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6268B -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6268B
CN114296268B CN202210072515.7A CN202210072515A CN114296268B CN 114296268 B CN114296268 B CN 114296268B CN 202210072515 A CN202210072515 A CN 202210072515A CN 114296268 B CN114296268 B CN 114296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region
binding reg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2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6268A (zh
Inventor
胡晓刚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2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6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6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6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62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225 priority patent/WO202313824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具体包括:相配合的双盒液晶结构和驱动单元组件,所述双盒液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具有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具有第二绑定区,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从而可以保证在完成第一绑定区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避免会对第一绑定区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并且可以实现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显示画面的对比度,相关技术对应采用双层液晶盒显示面板,第一液晶盒用于显示,第二液晶盒用于控光。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第一阵列基板的绑定区对第二阵列基板的绑定区存在遮挡,从而导致在完成第一阵列基板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会对第一阵列基板已完成贴合的绑定区域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完成第一阵列基板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会对第一阵列基板已完成贴合的绑定区域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配合的双盒液晶结构和驱动单元组件,所述双盒液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具有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具有第二绑定区,
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所述驱动单元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液晶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
或者,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不同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壁面,所述第二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时,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相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上形成有缺口,当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对位设置时,所述第二绑定区经由所述缺口露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时,所述第一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壁面,所述第二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至少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其中之一形成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侧壁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时,所述驱动单元组件设置为一个PCB板,所述PCB板上形成有第一驱动区和第二驱动区,所述第一驱动区与所述第一焊盘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区与所述第二焊盘区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盒液晶结构还包括彩膜基板和中间偏光膜层,所述彩膜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背离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壁面,所述中间偏光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
以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具体包括:相配合的双盒液晶结构和驱动单元组件,所述双盒液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具有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具有第二绑定区,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所述驱动单元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以保证在完成第一绑定区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避免会对第一绑定区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并且可以实现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大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第一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第二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示出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阵列基板;2、第二阵列基板;3、第二液晶层;4、第一液晶层;5、缺口;6、第一驱动单元;7、第二驱动单元;8、彩膜基板;9、中间偏光膜层;10、第一偏光片;11、第二偏光片;12、覆晶薄膜;13、第一控制电极;14、第二控制电极;15、第三控制电极;16、第四控制电极;17、背光模组;18、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完成第一阵列基板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会对第一阵列基板已完成贴合的绑定区域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包括:背光模组17和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安装于背光模组17的出光侧。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配合的双盒液晶结构和驱动单元组件,双盒液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第一阵列基板1具有第一绑定区,具体的,第一阵列基板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一绑定区,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陈列基板的端部,且第一绑定区内设置有与驱动单元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一焊盘区;第二阵列基板2具有第二绑定区,具体的,第二阵列基板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显示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陈列基板的端部,且第二绑定区内设置有与驱动单元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二焊盘区;更为具体的,第一绑定区内设有若干个第一焊盘,第二绑定区内设有若干个第二焊盘,优选的若干个第一焊盘和若干个第二焊盘均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驱动单元组件分别与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电性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6和第二驱动单元7,第一驱动单元6通过覆晶薄膜12与设置于第一绑定区内的第一焊盘区电性连接,第二驱动单元7通过覆晶薄膜12与设置于第二绑定区内的第二焊盘区电性连接;更为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6通过若干个覆晶薄膜12与若干个第一焊盘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第二驱动单元7通过若干个覆晶薄膜12与若干个第二焊盘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液晶层3,第一阵列基板1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液晶层4,其中,第一液晶层4和第二液晶层3内均包括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通常为棒状,既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特征,当液晶分子处于电场中时,其排列方向会根据电场的变化而改变;优选的,第一驱动单元6用于控制画面显示,第二驱动单元7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亮度,具体根据不同讯号控制第二液晶层3的偏转角度,从而实现亮度控制,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综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完成第一绑定区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避免会对第一绑定区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并且可以实现边框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双盒液晶结构还包括与第一阵列基板1相对位的彩膜基板8,彩膜基板8设置于第一液晶层4背离第一阵列基板1的壁面,具体的,彩膜基板8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设置有第一控制电极13,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设置有第二控制电极14,第一控制电极13与第二控制电极14之间形成电场,通过控制电场强度从而实现对第一液晶层4内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显示画面进行调节;同理的,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设置有第三控制电极15,第二阵列基板2朝向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设置有第四控制电极16,第三控制电极15与第四控制电极16之间形成电场,通过控制电场强度从而实现对第二液晶层3内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显示画面的亮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显示画面的对比度的调节,最终提升显示效果;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双盒液晶结构采用共用中间基板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厚度,从而降低空间误差。
进一步的,彩膜基板8背离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设置有第一偏光片10,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设置有第二偏光片11,另外,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设置有中间偏光膜层9;由于彩膜基板8与第一阵列基板1之间存在光程差,从而影响显示效果,最终导致显示面板出现异常,尤其是当彩膜基板8与第一阵列基板1均为玻璃时,对应的光程差则为双倍的;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增加中间偏光膜层9的设计缩小光程差,提升显示效果。
综上,彩膜基板8、第一液晶层4和第一阵列基板1构成第一液晶盒,第一阵列基板1、第二液晶层3和第二阵列基板2构成第二液晶盒,采用本申请的结构的配合可以使得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形成TN显示模式或者VA显示模式,至于TN显示模式或者VA显示模式的其他介绍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相似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的显示模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第一液晶盒可以为面向切换模式,第二液晶盒可以为TN显示模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完成第一阵列基板1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会对第一阵列基板1已完成贴合的绑定区域产生影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将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调整。
如图9所示,本申请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当第一绑定区与第二绑定区位于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朝向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时,将第一阵列基板1的长度设置为小于第二阵列基板2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互不遮挡,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完成第一绑定区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避免会对第一绑定区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设计将会增加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为了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的设计,本申请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实施例,具体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阵列基板1的长度与第二阵列基板2的长度设计为相等,第一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第一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相平齐,从而实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在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方向上错开摆放,综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优选的,第一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的正投影相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可以根据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减小第一阵列基板1绑定过程与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过程的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至少第一阵列基板1上形成有缺口5,当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对位设置时,第二绑定区经由缺口5露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仅在第一阵列基板1上形成缺口5,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缺口5开设于第一阵列基板1的右侧,此时仅在第一阵列基板1的左侧具有第一绑定区,相配合的,如图2所示,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与缺口5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二绑定区,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阵列基板2的右侧形成第二绑定区,从而保证当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进行对位安装后,第二绑定区可以经由缺口5露出,综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实现同时绑定,从而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显示面板边框宽度;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在每个阵列基板上仅形成一部分绑定区的方式可以有效缩小加工成本。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如图3所示,在第一阵列基板1上形成第一缺口5,在第二阵列基板2上形成第二缺口5,更为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缺口5开设于第一阵列基板1的右侧,此时在第一阵列基板1的左侧具有第一绑定区,相配合的,第二缺口5开设于第二阵列基板2的左侧,此时在第二阵列基板2的右侧具有第二绑定区,优选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尺寸相等,示例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长度范围为:0.5mm-3.5mm,从而保证当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进行对位安装后,第一绑定区与第二缺口5位置相对应,第二绑定区可以经由第一缺口5露出,从而进一步缩小加工成本。
为了进一步避免温度的原因影响到第一阵列基板1和第二阵列基板2对应的绑定效果,优选的,可以在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上,与第二绑定区相对应的位置上涂覆一层导热涂层,该导热涂层由导热材料制成即可,当在完成第一阵列基板1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时,导热涂层可以将传导至第一阵列基板1上的热量进行导出,从而进一步减小对第一绑定区的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
实施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当第一绑定区与第二绑定区位于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时,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当对第一阵列基板1完成绑定后,可以将整体液晶显示面板倒置,以使得第二绑定区面向操作人员,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二阵列基板2进行绑定操作,综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完成第一绑定区绑定后,在进行第二阵列基板2绑定时,绑定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压力避免会对第一绑定区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良率。
实施例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与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单元组件设置为一个PCB板18,PCB板18上形成有第一驱动区和第二驱动区,第一驱动区与第一焊盘区电性连接;第二驱动区与第二焊盘区电性连接;具体的,第一驱动区通过若干个覆晶薄膜12与若干个第一焊盘进行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第二驱动区通过若干个覆晶薄膜12与若干个第二焊盘进行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综上,本实施例中采用将驱动单元组件设置为一个PCB板18的设计可以有效节省加工成本。
实施例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绑定区与第二绑定区位于双盒液晶结构的不同侧,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朝向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背离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
示例性的,当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时,对第一阵列基板1完成绑定后,可以将整体液晶显示面板倒置,以使得第二绑定区面向操作人员,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二阵列基板2进行绑定操作。
实施例五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示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与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至少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其中之一形成于双盒液晶结构的侧壁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朝向第一液晶层4的壁面,且通过覆晶薄膜12与第一驱动单元6电性连接;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的侧壁面上,且通过覆晶薄膜12与第二驱动单元7电性连接;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区设置于第一阵列基板1的侧壁面上,且通过覆晶薄膜12与第一驱动单元6电性连接;第二绑定区设置于第二阵列基板2背离第二液晶层3的壁面,且通过覆晶薄膜12与第二驱动单元7电性连接。
综上,在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中,可以在每个阵列基板上仅形成一部分绑定区,从而可以有效缩小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仅给出了上述部分结构和构件,但并不仅限于此,示例性的,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纵横交错的栅线和数据线,栅线和数据线围成像素单元,设置于像素单元内的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结构,彩膜基板8上设置有黑矩阵、彩色滤色层、透明保护层和隔垫物等结构;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了各个其他显示部件,例如第一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8之间还设置有配向膜以及框胶等,这些细节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申请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文中使用的术语“衬底基板”是指在其上添加后续材料层的材料。衬底基板本身可以被图案化。添加到衬底基板顶上的材料可以被图案化,或者可以保持不被图案化。此外,衬底基板可以包括宽范围内的一系列材料,例如,硅、锗、砷化镓、磷化铟等。替代地,衬底基板可以由非导电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或者蓝宝石晶圆等)制成。
文中使用的术语“层”可以指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区域的材料部分。层可以在整个的下层结构或上覆结构之上延伸,或者可以具有比下层或上覆结构的范围小的范围。此外,层可以是匀质或者非匀质的连续结构的一个区域,其厚度小于该连续结构的厚度。例如,层可以位于连续结构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或者顶表面和底表面处的任何成对的横向平面之间。层可以横向延伸、垂直延伸和/或沿锥形表面延伸。衬底基板可以是层,可以在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和/或可以具有位于其上、其以上和/或其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层。层可以包括多个层。例如,互连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体和接触层(在其内形成触点、互连线和/或过孔)以及一个或多个电介质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配合的双盒液晶结构和驱动单元组件,所述双盒液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具有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阵列基板具有第二绑定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遮挡,所述驱动单元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至少所述第一阵列基板上形成有缺口,当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第二阵列基板对位设置时,所述第二绑定区经由所述缺口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和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液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壁面,所述第二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所述第一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绑定区在所述第二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壁面,所述第二绑定区设置于所述第二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其中之一形成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单元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一焊盘区,所述第二绑定区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单元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二焊盘区;当所述第一绑定区与所述第二绑定区位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的同一侧时,所述驱动单元组件设置为一个PCB板,所述PCB板上形成有第一驱动区和第二驱动区,所述第一驱动区与所述第一焊盘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区与所述第二焊盘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盒液晶结构还包括彩膜基板和中间偏光膜层,所述彩膜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背离所述第一阵列基板的壁面,所述中间偏光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阵列基板背离所述第二液晶层的壁面。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210072515.7A 2022-01-21 2022-01-21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96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515.7A CN114296268B (zh) 2022-01-21 2022-01-21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137225 WO2023138246A1 (zh) 2022-01-21 2022-12-07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2515.7A CN114296268B (zh) 2022-01-21 2022-01-21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268A CN114296268A (zh) 2022-04-08
CN114296268B true CN114296268B (zh) 2022-10-25

Family

ID=8097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2515.7A Active CN114296268B (zh) 2022-01-21 2022-01-21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6268B (zh)
WO (1) WO2023138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6268B (zh) * 2022-01-21 2022-10-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79420B (zh) * 2022-04-22 2023-12-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1936A (ja) * 1998-10-05 2000-04-21 Rohm Co Ltd 複層式の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019736A (zh) * 2016-08-04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面板组件和3d显示装置
CN107479228B (zh) * 2017-09-11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07765919A (zh) * 2017-10-25 2018-03-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7637131U (zh) * 2018-01-11 2018-07-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49705A (zh) * 2019-03-29 2019-06-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46969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73412B (zh) * 2019-10-17 2022-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27696A (zh) * 2019-10-28 2020-02-21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179743B (zh) * 2020-02-19 2022-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96268B (zh) * 2022-01-21 2022-10-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6268A (zh) 2022-04-08
WO2023138246A1 (zh)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96268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582070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multi-vis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0258649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5521305B2 (ja)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装置
US10185172B2 (en)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display device
KR20100103364A (ko) 보호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WO2010084653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フレーム
KR2014014116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44055B1 (ko) 외곽영역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장치
US779169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74182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9002562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smart mobile device
US20210333605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272900B1 (ko) 액정표시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1106557B1 (ko)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61720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를 광원으로 이용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59444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9060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KR102485633B1 (ko) 씨오티구조 액정표시장치
JP6498016B2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50136339A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57628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전자 장치
CN114721192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4879420B (zh) 显示装置
US8742416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