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8153B -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8153B
CN114308153B CN202111556663.8A CN202111556663A CN114308153B CN 114308153 B CN114308153 B CN 114308153B CN 202111556663 A CN202111556663 A CN 202111556663A CN 114308153 B CN114308153 B CN 114308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solid phase
phase extraction
substrate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66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8153A (zh
Inventor
雷红涛
关甜
王锦
沈玉栋
沈兴
李向梅
韦晓群
徐小燕
徐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566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8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8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8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8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8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荧光免疫探针及免疫层析试纸条。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具备样品过滤、固相萃取、溶剂蒸发和蒸汽吸收四大功能,用于完成样品检测前的萃取处理。以荧光强度高、背景低的荧光介孔硅球作为信号载体,标记广谱性的那非类物质抗体,形成荧光免疫探针,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将免疫层析试纸条置于发明人前期已开发的小型读数装置中,通过智能手机检测APP完成定量检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靶标多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对样品中多种那非类物质进行实时实地的定量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 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背景技术
那非类药物为男性性功能障碍治疗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针对那非类物质非法添加乱象,建立多靶标、广谱性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补肾壮阳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的那非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和免疫分析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层析法)。仪器分析法虽然准确度、精准度高,但样品前处理复杂,而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酶联免疫吸附法虽然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但需要洗板机和大型酶标仪定量,限制了其在食品安全现场筛查中的应用。而免疫层析法操作更为简便、反应速度更快,且不需要大型检测仪器,在现场筛查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现有的那非类物质免疫层析法检测灵敏度比较低,检测对象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那非类物质的样品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检测对象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那非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层基片及设置在第一层基片上的过滤区、用于装设固相萃取填料的固相萃取区和用于蒸发溶剂的溶剂蒸发区,其中过滤区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由微柱阵列组成。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进样口、另一端设有过滤装置出样口;所述固相萃取区设有填料槽,填料槽的一端设有填料槽进样口、另一端设有填料槽出样口;所述溶剂蒸发区设有用于蒸发溶剂的蒸发池、用于蒸气流通的通气孔、用于收集蒸气的储气容器;所述储气容器设置于蒸发池的顶端;所述通气孔设置于蒸发池和储气容器之间;所述蒸发池的一端设有蒸发溶剂进样口、另一端设有蒸发溶剂出样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基片上还设有第二层基片及第三层基片,第二层基片设置在第一层基片的顶面,第三层基片设置在第二层基片的顶面;固相萃取区和蒸发池设置在第一层基片上;过滤区和通气孔设置在第二层基片上;储气容器设置在第三层基片上;所述蒸发溶剂出样口包括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及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所述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设置于第一层基片,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设置于第二层基片;填料槽进样口、填料槽、填料槽出样口、蒸发溶剂进样口、蒸发池和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通过设置于第一层基片的第一微流管道连接;过滤装置进样口、过滤装置和过滤装置出样口通过设置于第二层基片的第二微流管道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微柱的直径和/或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由250μm~100μm从过滤装置进样口到过滤装置出样口的方向依次递减。
更优选地,所述微柱的直径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
更优选地,第一微流管道包括填料槽进样管道、填料槽出样管道和蒸发池出样管道,填料槽进样口、填料槽进样管道、填料槽、填料槽出样管道、蒸发溶剂进样口、蒸发池、蒸发池出样管道和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相连。
更优选地,第二微流管道包括过滤装置进样管道和过滤装置出样管道,过滤装置进样口、滤装置进样管道、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出样管道和过滤装置出样口依次相连。
更优选地,所述储气容器装有活性炭。
更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颗粒直径大于通气孔的孔径,活性炭不能通过通气孔落入蒸发池。
更优选地,所述填料槽为若干个并联的填料槽。
更优选地,所述填料槽的数量为3个。
更优选地,所述填料槽装载有固相萃取的填料。
更优选地,所述固相萃取的填料为MCX填料。
更优选地,所述填料槽进样口与第二层基片的过滤装置出样口相连通,即为填料槽进样口与第二层基片的过滤装置出样口对齐,保证液体从过滤装置出样口直接流入填料槽进样口,不发生撒漏,用于使第二层基片的液体全部流入第一层基片。
更优选地,所述蒸发池与第二层基片的通气孔对齐,用于散发因蒸发产生的气体。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与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相连通,即为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与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对齐,保证液体从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直接流至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不发生撒漏,用于使第一层基片的液体全部经过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流出。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基片和第二层基片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为第一层基片的第一标定孔和第二标定孔、第二层基片的第三标定孔和第四标定孔;所述第一标定孔与第三标定孔相连通,第二标定孔和第四标定孔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集样品过滤、固相萃取、溶剂蒸发和蒸汽吸收四大功能于一体。第二层基片的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样品中的大分子杂质,第一层基片填料槽中的MCX填料用于对过滤后的样品进行固相萃取,萃取样品进入样品蒸发池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经由通气孔被第三层基片的装载有活性炭的储气容器吸收。便于快速完成样品检测前的萃取处理。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包含上述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荧光免疫探针和免疫层析试纸条;
所述荧光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为:介孔硅球耦联荧光素即得到荧光介孔硅球;将荧光介孔硅球与那非类物质的抗体充分混合均匀;离心;封闭,即得到荧光免疫探针;
所述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底板、样品垫、基膜和吸水垫;所述基膜上设置标准线C线和若干测试线T线;所述C线上包被二抗;所述T线上分别包被不同的那非类物质的抗原;
用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将荧光免疫探针与前处理后的样品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垫。
优选地,所述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为:称取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30mL超纯水中,匀速搅拌下依次加入9mL无水乙醇和15mL乙醚;再逐滴加入3mL硅酸四乙酯和0.5mL氨水,30℃下搅拌4小时后,即得到硅球;先用无水乙醇高速离心清洗硅球3次,再用超纯水重复清洗3次;硅球重悬于40mL含0.1M盐酸的甲醇中,浸泡24小时,去除多余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先用无水乙醇高速离心清洗硅球3次,再用超纯水重复清洗3次;将硅球至于60℃烘箱烘干,即得到介孔硅球。
优选地,所述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介孔硅球置于无水乙醇中,分散;离心取上清;洗涤;加入荧光素搅拌充分;洗涤;加入多巴胺溶液,充分搅拌;洗涤。
更优选地,所述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0mg干燥的介孔硅球,溶于200μL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离心取上清,再用200μL 0.01M的PBS溶液(pH 7.2)清洗一次;加入200μL浓度为1mg/mL的羧基荧光素,室温下搅拌12小时;用PBS离心清洗2次后,去上清,加入200μL浓度为0.0625mg/mL的多巴胺溶液(Tris-HCl,pH 8.5),室温敞口搅拌40分钟后,用PBS清洗产物3次。
优选地,所述得到荧光免疫探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100μL上述荧光介孔硅球,加入2μL那非类物质的抗体A和2μL那非类物质抗体B,涡旋30s,混合均匀;所述抗体A及抗体B为针对不同的那非类物质的抗原的抗体;室温下震荡搅拌50分钟后,离心去上清,再加入200μL浓度为5%的BSA溶液(wt%),封闭探针1小时;再次离心弃去上清,将沉淀物重悬于100μL PBS溶液中(pH 7.2)。
荧光介孔硅球以介孔硅球为载体,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大量的羧基荧光素,然后在其表面包裹一层多巴胺薄膜,一方面可以防止荧光素的泄露,另一方面大大提高的硅球的生物相容性,提高抗体偶联效率。
优选地,所述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垫、基膜和吸水垫依次衔接在PVC底板上,再用切条机将其切成3.05mm宽的试纸条。
优选地,所述测试线T线的数量为2条。
所述二抗为与那非类物质的抗体结合的抗体。
优选地,所述二抗为羊抗兔IgG。
荧光免疫探针与未知浓度的游离抗原结合后,在层析作用下流向固定在试纸条上的那非类物质抗原。当样品液中游离的那非类物质浓度较高时,结合位点已饱和的探针不会与试纸条上的固定抗原结合,导致试纸条的荧光很弱;反之,当样品液中游离的那非类物质浓度较低时,结合位点不饱和的探针大量被试纸条上的固定抗原捕获,导致试纸条的荧光很强。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含用于加热蒸发池中的液体的加热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陶瓷加热片。
上述系统在检测食品和/或药品中那非类物质含量的应用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所述食品为茶、咖啡和/或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药品为胶囊和/或药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那非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上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装有活化的固相萃取的填料;
S2.将待测样品的标准品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待标准品流尽后,将洗脱液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并加热;待洗脱液流尽后;将复溶液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收集从芯片流出的液体,即为样品的萃取液;将萃取液与荧光免疫探针混匀,得到混合液;将免疫层析试纸条放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取出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荧光强度;
所述洗脱液为甲醇溶液;所述复溶液为PB溶液;
S3.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步骤S2测得的荧光强度,绘制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
S4.将标准品替换为待测样品,重复步骤S2,测得样品的荧光强度,利用步骤S3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浓度。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活化的固相萃取的填料为用甲醇溶液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进行活化。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甲醇溶液含0.1%乙酸(v/v)。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PB溶液的浓度为0.02M。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65℃。
更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检测荧光强度的装置为专利“CN113399007A”图3所示的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改装装置,将原LED灯换为波长为470nm的蓝光LED灯,将原滤光片换为580nm的黄色滤光片。
更优选地,步骤S2中,利用智能手机检测APP采集上述装置的荧光信号,拍照获取图像,计算得到荧光强度的数值。
优选地,所述那非类物质为西地那非、他达拉非、N-去甲基他达拉非、N-丁基去甲他达拉非、乙酰氨基他达拉非、去甲基西地那非、红地那非、羟基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乌地那非和/或豪莫西地那非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那非类物质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法。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具备样品过滤、固相萃取、溶剂蒸发和蒸汽吸收四大功能,用于完成样品检测前的萃取处理。以荧光强度高、背景低的荧光介孔硅球作为信号载体,标记广谱性的那非类物质抗体,形成荧光免疫探针,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将免疫层析试纸条置于发明人前期已开发的小型读数装置中,通过智能手机检测APP完成定量检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靶标多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对样品中多种那非类物质进行实时实地的定量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1-过滤区;2-固相萃取区;3-溶剂蒸发区。
图2为本发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第一层基片的示意图;201-填料槽;202-填料槽进样口;203-填料槽出样口;301-蒸发池;304-蒸发溶剂进样口;3051-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4-第一微流管道;401-填料槽进样管道;402-填料槽出样管道;403-蒸发池出样管道;6-第一标定孔;7-第二标定孔。
图3为本发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第二层基片的示意图;101-过滤装置;102-过滤装置进样口;103-过滤装置出样口;302-通气孔;3052-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5-第二微流管道;501-过滤装置进样管道;502-过滤装置出样管道;8-第三标定孔;9-第四标定孔。
图4为本发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第三层基片的示意图;303-储气容器。
图5为本发明微萃取微流控芯片的整体透视图;101-过滤装置;102-过滤装置进样口;103-过滤装置出样口;201-填料槽;202-填料槽进样口;301-蒸发池;302-通气孔;303-储气容器;3051-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
图6为荧光介孔硅球的表征鉴定结果;A为介孔硅球的透射电镜图;B为介孔硅球吸附FAM前后吸收光谱图;C为荧光介孔硅球的紫外-荧光光谱图。
图7为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10-底板;11-样品垫;12-基膜;13-吸水垫;14-C线;15-T线;1501-第一T线;1502-第二T线。
图8为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的操作流程。
图9为SDS鉴定FMSNs/PDA-AbSildenafil和FMSNs/PDA-AbTadalafil的偶联效率。
图10为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标准曲线。
图11为去甲基西地那非和红地那非标准曲线。
图12为羟基红地那非和伪伐地那非标准曲线。
图13为乌地那非和豪莫西地那非标准曲线。
图14为N-去甲基他达拉非、N-丁基去甲他达拉非和乙酰氨基他达拉非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区1、固相萃取区2和溶剂蒸发区3,其中过滤区1设有过滤装置101。过滤装置101由微柱阵列组成,微柱的直径及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按照从过滤装置进样口到过滤装置出样口的方向依次递减,微柱的直径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用于过滤液体中的杂质。
过滤区1设有过滤装置101、过滤装置进样口102、过滤装置出样口103。
固相萃取区2设有填料槽201,填料槽201的一端设有填料槽进样口202、另一端设有填料槽出样口203。
溶剂蒸发区3设有用于蒸发溶剂的蒸发池301、用于蒸气流通的通气孔302、用于收集蒸气的储气容器303;所述储气容器303设置于蒸发池301的顶端;所述通气孔302设置于蒸发池301和储气容器303之间;所述蒸发池301的一端设有蒸发溶剂进样口304、另一端设有蒸发溶剂出样口305;所述蒸发溶剂出样口305包括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及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
如图2~4所示,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设有第一层基片、第二层基片和第三层基片,第二层基片设置在第一层基片的顶面,第三层基片设置在第二层基片的顶面。
固相萃取区2和蒸发池301设置在第一层基片上。
第一层基片还设有第一微流管道4,所述第一微流管道4包括填料槽进样管道401、填料槽出样管道402和蒸发池出样管道403。填料槽进样口202、填料槽进样管道401、3个并联的装载MCX填料的填料槽201、填料槽出样管道402、蒸发溶剂进样口304、蒸发池301、蒸发池出样管道403和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依次相连。
过滤区1和通气孔302设置在第二层基片上。
第二层基片还设有第二微流管道5,所述第二微流管道5包括过滤装置进样管道501和过滤装置出样管道502。过滤装置进样口102、滤装置进样管道501、过滤装置101、过滤装置出样管道502和过滤装置出样口103依次相连。过滤装置出样口103与第一层基片的填料槽进样口202对齐,保证液体从过滤装置出样口103直接流入填料槽进样口202,不发生撒漏,用于使第二层基片的液体全部流入第一层基片。
储气容器303设置于第三层基片,储气容器303内置有活性炭,用于收集液体蒸发过程中散发的气体,避免造成空气污染。活性炭的颗粒直径比通气孔302的孔径大,避免活性炭通过通气孔302掉入蒸发池301。
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设置于第一层基片,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设置于第二层基片,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与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对齐,保证液体从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直接流至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不发生撒漏,用于使第一层基片的液体全部经过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流出。
此外,第一层基片和第二层基片都设有定位装置,即第一层基片的第一标定孔6和第二标定孔7,第二层基片的第三标定孔8和第四标定孔9。第一标定孔6与第三标定孔8对齐,第二标定孔7和第四标定孔9对齐,便于将第二层基片和第一层基片对齐固定,保证第二层基片的过滤装置出样口103与第一层基片的填料槽进样口202对齐、第二层基片的通气孔302与第一层基片的蒸发池301对齐、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与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对齐。
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1、以高精度光敏树脂为材料为原材料,通过3D打印的方式分别制造出芯片的第一层基片、第二层基片、第三层基片的模具。
2、将聚二甲基硅烷(PDMS)倒入上一步所得三个模具中,抽真空排静气泡,再置于65℃固化3小时后,脱模。
3、将MCX填料装满第三层基片的填料槽201。
4、将活性炭颗粒装入第三层基片的储气容器303中,将储气容器303的开口端贴合在第二层基片上,与通气孔302对齐。
5、将第一层基片和第二层基片通过定位装置标定位置,通过等离子体清洗技术对第一层基片、第二层基片和第三层基片的表面进行键合,最终合成如图5所示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2基于介孔硅球的荧光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
1、介孔硅球的合成
称取0.5g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30mL超纯水中,匀速搅拌下依次加入9mL无水乙醇和15mL乙醚。再逐滴加入3mL TEOS(硅酸四乙酯)和0.5mL氨水,30℃下搅拌4小时后,得到介孔硅球。
先用无水乙醇高速离心(11000转/分钟,10分钟)清洗介孔硅球3次,再用超纯水重复清洗3次。介孔硅球重悬于40mL含0.1M盐酸的甲醇中,浸泡24小时,去除多余的CTAB。
再用无水乙醇高速离心清洗介孔硅球3次(11000转/分钟,10分钟),再用超纯水重复清洗3次。将介孔硅球至于60℃烘箱烘干备用。
介孔硅球的形态如图6A所示。
2、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
称取10mg干燥的介孔硅球,溶于200μL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离心取上清。再用200μL 0.01M的PBS溶液(pH 7.2)清洗一次,去上清。
加入200μL浓度为1mg/mL的FAM(羧基荧光素),室温下搅拌12小时。
用PBS离心清洗2次后,去上清,加入200μL浓度为0.0625mg/mL的多巴胺溶液(Tris-HCl,pH 8.5),室温敞口搅拌40分钟后,即得到耦联了FAM的荧光介孔硅球(Fam-MSNs,FMSNs)。用PBS清洗荧光介孔硅球3次。
如图6B和图6C所示,介孔硅球成功耦联FAM。
3、抗体标记
取100μL上述荧光介孔硅球,加入2μL的抗体A和2μL抗体B,涡旋30s,混合均匀。抗体A、抗体B为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室温下震荡搅拌50分钟后,离心弃去上清,再加入200μL浓度为5%的BSA溶液(wt%),封闭探针1小时,最后再次离心弃去上清,将沉淀物重悬于100μL PBS溶液中(pH 7.2),即获得基于介孔硅球的荧光免疫探针。
4、保存
配制含0.05%叠氮化钠(wt%)的PBS溶液作为保存液。上清分离,加入200μL保存液,涡旋15s,离心弃上清。重复此操作两次。再加入200μL保存液,充分混合,4℃保存备用。
5、鉴定
采取SDS凝胶电泳法,用抗体A和抗体B与上述步骤3中的两种抗体上清液,分别加入不同泳道,最后通过比较各泳道颜色的深浅来评价偶联效率。
实施例3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1、制膜
(1)含有抗原的基膜
准备一张长30cm宽25mm的长方形硝酸纤维膜(UniSart CN95,德国赛多利斯公司)作为基膜12。以基膜12的长边为水平边,短边为垂直边,从左到右依次画3条1mm竖直线,分别记为第一T线1501、第一T线1502、C线14,第一T线1501距离左侧短边7mm,第一T线1501与第一T线1502相隔6mm,C线14与第一T线1502相隔6mm。
将抗体A特异性免疫结合的抗原命名为抗原A,将抗体B特异性免疫结合的抗原命名为抗原B。通过三维划膜仪分别将20μL他达拉非抗原(0.219mg/mL)和西地那非抗原(0.188mg/mL)喷涂到第一T线1501、第一T线1502上,同时,将抗体A和抗体B的二抗(即20μL浓度为0.2mg/mL的羊抗兔IgG)喷涂到C线14上。
将喷涂了抗原的基膜12至于37℃烘箱中干燥6小时。
(2)样品垫
将长30cm宽25cm的璃纤维膜(SB08,上海良信科技有限公司)浸泡在40mL的PB溶液(0.05M)中,PB溶液含有5mg/mL PVP、5mg/mL蔗糖、5mg/mL牛血清蛋白和1.5%吐温-20。充分浸润后置于60℃烘箱中烘干备用,作为样品垫11。
(3)吸水纸
吸水纸型号为CH37K,购于上海良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吸水垫13。
2、组装
以PVC板作为底板10,将样品垫11、含有抗原的基膜12和吸水垫13依次黏贴在底板10上,再用切条机将其切成3.05mm宽的试纸条,即得到如图7所示的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将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装入有干燥剂的铝箔袋中,保存备用。
实施例4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的构建及使用方法
1、检测系统的构建方法
(1)按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制备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基于介孔硅球的荧光免疫探针及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2)将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和酶标板的小孔固定在同一块玻璃底板上,水平放置于桌面。
(3)准备两根塑料管,分别作为系统进样管和系统出样管。其中,系统进样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注射器的针口,另一端用于连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过滤装置进样口102;系统出样管的一端连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过滤装置出样口103,另一端连接用于乘废液的烧杯(过滤阶段)。待洗脱阶段,再将液体接入酶标板的小孔中。
(4)将基于介孔硅球的荧光免疫探针置于盛有样品洗脱溶液的酶标板小孔中。
2、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
检测系统的操作流程如图8所示,具体方法如下:
(1)活化
用注射器吸取纯甲醇,固定在注射泵上,开启注射泵,将纯甲醇经系统进样管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活化MCX填料。多余的液体经由系统出样管排出,进入废液接收烧杯。
(2)进样
用注射器吸取样品,将装有样品的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开启注射泵,将样品经系统进样管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多余的液体经由系统出样管排出,进入废液接收烧杯。
(3)洗脱
用注射器吸取洗脱液,将装有洗脱液的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开启注射泵,将洗脱液经系统进样管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在注射泵开始推进洗脱液的同时,在芯片的溶剂蒸发区下方垫一个陶瓷加热片持续加热,直至洗脱液全部推入芯片。多余的液体经由系统出样管排出,进入酶标板的小孔。
(3)洗脱液复溶
用注射器吸取复溶液,将装有复溶液的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上,开启注射泵,将复溶液经系统进样管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复溶液经由系统出样管排出,进入酶标板的小孔,再向小孔中加入介孔硅球荧光免疫探针。
(4)检测萃取物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将测定待测物质相应标准品、收集的萃取物分别与基于介孔硅球的荧光免疫探针混合后,加到酶标板中孵育,插入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垫11伸入液面以下,反应结束后,取出试纸条。
对专利“CN113399007A”图3所示的便携式生物传感器进行改装,将其LED灯换为470nm的蓝光LED灯,将滤光片换为黄色滤光片(580nm)。
将试纸条置于改装后的装置中,参考专利“CN113399007A”的实施例4,利用智能手机检测APP采集上述装置的荧光信号,拍照获取图像,计算得到荧光强度的数值。
根据测得标准品的荧光强度,绘制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根据测得样品的荧光强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实施例5同时检测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方法
1、实验方法
(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2)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荧光免疫探针,分别取5mg荧光介孔硅球,加入2μL浓度为5mg/mL的西地那非抗体AbSildenafil(DOI:10.1016/j.aca.2020.10.032)和2μL浓度为5mg/mL的他达拉非抗体AbTadalafil(DOI:10.1080/09540105.2019.1585417),涡旋30s,混合均匀。室温下震荡搅拌50分钟后,离心,分离上清至离心管中。向沉淀加入200μL浓度为5%的BSA溶液(wt%),封闭1小时。即获得标记AbSildenafil的荧光免疫探针FMSNs/PDA-AbSildenafil和标记AbTadalafil的荧光免疫探针FMSNs/PDA-AbTadalafil。保存待用。
分别取浓度为0.05mg/mL的AbSildenafil和AbTadalafil以及上述分离至离心管的上清,采取SDS凝胶电泳法评价荧光介孔硅球与AbSildenafil和AbTadalafil的偶联效率。
如图9所示,偶联后的两种抗体上清液中均没有蛋白染色条带,说明大部分抗体都成功连上了探针,即FMSNs/PDA-AbSildenafil和FMSNs/PDA-AbTadalafil的抗体偶联效率较高。
(3)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分别将20μL浓度为0.219mg/mL西地那非抗原(DOI:10.1016/j.aca.2020.10.032)和0.188mg/mL他达那非抗原(DOI:10.1080/09540105.2019.1585417)通过三维划膜仪喷涂到相邻的两条T线上,同时,将浓度为0.2mg/mL的羊抗兔IgG(北京全式金生物)喷涂到C线上,制备得到含有西地那非抗原和他达拉非抗原的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4)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构建并使用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
用注射器吸取胶囊、保健茶和保健酒等21种样品的提取液,通过小型注射泵以流速80μL/min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用含0.1%乙酸的甲醇溶液(v/v)作为洗脱液,以20μL/min的流速向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推注洗脱液,洗脱样品;同时,在芯片的溶剂蒸发区下方垫一个陶瓷加热片,设置温度为60℃。
用0.02M的PB溶液作为复溶液,通过小型注射泵以流速80μL/min向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注入复溶液,收集流出的溶液,即为样品萃取物。
用含有西地那非抗原和他达拉非抗原的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将西地那非的标准品和他达拉非的标准品、样品萃取物分别与FMSNs/PDA-AbSildenafil和FMSNs/PDA-AbTadalafil混合后,加到96孔酶标板中,孵育5分钟后,插入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反应6分钟后,取出试纸条,置于实施例4步骤4中的改装装置中拍照定量。
(5)使用液质联用法对21种样品中的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含量进行检测,统计检测结果。
2、实验结果
如图10所示,成功构建了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标准曲线。
21种样品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真实样品检测
Figure GDA0004200270410000141
Figure GDA0004200270410000151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和液质联用法都能成功鉴定出样品中是否含有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21种样品中,共有3份样品(人参玛咖枸杞茶、泰国能量咖啡、美国能量咖啡)检测出西地那非,1份样品(天然草药咖啡)检测出他达拉非。本发明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与液质联用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高,说明本方法的准确度高。
实施例6检测西地那非类似物和他达拉非类似物的方法
1、实验方法
(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2)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用荧光介孔硅球和西地那非的抗体AbSildenafil(DOI:10.1016/j.aca.2020.10.032)和他达拉非的抗体AbTadalafil(DOI:10.1080/09540105.2019.1585417),制备荧光免疫探针。
西地那非的抗体AbSildenafil(DOI:10.1016/j.aca.2020.10.032)可检测西地那非类似物:去甲基西地那非、红地那非、羟基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乌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的抗体AbTadalafil(DOI:10.1080/09540105.2019.1585417)可检测他达拉非类似物:N-去甲基他达拉非、N-丁基去甲他达拉非和乙酰氨基他达拉非。
(3)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用西地那非的抗原(DOI:10.1016/j.aca.2020.10.032)和他达拉非的抗原(DOI:10.1080/09540105.2019.1585417)制备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4)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构建并使用基于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系统。
用注射器吸取样品的提取液,通过小型注射泵以流速80μL/min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
用含0.1%乙酸的甲醇溶液(v/v)作为洗脱液,以20μL/min的流速向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推注洗脱液,洗脱样品;同时,在芯片的溶剂蒸发区下方垫一个陶瓷加热片,设置温度为60℃。
用0.02M的PB溶液作为复溶液,通过小型注射泵以流速80μL/min向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注入复溶液,收集流出的溶液,即为样品萃取物。
用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
将双T线免疫层析试纸条置于实施例4步骤4中的改装装置中,利用智能手机检测APP测得荧光强度。
2、实验结果
如图11~14所示,本发明成功构建了西地那非类似物(去甲基西地那非、红地那非、羟基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乌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类似物(N-去甲基他达拉非、N-丁基去甲他达拉非和乙酰氨基他达拉非)的标准曲线,可用于西地那非类似物及他达拉非类似物的检测。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荧光免疫探针和免疫层析试纸条;
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包括第一层基片及设置在第一层基片上的过滤区(1)、用于装设固相萃取填料的固相萃取区(2)和用于蒸发溶剂的溶剂蒸发区(3),其中过滤区(1)设有过滤装置(101);所述过滤装置(101)由微柱阵列组成,所述过滤装置(101)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进样口(102)、另一端设有过滤装置出样口(103),所述过滤装置的微柱的直径和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由250μm~100μm从过滤装置进样口(102)到过滤装置出样口(103)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固相萃取区(2)设有填料槽(201),填料槽(201)的一端设有填料槽进样口(202)、另一端设有填料槽出样口(203);所述溶剂蒸发区(3)设有用于蒸发溶剂的蒸发池(301)、用于蒸气流通的通气孔(302)、用于收集蒸气的储气容器(303);所述储气容器(303)设置于蒸发池(301)的顶端;所述通气孔(302)设置于蒸发池(301)和储气容器(303)之间;所述蒸发池(301)的一端设有蒸发溶剂进样口(304)、另一端设有蒸发溶剂出样口(305);
所述荧光免疫探针的制备方法为:介孔硅球耦联荧光素即得到荧光介孔硅球;将荧光介孔硅球与那非类物质的抗体充分混合均匀;离心;封闭,即得到荧光免疫探针;所述荧光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介孔硅球置于无水乙醇中,分散;离心取上清;洗涤;加入荧光素搅拌充分;洗涤;加入多巴胺溶液,充分搅拌;洗涤;
所述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相连接的底板(10)、样品垫(11)、基膜(12)和吸水垫(13);所述基膜上设置标准线C线(14)和若干测试线T线(15);所述C线(1501)上包被二抗;所述T线(15)上分别包被不同的那非类物质的抗原;
用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将荧光免疫探针与前处理后的样品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样品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中,第一层基片上还设有第二层基片及第三层基片,第二层基片设置在第一层基片的顶面,第三层基片设置在第二层基片的顶面;
固相萃取区(2)和蒸发池(301)设置在第一层基片上;过滤区(1)和通气孔(302)设置在第二层基片上;储气容器(303)设置在第三层基片上;
所述蒸发溶剂出样口(305)包括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及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所述第一蒸发溶剂出样口(3051)设置于第一层基片,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设置于第二层基片;
填料槽进样口(202)、填料槽(201)、填料槽出样口(203)、蒸发溶剂进样口(304)、蒸发池(301)和第二蒸发溶剂出样口(3052)通过设置于第一层基片的第一微流管道(4)连接;
过滤装置进样口(102)、过滤装置(101)和过滤装置出样口(103)通过设置于第二层基片的第二微流管道(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中,储气容器(303)装载有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中,填料槽(201)装载有固相萃取的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微柱的直径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相邻微柱之间的间隔按照250μm、200μm、150μm和100μm的梯度依次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用于加热蒸发池(301)中的液体的加热装置。
7.一种那非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中填料槽(201)装有活化的固相萃取的填料;
S2.将待测样品的标准品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待标准品流尽后,将洗脱液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并加热;待洗脱液流尽后,将复溶液注入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收集从芯片流出的液体,即为样品的萃取液;将萃取液与荧光免疫探针混匀,得到混合液;将免疫层析试纸条放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取出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荧光强度;
所述洗脱液为甲醇溶液;所述复溶液为PB溶液;
S3.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步骤S2测得的荧光强度,绘制浓度与荧光强度的标准曲线;
S4.将标准品替换为待测样品,重复步骤S2,测得样品的荧光强度,利用步骤S3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样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甲醇溶液还含有0.1%乙酸(v/v)。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65℃。
CN202111556663.8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Active CN114308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6663.8A CN114308153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6663.8A CN114308153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8153A CN114308153A (zh) 2022-04-12
CN114308153B true CN114308153B (zh) 2023-06-02

Family

ID=8105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6663.8A Active CN114308153B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81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683A (zh) * 2022-07-05 2022-10-11 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7923A1 (en) * 2002-05-24 2003-11-27 Harrison D. J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pping bead based reagents within microfluidic analysis systems
KR100639776B1 (ko) * 2004-01-05 2006-10-27 바이오메드포토닉스 주식회사 측방 유동 정량 검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스트립과 레이저유발 표면형광 검출 장치 및 소형 스캐너
US20060285999A1 (en) * 2005-06-21 2006-12-21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microfluidic systems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utilizing a hydrodynamic flow restrictor
JP2007292564A (ja) * 2006-04-24 2007-11-08 Hokkaido Univ バイオセンサーチップ
CN200982977Y (zh) * 2006-10-25 2007-11-2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集成固相萃取柱的微流控芯片
CN101067621B (zh) * 2007-06-05 2010-07-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微加工方法制作的微型固相萃取芯片及使用方法
CN101692023B (zh) * 2009-09-16 2011-04-20 合肥学院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超痕量爆炸物tnt分子识别的化学制备方法
RU2015132626A (ru) * 2013-03-15 2017-04-25 Слоун-Кеттеринг Инститьют Фо Кэнсэ Рисерч Мультимодальные наночастицы на основе диоксида кремния
US10775304B2 (en) * 2014-05-23 2020-09-15 UNIVERSITé LAVAL Fluorescent nanosensors and uses thereof
CN105466905B (zh) * 2015-10-27 2018-03-20 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固相萃取柱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芯片
CN106084215B (zh) * 2016-06-20 2018-03-06 陕西师范大学 仿生构筑功能化Janus粒子的方法
CN106345541A (zh) * 2016-08-08 2017-01-25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双相液液萃取与电泳分离集成微流控装置及方法
CN106806344B (zh) * 2017-02-17 2020-10-3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聚多巴胺和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11260127B2 (en) * 2017-10-17 2022-03-01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CN109045304B (zh) * 2018-04-13 2022-04-05 中山大学 一种携带Polymerase I抑制剂的核仁靶向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1635B (zh) * 2018-06-12 2021-09-0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及其制备和在伤口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CN109536583B (zh) * 2018-10-31 2021-08-0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基于金-碳纳米球构建的microRNA检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72887B (zh) * 2018-12-05 2021-04-20 浙江大学 基于多功能集成化探针的色谱分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208073B (zh) * 2019-06-14 2021-03-16 重庆大学 基于光热蒸发的微流控样品浓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693851B (zh) * 2019-10-24 2022-03-25 西安医学院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37896A (zh) * 2020-05-09 2020-07-24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微流控器件及其应用
CN111973741B (zh) * 2020-08-23 2023-01-10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pH响应型基于共包载抗原和光敏剂的介孔硅纳米粒的治疗性疫苗的制备方法
CN214668024U (zh) * 2021-01-15 2021-11-09 南京大学 一种微流控样品预处理芯片
CN113189336A (zh) * 2021-04-01 2021-07-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他达那非及其类似物的乳胶微球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181361A (zh) * 2021-04-25 2021-07-30 上海大学 气泡促进药物释放的相变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815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7356U (ja) 生物学的試料用の分析装置
CN109499634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JP2001502046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または試験装置
CN114308153B (zh) 一种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固相萃取微流控芯片及用于检测那非类物质的系统
CN85104030A (zh) 免疫测定方法和装置
CN107328744B (zh) 一种基于均匀分布的微球检测肿瘤标记物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76445A (zh) 微流控试剂卡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CN86103715A (zh) 横向流动的鉴定设备
JP2009300433A (ja) 分析チップ
CN113607704B (zh) 一种基于磁珠混匀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
CN109239225B (zh) 一种浓缩活心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6198810A (zh) 一种具有治疗肿瘤放化疗骨髓抑制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JP5125680B2 (ja) 分離チップおよび分離方法
CN110031617B (zh) 一种用于免疫诊断的一维纸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980249A (zh) 一种虎耳草药材质量检测方法
CN108627606B (zh) 广藿香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06645703A (zh) 快速定量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试剂盒和方法
CN101274036A (zh) 苁黄补肾制剂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
CN209590033U (zh) 微孔膜截留集聚微球的免疫微孔杯和微孔板条
US11353451B2 (en) PoC test system and method
EP2090365A1 (en) Combined cell and protein analysis on a substrate
CN106796224A (zh) 测试带组件
CN208161093U (zh) 一种脱盐固相萃取系统
CN206038697U (zh) 一种血型鉴定试纸
CN115779987B (zh) 一种pdms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