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1429U -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1429U
CN220541429U CN202322088613.2U CN202322088613U CN220541429U CN 220541429 U CN220541429 U CN 220541429U CN 202322088613 U CN202322088613 U CN 202322088613U CN 220541429 U CN220541429 U CN 220541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pipe connection
pipeli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86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爱国
彭俊杰
吴天易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Dax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Dax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Dax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Dax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86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1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1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1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工系统技术领域的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包括:壳管式冷凝器,双向储液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壳管式冷凝器,干燥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双向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连通的管路的外壁设置两通电磁阀与单向阀,所述干燥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制冷用电子膨胀阀,所述制冷用电子膨胀阀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三通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所述三通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双向气液分离器,利用一个电动两位三通电磁阀及两个两位两通电磁阀来形成,而电磁阀的优势在于没有先导阀,不依靠两侧压力差,而简单的为通电开或关,可避免上述四通阀所存在的故障,避免机组非正常工作概率,使得机组更可靠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工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背景技术
阀类作为制冷/制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零部件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导致产品质量好坏。
而作为热泵机组,其与单冷空调机组的最大区别为配有四通换向阀,其作用是热泵型空调中的关键部件,起制冷系统中制冷、制热转换的作用,通过更换压缩机排气管和回气管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方向,从而达到制冷和制热目的。
然而四通阀故障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各成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差异造成,。
而四通阀所具有以下常见故障:
1.流量不足;
2.换向不良;
流量不足的原因:
(1)系统泄漏,制冷剂不足。
(2)气温较低,制冷剂蒸发量不足。
(3)四通阀与系统不匹配,即所选的四通阀流量大而系统能力小。
(4)空调机换向时间。一般系统设计为压缩机停机一定时间后四通阀换向,此时高低压趋于平衡,换向到中间位置便停止,即四通阀换向不到位,主滑阀停在中间位置,下次启动时,由于中间流量作用造成流量不足。
(5)压缩机启动时流量不足,变频机更明显。
换向不良的原因:
(1)线圈断线或电压不符合线圈性能规定,造成先导阀的阀芯不能动作。
(2)由于外部原因,先导阀部分变形,造成阀芯不能动作。
(3)由于外部原因,先导阀毛细管变形,流量不足,形成不了换向所需的压力差而不能动作。
(4)由于外部原因,主阀体变形,活塞被卡死而不能动作。
(5)系统内的杂物进入四通阀内卡死活塞或主滑阀而不能动作。
(6)钎焊配管时,主阀体的温度超过了120度,内部零件发生热变形而不能动作。
(7)空调系统制冷剂泄漏,制冷剂不足,换向所需的压力差不能建立而不能动作。
(8)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能满足四通阀换向的必要流量。
(9)变频压缩机转速频率低时,换向所需的必要流量得不到保证。
(10)涡旋式压缩机使系统产生液压冲击造成四通阀活塞被破坏而不能动作。
特别是串气会导致严重的非正常工作,其串气原因在于:
中间位置,由四通阀结构不难发现,当主滑阀处于中间位置状态时,如下图所示,E、S、C三条接管相互通气,产生中间流量,此时,压缩机高压管内的冷媒可以直接流回低压管。设计中间流量的目的是当主滑阀处在中间位置时,能起到卸压的作用,使系统免受高压破坏。
四通换向的基本条件是活塞两端的压力差(F1—F2)必须大于摩擦阻力f,否则,四通阀将不会换向。换向所需的最低动作压力差是靠系统流量来保证的(图三所示)。当左右活塞腔的压力差大于摩擦阻力f时,四通阀换向开始,当主滑阀运动到中间位置时,四通阀的E、S、C三条接管相互导通,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从四通阀D接管直接经E、C接管流向S接管(压缩机回气口),使压力差快速降低,形成瞬时串气状态(中间流量状态)。此时,若压缩机的排气流量远大于四通阀的中间流量,便可以建立足够大的换向压力差而使四通阀换向到位;反过来,若压缩机的排气量小于四通阀的中间流量,则四通阀换向所需的最低动作压力差便不能建立,即F1-F2<f,四通阀不能继续换向而停在中间位置,形成串气。
为此,我们提出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包括:
壳管式冷凝器,
双向储液罐,双向储液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壳管式冷凝器;
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双向储液罐;
所述干燥过滤器连通的管路的外壁设置两通电磁阀与单向阀,所述干燥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制冷用电子膨胀阀,所述制冷用电子膨胀阀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
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所述三通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双向气液分离器,三通换向阀与双向气液分离器均通过管路连接控制箱。
进一步的,所述两通电磁阀共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两通电磁阀两端分别连通干燥过滤器与制冷用电子膨胀阀,另一组两通电磁阀两端分别连通双向气液分离器与控制箱。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壳管式冷凝器的左端通过法兰活动连接封盖,且封盖与壳管式冷凝器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过滤器共有三组,且三组干燥过滤器均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电动两位三通电磁阀及两个两位两通电磁阀来形成,而电磁阀的优势在于没有先导阀,不依靠两侧压力差,而简单的为通电开或关,可避免上述四通阀所存在的故障,避免机组非正常工作概率,使得机组更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通阀制冷系统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四通阀制热系统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管式冷凝器;2、双向储液罐;3、干燥过滤器;4、两通电磁阀;5、单向阀;6、制冷用电子膨胀阀;7、翅片式蒸发器;8、三通换向阀;9、双向气液分离器;10、控制箱;
①、先导滑阀;、压缩弹簧;、毛细管;、右活塞腔;、主滑阀;⑥、左活塞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包括:壳管式冷凝器1,双向储液罐2,双向储液罐2通过管路连接壳管式冷凝器1,干燥过滤器3,干燥过滤器3通过管路连接双向储液罐2,干燥过滤器3连通的管路的外壁设置两通电磁阀4与单向阀5,干燥过滤器3通过管路连接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7,三通换向阀8,三通换向阀8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7,三通换向阀8通过管路连接双向气液分离器9,三通换向阀8与双向气液分离器9均通过管路连接控制箱10,两通电磁阀4共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两通电磁阀4两端分别连通干燥过滤器3与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另一组两通电磁阀4两端分别连通双向气液分离器9与控制箱10,壳管式冷凝器1的左端通过法兰活动连接封盖,且封盖与壳管式冷凝器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干燥过滤器3共有三组,且三组干燥过滤器3均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对比实施例1:制冷循环(线圈断电状态)
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即制冷状态),先导滑阀①在压缩弹簧②驱动下左移,高压流体进入毛细管③后进入右活塞腔④。
另一方面,左活塞腔⑥的流体由于和S管相通,受压缩机抽吸而排出;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⑤左移,使E、S接管相通,D、C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冷循环,制冷剂流向如图2所示;
对比实施例2:当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即制热状态),先导滑阀①在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②的弹力而右移,高压流体进入毛细管③后进入左活塞腔⑥。
另一方面,右活塞腔④的流体由于和S管相通,受压缩机抽吸而排出;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⑤右移,使C、S接管相通,D、E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热循环,制冷剂流向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利用一个电动两位三通电磁阀及两个两位两通电磁阀来形成,而电磁阀的优势在于没有先导阀,不依靠两侧压力差,而简单的为通电开或关,可避免上述四通阀所存在的故障,避免机组非正常工作概率,使得机组更可靠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管式冷凝器(1),
双向储液罐(2),双向储液罐(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壳管式冷凝器(1);
干燥过滤器(3),干燥过滤器(3)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双向储液罐(2);
所述干燥过滤器(3)连通的管路的外壁设置两通电磁阀(4)与单向阀(5),所述干燥过滤器(3)通过管路连接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所述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7);
三通换向阀(8),三通换向阀(8)通过管路连接翅片式蒸发器(7),所述三通换向阀(8)通过管路连接双向气液分离器(9),三通换向阀(8)与双向气液分离器(9)均通过管路连接控制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电磁阀(4)共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两通电磁阀(4)两端分别连通干燥过滤器(3)与制冷用电子膨胀阀(6),另一组两通电磁阀(4)两端分别连通双向气液分离器(9)与控制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式冷凝器(1)的左端通过法兰活动连接封盖,且封盖与壳管式冷凝器(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3)共有三组,且三组干燥过滤器(3)均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CN202322088613.2U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Active CN220541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8613.2U CN22054142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8613.2U CN22054142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1429U true CN22054142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8613.2U Active CN220541429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1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9524B (zh) 空调压差平衡系统和空调压差的平衡方法
CN203642549U (zh) 压缩机组系统及热泵系统
CN103307709A (zh) 一种制冷剂充注量可调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00580340C (zh) 热泵式空调器
CN2434494Y (zh) 四通电磁换向阀
CN107965941B (zh) 一种内转换型水源热泵机组
CN220541429U (zh) 用于代替四通阀的热工系统
CA3081380C (en) Two-pipe enhanced-vapor-injection outdoor unit and multi-split system
CN101706185B (zh) 一种自力式三通换向阀
CN209818804U (zh) 高压四通换向阀
CN216557763U (zh) 空气源热泵两联供机组
CN205245597U (zh) 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
CN101776162B (zh) 用于自然冷却和制冷及制热模式切换的四通阀
CN102331040B (zh) 无氟直流变频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10859891U (zh) 一种制冷剂收集导通换向阀
CN202182592U (zh) 无氟直流变频空调器
CN219868177U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机组
CN212057587U (zh) 一种单制冷机柜空调恒温除湿系统
CN215373102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室外水冷干式冷却器装置
CN216620340U (zh) 一种自复叠低温冷油机组
CN210510379U (zh) 一种空调用四通阀
CN217423662U (zh) 具有双压缩机构的制冷系统
CN214223447U (zh) 提高制冷量的装置和热泵热水机
CN115031437B (zh) 一种超低温热泵系统
CN221099088U (zh) 一种制热制冷恒温冷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