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377B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377B
CN114276377B CN202111659763.3A CN202111659763A CN114276377B CN 114276377 B CN114276377 B CN 114276377B CN 202111659763 A CN202111659763 A CN 202111659763A CN 114276377 B CN114276377 B CN 114276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compound
mmol
organic
compound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97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6377A (zh
Inventor
刘营
姜东�
邓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97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6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适宜的玻璃化温度Tg,利于在热真空蒸镀过程中形成稳定、均一的薄膜,同时减少相分离,保持器件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载流子传输速率以及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以利于器件中空穴和电子传输的平衡同时获得较宽的载流子复合区域,提高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s)是一类具有类三明治结构的器件,包括正负电极膜层及夹在电极膜层之间的有机功能材料层。由于OLED器件具有亮度高、响应快、视角宽、工艺简单、可柔性化等优点,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和新型照明技术领域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按发光机理可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种,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限制,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电致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达到100%,外量子效率可达20%。许多典型的主体材料,例如,咔唑衍生物9,9'-(1,3-苯基)-二-9H-咔唑(mCP)在OLED器件中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较低(55℃左右),导致热稳定性和成膜性差,在器件蒸镀中不稳定。此外,由于mCP缺少吸电子基团,使其难以实现在OLED器件中空穴和电子相平衡的目的。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OLED器件的性能,需要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OLED发光主体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其中:X1和X2独立选自N和C,
L1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C60芳基;
R1-R5独立地选自氕、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在本发明中,所述C6-C60可以为C6、C7、C8、C9、C10、C12、C13、C14、C15、C16、C18、C20、C22、C24、C26、C28、C30、C33、C36、C38、C40、C45、C48、C50、C55、C58或C60等。
所述C2-C12可以为C2、C4、C6、C7、C8、C9、C10或C12等。
螺环结构可以使化合物获得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含螺环结构的化合物还具有合适的空间扭曲性,可以降低分子作用力,减小分子间堆叠,从而有利于降低浓度猝灭,降低效率滚降,并且使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薄膜稳定性,有利于OLED器件的制备过程。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化合物还能使器件获得较长的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层材料,所述发光层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传输层材料,所述电子传输层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的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目的之五所述的OLED器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七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目的之六所述的显示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适宜的玻璃化温度Tg,利于在热真空蒸镀过程中形成稳定、均一的薄膜,同时减少相分离,保持器件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载流子传输速率以及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以利于器件中空穴和电子传输的平衡同时获得较宽的载流子复合区域,提高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基板,2为ITO阳极,3为第一空穴传输层,4为第二空穴传输层,5为电子阻挡层,6为发光层,7为第一电子传输层,8为第二电子传输层,9为阴极,10为盖帽层,箭头方向代表器件的出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其中:X1和X2独立选自N和C,
L1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C60芳基;
R1-R5独立选自氕、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在本发明中,所述C6-C60可以为C6、C7、C8、C9、C10、C12、C13、C14、C15、C16、C18、C20、C22、C24、C26、C28、C30、C33、C36、C38、C40、C45、C48、C50、C55、C58或C60等。
所述C2-C12可以为C2、C4、C6、C7、C8、C9、C10或C12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适宜的玻璃化温度Tg,利于在热真空蒸镀过程中形成稳定、均一的薄膜,同时减少相分离,保持器件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载流子传输速率以及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以利于器件中空穴和电子传输的平衡同时获得较宽的载流子复合区域,提高发光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的C2-C12不饱和烃基、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杂烷基、取代的芳基或取代的杂芳基中取代基为为甲基、异丙基或叔丁基,所述甲基、异丙基、叔丁基上的氢独立地为氕、氘或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L1选自单键、亚苯基、联苯基、萘基或三联苯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R1-R5独立地选自氕、氘、氚、C1~C20(例如C2、C4、C6、C7、C8、C9、C10、C12、C15、C18、C19等)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例如C2、C4、C6、C7、C8、C9、C10、C12、C15、C18、C19等)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例如C2、C4、C6、C7、C8、C9、C10、C12、C15、C18、C19等)的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例如C4、C6、C7、C8、C9、C10、C12、C15、C18、C19等)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例如C6、C7、C8、C9、C10、C12、C13、C14、C15、C16、C18、C20、C22、C24、C26、C28、C30、C33、C36、C38)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40(例如C6、C7、C8、C9、C10、C12、C13、C14、C15、C16、C18、C20、C22、C24、C26、C28、C30、C33、C36、C38)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4~C40(C5、C7、C8、C9、C10、C12、C13、C14、C15、C16、C18、C20、C22、C24、C26、C28、C30、C33、C36、C38)杂芳氨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D代表氘。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或者
其中R1-R5、L、X1和X2分别如本文所定义,Y1和Y2为Cl。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层材料,所述发光层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传输层材料,所述电子传输层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的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OLED器件中,阳极材料可以为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导电性聚合物;其中,所述金属包括铜、金、银、铁、铬、镍、锰、钯、铂等及它们的合金,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氧化铟镓锌(IGZO)等,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3-甲基噻吩)等。除以上有助于空穴注入的材料及其组合,还包括已知的适合做阳极的材料。
所述OLED器件中,阴极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多层金属材料;其中,所述金属包括铝、镁、银、铟、锡、钛等及它们的合金,所述多层金属材料包括LiF/Al、LiO2/Al、BaF2/Al等。除以上有助于电子注入的材料及其组合,还包括已知的适合做阴极的材料。
所述OLED器件中,有机薄膜层包括至少一层发光层(EML)和设置于发光层两侧的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或电子注入层(EIL)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除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之外,空穴/电子注入及传输层还可以为咔唑类化合物、芳胺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金属化合物等。所述OLED器件的阴极上(远离阳极的一侧)还可以任选地设置盖帽层(CPL)。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OLED器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在透明或不透明的光滑的基板上形成阳极,在阳极上形成有机薄层,在有机薄层上形成阴极。其中,形成有机薄层可采用如蒸镀、溅射、旋涂、浸渍、离子镀等已知的成膜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如目的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目的之五所述的OLED器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七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目的之六所述的显示面板。
以下示例性地列举几种本发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施例: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合成中间体c-1
在氮气保护下,向1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甲苯(600mL)、a-1(0.3mol)、a(0.3mol)、醋酸钯(0.003mol)、叔丁醇钠(0.35mol)和三叔丁基膦(10.1mL的1.0M的甲苯溶液,0.011mol)。并在回流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反应停止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硅藻土过滤,浓缩滤液,用甲醇重结晶,抽滤并用甲醇淋洗得重结晶固体,得到中间体a-2。
化合物a-2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31H22ClN;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444.14,测试值为444.10;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3.86;H,4.99;Cl,7.99;N,3.15;测试值:C,83.87;H,4.98;Cl,7.99;N,3.15。
化合物02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2(4mmol)、化合物b-1(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1。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1(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02。
化合物02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46H29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649.25,测试值为649.20;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 85.19,H 4.51,B 1.67,N 8.64;测试值:C 85.17,H4.49,B 1.70,N 8.62。
实施例2:化合物05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2(4mmol)、化合物b-2(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2。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2(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05。
化合物05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2H33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5.28,测试值为725.20;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6.19;H,4.59;B,1.49;N,7.73;测试值:C,86.18;H,4.60;B,1.48;N,7.74。
实施例3:中间体c-3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向1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甲苯(600mL)、a-3(0.3mol)、a(0.3mol)、醋酸钯(0.003mol)、叔丁醇钠(0.35mol)和三叔丁基膦(10.1mL的1.0M的甲苯溶液,0.011mol)。并在回流的条件下反应3小时。反应停止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硅藻土过滤,浓缩滤液,用甲醇重结晶,抽滤并用甲醇淋洗得重结晶固体,得到中间体a-4。
化合物a-4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31H22ClN;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444.14,测试值为443.97;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3.86;H,4.99;Cl,7.99;N,3.15;测试值:C,83.86;H,4.99;Cl,7.99;N,3.15。
化合物07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4(4mmol)、化合物b-1(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3。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3(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07。
化合物07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46H29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649.25,测试值为649.21;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 85.19,H 4.51,B 1.67,N 8.64;测试值:C 85.17,H4.53,B 1.68,N 8.63。
实施例4:化合物10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4(4mmol)、化合物b-2(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4。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4(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
-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化合物10。
化合物10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2H33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5.28,测试值为725.21;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6.19;H,4.59;B,1.49;N,7.73;测试值:C,86.18;H,4.60;B,1.48;N,7.74。
实施例5:化合物13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4(4mmol)、化合物b-3(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5。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5(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目标产物13。
化合物13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3H34BN3;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4.29,测试值为724.23;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7.96;H,4.74;B,1.49;N,5.81;测试值:C,87.95;H,4.75;B,1.49;N,5.81。
实施例6:化合物61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2(4mmol)、化合物b-4(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6。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6(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目标产物61。
化合物61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2H33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5.28,测试值为725.29;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6.19;H,4.59;B,1.49;N,7.73;测试值:C,86.18;H,4.60;B,1.50;N,7.72。
实施例7:化合物62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4(4mmol)、化合物b-4(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7。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2(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目标产物62。
化合物62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2H33BN4;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5.28,测试值为725.27;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6.19;H,4.59;B,1.49;N,7.73;测试值:C,86.18;H,4.61;B,1.49;N,7.72。
实施例8:化合物63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中间产物a-4(4mmol)、化合物b-5(6mmol)和Pd(PPh3)4(0.3mmol)加入到甲苯(180mL)/乙醇(150mL)和碳酸钾(15mmol)水溶液(10mL)的混合物中,在氮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2h。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加入水中,然后通过硅藻土垫过滤,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然后用水洗涤,并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和蒸发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粗产物得到中间体c-8。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产物c-8(20.00mmol)和甲苯(150mL),氮气保护,冷却至-78℃。在-78℃条件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0mL,23mmol,2.5M)。升温到室温,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冷却至-78℃。-78℃向混合物中缓慢滴加三氯化硼(20.0mL,20.00mmol,1.0M的庚烷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并向其中加入邻二氯苯(100mL),氮气保护下加入三氯化铝(70.00mmol)和2,2,6,6-四甲基哌啶(40.00mmol)并在180℃下搅拌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三乙烯二胺(70mmol),并搅拌2小时,过滤后减压除去溶剂,所得粗品为硅胶通过柱色谱纯化得到目标产物63。
化合物63的表征结果:分子式C53H34BN3;
通过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得ESI-MS(m/z)[M+1]+:理论值为724.29,测试值为724.27;
元素分析结果:理论值:C,87.96;H,4.74;B,1.49;N,5.81;测试值:C,87.95;H,4.74;B,1.49;N,5.82。
器件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基板1、ITO阳极2、第一空穴传输层3、第二空穴传输层4、电子阻挡层5、发光层6、第一电子传输层7、第二电子传输层8、阴极9(镁银电极,镁银质量比为9:1)和盖帽层(CPL)10,其中ITO阳极2的厚度是15nm,第一空穴传输层3的厚度是10nm、第二空穴传输层4的厚度是95nm、电子阻挡层5的厚度是30nm、发光层6的厚度是30nm、第一电子传输层7的厚度是30nm、第二电子传输层8的厚度是5nm、镁银电极9的厚度是15nm和盖帽层(CPL)10的厚度是100nm。
OLED器件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玻璃基板1切成50mm×50mm×0.7mm的大小,分别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30分钟,然后在臭氧下暴露约10分钟来进行清洁;将所得的具有ITO阳极2的玻璃基板安装到真空沉积设备上;
2)在ITO阳极2上,通过真空蒸镀方式蒸镀空穴缓冲层材料HT-1∶HAT-CN,化合物HT1与HAT-CN的质量比例为98:2得到厚度为10nm的层,该层作为第一空穴传输层3;
3)在第一空穴传输层3上真空蒸镀第二空穴传输层4的材料HT-1,得到厚度为95nm的层,该层作为第二空穴传输层4;
4)在第二空穴传输层4上蒸镀材料Prime-1,得到厚度为30nm的层,该层作为电子阻挡层5;
5)在电子阻挡层5上共沉积发光层6,其中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有机化合物02作为主体材料,Dopant-1作为掺杂材料,有机化合物02和Dopant-1的质量比为19:1,厚度为30nm;;
6)在发光层6上真空蒸镀第一电子传输层7化合物ET-1,得到厚度为30nm的第一电子传输层7;
7)在第一电子传输层7上真空蒸镀第二电子传输层8的材料LiF,得到厚度为5nm的第二电子传输层8;
8)在第二电子传输层8上真空蒸镀镁银,制得厚度为15nm的阴极9,其中,质量比Mg:Ag为9:1;
9)在阴极9上真空蒸镀高折射率的空穴型材料CPL-1,厚度为100nm,作为阴极覆盖层(盖帽层或CPL)10使用。
上述步骤中提到的材料HAT-CN、HT-1、Prime-1、Dopant-1、ET-1、CPL-1的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
器件实施例2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05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3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07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4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10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5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13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6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61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7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62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实施例8
本器件实施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63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对比例1
本器件对比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对比化合物M1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器件对比例2
本器件对比例与器件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步骤(5)中的有机化合物02用等量的对比化合物M2替换;其它制备步骤均相同。
OLED器件的性能评价:
用Keithley 2365A数字纳伏表测试OLED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发光面积得到OLED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密度;用Konicaminolta CS-2000分光辐射亮度计测试OLED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和辐射能流密度;根据OLED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密度和亮度,得到在相同电流密度下(10mA/cm2)的启亮电压和电流效率(CE,Cd/A),Von为亮度1Cd/m2下的启亮电压;通过测量OLED器件的亮度达到初始亮度的95%时的时间而获得寿命LT95(在50mA/cm2测试条件下);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OLED器件性能检测结果
/>
从表1的数据可得,相对于对比例1中的器件,使用本发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更低的启亮电压,启亮电压约下降6.7%以上(如上表1中启亮电压是以器件对比例2的启亮电压为100%,得出的相对启亮电压),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器件的功耗;使用本发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器件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相比于对比例2约提升8.6%~10.2%左右(如上表1中电流效率是以器件对比例2的电流效率为100%,得出的相对电流效率);使用本发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器件具有更长的寿命,相比于对比例1器件寿命延长了8.1%~9.8%左右(如上表1中LT95是以器件对比例2的LT95为100%,得出的相对LT95)。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结构:
其中:X1和X2独立选自N和C,
L1选自单键或亚苯基;
R1-R5独立地选自氕、氘、氚、甲基或苯基。
2.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D代表氘。
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4.一种发光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5.一种电子传输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6.一种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的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OLED器件。
10.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659763.3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276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763.3A CN1142763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9763.3A CN1142763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377A CN114276377A (zh) 2022-04-05
CN114276377B true CN114276377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87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9763.3A Active CN114276377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637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3904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硼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WO202013568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11808125A (zh) * 2020-07-07 2020-10-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3004290A (zh) * 2021-02-24 2021-06-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3185541A (zh) * 2021-02-07 2021-07-30 上海蓝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元件与应用
CN113372370A (zh) * 2021-06-30 2021-09-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735891A (zh) * 2021-09-06 2021-12-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16979A (zh) * 2021-10-27 2021-12-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9841B (zh) * 2020-09-22 2022-04-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3904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硼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WO202013568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硼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11808125A (zh) * 2020-07-07 2020-10-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3185541A (zh) * 2021-02-07 2021-07-30 上海蓝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元件与应用
CN113004290A (zh) * 2021-02-24 2021-06-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3372370A (zh) * 2021-06-30 2021-09-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735891A (zh) * 2021-09-06 2021-12-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816979A (zh) * 2021-10-27 2021-12-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377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8459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535064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9553569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041357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735891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330472B (zh) 一种蓝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75718B (zh) 一种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92607B (zh) 一种n杂联苯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128403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8440573B (zh) 一种化合物及制备方法、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724129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1253377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15809B (zh) 化合物、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078287A1 (zh)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CN111808125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0590827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478574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76310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76377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105996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
CN113999215A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76376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30597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4315882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3444109A (zh) 一种稠环有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