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4341B -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4341B
CN114344341B CN202210071747.0A CN202210071747A CN114344341B CN 114344341 B CN114344341 B CN 114344341B CN 202210071747 A CN202210071747 A CN 202210071747A CN 114344341 B CN114344341 B CN 114344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ifidobacterium
probiotic composition
composite
weight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1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44341A (zh
Inventor
王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feiba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feiba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feiba Healt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feiba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17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44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4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4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4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3~5份,乳酸菌20~30份,戊糖片球菌1~3份,复合多糖5~8份,保护剂3~5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5~20:8~10:1~3:3~7组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不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很好的缓解便秘和腹泻,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减肥功效,复合多糖的添加,改善了组合物的口味,获得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

Description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调查研究显示,经常三餐饮食不定时、饥饱不均的人罹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加上如今人们长时间处于一个压力的社会工作环境中,过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容易造成胃部痉挛,引起胃痛。此外,像烧烤、熏肉、腌肉等这些有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会致癌,我们的肠胃是非常脆弱的,太高温的食物容易烫伤胃黏膜,形成溃疡。因此,关于调节肠胃作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然而,也存在一些弊端,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提供一些虚假产品,不仅不能调节肠胃,反而会危害人类健康。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而可用于肠道调节的益生菌有多种,而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等,逐渐成为了本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现有技术中在对促进肠道调节的益生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将多种菌同时混合,并加入各种多糖、添加剂等物质,然而这种做法带来的调节肠道健康的有益效果有限,各种添加剂的加入,还会给人体带来刺激作用,甚至引起便秘。
基于此,中国专利CN104824662B公开了一种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组合物中仅包含细菌和多糖,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适合糖尿病人使用,但是,对比这种组合物中的组分及其带来的技术效果可知,这种组合物虽然可以有效调节肠道中的菌群,对肠道的消化吸收作用有益,但是这种组合物在制备成保健食品时需要添加香精,而食用过量香精容易导致便秘的发生,对人体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不仅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很好的缓解便秘和腹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3~5份,乳酸菌20~30份,戊糖片球菌1~3份,复合多糖5~8份,保护剂3~5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5~20:8~10:1~3:3~7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4份,乳酸菌25份,戊糖片球菌2份,复合多糖7份,保护剂4份。
优选地,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7:9:2:5组成。
优选地,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3~5:2~4:9~15组成。
优选地,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4:3:13组成。
优选地,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6~8:1~5组成。
优选地,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7:3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复合多糖,保护剂,然后置于100~300rpm转速下搅拌20~30min,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的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调节肠道的产品包括药剂、饮料、奶粉。
发明人针对现有的肠道菌群不平衡问题,对目前已有的可以促进肠道吸收的菌群进行了大量分析及筛选,最终发现将本发明方案中所述的菌群混合起来使用时可以达到良好的促进菌群平衡,以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市面上已有的双歧杆菌一般是由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将保加利亚乳杆菌替换成嗜酸乳杆菌,同时加入乳双歧杆菌BB-12,并与长型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按一定比例加入,可以大大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而且,发明人加入的乳双歧杆菌BB-12可以通过刺激与肠蠕动有关的五-羟色胺分泌来获得改善便秘症状的功效,而戊糖片球菌的加入,可以更进一步改善便秘,并防止腹泻的发生。同时,发明人还意外发现,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保护剂,可以进一步防止腹泻,而复合多糖中的乳果糖同样具有一定的通便功效,保护剂中的纤维素不会被人体吸收,可以将多余油脂吸附,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堆积,有利于减肥,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加入,进一步加快了多余脂肪的排出,并可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添加了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等菌种,辅以保护剂与复合多糖,可以有效维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有利于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发明人对三联活菌进一步创新,制成四联活菌,在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止便秘及腹泻的功效;
(2)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可以有效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改善便秘,防止腹泻的发生;
(3)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还添加复合多糖,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等成分,可以加速脂肪排出,提高了人体免疫力,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有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方法和仪器说明书内容进行操作;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所述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双歧杆菌BB-12,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均购自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述乳果糖可购自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编号4618-18-2;所述壳聚糖可购自江苏宜昊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编号9012-76-4;所述低聚果糖可购自郑州超凡化工有限公司,CAS编号57-48-7;所述纤维素可购自大城县亦博化工有限公司,CAS编号9004-34-6;所述山梨醇为固体山梨醇,可购自寿光和润糖醇有限公司;所述配方奶粉可购自陕西红星乳业有限公司,品牌为美羚羊奶粉。
实施例1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3份,乳酸菌20份,戊糖片球菌1份,复合多糖5份,保护剂3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5:8:1:3组成;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3:2:9组成;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6:1组成。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复合多糖,保护剂,然后置于100rpm转速下搅拌20min,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5份,乳酸菌30份,戊糖片球菌3份,复合多糖8份,保护剂5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20:10:3:7组成;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5:4:15组成;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8:5组成。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复合多糖,保护剂,然后置于300rpm转速下搅拌30min,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4份,乳酸菌25份,戊糖片球菌2份,复合多糖7份,保护剂4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7:9:2:5组成;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4:3:13组成;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7:3组成。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复合多糖,保护剂,然后置于200rpm转速下搅拌25min,混合均匀,即得。
对比例1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将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替换为高温凝结芽孢杆菌。
对比例2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将实施例3中的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替换为由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1:1组成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对比例3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中的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1:1:1组成。
对比例4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将实施例3中的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替换为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7:9:5组成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对比例5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中的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1:1:1组成。
对比例6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6中的复合多糖由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3:13组成。
对比例7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7中的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1:1组成。
对比例8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8中的保护剂为纤维素。
对比例9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对比例9中将戊糖片球菌替换成乳酸片球菌。
试验例1消化吸收功能试验
1.试验样品:实施例1-3及对比例1-8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2.试验方法:SD雄性小鼠共120只,体重在150g±20g,平均分成12组,每组10只,要求,各小鼠身体健康,无明显不良症状;
3.试验方法:试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将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加入至配方奶粉中,混合重量比例为5%,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配方奶粉,不添加任何组合物。
将各组奶粉按4.0g用45℃、30mL的水混合,按照20mL/kg给予小鼠灌胃,每天处理3次,试验期间自由进食、进水,连续处理20天,记录小鼠体重增长、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以各组小鼠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试验结果:具体试验结果参见表1。
表1不同试验样品的消化情况
试验样品 小鼠初重 小鼠终重 平均日增重 日摄食量 食物利用率
实施例1 147.85 290.85g 7.15g 19.58g 0.36
实施例2 132.61 276.81g 7.21g 19.49g 0.37
实施例3 154.55 301.35g 7.34g 18.35g 0.40
对比例1 142.38 277.38g 6.75g 21.77g 0.31
对比例2 160.62 284.02g 6.17g 25.71g 0.24
对比例3 139.18 275.98g 6.84g 24.42g 0.28
对比例4 152.37 279.97g 6.35g 23.50g 0.27
对比例5 167.15 301.75g 6.73g 21.71g 0.31
对比例6 159.88 298.08g 6.91g 21.59g 0.32
对比例7 163.25 292.25 6.45 20.79 0.31
对比例8 149.78 271.98 6.11 21.08 0.29
阴性对照组 165.33 286.53g 6.06g 26.35g 0.23
由上述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加入奶粉中,其食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8组,这正好证明了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具有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功能,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对比例1-8组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明显降低,说明改变了本发明组合物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消化吸收功能显著降低。
试验例2便秘腹泻试验
1.试验样品:实施例1-3及对比例9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
2.试验动物:ICR雄性小鼠60只,重量在20±2g左右,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
3.试验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记载的通便功能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具体过程如下:建立便秘模型,经口灌胃给予造模药物复方地芬诺酯(10mg/kgBW),建立小鼠便秘模型,灌胃墨汁,测定小鼠首粒排黑便的时间及5小时内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用来反映小鼠的排便情况。
便秘模型建立成功后,将上述各试验样品用水溶解成2mg/mL,将各组小鼠分别灌胃上述试验样品,每次灌胃10mL,每天灌胃2次,对照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处理7天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6小时,空白对照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将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地芬诺酯,半小时后,向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用墨汁灌胃,动物均单笼饲养,正常饮水进食,从灌墨汁开始,记录每只小鼠首粒排黑便时间,5小时内排黑便粒数及重量。
表2各组小鼠的排便结果
Figure BDA0003482323500000081
Figure BDA0003482323500000091
由上述表2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组配方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排便功效,可以有效防止便秘,而对比例9组由于将戊糖片球菌替换成乳酸片球菌,其通便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人进一步选择具有腹泻的志愿者20名,分成2组,分别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及对比例9制得的组合物,每天早、晚各给予1次,每次给予5g,连续服用3天后,观察各志愿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组合物的志愿者腹泻普遍消失,仅有1名志愿者仍有轻微腹泻,而服用对比例9组制得的组合物的志愿者中,只有14名志愿者的腹泻症状变轻,其余6名志愿者的腹泻症状变化不明显,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知道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防腹泻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0~20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3~5份,乳酸菌20~30份,戊糖片球菌1~3份,复合多糖5~8份,保护剂3~5份;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5~20:8~10:1~3:3~7组成;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3~5:2~4:9~15组成;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6~8:1~5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组成: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15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4份,乳酸菌25份,戊糖片球菌2份,复合多糖7份,保护剂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由乳双歧杆菌BB-12、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按重量比17:9:2:5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多糖由乳果糖、壳聚糖和低聚果糖按重量比4:3:13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由纤维素及山梨醇按重量比7:3组成。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自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乳酸菌,戊糖片球菌,复合多糖,保护剂,然后置于100~300rpm转速下搅拌20~30min,混合均匀,即得。
7.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在制备调节肠道的产品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肠道的产品包括药剂、饮料、奶粉。
CN202210071747.0A 2022-01-21 2022-01-21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344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747.0A CN11434434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1747.0A CN11434434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4341A CN114344341A (zh) 2022-04-15
CN114344341B true CN114344341B (zh) 2022-09-16

Family

ID=8109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1747.0A Active CN114344341B (zh) 2022-01-21 2022-01-21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4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4623A (zh) * 2022-04-19 2022-05-17 广东益可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改善气虚型便秘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8289A (zh) * 2019-01-07 2019-05-07 云浮市新金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低聚半乳糖益生元组合物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1681A1 (en) * 2003-05-30 2004-12-01 Claudio De Simone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bination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EP4165999A1 (en) * 2013-12-11 2023-04-19 DuPont Nutrition Biosciences Ap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dairy product having a stable content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CN104824662B (zh) * 2015-04-10 2017-10-13 圣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具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616586A (zh) * 2016-10-14 2017-05-10 千亿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肠胃保健益生菌粉
CN109619596A (zh) * 2019-01-28 2019-04-16 江西美好时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理便秘的益生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5963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聚糖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2996A (zh) * 2021-08-25 2021-11-19 广州市沐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具有减肥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8289A (zh) * 2019-01-07 2019-05-07 云浮市新金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低聚半乳糖益生元组合物
CN110151796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科宜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成易瘦体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4341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8318B (zh) 一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8551473B2 (en) Metabolically active micro organism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DE60316772T2 (de) Von menschen oder tieren verwendbare diätetische und/oder pharmazeutische zubereitungen auf basis von probiotischen mikroorganismen
CN104642870B (zh)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
CN106619743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Zduńczyk et al.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f postileal fermentation in broilers and turkeys part 1: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its modulation by feed additives
CN109619540A (zh) 一种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40251A (zh) 一种改善便秘的益生菌凝胶糖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5970A (zh) 一种全消化道改善的复合营养食品
CN109475151A (zh) 控制肠道微生物群中有害细菌的免疫调节和促生长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942527A (zh)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83285A (zh) 一种糖尿病的理疗保健食品
CN108402320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其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CN109315769A (zh) 一种用于改善人体肠内环境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9753A (zh) 断乳仔猪饲用复合制剂、含其饲料和应用
CN107772195A (zh) 一种畜禽用饲料脱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4341B (zh) 具有调节肠道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923226B1 (ko) 항균효과가 강화된 사료첨가용 유산균제제 와 그 제조방법
CN111035661A (zh) 植物乳杆菌的用途
CN105995443B (zh) 一种婴幼儿益肠营养米粉及其制备方法
Simsek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various supplementations on the mucin-and serotonin-releasing cell numbers in small intestine of quails
CN109329583A (zh) 一种肉鸡饲料
CN111603489A (zh) 一种改善便秘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147A (zh) 一种肉仔鸡无抗日粮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及其使用方法
Dhruw et al. Effect of Live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DC 15 and CURD as probiotics on blood biochemical profile of early weaned pigl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409, 4th Floor, No. 3, Yiheng Road, Datian, Hebian, Hebian, Helong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Bafeiba Health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40 room 913, floor 9, No. 629, Helong 1st Road, Helong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Mujia Health Indust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236000, Room 315, 2.5 Industrial Park, Bowu Modern Industrial Park, Hehuan Road, High tech Zone,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feiba Foo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9, 4th Floor, No. 3, Yiheng Road, Datian, Hebian, Hebian, Helong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afeiba Health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