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2016B -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2016B
CN114352016B CN202210085217.1A CN202210085217A CN114352016B CN 114352016 B CN114352016 B CN 114352016B CN 202210085217 A CN202210085217 A CN 202210085217A CN 114352016 B CN114352016 B CN 114352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supporting
arrang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52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2016A (zh
Inventor
曾凡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Bureau South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52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2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2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2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6Waterst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00、施工准备;S10、外墙板块叠放;S20‑S21、墙底楼板水力凿毛;S30‑S34、外墙板块吊装落位S40‑S41、外墙板块预压定位;S50‑S53、外墙板块接缝后防水施工。本发明可提高施工效率、改善外墙板块安装质量、减小质量控制难度。

Description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外墙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装配式外墙施工时,如何降低吊装施工难度、提升板块定位精度、改善接缝部位的防水效果,一直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外墙包括承重构件和设置在承重构件上的围护板,其中,承重构件包括若干根立柱,立柱上设有若干个向外伸出的挂键,围护板包括若干块挂板,挂板底部的内侧具有与挂键形状相配合的挂槽,挂板上部的外侧设有企口。该技术在立柱之间安装装配式板,现场安装便捷,但该技术难以同步解决板块吊装损伤降低、板块气密性改善、结构防水性能提升等问题。
鉴于此,为提升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目前亟待一种可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装定位难度、提升结构防水性能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00、施工准备:进行墙底楼板施工,预制外墙板块,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S10、外墙板块叠放:使斜撑侧板与斜向底板垂直相接,并在斜向底板的上表面铺设与间隔袋体连通的袋体连接管;根据外墙板块的厚度,在斜向底板上间隔布设刚性隔板,并使刚性隔板与间隔袋体连接,在间隔袋体的上表面粘贴弹性连接板;
S20、墙底楼板水力凿毛:在墙底楼板上铺设撑梁导槽,并在撑梁导槽上设置滑移撑架,使滑移撑架的顶端与帘布撑架的撑架顶板焊接连接,并在帘布撑架的内侧设置密闭帘布,使帘布撑架的撑架底板的倾斜角度为10~30°;
S21、在密闭帘布与墙底楼板的相接面设置密闭连板,并分别在密闭连板与撑架顶板之间以及密闭连板与撑架底板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筋,在密闭帘布与墙底楼板之间设置喷头连管,并在喷头连管面向墙底楼板侧设置冲刷喷头,在撑架底板的下方设置废料回收槽;
S30、外墙板块吊装落位:将吊装挂筋穿过吊装连筋的吊装连接孔,并使吊装挂筋通过吊装绳索与吊装设备连接;将楼板撑板置于墙底楼板上,并通过撑板锚栓将楼板撑板与墙底楼板连接牢固;
S31、在楼板撑板上设置板顶撑柱和落梁连接栓,并使板顶撑柱和落梁连接栓顶端分别与控位横筋和落梁撑杆连接;
S32、根据外墙板块的平面位置要求,确定控位导板及柔性垫层的位置,使落墙撑板的竖向投影位于纵向相邻的墙底连接筋之间,并在落墙撑板与墙底楼板之间设置落梁控位体;
S33、使导向滑槽与外墙板块的纵向轴线垂直,并通过滑槽锚筋将导向滑槽与外墙板块连接牢固,使竖向滑板嵌设于导向滑槽的连接槽道内;
S34、在墙底连接筋底端的墙底楼板上涂抹厚度均匀的注浆连接体,再通过吊装绳索进行外墙板块吊装施工,并使镜像相对的控位导板套设于外墙板块端部,然后在竖向滑板与楼板撑板之间设置落梁撑杆,再通过落墙撑板和落梁控位体对外墙板块的下落速率进行控制,使墙底连接筋插入外墙板块底部的浆固连接槽内;
S40、外墙板块预压定位:在板顶撑柱的顶端设置反压撑板,并使反压撑板超出外墙板块的外立面20~40cm;将反压挂板的上表面与墙底楼板的下表面相接,并在反压挂板和反压撑板之间设置悬吊拉杆;
S41、在外墙板块的顶端设置板顶撑帽,并在板顶撑帽与反压撑板之间设置竖向加压体,然后通过连槽注浆孔向带状的浆固连接槽内压浆,在墙底连接筋与连槽补强筋之间的空隙形成浆固连接体,再通过竖向加压体对外墙板块施加下压力,同步调整落梁撑杆的长度校正外墙板块的竖直度,并采用墙角刮板将外墙板块与墙底楼板接缝部位的余浆刮除;
S50、外墙板块接缝后防水施工:在外墙板块的接缝处分别设置连接纵筋和连接箍筋,并通过紧固连接栓对板端留置筋和外墙板块施加紧固拉力,将板端留置筋与相接的连接纵筋连接牢固;
S51、在外墙板块的外侧面上设置防水板层,并使防水板层延伸至外墙板块边线外20~40cm;在墙底楼板上铺设支撑底板,并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模板定位槽和模板撑板;
S52、在外墙板块的内侧面粘贴补强筋网,在外墙板块接缝内侧设置与板端留置筋连接的内嵌筋网,再将接缝侧模插入模板定位槽内,分别通过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使接缝侧模与外墙板块紧密贴合,然后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外墙板块的竖向接缝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接缝填充体;
S53、接缝填充体强度达设计值后,先在防水板层的竖向接缝间隙内设置弹性填充体,再在竖向接缝的临空面依次设置接缝防水带和接缝加筋网,然后进行墙面装饰层施工直至完成施工。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斜向底板上表面倾斜角度为10~30°,并在上表面设置供袋体连接管铺设的槽道。
进一步地,步骤S20-步骤S21中,滑移撑架下表面设置与撑梁导槽连接的横板,且帘布撑架包括撑架侧板、撑架顶板及撑架底板,撑架侧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撑架顶板和撑架底板焊接连接,撑架底板上预设有供废料回收槽布设的洞口,撑梁导槽上设置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滑移槽道。
进一步地,步骤S30-步骤S34中,吊装连筋底端与外墙板块内部的吊装锚板连接,顶端设置供吊装挂筋穿设的吊装连接孔;吊装挂筋横断面呈“U”形;控位导板与控位横筋垂直焊接连接,内侧壁粘贴柔性垫层。
进一步地,步骤S30-步骤S34,中控位横筋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穿设的孔洞;在同一楼板撑板上设置2~3根的板顶撑柱,板顶撑柱底端与楼板撑板焊接连接,板顶撑柱顶端设置与螺母连接的螺纹;落梁撑杆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两端设置与竖向滑板和楼板撑板连接的杆端转轴。
进一步地,步骤S30-步骤S34中,浆固连接槽呈带状布设,内侧壁设嵌固连槽补强筋,并使浆固连接槽与连槽注浆孔连通;滑槽锚筋采用螺纹带肋钢筋,与外墙板块上预设的锚筋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地,步骤S40-步骤S41中,反压撑板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和悬吊拉杆穿过的孔洞。
进一步地,步骤S40-步骤S41中,悬吊拉杆底端与反压挂板垂直焊接连接;墙角刮板的平面呈“L”形,在墙角刮板上焊接有刮板抓手。
进一步地,步骤S50-步骤S53中,弹性填充体采用石油沥青或橡胶板,与外墙板块和防水板层接触连接;支撑底板与模板撑板和模板定位槽焊接连接;模板定位槽和模板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连接的螺孔;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与接缝侧模相接处均设置有接触压板。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运用上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施工制得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外墙板块叠放于上表面倾斜的斜向底板上,并在外墙板块之间设置间隔袋体,如此可对外墙板块的间隙进行动态控制,从而降低吊装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帘布撑架及滑移撑架可沿撑梁导槽同步移动,降低了移动作业的难度,同时,先在帘布撑架的内侧设置密闭帘布,可通过喷头连管及冲刷喷头对墙底楼板进行水力凿毛,通过废料回收槽回收废料,减小了现场施工难度,保护了施工环境;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位导板及柔性垫层限定外墙板块吊放的大概位置,通过落墙撑板及落梁控位体进行控制性落梁,通过竖向滑板及落梁撑杆防止侧倾,降低了外墙板块吊放定位的难度。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浆固连接槽呈带状,可降低连接定位的难度;同时,本发明先通过连槽注浆孔向浆固连接槽内压浆形成浆固连接体,再通过竖向加压体对外墙板块施加下压力,同步通过调整落梁撑杆的长度校正外墙板块的竖直度,实现了外墙板块的精确定位。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外墙板块的接缝处分别设置连接纵筋和连接箍筋,并通过紧固连接栓对板端留置筋及外墙板块施加紧固拉力,提升了外墙板块的连接强度;同时,本发明先在外墙板块的内侧面粘贴补强筋网,再通过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对接缝侧模进行定位,降低了接缝内模的支设难度;在防水板层的竖向接缝间隙内设置弹性填充体,并在竖向接缝处设置接缝防水带和接缝加筋网,提升了接缝界面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墙板块叠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墙底楼板水力凿毛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外墙板块吊装落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位导板与外墙板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竖向滑板与导向滑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外墙板块顶压密实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外墙板块接缝后防水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底楼板;2、外墙板块;3、斜撑侧板;4、斜向底板;5、袋体连接管;6、刚性隔板;7、间隔袋体;8、弹性连接板;9、撑梁导槽;10、滑移撑架;11、帘布撑架;12、密闭帘布;13、撑架底板;14、密闭连板;15、撑架顶板;16、撑板锚栓;17、弹性连接筋;18、喷头连管;19、冲刷喷头;20、废料回收槽;21、吊装挂筋;22、吊装连筋;23、吊装连接孔;24、吊装绳索;25、楼板撑板;26、板顶撑柱;27、落梁连接栓;28、控位横筋;29、落梁撑杆;30、控位导板;31、柔性垫层;32、落墙撑板;33、墙底连接筋;34、落梁控位体;35、导向滑槽;36、滑槽锚筋;37、竖向滑板;38、连接槽道;39、注浆连接体;40、浆固连接槽;41、反压撑板;42、反压挂板;43、悬吊拉杆;44、板顶撑帽;45、竖向加压体;46、连槽注浆孔;47、连槽补强筋;48、浆固连接体;49、连接纵筋;50、连接箍筋;51、紧固连接栓;52、板端留置筋;53、防水板层;54、支撑底板;55、模板定位槽;56、模板撑板;57、补强筋网;58、内嵌筋网;59、接缝侧模;60、板底定位栓;61、板中定位栓;62、接缝填充体;63、弹性填充体;64、接缝防水带;65、接缝加筋网;66、墙面装饰层;67、撑架侧板;68、锚筋连接孔;69、吊装锚板;70、杆端转轴;71、墙角刮板;72、刮板抓手;73、接触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00、施工准备:进行墙底楼板1施工,预制外墙板块2,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S10、外墙板块2叠放:如图2所示,使斜撑侧板3与斜向底板4垂直相接,并在斜向底板4的上表面铺设与间隔袋体7连通的袋体连接管5;根据外墙板块2的厚度,在斜向底板4上间隔布设刚性隔板6,并使刚性隔板6与间隔袋体7连接,在间隔袋体7的上表面粘贴弹性连接板8;
此步骤中,斜向底板4上表面倾斜角度为10~30°,并在上表面设置供袋体连接管5铺设的槽道;
S20、墙底楼板1水力凿毛:如图3所示,在墙底楼板1上铺设撑梁导槽9,并在撑梁导槽9上设置滑移撑架10,使滑移撑架10的顶端与帘布撑架11的撑架顶板15焊接连接,并在帘布撑架11的内侧设置密闭帘布12,使帘布撑架11的撑架底板13的倾斜角度为10~30°;
S21、在密闭帘布12与墙底楼板1的相接面设置密闭连板14,并分别在密闭连板14与撑架顶板15之间以及密闭连板14与撑架底板13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筋17,在密闭帘布12与墙底楼板1之间设置喷头连管18,并在喷头连管18面向墙底楼板1侧设置冲刷喷头19,在撑架底板13的下方设置废料回收槽20;
其中,步骤S20-步骤S21中,滑移撑架10下表面设置与撑梁导槽9连接的横板,且帘布撑架11包括撑架侧板67、撑架顶板15及撑架底板13,撑架侧板6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撑架顶板15和撑架底板13焊接连接,撑架底板13上预设有供废料回收槽20布设的洞口,撑梁导槽9上设置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滑移槽道;
S30、外墙板块2吊装落位:如图4-5所示,将吊装挂筋21穿过吊装连筋22的吊装连接孔23,并使吊装挂筋21通过吊装绳索24与吊装设备连接;将楼板撑板25置于墙底楼板1上,并通过撑板锚栓16将楼板撑板25与墙底楼板1连接牢固;
S31、在楼板撑板25上设置板顶撑柱26和落梁连接栓27,并使板顶撑柱26和落梁连接栓27顶端分别与控位横筋28和落梁撑杆29连接;
S32、根据外墙板块2的平面位置要求,确定控位导板30及柔性垫层31的位置,使落墙撑板32的竖向投影位于纵向相邻的墙底连接筋33之间,并在落墙撑板32与墙底楼板1之间设置落梁控位体34;
S33、如图6所示,使导向滑槽35与外墙板块2的纵向轴线垂直,并通过滑槽锚筋36将导向滑槽35与外墙板块2连接牢固,使竖向滑板37嵌设于导向滑槽35的连接槽道38内;
S34、在墙底连接筋33底端的墙底楼板1上涂抹厚度均匀的注浆连接体39,再通过吊装绳索24进行外墙板块2吊装施工,并使镜像相对的控位导板30套设于外墙板块2端部,然后在竖向滑板37与楼板撑板25之间设置落梁撑杆29,再通过落墙撑板32和落梁控位体34对外墙板块2的下落速率进行控制,使墙底连接筋33插入外墙板块2底部的浆固连接槽40内;
步骤S30-步骤S34中,吊装连筋22底端与外墙板块2内部的吊装锚板69连接,顶端设置供吊装挂筋21穿设的吊装连接孔23;吊装挂筋21横断面呈“U”形;控位导板30与控位横筋28垂直焊接连接,内侧壁粘贴柔性垫层31;
其中,中控位横筋28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26穿设的孔洞;在同一楼板撑板25上设置2~3根的板顶撑柱26,板顶撑柱26底端与楼板撑板25焊接连接,板顶撑柱26顶端设置与螺母连接的螺纹;落梁撑杆29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两端设置与竖向滑板37和楼板撑板25连接的杆端转轴70;
其中,浆固连接槽40呈带状布设,内侧壁设嵌固连槽补强筋47,并使浆固连接槽40与连槽注浆孔46连通;滑槽锚筋36采用螺纹带肋钢筋,与外墙板块2上预设的锚筋连接孔68连接
S40、外墙板块2预压定位:如图7所示,在板顶撑柱26的顶端设置反压撑板41,并使反压撑板41超出外墙板块2的外立面20~40cm;将反压挂板42的上表面与墙底楼板1的下表面相接,并在反压挂板42和反压撑板41之间设置悬吊拉杆43;
S41、在外墙板块2的顶端设置板顶撑帽44,并在板顶撑帽44与反压撑板41之间设置竖向加压体45,然后通过连槽注浆孔46向带状的浆固连接槽40内压浆,在墙底连接筋33与连槽补强筋47之间的空隙形成浆固连接体48,再通过竖向加压体45对外墙板块2施加下压力,同步调整落梁撑杆29的长度校正外墙板块2的竖直度,并采用墙角刮板71将外墙板块2与墙底楼板1接缝部位的余浆刮除;
步骤S40-步骤S41中,反压撑板41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26和悬吊拉杆43穿过的孔洞;
其中,悬吊拉杆43底端与反压挂板42垂直焊接连接;墙角刮板71的平面呈“L”形,在墙角刮板71上焊接有刮板抓手72
S50、外墙板块2接缝后防水施工:如图8所示,在外墙板块2的接缝处分别设置连接纵筋49和连接箍筋50,并通过紧固连接栓51对板端留置筋52和外墙板块2施加紧固拉力,将板端留置筋52与相接的连接纵筋49连接牢固;
S51、在外墙板块2的外侧面上设置防水板层53,并使防水板层53延伸至外墙板块2边线外20~40cm;在墙底楼板1上铺设支撑底板54,并在支撑底板54的上表面设置模板定位槽55和模板撑板56;
S52、在外墙板块2的内侧面粘贴补强筋网57,在外墙板块2接缝内侧设置与板端留置筋52连接的内嵌筋网58,再将接缝侧模59插入模板定位槽55内,分别通过板底定位栓60和板中定位栓61使接缝侧模59与外墙板块2紧密贴合,然后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外墙板块2的竖向接缝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接缝填充体62;
S53、接缝填充体62强度达设计值后,先在防水板层53的竖向接缝间隙内设置弹性填充体63,再在竖向接缝的临空面依次设置接缝防水带64和接缝加筋网65,然后进行墙面装饰层66施工直至完成施工;
步骤S50-步骤S53中,弹性填充体63采用石油沥青或橡胶板,与外墙板块2和防水板层53接触连接;支撑底板54与模板撑板56和模板定位槽55焊接连接;模板定位槽55和模板撑板56上分别设置有与板底定位栓60和板中定位栓61连接的螺孔;板底定位栓60和板中定位栓61与接缝侧模59相接处均设置有接触压板7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的施工方法制得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
实施例3,
为了直观明了地展示实施例1的内容,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中的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墙底楼板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厚度为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外墙板块2采用厚度为100mm的混凝土板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高度为2.8m、宽度为2m。
斜撑侧板3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与斜向底板4垂直相接。
斜向底板4采用强度等级为C35钢筋混凝土材料,上表面倾斜角度为15°,并在上表面设置供袋体连接管5铺设的槽道。
袋体连接管5采用直径60mm的橡胶管。
刚性隔板6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
间隔袋体7采用厚度2mm的橡胶片缝合成密闭的腔体,与刚性隔板6和弹性连接板8粘贴连接。
弹性连接板8横断面呈“L”形,采用厚度3mm的橡胶板切割而成。
撑梁导槽9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30cm、高度为5cm,在撑梁导槽9上设置横断面呈倒“T”形的滑移槽道。
滑移撑架10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30cm,下表面设置与撑梁导槽9连接的横板。
帘布撑架11包括撑架侧板67、撑架顶板15和撑架底板13,均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50cm;撑架侧板6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撑架顶板15和撑架底板13焊接连接,在撑架底板13上预设供废料回收槽20布设的洞口。
废料回收槽20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50cm、高度为20cm,与撑架底板13焊接连接。
密闭帘布12采用厚度1mm的橡胶片切割而成,与滑移撑架10的撑架顶板15、撑架侧板67和撑架底板13粘贴连接。
密闭连板14采用厚度2mm的橡胶板切割而成,与弹性连接筋17粘贴连接。
撑板锚栓16采用直径3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
弹性连接筋17采用直径30mm的弹簧轧制而成。
喷头连管18采用直径为100mm的钢管轧制而成。
冲刷喷头19采用高压喷头。
吊装挂筋21采用厚度为20mm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U”形,宽度为10cm。
吊装连筋22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底端设置吊装锚板69,顶端设置供吊装挂筋21穿设的吊装连接孔23。
吊装锚板69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吊装连接孔23宽度为12cm,高度为3cm。
吊装绳索24采用直径30mm的钢丝绳。
楼板撑板25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板顶撑柱26采用直径100mm钢管轧制而成,在同一楼板撑板25上设置2根,底端与楼板撑板25焊接连接,顶端设置与螺母连接的螺纹。
落梁连接栓27采用直径6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
控位横筋28采用厚度为10mm、宽度为30cmm钢板轧制而成,在控位横筋28上预设供板顶撑柱26穿设的孔洞。
落梁撑杆29包括直径30mm的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两端设置与竖向滑板37和楼板撑板25连接的杆端转轴70。
竖向滑板37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
杆端转轴70采用直径30mm的不锈钢转动轴承。
控位导板30采用厚度为10mm钢板轧制而成,与控位横筋28垂直焊接连接,内侧壁粘贴柔性垫层31。
柔性垫层31采用厚度为10mm的橡胶片切割而成。
落墙撑板3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
墙底连接筋33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带肋钢筋。
落梁控位体34采用30吨的液压千斤顶,其底面与墙底楼板1的顶面相接,顶面与落墙撑板32的下表面相接。
导向滑槽35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5cm,深度为5cm,在导向滑槽35上预设与竖向滑板37连接的连接槽道38。
滑槽锚筋36采用直径为30mm的膨胀螺栓。
锚筋连接孔68直径为30mm。
注浆连接体39采用强度等级为M20的水泥砂浆。
浆固连接槽40宽度为40mm,呈带状布设,长度为1m内侧壁设嵌固连槽补强筋47,并使浆固连接槽40与连槽注浆孔46连通。
连槽注浆孔46直径为60mm。
反压撑板41采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30cm,在反压撑板41上预设供板顶撑柱26和悬吊拉杆43穿过的孔洞。
悬吊拉杆43采用直径为60mm的螺杆轧制而成,底端与反压挂板42垂直焊接连接。
反压挂板42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cm。
板顶撑帽4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截面呈倒“U”形,宽度为20cm。
竖向加压体45采用液压千斤顶。
连槽补强筋47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浆固连接体48采用强度等级为M20的水泥砂浆。
连接纵筋49采用直径为22mm的螺纹带肋钢筋。
连接箍筋50采用直径10mm的螺纹钢筋。
紧固连接栓51采用直径20mm的高强度螺杆与螺栓组成,与相接的板端留置筋52焊接连接。
板端留置筋52采用直径为10mm的螺纹带肋钢筋。
防水板层53采用PVC防水板。
支撑底板54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与模板撑板56和模板定位槽55焊接连接。
模板定位槽55和模板撑板56均采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在模板定位槽55和模板撑板56上分别设置与板底定位栓60和板中定位栓61连接的螺孔。
板底定位栓60和板中定位栓61均采用直径30mm的高强度螺杆轧制而成,与接缝侧模59相接处设置接触压板73。
接缝侧模59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接触压板73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直径20cm。
补强筋网57、内嵌筋网58和接缝加筋网65均采用钢纤维格栅。
接缝填充体62采用强度等级为C35的自密实混凝土。
弹性填充体63采用石油沥青。
接缝防水带64采用双面丁基胶带。
墙面装饰层66采用厚度30mm的水泥砂浆。
墙角刮板71采用厚度10mm的钢板轧制而成,平面呈“L”形,宽度为10cm,在墙角刮板71上焊接刮板抓手72。
刮板抓手72采用直径30mm的钢管。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发明未对其进行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00、施工准备:进行墙底楼板施工,预制外墙板块,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S10、外墙板块叠放:使斜撑侧板与斜向底板垂直相接,并在斜向底板的上表面铺设与间隔袋体连通的袋体连接管;根据外墙板块的厚度,在斜向底板上间隔布设刚性隔板,并使刚性隔板与间隔袋体连接,在间隔袋体的上表面粘贴弹性连接板;
所述斜向底板上表面倾斜角度为10~30°,并在上表面设置供袋体连接管铺设的槽道;
S20、墙底楼板水力凿毛:在墙底楼板上铺设撑梁导槽,并在撑梁导槽上设置滑移撑架,使滑移撑架的顶端与帘布撑架的撑架顶板焊接连接,并在帘布撑架的内侧设置密闭帘布,使帘布撑架的撑架底板的倾斜角度为10~30°;
S21、在密闭帘布与墙底楼板的相接面设置密闭连板,并分别在密闭连板与撑架顶板之间以及密闭连板与撑架底板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筋,在密闭帘布与墙底楼板之间设置喷头连管,并在喷头连管面向墙底楼板侧设置冲刷喷头,在撑架底板的下方设置废料回收槽;
S30、外墙板块吊装落位:将吊装挂筋穿过吊装连筋的吊装连接孔,并使吊装挂筋通过吊装绳索与吊装设备连接;将楼板撑板置于墙底楼板上,并通过撑板锚栓将楼板撑板与墙底楼板连接牢固;
S31、在楼板撑板上设置板顶撑柱和落梁连接栓,并使板顶撑柱和落梁连接栓顶端分别与控位横筋和落梁撑杆连接;
S32、根据外墙板块的平面位置要求,确定控位导板及柔性垫层的位置,使落墙撑板的竖向投影位于纵向相邻的墙底连接筋之间,并在落墙撑板与墙底楼板之间设置落梁控位体;
S33、使导向滑槽与外墙板块的纵向轴线垂直,并通过滑槽锚筋将导向滑槽与外墙板块连接牢固,使竖向滑板嵌设于导向滑槽的连接槽道内;
S34、在墙底连接筋底端的墙底楼板上涂抹厚度均匀的注浆连接体,再通过吊装绳索进行外墙板块吊装施工,并使镜像相对的控位导板套设于外墙板块端部,然后在竖向滑板与楼板撑板之间设置落梁撑杆,再通过落墙撑板和落梁控位体对外墙板块的下落速率进行控制,使墙底连接筋插入外墙板块底部的浆固连接槽内;
S40、外墙板块预压定位:在板顶撑柱的顶端设置反压撑板,并使反压撑板超出外墙板块的外立面20~40cm;将反压挂板的上表面与墙底楼板的下表面相接,并在反压挂板和反压撑板之间设置悬吊拉杆;
S41、在外墙板块的顶端设置板顶撑帽,并在板顶撑帽与反压撑板之间设置竖向加压体,然后通过连槽注浆孔向带状的浆固连接槽内压浆,在墙底连接筋与连槽补强筋之间的空隙形成浆固连接体,再通过竖向加压体对外墙板块施加下压力,同步调整落梁撑杆的长度校正外墙板块的竖直度,并采用墙角刮板将外墙板块与墙底楼板接缝部位的余浆刮除;
S50、外墙板块接缝后防水施工:在外墙板块的接缝处分别设置连接纵筋和连接箍筋,并通过紧固连接栓对板端留置筋和外墙板块施加紧固拉力,将板端留置筋与相接的连接纵筋连接牢固;
S51、在外墙板块的外侧面上设置防水板层,并使防水板层延伸至外墙板块边线外20~40cm;在墙底楼板上铺设支撑底板,并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模板定位槽和模板撑板;
S52、在外墙板块的内侧面粘贴补强筋网,在外墙板块接缝内侧设置与板端留置筋连接的内嵌筋网,再将接缝侧模插入模板定位槽内,分别通过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使接缝侧模与外墙板块紧密贴合,然后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外墙板块的竖向接缝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接缝填充体;
S53、接缝填充体强度达设计值后,先在防水板层的竖向接缝间隙内设置弹性填充体,再在竖向接缝的临空面依次设置接缝防水带和接缝加筋网,然后进行墙面装饰层施工直至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步骤S21中,所述滑移撑架下表面设置与撑梁导槽连接的横板,且所述帘布撑架包括撑架侧板、撑架顶板及撑架底板,所述撑架侧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撑架顶板和撑架底板焊接连接,所述撑架底板上预设有供废料回收槽布设的洞口,所述撑梁导槽上设置有横断面呈倒“T”形的滑移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步骤S34中,所述吊装连筋底端与外墙板块内部的吊装锚板连接,顶端设置供吊装挂筋穿设的吊装连接孔;所述吊装挂筋横断面呈“U”形;所述控位导板与控位横筋垂直焊接连接,内侧壁粘贴柔性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步骤S34,中所述控位横筋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穿设的孔洞;在同一所述楼板撑板上设置2~3根的所述板顶撑柱,板顶撑柱底端与楼板撑板焊接连接,板顶撑柱顶端设置与螺母连接的螺纹;所述落梁撑杆包括螺杆和螺母,并使螺母两侧螺杆的紧固方向相反,两端设置与竖向滑板和楼板撑板连接的杆端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步骤S34中,所述浆固连接槽呈带状布设,内侧壁设嵌固连槽补强筋,并使浆固连接槽与连槽注浆孔连通;所述滑槽锚筋采用螺纹带肋钢筋,与外墙板块上预设的锚筋连接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步骤S41中,所述反压撑板上预设有供板顶撑柱和悬吊拉杆穿过的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步骤S41中,所述悬吊拉杆底端与反压挂板垂直焊接连接;所述墙角刮板的平面呈“L”形,在墙角刮板上焊接有刮板抓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步骤S53中,所述弹性填充体采用石油沥青或橡胶板,与外墙板块和防水板层接触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与模板撑板和模板定位槽焊接连接;所述模板定位槽和所述模板撑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连接的螺孔;所述板底定位栓和板中定位栓与接缝侧模相接处均设置有接触压板。
9.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运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施工方法施工制得。
CN202210085217.1A 2022-01-25 2022-01-25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352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5217.1A CN114352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5217.1A CN114352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016A CN114352016A (zh) 2022-04-15
CN114352016B true CN114352016B (zh) 2023-04-28

Family

ID=8109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5217.1A Active CN114352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20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8450A (zh) * 2012-08-28 2012-12-05 初明进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CN110359595B (zh) * 2019-07-23 2020-10-09 华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件拼接砌块填充墙及施工方法
CN210562555U (zh) * 2019-07-24 2020-05-19 华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装配拼接式沉淀池
CN111119237B (zh) * 2019-12-31 2021-06-18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下室外墙复合式单侧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3087466U (zh) * 2020-06-30 2021-04-30 周永良 一种建筑施工中隔墙板的堆放装置
CN112343222A (zh) * 2020-11-09 2021-02-09 北京市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叠合剪力墙结构及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09841B (zh) * 2020-12-23 2021-12-24 四川尧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框架剪力墙柱与砌体填充墙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016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6343B (zh) 悬挑式单侧墙体混合加固及置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83311B (zh) 预制t梁的施工方法
CN111203977B (zh) 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08951840B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110184934B (zh) 现浇盖梁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279334B (zh) 双柱式花瓶墩钢模板一次浇筑成型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1119237B (zh) 地下室外墙复合式单侧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2228103B (zh) 基坑开挖既有地铁隧道应急防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727075A (zh) 斜屋面与平屋面一体化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359586B (zh) 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359595B (zh) 预制件拼接砌块填充墙及施工方法
CN111042569A (zh) 医院地下室有限空间内加建直线加速器机房施工方法
CN114352016B (zh) 后防水预制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2762229B (zh)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方法
CN211007173U (zh) 预制件拼砌砌体填充墙
CN113174854B (zh) 大跨度宽体预留后浇带现浇箱梁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05633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变形缝处组合模板
CN112252167B (zh) 桥梁盖梁及施工方法
CN107012948A (zh) 一种地下室楼层搭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72537B (zh) 双曲拱桥复合式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6053129U (zh) 一种t形轻钢构造柱
CN113882423B (zh) 异形基础定型化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04866A (zh) 混凝土桥面铺装更换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
NZ752645A (en) Underground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15749811U (zh) 一种预制箱梁的轻量化封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7

Address after: Room 289, No. 333 Jiufo Jianshe Road,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3 Three Units 1901, Wanda Commercial Center, Gongs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