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4371A -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4371A
CN114324371A CN202111415615.7A CN202111415615A CN114324371A CN 114324371 A CN114324371 A CN 114324371A CN 202111415615 A CN202111415615 A CN 202111415615A CN 114324371 A CN114324371 A CN 114324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station
seal
detection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56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凤丽
褚翔宇
荆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56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4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4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43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封口检测系统包括机架、固定机构、气冲机构以及图像获取机构。机架设置有检测工位。固定机构设置在检测工位上,固定机构用于固持进入检测工位的待检测包装袋。气冲机构设置在检测工位上,气冲机构用于向待检测包装袋的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图像获取机构设置在检测工位上,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上述封口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包装袋的封口质量进行自动化地在线检测,无需破坏封边,无需离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产品放入包装袋后,需要对包装袋的开口进行封口,为了保证封口质量需要对包装封口进行检测。传统对包装封口检测的方法通常包括红外检测以及离线检测。红外检测是在封口后立即对封边区域进行热红外谱分析,对封边后的热分布进行鉴定,对于热分布出现异常的点进行判定,进而确定封边异常位置。离线检测是在封边完成后,以破坏性或非破坏性形式对封边进行人工或机械的质量测试。
但是红外检测要求检测的即时性,在实际生产中,封边完成后需要有封边冷却环节,以保证封边材料熔融后的焊接效果,这与红外实时检测存在矛盾,导致红外检测用在封边检验上可行性较差。而离线测试需要脱离生产线测试,且多数情况下为破坏性测试,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且时间和物料成本均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封口检测系统,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检测工位;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持进入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待检测包装袋;
气冲机构,所述气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气冲机构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包装袋的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以及,
图像获取机构,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被所述冲击气压冲击后的所述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用于与预设标准对比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质量。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所述待检测封边上相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开袋吸盘与第二开袋吸盘,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在检测工位上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所述第一开袋吸盘用于吸附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开袋吸盘用于吸附第二自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开袋吸盘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开袋吸盘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设有中转工位,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转移组件与所述第二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从封口工位输送至所述中转工位;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从所述中转工位转移到所述检测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第一运输吸盘以及与所述第一运输吸盘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运输吸盘用于吸取或释放所述待检测包装袋,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输吸盘在所述封口工位与所述中转工位间往复移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第二运输吸盘以及与所述第二运输吸盘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运输吸盘用于吸取或释放所述待检测包装袋,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运输吸盘在所述中转工位与所述检测工位间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中转工位上,并且所述气流导向机构用于从所述中转工位向所述检测工位方向输出导向气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爪,至少两个固定夹爪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冲机构包括气枪以及与所述气枪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气枪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枪沿所述待检测封边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冲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气枪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气枪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背光机构,所述背光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并且背光机构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封边的两侧,所述背光机构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封边打光。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口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封口的待检测包装袋从封口工位移至检测工位;
控制固定机构固持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使所述待检测包装袋的待检测封边保持平整;
控制气冲机构向所述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
控制图像获取机构获取被所述冲击气压冲击后的所述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
识别所述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当所述图像信息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合格信号,当所述图像信息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不合格信号。
上述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通过将封口完成的待检测包装袋输送到检测工位,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固持待检测包装袋,从而保证待检测封边平整,进而避免待检测封边存在褶皱导致的检测误差。再通过气冲机构输出冲击气压,从而使冲击气压冲击待检封边,以检测封边质量,最后通过图像获取机构即可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从而通过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即可判断封边质量是否合格,实现了对包装袋的封口质量进行自动化地在线检测,无需破坏封边,无需离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封口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待检测包装袋在检测工位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封口检测系统的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输送机构;11、第一运输吸盘;12、第一驱动件;13、第二运输吸盘;14、第二驱动件;15、气流导向机构;20、固定机构;21、固定夹爪;30、图像获取机构;40、气冲机构;41、气枪;42、第三驱动件;43、第四驱动件;50、分离机构;51、第一开袋吸盘;52、第二开袋吸盘;53、第一升降机构;54、第二升降机构;60、封口机;70、机架;80、待检测包装袋;81、待检测封边;82、自由端;91、检测工位;92、中转工位;93、封口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地,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封口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包装袋的封边质量。本实施例中的待检测包装袋80具有开口端,将产品从开口端装入包装袋后需要对开口端进行封边以封闭开口端。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封口机60对开口端进行热融封边,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的待检测包装袋80的待检测封边81与开口端的端部具有一定距离,使得待检测包装袋80的开口端的端部到待检测封边81的部分形成自由端82。可理解地,由于待检测包装袋80具有上下两个表面,自由端82自然也包括上下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封口检测系统不限用于上述包装袋的检测,也可用于检测其他结构的包装袋的封边质量。
参阅图1到图3,具体地,一实施例的封口检测系统包括机架70、输送机构10、固定机构20、气冲机构40以及图像获取机构30。机架70设置有检测工位91。输送机构10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70上,输送机构10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80输送至检测工位91。固定机构20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固定机构20用于固持进入检测工位91的待检测包装袋80。气冲机构40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气冲机构40用于向待检测包装袋80的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图像获取机构30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图像获取机构30用于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81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用于与预设标准对比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质量。
较佳地,输送机构10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80从用于封口的封口工位93输送至检测工位91。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人工手动将在封口工位93封口完成的待检测包装袋80放置到检测工位91上,从而省去输送机构10。待检测包装袋80被输送至检测工位91后通过固定机构20固持并拉紧,从而保证待检测封边81平整,进而避免待检测封边81存在褶皱导致的检测误差。再通过气冲机构40输出冲击气压,从而使冲击气压冲击过待检封边,以检测封边质量。较佳地,气冲机构40伸入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冲击气压能直接的冲击到待检封边。最后通过图像获取机构30例如相机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81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照片或影像,从而通过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即可判断封边质量。较佳地,可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实现对图像获取机构30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地,视觉识别系统存储有预设标准,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封边宽度范围、是否出现褶皱,是否出现杂质等。当然,可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人眼观测图像信息,从而判别封边是否合格。
上述封口检测系统通过输送系统能将封口完成的待检测包装包输送到检测工位91,然后通过固持通过固定机构20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从而保证待检测封边81平整,进而避免待检测封边81存在褶皱导致的检测误差。再通过气冲机构40输出冲击气压,从而使冲击气压冲击过待检封边,以检测封边质量,最后通过图像获取机构30即可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81的图像信息,从而通过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即可判断封边质量是否合格,实现了对包装袋的封口质量进行自动化地在线检测,无需破坏封边,无需离线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分离机构50,分离机构50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分离机构50用于分离待检测封边81上相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具体地,通过分离机构50分别分离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能保证气冲机构40输出的冲击气压能准确冲击到待检测封边81上,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地,分离机构50包括第一开袋吸盘51与第二开袋吸盘52,第一开袋吸盘51与第二开袋吸盘52在检测工位91上相对设置,较佳地,在本申请中,第一开袋吸盘51与第二开袋吸盘52分别设置在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开袋吸盘51用于吸附第一自由端,第二开袋吸盘52用于吸附第二自由端,从而通过第一开袋吸盘51吸附第一自由端,第二开袋吸盘52吸附第二自由端,即可将相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分离,从而使得气冲机构40能顺利进入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之间的间隙中,以对待检测封边81进行气压冲击。较佳地,第一开袋吸盘51可以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开袋吸盘51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理,第二开袋吸盘52可以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开袋吸盘52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开袋吸盘51同时吸附第一自由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开袋吸盘52同时吸附第二自由端,保证了吸附的稳固性。值得说明的是,在待检测封边81较短情况下,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开袋吸盘51与一个第二开袋吸盘52相配合,如此也可以实现将待检测封边81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53与第二升降机构54,第一升降机构53与第一开袋吸盘51连接,第一升降机构53用于驱动第一开袋吸盘51作靠近或远离待检测封边81的运动,第二升降机构54与第二开袋吸盘52连接,第二升降机构54用于驱动第二开袋吸盘52作靠近或远离待检测封边81的运动,通过第一升降机构53驱动第一开袋吸盘51升降,第二升降机构54驱动第二开袋吸盘52升降,能保证第一开袋吸盘51吸附在第一自由端以及第二开袋吸盘52吸附在第二自由端后,打开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使得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之间有足够的宽的间隙使得至少部分气冲机构40伸入,避免了气冲机构40第一自由端或第二自由端发生干涉,保证了后续检测的精度。
值得说明的是分离机构50不限于上述吸盘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分离机构50也可以是机械夹爪,通过机械夹爪分离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也同样能实现上述效果。
进一步地,机架70还设有中转工位92,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转移组件与第二转移组件,第一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70上,第一转移组件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80从封口工位93输送至中转工位92;第二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70上,第二转移组件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80从中转工位92转移到检测工位91。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先将待检测包装袋80从封口工位93输送至中转工位92,再通过第二转移组件将待检测包装袋80从中转工位92转移到检测工位91更符合生产线布局以及生产节拍的合理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移组件包括第一运输吸盘11以及与第一运输吸盘11连接的第一驱动件12,第一运输吸盘11用于吸取或释放待检测包装袋80,第一驱动件12用于驱动第一运输吸盘11在封口工位93与中转工位92间往复移动。第二转移组件包括第二运输吸盘13以及与第二运输吸盘13连接的第二驱动件14,第二运输吸盘13用于吸取或释放待检测包装袋80,第二驱动件14用于驱动第二运输吸盘13在中转工位92与检测工位91间往复移动。较佳地,第一驱动件12可以为直线模组或齿轮齿条机构或丝杠螺母机构。同理,第二驱动件14也可以为直线模组或齿轮齿条机构或丝杠螺母机构。
具体地,当待检测包装袋80在封口工位93通过封口机60封口的同时,第一驱动件12即驱动第一输送吸盘11移动至封口工位93,待封口机60的上压杆抬起后,第一输送吸盘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上表面,然后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一输送吸盘以及待检测包装袋80转移至中转工位92上,此时第二运输吸盘13位于中转工位92上,然后第二运输吸盘13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在第二运输吸盘13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过程中,第一输送吸盘保持着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上表面的状态,待第二运输吸盘13稳固吸附住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后第一输送吸盘才松开检测包装袋的上表面,最后第二驱动件14将第二运输吸盘13以及待检测包装袋80输送到检测工位91上,从而避免待检测包装袋80在第一输送吸盘转移到第二输送吸盘过程中发生位移,进而保证待检测包装袋80能精确送入待检测工位91的预定位置,进而保证后续检测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气流导向机构15,气流导向机构15设置在中转工位92上,并且气流导向机构15用于向中转工位92到检测工位91方向输出导向气流。由于待检测包装袋80为软质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待检测包装袋80四周的软性自由边可以向任意方向摆动,导致待检测包装袋81容易出现褶皱,通过气流导向机构15向沿中转工位92到检测工位91方向输出导向气流,导向气流能控制待检测包装袋81的软性自由边的摆动方向,例如气流导向机构15设置于待检测包装袋的上方,导向气流从中转工位92向检测工位91方向输出,从而使导向气流压制待检测包装袋81的软性自由边,使得待检测包装袋81的软性自由边无法向上摆动,待检测包装袋81的软性自由边向下方的摆动通过机架限制,例如在待检测包装袋81的下方设置机架导轨限位,从而通过上方的导向气流与下方的机架导轨共同的压制作用,能保证待检测包装袋80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平整,避免检测包装袋出现弯折或褶皱而影响后续检测精度。较佳地,气流导向机构15包括至少两个导向气枪41,至少两个导向气枪41相对地设置在中转工位92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20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爪21,至少两个固定夹爪21分别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且垂直于沿中转工位92到检测工位91方向的两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包括两个固定夹爪21,两个固定夹爪21设置在检测工位91的左右两侧,两侧固定夹爪21分别用于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的左右两侧,从而固定并拉紧待检测包装袋80,进而保证待检测封边81平整。较佳地,固定夹爪21的夹持位置位于待检测封边81的远离自由端82的一侧,并且固定夹爪21的夹持位置紧靠待检测封边81,但不能超过待检测封边81,避免固定夹爪21夹持到待检测包装袋80的自由端82而导致自由端82无法打开问题。进一步地,在固定机构20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时,第二运输吸盘13依旧吸附着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从而避免待检测包装袋8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气冲机构40包括气枪41以及与气枪41连接的第三驱动件42,气枪41用于向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第三驱动件42用于驱动气枪41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通过气枪41向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第三驱动件42再驱动气枪41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即可对整条待检测封边81进行质量测试。较佳地,第一驱动件12可以为直线模组或齿轮齿条机构或丝杠螺母机构。
进一步地,气冲机构40还包括第四驱动件43,第四驱动件43与气枪41连接,第四驱动件43用于驱动气枪41做靠近或远离待检测封边81的运动,从而在分离机构50将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分离后,通过第四驱动件43驱动气枪41伸入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的间隙中,进而使气枪41输出的冲击气压能更精确地冲击到待检测封边81上。
进一步地,图像获取机构30包括摄像机,为了提高图像获取机构30获取到的图像信息的清晰度,一实施例的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背光机构(未图示),背光机构设置在检测工位91上,并且背光机构与图像获取机构30分别设置在待检测封边81的两侧,背光机构用于向待检测封边81打光,通过背光机构向待检测封边81打光,从而能更清晰地反映出图像信息里待检测封边81存在的褶皱或杂质等缺陷,便于后续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对比,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封口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封口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完成封口的待检测包装袋80从封口工位93输送到检测工位91。
具体地,在本实例中,控制系统发出输送指令控制输送机构10,通过输送机构10将完成封口的待检测包装袋80从封口工位93输送到检测工位91,进一步地,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运输吸盘11、与第一运输吸盘11连接的第一驱动件12、第二运输吸盘13以及与第二运输吸盘13连接的第二驱动件14。当待检测包装袋80在封口工位93通过封口机60封口的同时,第一驱动件12即驱动第一输送吸盘移动至封口工位93,待封口机60的上压杆抬起后,第一输送吸盘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上表面,然后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一输送吸盘以及待检测包装袋80转移至中转工位92上,此时第二运输吸盘13位于中转工位92上,然后第二运输吸盘13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在第二运输吸盘13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过程中,第一输送吸盘保持着吸附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上表面的状态,待第二运输吸盘13稳固吸附住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后第一输送吸盘才松开检测包装袋的上表面,最后第二驱动件14将第二运输吸盘13以及待检测包装袋80输送到检测工位91上,从而避免待检测包装袋80在第一输送吸盘转移到第二输送吸盘过程中发生位移,进而保证待检测包装袋80能精确送入待检测工位91的预定位置,进而保证后续检测的精确度。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人工手动将在封口工位93封口完成的待检测包装袋80放置到检测工位91上,从而省去输送机构10。
S120:控制固定机构20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使待检测包装袋80的待检测封边81保持平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包括两个固定夹爪21,两个固定夹爪21设置在检测工位91的左右两侧,两侧固定夹爪21分别用于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的左右两侧,从而固定并拉紧待检测包装袋80,进而保证待检测封边81平整。较佳地,固定夹爪21的夹持位置位于待检测封边81的远离自由端82的一侧,并且固定夹爪21的夹持位置紧靠待检测封边81,但不能超过待检测封边81,进一步地,在固定机构20固持待检测包装袋80时,第二运输吸盘13依旧吸附着待检测包装袋80的下表面,从而避免待检测包装袋80在检测过程中发生位移。
S130:控制气冲机构40向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
具体地,气冲机构40包括气枪41、与气枪41连接的第三驱动件42以及与气枪41连接的第四驱动件43,气枪41用于向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第三驱动件42用于驱动气枪41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第四驱动件43用于驱动气枪41做靠近或远离待检测封边81的运动。较佳地,在气冲机构40向待检测封边81输出冲击气压前,可先通过分离机构50分离待检测封边81上相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在通过第四驱动件43驱动气枪41伸入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的间隙中,使得气枪41输出的冲击气压能更精确地冲击到待检测封边81上,然后第三驱动件42驱动气枪41沿待检测封边8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即可对整条待检测封边81进行质量测试。
S140:控制图像获取机构30获取被冲击气压冲击后的待检测封边81的图像信息。
具体地,图像获取机构30可以为相机,图像信息即为相机获取到的图片或影像信息。在图像获取机构30获取待检测封边81的图像信息时,可通过与图像获取机构30相对设置的背光机构向待检测封边81远离图像获取机构30的一侧打光,从而更清晰地反映出待检测封边81里存在的褶皱或杂质等缺陷。
S150:识别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当图像信息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合格信号,当图像信息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不合格信号。
具体地,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识别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图像信息,具体地,在检测前可先在视觉识别系统设置预设标准。预设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封边的宽度范围、是否出现褶皱,是否出现杂质等。视觉识别系统能从照片或影像等图像信息中提取出封边81的宽度、是否出现褶皱、是否出现杂质等各种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预设标准进行对比,当待检测封边81宽度在预设的宽度范围内,待检测封边81没有出现褶皱也没有出现杂质即可判断该待检测封边81的质量合格,然后视觉识别系统通过语音或文字或灯光的形式输出合格信号。相反地,当待检测封边81宽度不在预设的宽度范围内,或者待检测封边81出现褶皱或出现杂质等即可判断该待检测封边81的质量不合格,然后视觉识别系统通过语音或文字或灯光的形式输出不合格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检测工位;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持进入所述检测工位的待检测包装袋;
气冲机构,所述气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气冲机构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包装袋的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以及,
图像获取机构,所述图像获取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图像获取机构用于获取被所述冲击气压冲击后的所述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用于与预设标准对比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检测系统
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所述待检测封边上相接触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开袋吸盘与第二开袋吸盘,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在检测工位上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所述第一开袋吸盘用于吸附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开袋吸盘用于吸附第二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开袋吸盘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袋吸盘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开袋吸盘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开袋吸盘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待检测包装袋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有中转工位,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转移组件与第二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从封口工位输送至所述中转工位;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移组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从所述中转工位转移到所述检测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第一运输吸盘以及与所述第一运输吸盘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运输吸盘用于吸取或释放所述待检测包装袋,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输吸盘在所述封口工位与所述中转工位间往复移动;和/或,
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第二运输吸盘以及与所述第二运输吸盘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运输吸盘用于吸取或释放所述待检测包装袋,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运输吸盘在所述中转工位与所述检测工位间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气流导向机构,所述气流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中转工位上,并且所述气流导向机构用于从所述中转工位向所述检测工位方向输出导向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夹爪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冲机构包括气枪以及与所述气枪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气枪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气枪沿所述待检测封边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冲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气枪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气枪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封边的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检测系统还包括背光机构,所述背光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上,并且所述背光机构与所述图像获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封边的两侧,所述背光机构用于向所述待检测封边打光。
13.一种封口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完成封口的待检测包装袋从封口工位移至检测工位;
控制固定机构固持所述待检测包装袋,使所述待检测包装袋的待检测封边保持平整;
控制气冲机构向所述待检测封边输出冲击气压;
控制图像获取机构获取被所述冲击气压冲击后的所述待检测封边的图像信息;
识别所述图像信息,并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标准对比,当所述图像信息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合格信号,当所述图像信息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输出不合格信号。
CN202111415615.7A 2021-11-25 2021-11-25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Withdrawn CN114324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5615.7A CN114324371A (zh) 2021-11-25 2021-11-25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5615.7A CN114324371A (zh) 2021-11-25 2021-11-25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4371A true CN114324371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5615.7A Withdrawn CN114324371A (zh) 2021-11-25 2021-11-25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43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3550B2 (en) Shearographic imaging machine and method
CN106101976B (zh) 扬声器振膜直线式点胶质量检测设备
KR20140066551A (ko) 릴-투-릴 검사장치 및 릴-투-릴 검사방법
TW201735209A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US9291577B2 (en)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glass substrate
CN113695901B (zh) 一种电磁阀线圈自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218049111U (zh) 一种芯片测试分选设备
CN114007942A (zh) 一种出厂检查装置、具有该装置的包装装置及包装系统
CN217007041U (zh) 封口检测系统
TWI693396B (zh) 容器缺陷檢測裝置及方法
JP2007071568A (ja) ゲーブルトップ製品のシール不良検査装置
CN108855980B (zh) 热转印胶片检测系统
CN114324371A (zh) 封口检测系统及封口检测方法
CN212767107U (zh) 一种包装袋正反面检测识别装置和生产线
KR102345882B1 (ko) 배터리 외관 검사용 소팅 시스템
WO2016088713A1 (ja) チューブ容器検査装置
CN113714127B (zh) 一种智能环路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JP6347614B2 (ja) 封緘体フラップ検査装置
KR20210112475A (ko) 전지 셀의 라벨부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벨부착 방법
KR101765147B1 (ko) 스트로우 검사장치
CN220251709U (zh) 芯片缺陷视觉检测设备
JP2018197667A (ja) 容器検査装置
CN220221447U (zh) 产品包装系统
JP3738114B2 (ja) 異方性導電シートの圧着状態検査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異方性導電シートの圧着装置
KR102552911B1 (ko) 비전 카메라 타입 랜덤 박스 포장용 테이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