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753B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753B
CN110030753B CN201810027072.3A CN201810027072A CN110030753B CN 110030753 B CN110030753 B CN 110030753B CN 201810027072 A CN201810027072 A CN 201810027072A CN 110030753 B CN110030753 B CN 110030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utlet
evaporator
compresso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70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0753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270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0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藏蒸发器、变温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冷藏蒸发器、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冷冻蒸发器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还包括阀装置,其具有一个进口管和三个出口管;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管相连;三个所述出口管分别与所述冷藏蒸发器、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冷冻蒸发器相连;所述阀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所述出口管均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模式。该冰箱制冷系统能够实现三个温区同时降温的需求,以提高冰箱制冷系统的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比如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流向的控制部件多采用电动切换阀形式,以便更精确可靠地控制制冷剂流向及流量。
为适应日常需求,目前冰箱多设置有冷藏区、冷冻区及变温区等,随着对冰箱性能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对冰箱多种工作模式的需求,比如能够让前述三个温区在短时间内同时降温等,而现有的电动切换阀无法满足冰箱制冷系统三个温区同时降温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能够实现三个温区同时降温的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藏蒸发器、变温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冷藏蒸发器、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冷冻蒸发器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相连;还包括阀装置,其具有一个进口管和三个出口管;
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管相连;三个所述出口管分别与所述冷藏蒸发器、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冷冻蒸发器相连;
所述阀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所述出口管均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系统,在冷凝器与冷藏蒸发器、变温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之间设有阀装置,该阀装置设有一个进口管和三个出口管,其中,冷凝器的出口与进口管连接,三个出口管分别与冷藏蒸发器、变温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连接;通过阀装置的切换确定冷凝器与哪个蒸发器相连,从而改变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该阀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出口管均能与进口管连通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阀装置的切换,能够使制冷系统的三个温区的蒸发器同时工作,从而实现三个温区同时制冷的需求。
所述冷藏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直接相连,所述变温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入口直接相连,所述冷冻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直接相连。
三个所述出口管分别通过冷藏毛细管、变温毛细管和冷冻毛细管与所述冷藏蒸发器、所述变温蒸发器和所述冷冻蒸发器相连。
所述阀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三个所述出口管中的任一个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模式,或三个所述出口管中的两个与所述进口管连通的模式,或三个所述出口管与所述进口管均不连通的模式。
所述阀装置包括阀座部件,其具有一个与阀腔连通的进阀口和三个出阀口,三个所述出阀口均位于所述阀座部件的顶面;
还包括由所述阀座部件的顶面支撑的阀块,所述阀块能够相对所述阀座部件转动,所述阀块具有绕其转动中心沿周向布置的封堵部和导通部;
三个所述出阀口分布于以所述阀块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周;
并配置成:所述阀块相对所述阀座部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封堵部能够关闭所述出阀口,所述导通部能够打开所述出阀口,以使三个所述出阀口能够处于全开状态,或全关状态,或只一个所述出阀口开启的状态,或只两个所述出阀口开启的状态。
三个所述出阀口中,第一出阀口和第二出阀口位于直径相对较小的内圆周,且两者间隔布置,第三出阀口位于直径相对较大的外圆周。
所述第三出阀口、所述第一出阀口和所述第二出阀口均位于不同的径向位置。
所述阀块包括阀块本体和沿所述阀块本体的底面轴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大的外圈突出部和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小的内圈突出部,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和所述内圈突出部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阀座部件的顶面贴合;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用于关闭位于直径较大的外圆周的所述出阀口,所述内圈突出部的表面用于关闭位于直径较小的内圆周的所述出阀口;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和所述内圈突出部的表面形成所述封堵部。
所述阀块本体的底面未设置所述突出部的区域形成所述导通部。
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座部件配置成:所述阀块相对所述阀座部件转动的初始位置或最后位置与三个所述出阀口全开状态的位置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冰箱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阀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阀装置未安装线圈及防护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阀装置的阀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阀装置的阀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部件与出口管、止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a至图9f分别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阀装置的六种工作状态。
其中,图1至图9f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阀装置100,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冷藏蒸发器104,冷藏毛细管141,变温蒸发器105,变温毛细管151,冷冻蒸发器106,冷冻毛细管161;
驱动部件10,磁转子11,转轴12,线圈13;
阀座部件20,支承座21,阀座体22,进阀口221,第一出阀口222a,第二出阀口222b,第三出阀口222c,轴孔223,销孔224,止动销225,止动件226;
阀块30,阀块本体31,突出部32,内圈突出部321,第一外圈突出部322a,第二外圈突出部322b,导通部33,内圈导通部331,第一外圈导通部332a,第二外圈导通部332b,预紧弹簧34;
外壳40,进口管50,出口管60,第一出口管60a,第二出口管60b,第三出口管60c,护套70,阀腔S。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下面以冰箱制冷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对于其他有同样需求的制冷系统,结构及原理基本一致,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冰箱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冰箱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其中,冷凝器102的入口与压缩机101的出口相连通,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均与压缩机101的入口相连。
可以理解,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分别对应冰箱的冷藏区、变温区和冷冻区。
该冰箱制冷系统还包括阀装置100,其具有一个进口管50和三个出口管60,其中,冷凝器102的出口与阀装置100的进口管50相连,三个出口管60分别与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相连。
该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出口管60均与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
如上,该冰箱制冷系统通过阀装置100的切换来确定冷凝器102与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中的哪些相连,也就是说,通过阀装置100的切换来确定冰箱制冷系统的哪个温区制冷,该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出口管60均能与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阀装置100的切换,能够使冰箱制冷系统的三个温区的蒸发器同时工作,从而实现三个温区同时制冷的需求。
另外,该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还包括三个出口管60中的任一个与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以及三个出口管60中的两个与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以满足冰箱制冷系统单一温区制冷或者两个温区同时制冷的需求;当然,该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也包括三个出口管60与进口管50均不连通的模式。
如图1所示,具体的方案中,冷藏蒸发器104的出口与冷冻蒸发器106的入口直接相连,变温蒸发器105的出口与冷冻蒸发器106的入口直接相连,冷冻蒸发器106的出口与压缩机101的入口直接相连。也就是说,流经冷藏蒸发器104的制冷剂,在流出冷藏蒸发器104后,还经冷冻蒸发器106流入压缩机101;流经变温蒸发器105的制冷剂,在流出变温蒸发器105后,还经冷冻蒸发器106流入压缩机101。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冷冻区的制冷量,以提高冷冻性能。
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也可使冷藏蒸发器104和变温蒸发器105的出口直接与压缩机101的入口相连,而不经过冷冻蒸发器106。具体可根据应用需求来设置。
具体的方案中,阀装置100的三个出口管60分别通过冷藏毛细管141、变温毛细管151和冷冻毛细管161与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相连。
各毛细管的设置可以控制各蒸发器所需的制冷剂流量。
具体的方案中,在冷凝器102与阀装置100之间还设有干燥过滤器103,以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
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制冷系统,其工作模式的切换主要依靠阀装置100来实现,下面着重对阀装置100进行介绍说明。
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3,图2为图1中阀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阀装置未安装线圈及防护套的剖面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阀装置100包括驱动部件10和阀座部件20;其中,阀座部件20具有一个进阀口221和三个出阀口,进阀口221与阀腔S连通,三个出阀口均位于阀座部件20的顶面;进阀口221与进口管50连通,三个出阀口分别与三个出口管60连通。
具体地,进口管50和各出口管60与阀座部件2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保护各管件的焊接部位,可以设置防护套70。
该阀装置100还包括由阀座部件20的顶面支撑的阀块30,在驱动部件10的驱动下,该阀块30能够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
请一并参考图4至图7,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阀装置的阀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阀装置的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该阀块30具有绕其转动中心周向布置的封堵部和导通部33。
阀座部件20的三个出阀口分布在于阀块3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周,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出阀口分布于一个圆周,其余两个出阀口分布于另一个圆周。
阀块30与阀座部件20配置成:阀块30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的过程中,阀块30的封堵部能够关闭出阀口,导通部33能够打开出阀口,以使三个出阀口能够处于全开状态,或者全关状态,或只一个出阀口开启的状态,或只两个出阀口开启的状态。
该实施例提供的阀装置100设于冰箱制冷系统后,其与三个出阀口连接的三个出口管60可分别与冰箱制冷系统的三个温区连接,因三个出阀口分布于直径不同的两个圆周,阀块30的用于关闭或打开出阀口的结构容易布置和实现,在阀块30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的过程中,可使三个出阀口处于全开,或者全关,或者只一个开启,或者只两个开启的不同启闭状态,对应地,冰箱制冷系统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满足了冰箱制冷系统多样化工作模式的需求。
为便于描述,下文将直径相对较小的圆周称之为内圆周,直径相对较大的圆周称之为外圆周;将三个出阀口分别称之为第一出阀口222a、第二出阀口222b和第三出阀口222c。
具体的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布置在内圆周,且两者间隔布置,将第三出阀口222c布置在外圆周。
更具体地,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均位于不同的径向位置,这样,从周向看,三个出阀口错开布置,可以降低阀块30的封堵部和导通部33的布置难度,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
该实施例中,阀座部件20具体包括支撑部21和固设于其的阀座体22,两者一体设置;其中,进阀口221具体设于阀座体22的周部,三个出阀口均形成于阀座体22的顶面。
当然,支承座21和阀座体22分体设置也是可以的。
冷媒从进口管50流入后,经阀座部件20的进阀口221流入阀腔S,再通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出阀口流出对应的出口管60。
具体的方案中,阀块30的封堵部包括用于关闭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的内圈封堵部,和用于关闭第三出阀口222c的外圈封堵部。
更具体地,内圈封堵部为一段以上的内圈扇环面,外圈封堵部也为一段以上的外圈扇环面。
显然,阀块30与阀座部件20装配后,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距阀块30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处于内圈扇环面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之间,第三出阀口222c距阀块30转动中心的径向距离处于外圈扇环面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之间。
参考图6和图7,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所示的阀块30为其底面朝上的倒置视角。
具体的,阀块30包括阀块本体31和沿阀块本体31的底面轴向延伸的突出部32,其中,突出部32包括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大的外圈突出部,和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小的内圈突出部321,外圈突出部和内圈突出部32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与阀座部件20的顶面贴合;如上设置后,外圈突出部的表面即形成前述外圈扇环面,内圈突出部321的表面即形成前述内圈扇环面。
图示方案中,外圈突出部具体为两个,下面为描述方便称之为第一外圈突出部322a和第二外圈突出部322b,内圈突出部321具体为一个。
可以理解,内圈突出部和外圈突出部的具体数目、形状和排布等与三个出阀口的分布相关,实际中可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
图示方案中,内圈突出部321与第一外圈突出部322a的位置可以有重合的部分,故在加工时可将两者加工为一体,以降低加工难度,为清楚区别,图6中以虚线圆分隔两者。
如上,在阀块本体31的底面设置突出部32后,阀块本体31底面未设置突出部32的区域即形成导通部33,具体为用于打开第一出阀口222a、第二出阀口222b的内圈导通部331,和用于打开第三出阀口222c的外圈导通部;可以理解,因外圈突出部设有两个,且两个周向分布,所以两个外圈突出部之间形成有两个外圈导通部,本文称之为第一外圈导通部332a和第二外圈导通部332b。
需要指出的是,图示方案中,将两个出阀口的位置设置于内圆周,一个出阀口的位置设置于外圆周,可以理解,也可将两个出阀口的位置设置于外圆周,一个出阀口的位置设置于内圆周,相应地改变阀块30的封堵部和导通部33的布局和设置。
参考图2和图3,具体的方案中,驱动部件10为电机,具体包括磁转子11、固插于磁转子11的转轴12及线圈部件13;其中,阀座部件20固设有外壳40,磁转子11及转轴12位于外壳40内部,线圈部件13外套于外壳40;转轴12的下端插装于阀块30,两者相对固定;工作时,通过线圈部件13驱动磁转子11和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阀块30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
阀块30与转轴12相对固定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使阀块30与转轴12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或者在阀块30与磁转子11设置卡固结构,以相对固定阀块30和磁转子11。
具体地,为了防止阀块30转动过程中,其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的转动中心不发生变化,转轴12的下端还插装于阀座部件20,以确保转轴12、阀座部件20及阀块30三者的同轴度。
具体地,阀座部件20上设有与转轴12配合的轴孔223,显然转轴12与轴孔223间隙配合,以便转轴12能够相对于阀座部件转动。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阀座部件与出口管、止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阀装置100还包括止动部件,用以限定阀块30与阀座部件20的初始相对位置,便于产品的调试和应用时基准的确定。
阀座部件20的支承座21还设有销孔224,该销孔224内插装有止动销225,止动销225固套有止动件226,驱动部件10的磁转子11设有与止动件226配合的止动结构。
磁转子11转动时,其止动件226随之转动,可与固设于支承座21的止动件226的两侧相抵,可以理解,比如,初始状态下,磁转子11的止动结构与止动件226的一侧相抵接,转动过程中,止动结构脱离止动件226,当转动至止动结构与止动件226的另一侧相抵时,可认为阀块30已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了一圈,在该转动过程中,三个出阀口的启闭状态依次改变。
具体地,止动件226可以为弹性件,比如橡胶块,这样,止动结构与其抵靠时具有弹性缓冲,避免长期运行后造成磨损导致位置配置不精确。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冰箱制冷系统来具体说明阀装置100与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的对应关系;一并参考图9a-9f,图9a-9f分别示出了阀装置的六种工作状态。
其中,阀装置100的第一出阀口222a、第二出阀口222b和第三出阀口222c分别连接第一出口管60a、第二出口管60b和第三出口管60c;阀装置100的第一出口管60a、第二出口管60b和第三出口管60c分别连接冷冻毛细管161、变温毛细管151和冷藏毛细管141。
参考图9a,初始状态点,即0脉冲位置:第一出阀口222a与内圈导通部331的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出阀口222b与内圈突出部321位置对应,第二出阀口221b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一外圈突出部322a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也处于关闭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一路制冷: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一出口管60a→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冷冻室处于制冷状态。
参考图9b,12脉冲位置,第二工作状态:第一出阀口222a与第二出阀口222b均与内圈突出部321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与第二出阀口222b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一外圈突出部322a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也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三个出阀口均处于关闭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三个出阀口全关,压缩机101处于保压状态。
参考图9c,24脉冲位置,第三工作状态:第一出阀口222a与第二出阀口222b均与内圈突出部321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与第二出阀口222b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二外圈导通部332b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处于开启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一路制冷: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三出口管60c→冷藏蒸发器104→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冷藏室和冷冻室处于制冷状态。
参考图9d,36脉冲位置,第四工作状态:第一出阀口222a与内圈突出部321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出阀口222b与内圈导通部331位置对应,第二出阀口222b处于开启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二外圈突出部322b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处于关闭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一路制冷: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二出口管60b→变温蒸发器105→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变温室和冷冻室处于制冷状态。
参考图9e,48脉冲位置,第五工作状态: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均与内圈导通部331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处于开启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二外圈突出部322b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处于关闭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两路制冷: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一出口管60a→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和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二出口管60b→变温蒸发器105→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
变温室和冷冻室同时制冷。
参考图9f,60脉冲位置,第六工作状态: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均与内圈导通部331位置对应,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处于开启状态,第三出阀口222c与第一外圈导通部332a位置对应,第三出阀口222c也处于开启状态,也就是说,三个出阀口均处于开启状态。
此状态下,冰箱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三路制冷: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一出口管60a→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和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二出口管60b→变温蒸发器105→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和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干燥过滤器103→阀装置100→第三出口管60c→冷藏蒸发器104→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
冷藏室、变温室和冷冻室同时制冷。
需要指出的是,因冷冻室的制冷需求大,故该冰箱制冷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得除去保压状态,每个制冷路径中制冷剂最终都会流经冷冻蒸发器106,实际中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以上仅是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阀装置在冰箱制冷系统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实际中,阀装置100的三个出口管60与各温区的连接方式可变,各工作状态的顺序切换位置可调,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
考虑到实际中,通常只在冰箱上电启动的初始阶段要求三个温区同时快速制冷,具体设置时,可将阀装置100的阀块30与阀座部件20配置成:阀块30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的初始位置或最后位置与三个出阀口全开状态的位置对应。其中,图9a-9f中示出了阀块30相对阀座部件20转动的最后位置(即60脉冲状态)与三个出阀口全开状态的位置对应。
这样,在冰箱上电启动后,可使阀装置100切换至最后位置或初始位置,实现三个温区同时快速制冷,当三个温区降到设定温度后,该位置可暂时不再使用,阀装置100在其他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可避免在其他工作位置切换过程中切换到三个出阀口全开的位置,以节省能源。
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三个出阀口的启闭状态中,通过配置仅使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两者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通常来说,这样设置即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但是若实际需求较多时,也可通过配置使三个出阀口中任意两者均能够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阀块30和阀座部件20的结构配置与前述原理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冷藏蒸发器(104)、变温蒸发器(105)和冷冻蒸发器(106),所述冷凝器(102)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101)的出口相连,所述冷藏蒸发器(104)、所述变温蒸发器(105)和所述冷冻蒸发器(106)均与所述压缩机(101)的入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装置(100),其具有一个进口管(50)和三个出口管(60);
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与所述进口管(50)相连;三个所述出口管(60)分别与所述冷藏蒸发器(104)、所述变温蒸发器(105)和所述冷冻蒸发器(106)相连;
所述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包括:三个所述出口管(60)均与所述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此工作模式下,所述制冷系统内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三路制冷,流程分别如下: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阀装置100→第一出口管60a→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和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阀装置100→第二出口管60b→变温蒸发器105→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和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阀装置100→第三出口管60c→冷藏蒸发器104→冷冻蒸发器106→压缩机101;
所述阀装置(100)包括阀座部件(20),其具有一个与阀腔(S)连通的进阀口(221)和三个出阀口,三个所述出阀口均位于所述阀座部件(20)的顶面;
还包括由所述阀座部件(20)的顶面支撑的阀块(30),所述阀块(30)能够相对所述阀座部件(20)转动,所述阀块(30)具有绕其转动中心沿周向布置的封堵部和导通部(33);
三个所述出阀口分布于以所述阀块(3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周;
并配置成:所述阀块(30)相对所述阀座部件(20)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封堵部能够关闭所述出阀口,所述导通部(33)能够打开所述出阀口,以使三个所述出阀口能够处于全开状态,或全关状态,或只一个所述出阀口开启的状态,或只两个所述出阀口开启的状态;
所述阀块(30)包括阀块本体(31)和沿所述阀块本体(31)的底面轴向延伸的突出部(32),所述突出部(32)包括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大的外圈突出部和数量为一个以上的呈扇环状的半径较小的内圈突出部(321),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和所述内圈突出部(321)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阀座部件(20)的顶面贴合;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用于关闭位于直径较大的外圆周的所述出阀口,所述内圈突出部(321)的表面用于关闭位于直径较小的内圆周的所述出阀口;所述外圈突出部的表面和所述内圈突出部(321)的表面形成所述封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蒸发器(104)的出口与所述冷冻蒸发器(106)的入口直接相连,所述变温蒸发器(105)的出口与所述冷冻蒸发器(106)的入口直接相连,所述冷冻蒸发器(106)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01)的入口直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出口管(60)分别通过冷藏毛细管(141)、变温毛细管(151)和冷冻毛细管(161)与所述冷藏蒸发器(104)、所述变温蒸发器(105)和所述冷冻蒸发器(10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装置(100)的工作模式还包括:三个所述出口管(60)中的任一个与所述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或三个所述出口管(60)中的两个与所述进口管(50)连通的模式,或三个所述出口管(60)与所述进口管(50)均不连通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出阀口中,第一出阀口(222a)和第二出阀口(222b)位于直径相对较小的内圆周,且两者间隔布置,第三出阀口(222c)位于直径相对较大的外圆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阀口(222c)、所述第一出阀口(222a)和所述第二出阀口(222b)均位于不同的径向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本体(31)的底面未设置所述突出部(32)的区域形成所述导通部(33)。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30)与所述阀座部件(20)配置成:所述阀块(30)相对所述阀座部件(20)转动的初始位置或最后位置与三个所述出阀口全开状态的位置对应。
CN201810027072.3A 2018-01-11 2018-01-11 制冷系统 Active CN110030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7072.3A CN110030753B (zh) 2018-01-11 2018-01-11 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7072.3A CN110030753B (zh) 2018-01-11 2018-01-11 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53A CN110030753A (zh) 2019-07-19
CN110030753B true CN110030753B (zh) 2021-04-13

Family

ID=67234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7072.3A Active CN110030753B (zh) 2018-01-11 2018-01-11 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768B (zh) * 2020-09-28 2024-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冰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65504U (zh) * 2011-05-19 2011-12-0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202091557U (zh) * 2011-05-19 2011-12-28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05485400A (zh) * 2014-09-18 2016-04-13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切换阀
JP2016205476A (ja) * 2015-04-20 2016-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流体回路及び流体回路を備える冷蔵庫
JP2017020627A (ja) * 2015-07-15 2017-01-2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媒切換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65504U (zh) * 2011-05-19 2011-12-07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202091557U (zh) * 2011-05-19 2011-12-28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05485400A (zh) * 2014-09-18 2016-04-13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切换阀
JP2016205476A (ja) * 2015-04-20 2016-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流体回路及び流体回路を備える冷蔵庫
JP2017020627A (ja) * 2015-07-15 2017-01-2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媒切換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753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3608B2 (en)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discharge port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CN208106763U (zh) 具有多个压缩机构的共转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系统
US7854390B2 (en) Expansion valve, heat pump 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air handling unit
US10675938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1194724B1 (en)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with an air flow controlling device
JP2007113903A (ja) 冷蔵庫
CN202065504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KR101394328B1 (ko) 5방 스텝밸브를 이용한 3룸 냉장고
JP2001516861A (ja) 弁集合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空気調整装置
CN202091557U (zh) 电动切换阀及使用该电动切换阀的冰箱
CN110030753B (zh) 制冷系统
JP2016205476A (ja) 流体回路及び流体回路を備える冷蔵庫
CN110030405B (zh) 阀装置
JP6382060B2 (ja) 冷媒切替弁および冷媒切替弁を備える冷蔵庫
CN109990544B (zh) 制冷器送风装置
KR20140107751A (ko) 볼 밸브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
KR101394329B1 (ko) 5방 스텝밸브를 이용한 냉매 공급시스템
JP2016205475A (ja) 流体切換弁並びに流体切換弁を備える機器及び冷蔵庫
EP4074529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5404456B2 (ja) 多方切換弁
CN109028721B (zh) 送风组件、风道和冰箱
CN112013563B (zh) 电磁切换阀及具有其的热泵系统
KR20190117206A (ko) 팽창밸브 기능을 갖는 통합형 유체제어밸브
CN219933032U (zh) 多通阀
CN114352768B (zh) 制冷系统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