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0921B -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0921B
CN114290921B CN202111605829.0A CN202111605829A CN114290921B CN 114290921 B CN114290921 B CN 114290921B CN 202111605829 A CN202111605829 A CN 202111605829A CN 114290921 B CN114290921 B CN 114290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mounting
charg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58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0921A (zh
Inventor
王要辉
王银辉
陈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Fuj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58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0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0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0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0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0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板,上盖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J型板,所述后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J型板,所述前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箱,主控制箱可以根据汽车使用的拾能装置的形状,启动位于拾能装置下方的升降装置启动,超出拾能装置的升降装置关闭,使充电效率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节约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有电能传输距离、功率、效率、藕合机构侧移适应能力、电磁兼容性等。
由于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的拾能装置的形状不相同,不同的车型的离地间隙也不同,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不能根据不同的车辆的充电需求对充电设备进行调节,使得充电装置充电时浪费过多的电能,降低了充电装置充电的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实际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根据不同的车辆的充电需求对充电设备进行调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板,上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J型板,所述前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箱,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杆,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个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杆,所述调节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装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架、滑轨、封闭板、安装盖、距离传感器、固定架、升降电机、固定底座、滑块、升降块、内螺纹块、升降螺纹杆、副控制箱、第二固定板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副控制箱,所述副控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部插接有内螺纹块,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一侧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安装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一侧贯穿插接有充电线圈,所述距离传感器、充电线圈和安装块分别与副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螺纹杆,升降螺纹杆与内螺纹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充电板,所述下充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充电板。
优选的,所述上充电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另一侧与上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网孔板。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顶部插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导气管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下充电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螺栓与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安装盖的上表面分别粘接有气囊和柔性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管。
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充电装置埋在地下,J型板与预留好的连接装置固定安装,使得装置稳定,当有车停留在装置的正上方充电时,主控制箱发出指令控制调节电机启动,调节电机转动带动调节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块前后移动,使得安装板前后移动,与汽车下方的拾能装置的位置对应,主控制箱可以根据汽车使用的拾能装置的形状,启动位于拾能装置下方的升降装置启动,超出拾能装置的升降装置关闭,使充电效率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节约电能。
副控制箱控制升降电机转动,带动升降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内螺纹块向上移动,使得固定架和安装盖向上移动,使得充电线圈向上移动,靠近车底的拾能装置,气囊和柔性垫可以缓冲与车底接触的冲击,防止对车造成损坏,当距离传感器的信号发出接近障碍物的信号时,副控制箱关闭升降电机,使其停止转动,根据不同车型的离地间隙不同,使得充电线圈都能和车底的拾能装置贴近,减少充电线圈与车底拾能装置的距离,使得电能在传送的过程中,损耗减少,节约资源。
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充电的单元发生短路或者线路过热时,温度传感器会发出高温信号,副控制箱控制升降电机反转,使得充电线圈降低高度,远离汽车,同时切断充电线圈的电源,主控制箱控制气泵启动,气泵产生吸力,将空气经过网孔板和进气箱抽进导气管中,经过导气管,空气吹进上充电板和下充电板之间的缝隙中,给正在充电的充电线圈降温,防止其他的线圈出现过热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充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调节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调节模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的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板;2、前连接板;3、下盖板;4、U型板;5、主控制箱;6、第一固定板;7、J型板;8、后连接板;9、上充电板;10、网孔板;11、调节螺纹杆;12、滑动块;13、连接座;14、L型板;15、伸缩板;16、调节电机;17、电机底座;18、收集箱;19、导气管;20、固定块;21、侧板;22、气泵;23、进气箱;24、导气板;25、下充电板;26、安装板;27、安装底座;28、安装架;29、滑轨;30、封闭板;31、气囊;32、柔性垫;33、安装盖;34、距离传感器;35、固定架;36、升降电机;37、固定底座;38、滑块;39、升降块;40、内螺纹块;41、升降螺纹杆;42、转动架;43、保护管;44、温度传感器;45、副控制箱;46、第二固定板;47、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9,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包括上盖板1,上盖板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板2,上盖板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板8,前连接板2和后连接板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J型板7,J型板7的作用是与预留好的固定装置连接,用于稳定整个装置,前连接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盖板3,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箱5,主控制箱5的作用是控制调节电机16,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17,电机底座1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6,调节电机16的输出轴的一端键连接有调节螺纹杆11,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个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导杆,调节螺纹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2,调节螺纹杆11与滑动块12通过螺纹螺纹连接,滑动块1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安装板2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7、安装架28、滑轨29、封闭板30、安装盖33、距离传感器34、固定架35、升降电机36、固定底座37、滑块38、升降块39、内螺纹块40、升降螺纹杆41、副控制箱45、第二固定板46和安装块47,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8,安装架28的一侧焊接有多个加强筋,用来优化安装架28的结构稳定性,安装架2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0,封闭板30的作用是对充电线圈进行保护和密封,防止充电线圈发热对其他的充电线圈造成影响,安装架2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轨29,滑轨2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38,滑块3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5,固定架35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控制箱45,副控制箱45的作用是接受传感器信号,并控制升降电机36的转动,副控制箱4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6,固定架35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块39,升降块39的内部插接有内螺纹块40,固定架3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盖33,安装盖33的一侧凹槽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4,安装盖3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47,安装块47的作用是固定充电线圈,安装块47一侧贯穿插接有充电线圈,距离传感器34、充电线圈和安装块47分别与副控制箱45电性连接,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7,固定底座3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6,升降电机36的输出轴的一端键连接有升降螺纹杆41,升降螺纹杆41与内螺纹块40螺纹连接,J型板7与预留好的连接装置固定安装,使得装置稳定,当有车停留在装置的正上方充电时,主控制箱5发出指令控制调节电机16启动,调节电机16转动带动调节螺纹杆11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块12前后移动,使得安装板26前后移动,与汽车下方的拾能装置的位置对应,主控制箱5可以根据汽车使用的拾能装置的形状,启动位于拾能装置下方的升降装置启动,超出拾能装置的升降装置关闭,从而避免了无效的充电,节约了电能,降低了无线充电的成本,副控制箱45控制升降电机36转动,带动升降螺纹杆41转动,从而带动内螺纹块40向上移动,使得固定架35和安装盖33向上移动,使得充电线圈向上移动,靠近车底的拾能装置,气囊31和柔性垫32可以缓冲与车底接触的冲击,防止对车造成损坏,当距离传感器34的信号发出接近障碍物的信号时,副控制箱45关闭升降电机36,使其停止转动,根据不同车型的离地间隙不同,使得充电线圈都能和车底的拾能装置贴近,减少充电线圈与车底拾能装置的距离,使得电能在传送的过程中,损耗减少,节约电能。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上盖板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板2,上盖板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板8,前连接板2和后连接板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J型板7,前连接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盖板3,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8,收集箱18能够收集空气中的质量杂质,防止发生堵塞,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U型板4,U型板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架42,转动架4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保护管43,保护管43可以安装电线,在电线被拖动的情况下,保护管43不会发生形变,从而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转动架42可以发生转动,防止保护管43的形变过大,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箱5,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17,电机底座1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6,调节电机16的输出轴的一端键连接有调节螺纹杆11,上盖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网孔板10,网孔板10具有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的作用,上盖板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气箱23,进气箱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22,气泵22的顶部插接有导气管19,导气管19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导气管19另一端与下充电板25固定连接,固定块20的一侧与侧板21固定连接,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个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导杆,调节螺纹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安装板26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21,侧板2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充电板25,下充电板25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气板24,导气板2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充电板9,上充电板9和下充电板25之间有一段间隙,用于空气流动,起到降温作用,上充电板9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5,伸缩板15的另一侧与上盖板1固定连接,伸缩板15的作用是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安装板2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7、安装架28、滑轨29、封闭板30、安装盖33、距离传感器34、固定架35、升降电机36、固定底座37、滑块38、升降块39、内螺纹块40、升降螺纹杆41、副控制箱45、第二固定板46和安装块47,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8,安装架2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0,安装架2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滑轨29,滑轨2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38,滑块3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5,固定架35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控制箱45,副控制箱4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6,固定架3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块39,升降块39的内部插接有内螺纹块40,固定架3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盖33,安装盖33的上表面分别粘接有气囊31和柔性垫32,气囊31和柔性垫32可以缓冲与车底接触的冲击,防止对车造成损坏,安装盖33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4,安装盖33的一侧凹槽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4,安装盖3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47,安装块47一侧贯穿插接有副控制箱45,副控制箱45的一端,距离传感器34、副控制箱45和安装块47分别与副控制箱45电性连接,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7,固定底座3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6,升降电机36的输出轴的一端键连接有升降螺纹杆41,升降螺纹杆41与内螺纹块40螺纹连接,如果某一个充电的单元发生短路或者线路过热时,温度传感器44会发出高温信号,副控制箱45控制升降电机36反转,使得充电线圈降低高度,远离汽车,同时切断充电线圈的电源,主控制箱5控制气泵22启动,气泵22产生吸力,将空气经过网孔板10和进气箱23抽进导气管19中,经过导气管19,空气吹进上充电板9和下充电板25之间的缝隙中,给正在充电的充电线圈降温,防止其他的线圈出现过热的现象。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调节电机16、气泵22、距离传感器34、升降电机36和温度传感器44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本发明中,充电装置埋在地下,J型板7与预留好的连接装置固定安装,使得装置稳定,当有车停留在装置的正上方充电时,主控制箱5发出指令控制调节电机16启动,调节电机16转动带动调节螺纹杆11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块12前后移动,使得安装板26前后移动,与汽车下方的拾能装置的位置对应,主控制箱5可以根据汽车使用的拾能装置的形状,启动位于拾能装置下方的升降装置启动,超出拾能装置的升降装置关闭,启动后的升降装置,副控制箱45控制升降电机36转动,带动升降螺纹杆41转动,从而带动内螺纹块40向上移动,使得固定架35和安装盖33向上移动,使得充电线圈向上移动,靠近车底的拾能装置,气囊31和柔性垫32可以缓冲与车底接触的冲击,防止对车造成损坏,当距离传感器34的信号发出接近障碍物的信号时,副控制箱45关闭升降电机36,使其停止转动,根据不同车型的离地间隙不同,使得充电线圈都能和车底的拾能装置贴近,减少充电线圈与车底拾能装置的距离,使得电能在传送的过程中,损耗减少,节约电能,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充电的单元发生短路或者线路过热时,温度传感器44会发出高温信号,副控制箱45控制升降电机36反转,使得充电线圈降低高度,远离汽车,同时切断充电线圈的电源,主控制箱5控制气泵22启动,气泵22产生吸力,将空气经过网孔板10和进气箱23抽进导气管19中,经过导气管19,空气吹进上充电板9和下充电板25之间的缝隙中,给正在充电的充电线圈降温,防止其他的线圈出现过热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包括上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板(2),上盖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板(8),所述前连接板(2)和后连接板(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 J 型板(7),所述前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盖板(3),所述下盖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控制箱(5),所述下盖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17),所述电机底座(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6),所述调节电机(16)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有调节螺纹杆(11),所述下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个有L 型板(14),所述 L 型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杆,所述调节螺纹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装置,所述上盖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网孔板(10),所述上盖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箱(23),所述进气箱(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22),所述气泵(22)的顶部插接有导气管(19),所述导气管(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导气管(19)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下充电板(2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0)的一侧通过螺栓与侧板(21)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8);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底座(27)、安装架(28)、滑轨(29)、封闭板(30)、安装盖(33)、距离传感器(34)、固定架(35)、升降电机(36)、固定底座(37)、滑块(38)、升降块(39)、内螺纹块(40)、升降螺纹杆(41)、副控制箱(45)、第二固定板(46)和安装块(47),所述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8),所述安装架(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板(30),所述安装架(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29),所述滑轨(2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5),所述固定架(3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副控制箱(45),所述副控制箱(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6),所述固定架(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块(39),所述升降块(39)的内部插接有内螺纹块(40),所述固定架(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盖(33),所述安装盖(33)的一侧凹槽处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34),所述安装盖(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47),所述安装块(47)一侧贯穿插接有充电线圈,所述距离传感器(34)、充电线圈和安装块(47)分别与副控制箱(45)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底座(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7),所述固定底座(3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6),所述升降电机(36)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有升降螺纹杆(41),升降螺纹杆(41)与内螺纹块(40)螺纹连接;
所述安装板(2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1),所述侧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充电板(25),所述下充电板(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24),所述导气板(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充电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充电板(9)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板(15),所述伸缩板(15)的另一侧与上盖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33)的上表面分别粘接有气囊(31)和柔性垫(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 U 型板(4),所述 U 型板(4)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架(42),所述转动架(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管(43)。
CN202111605829.0A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Active CN114290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829.0A CN114290921B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5829.0A CN114290921B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0921A CN114290921A (zh) 2022-04-08
CN114290921B true CN114290921B (zh) 2024-04-02

Family

ID=8097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5829.0A Active CN114290921B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092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9444A1 (de) * 2013-09-26 2015-03-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deeinrichtung zum induktiven Laden
CN111452637A (zh) * 2020-05-08 2020-07-28 重庆工程学院 一种可调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CN211888024U (zh) * 2019-11-15 2020-11-10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感应充电座的防尘清扫装置
CN111976518A (zh) * 2020-07-29 2020-11-24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高安全性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柜
KR102268919B1 (ko) * 2021-01-29 2021-06-25 임상우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충전시스템 및 그에 따른 무선전력 충전방법
WO2021139125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自动对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9444A1 (de) * 2013-09-26 2015-03-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deeinrichtung zum induktiven Laden
CN211888024U (zh) * 2019-11-15 2020-11-10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感应充电座的防尘清扫装置
WO2021139125A1 (zh) * 2020-01-07 2021-07-15 合芯磁导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自动对位系统
CN111452637A (zh) * 2020-05-08 2020-07-28 重庆工程学院 一种可调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CN111976518A (zh) * 2020-07-29 2020-11-24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高安全性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柜
KR102268919B1 (ko) * 2021-01-29 2021-06-25 임상우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충전시스템 및 그에 따른 무선전력 충전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0921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4180B (zh) 电动车辆反向充电弓在线充电装置的定位系统及调整方法
JP5939853B2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105967105B (zh) Agv自动充电装置
CN114290921B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供电系统
CN110027417A (zh) 无线充电装置、系统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210011608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16641857U (zh) 屏蔽提升门
CN110001442A (zh) 一种高效节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装置
CN205740215U (zh) Agv自动充电装置
CN113715657B (zh) 开闭所供电系统直流充电桩结构
CN210316715U (zh) 自动伸缩车库
CN213057080U (zh) 一种机车车头加砂装置
CN113183781A (zh) 一种高速公路两侧的升降式无线充电器和汽车对位装置
CN207328179U (zh) 一种一体化快充充电桩
CN2168051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防内涝的智能充电桩
CN21149372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4704771U (zh) 一种门禁管理用人脸识别装置
CN216119066U (zh) 道路转弯处辅助司机观察的装置
CN213052020U (zh) 一种机车车头加砂装置喷砂口粉尘回收系统
CN219236815U (zh) 一种具有线缆保护功能的汽车充电桩
CN116729182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充电桩电缆拔插方法、系统及拔插组件
CN218141108U (zh) 升降式充电桩
CN221072381U (zh) 一种收费车道前置多功能一体化设备
CN22041054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安全运输步道装置
CN220076172U (zh) 一种防止线缆拉扯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