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1200A -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1200A
CN114291200A CN202210110604.6A CN202210110604A CN114291200A CN 114291200 A CN114291200 A CN 114291200A CN 202210110604 A CN202210110604 A CN 202210110604A CN 114291200 A CN114291200 A CN 114291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bulkhead
side wall
wash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06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秋珍
黎相森
陈灏
梁祖涛
韩骥栋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06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1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1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1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该制荡舱壁安装在货油舱内,制荡舱壁包括壁板,所述壁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为2500mm‑5500mm,所述开口的宽度为3000mm‑7900mm,所述开口落地设置。开口落地设置,使得残油便于排出,而且开口的尺寸较大,更大程度的便于残油排出,同时,较大的施工设备也能够通过开口通行,大大提高了舱内施工的可机械化程度,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巨型原油船,其包括上述的制荡舱壁,由于该种制荡舱壁的设置,不仅便于施工人员及设备在货油舱内通行,能够很大程度地排出残油,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背景技术
制荡舱壁是为降低货油舱内液体剧烈晃动所产生的冲击力而设置的带孔舱壁或不完全舱壁。
如图1所示,目前,现有的制荡舱壁上开有透气孔、底部油水孔100和长圆形的减轻孔200,该种制荡舱壁将货油舱分为几乎不能互通的两个部分,施工检验人员和小型手携工具只能通过减轻孔200通过,舱内使用较大的设备施工时非常不便于通行,底部油水孔100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排出底部残油,但是仍有大量的积油,而且开孔面积较小,结构的重量较重,材料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不仅便于施工人员及设备通行,能够很大程度地排出残油,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荡舱壁,安装在货油舱内,包括壁板,所述壁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为2500mm-5500mm,所述开口的宽度为3000mm-7900mm,所述开口落地设置。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多个水平桁和多个扶墙材,所述水平桁水平连接于所述壁板,所述水平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货油舱的内壳板和纵舱壁,多个所述水平桁沿着竖向间隔分布,所述扶墙材沿着竖向延伸,且连接于多个所述水平桁,多个所述扶墙材沿着水平方向间隔分布。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为方形口,所述开口的顶壁与所述水平桁平行。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货油舱的内斜板和内底板的相交线为参考线,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参考线和所述纵舱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参考线朝向所述内壳板的一侧。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参考线的水平距离为250mm-1000mm。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内底板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内底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软趾。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同时覆盖有面板。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拐角通过圆弧过渡。
作为上述制荡舱壁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弧的直径为800mm-2000mm。
一种巨型原油船,包括船体,还包括上述的制荡舱壁,所述制荡舱壁设置于所述船体的货油舱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制荡舱壁,其壁板上开设有开口,开口的高度为2500mm-5500mm,开口的宽度为3000mm-7900mm,开口落地设置。开口落地设置,使得残油便于排出,而且开口的尺寸较大,更大程度的便于残油排出,同时,较大的施工设备也能够通过开口通行,大大提高了舱内施工的可机械化程度,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巨型原油船,其包括上述的制荡舱壁,由于该种制荡舱壁的设置,不仅便于施工人员及设备在货油舱内通行,能够很大程度地排出残油,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制荡舱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荡舱壁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向的部分视图。
图中:
100、底部油水孔;200、减轻孔;
10、内底板;20、内斜板;30、纵舱壁;40、内壳板;
1、壁板;2、软趾;3、面板;4、水平桁;5、扶墙材;
11、开口;
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荡舱壁,其安装货油舱内,该制荡舱壁包括壁板1,壁板1上开设有开口11,开口11的高度为2500mm-5500mm,开口11的宽度为3000mm-7900mm,开口11落地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荡舱壁,其壁板1上开设有开口11,开口11的高度为2500mm-5500mm,开口11的宽度为3000mm-7900mm,开口11落地设置。由于开口11落地设置及开口11的尺寸较大,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制荡舱壁具有以下效果:
1、由于开口11的尺寸较大,可减轻结构重量,节约了材料成本,同时开口11部分切割出来的钢材上可进行其他小零件的套料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钢材利用率。
2、开口11落地设置并且尺寸较大,使得开口11便于较大设备在货油舱内通行,大大提高了舱内施工的可机械化程度。同时,开口11方便施工人员通行及船舶后期运营的船舶检验,人员在货油舱内穿梭自如,提高了船舶使用的安全性。
3、开口11落地设置并且尺寸较大,底部的残余货油可以通过落地的开口11无障碍流通,实现制荡舱壁附近无残油的目标。
具体地,如图2所示,货油舱由内壳板40、内斜板20、内底板10、纵舱壁30及内顶板(图中未示出)围设形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荡舱壁还包括多个水平桁4和多个扶墙材5,水平桁4水平连接于壁板1,水平桁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货油舱的内壳板40和纵舱壁30,多个水平桁4沿着竖向间隔分布,扶墙材5沿着竖向延伸,且连接于多个水平桁4,多个扶墙材5沿着水平方向间隔分布。水平桁4和扶墙材5的设置提高了制荡舱壁的结构强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水平桁4,三个水平桁4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水平桁(图中未示出),第二水平桁及第三水平桁。本实施例中的开口11位于第三水平桁和内底板10之间。
具体地,开口11为方形口,开口11的顶壁与水平桁4平行。开口11设置为方形,便于开口11的开通,开口11的顶壁与水平桁4平行,使得开口11的底边全部落地,更加便于残余货油及施工设置的无障碍通行。
具体地,开口11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货油舱的内斜板20和内底板10的相交线为参考线,第一侧壁112位于参考线和纵舱壁30之间,第二侧壁113位于参考线朝向内壳板40的一侧。该种设置使得开口11落在低应力区,远离高应力区,有利于提高制荡舱壁的结构强度。
更具体地,第二侧壁113和参考线的水平距离为250mm-100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2位于参考线和纵舱壁30的中间。
在壁板1上切割开口11时,需要先确定出开口11的顶壁、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的位置,从货油舱的内斜板20和内底板10的相交线往舷侧水平量取250mm-1000mm,确定的竖直线为第二侧壁113所在位置,选取内斜板20和内底板10的相交线和纵舱壁30的中间的竖直线为第一侧壁112所在位置,从第三水平桁向下量取350mm-900mm确定的水平线为开口11的顶壁所在位置。
具体地,第一侧壁112和内底板10的连接处及第二侧壁113和内底板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软趾2。软趾2的设置可有效地改善开口11的底部的应力集中状态,增强开口11的抗疲劳能力,增强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船东的维修维护成本。
具体地,开口11的顶壁、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上同时覆盖有面板3。面板3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该制荡舱壁的结构强度。面板3利用钢材制作。
更具体地,在垂直于壁板1的方向上,面板3的尺寸大于壁板1的尺寸,即面板3的宽度大于壁板1的厚度;而且壁板1连接于面板3宽度方向的中间。如图4所示,第二侧壁113连接于面板3的中间,且面板3的宽度大于第二侧壁113的厚度。
可选地,面板3在落地趾端设置离空30mm,即图4中a的长度为30mm。
可选地,面板3的端部的尖角为20°,即图4中面板3端部的两个侧边的夹角θ为20°。
具体地,开口11的拐角通过圆弧过渡。该种设置能够避免直角拐角处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制荡舱壁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圆弧的直径为800mm-2000mm。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巨型原油船,其包括船体及上述的制荡舱壁,制荡舱壁设置于船体的货油舱内。
由于制荡舱壁的设置,使得巨型原油船的货油舱内残油很容易通过制荡舱壁上的开口11排出,同时,较大的施工设备能够通过制荡舱壁上的开口11通行,大大提高了舱内施工的可机械化程度,而且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荡舱壁,安装在货油舱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1),所述壁板(1)上开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的高度为2500mm-5500mm,所述开口(11)的宽度为3000mm-7900mm,所述开口(11)落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水平桁(4)和多个扶墙材(5),所述水平桁(4)水平连接于所述壁板(1),所述水平桁(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货油舱的内壳板(40)和纵舱壁(30),多个所述水平桁(4)沿着竖向间隔分布,所述扶墙材(5)沿着竖向延伸,且连接于多个所述水平桁(4),多个所述扶墙材(5)沿着水平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为方形口,所述开口(11)的顶壁与所述水平桁(4)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所述货油舱的内斜板(20)和内底板(10)的相交线为参考线,所述第一侧壁(112)位于所述参考线和所述纵舱壁(30)之间,所述第二侧壁(113)位于所述参考线朝向所述内壳板(4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113)和所述参考线的水平距离为250mm-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内底板(10)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侧壁(113)和所述内底板(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软趾(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的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二侧壁(113)上同时覆盖有面板(3)。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的拐角通过圆弧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荡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直径为800mm-2000mm。
10.一种巨型原油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荡舱壁,所述制荡舱壁设置于所述船体的货油舱内。
CN202210110604.6A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Pending CN114291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0604.6A CN114291200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0604.6A CN114291200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1200A true CN114291200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0604.6A Pending CN114291200A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12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537A (zh) * 2022-08-17 2022-10-11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体化横舱壁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60A (ja) * 1993-12-10 1995-06-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中間甲板付きタンカーの船底緩衝構造
KR20130005890U (ko) * 2012-03-30 2013-10-1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체 화물 운반선
WO2016013288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耐衝突性に優れた船体構造及び船体構造の設計方法
CN205396457U (zh) * 2016-03-02 2016-07-2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菱形液货舱中的止荡舱壁结构
CN108945287A (zh) * 2018-07-06 2018-12-0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无制荡舱壁无横撑超大型原油船
CN209757447U (zh) * 2018-07-23 2019-12-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第一货舱中纵舱壁为非水密型的小型油船
CN11346024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株式会社名村造船所 巨型油轮的舱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60A (ja) * 1993-12-10 1995-06-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中間甲板付きタンカーの船底緩衝構造
KR20130005890U (ko) * 2012-03-30 2013-10-1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체 화물 운반선
WO2016013288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耐衝突性に優れた船体構造及び船体構造の設計方法
CN205396457U (zh) * 2016-03-02 2016-07-2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菱形液货舱中的止荡舱壁结构
CN108945287A (zh) * 2018-07-06 2018-12-07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无制荡舱壁无横撑超大型原油船
CN209757447U (zh) * 2018-07-23 2019-12-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第一货舱中纵舱壁为非水密型的小型油船
CN11346024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株式会社名村造船所 巨型油轮的舱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8537A (zh) * 2022-08-17 2022-10-11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体化横舱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24549A (en) 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
CN114291200A (zh) 一种制荡舱壁及巨型原油船
CN107323604B (zh) 一种船舶加强结构
CN214565993U (zh) 一种lng船压载舱通道孔结构
CN109572924A (zh) 一种航行于冰区的大型集装箱船舷侧结构
CN111409776B (zh) 液化气船菱形隔离空舱结构
CN210310757U (zh) 一种用于lng加注船的屋檐式结构
CN208216927U (zh) 一种甲板舷墙排水孔结构
CN211446861U (zh) 一种升船机平台
CN104554627B (zh) 基于压载舱内肋板大开口的宽体双舷侧双层底船舶
CN113928483A (zh) 一种集装箱船的轻量化绑扎桥结构
CN108945314B (zh) 一种油料补给船的货舱区结构
CN206887976U (zh) 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
CN209873535U (zh) 一种鱼脊梁结构的连续梁拱组合桥梁
CN112706894A (zh) 一种船舶锚链舱的设计方法
CN110725296A (zh) 一种升船机平台
CN213620140U (zh) 外板突变处舷墙结构
CN111976888A (zh) 船舶驾驶室前平台结构
CN221024042U (zh) 船艏结构及船舶
CN104554618B (zh) 基于压载舱内大开口pma的宽体双舷侧双层底船舶
CN218814636U (zh) 一种钢梁混凝土连接结构
CN219707284U (zh) 一种方便进行检修的压载舱结构
CN220809714U (zh) 一种穿梭油轮艏装载存绳及透水结构
CN209099153U (zh) 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
CN111098981B (zh) 一种液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