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14C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14C
CN1143414C CNB991188454A CN99118845A CN1143414C CN 1143414 C CN1143414 C CN 1143414C CN B991188454 A CNB991188454 A CN B991188454A CN 99118845 A CN99118845 A CN 99118845A CN 1143414 C CN1143414 C CN 11434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nnector
metal spare
substrates
connector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188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9550A (zh
Inventor
长田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59828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8347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0635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1504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49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9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4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具备有基体,插入装配到基体中的连接器金属件以及向与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插入基体中的导线。另一种连接器,具备基体及插入装配到基体中的多个连接器金属件。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各自的一端从基体前面向与基体前面相对向的第一方向突出。连接器金属件的各个另一端在与第一方向并列的同时,沿着基体的外周侧面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在连接器金属件的所有另一端与外周侧面之间形成预定间隔的间隙。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基体上备有连接器金属件及与该金属件电导通的导线的连接器以及在基体上装配有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例如适于在主体与盖可绕铰接轴旋转地构成的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中将主体一侧的电路与盖一侧的电路连接起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此前,在图15所示的主体41及盖42可绕铰接轴旋转地构成的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40中,主体41一侧的电路基板与盖42一侧的电路基板进行电连接时,须将导线44插入到铰接部件中。但是,这种导线的插入作业妨碍自动组装,成为降低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另外,使用上述在基体上备有连接器金属件及将该金属件进行电导通的导线的连接器,在考虑到使得装入小型器械时及组装时比较容易操作的情况下,连接器金属件与导线的电连接采用压接及焊接,其操作性差,会招致生成效率的下降。此外,由于具有上述导线的连接器难以实现小型化,不适合作为用于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的连接器,所以最好利用压接来进行电连接。但是,由于一般在利用压接时,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与导线的长度方向正交,当容纳在铰接部内的连接器主体随着铰接部的旋转围绕沿着连接器插头方向的旋转轴转动时,导线的延长部分进行很大的旋转,从而,在导线的前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另一个电路基板上的情况下,会使导线过分弯曲并增加张力,有可能使导线断线或因导线而妨碍铰接部的旋转。
此外,为了避免前述导线插入作业的麻烦,在把于上述基体上装有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连接器用于铰接部分上的情况下,将连接器金属件与和电路基板连接的导线的电连接制成面安装及端子贯通的结构时,会造成固定及焊接的工作效率变差,使生产效率下降。另外,在有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情况下,必须分别进行该项操作,使得工作效率进一步恶化。从而,在将这种连接器用在铰接部分上时,在考虑到使之装入小型器械及其组装的操作变得较易进行的场合,必须使连接器的金属件与电路基板一侧的电连接比较容易地进行而且具有高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组装操作容易的基础上,即使将基体能够随着铰接部的转动围绕沿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的转动轴转动地安装到小型器械的铰接部上,导线的延长部分也仅围绕该转动轴扭转,避免该延长部分大的旋转,从而不会引起导线的过度弯曲也不会造成张力,因而不容易断线,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连接器备有基体,用于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连接件金属件电连接而插入并装配到前述基体的连接器金属件,以及向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插入前述基体的导线,其第一个基本特征在于,插入前述基体的导线由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前端从侧方压接,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进行电连接,前述导线中的未插入前述基体的部分在其插入口处向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弯曲,该弯曲的导线的一部分由设于前述基体上的导线夹持部夹持,前述基体组装在可转动地构成的小型器械的绞接部上,安装成随着前述铰接部的转动而绕沿着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旋转轴转动,前述导线夹持部与前述铰接部的旋转轴方向平行地形成。
利用上述的特征结构,由于连接器金属件与导线的电连接,在将连接器金属件插入基体内的情况下,连接器金属件的前端由侧方与插入该基体的导线压接而电接触,从而,除组装操作容易之外,由于导线延长到基体外的部分与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平行,所以即使将基体能够随着铰接部的转动围绕沿连接器金属件的插入方向的转动轴转动地安装到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的铰接部,导线的延长部分仅围绕该转动轴扭转,可以避免该延长部分大的旋转,从而不会引起导线的过度弯曲也不会造成张力,因而不容易断线,可提供高可靠性的连接器。
此外,本发明中,在前述基体前面上形成有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基体的被嵌合部相嵌合的嵌合部,该嵌合部不是以沿与前述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对面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状。
通过形成上述的嵌合部,即使在将多个连接器金属件配置在旋转对称的位置上时,例如,将二个连接器金属件配置在180度的旋转对称的位置上时,也不会发生误嵌合,必能正确地将各连接器金属件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连接器金属件相连接。
进而,本发明的连接件备有基体及用于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连接器金属件电连接而插入并装配到前述基体上的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连接器,其第二个基本特征在于,前述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每个的一端从前述基体前面向与前述基体前面相对向的第一方向突出,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各自的另一端与前述第一方向并列的同时,沿着前述基体的外周侧面向与前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所有另一端与前述外周侧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间隔的间隙。
利用这种特征结构,可将厚度与前述间隙的间隔相适应的FP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从前述第二方向沿着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各个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压入该间隙之内,将前述各个另一端和与电路板板一侧电连接的FPC无偏移地相对固定,可使通过将各另外一端与FPC上的端子的焊接等所进行的连接操作变得格外容易,同时还可防止因焊接不好而造成的端子间短路等次品。
从外,由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各自的一端的突出方向(第一方向)与FPC的压入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是正交的,所以当使第一方向与铰接轴一致地将本连接器设置在铰接内部时,将FPC从与铰接轴正交的方向,也就是从电路基板所在的方向压入前述间隙,可容易地进行该压入操作。
进而,在本发明的上述具有第二特征的结构中,还在前述连接器金属件的各个另外一端的内面一侧上形成有向前述外周侧面突出的突起部。
通过形成这种突起部,在将FPC压入前述间隙中时,FPC上的端子与前述突起部可稳定而可靠地相互接触,不用焊接也可确保两者的电连接。另外,利用一次压入操作可进行多个电连接,更加提高工作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上述具有第二个特征的结构中,前述另一端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位于距前述基体前面最远处的连接器金属件从其另一端的比前述基体前面远方一侧的侧边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前述外周侧面弯曲而成。
通过具有这种弯曲部,限制压入前述间隙的FPC在前述第一方向及其反方向的偏移,从而使得各个另外一端与FPC上的端子之间的固定及定位更加可靠,其结果使两者的电连接更加可靠,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进而,在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第二特征的结构中,在前述基体的前面形成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被嵌合部相嵌合的嵌合部。更且,前述配合部不是以沿着与前述与之相配的连接器对面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形状。
这样,本连接器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机械连接不仅是在两个连接器金属件之间进行连接,而且通过前述嵌合部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的被嵌合部之间的嵌合在基体之间也进行机械连接,所以,在两个连接器之间施加扭转等的外力时,基本可由基体吸收这些外力,可防止连接器金属件特别是从基体前面突出的前述一端的变形,避免因这种变形而造成的接触不良。
另外,在前述基体前面的旋转对称的位置处设置多个连接器金属件的情况下,例如,在二个连接器金属件设置在180度的旋转对称位置处时,通过将前述嵌合部设置在非旋转对称的位置处,可防止误嵌合,必然能够正确地将各连接器金属件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连接器金属件相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优点,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器械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组装工序中插入导线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组装工序中导线的固定及插入连接器金属件时的立体图。
图5是在表示在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基体内部导线与连接器金属件的接触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组合完毕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具有第一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与图8不同的方向观察时所看到的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立体图。
图10是从第一方向观察时所看到的具有第二个特征结构的连接器后视图。
图11是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相对于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插入FPC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相对于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插入FPC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插入具有第二特征结构的连接器的状态下的FPC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小型器械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连接器1、11是具有图1所示的主体31及盖32组装在可围绕铰接轴33转动地构成的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30的铰接部分的第一特征结构的阴型连接器1,及具有可与该阴型连接器1嵌合地制作的第二特征结构的阳型连接器11。在图1中,将前述主体31分解为位于前述盖32一侧的罩部31a与容纳印刷电路基板34的基板侧主体31b进行图示。
首先,对前述阴型连接器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前述连接器1如前面所述,由于用于组装到前述小型器械30的前述铰接部分中加以使用,所以如图2至图6所示,该连接器1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其大小可插入到前述铰接部分的圆筒状空洞部的大致呈圆筒形的基体2。此外,在该基体2上,从和与之相配的前述阳型连接器11相对向的基体前面2a沿基体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分别将两个连接器金属件3插入、装配的二个连接器金属件插入孔2b,进而,在前述基体2的后方部分设置用于分别与前述两个连接器3电连接、将引出到前述基体2外部的两根导线4分别在与前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图中上下方向插入的两根导线插入孔2c。这里,前述基体的长度方向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插入方向一致。
此外,在前述基体2上设置将插入到前述导线插入孔2c中的前述导线4从前述导线插入孔2c的开口端部向前述基体2的后方一端与前述长度方向平行地弯曲并夹持该导线用的导线夹持部2d。更具体地说,前述导线夹持部2d由两条与前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槽所形成,这两条槽位于从前述导线插入孔2c的开口端起至前述基体2的后端之间的前述基体2的二个侧面上。该槽的宽度及深度与前述导线4的粗细相一致,设置成适合于夹持导线的尺寸。
但是,由于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插入孔2b及插入其内的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3在从前述长度方向上观察时是180度旋转对称地设置在前述基体前面2a上,所以有可能造成和与之相配的前述阳型连接器11反转180度而误嵌合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一点,本实施例中,在与前述基体2内的前述阳型连接器11嵌合部分的一部分上设置切口部5,在与前述阳型连接器11对应的部位上设置与该切口部5嵌合的凸缘21。通过这一切口部5,与前述阳型连接器11嵌合的部分成为非旋转对称的形状,可防止上述的误嵌合。
为了夹持与之相配的前述阳型连接器11的突起状连接器金属件并进行电连接,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述基体前面2a一侧的形状呈U字形。此外,为了相互绝缘,前述导线4采用乙烯基树脂等包覆的绝缘线。
下面,对前述阴型连接器1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首先将被包覆的两条前述导线4分别插入前述导线插入孔2c,将残留在前述导线插入孔2c外面的部分向前述基体2的后方弯曲成直角并嵌入到前述导线夹持部2d的各槽内。接着,如图4及图5所示,将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插入前述连接器金属件插入孔2b。这时,由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端为破除前述导线4的包覆层而被加工得十分锋利,所以当压接到前述导线4上时,将该包覆层破除,与前述导线4的芯线直接接触进行电连接。前述导线4由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端及前述导线插入孔2c的内壁夹持。图6表示组装完毕后的前述连接器1。
此外,图4所示的两个工序在把前述导线4的弯曲夹持插入到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述连接器金属件插入孔2b中之后进行也没有关系。
此外,在将前述导线4中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端接触部分的包覆层预先除去之后,再将前述导线4插入到前述导线插入孔2c中也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前述导线4的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安装有可与印刷电路基板34上设置的阴型连接器35连接的其它阳型连接器6。此外,即使前述导线4的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安装其它的这种连接器,同时,为了利用焊接等方法直接与电路基板连接而原封不动地敞开也可以。
另外,如图7所示,从前述导线4内的前述基体2向后方延长的部分被制成卷缩状是优选的实施例。
但是,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及前述导线4的数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分别为一个或三个以上也没有关系。
此外,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也不一定必须制成U字形,其形状可适当地变更。另外,前述基体2的形状也可按照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1的形状适当地变更。
下面,对前述阳型连接器1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前述连接器11用于组装在如上所述的前述小型器械30的前述铰接部分上,如图8至图11所示,它备有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可插入前述铰接部分的圆筒状的空洞内的尺寸的大致圆筒形的基体12。此外,在该基体12上设有用于将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分别插入装配的两个嵌合槽15、16以及用于使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一端13a、14a从和与之相配的前述阴型连接器1相对向的基体前面12a向与该基体前面12a相对向的第一方向X突出的贯通孔17、18。
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由棒状的一端13a、14a及J字形部分13b、14b构成,与前述的一端13a、14a相反一侧的另一端13c、14c形成于前述J字形部分13b、14b的前端一侧上,可向与前述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依次地将其一端13a、14a向前述第一方向X分别穿过前述贯通孔17、18,使前述J字形部分13b、14b的靠近前述一端13a、14a一侧的部分分别嵌入到前述嵌合槽15、16中。
在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装配到前述基体12的状态下,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前述另一端13c、14c沿着前述第一方向X并列在同一平面上,事先已插入的连接器金属件13的前述J字形部分13b位于前述基体前面12a一侧。此外,前述另一端13c、14c沿着前述基体12的外周侧12b位于其外侧,在与前述外周侧面12b之间形成预定间隔(例如,约0.3mm)的间隙19。如图12及图13所示,该间隙19用来压入前述盖32一侧的电路基板FP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22的端部22a(参照图14),因此,分别使前述另一端13c、14c形成平板状,被前述外周侧面12b的前述另一端13c、14c覆盖的部分为平坦的。
在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中后插入的连接器金属件14的前述另一端14c的位于远离前述基体12a的侧边部上形成向前述外周侧面12b弯曲突出的弯曲部14d。在没有该弯曲部14d的情况下,前述间隙19向前述第二方向开口,与此同时在与前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也开口,在将前述FPC22的端部22a压入时,存在向前述相反方向偏移的可能性,但通过将前述端部22a卡止在前述弯曲部14d上进行定位,可限制向前述相反方向的偏移。
进而,前述两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前述另一端13c、14c的内面侧、也就是与前述外周侧面12b相对向的部分上形成向前述外周侧面12b突出的厚度约0.1mm的球面状突起部20。从而,前述各突起部20与前述外周侧面12b之间的间隔约0.2mm,与前述间隙19的其它部分相比变窄。
但是,由于前述两个贯通孔17、18及从它们当中向前述第一方向X突出的前述一端13a、14a,在前述基体前面12a上从前述第一方向X观察时是180度旋转对称配置的,所以存在和与之相配的阴型连接器、反转180度而误嵌合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一点,本实施例中,在前述基体前面12a的端缘部的一部分上设置在前述第一方向X上突出的凸缘21,成为前述凸缘21作为嵌合部,在与前述阴型连接器1对应处设置的前述切口部5作为被嵌合部,两者相互嵌合的结构。由于该凸缘21,在前述基体前面12a上从前述第一方向X观察时变成不是180度旋转对称的,可防止误嵌合。
如上所述,前述连接器11被插入前述铰接部分,是一个将前述主体31一侧的前述印刷电路基板34与盖32一侧的前述FPC22电连接的一个部件,如图14所示,将前述FPC22的端部22a从前述第二方向Y压入前述间隙19,以实现前述FPC22与前述连接器11的电连接。
这里,在将前述端部22a压入前述间隙19中的情况下,由于前述端部22a在前述第一方向X上的偏移受到前述基体前面12a一侧的壁部及前述弯曲部14d的限制,从而在可将形成于前述端部22a上的电极22b及前述另一端13c、14c之间进行正确的定位,与此同时,前述突起部20与前述电极22b更加可靠地接触,从而,前述电极22b与前述另一端13c、14c之间即使不用焊接,也可以获得不存在接触不良的良好的电接触。
在前述阳型连接器11的上述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数目为两个,但是其数目为三个以上也没有关系。此外,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前述基体12的形状也可根据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的形状适当变更。
另外,前述间隙19的前述预定间隔也可根据前述FPC22的前述端部22a的厚度适当变更。
进而,上述实施例中,在前述另一端13c、14c上设置前述突起部20,但也不一定非设置不可。另外,形成于前述端部22a上的电极22b与前述另一端13c、14c之间的接触不用压接而用焊接使之接触也可以。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在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4的前述另一端14c上设置前述弯曲部14d,限定前述FPC22的偏移,但是也不是非设置前述弯曲部14d不可。另外,代替在前述另一端14c侧形成前述弯曲部14d,在与前述外周侧面12b的前述弯曲部14d对应的部分上设置与前述间隙19的前述预定间隔相当厚度的突起,用于限制前述FPC22的偏移也可以。此外,当该突起过大时,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向前述基体12中插入时的阻力会增大,有可能妨碍组装时的工作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前述连接器1、11也可应用于除组装到如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机等小型器械30的铰接部分以外的其它用途。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包括:基体(2);用于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1)的连接器金属件(13、14)电连接而插入装配到前述基体(2)中的连接器金属件(3);向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插入到前述基体(2)中的导线(4);其特征在于,
插入前述基体(2)的前述导线(4)由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前端从侧方压接,与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电连接,前述导线(4)的未插入前述基体(2)内的部分在其插入口处向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插入方向弯曲,该弯曲的导线(4)的一部分由设于前述基体(2)上的导线夹持部(2d)夹持,
前述基体(2)组装在可转动地构成的小型器械(30)的铰接部上,并安装成随着前述铰接部的转动而绕沿着前述连接器金属件(3)的旋转轴转动,前述导线夹持部(2d)与前述铰接部的旋转轴方向平行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前述基体前面(2a)上成形有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1)的基体(12)的被嵌合部(21)嵌合的嵌合部(5),该嵌合部(5)不是以沿着与前述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1)的对面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状。
3.一种连接器,包括:基体(12);用于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的连接器金属件(3)电连接而插入装配到前述基体(12)中的多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各自的一端(13a、14a)由前述基体前面(12a)向与前述基体前面(12a)相对向的第一方向(X)突出,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各自的另一端(13c、14c)与前述第一方向(X)并列的同时,沿着前述基体(12)的外周侧面(12b)向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在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所有另一端(13c、14c)与前述外周侧面(12b)之间形成预定间隔的间隙(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连接器金属件(13、14)的各个另一端(13c、14c)的内侧面上形成向前述外周侧面(12b)突出的突起部(2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另一端(13c、14c)具有弯曲部(14d),该弯曲部(14d)由位于距前述基体前面(12a)最远处的连接器金属件(14)从其另一端(14c)的比前述基体前面(12a)远方一侧的侧边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向前述外周侧面(12b)弯曲而成。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基体前面(12a)上形成有和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的基体(2)的被嵌合部(5)嵌合的嵌合部(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配合部(21)不是以沿着与前述与之相配的连接器(1)的对面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形状。
CNB991188454A 1998-09-14 1999-09-14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4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982898A JP3283474B2 (ja) 1998-09-14 1998-09-14 コネクタ
JP259828/1998 1998-09-14
JP270635/1998 1998-09-25
JP27063598A JP3415041B2 (ja) 1998-09-25 1998-09-2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9550A CN1249550A (zh) 2000-04-05
CN1143414C true CN1143414C (zh) 2004-03-24

Family

ID=2654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88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3414C (zh) 1998-09-14 1999-09-1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579117B2 (zh)
EP (1) EP0987798B1 (zh)
KR (1) KR100411540B1 (zh)
CN (1) CN1143414C (zh)
DE (1) DE69935292T2 (zh)
HK (1) HK1027439A1 (zh)
NO (1) NO317963B1 (zh)
TW (1) TW43165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5070A1 (en) * 2000-07-18 2002-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lectrically connected hinged parts
TWM269636U (en) * 2004-12-23 2005-07-0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CA2668110C (en) * 2006-11-02 2011-10-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Wire retention connector system
US8651460B2 (en) * 2011-06-01 2014-02-18 The Wiremold Company Wall grommet for power connection
CN105826781A (zh) * 2016-04-29 2016-08-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转接连接器及其转接接触件
CN114142271A (zh) * 2021-11-29 2022-03-04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fc连接端子
CN117276996B (zh) * 2023-11-20 2024-02-20 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卡扣式通讯线束转接头组件及包括其的通讯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C (de) * 1877-07-26 W. HlERONIMUS, Buchdruckereibesitzer, in Köln Selbstthätiger Bogenableger für Druckerpressen und ähnliche Apparate
US3751579A (en) * 1972-02-04 1973-08-07 Honeywell Inc Electrical wiring bushing with strain relief
US4227763A (en) * 1979-04-09 1980-10-14 Amp Incorporated Commoning connector
US4424403A (en) * 1979-06-14 1984-01-03 Virginia Paten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able assembly having shielded conduct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same
ES2009662A6 (es) * 1988-10-27 1989-10-01 Amp Espanola Un conjunto conectador electrico para conectar conductores a un miembro de circuito.
US4909755A (en) * 1988-12-08 1990-03-20 Swan Chen Conducting terminal of a telephone cord plug
TW218938B (en) * 1993-04-12 1994-01-11 Whitaker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601493Y2 (ja) * 1993-05-21 1999-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964446B2 (ja) * 1994-11-22 1999-10-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コネクタ
US5681176A (en) * 1994-12-05 1997-10-28 Nec Corporation Hinge connector suitable for use in a hinge portion included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DE19756585A1 (de) * 1996-12-19 1998-06-25 Whitaker Corp Steckverbinder bestehend aus einem Gehäuse und mindestens einem Kontakt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Steckverbindern
TW399810U (en) * 1997-03-13 2000-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ulti-direction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00034927A (ko) 2000-06-26
DE69935292T2 (de) 2007-11-15
KR100411540B1 (ko) 2003-12-18
US6579117B2 (en) 2003-06-17
EP0987798B1 (en) 2007-02-28
NO994427L (no) 2000-03-15
CN1249550A (zh) 2000-04-05
TW431652U (en) 2001-04-21
NO317963B1 (no) 2005-01-17
HK1027439A1 (en) 2001-01-12
US20010055912A1 (en) 2001-12-27
EP0987798A3 (en) 2002-04-17
NO994427D0 (no) 1999-09-13
DE69935292D1 (de) 2007-04-12
EP0987798A2 (en) 2000-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5289B2 (en) Jack
TWI323055B (zh)
KR100355900B1 (ko) 종방향으로 신장가능한 힌지 커넥터
ES2313165T3 (es) Conectador de telecomunicaciones.
CN101771202A (zh) 接地结构以及使用该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836353A (zh) 带有牺牲电弧放电接点的阴端子
CN1143414C (zh) 连接器
CN1188999A (zh) 扁平导体的电接插件
US2019004426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CN1213520C (zh) 一种用于软带状缆线的电接插件
TWI326947B (zh)
JP2008235272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841856A (zh) 连接装置
CN1725562A (zh) 插座端子
CN101267217B (zh) 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插塞接头
JP2982102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JP6687166B2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同軸ケーブル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CN218770199U (zh) 电连接器
JP3283474B2 (ja) コネクタ
TWI288992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26173Y (zh) 同轴连接器
CN1118892C (zh) 电连接器
CN2596609Y (zh) 电连接器
JP3415041B2 (ja) コネクタ
CN2395405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24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