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6175A -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6175A
CN114306175A CN202210160208.4A CN202210160208A CN114306175A CN 114306175 A CN114306175 A CN 114306175A CN 202210160208 A CN202210160208 A CN 202210160208A CN 114306175 A CN114306175 A CN 114306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ixing
stirring
perce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02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6175B (zh
Inventor
黄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ran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602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6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6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6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6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6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去离子水25%‑40%、聚二甲硅氧烷3.5%‑6.5%、异壬酸异壬酯5%‑10.5%、高岭土2.5%‑7.5%、滑石粉2.5%‑7.5%、羊毛脂1%‑3.5%、凡士林2%‑7.5%、甘草酸二钾0.5%‑1.5%、金缕梅提取物2.5%‑5%、二氧化钛2.5%‑8.5%、氧化铁黄4%‑8%、氧化铁红2.5%‑5.5%、氧化铁黑1%‑3.5%、乳化剂4.5%‑10%、乳化稳定剂3.5%‑8.5%,本发明通过高岭土和滑石粉的合理配比,有效的改善了粉底液的粘附性和爽滑性,进而在确保粉底液易于摊开的同时,使粉底液可以更长久的吸附于用户的皮肤表面,同时通过甘草酸二钾和金缕梅提取物添加,使粉底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消炎抗敏的效果,进而拓展了粉底液的功能,提高了粉底液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底液质地轻薄,易涂抹,少油腻感,是当今很流行的一种粉底化妆品,适合大多数肌肤,尤其是油性皮肤和夏季快速上妆修饰之用。如今,现代粉底将美容和皮肤护理结合起来,成为多功能产品;
但是目前粉底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粉料在添加过程中容易出现飘散,并导致粉料容易吸附到混合罐内部,使得粉料无法便捷的添加到混合罐内部,进而降低了粉底液的生产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粉底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中的粉料在添加过程中容易出现飘散,并导致粉料容易吸附到混合罐内部,使得粉料无法便捷的添加到混合罐内部,进而降低了粉底液的生产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带动混合竖轴对混合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和搅拌桨对乳化罐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去离子水25%-40%、聚二甲硅氧烷3.5%-6.5%、异壬酸异壬酯5%-10.5%、高岭土2.5%-7.5%、滑石粉2.5%-7.5%、羊毛脂1%-3.5%、凡士林2%-7.5%、甘草酸二钾0.5%-1.5%、金缕梅提取物2.5%-5%、二氧化钛2.5%-8.5%、氧化铁黄4%-8%、氧化铁红2.5%-5.5%、氧化铁黑1%-3.5%、乳化剂4.5%-10%、乳化稳定剂3.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高岭土和滑石粉的合理配比,有效的改善了粉底液的粘附性和爽滑性,进而在确保粉底液易于摊开的同时,使粉底液可以更长久的吸附于用户的皮肤表面,同时通过甘草酸二钾和金缕梅提取物添加,使粉底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消炎抗敏的效果,进而拓展了粉底液的功能,提高了粉底液的使用性能。
2.设置了防粘附搅拌机构,通过防粘附搅拌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粉料的添加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引导,有效的防止了粉料在添加过程中肆意飘散,从而通过控制粉料的扩散范围,有效的避免了粉料随意粘附到混合罐内部的其他的部件外侧,确保了粉料的正常添加,同时在连接摆杆的转动上翘的过程中上料导盒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浸没到混合液中,使上料导盒内壁粘附的粉料也可完全添加到混合液中,进而有效的优化了粉料的添加过程,使粉料添加起来更加便捷;
同时,在对混合液搅拌的过程中,连接摆杆和上料导盒在转动过程中也可对混合罐顶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搅拌横柱和搅拌竖杆对混合罐中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通过搅拌底桨对混合罐底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进而通过混合罐上中下三个部位的不同的搅动方式对混合液进行多层次搅动,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罐内部的混合液的搅拌效率,提升了混合液中各原料的混合效率。
3.设置了辅助检测导料机构,通过辅助检测导料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混合罐完成水相和油相进行初步混合后,对混合液的流向进行变换和引导,从而使加工失败的混合液可以快速的排出,同时使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液可以快速的导入乳化罐内部,从而使粉底液的原料添加过程更加快捷,通过混合罐内混合液的多种导料途经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罐的控制性能,从而使混合液的加工过程更加便捷;
同时通过对连接横盒倾斜角度的调节,改善了连接横盒内部各组件的受力情况,使混合液在限位斜板的导向下沿连接横盒流向预定的方向,进而降低了限位斜板与连接横盒之间的密闭性要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加工设备的使用性能。
4.设置了多层混合乳化机构,通过多层混合乳化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搅拌圆盒、搅拌桨和搅拌转桨对乳化罐内部的粉底液进行不同高度的立体搅拌,通过搅拌圆盒和分隔板的多孔设计和其内部的圆珠,使粉底液的流动途经更加复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水相和油相的混合效率,同时在乳化罐内部的不同高度设置不同的搅拌形式,进一步优化了水相和油相的混合效率;
同时通过驱动齿环与驱动锥形轮之间的配合带动转动细轴进行转动,同时通过驱动齿环与驱动锥形轮之间的齿数比使转动细轴可以达到高速转动的效果,进而通过搅拌桨的高速转动加速了乳化罐内部上下层粉底液的交换效率,进一步优化了乳化罐内部粉底液的乳化过程,从而优化了粉底液的生产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防粘附搅拌机构和多层混合乳化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粉底液原料的混合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搅拌使粉底液原料混合的更加高效,同时通过多种搅拌方式的混合使用,使粉底液在搅拌过程中可以以更加复杂的路径进行流动,从而使粉底液中的各项原料在流动过程中可以进行互相研磨,进而使粉底液的质感更加细腻,进一步优化了粉底液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乳化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乳化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粘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底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吸附横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辅助检测导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限位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多层混合乳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连接中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乳化罐;2、混合罐;
3、防粘附搅拌机构;301、混合电机;302、混合竖轴;303、导向圆架;304、限位方槽;305、安装上环;306、连接摆杆;307、配重端柱;308、吸附横块;309、牵引索;310、连接插块;311、上料导盒;312、支撑拐板;313、支撑中环;314、磁性卡座;315、安装底管;316、搅拌横柱;317、搅拌竖杆;318、驱动竖轮;319、安装滑环;320、驱动底环;321、浮力底环;322、搅拌底桨;
4、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01、导料上管;402、连接上软环;403、连接横盒;404、转动横管;405、限位斜板;406、驱动斜管;407、排料阀;408、排料弯管;409、导料阀;410、导料弯管;411、导料软管;412、支撑弯杆;413、限位栓;414、采样阀;415、采样小瓶;
5、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01、转动电机;502、转动竖轴;503、分散盘;504、搅拌圆盒;505、分隔板;506、连接中架;507、驱动齿环;508、限位连接环;509、安装中架;510、转动细轴;511、搅拌桨;512、驱动锥形轮;513、搅拌转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进一步的,粉底液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
去离子水35.7%、聚二甲硅氧烷4.5%、异壬酸异壬酯6.5%、高岭土2.5%、滑石粉7.5%、羊毛脂2%、凡士林6.5%、甘草酸二钾1.3%、金缕梅提取物3.5%、二氧化钛6.5%、氧化铁黄6%、氧化铁红3%、氧化铁黑2.5%、乳化剂6.5%、乳化稳定剂5.5%;
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进一步的粉底液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
去离子水35.7%、聚二甲硅氧烷4.5%、异壬酸异壬酯6.5%、高岭土3%、滑石粉7%、羊毛脂2%、凡士林6.5%、甘草酸二钾1.3%、金缕梅提取物3.5%、二氧化钛6.5%、氧化铁黄6%、氧化铁红3%、氧化铁黑2.5%、乳化剂6.5%、乳化稳定剂5.5%;
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进一步的粉底液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
去离子水35.7%、聚二甲硅氧烷4.5%、异壬酸异壬酯6.5%、高岭土4.5%、滑石粉5.5%、羊毛脂2%、凡士林6.5%、甘草酸二钾1.3%、金缕梅提取物3.5%、二氧化钛6.5%、氧化铁黄6%、氧化铁红3%、氧化铁黑2.5%、乳化剂6.5%、乳化稳定剂5.5%;
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进一步的粉底液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
去离子水35.7%、聚二甲硅氧烷4.5%、异壬酸异壬酯6.5%、高岭土6.5%、滑石粉3.5%、羊毛脂2%、凡士林6.5%、甘草酸二钾1.3%、金缕梅提取物3.5%、二氧化钛6.5%、氧化铁黄6%、氧化铁红3%、氧化铁黑2.5%、乳化剂6.5%、乳化稳定剂5.5%;
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进一步的粉底液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
去离子水35.7%、聚二甲硅氧烷4.5%、异壬酸异壬酯6.5%、高岭土7.5%、滑石粉2.5%、羊毛脂2%、凡士林6.5%、甘草酸二钾1.3%、金缕梅提取物3.5%、二氧化钛6.5%、氧化铁黄6%、氧化铁红3%、氧化铁黑2.5%、乳化剂6.5%、乳化稳定剂5.5%;
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实施例1-5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原料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实例5
去离子水 35.7 35.7 35.7 35.7 35.7
聚二甲硅氧烷 4.5 4.5 4.5 4.5 4.5
异壬酸异壬酯 6.5 6.5 6.5 6.5 6.5
高岭土 2.5 3 4.5 6.5 7.5
滑石粉 7.5 7 5.5 3.5 2.5
羊毛脂 2 2 2 2 2
凡士林 6.5 6.5 6.5 6.5 6.5
甘草酸二钾 1.3 1.3 1.3 1.3 1.3
金缕梅提取物 3.5 3.5 3.5 3.5 3.5
二氧化钛 6.5 6.5 6.5 6.5 6.5
氧化铁黄 6 6 6 6 6
氧化铁红 3 3 3 3 3
氧化铁黑 2.5 2.5 2.5 2.5 2.5
乳化剂 6.5 6.5 6.5 6.5 6.5
乳化稳定剂 5.5 5.5 5.5 5.5 5.5
其中,各组分单位为百分比,每个实施例中的配方各原料总和为100%;
通过对比实施例1-5,在高岭土和滑石粉含量之和不变的情况下,当高岭土的含量比例增加时粉底液附着性上升,但摊开过程中的爽滑性会明显下降,当滑石粉的含量比例增加时,粉底液摊开过程中的爽滑性会明显增加,但粉底液的附着性逐渐下降,因此,在实施例3中,当滑石粉的含量为5.5%,高岭土含量为4.5%时,粉底液的爽滑性和附着性均达到理想状态;
对比效果如下: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实例5
摊开难易程度 容易 容易 容易 较难 困难
脱落难易程度 极易 容易 较难 困难 困难
(于20岁女性检测结果,五位女性检测五例产品)
实施例6: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乳化罐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混合罐2;
混合罐2内部设置有防粘附搅拌机构3,用于对粉底液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并对添加到混合罐2内部的粉料进行引导,并在混合竖轴302转动的过程中使上料导盒311沉入液面之下,从而提高了混合罐2内部的液体搅拌效率;
防粘附搅拌机构3包括混合电机301、混合竖轴302、导向圆架303、限位方槽304、安装上环305、连接摆杆306、配重端柱307、吸附横块308、牵引索309、连接插块310、上料导盒311、支撑拐板312、支撑中环313、磁性卡座314、安装底管315、搅拌横柱316、搅拌竖杆317、驱动竖轮318、安装滑环319、驱动底环320、浮力底环321和搅拌底桨322;
混合罐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电机301,混合电机3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混合电机301输出轴底端对应混合罐2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混合竖轴302,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混合罐2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圆架303,导向圆架303顶端边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方槽304,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导向圆架303底部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上环305,安装上环305外侧中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摆杆306,连接摆杆306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端柱307,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连接摆杆306背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附横块308;
连接摆杆306外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索309,牵引索309末端对应限位方槽304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块310,连接插块310底端对应导向圆架303底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导盒311,上料导盒311斜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拐板312,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安装上环305底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中环313,支撑中环313顶端边部对应支撑拐板312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磁性卡座314,吸附横块308一侧与连接摆杆306背面之间紧密贴合,连接摆杆306与吸附横块308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附;
牵引索309贯穿导向圆架303顶端,且导向圆架303上所开设的孔道大于牵引索309直径,连接插块310外侧与限位方槽304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混合竖轴302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管315,安装底管315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转动连接有搅拌横柱316,搅拌横柱316外侧沿轴向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竖杆317,搅拌横柱31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竖轮318;
混合罐2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滑环319,安装滑环319内侧滑动连接有驱动底环320,驱动底环320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浮力底环321,混合竖轴302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底桨322,磁性卡座314顶面与支撑拐板312底面之间相互对应,且磁性卡座314与支撑拐板312之间通过磁力吸附;
驱动底环320顶面与驱动竖轮318外侧之间紧密贴合,驱动底环320外侧与安装滑环319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通过防粘附搅拌机构3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粉料的添加过程中对粉料进行引导,有效的防止了粉料在添加过程中肆意飘散,从而通过控制粉料的扩散范围,有效的避免了粉料随意粘附到混合罐2内部的其他的部件外侧,确保了粉料的正常添加,同时在连接摆杆306的转动上翘的过程中上料导盒311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浸没到混合液中,使上料导盒311内壁粘附的粉料也可完全添加到混合液中,进而有效的优化了粉料的添加过程,使粉料添加起来更加便捷;
同时,在对混合液搅拌的过程中,连接摆杆306和上料导盒311在转动过程中也可对混合罐2顶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搅拌横柱316和搅拌竖杆317对混合罐2中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通过搅拌底桨322对混合罐2底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进而通过混合罐2上中下三个部位的不同的搅动方式对混合液进行多层次搅动,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罐2内部的混合液的搅拌效率,提升了混合液中各原料的混合效率;
混合罐2底部设置有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用于对混合罐2排出的混合液进行引导分流,从而将合格后的混合液排入乳化罐1内部进行后续混合,并可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混合罐2内部的混合液进行快速抽样;
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包括导料上管401、连接上软环402、连接横盒403、转动横管404、限位斜板405、驱动斜管406、排料阀407、排料弯管408、导料阀409、导料弯管410、导料软管411、支撑弯杆412、限位栓413、采样阀414和采样小瓶415;
混合罐2底端中部设置有导料上管401,导料上管401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上软环402,连接上软环4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横盒403,连接横盒403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横管404,转动横管404外侧对应连接横盒403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斜板405,转动横管404一端对应连接横盒4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斜管406;
连接横盒403一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料阀407,排料阀407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料弯管408,连接横盒403另一端中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导料阀409,导料阀409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料弯管410,导料弯管410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软管411;
连接横盒403一侧对应乳化罐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弯杆412,连接横盒403背面对应支撑弯杆412顶端中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限位栓413;
连接横盒403顶面一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采样阀414,采样阀41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采样小瓶415,混合罐2底部出料口处设置有阀门,限位斜板405侧面和端部与连接横盒403内壁位置之间紧密贴合,支撑弯杆412底端与乳化罐1顶面之间固定连接,限位栓413外侧与支撑弯杆412顶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采样小瓶415瓶口处设置有单向阀,通过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混合罐2完成水相和油相进行初步混合后,对混合液的流向进行变换和引导,从而使加工失败的混合液可以快速的排出,同时使加工完成后的混合液可以快速的导入乳化罐1内部,从而使粉底液的原料添加过程更加快捷,通过混合罐2内混合液的多种导料途经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混合罐2的控制性能,从而使混合液的加工过程更加便捷;
同时通过对连接横盒403倾斜角度的调节,改善了连接横盒403内部各组件的受力情况,使混合液在限位斜板405的导向下沿连接横盒403流向预定的方向,进而降低了限位斜板405与连接横盒403之间的密闭性要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加工设备的使用性能;
乳化罐1内部设置有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用于对导入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高速混合乳化,从而加速乳化罐1内部的混合液的乳化;
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501、转动竖轴502、分散盘503、搅拌圆盒504、分隔板505、连接中架506、驱动齿环507、限位连接环508、安装中架509、转动细轴510、搅拌桨511、驱动锥形轮512和搅拌转桨513;
乳化罐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01,转动电机5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转动电机501的输出轴底端对应乳化罐1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竖轴502,转动竖轴502外侧对应乳化罐1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散盘503,转动竖轴502外侧对应分散盘503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搅拌圆盒504,搅拌圆盒504内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分隔板505;
转动竖轴502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中架506,连接中架506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环507,乳化罐1内侧中部对应驱动齿环507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环508,限位连接环508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中架509,安装中架509顶端内侧沿圆周方向等距转动连接有转动细轴510,转动细轴510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11,转动细轴510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形轮512,转动竖轴502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转桨513,分散盘503顶面边部等距均匀开设有凹槽,搅拌圆盒504内侧填充有圆珠,驱动锥形轮512与驱动齿环507内壁之间相互啮合,通过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搅拌圆盒504、搅拌桨511和搅拌转桨513对乳化罐1内部的粉底液进行不同高度的立体搅拌,通过搅拌圆盒504和分隔板505的多孔设计和其内部的圆珠,使粉底液的流动途经更加复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水相和油相的混合效率,同时在乳化罐1内部的不同高度设置不同的搅拌形式,进一步优化了水相和油相的混合效率;
同时通过驱动齿环507与驱动锥形轮512之间的配合带动转动细轴510进行转动,同时通过驱动齿环507与驱动锥形轮512之间的齿数比使转动细轴510可以达到高速转动的效果,进而通过搅拌桨511的高速转动加速了乳化罐1内部上下层粉底液的交换效率,进一步优化了乳化罐1内部粉底液的乳化过程,从而优化了粉底液的生产过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粉底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称重好的粉底液原料依次添加到混合罐2内部,在需要将粉料添加到混合罐2内部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进行转到,并将上料导盒311运输到混合罐2的添料口位置处,在将粉料添倾倒到上料导盒311顶部入口内部后,粉料在上料导盒311的引导下进入混合罐2内部,在粉料的添加过程中部分粉料吸附到了上料导盒311内壁上,在混合竖轴302带动其上安装的各组件进行转动时,通过安装上环305带动连接摆杆306和配重端柱307进行同步转动,连接摆杆3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上翘起,在连接摆杆306向上翘起的过程中,上料导盒311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滑移,并使支撑拐板312与磁性卡座314之间相互扣合,通过支撑拐板312与磁性卡座314对上料导盒311进行限位,在上料导盒311浸没到混合罐2中的混合液底部后,便可以将上料导盒311内侧粘附的粉料混合到混合液中;
在对混合液的持续混合过程中,通过混合竖轴302带动安装底管315进行同步转动,在安装底管31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搅拌横柱316、和驱动竖轮318进行同步转动,并在安装滑环319沿驱动底环320顶部进行周转的同时,通过安装滑环319和驱动底环320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安装滑环319进行自转,进而通过搅拌横柱316带动搅拌竖杆317在混合罐2底部进行横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混合罐2中下部位的混合搅拌,同时通过浮力底环321在混合液中的所产生的浮力使驱动竖轮318与驱动底环320之间紧密贴合,进而确保了驱动竖轮318与驱动底环320始终拥有足够的摩擦力进行转动,并在混合竖轴302的转动过程中通过搅拌底桨322对混合罐2底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在混合罐2完成对粉底液的水相和油相混合液进行初步混合准备进行后续乳化时,需要对混合后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检测,通过支撑弯杆412和限位栓413对连接横盒40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在抽样检测的过程中保持连接横盒403为水平状态,通过驱动斜管406带动转动横管40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转动横管404带动限位斜板405进行转动,使连接上软环402与排料阀407侧相连通,然后开启混合罐2底部的阀门和采样阀414,进而使混合罐2内部的混合液沿着连接上软环402、连接横盒403和采样阀414进入采样小瓶415内部,待采样小瓶415填满后关闭混合罐2底部的阀门和采样阀414,并对采样小瓶415内部的混合样本进行检测,当混合罐2内部的混合液出现无法修复的缺陷时,开启混合罐2底部的阀门和排料阀407将混合失败的混合液通过排料弯管408排出混合罐2,当混合罐2内部出现可修复的缺陷时,则可通过添加缺少的相应组分对混合液进行修复,待混合液达标后,转动限位斜板405使连接上软环402与导料阀409相连通,开启混合罐2底部阀门和导料阀409后,使达标后的混合液沿着导料弯管410和导料软管411进入到乳化罐1内部,从而完成混合液的转换添加;
在水相和油相进入乳化罐1内部后,开始对粉底液进行乳化,通过转动电机501带动转动竖轴502及其上各组件进行同时转动,在分散盘503的转动过程中,对喷洒到分散盘503顶部的水相和油相混合物进行扩散,通过转动竖轴502带动搅拌圆盒504和分隔板505进行转动,并同步带动搅拌圆盒504内部的圆珠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搅拌圆盒504和分隔板505对乳化罐1顶部的粉底液进行搅拌,通过转动竖轴502带动连接中架506和驱动齿环507进行同步转动,在驱动齿环507的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锥形轮51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驱动锥形轮512带动转动细轴510进行转动,并在转动细轴510的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桨511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中部的粉底液进行搅拌,通过转动竖轴502带动搅拌转桨513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对乳化罐1底部的粉底液进行搅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比称重:按照粉底液的配方原料按比例进行称重,并对原料按照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类盛放等待取用;
S2、原料混合:将水相和油相原料分别通过上料导盒(311)添加到两侧的混合罐(2)内部,并通过混合电机(301)带动混合竖轴(302)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S3、搅拌乳化: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水相和油相混合物检测合格后,通过导料软管(411)将水相和油相混合物均匀添加到乳化罐(1)内部,并通过搅拌圆盒(504)和搅拌桨(511)对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
S4、检验调色:对乳化罐(1)中乳化完成的粉底液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根据粉底液成品的颜色对粉底液进行调色;
S5、冷却出料:待粉底液各项参数均达到目标数值后,对粉底液进行缓慢搅拌并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并将冷却到合适温度的粉底液排出乳化罐(1);
S6、收纳储存:加工完成后的粉底液存放到特制的收集罐中,并将收集罐存放到恒温的无菌室内,等待粉底液的灌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原料及重量比例分别为:去离子水25%-40%、聚二甲硅氧烷3.5%-6.5%、异壬酸异壬酯5%-10.5%、高岭土2.5%-7.5%、滑石粉2.5%-7.5%、羊毛脂1%-3.5%、凡士林2%-7.5%、甘草酸二钾0.5%-1.5%、金缕梅提取物2.5%-5%、二氧化钛2.5%-8.5%、氧化铁黄4%-8%、氧化铁红2.5%-5.5%、氧化铁黑1%-3.5%、乳化剂4.5%-10%、乳化稳定剂3.5%-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铁黄、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黑均为无机着色剂,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混合罐(2);
所述混合罐(2)内部设置有防粘附搅拌机构(3),用于对粉底液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并对添加到混合罐(2)内部的粉料进行引导,并在混合竖轴(302)转动的过程中使上料导盒(311)沉入液面之下,从而提高了混合罐(2)内部的液体搅拌效率;
所述防粘附搅拌机构(3)包括混合电机(301)、混合竖轴(302)、导向圆架(303)、限位方槽(304)、安装上环(305)、连接摆杆(306)、配重端柱(307)、吸附横块(308)、牵引索(309)、连接插块(310)、上料导盒(311)、支撑拐板(312)、支撑中环(313)、磁性卡座(314)、安装底管(315)、搅拌横柱(316)、搅拌竖杆(317)、驱动竖轮(318)、安装滑环(319)、驱动底环(320)、浮力底环(321)和搅拌底桨(322);
所述混合罐(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电机(301),所述混合电机(3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混合电机(301)输出轴底端对应混合罐(2)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混合竖轴(302),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混合罐(2)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圆架(303),所述导向圆架(303)顶端边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方槽(304),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导向圆架(303)底部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上环(305),所述安装上环(305)外侧中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摆杆(306),所述连接摆杆(306)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端柱(307),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连接摆杆(306)背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附横块(308);
所述连接摆杆(306)外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索(309),所述牵引索(309)末端对应限位方槽(304)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块(310),所述连接插块(310)底端对应导向圆架(303)底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导盒(311),所述上料导盒(311)斜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拐板(312),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对应安装上环(305)底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中环(313),所述支撑中环(313)顶端边部对应支撑拐板(312)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磁性卡座(314);
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底管(315),所述安装底管(315)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转动连接有搅拌横柱(316),所述搅拌横柱(316)外侧沿轴向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竖杆(317),所述搅拌横柱(31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竖轮(318);
所述混合罐(2)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滑环(319),所述安装滑环(319)内侧滑动连接有驱动底环(320),所述驱动底环(320)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浮力底环(321),所述混合竖轴(302)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底桨(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横块(308)一侧与连接摆杆(306)背面之间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摆杆(306)与吸附横块(308)之间通过磁力相互吸附;
所述牵引索(309)贯穿导向圆架(303)顶端,且导向圆架(303)上所开设的孔道大于牵引索(309)直径,所述连接插块(310)外侧与限位方槽(304)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卡座(314)顶面与支撑拐板(312)底面之间相互对应,且磁性卡座(314)与支撑拐板(312)之间通过磁力吸附;
所述驱动底环(320)顶面与驱动竖轮(318)外侧之间紧密贴合,所述驱动底环(320)外侧与安装滑环(319)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底部设置有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用于对混合罐(2)排出的混合液进行引导分流,从而将合格后的混合液排入乳化罐(1)内部进行后续混合,并可通过采样小瓶(415)对混合罐(2)内部的混合液进行快速抽样;
所述辅助检测导料机构(4)包括导料上管(401)、连接上软环(402)、连接横盒(403)、转动横管(404)、限位斜板(405)、驱动斜管(406)、排料阀(407)、排料弯管(408)、导料阀(409)、导料弯管(410)、导料软管(411)、支撑弯杆(412)、限位栓(413)、采样阀(414)和采样小瓶(415);
所述混合罐(2)底端中部设置有导料上管(401),所述导料上管(401)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上软环(402),所述连接上软环(40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横盒(403),所述连接横盒(403)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横管(404),所述转动横管(404)外侧对应连接横盒(403)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斜板(405),所述转动横管(404)一端对应连接横盒(4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斜管(406);
所述连接横盒(403)一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料阀(407),所述排料阀(407)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料弯管(408),所述连接横盒(403)另一端中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导料阀(409),所述导料阀(409)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料弯管(410),所述导料弯管(410)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软管(411);
所述连接横盒(403)一侧对应乳化罐(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弯杆(412),所述连接横盒(403)背面对应支撑弯杆(412)顶端中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限位栓(413);
所述连接横盒(403)顶面一端中部通过管道连接有采样阀(414),所述采样阀(41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采样小瓶(4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底部出料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限位斜板(405)侧面和端部与连接横盒(403)内壁位置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支撑弯杆(412)底端与乳化罐(1)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栓(413)外侧与支撑弯杆(412)顶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采样小瓶(415)瓶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罐(1)内部设置有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用于对导入乳化罐(1)内部的水相和油相进行高速混合乳化,从而加速乳化罐(1)内部的混合液的乳化;
所述多层混合乳化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501)、转动竖轴(502)、分散盘(503)、搅拌圆盒(504)、分隔板(505)、连接中架(506)、驱动齿环(507)、限位连接环(508)、安装中架(509)、转动细轴(510)、搅拌桨(511)、驱动锥形轮(512)和搅拌转桨(513);
所述乳化罐(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01),所述转动电机(50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01)的输出轴底端对应乳化罐(1)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竖轴(502),所述转动竖轴(502)外侧对应乳化罐(1)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分散盘(503),所述转动竖轴(502)外侧对应分散盘(503)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搅拌圆盒(504),所述搅拌圆盒(504)内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分隔板(505);
所述转动竖轴(502)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中架(506),所述连接中架(506)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环(507),所述乳化罐(1)内侧中部对应驱动齿环(507)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环(508),所述限位连接环(508)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中架(509),所述安装中架(509)顶端内侧沿圆周方向等距转动连接有转动细轴(510),所述转动细轴(510)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11),所述转动细轴(510)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形轮(512),所述转动竖轴(502)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转桨(5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盘(503)顶面边部等距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搅拌圆盒(504)内侧填充有圆珠,所述驱动锥形轮(512)与驱动齿环(507)内壁之间相互啮合。
CN202210160208.4A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06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0208.4A CN114306175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0208.4A CN114306175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6175A true CN114306175A (zh) 2022-04-12
CN114306175B CN114306175B (zh) 2024-02-27

Family

ID=8103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0208.4A Active CN114306175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617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385A1 (en) * 2001-05-22 2003-04-03 Engel Steven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ending and dispensing liquid compositions
JP2005177701A (ja) * 2003-12-22 2005-07-07 Mizuho Kogyo Kk 二段式ホモジナイザー
CN105832588A (zh) * 2016-03-26 2016-08-10 广州市中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素颜菁华组合霜液
CN108186517A (zh) * 2018-02-08 2018-06-22 王志群 一种收缩毛孔的粉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3913A (zh) * 2019-05-06 2019-07-30 广州诗狄娜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油透气型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5021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广州科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服水润型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8653A (zh) * 2020-06-17 2020-08-28 广东柏俐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84798U (zh) * 2019-11-12 2020-09-01 杭州新钻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粉底液原料混合装置
CN111701515A (zh) * 2020-07-01 2020-09-25 苏州新派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粉底液原料混合设备
CN111729581A (zh) * 2020-07-02 2020-10-02 胡金云 一种化妆粉底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3398787A (zh) * 2021-06-22 2021-09-17 周学凤 一种粉底液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385A1 (en) * 2001-05-22 2003-04-03 Engel Steven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ending and dispensing liquid compositions
JP2005177701A (ja) * 2003-12-22 2005-07-07 Mizuho Kogyo Kk 二段式ホモジナイザー
CN105832588A (zh) * 2016-03-26 2016-08-10 广州市中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素颜菁华组合霜液
CN108186517A (zh) * 2018-02-08 2018-06-22 王志群 一种收缩毛孔的粉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5021A (zh) * 2019-04-25 2019-08-02 广州科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服水润型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3913A (zh) * 2019-05-06 2019-07-30 广州诗狄娜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油透气型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84798U (zh) * 2019-11-12 2020-09-01 杭州新钻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粉底液原料混合装置
CN111588653A (zh) * 2020-06-17 2020-08-28 广东柏俐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01515A (zh) * 2020-07-01 2020-09-25 苏州新派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粉底液原料混合设备
CN111729581A (zh) * 2020-07-02 2020-10-02 胡金云 一种化妆粉底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3398787A (zh) * 2021-06-22 2021-09-17 周学凤 一种粉底液及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学勇;魏鑫;: "连续式转相乳化装置的设计", 现代涂料与涂装, no. 04, pages 27 - 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6175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6544A (zh) 一种建筑用涂料搅匀装置
CN106492735A (zh) 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
CN107470340A (zh) 一种具有漏料排液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
CN110453900A (zh) 间歇式等速出料的搅拌装置及用于自流平地坪的施工方法
CN102513008A (zh) 锥形外循环乳化机
CN114306175A (zh) 一种遮瑕粉底液的制备方法
CN106391215B (zh) 一种全自动多方位搅拌球磨机及使用方法
CN109821453A (zh) 高效节能环保防腐涂料工艺系统、工艺及其组分配方
CN207913577U (zh) 一种涂料搅拌装置
CN1960635A (zh) 捏搓、慢发酵与糊状酵母制备的设备
CN108176262A (zh) 一种化妆品乳化机
KR101196332B1 (ko) 혼련기
CN108176281A (zh) 蜂蜜搅拌混合装置
CN206381994U (zh) 一种自转无死角高效化工反应釜
CN209612724U (zh) 一种空调表面油漆混合装置
CN207169542U (zh) 一种混合调配罐
CN114414329A (zh) 一种混均结构及食品检测用样品制备装置
CN209287336U (zh) 一种化学讲解用化合物配比制备辅助装置
CN209501456U (zh) 一种搅拌充分的多轴涂料搅拌装置
CN206980605U (zh) 混合器
RU2332253C1 (ru) Смеситель микродобавок
CN205815687U (zh) 一种提高搅拌均匀性的反应釜
CN110237764A (zh) 一种美术环保型颜料搅拌混合装置
CN217940070U (zh) 一种加液稀释工作台
CN205599068U (zh) 自控式三级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518000, 12th floor, 1205, Tongxin Building, No. 5020 Binhe Avenue, Fushan Community, Futi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iran Cosmet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25, Qimi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ng Dem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