 一种可实现左右弯转的电外科器械
CN218870418U (zh) 穿刺系统及调节手柄
KR20210107272A (ko) 흡인세척장치
CN220025183U (zh) 一种用于内镜的消融导管
JP3344780B2 (ja) 処置具システム
CN212382706U (zh) 一种手术执行器械
CN220293650U (zh) 多功能型手术电钩
JP4495354B2 (ja) 内視鏡用バイポーラ高周波処置具
CN213283320U (zh) 两极刺激电极手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