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0864B -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0864B
CN114290864B CN202111162195.6A CN202111162195A CN114290864B CN 114290864 B CN114290864 B CN 114290864B CN 202111162195 A CN202111162195 A CN 202111162195A CN 114290864 B CN114290864 B CN 114290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surface
surface displacement
vehicle
vibration damp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21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0864A (zh
Inventor
古田浩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90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0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0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0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6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s, e.g. mechanical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1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B60G17/018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specific signal treatment or control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2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 B60G11/265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fluid springs only, e.g. hydropneumatic springs hydraulic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1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B60G17/016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responsiveness, when the vehicle is travelling, to specific motion, a specific condition, or driver input
    • B60G17/016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responsiveness, when the vehicle is travelling, to specific motion, a specific condition, or driver input to an external condition, e.g. rough road surface, side wi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1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B60G17/019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or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6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hydropneumatic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40Type of actu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4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detected, measured or calculated conditions or factors
    • B60G2400/10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 B60G2400/102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vert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4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detected, measured or calculated conditions or factors
    • B60G2400/25Stroke; Height; Displacement
    • B60G2400/252Stroke; Height; Displacement vert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4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detected, measured or calculated conditions or factors
    • B60G2400/80Exterior conditions
    • B60G2400/82Groun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4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ens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ir operation
    • B60G2401/16GPS track dat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10Damping action or dam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6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particular elements, systems or processes used on suspension systems or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s
    • B60G2600/18Automatic control means
    • B60G2600/182Active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将由车载的一对检测装置(31、32)检测到的与左右的车轮对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和检测位置的信息一起发送至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并制作包含路面位移关联值的预见参照数据库(45)。车载的控制单元(30)使用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进行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的预见减振控制。假定为相对于由一对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而位于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Description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等车辆的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预见减振控制是为了补偿控制的延迟,基于车辆的前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等路面信息来控制作用于簧上与簧下之间的力,由此减小簧上的振动的控制,即对路面信息进行预读来控制减振力的控制。作为对信息进行预读的方法,已知有将路面信息保存于云并构建数据库,在车辆的行驶时利用通信从数据库获取路面信息。作为这种预见减振控制的一个例子,已知有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车载的摄像机、雷达传感器等传感器来获取路面信息的预见减振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0154723号说明书
根据摄像机、雷达传感器等传感器,能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比较广的范围内获取车辆的前方的路面信息。车辆的前方的路面信息也可以通过激光传感器来获取,根据簧下的加速度传感器这样的检测车辆的上下方向的运动状态量的传感器,能获取簧下的上下位移、其微分值来作为车轮的位置处的路面信息。
根据激光传感器和检测车辆的上下方向的运动状态量的传感器,与摄像机、雷达传感器等传感器相比,能更准确地获取路面信息。因此,根据使用由激光传感器或运动状态量检测传感器获取到的路面信息的预见减振控制,与使用由摄像机、雷达传感器等获取到的路面信息的预见减振控制相比,能更有效地减小簧上的振动。
但是,能通过激光传感器和运动状态量检测传感器来获取路面信息的横向的范围,即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范围,远远小于能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等传感器来获取路面信息的横向的范围。因此,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为了构建保存有遍及道路、车道的整个宽度的路面信息的有效的数据库,必须有许多车辆在同一道路上在各种各样的横向位置行驶,通过激光传感器等获取大量的路面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即使没有许多车辆在同一道路上在各种各样的横向位置行驶,也能预读有效的路面信息来对簧上进行减振的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100),具备:车载控制装置(102),具备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31FR、行程传感器32FL、32FR)和第一控制单元(ECU30),所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在车辆(V1)的行驶中检测与左右的车轮(11FL、11FR)的位置和左右的车轮的前方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以及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具备存储预见参照数据库(45)的存储装置(44)和对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单元(管理服务器42),第一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将由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42),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基于从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来运算与对应于所述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z1fl、z1fr),将该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45)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44),而且,第一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使用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和位置信息来进行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的预见减振控制。
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被配置为:假定为对应于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
根据上述的构成,将由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此外,基于从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来运算与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将该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而且,使用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和位置信息来进行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的预见减振控制。
因此,第一控制单元预读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和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由此能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
一般而言,车轮的位置及其周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实质上相同,特别是相对于左右的车轮而在左右方向的周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左右的车轮的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的可能性高。因此,相对于左右的车轮而在左右方向的周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可以被视为与左右的车轮的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根据上述的构成,假定为对应于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
因此,不仅由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被确定,而且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也被确定。因此,能使用关于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和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邻接的地点的数据的集合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因此,即使没有许多车辆在同一道路上在各种各样的横向位置行驶,也能预读有效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对簧上进行减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假定为相对于由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而位于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能将相对于由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而位于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确定为与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将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能确定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45)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
根据上述方案,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能确定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被存储于存储装置。因此,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能将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而存储于存储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在将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45)的一部分而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将假定的数据的集合和表示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识别信息(标志66)一起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
根据上述方案,在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被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假定的数据的集合和表示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识别信息一起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被存储于存储装置。
因此,在使用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和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时,能通过识别信息来判别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否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基于在车辆或其他车辆行驶时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而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44)时,不将假定的数据的集合存储于存储装置。
根据上述方案,在判定为基于在车辆或其他车辆行驶时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而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时,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不被存储于存储装置,。
因此,能防止基于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且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数据的集合被假定的数据的集合覆盖并存储。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车辆(V1)具有控制力产生装置(主动致动器17),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簧上与簧下之间的控制力,第一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决定被预测为左右的车轮(11)将要通过的通过预测位置,利用通信获取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基于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用于减小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的簧上的振动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Fct),以在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对应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对控制力产生装置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决定被预测为左右的车轮将要通过的通过预测位置,利用通信获取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基于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用于减小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的簧上的振动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而且,以在左右的车轮从车轮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对控制力产生装置进行控制。
因此,即使在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情况下,也能基于该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并基于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决定被预测为左右的车轮将要通过的通过预测位置,在判定为未针对左右的车轮中的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假定为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针对相对于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而位于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以及针对左右的车轮中的另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在判定为未针对左右的车轮中的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路面位移关联值时,能针对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使用假定为相同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车辆具有控制力产生装置,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簧上与簧下之间的控制力,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利用通信获取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左右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基于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用于减小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的簧上的振动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以在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对应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对控制力产生装置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方案,能以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基于左右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运算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第一控制单元(30)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减小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
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可靠性比基于检测值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可靠性低,因此,根据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运算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可靠性比根据基于检测值的路面位移关联值运算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可靠性低。
根据上述方案,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减小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从而减小产生的控制力。因此,即使在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与不减小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情况相比,也能降低产生不适当的大的减振控制力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车载控制装置(102)被配置为:进行其他减振控制,在该其他减振控制中,运算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以外的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以在车轮从车轮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的方式对控制力产生装置进行控制,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使基于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产生的控制力增大。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其他减振控制,在该其他减振控制中,运算目标预见减振控制以外的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以在车轮从车轮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的方式对控制力产生装置进行控制。而且,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基于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产生的控制力被增大。
因此,与不进行其他减振控制的情况相比,即使在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也能有效地减小簧上的振动。特别是,在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在基于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产生的控制力被减小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减振控制的控制力来补充减振控制力,因此能通过其他减振控制的控制力来降低减振控制力不足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第二控制单元(42)被配置为:存储有预见参照数据库(45)中的各道路的路面被预先划分为多个路面分区(64)的路面分区信息(68),并将能确定路面分区的位置信息作为与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对应的位置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44)。
根据上述方案,存储有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各道路的路面被预先划分为多个路面分区的路面分区信息,并将能确定路面分区的位置信息作为与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对应的位置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
因此,能将由关于各路面分区的数据的集合构成的预见参照数据库存储于存储装置。因此,与关于检测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各地点和邻接区域的各地点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少数据的集合的数量,减小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使用车载控制装置(102)和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来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所述车载控制装置(102)具备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31FR、行程传感器32FL、32FR)和第一控制单元(ECU30),所述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在车辆(V1)的行驶中检测与左右的车轮(11FL、11FR)的位置和左右的车轮的前方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进行控制,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具备存储预见参照数据库(45)的存储装置(44)和对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单元(管理服务器42)。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包括:将由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的步骤;基于从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来运算与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z1fl、z1fr)的步骤;将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步骤;使用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和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的步骤;以及在将数据的集合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步骤和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的步骤中的至少一方中,假定为与左右的车辆对应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的步骤。
因此,根据上述控制方法,与上述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同样地,预读存储于存储装置的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和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由此能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
而且,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将关于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和与两个地点邻接的地点的数据的集合存储于存储装置,或者能针对这些地点进行预见减振控制。因此,即使没有许多车辆在同一道路上在各种各样的横向位置行驶,也能预读有效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对簧上进行减振。
在上述说明中,为了有助于本发明的理解,对于与后述的实施方式对应的发明的构成,用括号添加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名称和/或附图标记。但是,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不限于与添加了括号的名称和/或附图标记对应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从参照以下的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其他特征以及伴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包括主动致动器的悬架的图。
图3是表示存储于预见参照数据库的路面分区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假定为处于与确定出的路面分区邻接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与确定出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相同的要领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预见参照数据库制作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预见参照数据库制作例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来获取假定的簧下位移的要领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V1车辆,11车轮,13悬架,17主动致动器,30电子控制装置,30a存储装置,31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2行程传感器,40云,42管理服务器,44A~44N存储装置,45预见参照数据库,64路面分区,68地图信息,68路面分区信息,100预见减振控制装置,102车载装置,104数据库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构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预见减振控制装置100包括搭载于车辆V1的车载装置102和设置于车外的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
车载装置102包括作为第一控制单元发挥功能的ECU30、存储装置30a、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以及无线通信装置34。而且,车载装置102包括分别与车辆V1的左前轮11FL、右前轮11FR、左后轮11RL以及右后轮11RR对应设置的主动致动器17FL、17FR、17RL以及17RR。根据需要,左前轮11FL、右前轮11FR、左后轮11RR以及右后轮11RL被称为车轮11。主动致动器17FL至17RR作为控制力产生装置发挥功能,该控制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簧上与簧下之间的控制力,根据需要,主动致动器17FL至17RR被称为主动致动器17。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力产生装置能产生的控制力受到限制,但也可以是主动稳定装置、阻尼力可变式的减震器等。而且,作为能产生控制力的悬架,也可以是车轮包括轮内马达的悬架,即利用悬架的几何形状将车轮的前后力转换为上下力的悬架、AVS(AdaptiveVariable Suspension System:自适应可变悬架系统)等。
如图2所示,车辆V1的各车轮11被车轮支承构件12支承为可旋转。优选的是,车辆V1与各车轮11对应地具备悬架13,悬架13是独立悬挂式的悬架。各悬架13从车身10悬挂对应的车轮,包括悬架臂14、减震器15以及悬架弹簧16。
悬架臂14将车轮支承构件12连结于车身1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对于一个悬架13仅图示一个悬架臂14,但也可以对于一个悬架13设置多个悬架臂14。
在图2中,减震器15和悬架弹簧16配设于车身10与悬架臂14之间,但也可以配设于车身10与车轮支承构件12之间。悬架弹簧16也可以是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
众所周知,车辆V1的车身10和减震器15等构件中的比悬架弹簧16靠车身10侧的部分是簧上20。与此相对,车辆V1的车轮11和减震器15等构件中的比悬架弹簧16靠车轮11侧的部分是簧下22。
而且,主动致动器17相对于减震器15和悬架弹簧16并列地配设于车身10与悬架臂14之间。主动致动器17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簧上20与簧下22之间的控制力,控制力通过由ECU30对主动致动器17进行控制而被控制。
ECU30包括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包括CPU、ROM、RAM以及接口(I/F)等。CPU通过执行储存于ROM的指令(程序、例程)来实现各种功能。
ECU30与能读写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30a连接。ECU30能将信息存储(保存)于存储装置30a,并且能读出存储(保存)于存储装置30a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存储装置30a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硬盘驱动器,但并不限定于硬盘驱动器,也可以是能读写信息的众所周知的存储装置或存储介质。
在车载装置102中,与左右的前轮11FL、11FR对应地设有簧上的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31FR和行程传感器32FL、32FR。这些上下加速度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是车载的传感器,连接于ECU30。这些上下加速度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作为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发挥功能,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在车辆V1的行驶中每隔规定的时间检测与左右的前轮的位置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可以是表示车辆的簧下的上下位移的簧下位移、作为簧下位移的时间微分值的簧下速度、表示路面的上下位移的路面位移以及作为路面位移的时间微分值的路面位移速度,或者可以是作为它们的运算的基础的物理量中的至少一个。而且,后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可以是表示车辆的簧下的上下位移的簧下位移和表示路面的上下位移的路面位移中的一方。因此,具体而言,“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和“路面位移关联值”是与路面的凹凸、非平坦性、横向倾斜、纵向倾斜等关联的信息和值。
对左右的前轮的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进行检测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也可以是对簧下22的上下加速度进行检测的上下加速度传感器。而且,也可以采用激光传感器来作为对左右的前轮的前方的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进行检测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
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和31FR设于车身10(簧上)的与每一个左右的前轮对应的部位。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和31FR分别检测簧上20的对应的部位的上下加速度(簧上加速度ddz2fl和ddz2fr),并将表示该上下加速度的信号向ECU30输出。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和31FR在无需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被称为“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同样地,簧上加速度ddz2fl和ddz2fr被称为“簧上加速度ddz2”。
行程传感器32FL和32FR分别设于左右的前轮悬架13。行程传感器32FL和32FR分别检测对应的悬架13的上下方向的行程Hfl和Hfr,并将表示该上下行程的信号向ECU30输出。行程Hfl和Hfr分别是对应于左右的前轮的位置的车身10(簧上)与对应的车轮支承构件12(簧下)之间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移。需要说明的是,行程传感器32FL和32FR在无需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被称为“行程传感器32”。同样地,行程Hfl和Hfr被称为“行程H”。
而且,如图1所示,ECU30连接于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和无线通信装置34。
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具备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和地图数据库。GNSS接收器接收用于检测车辆V1的当前时刻的位置(当前位置)的“来自人造卫星的信号(例如,GNSS信号)”。地图数据库中存储有道路地图信息等。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是基于GNSS信号获取车辆V1的当前位置(例如,纬度和经度)的装置,例如是导航装置。
无线通信装置34是用于经由网络N与容纳于云40的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如图1所示,其他车辆V2和V3也具有与车辆V1的车载装置102同样的车载装置,它们的无线通信装置也能经由网络N与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104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其他车辆是V2和V3这两台,但也可以是三台以上的多台。
控制装置104具备连接于网络的管理服务器42和多个存储装置44A至44N,管理服务器42作为第二控制单元发挥功能。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44A至44N在无需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被称为“存储装置44”。存储装置44作为预见减振控制装置100的车外的存储装置发挥功能。
管理服务器42可以是具备CPU、ROM、RAM以及接口(I/F)等的ECU。管理服务器42进行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数据的检索和读出,并将数据写入存储装置44。
存储装置44中存储有作为预见减振控制用映射图的预见参照数据库(以下,仅称为“数据库”)45。在数据库45中,基于车辆V1或其他车辆V2或V3在实际行驶时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簧下位移z1与能确定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被建立关联地登记。因此,数据库45是基于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簧下位移z1与能确定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组合的数据。关于簧下位移z1的运算和位置信息,将在后文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42存储有各道路的信息,并且如图3所示,存储有各道路60的路面62被预先划分为多个路面分区64的路面分区信息68来作为在数据库45中表示各道路的路面区域的地图信息。X方向例如可以是方位的北方向,Y方向可以是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各路面分区64的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分别由指标Xm(m=1,2,3……)和指标Yn(n=1,2,3……)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由实线表示的带状的区域是与道路60对应的区域,点线是表示路面分区64的线。路面分区64的大小影响数据库(映射图)45的分辨率。即,路面分区64的大小越大,数据库45的分辨率越低,反之,路面分区64的大小越小,数据库45的分辨率越高。各路面分区64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车轮的轮胎的接地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控制的容易性来决定,本实施方式的路面分区是一边的长度为50~150mm的固定值(典型地是100mm)的正方形。
在数据库45的初始状态下,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z1被假定为初始值(例如0),各路面分区64的假定标志66被设定为启用。需要说明的是,假定标志66为启用是针对对应的路面分区64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初始值或假定的簧下位移的意思。关于假定的簧下位移,将在后文叙述。因此,假定标志66作为表示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否是初始值或假定的簧下位移的识别信息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42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位置信息是能确定路面分区64的位置信息。如图1所示,登记于数据库45的例如与簧下位移z1c建立关联的位置信息可以被标记为确定路面分区64的“ZjXmYn”(Zj是各道路60的识别号码,j是正整数)。
而且,ECU30经由驱动电路(未图示)连接于左前轮主动致动器17FL、右前轮主动致动器17FR、左后轮主动致动器17RL以及右后轮主动致动器17RR的每一个。
ECU30基于各车轮11的后述的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z1运算用于减小各车轮11的簧上的振动的目标控制力Fct,以在各车轮11从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主动致动器17所产生的控制力Fc成为目标控制力Fct的方式对主动致动器17进行控制。
<预见减振控制的概要>
接着,对车载装置102的ECU30所执行的预见减振控制的概要进行说明。
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将簧上的质量设为m2,将簧下位移,即簧下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设为z1。将簧上位移,即各车轮11的位置处的簧上的上下方向的位移设为z2。将悬架13的弹簧(悬架弹簧16等)的弹簧常数(等效弹簧常数)设为K,将悬架13的阻尼器(减震器15等)的阻尼系数(等效阻尼系数)设为C。将致动器17所产生的控制力设为Fc。
而且,将z1和z2的时间微分值分别设为dz1和dz2,将z1和z2的二阶时间微分值分别设为ddz1和ddz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z1和z2,设为向上方的位移为正,关于弹簧、阻尼器以及致动器17等所产生的力,设为向上为正。
关于车辆V1的簧上20的上下方向的运动的运动方程式用下述的算式(1)表示。
m2ddz2=C(dz1-dz2)+K(z1-z2)-Fc……(1)
假定为算式(1)中的阻尼系数C是固定的。但是,实际的阻尼系数会根据悬架13的行程速度而变化,因此例如也可以根据行程H的时间微分值来可变地设定阻尼系数C。
而且,在通过控制力Fc完全消除了簧上的振动的情况(即,簧上加速度ddz2、簧上速度dz2以及簧上位移z2分别成为零的情况)下,控制力Fc用算式(2)表示。
Fc=Cdz1+Kz1……(2)
因此,将控制增益设为α,减小簧上的振动的控制力Fc可以用算式(3)表示。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增益α是比0大且1以下的任意的常数。
Fc=α(Cdz1+Kz1)……(3)
而且,若将算式(3)应用于算式(1),则算式(1)可以用算式(4)表示。
m2ddz2=C(dz1-dz2)+K(z1-z2)-α(Cdz1+Kz1)……(4)
若对该算式(4)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整理,则算式(4)用算式(5)表示。即,从簧下位移z1向簧上位移z2的传递函数用算式(5)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算式(5)中的“s”是拉普拉斯算子。
根据算式(5),传递函数的值根据α而变化,在α为1的情况下,传递函数的值成为最小。因此,目标控制力Fct可以用与算式(3)对应的下述的算式(6)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算式(6)中的增益β1相当于αCs,增益β2相当于αK。
Fct=β1×dz12×z1……(6)
因此,车载装置102的ECU30利用通信从数据库控制装置104预先获取(预读)车轮11此后将要通过的位置(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z1及其时间微分值dz1,并通过将簧下位移z1应用于算式(6)来运算目标控制力Fct。然后,ECU30在车轮11从通过预测位置通过的定时(即,产生应用于算式(6)的簧下位移z1的定时)使致动器17产生与目标控制力Fct对应的控制力Fc。这样一来,能减小车轮11从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产生的簧上的振动。
以上是簧上的减振控制,基于该预先获取到的簧下位移z1的簧上的减振控制是本实施方式和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预见减振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中,簧下的质量和轮胎的弹性变形被忽略,假定路面位移z0与簧下位移z1相同。因此,也可以使用路面位移z0来代替簧下位移z1,执行同样的预见减振控制。
下述的算式(7)是省略了上述算式(6)的微分项(β1×dz1),简便地运算目标控制力Fct的算式。在按照算式(7)来运算目标控制力Fct的情况下,也通过致动器17产生减小簧上的振动的控制力(=β2×z1),因此与不产生该控制力的情况相比,能减小簧上的振动。
Fct=β2×z1……(7)
<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库制作例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隔规定的经过时间执行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数据库的制作例程,由此制作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10~530由ECU30的CPU执行,步骤530~580由管理服务器42的CPU执行。
首先,在步骤510中,CPU获取由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31FR检测到的簧上加速度ddz2fl、ddz2fr以及由行程传感器32FL、32FR检测到的行程Hfl、Hfr。这些信息是与左右的前轮的位置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
在步骤520中,CPU从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获取基于车辆V1的行驶路径的当前位置和行进方向,并基于它们获取能确定获取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车轮11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在该情况下,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基于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信息、与GNSS相关的信息等来确定当前位置和行进方向。当前位置和行进方向的确定可以采用现存的各种方法,因此,省略关于当前位置和行进方向的确定的详细说明。车辆V1的当前位置和行进方向是能确定获取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530中,ECU30的CPU将在步骤510和520中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经由无线通信装置34和网络发送至管理服务器42。管理服务器42的CPU将接收到的信息存储于图1中未示出的存储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由ECU30的CPU进行的数据的集合的发送可以在每次步骤510和520完成时依次进行,但优选的是,将在步骤510和520中获取到的信息暂时存储于存储装置30a等,每隔规定的时间将暂时存储的一系列的信息发送至管理服务器42。
在步骤540中,CPU基于在步骤530中接收到的簧上加速度ddz2fl、ddz2fr以及行程Hfl、Hfr,通过离线的数据处理分别运算与左右的前轮对应的簧下位移z1fl和z1fr。簧下位移可以按照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任意的要领来运算,例如使用离线滤波器和理想积分,作为簧下位移的二阶积分值与行程之差来运算。
需要说明的是,簧下位移z1也可以通过对簧下的上下加速度进行二阶积分来运算,该簧下的上下加速度通过与左右的前轮对应设置的簧下的上下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此外,簧下位移z1也可以基于各车轮的位置处的簧上的上下加速度、悬架行程以及簧下的上下加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使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观测器来运算。而且,簧下位移z1也可以基于由激光传感器检测的左右的前轮的前方的位置的路面的上下位移来运算。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簧下位移z1针对各路面分区64来运算。参照图4对关于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z1的运算要领进行说明。
在图4中,粗实线70l和70r分别表示与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轮胎的接地区域的中心(未图示)的移动轨迹的一个例子对应的直线。需要说明的是,箭头A表示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移动方向,为了便于说明,设为左右的前轮的移动方向与车辆V1的行进方向相同。
粗实线70l和70r上的黑圈72l和72r分别表示由左右的簧上的上下加速度传感器31FL等传感器检测到检测值的地点,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被运算为这些地点所属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库45中表示路面区域的路面分区信息68中的黑圈72l和72r的位置可以通过取得在步骤530中接收的数据的集合中包含的检测值与基于车辆V1的位置和行进方向决定的左右的前轮的位置的同步来求出。
各传感器的检测值以与传感器的采样频率相应的频度来获取。由于采样频率是固定的,因此车速Vv1越大,获取检测值的地点间的距离(即,图4的黑圈72l和72r各自的间隔)越大。例如,若设为采样频率为100Hz,车速为时速100km,则获取检测值的地点间的距离成为约278mm,大于路面分区64的边和对角线的长度。
因此,沿着车轮的移动方向的黑圈72l和72r的数量比沿着车轮的移动方向的路面分区64的数量少。因此,管理服务器42的CPU针对与基于检测值在前后相继运算出的两个簧下位移对应的两个地点,即分别针对相互邻接的两个黑圈72l和72r之间的区域,进行增补簧下位移的重新采样。即,以针对各黑圈72l和72r在相互邻接的两个黑圈之间例如每隔10mm存在推定的簧下位移的方式对在步骤530中接收的数据的集合中包含的检测值进行重新采样,并且基于重新采样的检测值来运算增补簧下位移。图4的白圈74l和74r表示与增补簧下位移对应的地点。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值的重新采样可以按照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任意的要领来执行,因此省略关于检测值的重新采样的说明。
而且,管理服务器42的CPU运算属于各路面分区64的增补簧下位移和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的平均值或增补簧下位移的平均值来作为该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因此,针对在图4中粗实线70l和70r所穿过的所有路面分区64,求出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
在步骤550中,CPU基于在步骤530中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来确定与获取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而且,CPU将确定出的路面分区与在步骤540中运算出的簧下位移(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44。即,CPU针对确定出的路面分区,用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CPU在确定出的路面分区的假定标志为启用时,将假定标志切换为关闭。而且,在针对确定出的路面分区已经存储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时,可以通过覆盖来存储在步骤540中运算出的簧下位移,或者也可以存储已经存储的簧下位移和运算出的簧下位移的平均值。
在步骤560中,CPU假定为在步骤550中确定出的与左右的前轮对应的两个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z1fl和z1fr的同相分量和处于与两个路面分区邻接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相同。由此,处于两个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被决定为根据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运算的假定的簧下位移的同相分量。需要说明的是,簧下位移z1fl和z1fr的同相分量,即假定的簧下位移可以通过(z1fl+z1fr)/2来运算。
在图4中,将黑圈72l和72r相连的单点划线73表示彼此对应的一对黑圈。78lin和78lout分别表示相对于实线70l在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规定的邻接区域,Wlin和Wl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78lin和78lout的宽度。虚线76lin和76l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78lin和78lout的边界。
同样地,在图4中,78rin和78rout分别表示相对于实线70r在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规定的邻接区域,Wrin和Wr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78rin和78rout的宽度。虚线76rin和76r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78rin和78rout的边界。需要说明的是,规定的邻接区域的宽度Wlin、Wlout、Wrin以及Wrout在无需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被称为规定的邻接区域的宽度W。
在图4中,规定的邻接区域的宽度Wlin、Wlout、Wrin以及Wrout相同,但也可以互不相同。特别是,宽度Wlin和Wrin也可以分别比Wlout和Wrout大,也可以分别是车辆的中央与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接地点的中心的距离。换言之,规定的邻接区域78lin和78rin也可以是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接地点的中心之间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是与车辆V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邻接,但邻接的方向只要是横穿车辆V1的行进方向的方向即可,例如可以是与车辆V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车道垂直的方向。此外,规定的邻接区域78在横穿车辆V1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W被设定为比左右的前轮的轮胎(未图示)的宽度大,不超过车道的范围。而且,粗实线70l和70r的两侧的宽度Wlin、Wlout、Wrin以及Wrout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值。
在步骤570中,CPU针对处于规定的邻接区域的各路面分区依次判别假定标志是否为启用。而且,当在各判别中进行否定判别时,即当判别为已经存储有包含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的数据的集合时,CPU不存储数据的集合,而暂时结束通过图5所示的例程实现的控制。
与此相对,当进行肯定判别时,CPU在步骤580中将假定为相同的簧下位移(假定的簧下位移)与路面分区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44。即,CPU针对处于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用假定的簧下位移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第一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例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ECU30的CPU每隔规定的经过时间执行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减振控制例程,由此执行预见减振控制。需要说明的是,预见减振控制可以按照例如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以及右后轮的顺序针对各车轮的位置来执行。
首先,在步骤610中,CPU从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获取与车辆V1的位置相关的履历信息,并基于履历信息来获取各车轮11的当前位置、车速Vv1以及车辆V1的行进方向Td。
需要说明的是,ECU30的ROM存储有车辆V1中的GNSS接收器的搭载位置与各车轮11的位置的关系。从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获取的车辆V1的当前位置是GNSS接收器的搭载位置,CPU基于车辆V1的当前位置、车辆V1的行进方向Td以及上述位置关系来确定各车轮11的当前位置。而且,位置信息获取装置33所接收的GNSS信号包括与车辆V1的移动速度相关的信息,CPU基于GNSS信号来获取车速Vv1。
在步骤620中,CPU基于各车轮11的当前位置、车辆V1的行进方向Td以及上述位置关系来确定左右的前轮和左右的后轮的移动预测路线。前轮和后轮的移动预测路线分别是被预测为前轮11F和后轮11R今后将要移动的路线。
在步骤630中,CPU基于左右的前轮和左右的后轮的移动预测路线以及车速Vv1来确定规定的时间后的左右的前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和左右的后轮的通过预测位置。
在步骤640中,CPU从云40的数据库45获取与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以及右后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z1ai(i=fl、fr、rl以及rr)。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每次控制循环中依次进行簧下位移z1ai的获取,此外,也可以按每个车轮汇总获取与一系列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z1ai,并保存于ECU30的RAM。
在步骤650中,CPU判别与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的假定标志66是否为启用。而且,当进行否定判别时,即当判别为与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是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时,CPU在步骤660中将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设定为作为标准值的1。与此相对,当进行肯定判别时,CPU在步骤670中将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设定为比标准值小的正值Gpva,例如设定为0.8。
需要说明的是,在除了预见减振控制之外还进行用于减小簧上的振动的反馈减振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670中不减小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而增大反馈减振控制的增益。而且,也可以在步骤670中减小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并且增大反馈减振控制的增益。换言之,在还进行预见减振控制以外的其他减振控制的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不减小预见减振控制量而增大其他减振控制量,也可以减小预见减振控制量并且增大其他减振控制量。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减振控制并不限定于反馈减振控制。例如,其他减振控制也可以是如下的减振控制:由激光传感器这样的预见传感器获取车轮的前方的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根据基于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对控制力进行控制。
在步骤680中,CPU通过与上述算式(6)对应的下述的算式(8),基于簧下位移z1ai及其时间微分值dz1ai来运算各车轮的主动致动器17FL~17RR的目标控制力Fcti(i=fl、fr、rl以及rr)。
Fcti=Gpv(β1×dz1ai+β2×z1ai)……(8)
在步骤690中,CPU将包含目标控制力Fcti的控制指令输出至各车轮的主动致动器17FL~17RR,由此以各主动致动器所产生的控制力Fc成为目标控制力Fcti的方式控制各主动致动器。需要说明的是,各主动致动器在各车轮11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的定时输出与目标控制力Fcti对应的控制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将由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步骤B,基于从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来运算与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步骤C,将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存储装置;步骤D,使用数据库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和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以及步骤E,在将数据的集合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步骤和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的步骤中的至少一方中,假定为与左右的车辆对应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510~530与步骤A对应,步骤540与步骤B对应。步骤550与步骤C对应,步骤610~690与步骤D对应。而且,步骤560与步骤E对应。因此,通过这些步骤来执行本发明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库制作例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数据库制作通过每隔规定的经过时间执行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数据库制作例程来进行。步骤710~7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510~530同样地由ECU30的CPU执行,步骤730~75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530~550同样地由管理服务器42的CPU执行。
因此,省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库制作例程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从图7与图5的比较可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560~580对应的步骤。
<第二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例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ECU30的CPU每隔规定的经过时间执行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减振控制例程,由此执行预见减振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预见减振控制可以按照例如左前轮和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顺序针对左右的车轮的位置执行。步骤810~8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610~630同样地执行,步骤855和875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660和670同样地执行。而且,步骤880和890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680和690同样地执行。
当完成步骤830时,CPU在步骤840中从数据库45获取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和与其邻接的区域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z1i(i=fl、fr、rl以及rr)。而且,CPU判别与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中是否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ai的数据。
当进行肯定判别时,CPU在步骤850中获取从数据库45获取到的簧下位移z1i中的与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的簧下位移z1ai(i=fl、fr、rl以及rr)。而且,CPU在步骤855中将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设定为作为标准值的1。
与此相对,当进行否定判别时,即当判别为与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的路面分区64中没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的数据时,CPU使控制进入步骤860。在步骤860中,CPU判别在与路面分区64邻接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中是否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的数据,该路面分区64与步骤840中的否定判别所涉及的车轮(称为“控制对象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对应。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步骤840中针对左前轮进行了否定判别时,控制对象的车轮是左前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也是与车辆V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邻接,但邻接的方向只要是横穿车辆V1的行进方向的方向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与车辆V1的长尺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车道垂直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邻接的范围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邻接的范围不同。
当在步骤860中进行否定判别时,CPU不执行步骤880和890,换言之,不对预见减振控制的控制力进行控制,而是暂时结束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减振控制例程。需要说明的是,CPU在进行否定判别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反馈减振控制,还可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和反馈减振控制以外的其他减振控制。
与此相对,当在步骤860中进行肯定判别时,CPU使控制进入步骤870。在步骤870中,CPU假定为控制对象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与处于与控制对象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邻接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和对于控制对象的车轮而言处于左右相反侧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的同相分量相同。换言之,CPU获取上述两个簧下位移的同相分量来作为控制对象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z1ai。而且,CPU在步骤875中将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设定为比标准值小的正值Gpva,例如设定为0.8。
图9示出获取假定的簧下位移的要领的一个例子。在图9中,粗实线80l和80r分别表示与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轮胎的接地区域的中心(未图示)的移动路线的一个例子对应的直线。粗实线80l和80r上的四边形82l和82r表示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轮胎的接地区域的中心的通过预测位置。这些移动路线和通过预测位置分别基于在步骤820和830中确定出的车轮的预测移动路线和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来决定。而且,在图9中,附图标记84lin、84lout、84rin以及84rout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粗实线80l和80r的两侧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宽度Wlin、Wlout、Wrin以及Wrout也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箭头B表示左前轮11FL和右前轮11FR的移动方向,为了便于说明,设为左右的前轮的移动方向与车辆V1的行进方向相同。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设为关于粗实线80l所穿过的路面分区64,未存储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标志66为启用,但关于邻接区域的路面分区64中的至少一部分,存储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标志66为关闭。而且,关于粗实线80r所穿过的路面分区64,存储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标志66为关闭。
在图9中,将四边形82lx和82rx相连的单点划线83表示彼此对应的一对四边形。84lin和84lout分别表示相对于实线80l在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规定的邻接区域,Wlin和Wl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84lin和84lout的宽度。虚线86lin和86l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84lin和84lout的边界。
同样地,84rin和84rout分别表示相对于实线80r在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规定的邻接区域,Wrin和Wr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84rin和84rout的宽度。虚线86rin和86rout分别表示规定的邻接区域84rin和84rout的边界。
在图9的例子中,控制对象的车轮是左车轮。控制对象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是四边形82lx的位置,对于控制对象的车轮而言成为左右相反侧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为四边形82rx的位置。而且,设为通过预测位置82rx的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为z1rx。假定为通过预测位置82lx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z1lx和与该路面分区邻接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簧下位移z1lnx和簧下位移z1rx的同相分量((z1lnx+z1rx)/2)相同。而且,针对控制对象的路面分区的预见减振控制根据基于假定的簧下位移运算的目标控制力来进行。
与此相对,关于控制对象的车轮的路面分区,在存储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时,不进行该控制对象的车轮的路面分区的簧下位移的假定。而且,针对该控制对象的路面分区的预见减振控制根据基于存储的簧下位移运算的目标控制力来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除了预见减振控制之外还进行用于减小簧上的振动的反馈减振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875中不减小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而增大反馈减振控制的增益。而且,也可以在步骤875中减小预见减振控制的增益Gpv并且增大反馈减振控制的增益。换言之,在还进行预见减振控制以外的其他减振控制的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不减小预见减振控制量而增大其他减振控制量,也可以减小预见减振控制量并且增大其他减振控制量。
如前述那样,本发明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E。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步骤710~730与步骤A对应,步骤740与步骤B对应。步骤750与步骤C对应,步骤810~855、步骤880以及890与步骤D对应。而且,步骤860~875与步骤E对应。因此,通过这些步骤来执行本发明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利用通信预读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数据库45的簧下位移z1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由此能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特别是,不仅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的簧下位移被确定,而且相对于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簧下位移也被确定。因此,能针对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和与两个地点邻接的地点进行预见减振控制。因此,即使没有许多车辆在同一道路上在各种各样的横向位置行驶,也能预读有效的簧下位移z1ai来对簧上进行减振。
特别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将相对于由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而位于横穿车辆V1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簧下位移确定为与两个地点的簧下位移的同相分量相同的值。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簧下位移z1是假定的簧下位移的情况下,作为表示该情况的识别标志的假定标志66被设定为启用。因此,在使用数据库45的簧下位移z1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时,能通过假定标志66来判别簧下位移是否是基于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簧下位移。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簧下位移与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44时,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不被存储于存储装置。因此,能防止基于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出的簧下位移与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且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数据的集合被假定的数据的集合覆盖并存储。
特别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判定为未针对左右的车轮中的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簧下位移时,能针对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使用假定为相同的簧下位移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即使在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z1ai是假定的簧下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基于该假定的簧下位移运算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并基于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在判定为获取到的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时,通过减小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Fcti,来减小基于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Fcti产生的控制力。因此,即使在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时,与不减小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情况相比,也能降低产生不适当的大的减振控制力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与不进行预见减振控制以外的其他减振控制的情况相比,即使在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时,也能有效地减小簧上的振动。特别是,在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时,在基于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产生的控制力被减小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减振控制的控制力来补充减振控制力,因此能通过其他减振控制的控制力来降低减振控制力不足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能将由针对各路面分区64的数据的集合构成的数据库45存储于存储装置44。因此,例如与针对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各地点和邻接区域的各地点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被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少数据的集合的数量,能减小存储装置的存储容量。
特别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数据库控制装置104中进行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的簧下位移的假定。因此,与在各车辆中进行针对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的簧下位移的假定的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在各车辆中高效地进行预见减振控制。
反之,即使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数据的集合也未遍及道路的整个宽度地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状况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使执行预见减振控制的可能性增大。换言之,即使在车轮通过预测位置没有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的状况下,也能使基于假定的簧下位移执行预见减振控制的可能性增大。
[变形例]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假定标志66来作为表示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否是初始值或假定的簧下位移的识别标志。在本变形例中,使用“车轮11从各路面分区64通过的次数PN”来代替假定标志66。次数PN为0是车轮11未从各路面分区64通过的意思,次数PN为1以上是针对该路面分区,基于检测值的簧下位移z1已经被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意思。因此,根据次数PN,不需要假定标志66从启用向关闭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次数PN的情况下,在步骤570和650中,进行次数PN是否为0的判别,来代替假定标志66是否为启用的判别。
以上,对本发明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现其他的各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基于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簧下位移,但也可以是路面位移。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数据库制作例程的后半部分由设置于车外的数据库控制装置104的管理服务器42执行。但是,数据库制作例程的后半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终端(Edge)侧进行,即在车辆中进行。数据库45无需存储于云40的存储装置44,也可以存储于存储装置30a。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可以从车载装置102向数据库控制装置104发送车速Vv1的信息。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基于GNSS接收器所获取的车辆V1的当前位置获取车速Vv1,并将车速Vv1的信息作为数据的集合的一部分从车载装置102发送至数据库控制装置104。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将车速Vv1的信息与簧下位移和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作为数据库45的一部分保存于存储装置44。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主动致动器17的目标控制力Fcti按照与上述算式(6)对应的上述算式(8),基于簧下位移z1ai及其时间微分值dz1ai来运算。但是,目标控制力Fcti也可以按照与上述算式(7)对应的下述的算式(9),基于簧下位移z1ai简便地运算。
Fcti=Gpv×β2×z1ai……(9)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假定标志66为启用的意思是,针对对应的路面分区64,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初始值或假定的簧下位移。但是,表示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的标志也可以是与表示簧下位移是初始值的标志不同的标志。在使用这些标志的情况下,能识别存储于存储装置44的簧下位移是假定的簧下位移还是初始值。
而且,也可以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例如,也可以是,数据库制作例程按照图5的流程图所述的例程来执行,预见减振控制例程按照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例程来执行。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具备:
车载控制装置,具备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在车辆的行驶中检测与左右的车轮的位置和所述左右的车轮的前方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所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以及
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具备存储预见参照数据库的存储装置和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由所述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运算与对应于所述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将该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
而且,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使用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的所述路面位移关联值和所述位置信息来进行减小所述车辆的簧上的振动的预见减振控制,
在所述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被配置为:假定为对应于所述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所述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假定为相对于由所述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两个地点而位于横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所述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针对所述规定的邻接区域,将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能确定所述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将假定的数据的集合作为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假定的数据的集合和表示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识别信息一起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基于在所述车辆或其他车辆行驶时针对所述规定的邻接区域的位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而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已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时,不将所述假定的数据的集合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具有控制力产生装置,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所述簧上与簧下之间的控制力,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决定被预测为所述左右的车轮将要通过的通过预测位置,利用通信获取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所述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基于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用于减小所述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所述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的所述簧上的振动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以在所述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所述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对应的所述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控制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决定被预测为所述左右的车轮将要通过的通过预测位置,在判定为未针对所述左右的车轮中的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假定为所述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针对相对于所述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而位于横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的规定的邻接区域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以及针对所述左右的车轮中的另一方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具有控制力产生装置,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产生作用于所述簧上与簧下之间的控制力,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利用通信获取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所述左右的车轮的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基于获取到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或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来运算用于减小所述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所述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的所述簧上的振动的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以在所述左右的车轮从对应的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对应的所述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的方式控制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所述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减小所述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以及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载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进行其他减振控制,在所述其他减振控制中,运算所述目标预见减振控制力以外的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以在所述车轮从所述车轮通过预测位置通过时由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产生的控制力成为所述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的方式控制所述控制力产生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判定为利用通信获取到的所述车轮通过预测位置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是假定的路面位移关联值时,使所述其他目标减振控制力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存储有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中的各道路的路面被预先划分为多个路面分区的路面分区信息,并将能确定所述路面分区的位置信息作为与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对应的位置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
12.一种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使用车载控制装置和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来减小车辆的簧上的振动,
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具备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一对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在所述车辆的行驶中检测与左右的车轮的位置和所述左右的车轮的前方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的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所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进行控制,
预见参照数据库控制装置具备存储有预见参照数据库的存储装置和对所述存储装置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方法包括:
将由所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与能确定检测到该路面位移关联信息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建立关联,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步骤;
基于从所述车辆或其他车辆发送的路面位移关联信息来运算与路面的上下位移关联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步骤;
将运算出的路面位移关联值与对应于该路面位移关联值的位置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数据的集合作为预见参照数据库的一部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步骤;
使用所述预见参照数据库的所述路面位移关联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来进行预见减振控制的步骤;以及
在将所述数据的集合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步骤和进行所述预见减振控制的步骤中的至少一方中,假定为对应于所述左右的车轮的两个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的同相分量与相对于所述两个地点中的一方而在横穿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方向上邻接的地点的路面位移关联值相同的步骤。
CN202111162195.6A 2020-10-07 2021-09-30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4290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0065A JP7314897B2 (ja) 2020-10-07 2020-10-07 車両用プレビュー制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20-170065 2020-10-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0864A CN114290864A (zh) 2022-04-08
CN114290864B true CN114290864B (zh) 2023-11-07

Family

ID=8093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2195.6A Active CN114290864B (zh) 2020-10-07 2021-09-30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7302B2 (zh)
JP (1) JP7314897B2 (zh)
CN (1) CN114290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855A (zh) * 2019-01-28 2021-09-07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车辆行为装置
JP7180640B2 (ja) * 2020-06-10 2022-1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振制御装置、及び制振制御方法
JP7314869B2 (ja) * 2020-06-24 2023-07-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7367652B2 (ja) * 2020-10-07 2023-10-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プレビュー制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7251538B2 (ja) * 2020-10-19 2023-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US20230111977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DRiV Automotive Inc. Kinetic Suspension System With Roll And Pitch Stiffness Deactivation Based On Road Profile Information
US11912092B2 (en) 2021-10-12 2024-02-27 DRiV Automotive Inc. Suspension leak check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38772B2 (en) 2021-10-12 2024-03-26 DRiV Automotive Inc. System for grading filling of a hydraulic suspension system
US11865889B2 (en) 2021-10-12 2024-01-09 DRiV Automotive Inc. Suspension system with comfort valves between cross-over hydraulic circuits
US11865887B2 (en) 2021-10-12 2024-01-09 DRiV Automotive Inc. Suspension system with incremental roll and pitch stiffness control
US11904841B2 (en) 2021-10-12 2024-02-20 DRiV Automotive Inc. Suspension system integration with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US11919355B2 (en) 2021-10-12 2024-03-05 DRiV Automotive Inc. Valve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139A (zh) * 2016-04-20 2016-06-2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电磁悬架调节的大客车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
JP2019084936A (ja) * 2017-11-06 2019-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制御システム
CN110758041A (zh) * 2019-10-14 2020-02-07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自供能主动悬架作动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2918A (ja) * 1997-07-25 1999-02-16 Nissan Motor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6834736B2 (en) * 2002-12-17 2004-12-28 Husco International, Inc.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a hydraulic spring
US20070260438A1 (en) 2006-05-08 2007-11-08 Langer William J Vehicle testing and simulation using integrated simulation model and physical parts
JP5545691B2 (ja) 2008-04-14 2014-07-09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形状測定方法及び形状測定装置
US20120203428A1 (en) * 2011-02-08 2012-08-09 Honda Motor Co., Ltd Road profile scanning method and vehicle using side facing sensors
US8788146B1 (en) 2013-01-08 2014-07-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daptiv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road preview
EP3626485B1 (en) * 2013-03-15 2024-05-29 ClearMotion, Inc.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improvements
JP2016111501A (ja) 2014-12-05 2016-06-20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及びセンサデータの出力方法並びにセンサシステム
US10053148B2 (en) 2015-06-15 2018-08-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oe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DE102015007670A1 (de) * 2015-06-16 2016-12-22 Audi Ag Verfahren zum effizienten Übertragen eines Straßenhöhenprofils
US10315481B2 (en) 2015-11-05 2019-06-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dynamics assignment
JP2017226270A (ja) * 2016-06-21 2017-12-28 Kyb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US10828954B2 (en) 2016-07-13 2020-1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id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7367652B2 (ja) * 2020-10-07 2023-10-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プレビュー制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139A (zh) * 2016-04-20 2016-06-22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电磁悬架调节的大客车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
JP2019084936A (ja) * 2017-11-06 2019-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支援制御システム
CN110758041A (zh) * 2019-10-14 2020-02-07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式自供能主动悬架作动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97302B2 (en) 2024-02-13
JP7314897B2 (ja) 2023-07-26
US20220105770A1 (en) 2022-04-07
JP2022061857A (ja) 2022-04-19
CN114290864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90864B (zh)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4290865B (zh) 车辆用预见减振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4103581B (zh) 车辆用减振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14347742B (zh) 减振控制装置
CN113352831B (zh) 车辆用预瞄减震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的预瞄减震控制方法
CN113752772B (zh) 减振控制装置以及减振控制方法
JP2022069218A (ja) 路面情報作成装置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CN113561723A (zh) 车辆的减振控制装置、系统以及方法、和数据提供装置
CN114425934B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JP2021187354A (ja) 制振制御装置及び制振制御方法
EP3922491A1 (en) Damp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CN113829822B (zh) 车辆的行驶状态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的行驶状态控制方法
JP2022073136A (ja) 制振制御装置
CN114290863B (zh) 减振控制装置和数据管理装置
CN113829823A (zh) 车辆用减振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13561724A (zh) 车辆的减振控制装置、减振控制方法
CN114379302B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1891068B2 (en) Method of creating database for preview vibration damping control for vehicle
CN113771572B (zh) 车辆的减振控制装置和减振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