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1777A - 折射测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射测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1777A
CN114271777A CN202111142349.5A CN202111142349A CN114271777A CN 114271777 A CN114271777 A CN 114271777A CN 202111142349 A CN202111142349 A CN 202111142349A CN 114271777 A CN114271777 A CN 114271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ght
holes
rotation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23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塚隆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Lens Thailand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Lens Thailand Ltd filed Critical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71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1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61B3/1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 A61B3/15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with means for aligning, spacing or blocking spurious reflection ; with means for relaxing for alig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32Devices for presenting test symbols or characters, e.g. test chart proj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4Trial frames; Sets of lenses for use therewi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1Refractivity; Phase-affecting properties, e.g. optical path length
    • G01N21/4133Refractometers, e.g. differenti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射测量设备,其通过分别穿过两个孔的两个光束来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旋转中心的任一侧配备有两个孔;第二旋转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不同旋转方向位置处配备有(多个)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当第一旋转构件旋转时,第二旋转构件旋转,而同时两个孔的孔布置方向随着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而改变,进入透光状态,在透光状态下透光部分与两个孔重合以允许两个光束通过,或者进入遮光状态,在遮光状态下遮光部分与两个孔重合以遮蔽两个光束。

Description

折射测量设备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测量人眼的折射性质的折射测量设备。
2.背景技术
当对眼镜或隐形眼镜开处方时,执行折射测试以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受检者标识所呈现的视觉目标(标记)或光的可见性的主观测试和从外部观察入射到眼球上的光线的客观测试是本领域已知的折射测试的示例。
作为主观测试的示例,利用可更换透镜(透镜元件)的检查广泛地用来当受检者查看视力表(例如,视光字体)时,通过由(验光师)改变放置在受检者眼前的矫正透镜,寻找最佳屈光能力(获得最佳视力的朝向正侧的折射能力)。这样的使用可更换透镜的检查类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使用包括保持件构件和安装在保持件构件上的校正透镜组(验光透镜集合)的简单结构来执行。另一方面,因为需要在更换大量矫正透镜的同时重复实行相同的视力测试,因此这种操作往往很繁琐并且对受检者和进行测量的人(例如,验光师)是很大的负担。此外,实现正确判断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这样的类型的检查依赖于受检者记住他/她用先前佩戴的矫正透镜观看的情况,并且比较他/她用随后佩戴的矫正透镜观看的情况。
在作为具有多个预设矫正透镜的检查设备的验光仪中,减少了更换矫正透镜的麻烦任务。然而,与具有小而简单的结构的保持件构件相比,验光仪需要大量的安装空间并且设备本身趋于昂贵。
虽然用于客观测试中的诸如自动验光仪等的检查设备可以在短时间段内实现高效检查,而不需要来自进行测量的人的技术,但是这样的检查设备非常昂贵。此外,需要大的安装空间。
鉴于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20-103743)提出了一种设备和方法,其中可以通过主观测试来执行眼睛折射测试。这样的设备和方法利用Scheiner原理,该原理中在眼睛前提供的测量盘配备有两个(针孔)孔,光通过该孔被限制(变窄)并通过两个孔,并且眼睛的折射性质基于眼睛观看穿过两个孔并到达视网膜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图像的位置关系)的情况来测量。在专利文献1的公开中,在两个孔处建立不同的透射性质,使得通过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设置为分别仅通过孔中的一个来实现高精度检查。
当实行应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设备和方法的折射测试时,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工作量并实现高效的检查。具体地,当对双眼执行折射测试时,期望能够快速切换被检查的眼睛而不必为每只眼睛改变配备有(两个)孔的测量盘。此外,当检查一只眼睛时,需要防止多余的光进入另一只眼睛,并且期望使不被检查的该侧的眼睛的遮蔽结构和操作尽可能简单。为了获得准确的处方值,需要在多个方向上检查眼睛的折射性质,并且期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孔在测量盘中的取向(孔布置方向)改变成多个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图示实施例提供了可以容易且低成本地执行高精度眼折射测试的折射测量设备。
在实施例中,提供了折射测量设备,其基于由从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形成的相应图像来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同时入射到眼睛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配备在距光发射器相同距离处,折射测量设备在对应于一双眼睛的相应位置处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构件上,在第一旋转中心的任一侧配备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二旋转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与第一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第二旋转构件在绕第二个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在不同位置处配备有至少一个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当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支撑构件旋转时,第二旋转构件随着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同时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孔布置方向随着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而改变,折射测量设备进入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中的一个,在透光状态下透光部分与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合以允许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且在遮光状态下遮光部分与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合以遮挡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期望的是,折射测量设备还配备有齿轮机构,用于以与第一旋转构件绕第一个旋转中心的单位旋转角度不同的旋转角度而使第二旋转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旋转。
作为齿轮机构的示例,以第一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内齿可以固定地配备在支撑构件上。第二旋转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旋转构件上,第二旋转构件配备有与内齿啮合的外齿,并且当第一旋转构件旋转时,第二旋转构件旋转同时改变内齿与外齿的啮合位置。
作为齿轮机构的另一个示例,第二旋转构件可以绕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构件上,并且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分别配备有外齿,每个外齿具有互不相同的齿数。驱动齿轮还设置为与第一旋转构件的外齿和第二旋转构件的外齿啮合,并且当驱动齿轮旋转时,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旋转同时改变在驱动齿轮与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的相应外齿之间的啮合位置。
作为透光部分的示例,透光部分可以包括在绕第二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穿过第二旋转构件形成的多个开口。在透光状态下,第一孔和第二孔与多个开口中的每个相应的开口重合,在绕第一旋转中心的多个孔布置方向上取向,从而允许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
期望的是,开口中的四个配备在第二旋转构件中,其中第一旋转构件每旋转45度,第一孔和第二孔与四个开口中的每个相应开口重合。
作为透光部分的示例,透光部分可以包括在绕第二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上连续形成的连续开口。在透光状态下,第一孔和第二孔允许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从中通过,同时在由连续开口限定的范围内连续改变孔布置方向。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折射测量设备,其基于由从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形成的相应图像来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同时入射到眼睛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配备在距光发射器相同距离处,折射测量设备包括:旋转构件,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一双眼睛的位置处。每个旋转构件在与相关联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偏心定位的相应位置处配备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多个组及遮光部分。当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多个组的相应孔布置方向根据相关联的旋转构件在旋转方向上的角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时,折射测量设备进入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中的一个,在透光状态下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视轴的任一侧一次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组,且在遮光状态下遮光部分从视场区域遮蔽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因此,根据旋转构件的旋转发生其中在多个取向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的透光状态和其中遮蔽用于测量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遮光状态。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容易地实现折射测量设备,并且可以以优异的可操作性和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高精度的眼折射测试。
本公开涉及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20-161774(于2020年9月28日提交)中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文。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示例,附图中: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射测量设备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的说明示意图;
图2是由图1的折射测量设备形成的视觉标记图像的示意图;
图3是由图1的折射测量设备形成的视觉标记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由图1的折射测量设备形成的视觉标记图像的示意图;
图5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折射测量设备的测量夹具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在第一角度位置的内部结构;
图7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在第二角度位置的内部结构;
图8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在第三角度位置的内部结构;
图9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在第四角度位置的内部结构;
图10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在第五角度位置的内部结构;
图11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的修改实施例;
图1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的另一个修改实施例;
图1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的另一个修改实施例;
图14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的另一个修改实施例;
图15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的另一个修改实施例;
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盘单元的正视图;
图17是第二实施例的盘单元的后视图;
图18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处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状态;
图19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处于第二角度位置的状态;
图20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处于第三角度位置的状态;
图21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处于第四角度位置的状态;以及
图22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处于第五角度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使用本公开的折射测量设备的眼睛折射测试(折射性质的测量)的概述。眼睛的折射性质的该测量利用了Scheiner原理,该原理中通过两个分离的孔的光束在透镜元件处折射,在焦点位置相交(相遇)成为一个光束,然后再次在远离焦点位置的位置处分成两个光束。
平板状的测量盘10配备有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是穿过测量盘10形成的针孔形圆形孔。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尺寸(直径)相同。此外,确定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尺寸和相互距离以体现Scheiner原理。布置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方向(连接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相应中心的线的方向)定义为孔布置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可以是狭缝形状的孔;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狭缝彼此平行地布置。
提供发光装置(光发射器)13,该发光装置13朝向测量盘10在距发光装置13相同距离处发射第一光束Ll和第二光束L2。发光装置13在发光装置13的发光表面上配备有两个长方形的视觉标记14和15;从视觉标记14中分散(发出)第一光束L1而从视觉标记15中分散(发出)第二光束L2。在发光装置13中,可以沿着测量盘10的孔布置方向改变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相对位置。此外,可以绕垂直于发光装置13的发光表面的轴线(通过视觉标记14与视觉标记15之间的边界的轴线)改变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角度位置。围绕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形成径向指示器,该径向指示器是(视觉标记14和15的)角度位置的引导。
自发光装置13的光分散可以选自各种配置。例如,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可以形成为分离光的遮蔽件,通过部分地允许光穿过遮蔽件来分离从光源发射的光。替代地,表面光源(显示器)可以用来发射形成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光区域。替代地,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可以配备为光反射部分,由此由视觉标记14和15反射的反射光被分散为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
使用诸如滤光器等光学元件,使得第一光束Ll不通过第二孔12且第二光束L2不通过第一孔11,使得发光装置13可以具有选择性透射性质。例如,可以设置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互不相同的波长带,然后,在第一孔11上提供彩色滤光器,该彩色滤光器的波长带允许第一光束L1穿过其透射并阻止第二光束L2穿过其透射,第二孔12上提供彩色滤光器,该彩色滤光器的波长带允许第二光束L2穿过其透射而阻止第一光束L1穿过其透射。替代地,在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以互不相同的偏振性质线性偏振的情况下,在第一孔11上提供偏振滤光器,该偏振滤光器布置在允许第一光束L1穿过其透射并阻止第二光束L2穿过其透射的方向上,第二孔12上提供另一个偏振滤光器,该另一个偏振滤光器布置在允许第二光束L2穿过其透射而阻止第一光束L1穿过其透射的方向上。
测量盘10布置(定位)在发光装置13与被检者的眼睛之间,使得被检者的眼睛的视轴Q沿着第一孔11与第二孔12之间的中间轴线通行。测量盘10分别经由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缩小(限制)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从发光装置13发出的),同时允许第一光束L1以及第二光束L2从中穿过并到达眼睛的视网膜。根据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上述选择性透射性质,第一光束L1仅通过第一孔11到达眼睛的视网膜,而第二光束L2仅通过第二孔12到达眼睛的视网膜。因此,受检者将第一光束L1的图像视作与视觉标记14对应的视觉标记图像14M,并将第二光束L2的图像视作与视觉标记15对应的视觉标记图像15M。
如果眼睛的折射性质正常,即适当且正确,则通过第一孔11的第一光束L1到达的位置和通过第二孔11的第二光束L2到达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布置方向相遇(对准)。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第一光束L1形成的图像和由第二光束L2形成的图像在受检者看来是相对于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布置方向对准的(彼此叠置)。换言之,在矩形视觉标记14和15在发光装置13上呈线性布置的情况下,对应的矩形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以线性布置呈现,如图2所示。
然而,如果眼睛的折射能力大于正常眼睛的折射能力,则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到达视网膜之前相交。反之,如果眼睛的折射能力小于正常眼睛的折射能力,则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到达视网膜既不与视网膜相交,也不在到达视网膜前相交(即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的相交位置在视网膜后方);因此,在任一种这样的情况下,由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形成的图像在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布置方向上偏移时会向受检者呈现。换言之,在矩形视觉标记14和15在发光装置13上呈线性布置的情况下,对应矩形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相对于线性布置呈现出不对准。图3示出了当眼睛的折射能力大于正常眼睛的折射能力时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的呈现情况,以及图4示出了当眼睛的折射能力小于正常眼睛的折射能力时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的呈现情况。
因此,可以基于第一光束Ll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第二光束L2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5M)的呈现情况获得关于眼睛的折射性质的信息。然而,通过在受检者侧定量识别两个图像之间的偏差难以推导出折射性质。因此,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位置关系在发光装置13处沿着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之间的布置方向改变(调整),从而建立对准状态(线性布置),其中由第一光束L1形成的图像和由第二光束L2形成的图像呈现为相对于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布置方向对准(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彼此叠置地以线性布置呈现),由此可以根据在这样的对准状态下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位置关系(偏移量和偏移方向)来计算眼睛的折射能力。
用于沿孔布置方向改变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位置的技术取决于发光装置13的配置/结构而不同。例如,如果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形成为遮蔽件或光反射部分,则可以使用驱动器机械地移动这些部分。如果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配备为发光的显示器的部分的形式,则改变显示器的发光区域。
构成折射测量设备的部分的处理器16配备为计算机等的形式,并且控制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在孔布置方向上的位置改变。例如,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位置可以根据受检者或进行测量的人(例如,验光师)使用诸如键盘或触控面板之类的输入装置的输入操作而改变。此外,处理器16从距离传感器获得测量盘10与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发光表面(在发光装置13上)之间的距离信息。此外,处理器16基于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当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在视网膜上处于上述对准状态时沿孔布置方向的位置偏移量,计算眼睛的折射能力。关于计算眼睛的折射能力,可以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20-103743)中公开的公式。
通过使用上述折射测量设备,通过仅让受检者识别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的对准状态,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眼睛的折射能力。因为发光装置13不需要执行复杂的发光控制,也不需要受检者或进行测量的人(验光师等)记录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的偏移量,因此可以简化折射测量设备的构造和控制,并且可以减少测量操作的工作量。
此外,因为第一光束Ll不通过第二孔12并且第二光束L2不通过第一孔11,因此在视网膜上仅同时形成两个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因此,受检者易于准确地确定(判断)在视觉标记图像14M和视觉标记图像15M之间是否存在任何位置偏移。
在为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提供这样的光的选择性透射性质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彩色滤光器,受检者可以因为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颜色不同而更容易地识别视觉标记图像14M与视觉标记图像15M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为眼睛的折射性质取决于取向的方向,在实践中,在实际折射测试中需要在多个方向上执行上述折射性质的测量。具体地,期望将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的孔布置方向设置在离开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的中间方向的三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并且在每个方向上执行测量。
为了实现这样的多个方向的测量,可以设想提供多个测量盘10,其中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具有不同的孔布置方向,并且当在每个方向上执行测量时,更换和设置在受检者眼前的每个测量盘10。然而,准备、储存和更换多个测量盘10是一项繁琐操作,因此是不期望的。此外,一次对一只眼睛实行折射测试;然而,要求被测眼睛之间的切换操作无困难。具体地,要求不必替换左右眼的测量盘10,以容易遮蔽未被测试的眼睛,并且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执行多个取向的测量。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折射测量设备的测量夹具。
图5所示的测量夹具20配备有保持件构件21以及两个盘单元22和23,保持件构件21具有类似于眼镜架(镜架)的结构;并且根据第一实施例,两个盘单元22和23附接到(安装在)保持器构件21。保持件构件21是直接或间接支撑形成盘单元22和23的相应结构的构件的支撑构件。盘单元22用于测试右眼,并且盘单元23用于测试左眼。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具有相同的结构(规格),并且盘单元22与盘单元23之间公共的部分将仅描述一次。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图5示出了附接到盘单元22上的覆盖件24和未附接到盘单元23上的覆盖件24,当实际使用测量夹具20时,覆盖件24分别附接在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两者上.
保持件构件21配备有一对环形轮圈25,其分别支撑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间隔开。该对环形轮圈25通过桥接件26相互连接。虽然在本公开中省略了细节,但是调整该对环形轮圈25之间的距离的眼宽调整机构配备在桥接件26上,并且可以分别在受试者的右眼和左眼前方适当地(正确地)调整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此外,提供带子以便将保持件构件21附接到受检者的头部和面部同时调整保持件构件21相对于其的位置。
以下将参照图6到图10描述关于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细节。在从图6开始的每个图中,X方向指代水平方向,Y方向指代垂直方向。测量盘30是与图1的折射测量设备的测量盘10对应的圆板形状构件,并且构成盘单元22(23)的第一旋转部件。测量盘30可绕第一旋转中心P1旋转并且被支撑在环形轮圈25的(该对环形轮圈25的)前表面上。
此外,内齿轮构件(环形齿轮)35固定地支撑在环形轮圈25的前侧。内齿轮构件35沿着以第一旋转中心P1为中心的圆柱形构件的内周配备有内齿36。内齿36具有以第一旋转中心P1为中心的环形。测量盘30相对于向前/向后方向定位于环形轮圈25和内齿轮构件35之间。
可以以各种形式提供用于旋转地支撑测量盘30的结构。例如,环形空间可以配备在环形轮圈25与内齿轮构件35之间,并且作为以第一旋转中心P1为中心的圆柱形管的内周表面的圆柱形引导表面可以限定环形空间的外周部分。测量盘30可以通过测量盘30的外周部分与这样的圆柱形引导表面滑动接触而被旋转地支撑。
作为另一个示例,以第一旋转中心P1为中心且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开口的环形引导凹槽可以形成在环形轮圈25的前表面中或形成在内齿轮构件35的后表面中,并且测量盘30通过将在测量盘30上形成的突起插入到环形引导凹槽中而被可旋转地支撑。
在用于旋转地支撑测量盘30的上述示例结构中的任一个中,因为测量盘30夹置在环形轮圈25与内齿轮构件35之间而限制测量盘30的向前和向后移动,使得测量盘30可以稳定地旋转。此外,因为用于测量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通过第一旋转中心P1所在的测量盘30的中心附近,因此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测量盘30的机构为了不阻挡(遮蔽)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而优选地配备在测量盘30的圆周边缘部分,而不是在径向方向上靠近测量盘30的中心。
测量盘30配备有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该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形成在第一旋转中心Pl的任一侧的对称位置处。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为与图1的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对应的针孔形状圆形孔。沿着穿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中心并穿过第一旋转中心P1的直线延伸的方向限定了测量盘30的孔布置方向。此外,在测量盘30正在旋转时,以第一旋转中心P1为中心的孔布置方向的角度相应地改变。
形成盘单元22(23)中的第二旋转构件的遮蔽控制板40配备在测量盘30的前侧。遮蔽控制板40的直径小于测量盘30的直径,并且遮蔽控制板40是在其外周上配备有与内齿36内部啮合的外齿41的外齿轮构件。
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可旋转地支撑,该第二旋转中心P2与测量盘30的第一旋转中心P1偏心地定位。第二旋转中心P2定位于通过第一旋转中心P1并与孔布置方向正交地延伸的直线上。具体地,从测量盘30向前突出的圆柱轴37插入到配备在遮蔽控制板40中的圆形轴孔42中,并且遮蔽控制板40因为轴孔42的内周表面与圆柱轴37的外周表面滑动接触而相对于测量盘30旋转。此外,圆柱轴37和轴孔42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旋转中心P2相同。
内齿轮构件35的内齿36和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构成用于与测量盘30相关联地旋转遮蔽控制板40的齿轮机构,其中遮蔽控制板40以与绕第一旋转中心P1旋转的测量盘30的单位旋转角度不同的旋转角度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内齿轮构件35上的内齿36的齿数大于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的齿数,并且其比率确定为8:5。在本公开的本方面中,内齿36配备有六十四(64)个齿,外齿41配备有四十(40)个齿;然而,这些数字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齿数。
遮蔽控制板40配备有四个开口43、44、45和46,它们形成在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旋转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此外,遮蔽控制板40在开口43和开口46之间的旋转方向上的区域(区段)限定了不允许光通过(没有开口)的封闭部分47。开口43、44、45和46限定了遮蔽控制板40的透光部分,并且封闭部分47限定了遮蔽控制板40的遮光部分。
四个开口43、44、45和46中的每一个是弧形狭槽,其纵向方向在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旋转方向上延伸。四个开口43、44、45和46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心位置在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旋转方向上以72度角定位。此外,封闭部分47定位的位置在正向和反向旋转方向上与开口43和开口46相对于其纵向方向的相应中心位置偏离72度。因此,五个元件:四个开口43、44、45和46以及封闭部分47,以360度的旋转角度的五等分区域(72度区域)绕第二旋转中心P2布置。
五个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形成在测量盘30绕第一旋转中心P1的旋转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在环形轮圈25和内齿轮构件35的前表面上。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和53配备为线性标记和从“1”到“4”的带圈的数字的相应组合,该线性标记定位于内齿轮构件35的前表面上并绕第一旋转中心P1在径向方向上延伸,该从“1”到“4”的带圆圈的数字定位于环形轮圈25的前表面上。剩余角度位置指示器54配备为圆形标记和带圆圈的数字“5”的组合,该圆形标记定位于内齿轮构件35的前表面上,该带圆圈的数字“5”定位于环形轮圈25的前表面上。
五个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在绕第一旋转中心Pl的旋转方向上以45度等角间隔布置。换言之,五个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布置在测量盘30绕第一旋转中心P1的180度旋转角中的四个等分位置处。配备在内齿轮构件35的前表面上的圆形标记和线性标记用作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参考。换言之,如果带圆圈的数字“1”至“5”在使得可以识别其与圆形标记和线形标记的对应关系的范围内,则定位于环形轮圈25的前表面上的带圆圈的数字“1”至“5”的位置可以在旋转方向上略微偏移而不对准。
覆盖测量盘30和遮蔽控制板40的前部的覆盖件24(参考图5)分别附接到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上。每个覆盖件24具有圆板形状,每个覆盖件24的外径尺寸确定为略微大于内齿轮构件35的内径。因此,当附接每个覆盖件24时,视觉上不能从外部确认内齿36及其内部区域。内齿轮构件35的前表面上除了内齿36以外的区域未被覆盖件24覆盖且是外部可见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的圆形标记和线性标记布置在该外部可见区域上。
测量盘30与旋转支撑遮蔽控制板40的圆柱轴37分开地配备有在向前方向突出的圆柱轴38。圆柱轴38配备在第一旋转中心P1相对于测量盘30的径向方向与圆柱轴37相对的相对侧。覆盖件24在向前/向后方向上的位置由圆柱轴37和圆柱轴38抵靠覆盖件24的前端面确定。
覆盖件24配备有分别与圆柱轴37和圆柱轴38对应的两个通孔,以及紧固构件(例如紧固螺钉)39经由两个通孔相应地插入(或拧入)到圆柱轴37和圆柱轴38中。内螺纹相应地形成在圆柱轴37和圆柱轴38的内部,并且外螺纹相应地形成在紧固构件39的外表面上。因此,通过将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接合且以适当的扭矩紧固紧固构件39,将覆盖件24固定到测量盘30。在该紧固状态下,在旋转方向的力正在施加在覆盖件24上时(在正在执行旋转操作时),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绕第一旋转中心P1整体地旋转。
穿过覆盖件24的中心形成暴露孔55。暴露孔55呈狭槽的形式,该狭槽的纵向方向在测量盘30的孔布置方向上。沿覆盖件24的向前方向上通过暴露孔55暴露出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参见图5)。因为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在绕第一旋转中心P1的旋转方向上是一体的,所以无论测量盘30在旋转方向上的角度位置如何,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总是通过暴露孔55暴露。
此外,标记49形成在覆盖件24上。标记49是在暴露孔5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箭头形状(三角形状)标记并且指向覆盖件24的外径方向(远离暴露孔55指向)。
当测量夹具20被装配到受检者上(由受检者佩戴测量夹具20)时,左右盘单元22和23的相应第一旋转中心P1(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之间的中心位置)被设置成受检者左右眼睛的相应视轴Q(图1)的延伸的位置(与该位置对准)。此后,通过在盘单元22和23中执行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的旋转操作,每个盘单元都具有上述结构,可以在多个取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同时遮蔽未被测试的相对眼睛(受检者的另一只眼睛)。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使用盘单元22和23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的描述。应注意到,当通过改变盘单元22和23中每个盘单元的测量盘30的角度位置来改变测量方向时,发光装置13中的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角度位置(图1)对应地改变,使得测量盘30的孔布置方向与视觉标记14和15的布置方向始终处于相关联关系。
例如,如果受检者或进行测量的人手动地改变测量盘30相对于盘单元22(23)的角度位置,则经由输入装置(诸如键盘、触控面板等)将改变的角度位置信息输入到处理器16(图1)中。于是,处理器16控制发光装置13改变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角度位置。
替代地,观察装置(例如,照相机)可以配备在折射测量设备中,其可以通过对盘单元22(23)成像(拍摄)并且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来检测标记49的取向(方向)。因此,处理器16基于由观察装置检测到的覆盖件24的位置自动地控制发光装置13以改变视觉标记14和视觉标记15的角度位置。
此外,通过使用这样的观察装置,还可以检验(确认)设置测量夹具20的位置。例如,当检查右眼时,可以检测到用于左眼的盘单元23不在遮光位置的时候(反之亦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处理器16可以警告受检者或进行测量的人已经发生错误。
图6示出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处于(图5所示)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在该状态,覆盖件24上的标记49的末端指向指示角度位置指示器50的第一角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圆柱轴37的中心轴线(第二旋转中心P2)、圆柱轴38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旋转中心P1在Y方向上沿直线布置。此外,测量盘30的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X方向上对准。遮蔽控制板40经由外齿41与内齿轮构件35相对于Y方向的最低区域处的内齿36啮合而与内齿轮构件35啮合,并且在正视图中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定位于开口43内(在开口内重合)。换言之,盘单元22(23)处于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照图1)可以经由(穿过)开口43穿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状态下。
因此,通过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设置到图6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可以通过覆盖件24的暴露孔55和遮蔽控制板40的开口43以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此后,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的取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取向对应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因为标记49指向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0的线性标记在孔布置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以容易地视觉识别折射测量的取向。
图7示出了在覆盖件24上的标记49的端部指向指示角度位置指示器51的第二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的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内部结构。测量盘30从图6在正视图中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绕第一旋转中心P1逆时针旋转45度,使得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上、向右侧倾斜45度。
在测量盘30绕第一旋转中心P1旋转时,经由圆柱轴37和轴孔42由测量盘30支撑的遮蔽控制板40也与测量盘30一起旋转(绕第一旋转中心P1的旋转方向移动)。于是,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行星式旋转),同时改变(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相对于(内齿轮构件35的)内齿36的啮合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测量盘30绕第一旋转中心P1在逆时针方向上前进,而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
作为遮蔽控制板40的操作(绕第一旋转中心P1发生的第二旋转中心P2的位置改变和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行星式旋转的组合操作)的结果,开口44在开口44的纵向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上向右侧倾斜45度的状态下定位于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的前方。换言之,在正视图中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定位于开口44内,并且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照图1)可以经由(穿过)开口44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
因此,通过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设置到图7所示的状态(第二角度位置),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可以通过覆盖件24的暴露孔55和遮蔽控制板40的开口44以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此后,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一中间取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取向对应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因为标记49指向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1的线性标记在孔布置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以容易地视觉识别折射测量的取向。
图8示出了在覆盖件24上的标记49的端部指向指示角度位置指示器52的第三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的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内部结构。测量盘30从图7在正视图中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绕第一旋转中心P1逆时针旋转45度,使得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沿着Y方向延伸。
因为测量盘30从第二角度位置旋转到第三角度位置,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行星式旋转),同时改变(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相对于(内齿轮构件35的)内齿36的啮合位置。
作为遮蔽控制板40的这种操作的结果,在开口45的纵向方向在Y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开口45定位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前方。换言之,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在正视图中定位于开口45内,并且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见图1)可以经由(穿过)开口45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
因此,通过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设置到图8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可以通过覆盖件24的暴露孔55和遮蔽控制板40的开口45以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此后,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Y方向(垂直方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Y方向对应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因为标记49指向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2的线性标记在孔布置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以容易地视觉识别折射测量的取向。
图9示出了在覆盖件24上的标记49的端部指向指示角度位置指示器53的第四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的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内部结构。测量盘30从图8在正视图中所示的第三角度位置绕第一旋转中心P1逆时针旋转45度,使得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下、向右侧倾斜45度。该孔布置方向相对于图7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的孔布置方向从右向左反转,并且相对于图6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设置为0度时的孔布置方向已经改变了135度。
因为测量盘30从第三角度位置旋转到第四角度位置,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行星式旋转),同时改变(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相对于(内齿轮构件35的)的内齿36的啮合位置。
作为遮蔽控制板40的这种操作的结果,在开口46的纵向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下、向右侧倾斜45度(相对于第一个角度位置倾斜135度)的状态下,开口46定位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前方。换言之,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在正视图中定位于开口46内,并且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照图1)可以经由(穿过)开口46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
因此,通过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设置到图9所示的状态(第四角度位置),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可以通过覆盖件24的暴露孔55和遮蔽控制板40的开口46以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此后,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二中间取向(135度取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取向对应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因为标记49指向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3的线性标记在孔布置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以容易地视觉识别折射测量的取向。
图10示出了在覆盖件24上的标记49的端部指向指示角度位置指示器54的第五角度位置的状态下的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内部结构。测量盘30从图9在正视图中所示的第四角度位置绕第一旋转中心P1逆时针旋转45度,使得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在X方向上延伸。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位置关系相对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在图6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中的位置关系从右到左反转。
因为测量盘30从第四角度位置旋转到第五角度位置,遮蔽控制板40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行星式旋转),同时改变(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相对于(内齿轮构件35的)的内齿36的啮合位置。
作为遮蔽控制板40的这种操作的结果,封闭部分47定位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前方,使得向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发出的第一光束Ll和第二光束L2(参见到图1)由封闭部分47遮蔽。
因此,通过将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设置成图10所示的状态(第五角度位置),第一孔31和第一孔32由遮蔽控制板40的封闭部分47遮蔽,使得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不能通过遮蔽控制板40。在这种状态下,因为标记49指向的角度位置指示器54是圆形标记,该圆形标记不同于其他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和53,在视觉上可以容易地识别未在指定取向处执行眼睛的折射性质的测量的状态(遮光状态)。
如上所述,在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中,眼睛的折射性质的测量的取向可以在多个取向之间改变(切换),并且通过操作覆盖件24从第一角度位置到第五角度位置中选择期望的角度位置,可以将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从透光状态)切换到遮光状态。
作为使用测量夹具20的具体示例,可以将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在用于左眼的盘单元23中设置成第五角度位置(图10),并且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可以在用于右眼的盘单元22中从第一角度位置(图6)依次改变到第四角度位置,从而测量右眼在每个取向处的折射性质。通过将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设置在用于左眼的盘单元23中的第五角度位置,可以在右眼折射测试期间防止不需要的光进入左眼。
在完成右眼的折射测试时,将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在用于右眼的盘单元22中设置成第五角度位置(图10)。此后,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在用于左眼的盘单元23中从第一角度位置(图6)依次改变到第四角度位置(图9),从而测量左眼在每个取向的折射性质。通过将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在用于右眼的盘单元22中设置在第五角度位置,可以在左眼折射测试期间防止不需要的光进入右眼。
在上述测量夹具20中,分别提供用于右眼的盘单元22和用于左眼的盘单元以供使用,并且因为当从一只眼睛改变为另一只眼睛进行测试时没有替换或更换部件,无需执行移除和附接(替换/更换)部件的操作。此外,在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中的每一个中,因为仅通过使用覆盖件24和测量盘30的(选择角度位置的)整体旋转操作就能执行选择用于设置遮蔽状态和测量折射性质的取向的所有操作,因此测量夹具20的可操作性与需要多个不同操作的设备相比更有优势。因为通过参考标记49与角度位置指示器50、51、52、53和54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区分测量盘30的角度位置,因此可以将测量盘30设置成适当的角度位置以执行高精度检查。
在盘单元22和23中,因为每只眼睛的折射性质可以在四个取向测量,即水平方向(X方向)、垂直方向(Y方向)和它们之间的两个中间方向(45度和135度方向),因此可以实行高精度检查。此外,内齿轮构件35上的内齿36的齿数与遮蔽控制板40的外齿41的齿数之比设置为8:5,以便实现在四种不同的取向(方向)处的透光状态,以及与该四个取向不同的角度位置处的遮光状态。
此外,在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中,与旋转驱动和支撑测量盘30和遮蔽控制板40相关联的覆盖件24和齿轮机构(内齿轮构件35)等布置为使得在正视图中这些部件容纳在保持件构件21的环形轮圈25内。因此,测量夹具20可以实现紧凑结构。
此外,通过将具有相同结构的盘单元22和23分别用于右眼和左眼,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应注意到,各种类型的装置可以用来在测量盘30和遮蔽控制板40上施加旋转力。上述实施例假设由受检者或进行测量的人执行手动操作,使得根据在可旋转操作的覆盖件24上施加的外部(手动)力将力传递到测量盘30和遮蔽控制板40。这样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驱动源并且能够实现简单的动力传输结构。此外,因为覆盖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的内部结构的覆盖件24也具有用于旋转操作的输入构件的作用,可以简化用于执行旋转操作的部件结构。
然而,可以使用具有马达等驱动源的旋转驱动装置27(图6)来旋转测量盘30。如上所述,在每个盘单元22和23中,因为仅通过旋转操作测量盘30(与覆盖件24整体地)就能执行设置遮蔽状态和选择测量取向的所有操作,因此可以使用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旋转驱动装置27。
此外,在手动旋转测量盘30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可外部操作的杠杆且将其连接到测量盘30,可以暴露测量盘30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以便于外部操作该测量盘,或者可以经由对除覆盖件24以外的部分的操作来旋转测量盘30。
此外,测量盘30可以配备有在旋转方向上的多个角度位置处止挡(保持)的结构。例如,点击机构(click mechanism)可以配备在保持件构件21与测量盘30之间,并且测量盘30的旋转可以在上述第一角度位置到第五角度位置中的每一个处(以触觉反馈)机械地和轻柔地接合。在旋转方向上施加超过某一量的力时,点击机构的接合状态释放,允许测量盘30旋转且到达随后的角度位置。提供这样的点击机构能够准确且容易地设置测量取向或遮蔽状态,从而提高检查(折射测试)的可操作性和精度。
此外,为了防止测量盘30的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为了优化旋转操作力,摩擦装置等可以配备在保持件构件21与测量盘30之间,以在测量盘30上施加预定的旋转载荷。
应注意到,如果测量盘30在相同方向上旋转的旋转角大于360度,则在测量盘30的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与遮蔽控制板40的开口43、44、45、46和封闭部分47之间、从第二(360度)旋转开始的从第一角度位置到第五角度位置处的位置关系将不再满足图6至图10所指示的位置关系。因此,止挡器机构可以配备为将最大旋转角度限制为360度或更小。此外,如图6至图10所示,因为测量盘30从第一角度位置到第五角度位置的总旋转角度为180度,所以止挡器机构可以将测量盘30的最大旋转限制为180度。
图11至图15示出了遮蔽控制板40的修改的实施例,构成第一实施例的盘单元22(23)的部分,具有不同的透光部分配置。在这些修改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已经省略了对用相同参考附图标记且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和部件的重复描述。
在图11所示的修改实施例中,在(穿过)遮蔽控制板40中形成的四个开口(透光部分)56、57、58和59中的每一个都不是以第二旋转中心P2为中心的弧形狭槽,而是直线形狭槽。此外,开口56、57、58和59中的每一个都沿着与以第二旋转中心P2为中心的想象圆相切的切线方向延伸。
在测量盘30的上述第一角度位置(图11所示的状态),开口56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重合(使得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在开口56内重合)。类似地,开口57至59在测量盘30的相应的上述第二角度位置至第四角度位置处与第一孔和第二孔31和32重合(图6至图9)。因此,在这四个角度位置的每一个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考图1)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使得可以在每个取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此外,在测量盘30的上述第五角度位置处(图10),配备在开口56和开口59之间的封闭部分47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重合,并且遮蔽(阻挡)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传输。
在图12所示的修改实施例中,透光部分由在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旋转方向上连续的连续开口60形成。例如,通过将与第一实施例的开口43至46的端部对应的纵向端部相互连接,可以形成长弧形连续开口60而不会在旋转方向上分割(不连续)。
在图13所示的修改实施例中,透光部分由在(穿过)遮蔽控制板40中形成的四个开口61、62、63和64形成,使得其每个纵向方向从第二旋转中心P2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四个开口61、62、63和64中的每一个的纵向方向在上述第一角度位置至第四角度位置处在孔布置方向上延伸以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重合,并且以与上述开口43、44、45和46相同方式起作用。
在图11所示的配置中,第二旋转中心P2定位于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正交的直线上。对应地,开口56、57、58和59中的每一个的纵向方向从第二旋转中心P2在与径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然而,在图13所示的配置中,第二旋转中心P2定位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上的延伸(直线)上。对应地,开口61、62、63和64中的每一个的纵向方向从第二旋转中心P2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因此,配备在遮蔽控制板40中的多个开口的取向取决于第二旋转中心P2相对于测量盘30的孔布置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应注意到,在图13的修改实施例中,外齿41与内齿36的啮合位置不同于图6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那些啮合位置,因为开口61、62、63和64的形状(在纵向方向上)不同。具体地,在图6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折射性质的第一角度位置(图6、11和12)处,外齿41与内齿轮构件35在Y方向上的一端(下端)的内齿36啮合。而在图13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中,外齿41与内齿轮构件35在X方向上的一端的内齿36啮合。
在图14所示的修改实施例中,透光部分由在绕第二旋转中心P2的旋转方向上连续的连续开口65形成。连续开口65形成为在旋转方向上连续(没有分割或不连续)的长弧形开口(狭槽),使得与图13中的开口61至64对应的部分的——在遮蔽控制板40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侧部分相互连接。
如果使用具有在旋转方向上连续的形状的开口(如图12的连续开口60或图14的连续开口65),则第一光束Ll和第二光束L2不仅在第一角度位置至第四角度位置处而且在第一角度位置至第四角度位置之间的中间角度位置处可以通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换言之,在透光状态下,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同时在由连续开口60或连续开口65限定的范围内连续改变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的孔布置方向。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多种取向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
在图15所示的修改实施例中,透光部分由四个圆形(圆)开口66、67、68和69形成。四个开口66、67、68和69中的每一个的直径(内径)大于第一孔31与第二孔32之间在孔布置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在上述第一角度位置至第四角度位置处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重合。具有上述形状的开口66、67、68和69可以具有与上述开口43、44、45和46相同的功能。
如可以从每个修改实施例理解,在遮蔽控制板40中形成(多个)透光部分的(多个)开口可以选自各种不同形状,只要(多个)开口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重合,并且允许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多个孔布置方向上通过即可。
图16和图17示出了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旋转动力传输结构的盘单元70的第二实施例。注意到,虽然图16和图17仅示出了一个盘单元70,用于右眼的盘单元70和用于左眼的盘单元70以与上述盘单元22和23相同的方式安装到保持件构件21(参考图5)上。
盘单元70的构成旋转构件的测量盘71对应于图1所示的折射测量设备中的测量盘10,并且相对于保持件构件21的环形轮圈25绕第一旋转中心P1可旋转地支撑。测量盘71配备有在第一旋转中心P1的任一侧的对称位置处形成的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均具有与上述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相同的配置和功能。换言之,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布置方向为测量盘71的孔布置方向。
遮蔽控制板75构成盘单元70的第二旋转构件,遮蔽控制板75在直径方面小于测量盘71且绕与第一旋转中心P1偏心的第二旋转中心P2、相对于保持件构件21的环形轮圈25被可旋转地支撑。换言之,遮蔽控制板75被支撑为独立于测量盘71绕第二旋转中心P2行星式旋转。因此,遮蔽控制板75的旋转支撑与上述盘单元22和23的区别在于,遮蔽控制板75可旋转地支撑在不旋转的保持件构件21上,而不在作为旋转构件的测量盘71上。
在遮蔽控制板75中,透光部分由四个圆形(圆)开口76、77、78和79形成。四个开口76、77、78和79中的每一个的直径(内径)大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之间在孔布置方向上的距离。遮光控制板75在开口76和开口79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区域(区段)限定了不允许光通过的封闭部分(遮光部分)80。
测量盘71是在其外周配备有外齿74的外齿轮构件。遮蔽控制板75是在其外周配备有外齿81的外齿轮部件。外齿74的齿数多于外齿81的齿数,它们之比为8:5(例如,外齿74的齿数为64,外齿81的齿数为40)。
测量盘71和遮蔽控制板75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布置,并且外齿74和外齿81具有位置关系使得它们在旋转方向上在一个位置处重合(遮蔽控制板75在正视图中与测量盘71相切)。此外,驱动齿轮82配备有与外齿74和外齿81两者都啮合的外齿83(在上述的这些齿轮重合的“一个位置”处)。驱动齿轮82绕平行于第一旋转中心P1和第二旋转中心P2的轴(轴线)84可旋转地支撑。轴84定位于连接第一旋转中心P1和第二旋转中心P2的延长直线上,并且轴84定位于比第二旋转中心P2更远离第一旋转中心P1的位置。
测量盘71的外齿74、遮蔽控制板75的外齿81和驱动齿轮82(外齿83)形成齿轮机构,使得遮蔽控制板75经由驱动齿轮82与测量盘71的旋转相关联地旋转;齿轮机构以与测量盘71绕第一旋转中心P1的单位旋转角不同的旋转角使遮蔽控制板75绕第二旋转中心P2旋转。
驱动齿轮82的旋转可以经由由受检者或进行检查的人的手动操作来实行。替代地,可以使用用作驱动源诸如马达等的旋转驱动装置85来旋转驱动齿轮82。
在盘单元70中,与盘单元22(23)的测量盘30和遮蔽控制板40相反,测量盘71配备在前侧(更接近光发射装置13的一侧)且遮蔽控制板75配备在后侧(更接近受检者的眼睛的一侧)。因此,遮蔽控制板75控制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在通过测量盘71的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之后如何行进。换言之,盘单元22(23)和盘单元70在在测量盘30的哪一侧和盘单元70的哪一侧遮蔽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方面不同。除了这个不同以外,盘单元70和盘单元22(23)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图16和图17示出了测量盘71处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状态,在该第一角度位置处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孔布置方向与X方向(水平方向)对准。在遮蔽控制板75中,开口76定位于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重合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能够穿过开口76向后行进,使得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的取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
在从第一角度位置可旋转地驱动驱动齿轮82时,测量盘71和遮蔽控制板75相应地旋转,同时改变外齿74和81相对于外齿83的啮合位置。具体地,驱动齿轮82、测量盘71和遮蔽控制板75分别沿图17中粗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
在测量盘71从第一角度位置旋转45度到达第二角度位置时,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X方向倾斜45度。此外,因为外齿74和外齿81之间的齿数不同,遮蔽控制板75比测量盘71旋转更大的角度(72度),使得开口77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重合。因此,通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能够穿过开口77向后行进,使得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中间取向(45度方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
在测量盘71从第二角度位置旋转45度到达第三角度位置时,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孔布置方向在Y方向上延伸。此外,遮蔽控制板75比测量盘71旋转更大的角度(72度),使得开口78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重合。因此,通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能够穿过开口78向后行进,使得可以在Y方向(垂直方向)的取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
在测量盘71从第三角度位置旋转45度到达第四角度位置时,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与上述第二角度位置的X方向处于从左到右反转的X方向倾斜45度(即135度)。此外,遮蔽控制板75比测量盘71旋转更大的角度(72度),使得开口79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重合。因此,通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能够穿过开口79向后行进,使得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中间取向(135度方向)处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
在测量盘71从第四角度位置旋转45度到达第五角度位置时,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孔布置方向在X方向上延伸。更具体地,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位置相对于图16和17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处于从左到右的反转取向。此外,遮蔽控制板75比测量盘71旋转更大的角度(72度),使得封闭部分80定位于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后方。因此,由封闭部分80遮蔽(阻挡)通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
因此,通过将测量盘71设置为右眼盘单元70和左眼盘单元70中的一个中的第五角度位置并且将右眼盘单元70和左眼盘单元70中的另一个中的测量盘71从第一角度位置依次旋转到第四角度位置,可以在每个取向处测量每只眼睛的折射性质。
分别提供用于右眼的盘单元70和用于左眼的盘单元70以供使用,并且因为在将一只眼睛改变另一只眼睛进行测试时不用替换或更换部件,因此不需要执行移除和附接(替换/更换)部件的操作。此外,在每个盘单元70中,因为仅通过驱动齿轮82的旋转就能执行设置遮蔽状态和选择用于测量折射性质的取向的所有操作,因此测量夹具20展示出优异的可操作性。
此外,通过将具有相同结构的盘单元70分别用于右眼和左眼,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开口76、77、78和79的形状均是圆形(圆),但是如在盘单元22(23)的第一实施例中,具有除圆形以外形状的开口可以用作透光部分。
第一实施例的上述盘单元22和23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上述盘单元70被装配到受检者(由受检者佩戴)上,使得作为测量盘30(71)的旋转中心的每个第一旋转中心P1与受检者的眼睛的相关联的视轴Q(图1)对准,并且一个第一孔31(72)和一个第二孔32(73)的集合配备在测量盘30(71)上。此外,通过使用配备在与测量盘30(71)重叠的遮蔽控制板40(75)上的透光部分(多个开口或单个连续开口)和遮光部分(封闭部分),控制穿过第一孔72和第二孔73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传输。
图18至图22示出了根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第三实施例的测量盘100。注意到,虽然图18至图22仅示出了一个测量盘100,但是用于右眼的测量盘100和用于左眼的测量盘100以与上述盘单元22和盘单元23相同的方式安装到保持件构件21(参考图5)上。
测量盘100相对于保持件构件21的环形轮圈25绕与视轴Q偏心地定位的第三旋转中心P3被可旋转地支撑。测量盘100在从第三旋转中心P3开始的径向方向和绕第三旋转中心P3的旋转方向的不同位置,配备有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第一孔和第二孔101B和102B、第一孔和第二孔101C和102C以及第一孔和第二孔101D和102D。换言之,测量盘100配备有第一孔(101A至101D)和第二孔(102A至102D)的四个组。此外,测量盘100在旋转方向上除了第一孔和第二孔(101A至101D和102A至102D)的四个组以外的区域(区段)处配备有不允许光通过的封闭部分(遮光部分)103。
第一孔和第二孔(101A至101D和102A至102D)的四个组中的每一组的孔布置方向相互平行。此外,第一孔和第二孔(101A至101D和102A至102D)的相应四个组的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彼此相同,并且确定其每个距离以便体现Scheiner原理。
测量盘100的旋转可以由受检者或进行检查的人的手动操作来实行。替代地,用作诸如马达等的驱动源的旋转驱动装置104(仅在图18中示出)可以用来旋转测量盘100。
图18示出了测量盘100定位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状态。在该位置处,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在X方向上在视轴Q的任一侧以对称的位置关系布置。换言之,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的孔布置方向与X方向对准。此后,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考图1)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的取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取向对应于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的孔布置方向。
在图18所示的状态下,其他三个组的相应孔(第一孔101B和第二孔102B、第一孔101C和第二孔102C以及第一孔101D和第二孔102D)的孔布置方向以与第一孔101A和第二孔102A相同的方式在X方向上延伸。此外,第一孔101B与第二孔102B的中心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第一孔101C与第二孔102C的中心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以及第一孔101D与第二孔102D的中心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与第一孔101A与第二孔102A的中心之间在X方向上的距离相同。
图19示出了测量盘100已经从图18所示的第一角度位置旋转45度的状态,在正视图中绕第三旋转中心P3在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第二角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位于视轴Q的任一侧的孔被改变(切换)为第一孔101B与第二孔102B,使得第一孔101B与第二孔102B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上、向右侧倾斜45度。
因此,通过将测量盘100设置到图19所示的位置(第二角度位置),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101B和第二孔102B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考图1)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一中间取向(45度方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第一中间取向对应于第一孔101B和第二孔102B的孔布置方向。
图20示出了测量盘100已经从图19所示的第二角度位置旋转45度的状态,在正视图中绕第三旋转中心P3在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第三角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定位于视轴Q的任一侧的孔被改变(切换)为第一孔101C与第二孔102C,使得第一孔101C与第二孔102C的孔布置方向在Y方向上延伸。
因此,通过将测量盘100设置到图20所示的位置(第三角度位置),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101C和第二孔102C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考图1)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Y方向(垂直方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方向对应于第一孔101C和第二孔102C的孔布置方向。
图21示出了测量盘100已经从图20所示的第三角度位置旋转45度的状态,在正视图中绕第三旋转中心P3在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第四角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定位于视轴Q的任一侧的孔被改变(切换)为第一孔101D和第二孔102D,使得第一孔101D和第二孔102D的孔布置方向相对于X方向向下、向右侧倾斜45度。因为该孔布置方向相对于(图19)第二角度位置的孔布置方向从右向左反转取向,相对于(图18)的第一角度位置设置为0度的孔布置方向,孔布置方向已经改变了135度。
因此,通过将测量盘100设置到图21所示的位置(第四角度位置),基于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孔101D和第二孔102D的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参考图1)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视觉标记图像14M和15M),可以在X方向(水平方向)和Y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第二中间取向(135度方向)上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该第二中间取向对应于第一孔101D和第二孔102D的孔布置方向。
图22示出了测量盘100已经从图21所示的第四角度位置旋转45度的状态,在正视图中绕第三旋转中心P3在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第五角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封闭部分103定位于视轴Q及其周围区域上,使得在受检者的视场区域中由封闭部分103遮蔽(阻挡)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的传输(图1)。
因此,通过将测量盘100设置到图22所示的位置(第五角度位置),第一孔和第二孔(101A至101D和102A至102D)的四个组中的每一组都处于第一光束L1和第二光束L2不能透射到视网膜的遮光状态。
如上所述,眼睛的折射性质的测量可以在多个方向(图18至图21)上测量并且可以通过绕第三旋转中心P3旋转测量盘100来遮蔽第一光束Ll和第二光束L2(图22)。因为分别提供用于右眼的测量盘100和用于左眼的测量盘100以供使用,并且因为从一只眼睛改变为另一只眼睛进行测试时不用替换或更换部件,因此无需执行移除和附接(替换/更换)部件的操作。此外,在每个测量盘100中,因为仅通过测量盘100本身的旋转就能执行设置遮蔽状态和选择用于测量折射性质的取向的所有操作,因此测量盘100展示出优越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将具有相同结构的测量盘100分别用于右眼和左眼,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通过适当地布置第一孔(101A至101D)和第二孔(102A至102D)的多个组,与第一光束Ll和第二光束L2的透射和遮蔽相关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合并到单个测量盘100上。因此,可以减少用于构造折射测量设备的部件的数量,从而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修改的实施例)的折射测量设备可以减少测量受检者的双眼的折射性质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地,因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简单地实行测量取向的改变和遮光状态的切换,因此在执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展示出优异的可操作性。此外,在旋转构件由旋转驱动装置(27、85和104)可旋转地驱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和低成本构造的旋转驱动装置。
此外,因为受检者佩戴的测量夹具(20)可以小型化、轻量化并且由少量的部件构造,因此不需要大的安装空间或高成本的安装;此外,还具有能够减少受检者的体力负担的优势。
虽然上述描述是基于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允许各种修改和变化。
例如,用于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的取向的数量可以是除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四个取向以外的数量。作为示例,除了水平方向(X方向)和垂直方向(Y方向)以外,可以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之间只设置一个中间取向,来在三个不同取向处执行测量。替代地,可以增加中间取向的数量以在五个或更多个取向处执行测量。测量盘中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布置、遮光控制板中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的配置以及当测量盘和遮蔽控制板相应地旋转时的相对角度设置(在采用齿轮机构的情况下的齿数)可以根据测量取向的数量修改。

Claims (11)

1.一种折射测量设备,基于由从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形成的相应图像来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且同时入射在所述眼睛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配备在距所述光发射器相同距离处,所述折射测量设备在对应于一双眼睛的相应位置处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构件上,在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的任一侧配备有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
第二旋转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中的不同位置处配备有至少一个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
其中,当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随着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旋转而旋转,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孔布置方向根据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而改变时,所述折射测量设备进入以下中的一个:
透光状态,在所述透光状态下所述透光部分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合以允许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和
遮光状态,在所述遮光状态下所述遮光部分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重合以遮蔽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还配备有齿轮机构,用于以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的单位旋转角不同的旋转角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环形内齿固定地配备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旋转构件上,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构件配备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外齿,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旋转同时改变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之间的啮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分别配备有外齿,每个外齿具有互不相同的齿数,
其中,还提供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的外齿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外齿啮合,并且
其中,当驱动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旋转同时改变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相应外齿之间的啮合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透光部分包括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穿过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形成的多个开口,并且
其中,在所述透光状态下,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与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相应开口重合,以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的多个孔布置方向取向,从而允许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开口中的四个配备在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中,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每旋转45度,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与所述四个开口中的每个相应开口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透光部分包括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的旋转方向上连续形成的连续开口,并且
其中,在所述透光状态下,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允许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同时在由所述连续开口限定的范围内连续改变所述孔布置方向。
8.一种折射测量设备,基于由从光发射器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形成的相应图像测量眼睛的折射性质,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分别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且同时入射到所述眼睛上,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配备在距所述光发射器的相同距离处,所述折射测量设备包括:
旋转构件,相应地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一双眼睛的位置处,
其中,每个旋转构件在与相关联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偏心定位的相应位置处配备有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多个组及遮光部分,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多个组的相应孔布置方向根据所述相关联的旋转构件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角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时,所述折射测量设备进入以下中的一个:
透光状态,在所述透光状态下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视轴的任一侧同时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一个组;和
遮光状态,在所述遮光状态下所述遮光部分从视场区域遮蔽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每个旋转构件配备有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四个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其中,每个旋转构件的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组中的每个组的孔布置方向相互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射测量设备,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相应组的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彼此相同。
CN202111142349.5A 2020-09-28 2021-09-28 折射测量设备 Pending CN1142717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1774 2020-09-28
JP2020161774A JP2022054634A (ja) 2020-09-28 2020-09-28 屈折特性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1777A true CN114271777A (zh) 2022-04-05

Family

ID=7799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2349.5A Pending CN114271777A (zh) 2020-09-28 2021-09-28 折射测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95915A1 (zh)
EP (1) EP3973848B1 (zh)
JP (1) JP2022054634A (zh)
CN (1) CN11427177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8085A1 (en) * 2022-07-22 2024-01-25 Ibisvisio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for determining a refractive err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0296A (ja) * 2000-03-30 2001-12-11 Topcon Corp 検眼システム
US20040032568A1 (en) * 2002-08-14 2004-02-19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Subjective optometric apparatus
WO2015118634A1 (ja) * 2014-02-05 2015-08-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照明装置、観察装置及び観察方法
FR3040617B1 (fr) * 2015-09-03 2017-10-13 Essilor Int Equipement d'optometrie, ensemble et systeme comprenant un tel equipement
JP6962016B2 (ja) * 2017-06-15 2021-11-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自覚式検眼装置
JP7081551B2 (ja) 2019-03-28 2022-06-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アバランシェフォト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95915A1 (en) 2022-03-31
JP2022054634A (ja) 2022-04-07
EP3973848A1 (en) 2022-03-30
EP3973848B1 (en) 2023-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1020B2 (en) Complete autorefractor system in an ultra-compact package
KR100679147B1 (ko) 검안장치 및 검안차트
JP5248926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6277295B2 (ja) 検眼装置
US20050110951A1 (en) Complete autorefractor system in an ultra-compact package
CN114271777A (zh) 折射测量设备
JP5554485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6830378B2 (ja) 検眼装置
EP0673221B1 (en) Contrast sensitivity tester
JP6064445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KR101133512B1 (ko) 검안 장치
JP3311054B2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
WO2020137533A1 (ja) 屈折特性測定装置、測定治具、及び屈折特性測定方法
JP2001346762A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
JPH1156779A (ja) 自覚式検眼装置
JP7506965B2 (ja) 屈折特性測定装置、測定治具、及び屈折特性測定方法
JPH01158933A (ja) 瞳孔間距離計
JP2003180633A (ja) 検眼装置
JPH0410332B2 (zh)
WO2004010860A1 (en) A complete autorefractor system in an ultra-compact package
JPH0792552B2 (ja) 計測用内視鏡
US20040066490A1 (en) Ophthalmic refractor lens battery
JPS61206423A (ja) 視野計測装置
JP2020195584A (ja) 眼科装置
JPH0554329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