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3451U -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3451U
CN211423451U CN201922262727.8U CN201922262727U CN211423451U CN 211423451 U CN211423451 U CN 211423451U CN 201922262727 U CN201922262727 U CN 201922262727U CN 211423451 U CN211423451 U CN 21142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switching valve
communicated
port
valv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27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起彪
朱文琪
邓涵
孟贺
陆文怡
周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2627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3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切换阀包括:阀座、旋转滑块和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出口和所述第二导出口均与所述连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三导出口和所述第一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连通;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出口和所述第二导出口均与所述连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一导出口和所述第一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滑块进行管路切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压差进行切换的问题,保证冰箱在正常工作状态和化霜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可靠切换,从而使化霜效率增加,化霜时间减小,冷冻室温度回升更小。

Description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背景技术
现在的风冷冰箱都具有自动化霜功能,普遍采用的在蒸发器的下方设置电加热管的化霜方式,存在化霜效率低且冷冻室温度回升较高的问题,而也存在利用四通阀的切换进行化霜的化霜方式,但由于冰箱采用的是低压冷媒,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压差值较小,四通阀无法进行换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境温度较低所造成压差值较小而无法进行切换化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滑块进行切换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一种切换阀,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和第一入口,所述阀座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出口、第二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所述阀座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入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导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导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三导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导入口连通;
旋转滑块,抵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旋转滑块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第一导出缺口和第二导出缺口,且所述旋转滑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阀座上,且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滑块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出口和所述第二导出口均与所述连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三导出口和所述第一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出口和所述第二导出口均与所述连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一导出口和所述第一导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连通。
所述阀座包括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的端面构成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圆柱形的端部突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且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导入口处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上。
所述第一导出口、所述第二导出口和所述第三导出口以所述第二侧面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所述第一导出口与所述第二导出口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导出口与所述第三导出口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相等。
所述第一导入口处于远离所述第二导出口的周侧面上。
所述旋转滑块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连通槽的截面为以所述圆形的圆心为圆心的弧形,且所述弧形所占圆心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一导出口与所述第二导出口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角度相等。
所述第一导出缺口和所述第二导出缺口的截面均为扇形,且所述扇形的圆心与所述圆形的圆心共点。
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扣设于所述阀座上。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定子部件、磁转子和转轴,所述定子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罩的外侧,所述磁转子和所述转轴均设置于所述外罩内,且所述磁转子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或所述磁转子带动所述旋转滑块进行转动。
所述旋转滑块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旋转滑块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周侧。
所述旋转滑块远离所述阀座的端部设置有传动缺口,所述磁转子上设置有传动凸起,且所述传动凸起伸入所述传动缺口内。
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止动销,所述磁转子上设置有第一止动凸起和第二止动凸起,且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与所述第一止动凸起抵接,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与所述第二止动凸起抵接。
所述止动销上套设有缓冲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转子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旋转滑块远离所述阀座的端部。
所述第一入口处设置有入口管,所述第一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二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三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出口管,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出口管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出口管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入口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
所述阀座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通过弹性定位销固定设置。
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切换阀。
所述冰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滑块进行管路切换,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压差进行切换的问题,保证冰箱在正常工作状态和化霜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可靠切换,从而使化霜效率增加,化霜时间减小,冷冻室温度回升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的阀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的旋转滑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的磁转子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在第一工作位置时的阀座、旋转滑块和磁转子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切换阀在第二工作位置时的阀座、旋转滑块和磁转子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阀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的实施例的阀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中:
1、阀座;11、第一出口;12、第二出口;13、第三出口;14、第一入口;15、第一导出口;16、第二导出口;17、第三导出口;18、第一导入口;2、旋转滑块;21、连通槽;22、第一导出缺口;23、第二导出缺口;3、驱动机构;4、外罩;31、定子部件;32、磁转子; 33、转轴;24、传动缺口;321、传动凸起;19、止动销;322、第一止动凸起;323、第二止动凸起;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的切换阀,包括:
阀座1,所述阀座1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第三出口13和第一入口14,所述阀座1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出口 15、第二导出口16和第三导出口17,所述阀座1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入口18,且所述第一出口11与所述第一导出口15连通形成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二出口12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连通形成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三出口13与所述第三导出口17连通形成第三连通通道,所述第一入口14与所述第一导入口18连通形成第四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第三连通通道和第四连通通道形成切换阀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四条通道,用于制冷剂的流动;
旋转滑块2,抵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旋转滑块2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21、第一导出缺口22和第二导出缺口23,且所述旋转滑块2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阀座1上,且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滑块2进行旋转,从而使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出口15和所述第二导出口16 均与所述连通槽21连通,且所述第三导出口17和所述第一导入口18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连通;制冷剂由第一导入口18进入第一入口14,并由第一导出缺口22连通由第三导出口17流出切换阀进行换热工作,并在换热完成后由第一导出口15流入并经过连通槽21后由第二导出口 16流出切换阀,形成第一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出口17和所述第二导出口16 均与所述连通槽21连通,且所述第一导出口15和所述第一导入口18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连通,制冷剂由第一导入口18进入第一入口14,并由第二导出缺口23连通由第一导出口15流出切换阀进行换热工作,并在换热完成后由第三导出口17流入并经过连通槽21后由第二导出口 16流出切换阀,形成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阀座1包括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的端面构成所述第二侧面,也即第二侧面为平面,方便对第一导出口15、第二导出口16和第三导出口17的加工,同时保证旋转滑块2能够很好的在第二侧面上贴合滑动,从而保证不应连通的导出口之间形成绝对密封,保证切换阀的可靠性。
所述圆柱形的端部突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且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导入口18处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上,方便对第一导入口18的加工,同时利用凸台增加阀座1的厚度,降低阀座1的加工难度。
所述第一导出口15、所述第二导出口16和所述第三导出口17以所述第二侧面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所述第一导出口15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与所述第三导出口17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相等,从而在旋转滑块2进行转动时,只需要转动与夹角相等的角度即可使第一导出口15与第二导出口16连通而不与第三导出口17连通,或是第三导出口17与第二导出口16连通而不与第一导出口15连通,保证切换阀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导入口18处于远离所述第二导出口16的周侧面上,保证阀座1强度,同时使连通通道之间不会产生干涉。
所述旋转滑块2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旋转滑块2的直径小于所述阀座1的直径,且所述连通槽21的截面为以所述圆形的圆心为圆心的弧形,且所述弧形所占圆心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一导出口15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角度相等。
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和所述第二导出缺口23的截面均为扇形,且所述扇形的圆心与所述圆形的圆心共点,方便制冷剂由第一导入口18 流出。
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外罩4,所述外罩4扣设于所述阀座1上,制冷剂由所述第一导入口18流入外罩4内部,并由扇形的导出缺口导流至对应的导出口进行流出。
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定子部件31、磁转子32和转轴33,所述定子部件31设置于所述外罩4的外侧,所述磁转子32和所述转轴33均设置于所述外罩4内,且所述磁转子32设置于所述转轴33上,所述转轴33或所述磁转子32带动所述旋转滑块2进行转动,当向驱动机构3给出励磁脉冲时,磁转子32和转轴33会产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旋转滑块2进行转动完成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切换。
所述旋转滑块2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旋转滑块2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33的周侧,利用安装孔与转轴33的配合实现旋转滑块2的转动。
所述旋转滑块2远离所述阀座1的端部设置有传动缺口24,所述磁转子32上设置有传动凸起321,且所述传动凸起321伸入所述传动缺口 24内,利用传动凸起321和传动缺口24的卡接配合关系实现旋转滑块2 的转动。
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止动销19,所述磁转子32上设置有第一止动凸起322和第二止动凸起323,且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19与所述第一止动凸起322抵接,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19与所述第二止动凸起323抵接,利用止动销19、第一止动凸起322 和第二止动凸起323限定磁转子32的转动角度,从而限定旋转滑块2的转动角度,保证切换阀切换的可靠性。
所述止动销19上套设有缓冲结构,减小噪音,保证切换阀的结构可靠性。
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弹簧34,所述弹簧34套设于所述转轴33上,且所述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转子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旋转滑块2 远离所述阀座1的端部,利用弹簧34将旋转滑块2向阀座1方向挤压,保证旋转滑块2与阀座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入口14处设置有入口管,所述第一出口11处设置有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二出口12处设置有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三出口13处设置有第三出口管,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出口管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出口管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入口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
所述阀座1和所述驱动机构3之间通过弹性定位销固定设置,保证阀座1与驱动机构3(定子部件31)的可靠连接。
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切换阀。
所述冰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第一入口14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1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2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13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如图5所示,当冰箱正常制冷模式运行时,切换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旋转滑块2的第一导出缺口22与阀座1的第一导出口15对应起来,使得从与第一导入口18连接的入口管出来的冷媒通过第一导出缺口22 与第一导出口15进入第一出口管,而第一出口管与冷凝器连接,入口管7与压缩机排气管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来的气体通过切换阀进入冷凝器中。同时,旋转滑块2的连通槽21与第二导出口16、第三导出口 17对应起来,使得第二出口管与第三出口管连通,而第二出口管、第三出口管分别与压缩机回气管、蒸发器出口管连接,从而实现压缩机回气管与蒸发器出口管的连通。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切换阀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变为中温高压液态冷媒,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再经过一次切换阀,然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周而复始,持续给冰箱提供冷量。具体流程为:压缩机→入口管→第一导入口18→第一导出缺口22→第一导出口15→第一出口管→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第三出口管→第三导出口17 →连通槽21→第二导出口16→第二出口管→压缩机。
由于冰箱蒸发温度远低于零度,冰箱内的湿空气流经蒸发器时在蒸发器表面结霜,霜层越结越厚,当霜层厚度满足化霜进入条件,控制器切换到化霜模式。如图6所示,当冰箱进入化霜模式时,向驱动机构3施加一个励磁脉冲,磁转子32通过传动凸起321和传动缺口24带动旋转滑块2逆时针旋转,切换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旋转滑块2的第二导出缺口23与阀座1的第三导出口17对应起来,使得从与第一导入口18 连接的入口管出来的冷媒通过第二导出缺口23与第三导出口17进入第三出口管,而第三出口管与蒸发器出口管连接、入口管与压缩机排气管连接,使得从压缩机排出来的气体通过切换阀进入蒸发器中。同时,旋转滑块2的连通槽21分别与第一导出口15、第二导出口16对应,使得第一出口管与第二出口管连通,而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分别与冷凝器入口管、压缩机回气管连接,从而实现冷凝器入口管与压缩机回气管的连通。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的冷媒经过切换阀换向后,进入蒸发器,高温冷媒与霜层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化霜。高温高压冷媒在蒸发器中放热冷凝变为中温高压液态冷媒,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吸热蒸发,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再经过一次切换阀,然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周而复始,从而持续对蒸发器进行热气化霜。具体流程为:压缩机→入口管→第一导入口18→第二导出缺口23→第三导出口17→第三出口管→蒸发器→节流装置→冷凝器→第一出口管→第一导出口15→连通槽21→第二导出口16→第二出口管→压缩机。
当冰箱系统满足退出化霜模式时,再对切换阀进行反向激励,磁转子32通过传动凸起321和传动缺口24带动旋转滑块2顺时针旋转,切换阀回到第一工作位置,冰箱进入正常制冷模式运行,周而复始,切换阀通过控制磁转子32的转动来控制旋转滑块2的转动,从而实现冰箱系统的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热气化霜循环)之间的相互转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所述阀座(1)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口(11)、第二出口(12)、第三出口(13)和第一入口(14),所述阀座(1)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出口(15)、第二导出口(16)和第三导出口(17),所述阀座(1)的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导入口(18),且所述第一出口(11)与所述第一导出口(15)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2)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连通,所述第三出口(13)与所述第三导出口(17)连通,所述第一入口(14)与所述第一导入口(18)连通;
旋转滑块(2),抵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旋转滑块(2)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21)、第一导出缺口(22)和第二导出缺口(23),且所述旋转滑块(2)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
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阀座(1)上,且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滑块(2)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出口(15)和所述第二导出口(16)均与所述连通槽(21)连通,且所述第三导出口(17)和所述第一导入口(18)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三导出口(17)和所述第二导出口(16)均与所述连通槽(21)连通,且所述第一导出口(15)和所述第一导入口(18)通过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包括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的端面构成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的端部突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且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一导入口(18)处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出口(15)、所述第二导出口(16)和所述第三导出口(17)以所述第二侧面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出口(15)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与所述第三导出口(17)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口(18)处于远离所述第二导出口(16)的周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块(2)的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连通槽(21)的截面为以所述圆形的圆心为圆心的弧形,且所述弧形所占圆心角的角度与所述第一导出口(15)与所述第二导出口(16)在所述圆心处的夹角角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出缺口(22)和所述第二导出缺口(23)的截面均为扇形,且所述扇形的圆心与所述圆形的圆心共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外罩(4),所述外罩(4)扣设于所述阀座(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定子部件(31)、磁转子(32)和转轴(33),所述定子部件(31)设置于所述外罩(4)的外侧,所述磁转子(32)和所述转轴(33)均设置于所述外罩(4)内,且所述磁转子(32)设置于所述转轴(33)上,所述转轴(33)或所述磁转子(32)带动所述旋转滑块(2)进行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块(2)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旋转滑块(2)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转轴(33)的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块(2)远离所述阀座(1)的端部设置有传动缺口(24),所述磁转子(32)上设置有传动凸起(321),且所述传动凸起(321)伸入所述传动缺口(24)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止动销(19),所述磁转子(32)上设置有第一止动凸起(322)和第二止动凸起(323),且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19)与所述第一止动凸起(322)抵接,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止动销(19)与所述第二止动凸起(323)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销(19)上套设有缓冲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弹簧(34),所述弹簧(34)套设于所述转轴(33)上,且所述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转子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旋转滑块(2)远离所述阀座(1)的端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14)处设置有入口管,所述第一出口(11)处设置有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二出口(12)处设置有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三出口(13)处设置有第三出口管,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出口管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出口管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入口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直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和所述驱动机构(3)之间通过弹性定位销固定设置。
18.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换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第一入口(14)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11)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出口(12)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13)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CN201922262727.8U 2019-12-13 2019-12-13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Active CN21142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2727.8U CN211423451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2727.8U CN211423451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3451U true CN211423451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2727.8U Active CN211423451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3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5504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02597524B (zh) 热泵装置、双级压缩机及热泵装置的运转方法
CN105627615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091557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02818391B (zh) 设有电动阀的双循环制冷系统
CN101424465B (zh) 一种自力式三通换向阀
CN209857294U (zh) 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966431A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JP2012127632A (ja) ヒートポンプ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ロータリ式四方切換弁
CN211423451U (zh) 可靠性高的切换阀及冰箱
JP2014211291A (ja) 冷媒流路切換弁
JP662886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1151529B1 (ko) 냉매시스템
CN1332150C (zh) 电动四通换向阀
CN202813916U (zh) 设有电动阀的双循环制冷系统
CN114608224B (zh) 一种基于电动阀的循环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0065221A5 (zh)
US3371502A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with built-in reverse cycle valving
CN220541429U (zh)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JPS6088887A (ja) 正逆両回転ロ−タリ圧縮機
JP2014211216A (ja) 冷媒流路切換弁
CN218915106U (zh) 空调器系统
CN102840721B (zh) 设有电动阀的单循环制冷系统
JP2001153491A (ja) 電動式切換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119720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冷蔵庫用の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