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2768B - 制冷系统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2768B
CN114352768B CN202011043420.XA CN202011043420A CN114352768B CN 114352768 B CN114352768 B CN 114352768B CN 202011043420 A CN202011043420 A CN 202011043420A CN 114352768 B CN114352768 B CN 11435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outlet pipes
inlet pipe
groo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3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2768A (zh
Inventor
于礼学
宋卓伦
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34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2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冰箱,制冷系统中的电动切换阀包括阀座、转动连接于阀座上的转子、设于阀座上以带动转子转动的定子,转子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电动切换阀还包括固定于阀座上且分别贴靠于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的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第一固定盘上设有贯穿第一固定盘的第一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第一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第一进口管与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一通槽;第二固定盘上设有贯穿第二固定盘的第二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第二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第二进口管与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通槽;该电动切换阀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多通道切换的需求。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切换阀、制冷系统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中的电动切换阀为一进多出式电动切换阀,其换向通道少,如,所述电动切换阀仅能控制蒸发器端或者冷凝器端的制冷剂的流向。对于双蒸发器且双冷凝器的制冷系统而言,所述电动切换阀无法同时实现双向控制,仅能通过增加电动切换阀的数量的方式实现,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控制程序更加复杂。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动切换阀、制冷系统及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切换阀、制冷系统及冰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座、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子、设于所述阀座上以带动所述转子转动的定子,所述转子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电动切换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阀座上且分别贴靠于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的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第一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管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固定盘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第二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管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通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槽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的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一进口管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槽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的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进口管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上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出口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相平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不同;所述第一通槽包括与所述第一进口管相对应的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的两个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二通槽包括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对应的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连通的两个第二延伸槽,在所述转子转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第一端面上与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二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内,同时,所述第二端面上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一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半径相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半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切换阀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与所述转子相贴合的辅助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将所述转子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轴;所述辅助固定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一固定盘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的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二固定盘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的第二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将所述转子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轴;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除露管、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上述的电动切换阀,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电动切换阀的第一进口管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中的一个与所述除露管的入口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连,所述除露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连,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分别与冷藏毛细管、冷冻毛细管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冷藏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冷冻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冷冻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电动切换阀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多通道切换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电动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动切换阀中第一固定盘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投影至第一端面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动切换阀中第二固定盘中的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投影至第二端面后的示意图。
图4是处于全关状态的电动切换阀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一通槽、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二通槽投影至同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图5是处于第一连通状态的电动切换阀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一通槽、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二通槽投影至同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图6是处于第二连通状态的电动切换阀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一通槽、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二通槽投影至同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图7是处于第三连通状态的电动切换阀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一通槽、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二通槽投影至同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图8是处于第四连通状态的电动切换阀中的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一通槽、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二通槽投影至同一平面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接或者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切换阀100,包括阀座1、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1上的转子2、设于所述阀座1上以带动所述转子2转动的定子(未图示),在所述电动切换阀100通电后,给所述定子输入脉冲电流,驱动所述转子2转动,通过输入不同的脉冲,控制所述转子2转动的方向以及角度。
所述转子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21、第二端面22,具体地,所述转子2包括转子本体23、将所述转子本体23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1上的转轴24,所述第一端面21、第二端面22位于所述转子本体23轴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端面21、第二端面22均呈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切换阀1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阀座1上且分别贴靠于所述第一端面21、第二端面22的第一固定盘3、第二固定盘4,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盘3的第一进口管31、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所述第一端面21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管31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一通槽211;所述第二固定盘4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盘4的第二进口管41、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所述第二端面22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管41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通槽221。
通过转动所述转子2,改变所述第一进口管31、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一通槽211之间的相对位置,控制所述第一进口管31与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之间的连通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进口管31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一通槽211不连通时,所述第一进口管31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自所述第一进口管31进入的液体无法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流出;在所述第一进口管31以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中的一个均与所述第一通槽211相连通时,与所述第一通槽211相连通的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一进口管31相连通,即,自所述第一进口管31进入的液体能够经相连通的所述第一出口管32流出。
通过转动所述转子2,改变所述第二进口管41、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与所述第二通槽221之间的相对位置,控制所述第二进口管41与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之间的连通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二进口管41和/或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与所述第二通槽221不连通时,所述第二进口管41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自所述第二进口管41进入的液体无法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流出;在所述第二进口管41以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中的一个均与所述第二通槽221相连通时,与所述第二通槽221相连通的所述第二出口管42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相连通,即,自所述第二进口管41进入的液体能够经相连通的所述第二出口管42流出。
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所述转子2转动的方向以及角度,能够改变第一进口管31与第一出口管32以及第二进口管41与第二出口管42之间的连通状态,结构简单,且所述电动切换阀100能够实现多通道切换的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2为一体设置,即,所述转子2转动时,所述第一通槽211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盘3变换位置,同时,所述第二通槽221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盘4变换位置。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2可以设置为分体设置的两个转子2,其中一个转子2与所述第一固定盘3相对应,另一个转子2与所述第二固定盘4相对应,从而,可以分别控制第一通槽211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盘3的位置以及第二通槽221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盘4的位置,于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盘3与所述第二固定盘4均套设于所述转轴24上。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211包括与所述转子2同心的第一环形槽212、与所述第一环形槽212相连通的第一延伸槽213,所述第一进口管3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与所述第一环形槽212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转子2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进口管31始终与所述第一通槽211相连通,从而,仅需要调节所述第一延伸槽213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32的位置即可调节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一进口管31之间的连通状态,简化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结构,同时简化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控制程序。
所述第二通槽221包括与所述转子2同心的第二环形槽222、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22相连通的第二延伸槽223,所述第二进口管41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4上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22相对应的位置处,即,所述第二进口管41始终与所述第二通槽221相连通,从而仅需要调节所述第二延伸槽223相对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42的位置即可调节所述第二出口管42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之间的连通状态,简化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结构,同时简化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控制程序。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槽212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22相同,增强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二出口管42的数量均为两个,即,所述电动切换阀100为两进四出阀。
具体地,在所述转子2为一体设置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在所述转子2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2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42在所述转子2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2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相平行,便于所述第一通槽211以及所述第二通槽221的设计,且,简化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控制程序。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在所述转子2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2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42在所述转子2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2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不同。
同时,所述第一通槽211中包括与两个第一延伸槽213,所述第二通槽221中包括两个第二延伸槽223;在所述转子2转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第一端面21上与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二端面22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223内,同时,所述第二端面22上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42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一端面21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213内,在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相连通时,便于设计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控制程序,使两个第一出口管32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42能够选择性连通。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213位于所述转子2的半径上;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223位于所述转子2的半径上。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电动切换阀100具有如下几个状态,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为第一子出口管321、第二子出口管322;定义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42为第三子出口管421、第四子出口管422;定义两个第一延伸槽213为第一子延伸槽2131、第二子延伸槽2132;定义两个第二延伸槽223为第三子延伸槽2231、第四子延伸槽2232。
具体地,在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32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相连通时,如图4所示,第一子出口管321以及所述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一子延伸槽2131、第二子延伸槽2132均不连通,同时所述第三子出口管421以及第四子出口管422与所述第三子延伸槽2231、第四子延伸槽2232均不连通,此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全关的状态,即,所述第一子出口管321与第三子出口管421以及第四子出口管422之间、第二子出口管322与第三子出口管421以及第四子出口管422之间均处于断开的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二子延伸槽2132相连通,同时,所述第四子出口管422与所述第四子延伸槽2232相连通,此时,所述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四子出口管422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即,液体能够自第一进口管31依次经第二子出口管322、第二进口管41、第四子出口管422流出,此时,定义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子出口管321与所述第二子延伸槽2132相连通,同时,所述第四子出口管422与所述第三子延伸槽2231相连通,此时,所述第一子出口管321与所述第四子出口管422支架处于连通状态,即,液体能够自所述第一进口管31依次经第一子出口管321、第二进口管41、第四子出口管422流出,此时,定义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二连通状态。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子出口管321与所述第一子延伸槽2131相连通,同时,所述第三子出口管421与所述第三子延伸槽2231相连通,此时,所述第一子出口管321与所述第三子出口管421支架处于连通状态,即,液体能够自所述第一进口管31依次经第一子出口管321、第二进口管41、第三子出口管421流出,此时,定义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三连通状态。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一子延伸槽2131相连通,同时,所述第三子出口管421与所述第四子延伸槽2232相连通,此时,所述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三子出口管421支架处于连通状态,即,液体能够自所述第一进口管31依次经第二子出口管322、第二进口管41、第三子出口管421流出,此时,定义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四连通状态。
即,通过控制所述转子2转动的角度以及转动的方向,能够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在上述的全关状态、第一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第三连通状态、第四连通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切换阀100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固定盘3、第二固定盘4与所述转子2相贴合的辅助固定件,以使所述第一固定盘3与所述第一端面21保持贴合状态,使所述第二固定盘4与所述第二端面22保持贴合状态,防止出现漏液的现象。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固定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24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一固定盘3远离所述转子2的一端的第一弹簧5、套设于所述转轴24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二固定盘4远离所述转子2的一端的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5以及所述第二弹簧6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弹簧5的弹性回复力能够使所述第一固定盘3与所述第一端面21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二弹簧6的弹性回复力能够使所述第二固定盘4与所述第二端面22保持紧密贴合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一固定盘3、阀座1上,所述第二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固定盘4、阀座1上,以使所述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保持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200,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除露管30、冷藏毛细管40、冷藏蒸发器50、冷冻毛细管60、冷冻蒸发器70、上述的电动切换阀100,所述冷凝器20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10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20的出口与所述电动切换阀100的第一进口管31相连,第一子出口管321与所述除露管30的入口相连,第二子出口管322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相连,所述除露管30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管41相连,第三子出口管421、第四子出口管422分别与冷藏毛细管40、冷冻毛细管60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50连接于所述冷藏毛细管40与所述压缩机10之间,所述冷冻蒸发器70连接于所述冷冻毛细管60与所述压缩机10之间。
本发明中的制冷系统200中,仅需要设置一个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即可实现制冷系统200中多通道切换的需求,即能够控制除露管30的通断同时控制蒸发器端制冷剂的流向,结构简单,且节约成本。
具体地,在不需要制冷时,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全关状态。在启动所述制冷系统200,判断需要除露且冷藏室需要供冷时,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三连通状态。在在启动所述制冷系统200,判断需要除露且冷冻室需要供冷时,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二连通状态。在启动所述制冷系统200,判断不需要除露且冷藏室需要供冷时,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四连通状态。在启动所述制冷系统200,判断不需要除露且冷冻藏室需要供冷时,控制所述电动切换阀100处于第一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200。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电动切换阀100结构简单,且能够满足制冷系统多通道切换的需求。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除露管、冷藏毛细管、冷藏蒸发器、冷冻毛细管、冷冻蒸发器、电动切换阀,所述电动切换阀包括阀座、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子、设于所述阀座上以带动所述转子转动的定子,所述转子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电动切换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阀座上且分别贴靠于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的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第一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管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固定盘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第二进口管、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管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口管中的任意一个的第二通槽;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电动切换阀的第一进口管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中的一个与所述除露管的入口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连,所述除露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连,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分别与冷藏毛细管、冷冻毛细管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冷藏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冷冻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冷冻毛细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的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一进口管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包括与所述转子同心的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二进口管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上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应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管与所述第二出口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在所述转子上的两个投影点与所述转子的中心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不同;所述第一通槽包括与所述第一进口管相对应的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连通的两个第一延伸槽,所述第二通槽包括与所述第二进口管相对应的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连通的两个第二延伸槽,在所述转子转动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第一端面上与两个所述第一出口管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二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内,同时,所述第二端面上与两个所述第二出口管相对应的位置在第一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半径相同;两个所述第二延伸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半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切换阀还包括使所述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与所述转子相贴合的辅助固定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将所述转子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轴;所述辅助固定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一固定盘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的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抵持于所述第二固定盘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的第二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将所述转子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阀座上的转轴;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10.一种冰箱,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CN202011043420.XA 2020-09-28 2020-09-28 制冷系统及冰箱 Active CN114352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420.XA CN11435276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制冷系统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420.XA CN11435276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制冷系统及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768A CN114352768A (zh) 2022-04-15
CN114352768B true CN114352768B (zh) 2024-01-05

Family

ID=8108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3420.XA Active CN114352768B (zh) 2020-09-28 2020-09-28 制冷系统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276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3493A (ja) * 1999-11-30 2001-06-08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2349744A (ja) * 2001-05-24 2002-12-04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電動式四方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04072521A1 (ja) * 2003-02-14 2004-08-26 Kabushiki Kaisha Saginomiya Seisakusho 電動式切換弁
CN202648303U (zh) * 2012-05-30 2013-01-02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全系统制冷控制冰箱
CN103017392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JP2014211181A (ja) * 2013-04-18 2014-11-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CN105422915A (zh) * 2014-09-18 2016-03-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控制阀
CN10954109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阀以及液相色谱装置
CN209893748U (zh) * 2019-04-10 2020-01-0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1380297A (zh) * 2018-12-31 2020-07-07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96855B1 (en) * 2012-09-16 2017-11-08 Hefei Meiling Co., Ltd Electric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ame
JP6461869B2 (ja) * 2016-03-30 2019-01-30 Ckd株式会社 流路切替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32202B2 (ja) * 2016-05-19 2020-07-29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
CN110030753B (zh) * 2018-01-11 2021-04-13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3493A (ja) * 1999-11-30 2001-06-08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2349744A (ja) * 2001-05-24 2002-12-04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電動式四方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04072521A1 (ja) * 2003-02-14 2004-08-26 Kabushiki Kaisha Saginomiya Seisakusho 電動式切換弁
CN202648303U (zh) * 2012-05-30 2013-01-02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全系统制冷控制冰箱
CN103017392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JP2014211181A (ja) * 2013-04-18 2014-11-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機器
CN105422915A (zh) * 2014-09-18 2016-03-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磁控制阀
CN10954109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苏州英赛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阀以及液相色谱装置
CN111380297A (zh) * 2018-12-31 2020-07-07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循环装置
CN209893748U (zh) * 2019-04-10 2020-01-0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768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527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3344993B2 (ja) 冷暖房兼用空気調和機の冷媒の流路の切り替え装置
US4139355A (en) Four wave valve for reversible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
EP1975480B1 (en) Motor-operated selector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for refrigerators
US8813784B2 (en) Flow path switching valve
US20040040315A1 (en) High and low pressure gas selector valve of refrigerator
EP2375116B1 (en) Flow reversing valve and heat pump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2065504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JP4786822B2 (ja) 電動式四方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0219898B1 (ko) 전환밸브, 유체압축기 및 히트 펌프식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202091557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14352768B (zh) 制冷系统及冰箱
JP2001325651A (ja) 自動販売機用電動式切換弁
WO2021114750A1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JP2001343076A (ja) 制御弁
CN103185007B (zh) 旋转压缩机的气缸、旋转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0030753B (zh) 制冷系统
JP2001254861A (ja) 三方弁
CN211423451U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JP2001153494A (ja)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冷蔵庫用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0081257A (ja) 冷暖房装置における作動媒体の流路切換装置
CN212775864U (zh) 用于冰箱的控制阀及冰箱
CN212718162U (zh) 四通换向阀及具有该四通换向阀的制冷系统
JPH116573A (ja) 切換衝撃を抑制した四方弁
CN110030405B (zh) 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