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8574B -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8574B
CN114318574B CN202210086553.8A CN202210086553A CN114318574B CN 114318574 B CN114318574 B CN 114318574B CN 202210086553 A CN202210086553 A CN 202210086553A CN 114318574 B CN114318574 B CN 114318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mildewproof
solution
antiviral
cellulose ace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65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8574A (zh
Inventor
张翔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nkang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65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8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8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8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8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是使用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通过混纺后形成混纺纱线,然后再经过织造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是在醋酸纤维的基础上改性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纤维是在棉纤维的基础上改性得到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不仅抗菌抗病毒防霉效果优异,而且由于抗菌抗病毒和防霉的改性都是直接在纤维的基础上改性的,因此能够保持更为长效的抗菌抗病毒性,即使经过多次洗涤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抗菌抗病毒防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弹性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针织品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针织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美观上,而更要求具有安全保健等性能。近期消费者对防护性纺织品的关注度增加,对抗菌抗病毒产品需求增多,市场随之而来的抗菌抗病毒纺织品备受关注,而在“梅雨季节”影响下,抗菌抗病毒防霉面料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市场上虽然有部分产品虽然能够达到其中之一的效果,但是同时能够满足抗菌、抗病毒以及防霉的纺织品很少,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同时具有安全抗菌、抗病毒、防霉的多功能的纺织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具有安全抗菌、抗病毒、防霉的多功能的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是使用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通过混纺后形成混纺纱线,然后再经过织造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是在醋酸纤维的基础上改性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纤维是在棉纤维的基础上改性得到的;
其中,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将香豆酸与氯化亚砜发生酰氯化反应,得到香豆酸酰氯;
步骤3,将磺胺吡啶配置成溶液,之后与香豆酸酰氯溶液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干燥后,得到抗菌防霉活性剂;
步骤4,将抗菌防霉活性剂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通过溶液喷丝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醋酸纤维素的聚合度为400~600,取代度为2.2~2.7。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90%;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4~6。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香豆酸、氯化亚砜的质量比为1:1.12~1.54。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酰氯化反应的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8~12h。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配置成溶液,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5~8;香豆酸酰氯溶液中香豆酸酰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6~10;磺胺吡啶溶液与香豆酸酰氯溶液的质量比为1:1.3~1.5。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过程中还加入了三乙胺,三乙胺的加入量为磺胺吡啶配置成的溶液质量的2%~4%。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时间为8~12h。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2~8: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溶液喷丝的过程为:待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后,依次经过喷丝孔、空气层和凝固浴处理,再经过拉伸处理即可。
优选地,所述喷丝孔的孔径为10~20μm,空气层的长度为100~200mm,凝固浴为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凝固浴的温度为25~45℃,拉伸处理的延伸率为30%。
优选地,所述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将棉纤维使用稀碱溶液脱脂处理后,浸泡至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溶液中,搅拌处理后,依次经过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抗病毒纤维。
优选地,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0~20μm。
优选地,所述稀碱溶液脱脂是将棉纤维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烧碱溶液中,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搅拌处理4~6h后,再使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7.0,之后干燥处理后即可。
优选地,所述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溶液是将松果菊提取物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松果菊提取物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5~8。
优选地,所述棉纤维脱脂后浸泡在所述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溶液中直至完全湿润后再开启搅拌,搅拌的时间为8~12h,搅拌的温度为35~55℃;所述离心是使用离心机,离心机的速率为3000~5000rpm;所述洗涤是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所述干燥是在75~85℃的条件下干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醋酸纤维素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将棉纤维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第二步、将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进行混纺,形成混纺纱线;
第三步、将混纺纱线采用经纬相互交织的方式织造形成纺织品。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混纺的质量比为3~5:1。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混纺过程包括混匀、成卷、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混纺纱线分为经纱和纬纱,经纱的密度为18~22tex,纬纱的密度为16~20tex。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中,经经纬相互交织为平纹织造,形成的纺织品的经密为385~425根/10cm,纬密为375~415根/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该纺织品是使用经纬纺织的平纹织造纺织制备得到,纺织使用的纱线是使用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混纺得到的。其中,抗菌防霉纤维是使用吸湿性强、透气效果好、回弹性高并且具有较好的抗菌防霉性的醋酸纤维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是使用吸湿排汗性好、透气性好、更加亲肤且具有较好抗菌抗病毒的棉纤维制备得到。因此,本发明所制造得到的纺织品具有亲肤、透气、回弹好、吸湿排汗好、抗菌、抗病毒以及防霉的优点。
2、本发明所使用的抗菌防霉纤维是在醋酸纤维的基础上,使用香豆酸与磺胺吡啶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改性后得到。在改性的过程中,首先将醋酸纤维素使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溶解,形成醋酸纤维素溶液;其次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磺胺吡啶与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香豆酸结合反应,香豆酸中的羧基与磺胺吡啶上的氨基结合,从而在形成具有更加稳定结构的抗菌防霉活性剂;然后再将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混合,通过溶液纺丝的方式制备形成纤维,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3、本发明所使用的抗菌抗病毒纤维是在棉纤维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是抗菌抗病毒的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处理棉纤维。在棉纤维的抗菌抗病毒改性的过程中,先使用稀碱溶液对棉纤维进行脱脂处理,在此过程中也使得棉纤维表面活化,之后置于含有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的溶液中过夜搅拌处理,使得棉纤维的表面与大量的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结合,从而使棉纤维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能。
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不仅抗菌抗病毒防霉效果优异,而且由于抗菌抗病毒和防霉的改性都是直接在纤维的基础上改性的,因此能够保持更为长效的抗菌抗病毒性,即使经过多次洗涤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抗菌抗病毒防霉效果。
5、本发明在对制备的抗菌防霉纤维检测时发现,其不仅在抗菌和防霉的作用上得到了改善,同时在力学性能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购买自陕西贝尔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中,抗菌防霉活性剂的制备过程中,将同样是强效抗菌防霉的香豆酸与磺胺吡啶结合,结合形成的产物不仅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菌防霉特性,还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或许这也是抗菌防霉活性剂能够增强醋酸纤维力学性能的原因。
抗菌防霉活性剂的制备原理为:先将香豆酸与氯化亚砜反应,使香豆酸分子结构中的羧基-COOH转变为酰氯-COCl,再通过酰氯-COCl与磺胺吡啶中的氨基-NH2结合形成Schiff酰胺基团,不仅增强了抑菌性能,还增强了稳定性。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香豆酸的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041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磺胺吡啶的分子式为: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042
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醋酸纤维素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将棉纤维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第二步、将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按照质量比为4:1进行混纺,即依次混匀、成卷、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混纺得到密度为20tex的经纱和密度为18tex的纬纱;
第三步、将混纺纱线采用经纬相互交织的平纹织造方式织造,形成经密为412根/10cm、纬密为396根/10cm的纺织品。
其中,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直径为10~20μm的棉纤维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烧碱溶液中,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搅拌处理5h后,再使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7.0,干燥处理后,得到脱脂棉纤维;
步骤2,将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松果菊提取物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7,得到松果菊提取物溶液;
步骤3,将脱脂棉纤维浸泡至松果菊提取物溶液中,直至完全湿润后再开启搅拌,在45℃的温度下搅拌10h,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离心机的速率为4000rpm,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在80℃的条件下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其中,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500、取代度为2.25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8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5,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称取香豆酸混合至丙酮中,再加入氯化亚砜,香豆酸、氯化亚砜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37:15,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升温至45℃,回流搅拌反应过夜(8~12h),减压除去丙酮和多余的氯化亚砜后,密封保存,得到香豆酸酰氯;
步骤3,将磺胺吡啶加入至二氯甲烷中,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7,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磺胺吡啶溶液;将香豆酸酰氯加入至二氯甲烷中,香豆酸酰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8,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香豆酸酰氯溶液;
步骤4,将磺胺吡啶溶液置于0~5℃的条件下处理至少0.5h后,加入三乙胺,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保持0~5℃的条件,不断向体系内滴入香豆酸酰氯溶液,控制滴速为6~8滴/10秒,滴加的过程不间断地搅拌,在全部滴完后,自然升温至室温(约25℃),并在室温的条件下不断地搅拌,过夜(8~12h)处理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三乙胺,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活性剂;其中,磺胺吡啶溶液、三乙胺与香豆酸酰氯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1.4;
步骤5,将抗菌防霉活性剂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6:100,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150mm的空气层后,在3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实施例2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醋酸纤维素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将棉纤维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第二步、将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按照质量比为3:1进行混纺,即依次混匀、成卷、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混纺得到密度为18tex的经纱和密度为16tex的纬纱;
第三步、将混纺纱线采用经纬相互交织的平纹织造方式织造,形成经密为425根/10cm、纬密为415根/10cm的纺织品。
其中,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直径为10~20μm的棉纤维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烧碱溶液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搅拌处理4h后,再使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7.0,干燥处理后,得到脱脂棉纤维;
步骤2,将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松果菊提取物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5,得到松果菊提取物溶液;
步骤3,将脱脂棉纤维浸泡至松果菊提取物溶液中,直至完全湿润后再开启搅拌,在35℃的温度下搅拌8h,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离心机的速率为3000rpm,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在75℃的条件下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其中,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400、取代度为2.2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7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4,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称取香豆酸混合至丙酮中,再加入氯化亚砜,香豆酸、氯化亚砜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12:10,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升温至40℃,回流搅拌反应过夜(8~12h),减压除去丙酮和多余的氯化亚砜后,密封保存,得到香豆酸酰氯;
步骤3,将磺胺吡啶加入至二氯甲烷中,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5,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磺胺吡啶溶液;将香豆酸酰氯加入至二氯甲烷中,香豆酸酰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6,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香豆酸酰氯溶液;
步骤4,将磺胺吡啶溶液置于0~5℃的条件下处理至少0.5h后,加入三乙胺,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保持0~5℃的条件,不断向体系内滴入香豆酸酰氯溶液,控制滴速为6~8滴/10秒,滴加的过程不间断地搅拌,在全部滴完后,自然升温至室温(约25℃),并在室温的条件下不断地搅拌,过夜(8~12h)处理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三乙胺,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活性剂;其中,磺胺吡啶溶液、三乙胺与香豆酸酰氯溶液的质量比为1:0.02:1.3;
步骤5,将抗菌防霉活性剂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2:100,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100mm的空气层后,在2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实施例3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醋酸纤维素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将棉纤维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第二步、将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按照质量比为5:1进行混纺,即依次混匀、成卷、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混纺得到密度为22tex的经纱和密度为20tex的纬纱;
第三步、将混纺纱线采用经纬相互交织的平纹织造方式织造,形成经密为385根/10cm、纬密为375根/10cm的纺织品。
其中,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直径为10~20μm的棉纤维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烧碱溶液中,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搅拌处理6h后,再使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7.0,干燥处理后,得到脱脂棉纤维;
步骤2,将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提取物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松果菊提取物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8,得到松果菊提取物溶液;
步骤3,将脱脂棉纤维浸泡至松果菊提取物溶液中,直至完全湿润后再开启搅拌,在55℃的温度下搅拌12h,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离心机的速率为5000rpm,再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在85℃的条件下干燥,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其中,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600、取代度为2.7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9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6,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称取香豆酸混合至丙酮中,再加入氯化亚砜,香豆酸、氯化亚砜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1.54:20,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升温至50℃,回流搅拌反应过夜(8~12h),减压除去丙酮和多余的氯化亚砜后,密封保存,得到香豆酸酰氯;
步骤3,将磺胺吡啶加入至二氯甲烷中,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8,均匀分散,得到磺胺吡啶溶液;将香豆酸酰氯加入至二氯甲烷中,香豆酸酰氯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10,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香豆酸酰氯溶液;
步骤4,将磺胺吡啶溶液置于0~5℃的条件下处理至少0.5h后,加入三乙胺,通入氮气替换出空气,保持0~5℃的条件,不断向体系内滴入香豆酸酰氯溶液,控制滴速为6~8滴/10秒,滴加的过程不间断地搅拌,在全部滴完后,自然升温至室温(约25℃),并在室温的条件下不断地搅拌,过夜(8~12h)处理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三乙胺,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活性剂;其中,磺胺吡啶溶液、三乙胺与香豆酸酰氯溶液的质量比为1:0.04:1.5;
步骤5,将抗菌防霉活性剂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8:100,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200mm的空气层后,在4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对照例1
一种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抗菌防霉纤维选用的是普通的醋酸纤维素制备得到的纤维,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500、取代度为2.25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8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5,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将醋酸纤维素溶液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150mm的空气层后,在3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使用上述抗菌防霉纤维制备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对照例2
一种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制备过程中未添加香豆酸处理,即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500、取代度为2.25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8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5,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将磺胺吡啶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磺胺吡啶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6:100,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150mm的空气层后,在3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使用上述抗菌防霉纤维制备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对照例3
一种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制备过程中未添加磺胺嘧啶处理,即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聚合度为500、取代度为2.25的醋酸纤维素投入质量分数为8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5,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脱泡处理,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将香豆酸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香豆酸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6:100,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之后通过孔径为10~20μm的喷丝孔挤出,经过150mm的空气层后,在35℃的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0%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中浸渍5~10s,将析出得到的纤维经过延伸率为30%的拉伸处理,再经过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在真空干燥箱内处理至完全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使用上述抗菌防霉纤维制备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针对实施例1~3以及对照例1~3,还做了以下实验:
1、将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照例1~3制备的抗菌防霉纤维进行力学性能上的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不同抗菌防霉纤维的力学性能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101
2、将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照例1~3制备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进行抗菌、防霉和抗病毒的检测,抗菌性参考标准GB/T 31713-2015进行检测,防霉性参照标准GB/T24346-2009,抗病毒性参照标准ISO 18184-2019(抵抗病毒选择的是冠状病毒HCoV-229E),结果如下表2~4所示:
表2不同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102
表3不同纺织品的防霉性能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103
表4不同纺织品的抗病毒性能
Figure BDA0003488196140000104
综上,能够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具备优异的抗菌、抗病毒以及防霉的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将醋酸纤维素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将棉纤维经过改性后制备得到抗菌抗病毒纤维;
第二步、将抗菌防霉纤维与抗菌抗病毒纤维进行混纺,形成混纺纱线;
第三步、将混纺纱线采用经纬相互交织的方式织造形成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
其中,抗菌防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醋酸纤维素溶液;
步骤2,将香豆酸与氯化亚砜发生酰氯化反应,得到香豆酸酰氯;
步骤3,将磺胺吡啶配置成溶液,之后与香豆酸酰氯溶液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干燥后,得到抗菌防霉活性剂;
步骤4,将抗菌防霉活性剂加入至醋酸纤维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通过溶液喷丝制备得到抗菌防霉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醋酸纤维素的聚合度为400~600,取代度为2.2~2.7;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90%;醋酸纤维素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液的质量比为1: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香豆酸、氯化亚砜的质量比为1:1.12~1.54;酰氯化反应的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8~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配置成溶液,磺胺吡啶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5~8;磺胺吡啶配置成的溶液与香豆酸酰氯溶液的质量比为1:1.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时间为8~12h;反应过程中还加入了三乙胺,三乙胺的加入量为磺胺吡啶配置成的溶液质量的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质量比为2~8:100;溶液喷丝的过程为:待抗菌防霉活性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后,依次经过喷丝孔、空气层和凝固浴处理,再经过拉伸处理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将棉纤维使用稀碱溶液脱脂处理后,浸泡至松果菊提取物溶液中,搅拌处理后,依次经过离心、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抗病毒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0~20μm;所述稀碱溶液脱脂是将棉纤维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烧碱溶液中,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搅拌处理4~6h后,再使用蒸馏水清洗至pH为7.0,之后干燥处理后即可;所述松果菊提取物溶液是将松果菊提取物分散于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中,松果菊提取物与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5~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脱脂后浸泡在所述松果菊提取物溶液中直至完全湿润后再开启搅拌,搅拌的时间为8~12h,搅拌的温度为35~55℃;所述离心是使用离心机,离心机的速率为3000~5000rpm;所述洗涤是使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所述干燥是在75~85℃的条件下干燥。
10.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是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之一所述的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2210086553.8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18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553.8A CN114318574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553.8A CN114318574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574A CN114318574A (zh) 2022-04-12
CN114318574B true CN114318574B (zh) 2022-09-13

Family

ID=8102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6553.8A Active CN114318574B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857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6478A (ja) * 1983-08-10 1985-02-25 Nippon Tokushu Noyaku Seizo Kk クマリン酸エステル、その製法及び農園芸用殺菌剤
JP5083907B2 (ja) * 2008-12-19 2012-11-2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ゲル状抗菌剤
CN105330599A (zh) * 2015-11-26 2016-02-17 苏州统华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以2-氨基吡啶为原料合成柳氮磺吡啶的方法
CN109438233A (zh) * 2018-11-06 2019-03-08 浙江大学 一种p-香豆酸苄酯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8574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71004B1 (ko) 레이온 섬유, 섬유제품, 필름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CN104726998B (zh) 一种铜氨纤维/粘胶纤维抗菌混纺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08374210B (zh) 超仿棉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10670194B (zh) 一种抑菌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13290971B (zh) 一种纳米防污抑菌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5544A (zh) 一种阻燃涤纶防护服面料
CN112160049A (zh) 一种防晒抗菌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51127B (zh) 一种防毡缩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
CN114318574B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8463B (zh) 一种高端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2465355B (zh) 一种芯鞘复合型聚酯纤维
CN112064181A (zh) 一种大豆蛋白纤维含石墨烯合成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CN110923922A (zh) 一种可应用于运动服饰的吸湿排汗棉纺织品的制作工艺
CN108729228B (zh) 一种排汗t恤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42785B (zh) 石墨烯在制备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织物中的应用
CN115449953A (zh) 一种高弹吸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内裤
CN115613359A (zh) 一种抗菌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及其制造工艺
JP3296456B2 (ja) 耐熱、耐炎布帛
JP4406277B2 (ja) 交撚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交撚糸を用いた編織物の製造方法
CN112391711A (zh) 一种具有吸湿速干及抗菌功能的益母草混纺纱及面料
CN116278255B (zh) 一种基于改性涤纶长丝的防皱舒爽面料的制备方法、面料
JP2007146330A (ja)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aikia et 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ndian silk fibres
CN114575160B (zh) 一种吸湿抗菌面料
Ji et al. Green Fibers for Text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5708B, SEG Plaza, No. 1002, Huaqiang North Road, Fuqiang Community, Huaqiang North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708b, SEG Plaza, No. 1002, Huaqiang North Road, Fuqiang community, Huaqiang North Street, Futia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1

Address after: Room 108, Building 1, No. 17 Guda Road, Jingbin Industrial Park,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1700

Patentee after: Haienkang (Tianj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708B, SEG Plaza, No. 1002, Huaqiang North Road, Fuqiang Community, Huaqiang North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emory tim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