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1543B -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1543B
CN114291543B CN202111506853.9A CN202111506853A CN114291543B CN 114291543 B CN114291543 B CN 114291543B CN 202111506853 A CN202111506853 A CN 202111506853A CN 114291543 B CN114291543 B CN 114291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teel wire
wire coil
oil cylind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68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1543A (zh
Inventor
李刚
沈雷鸣
傅如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pp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pp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pp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pp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68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1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1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1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1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包括配置为翻料装置的主体支撑的安装座、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翻转座以及配置为用于堆放钢丝卷的收料架;翻转座上设有一根悬臂轴,收料架包括一空心钢管;收料架置于翻转座上且空心钢管套设在悬臂轴上,收料架具有直立姿态与平躺姿态,且在翻转座相对安装座转动过程中翻转座与收料架保持相对固定;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该装置不需要人工负重参与搬运,只需操控机械即可,实现机械作业,更加安全,同时提升效率;优化了结构,减少了其所占用的空间,能给予小车更多的移动空间,使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幅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钢丝卷除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背景技术
除锈加工后的钢丝卷表面活性太强,易重新氧化,因此需要对所述钢丝卷进行抗氧化处理;钢丝在完成除锈加工后都是成卷的,一般形象的称作钢丝卷;为了方便生产线运输,一般会将完成除锈加工的钢丝卷套在收料架上,再通过搬运收料架来运输钢丝卷;在将钢丝卷运往抗氧化处理时,钢丝卷都是平躺着由运输钢丝卷的小车与叉车搬运,因此也就没必要将收料架一起运输了,而是需要一种装置,能从竖直的收料架上取下平躺的钢丝卷,同时还保证能稳定地承托钢丝卷与收料架。
CN201911123588.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钢丝卷翻转上料的装置,包括放料架以及翻转座,翻转座包括底座,放料架置于底座上,且在翻转座翻转的过程中翻转座与放料架相对固定;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设于底座的中部,在翻转座翻转的过程中锁定组件将放料架与翻转座的底座锁定,使得二者不脱离;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于底座下部且被配置为控制翻转座翻转。该发明虽使得钢丝卷上料的过程机械化,但其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而且设置在翻转座上的V型支撑体不利于小车的进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优化了结构,减少了其所占用的空间,能给予小车更多的移动空间,使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幅降低;不需要人工负重参与搬运,只需操控机械即可,实现机械作业,更加安全,同时提升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包括:
安装座,配置为翻料装置的主体支撑;
翻转座,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翻转座上设有一根悬臂轴;
收料架,配置为用于堆放钢丝卷,收料架包括一空心钢管;
收料架置于翻转座上且空心钢管套设在悬臂轴上,收料架具有直立姿态与平躺姿态,且在翻转座相对安装座转动过程中翻转座与收料架保持相对固定。
该翻料装置取消了锁定组件以及V型支撑体,并由悬臂轴代替之,以实现稳固收料架,由于悬臂轴的强度更大,可承托收料架以及收料架上的钢丝卷,在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钢丝卷仍能稳定地留在收料架上;因此该装置优化了结构,减少了其所占用的空间,能给予小车更多的移动空间,使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幅降低;不需要人工负重参与搬运,只需操控机械即可,实现机械作业,更加安全,同时提升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的后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表面的转动座;翻转座左右两侧相应设有两个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转动座上;转动座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该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一半。实现了翻转座与安装座的转动连接,并使得整个翻料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驱动件的一端铰接在翻转座上并作用于翻转座,驱动件配置为控制翻转座相对安装座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件为推拉油缸;安装座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表面的推拉油缸座,翻转座下表面的后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推拉油缸连接座,且在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推拉油缸连接座位于转轴后方;所述的推拉油缸上设有油缸套以及推拉油缸杆;油缸套与推拉油缸座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推拉油缸杆与推拉油缸连接座也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大致水平且与安装座平行,此时推拉油缸收拢推拉油缸杆带动翻转座前端向上翻转,收料架从直立姿态向平躺姿态切换;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翻转座大致竖直且与安装座垂直,此时推拉油缸伸长推拉油缸杆带动翻转座前端向下翻转,收料架从平躺姿态向直立姿态切换;当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钢丝卷由料架本体承托,而料架本体由悬臂轴承托。翻转座通过推拉油缸驱动转动,使得翻转座的转动能稳定进行;推拉油缸与安装座与翻转座均铰接,使得推拉油缸在工作时能有更多的调整空间,不易因受限而受损,延长了其寿命。
作为优选,翻转座上设有凸出于翻转座的支撑座,支撑座配置为收料架在直立姿态下置于翻转座上后钢丝卷将落在支撑座上并由其承托;收料架包括框架式的料架本体,料架本体下端设有用于承托钢丝卷的支撑腿,支撑腿配置为可避开支撑座并抵靠在翻转座上。收料架直立姿态下,钢丝卷由支撑座承托,支撑座可使钢丝卷与收料架下端的支撑腿分离,有利于小车在装载钢丝卷时,将钢丝卷从收料架上搬下。
作为优选,所述料架本体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块开设有减重孔的连接板,且所述的空心钢管穿设在所述连接板中。开设有减重孔的连接板在加强收料架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收料架重量,使悬臂轴的负担减小,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并延长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料架本体、连接板、空心钢管以及支撑腿均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腿共有四根,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四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二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三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二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四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三支撑腿的中间部位。如此设置的支撑腿能够在不提高结构复杂性以及增加加工成本的情况下有效避开支撑座。
作为优选,所述料架本体顶端焊接有夹头。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并防止钢丝卷受损的橡胶板。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承托座,承托座上表面与翻转座底面均设有缓冲块,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由承托座支撑且大致水平,两块缓冲块相抵靠在一起。缓冲块可对承托座与翻转座的撞击进行缓冲,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并延长装置的寿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翻料装置取消了锁定组件以及V型支撑体,并由悬臂轴代替之,以实现稳固收料架,由于悬臂轴的强度更大,可承托收料架以及收料架上的钢丝卷,在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钢丝卷仍能稳定地留在收料架上;因此该装置优化了结构,减少了其所占用的空间,能给予小车更多的移动空间,使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幅降低;不需要人工负重参与搬运,只需操控机械即可,实现机械作业,更加安全,同时提升效率。
2、推拉油缸高可动性地连接在安装座与翻转座上以及在承托座与翻转座底面设置缓冲块均能延长装置的寿命。
3、转动座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该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一半,并使得整个翻料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收料架直立姿态与平躺姿态切换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收料架呈平躺姿态放置在翻转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收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收料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翻转座与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翻转座与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翻转座与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搬运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换位小车与卸料小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钢丝卷运输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换位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换位小车的剖视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换位小车的剖视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换位小车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移动压料臂与固定压料臂张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移动压料臂与固定压料臂合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移动压料臂与固定压料臂开合转换的平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小车的侧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小车上的同步传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卸料架的侧视图;
图2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定位销插入定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定位销插入定位座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定位销离开定位座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限位导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限位导向机构的剖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搬运小车1;翻料装置2;卸料架3;底座31;支撑柱32;承托梁33;移动档杆34;底部挡板35;卸料小车4;底盘41;托举座42;托举平台42a;托举竖板42b;托举斜面42c;移动压料臂43;固定压料臂44;开合油缸45;摆臂46;长臂46a;短臂46b;压料作用臂47;支撑臂47a;推臂47b;连接管48;长管48a;短管48b;加强板48c;转轴杆49;导杆410;转轴座411;移动油缸座412;移动油缸413;打开限位件414;合拢限位件415;限位安装座416;限位撑杆417;橡胶垫圈417a;限位导向机构418;限位导向块418a;刹车电机419;避让槽420;换位小车5;行走部51;镂空部51a;接轨部52;轨道座53;移动座54;滚轮55;轮座56;压板56a;定位销57;定位油缸58;定位油缸座59;定位油缸杆510;接轨油缸511;接轨油缸座512;钢丝卷6;收料架7;空心钢管71;料架本体72;支撑腿73;夹头74;托盘74a;焊接板74b;连接柱74c;连接板75;减重孔75a;翻转座8;悬臂轴81;支撑座82;转轴83;推拉油缸连接座84;安装座9;转动座91;承托座92;缓冲块93;橡胶板10;推拉油缸11;推拉油缸座111;油缸套112;铰接轴113;推拉油缸杆114;换位轨道12;移动轨道13;第一运输轨道14;第二运输轨道15;导向轮16;导向安装座17;偏心轴18;定位座19;V型槽20;换位齿条21;换位齿轮22;车轮23;换位电机24;升降油缸25;风琴套26;导向柱27;纵向齿条29;移动齿轮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2,该翻料装置2应用于钢丝卷运输设备中,作为钢丝卷除锈加工的结束工位,翻料装置2可承载完成除锈加工的钢丝卷6并能带动其翻转,翻料装置2也是钢丝卷运输设备对钢丝卷工作的起点;如图10所示,钢丝卷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用于运输钢丝卷6的搬运小车1、作为钢丝卷除锈加工的结束工位的翻料装置2以及作为便于叉车运输的运输工位的卸料架3,并且,翻料装置2与卸料架3均有多个,多个翻料装置2并排布置,多个卸料架3同样并排布置,搬运小车1位于翻料装置2与卸料架3之间并可移动到不同的翻料装置2与卸料架3的对应位置处以运输钢丝卷6;搬运小车1包括上述卸料小车4以及用于承托卸料小车4在多个工位间移动的换位小车5,卸料小车4设置在换位小车5上且两者移动方向不同;该设备的工作过程简单地说:
钢丝卷6放置到翻料装置2上后,换位小车5移动到该翻料装置2处,卸料小车4朝翻料装置2移动,在卸料小车4装载完钢丝卷6后,卸料小车4退回到换位小车5上,换位小车5再向附近空闲的卸料架3移动;在换位小车5与卸料架3对齐后,卸料小车4朝卸料架3移动并把钢丝卷6放置到卸料架3上;等待卸料小车4退回到换位小车5上后,该装置开始进行下一轮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翻料装置2有两个,所述的卸料架3有五个;搬运小车1沿设备的左右方向横向移动,卸料小车4沿设备的前后方向纵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以钢丝卷6的总体移动方向为前后方向,即翻料装置2与卸料架3分别设置在设备的前后方,并定义翻料装置2位于卸料架3前方。
对翻料装置2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7所示,所述翻料装置2包括用以堆放钢丝卷6的收料架7以及用以承托收料架7并带动收料架7翻转的翻转座8,翻转座8转动设置在一安装座9上,安装座9配置为翻料装置2的主体支撑;翻转座8上设有一根悬臂轴81,收料架7包括一空心钢管71,收料架7置于翻转座8上时,空心钢管71套设在悬臂轴81上,且收料架7可随翻转座8一同相对于安装座9转动,故收料架7具有直立姿态与平躺姿态(如图1所示),并且由于空心钢管71与悬臂轴81的套接配合,在翻转座8相对安装座9转动过程中,收料架7可与翻转座8保持相对固定。
如图2、3所示,所述的收料架7整体为空间框架结构,收料架7包括框架式的料架本体72,具体为笼式框架,料架本体72主要由钢管焊接而成,料架本体72下端设有用于承托钢丝卷6的支撑腿73,料架本体72顶端焊接有夹头74;夹头74包括托盘74a以及焊接板74b,托盘74a配置为除锈加工流水线上的夹持装置能拖住托盘74a并吊起收料架7,焊接板74b配置为与料架本体72焊接固定,托盘74a与焊接板74b之间通过一连接柱74c连接;沿高度方向,在料架本体72内部设有多块开设有减重孔75a的连接板75,连接板75的四个角与料架本体72焊接固定,且所述空心钢管71穿设在连接板75中并焊接固定,减重孔75a以空心钢管71轴线所在点为圆心等角度间隔分布。
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腿73为管状体,共有四根,依次连接且整体呈环形,具体地说,每根支撑腿73的一端以及中间部位各焊接有一根垂直于该支撑腿73的其他支撑腿73,且每根支撑腿73的一个端部与中间部位均连接有其他支撑腿73,支撑腿73的端部只能连接在其他支撑腿73的中间部位;或者简单点说,支撑腿73共有四根,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四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二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三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二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四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三支撑腿的中间部位。
钢丝在完成除锈加工后成卷并放置到收料架7上,此时便由收料架7的支撑腿73承托钢丝卷6,再由除锈加工流水线上的夹持装置夹住夹头74吊起收料架7,收料架7在夹持装置的运输下来到翻转座8上方,收料架7被放下后置于翻转座8上,空心钢管71套设在悬臂轴81上,此时翻转座8大致水平,收料架7处于直立姿态。
如图5-7所示,在翻转座8上设有绕悬臂轴81等角度间隔分布的支撑座82,每个支撑座82之间间隔90°,支撑座82为工字型座,其与翻转座8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上表面设有用于保护钢丝卷6的橡胶板10;收料架7放置在翻转座8上后,支撑脚贴靠在翻转座8的上表面并低于支撑座82的上表面,钢丝卷6换由支撑座82承托;由于支撑脚具有上述结构,在收料架7放置到翻转座8上时,支撑脚可避开支撑座82而落在翻转座8上。
安装座9后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9表面的转动座91,翻转座8左右两侧相应设有两个转轴83,转轴83转动设置在转动座91上,从而实现了翻转座8与安装座9的转动连接;转动座91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上翻转座8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该方向上翻转座8长度的一半,以此使得整个翻料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翻料装置2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9上,驱动件的一端铰接在翻转座8上并作用于翻转座8,驱动件配置为控制翻转座8相对于安装座9翻转;具体地说,所述驱动件为推拉油缸11,安装座9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9表面的推拉油缸座111,所述的推拉油缸11上设有带铰接轴113的油缸套112,铰接轴113插设在推拉油缸座111中从而实现推拉油缸11与安装座9的转动连接;翻转座8下表面的后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推拉油缸连接座84,且在收料架7处于直立姿态时,推拉油缸连接座84位于转轴83后方,推拉油缸11具有端部带铰接轴113的推拉油缸杆114,推拉油缸杆114上的铰接轴113插设在推拉油缸连接座84中从而实现推拉油缸11与翻转座8的铰接。
收料架7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8大致水平且与安装座9平行,此时推拉油缸11收拢推拉油缸杆114带动翻转座8前端向上翻转,收料架7从直立姿态向平躺姿态切换;收料架7处于平躺姿态时,翻转座8大致竖直且与安装座9垂直,此时推拉油缸11伸长推拉油缸杆114带动翻转座8前端向下翻转,收料架7从平躺姿态向直立姿态切换;当收料架7处于平躺姿态时,钢丝卷6由料架本体72承托,而料架本体72由悬臂轴81承托。
此外,如图6所示,安装座9上表面前方的中间位置还设有一向上凸出的承托座92,承托座92上表面与翻转座8底面均设有缓冲块93;当推拉油缸11驱动翻转座8转动使收料架7由平躺姿态翻转至直立姿态时,缓冲块93可对承托座92与翻转座8的撞击进行缓冲;收料架7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8由承托座92支撑且大致水平,两块缓冲块93相抵靠在一起。
如图8、9所示,当收料架7处于平躺姿态时,搬运小车1可以装载钢丝卷6并将钢丝卷6从翻料装置2上运走;对搬运小车1进一步地描述:沿设备的左右方向,在卸料架3与翻料装置2之间的底面上设有两条换位轨道12,所述的换位小车5可移动地设置在换位轨道12上并移动至相应位置时与相应的翻料装置2或卸料架3对齐;换位小车5上设有水平的且垂直于换位轨道12的移动轨道13,所述卸料小车4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轨道13上,同时在翻料装置2前方设有第一运输轨道14,所述卸料架3上设有第二运输轨道15;当换位小车5在换位轨道12上移动且与某个翻料装置2对齐时,移动轨道13也与第一运输轨道14对齐,卸料小车4从移动轨道13移动至第一运输轨道14上,并装载收料架7上的钢丝卷6,卸料小车4完成装载后,又从第一运输轨道14上退回至移动轨道13上;当换位小车5在换位轨道12上移动且与某个卸料架3对齐时,移动轨道13也与第二运输轨道15对齐,卸料小车4从移动轨道13移动至第二运输轨道15上,并将钢丝卷6卸载至卸料架3上,卸料小车4完成卸载后,又从第二运输轨道15退回至移动轨道13上。
为了能使换位小车5能在换位轨道12上移动,移动轨道13与第一、第二运输轨道之间必然有间隙,而卸料小车4从移动轨道13上移动至第一或第二运输轨道时,要求两个轨道之间需贴合,故换位小车5还需有接轨的功能;具体地说:
如图11-14所示,换位小车5包括行走部51与接轨部52,行走部51配置为换位小车5的主体支撑并移动设置在换位轨道12上,接轨部52可移动地设置在行走部51上且接轨部52的移动方向与换位轨道12的方向垂直;接轨部52包括轨道座53以及移动座54,轨道座53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移动座54上表面的左右两边缘附近,所述的移动轨道13设置在轨道座53上且移动轨道13的方向与接轨部52的移动方向一致,均是沿设备的前后方向;行走部51为具有镂空部51a的框架,移动座54设置在镂空部51a中且轨道座53凸出于行走部51上表面;轨道座53的左右两侧面设有滚轮55且滚轮55与行走部51滚动配合,接轨部52由一安装在行走部51的接轨驱动装置驱动;接轨部52配置为选择性地向翻料装置2或卸料架3移动,并使移动轨道13与第一或第二运输轨道对接。
进一步地,如图11、13所示,所述行走部51上设有容纳滚轮55的轮座56,所述的滚轮55设置在轮座56中;轮座56包括压板56a,压板56a设置在滚轮55的上方且压板56a配置为将滚轮55限制在轮座56中;压板56a的设置是为了限制滚轮55离开轮座56而抬起,也就防止接轨部52因卸料小车4去向一边而另一边翘起的意外发生,提高了安全性;具体的说,轮座56前后方向的长度长于压板56a前后方向的长度,原因是接轨部52无需很长的移动距离,因此压板56a也不用与轮座56等长,同时,如图12所示,在滚轮55旁侧设有轴线竖直的导向轮16,导向轮16通过一导向安装座17与接轨部52连接,导向轮16抵接在轮座56上并对接轨部52的移动进行导向,压板56a短于轮座56是为了避让导向轮16和导向安装座17;导向安装座17上设有偏心轴18,导向轮16设置在偏心轴18下端,该偏心轴18配置为转动偏心轴18以调整导向轮16与轮座56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如图11、14所示,换位小车5与第一或第二运输轨道接轨时不能左右偏移,故需要换位小车5上的移动轨道13能精准对位第一或第二运输轨道,实现方式如下:换位小车5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在行走部51上并配置为将换位小车5定位在换位轨道12的相应位置;在两条换位轨道12之间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座19,定位装置包括与其中一个定位座19插接配合的定位销57,定位销57与定位座19插接配合后可锁定行走部51;如图24-26所示,定位销57设置在一定位油缸58上并由定位油缸58驱动其升降;定位油缸58安装在一定位油缸座59上,定位油缸座59与行走部51固定连接;具体地说,定位油缸58具有定位油缸杆510,所述的定位销57上端与定位油缸杆510连接,定位销57的下端为三棱柱体;所述的定位座19为V型定位座19,它包括与定位销57下端形状相配合的V型槽20;当定位销57与V型槽20未对正时,定位油缸杆510向下推动定位销57,定位销57下端斜面与V型槽20的槽壁相对滑动直至定位销57下端进入V型槽20中并对正,行走部51随之移动并停留在相应位置;而定位座19所在的位置正好使在定位销57与定位座19完成配合后,移动轨道13能对齐第一运输轨道14或第二运输轨道15。
所述的接轨驱动装置为接轨油缸511,在接轨部52上表面与行走部51上表面均设有一个接轨油缸座512,接轨油缸511的两端与两个接轨油缸座512铰接。
此外,如图8、10、11所示,其中一条换位轨道12一侧设有换位齿条21,行走部51上设有车轮23以及驱动车轮23转动的换位电机24,在车轮23旁侧设有与换位齿条21啮合的换位齿轮22,从而使换位小车5移动时不会打滑;车轮23旁侧还设有导向轮16,该导向轮16与上述导向轮16相同,设置在一偏心轴18下端,且该导向轮16与所述换位轨道12的侧壁相抵接,使换位小车5在换位轨道12上稳定移动而不会抖动或偏离轨道。
设置在换位小车5上的卸料小车4需要能稳定地运输钢丝卷6,其结构如下:
如图15-21所示,卸料小车4包括底盘41、托举座42以及压料机构,底盘41配置为卸料小车4的主体支撑,底盘41上设有用于带动小车行走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盘41底部的车轮23以及驱动车轮23滚动的动力总成;托举座42可升降地设置在底盘41上并与底盘41同步水平移动,托举座42配置为放置并承托钢丝卷6;具体地说,如图21所示,托举架通过一升降机构与底盘41连接,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以及若干导向组件,升降驱动件为一升降油缸25,升降油缸25安装在底盘41上并驱动托举座42升降,导向组件为套设有风琴套26的导向柱27,共有四根,导向柱27配置为使托举座42能稳定地垂直升降,底盘41上设有与相应数量的导向孔(未图示),导向柱27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且导向柱27的上端与托举座42固定连接。
压料机构设置在托举座42上并配置为将放置在托举座42上的钢丝卷6压紧,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可开合运动且位置可调的移动压料臂43以及与移动压料臂43同步开合运动且位置固定的两个固定压料臂44,两个移动压料臂43左右对称设置在托举座42上并选择性沿托举座42长度方向移动,即沿设备的前后方向移动;固定压料臂44靠近所述的翻料装置2,移动压料臂43靠近所述的卸料架3。
压料机构工作过程如下:当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张开时,钢丝卷6可进入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之间的托举座42;当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合拢且移动压料臂43沿托举座42长度方向靠近固定压料臂44时,钢丝卷6背压紧并与托举座42同步移动;当移动压料臂43远离固定压料臂44时,压缩的钢丝卷6被释放。
进一步地,如图16-18所示,两个移动压料臂43之间设有控制其开合的开合油缸45,位于托举座42同一侧的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之间设有同步传动组件;具体地说,所述的开合油缸45通过一L形的摆臂46与移动压料臂43连接,摆臂46包括长臂46a与短臂46b,短臂46b的一端与开合油缸45铰接,短臂46b的另一端与长臂46a连接,长臂46a与移动压料臂43连接;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均包括压料作用臂47以及连接管48,压料作用臂47设置在连接管48上并高于托举座42;移动压料臂43的连接管48与所述长臂46a通过一转轴杆49以及一导杆410连接,该转轴杆49贯穿连接管48与长臂46a并穿设在一转轴83座411上,且由于导杆410将长臂46a与连接管48连接,故导杆410与长臂46a能绕转轴杆49同步转动;转轴83座411与托举座42固定连接,长臂46a位于转轴83座411与连接管48之间;连接管48之所以不用板状体而用方管是为了加强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的整体强度;所述的转轴杆49与导杆410均为沿托举座42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杆,转轴杆49的两端和导杆410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压料臂43以及固定压料臂44连接,转轴杆49与导杆410即为上述同步传动组件;当开合油缸45缩短时,两个摆臂46绕转轴杆49转动并带动两个移动压料臂43张开,固定压料臂44在导杆410的带动下与移动压料臂43同步张开;当开合油缸45伸长时,两个摆臂46绕转轴杆49转动并带动两个移动压料臂43合拢,固定压料臂44在导杆410的带动下与移动压料臂43同步合拢。
如图19、20所示,所述的转轴杆49与导杆410上均设有移动油缸座412,转轴杆49与导杆410之间设有移动油缸413,且移动油缸413安装在移动油缸座412上,移动油缸413连接在移动压料臂43的连接管48上并驱动移动压料臂43沿导杆410长度方向移动;当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均合拢后,移动油缸413驱动移动压料臂43沿导杆410与转轴杆49向固定压料臂44移动,从而将位于托举座42上的钢丝卷6压紧,使钢丝卷6与卸料小车4能稳固地同步移动;而且,在移动压料臂43以及固定压料臂44上均设有橡胶板10,目的是为了保护钢丝卷6同时增大摩擦,进一步保障压紧后的钢丝卷6与卸料小车4的同步移动。
如图18所示,所述固定压料臂44或移动压料臂43上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配置为定位两侧的移动压料臂43于同一开合角度,实现对称开合;所述的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压料臂44的连接管48上,限位组件包括打开限位件414以及合拢限位件415;打开限位件414与合拢限位件415之间具有夹角,且两者大致朝向托举座42设置;当开合油缸45缩短时,两侧的打开限位件414依次抵靠在托举座42上,两个移动压料臂43与两个固定压料臂44完全分开;当开合油缸45伸长时,两侧的合拢限位件415依次抵靠在托举座42上,两个移动压料臂43与两个固定压料臂44完全合拢。
由于开合油缸45伸缩时,我们并不能控制两侧能同时均匀的伸缩,故在固定压料臂44上设置限位组件;比如,当开合油缸45伸长驱动移动压料臂43合拢时,固定压料臂44也同步合拢,此时一侧的固定压料臂44先转动至使合拢限位件415抵靠在托举座42上,该侧的固定压料臂44收合拢限位件415影响无法继续转动,因此只有另一侧的固定压料臂44还能转动,当两侧固定压料臂44的合拢限位件415都抵靠在托举座42上时,开合油缸45也结束了伸长动作;为了此时两侧的移动压料臂43以及两侧的固定压料臂44能对称,两侧固定压料臂44上的限位组件对称设置。
所述的合拢限位件415与打开限位件414均包括限位安装座416以及限位撑杆417,限位撑杆417安装在限位安装座416上,限位撑杆417朝向托举座42的端部设有橡胶垫圈417a,当合拢限位件415或打开限位件414抵靠在托举座42上时,橡胶垫圈417a可用于缓冲并保护托举座42和限位件免受损伤;限位安装座416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管48上,限位安装座416配置为转动限位安装座416以调整打开限位件414与合拢限位件415之间的夹角。
如图15-17以及27、28所示,在所述车轮23旁侧设有限位导向机构418,限位导向机构418配置为在卸料小车4回到初始位置时提供限位与导向;所述限位导向机构418包括偏心轴18以及限位导向块418a,偏心轴18下端设有导向轮16,限位导向块418a设置在地面上并在卸料小车4回到初始位置时与导向轮16贴合;偏心轴18配置为转动偏心轴18以调整导向轮16与限位导向块418a之间的间隙;所述的限位导向块418a具有前后两部分的斜切面,该斜切面配置为对导向轮16进行导向,实现卸料小车4的回位对中,从而使下次换位后,卸料小车4能顺利驶入而不会偏位;所述的动力总成包括电机,该电机为刹车电机419,当卸料小车4停止于初始位置(即换位小车5上)时,刹车电机419断电,使卸料小车4刹车;且卸料小车4的车轮23为靠轮,靠轮周向外凸部分能抵靠在移动轨道13的内侧面,从而保证换位小车5移动时卸料小车4稳定停留不会翻倒。
连接管48呈L型,连接管48包括长管48a与短管48b,所述压料作用臂47连接在短管48b的一端并在两者之间设有加强板48c,短管48b的另一端与长管48a的上端连接;处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管48的短管48b朝向相背设置。所述压料作用臂47包括支撑臂47a与推臂47b,支撑臂47a与推臂47b之间具有夹角,形成用于避让障碍物的避让区,具体地说,当卸料小车4进入第一运输轨道14中进行装载钢丝卷6时,卸料小车4先来到钢丝卷6下方,即收料架7的下方,升起托举座42将钢丝卷6托起,此时本来张开的移动压料臂43与固定压料臂44开始合拢,而由于支撑座82凸出于翻转座8表面且钢丝卷6落在四个支撑座82所围成的面积中(因为收料架7在直立姿态放置到翻转座8上时,钢丝卷6由支撑座82代替承托),可能会阻碍固定压料臂44的运动,故支撑臂47a与推臂47b之间的夹角能避让支撑座82,使推臂47b在不碰到支撑座82的情况下接触钢丝卷6。
第一运输轨道14、第二运输轨道15以及移动轨道13的同一侧设有纵向齿条29,卸料小车4上设有与纵向齿条29啮合的移动齿轮30,使卸料小车4在第一运输轨道14、第二运输轨道15以及移动轨道13上移动时不打滑。
如图18所示,所述托举座42的截面大致呈U型,托举座42包括托举平台42a以及两块竖直设置在托举平台42a上的托举竖板42b,托举竖板42b具有与钢丝卷6接触的托举斜面42c,该托举斜面42c为V形斜面,能让钢丝卷6稳定地留在托举座42上。所述托举斜面42c、移动压料臂43以及固定压料臂44上设有橡胶板10。
如图22、23所示,所述卸料架3大致呈C形,包括底座31、支撑柱32以及承托梁33,支撑柱32下端与底座31后端连接,支撑柱32上端与承托梁33后端连接,底座31与承托梁33之间形成一可供卸料小车4进入的停留空间;所述托举座42大致呈U型,其中部空出形成用于避让承托梁33的避让槽420;当卸料小车4一项卸料架3时,卸料小车4进入所述停留空间,承托梁33进入所述避让槽420中;承托梁33与钢丝卷6的接触面为V形斜面,在承托梁33靠近翻料装置2的那端设有用于阻挡钢丝卷6下端的底部挡板35,底部挡板35凸出于承托梁33上表面;在承托梁33的另一端设有供钢丝卷6倚靠的移动档杆34,移动档杆34配置为根据不同的钢丝卷6长度而停留在承托梁33不同位置处;底座31呈一横置的C形,其开口方向朝向前方,所述第二运输轨道15设置在底座31上;卸料小车4上的钢丝卷6放置到卸料架3上,移动油缸413驱动移动压料臂43展开(固定压料臂44不动),钢丝卷6随即被松开,卸料小车4继续向前,固定压料臂5推倒钢丝卷6,使钢丝卷6的前下端抵在底部挡板35上,钢丝卷6的后上端抵在移动档杆34上。

Claims (9)

1.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配置为翻料装置的主体支撑;
翻转座,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翻转座上设有一根悬臂轴;
收料架,配置为用于堆放钢丝卷,收料架包括一空心钢管;
收料架置于翻转座上且空心钢管套设在悬臂轴上,收料架具有直立姿态与平躺姿态,且在翻转座相对安装座转动过程中翻转座与收料架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安装座的后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表面的转动座;翻转座左右两侧相应设有两个转轴,转轴转动设置在转动座上;转动座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该方向上翻转座长度的一半;
翻转座上设有凸出于翻转座的支撑座,支撑座配置为收料架在直立姿态下置于翻转座上后钢丝卷将落在支撑座上并由其承托;收料架包括框架式的料架本体,料架本体下端设有用于承托钢丝卷的支撑腿,支撑腿配置为可避开支撑座并抵靠在翻转座上;支撑腿厚度小于支撑座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驱动件的一端铰接在翻转座上并作用于翻转座,驱动件配置为控制翻转座相对安装座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为推拉油缸;安装座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向上凸出于安装座表面的推拉油缸座,翻转座下表面的后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推拉油缸连接座,且在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推拉油缸连接座位于转轴后方;所述的推拉油缸上设有油缸套以及推拉油缸杆;油缸套与推拉油缸座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推拉油缸杆与推拉油缸连接座也通过一铰接轴铰接;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大致水平且与安装座平行,此时推拉油缸收拢推拉油缸杆带动翻转座前端向上翻转,收料架从直立姿态向平躺姿态切换;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翻转座大致竖直且与安装座垂直,此时推拉油缸伸长推拉油缸杆带动翻转座前端向下翻转,收料架从平躺姿态向直立姿态切换;当收料架处于平躺姿态时,钢丝卷由料架本体承托,而料架本体由悬臂轴承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本体内沿高度方向设有多块开设有减重孔的连接板,且所述的空心钢管穿设在所述连接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本体、连接板、空心钢管以及支撑腿均通过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腿共有四根,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以及第四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四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二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三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二支撑腿的中间部位,第四支撑腿的一端焊接在第三支撑腿的中间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本体顶端焊接有夹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并防止钢丝卷受损的橡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卷的翻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承托座,承托座上表面与翻转座底面均设有缓冲块,收料架处于直立姿态时,翻转座由承托座支撑且大致水平,两块缓冲块相抵靠在一起。
CN202111506853.9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Active CN114291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6853.9A CN11429154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6853.9A CN11429154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1543A CN114291543A (zh) 2022-04-08
CN114291543B true CN114291543B (zh) 2024-01-12

Family

ID=8096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6853.9A Active CN114291543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154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6346A (ja) * 1993-02-26 1994-09-0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未結束線材コイルへのステム挿入装置
DE10252174A1 (de) * 2002-11-09 2004-05-27 Manfred Langen Spinnkannen-Transportwagen
KR20110106725A (ko) * 2010-03-23 2011-09-29 배재진 절첩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롤형 전선관 권출장치
CN109019169A (zh) * 2018-08-28 2018-12-18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丝筒的方便搬运装置
CN209467962U (zh) * 2018-12-28 2019-10-08 太仓旭莱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线圈回转输送装置
CN110745507A (zh) * 2019-11-17 2020-02-04 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丝卷翻转上料的装置
CN212769124U (zh) * 2020-05-29 2021-03-23 邯郸一三高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生产用方便出料的捆扎装置
CN213201928U (zh) * 2020-08-04 2021-05-14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电缆卷材翻转装置
CN113044611A (zh) * 2021-04-30 2021-06-29 江西山知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卷提升上料车
CN213950208U (zh) * 2020-11-03 2021-08-13 江阴市云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卷成卷运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6346A (ja) * 1993-02-26 1994-09-0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未結束線材コイルへのステム挿入装置
DE10252174A1 (de) * 2002-11-09 2004-05-27 Manfred Langen Spinnkannen-Transportwagen
KR20110106725A (ko) * 2010-03-23 2011-09-29 배재진 절첩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롤형 전선관 권출장치
CN109019169A (zh) * 2018-08-28 2018-12-18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丝筒的方便搬运装置
CN209467962U (zh) * 2018-12-28 2019-10-08 太仓旭莱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线圈回转输送装置
CN110745507A (zh) * 2019-11-17 2020-02-04 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丝卷翻转上料的装置
CN212769124U (zh) * 2020-05-29 2021-03-23 邯郸一三高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生产用方便出料的捆扎装置
CN213201928U (zh) * 2020-08-04 2021-05-14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电缆卷材翻转装置
CN213950208U (zh) * 2020-11-03 2021-08-13 江阴市云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卷成卷运输装置
CN113044611A (zh) * 2021-04-30 2021-06-29 江西山知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卷提升上料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1543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3736C (en)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lifting/lowering platform
CA2573776C (en)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lifting/lowering to-be-conveyed object support table
KR20100126495A (ko) 컨베이어 상으로의 차량 이재 장치
US20180229933A1 (en) Driverless transport device for assembling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a motor vehicle from a transport vehicle of this type
JP2010195243A (ja) 搬送装置
KR101421265B1 (ko) 이동 탑재 장치 및 이동 탑재 방법
CN216970987U (zh) 一种钢丝卷运输设备
CN114291543B (zh) 一种钢丝卷的翻料装置
CN114229366B (zh) 一种用于钢丝卷运输的换位小车
CN114538204B (zh) 一种转运钢丝卷的方法
CN114291594A (zh) 一种用于钢丝卷运输的卸料小车
CN114291653B (zh) 一种钢丝卷运输方法
WO2017169256A1 (ja) 台車利用の搬送装置
JP3724900B2 (ja) シリンダスリーブ搬送装置
JP5812714B2 (ja) 地上式搬送装置
JP4222672B2 (ja) 移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JP2003120066A (ja) ケージ式立体駐車場
CN220617441U (zh) 一种连续上料的后推送装置
CN216970989U (zh) 一种用于小车的接轨机构
JP2019137513A (ja) 搬送作業設備
CN216971343U (zh) 一种用于卸料小车压料的开合机构
CN114229617B (zh) 一种钢丝卷支撑组件
CN216970471U (zh) 一种控制压料臂开合的限位机构
CN216970988U (zh) 一种用于卸料小车的对中机构
CN116477383B (zh) 一种火箭装卸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