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1743B -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 Google Patents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1743B
CN114271743B CN202111501362.5A CN202111501362A CN114271743B CN 114271743 B CN114271743 B CN 114271743B CN 202111501362 A CN202111501362 A CN 202111501362A CN 114271743 B CN114271743 B CN 114271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driving device
shielding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13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1743A (zh
Inventor
董中华
龚童贵
覃健
刘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Guangdong Marshel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rcel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13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1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1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1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1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1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力装置及洗地机,包括装载件、驱动装置、进风组件和导风结构,所述装载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抽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载件且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进风组件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进风且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限制进风;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装载件,用于将所述装载件内部的空气排出。本发明通过设置进风组件可以使得驱动装置在工作时能够进风,而停止工作时,进风组件能够限制所述驱动装置进风;通过设置导风结构起到对驱动装置散热以及降噪的作用,散热以及降噪效果明显,使得本吸力装置的适用性好。

Description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践中,大型洗地机在进行吸水时需要用到的真空吸力和空气流量要大,需要使用到大型的吸尘吸水马达,由于洗地机采用安全电压,一般电压不超过40V,大功率吸尘吸水马达会导致电流太大,线圈及相关电机内器件承受不了电流冲击,以及真空吸力效率变低,因此需要安装多个大型的吸水马达来提供足够大的动力来满足大型洗地机的大风量,多个大型的吸水马达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当单独工作的时候,会存在空气从其他马达进入到工作的马达导致空气内循环,使得马达的抽风效率变低且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吸力装置,包括:
装载件,所述装载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驱动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抽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载件且至少设置一个;
进风组件,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进风且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限制进风;
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装载件,用于将所述装载件内部的空气排出;
其中,所述进风组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以及
所述进风组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以使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工作时,气体不会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其他驱动装置;
所述导风结构还用于对驱动装置进行散热以及降低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能够运动,且所述遮挡件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所述遮挡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
当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所述遮挡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遮挡件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吸力装置还包括:
进风板,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板上;
过气通道,贯穿设置于所述装载件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内且能够在所述过气通道内运动;
其中,所述进风板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的通道口用以限制所述遮挡件运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遮挡件包括:遮挡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抵接;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遮挡部的表面且相对所述遮挡部突出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装载件包括:
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设置有安装孔;
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一箱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凹部;
其中,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结合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导风结构包括:
第一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第二导风结构,所述第二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并与所述第一导风结构间隔设置;
第三导风结构,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且于所述安装孔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包括:
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连通所述安装孔;
第一槽体,与所述导流部连通,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排出。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离心风机、吸力泵、吸尘吸水马达、真空泵或气泵的其中一种。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吸力装置还包括:
吸力管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装载件底部并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洗地机,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具有进水管与出风管,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吸力装置,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吸力装置的管道连接。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吸力装置及洗地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马达的下方设置遮挡件,利用马达工作时产生的吸附力使得遮挡件能够被吸附,而当马达停止工作时,遮挡件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对第一进风口进行遮挡,使得第一进风口不再进风,在这里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满足在多个马达的同时工作以及单独马达工作时不会因为空气内流而影响抽风效率。
2、设置第一导风结构、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三导风结构,第一导风结构对驱动装置抽进来的气体排出,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三导风结构共同作用对驱动装置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好;且通过设置第三导风结构可以降低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效果明显。
3、采用双马达进行双吸水的工作模式,可以使得吸力装置的能够满足一定的流量且能够根据流量需求进行调整。
4、通过将双马达并列设置在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结合形成的盖合件内、遮挡件设置在过气通道内、设置安装盖并与第二箱体的第一凹部抵接,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力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力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箱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箱体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箱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力管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载件100、第一箱体110、第一凹部111、安装孔112、第三孔113、第二过气腔114、第四孔115、导流部116、第一槽体117、进气槽1171、出气槽1172、过渡槽1173、第二箱体120、第二凹部121、第一孔122、第一过气腔123、第二孔124、第三凹部125、过气通道126、驱动装置200、安装盖210、遮挡件300、遮挡部310、支撑部320、盖板400、进风板500、第一进风口510、吸力管安装板600、管安装部610、安装基板700、第二进风口7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力装置,包括装载件100、驱动装置200、进风组件和导风结构。
所述装载件10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10,所述驱动装置200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抽风,所述驱动装置200设置于所述装载件100且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进风组件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装置200工作时能够进风且在所述驱动装置200停止工作时限制进风,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装载件100,用于将所述装载件100内部的空气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装置200在工作时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抽取,所述进风组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风,空气经过所述导风结构进入到所述装载件100的内部,再经过所述导风结构从所述装载件100内部排放出去,而当所述驱动装置200停止工作时,所述进风组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风。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遮挡件300,所述遮挡件300能够运动,且所述遮挡件300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风组件指的是遮挡件300以及与配合所述遮挡件300的部件。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200工作,所述遮挡件300在所述驱动装置200的驱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风,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遮挡件300离开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10即可进风,而所述遮挡件300完全离开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进风量最大。
所述驱动装置200在工作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能够将所述遮挡件300从所述第一位置吸附到所述第二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进风量最大。
当所述驱动装置200停止工作,此时,所述驱动装置200不再对所述遮挡件300吸附,所述遮挡件3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遮挡件300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风,即可以理解为当所述遮挡件300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遮挡件300停止运动且能够对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行遮挡。这样,通过设置遮挡件300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进风、在所述第二位置能够进风,可以使得本吸力装置的多个驱动装置200中的一个在工作时,气体不会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入其他驱动装置200。
在某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00包括马达、离心风机、吸力泵、吸尘吸水马达、真空泵或气泵的其中一种。在本申请中,优选所述驱动装置200为马达。
当然,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件300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510处,即在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设置有轴,所述遮挡件300连接所述轴,通过绕轴旋转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
结合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力装置还包括进风板500和过气通道126,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设置在所述进风板500上,所述过气通道126贯穿设置于所述装载件100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510与所述过气通道126均实现进风的功能,为了使得所述遮挡件300的遮挡效果更好,所述遮挡件300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126内且能够在所述过气通道126内运动,即所述遮挡件300的运动受到所述遮挡件300的限制,即主要沿着所述过气通道126的通道方向进行运动。
其中,将所述进风板500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126的通道口用以限制所述遮挡件300运动。
结合图4和图10,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300包括遮挡部310和支撑部320,所述遮挡部310用于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抵接;所述支撑部320设置在所述遮挡部310的表面且相对所述遮挡部310突出设置。可以理解为,所述遮挡件300设置在所述过气通道126内时,所述支撑部320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防止所述遮挡件300被所述驱动装置200吸附进去进而导致吸附装置抽风受阻,二是防止所述挡板在所述过气通道126内翻转进而导致所述遮挡件300不能够有效的对第一进风口510进行遮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遮挡件300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风口面积;和/或所述遮挡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正上方。其中,遮挡件300的面积应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面积,由于所述遮挡件300在失去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吸附作用时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到所述第一进风口510上,这样,在所述遮挡件300发生一定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的对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行遮挡,使得遮挡的效果且所述遮挡件300的对不同尺寸的第一进风口510的适用性更高,而将所述遮挡件3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510的正上方也可以有效的保证所述遮挡件300在掉落的时候也能够有效地遮挡住所述第一进风口510。
在某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310为挡板和/或所述支撑部320为支撑柱;其中,所述支撑柱沿所述挡板周向设置。这样,所述遮挡部310设置为挡板可以利用挡板的较为平整的表面对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进行遮挡,遮挡的效果好;而所述支撑柱在所述挡板的周向设置,可以使得所述挡板在被所述驱动装置200吸附时避免把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口挡住且当所述挡板失去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吸附作用时,掉落到所述第一位置能够更加的平稳。
在某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为三角形板,三个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处。更具体的,所述三角形板为等边三角形板,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处,这样,将所述挡板设置成三角形板可以使得所述挡板在被所述驱动装置200吸附时有足够的空间让气流通过,而将三个所述支撑柱设置在三个角处确保三个柱子不会被吸附到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口里面导致所述驱动装置200受损。
结合图1、图3、图5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载件100包括第一箱体110和第二箱体120,所述第一箱体110设置有第一凹部111,所述第一凹部111设置有安装孔112,所述第二箱体120,与所述第一箱体1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120设置有第二凹部121,其中,所述第一凹部111与所述第二凹部121结合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2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112。所述第一箱体110和所述第二箱体120均包裹一部分所述驱动装置200,所述驱动装置200的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10,所述驱动装置200的抽风端位于所述第二箱体120内。
结合图2、图4和图11,更进一步的,在所述驱动装置200上安装有安装盖210,所述安装盖210用于与所述第一凹部111抵接并使得所述第一凹部111形成密封空间。在所述安装盖210的中部设置有孔用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200抽风时能够通风,在所述安装盖210于所述第一凹部111抵接时,经过所述驱动装置200产生的气流从所述过气通道126流过来时,不会从所述安装盖210进入到所述第一凹部111内,这样,使得产品的密闭性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驱动装置200的抽风效果更好,所述安装盖210的盖边211自盖顶向外延且倾斜设置。当所述安装盖210与所述第一凹部111抵接时,所述安装盖210的盖边211能够与所述第一凹部111的内壁进行抵接,这样,在进行抽风时,风不至于从所述安装盖210与第一凹部111之间流出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结构、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三导风结构,所述第一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120,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装置200抽进来的风排出去;所述第二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110并与所述第一导风结构间隔设置;
第三导风结构,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在所述第一箱体110上且于所述安装孔112连通。
结合图8和图9,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孔122、第一过气腔123和第二孔124,所述第一孔122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121的内壁处,所述第一过气腔123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内部,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箱体120为双层设置,所述第一过气腔123是由第二箱体120的双层结构形成的。
在所述第二凹部121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孔122,所述第一孔122沿着所述第二凹部121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这样设置是为了增大进风的面积,所述第一孔122与所述第一过气腔123连通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连通,即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气腔123,所述第一孔122是用来进气的孔,所述第二箱体120上还设置有第二孔124,所述第二孔124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气腔123内的空气排出,所述第二孔124即为排气孔,用来连接外部空气,所述第二孔124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外侧面上。
在某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124是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底部的四个角处。
如图3所示,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包括第三孔113、第二过气腔114和第四孔115,所述第三孔113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111的内壁处,所述第二过气腔114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内部,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箱体110为双层设置,所述第二过气腔114是由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双层结构形成的。
在所述第一凹部111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三孔113,所述第三孔113沿着所述第一凹部111的内壁自上向下开设,这样设置是为了增大进风的面积,来更好的对所述驱动装置200散热,所述第三孔113与所述第二过气腔114连通,即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气腔114,所述第三孔113是用来进气的孔,所述第一箱体110上还设置有第四孔115,所述第四孔115用于将所述第二过气腔114内的空气排出,所述第四孔115即为排气孔,用来连接外部空气,所述第四孔115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外侧面上。
在某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孔115是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的侧壁上的,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得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结合图5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包括导流部116和第一槽体117,所述导流部116连通所述安装孔112;所述第一槽体117与所述导流部116连通,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部排出。
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盖板400,所述盖板400用于与所述第一槽体117结合来对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得空气在所述第一槽体117内流动。
具体的,所述导流部116连通所述安装孔112与所述第一槽体117,所述第一凹部111与所述安装孔112连通,所述导流部116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所处在的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壁上,用来将空气从所述第一箱体110内部排放出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流部116也设置为槽体,这样可以方便气体的流动。其中,在所述驱动装置20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2内时,所述导流部116成为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10内部和外部的一种通道,空气会经由此通道从所述第一箱体110的内部进入到所述第一槽体117,再由第一槽体117排放至空气中。
结合图5和图7,所述第一槽体117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的顶部表面,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槽体117包括进气槽1171、出气槽1172以及过渡槽1173,其中,所述进气槽1171连通所述导流部116;所述出气槽1172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10顶部边缘;所述过渡槽117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气槽1171和所述出气槽1172。所述进气槽1171用于将所述导流部116的气体引入,经由所述过渡槽1173流动至所述出气槽1172,再由所述出气槽1172排出,所述进气槽1171、出气槽1172以及所述过渡槽1173的长度可根据第一箱体110的规模设置,当然,所述过渡槽1173的长度越长,空气在所述过渡槽1173内的流动距离越长,这样,所述第一风道的降噪效果也就越好。
结合图2、图4和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力装置还包括吸力管安装板600,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设置于所述装载件100底部并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连通。通过设置所述吸力管安装板来实现所述吸力装置与储水设备的连接。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凹部125,所述第三凹部125与所述第二凹部121在位置上相对,所述第三凹部125位于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外底部,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是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底部的,在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上设置有管进口,用来外接管道,所述管进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所述过气通道126连通,在所述驱动装置200的作用下,空气经由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第一进风口510和所述过气通道126运动。
结合图2、图4和图13,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与所述第三凹部125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基板700,所述安装基板700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20底部并且与所述第二凹部121形成导风空间,所述安装基板700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510连通,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700的底部,所述管进口用于连接管道进行管道抽风,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510彼此之间相互连通且彼此之间的口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不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板500在所述第二凹部121内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安装基板700在所述第二箱体120底部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与所述安装基板700可拆卸连接。由于所述进风板500、所述安装基板700和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上均设置有进风口,且根据不同的需求需要的流量不同则需要更换不同的进风口尺寸,因此,通过将所述进风板500、所述安装基板700以及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对各个部件的更换,更具体的,所述进风板500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凹部121,所述安装基板700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底部,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700上,当需要固定或者拆卸所述进风板500、所述安装基板700和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的时候,只需要拧动所述螺钉即可。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洗地机,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具有进水管与出风管,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吸力装置。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施例:
一种双马达的吸力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箱,双马达的吸力装置包括了第一箱体110、第二箱体120以及两个马达,所述马达工作时能够抽风,所述第一箱体110与所述第二箱体120结合形成盖合件,两个所述马达在盖合件内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箱体110用来固定所述马达的顶部,所述第二箱体120用来放置所述马达的其他部分,所述第二箱体120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凹部121,两个所述第二凹部121的中间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气通道126,两个所述遮挡件30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过气通道126内,在所述第二箱体1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部121,两个所述进风板50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过气通道126的下方,在所述进风板50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10,在所述第二凹部121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安装基板700,在所述安装基板700的中间设置有第二进风口710,在所述安装基板700的下方设置有吸力管安装板600,在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上设置有管安装部610,用来外接管道。
在需要进行抽风时,可以是双马达同时工作也可以是单马达单独工作,当需要较大的流量时,双马达同时进行工作,同时从两个所述过气通道126抽风,所述遮挡件能够被吸附到与所述安装盖210接触,所述过气通道126能够通风,采用双马达双吸水的风力更大,而需要的流量较小时,采用单马达工作,由于设置了所述遮挡件300,在其中一个马达工作的时候,另一个马达的遮挡件300会挡住所述第一进风口510,使得从所述吸力管安装板600抽进来的风不会进入到另一个马达的工作空间,防止了空气在第二箱体120内循环流动。进而保证了单马达工作时的抽风效率。而双马达工作时,风从管道进来,然后分别从两个所述过气通道126进入,两个马达抽取的风量变大。
本申请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吸力装置及洗地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马达的下方设置遮挡件,利用马达工作时产生的吸附力使得遮挡件能够被吸附,而当马达停止工作时,遮挡件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掉落,对第一进风口进行遮挡,使得第一进风口不再进风,在这里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满足在多个马达的同时工作以及单独马达工作时不会因为空气内流而影响抽风效率。
2、设置第一导风结构、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三导风结构,第一导风结构对驱动装置抽进来的气体排出,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三导风结构共同作用对驱动装置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好;且通过设置第三导风结构可以降低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效果明显。
3、采用双马达进行双吸水的工作模式,可以使得吸力装置的能够满足一定的流量且能够根据流量需求进行调整。
4、通过将双马达并列设置在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结合形成的盖合件内、遮挡件设置在过气通道内、设置安装盖并与第二箱体的第一凹部抵接,使得产品的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件,所述装载件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装载件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设置有安装孔;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一箱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结合形成安装腔,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且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
驱动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抽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载件且至少设置一个;
进风组件,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进风且在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限制进风;其中,所述进风组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以及所述进风组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以使所述第一进风口将气体仅输送至当前工作的驱动装置;
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装载件,用于将所述装载件内部的空气排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二导风结构,所述第二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并与所述第一导风结构间隔设置;第三导风结构,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在所述第一箱体上且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三导风结构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连通所述安装孔;第一槽体,与所述导流部连通,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能够运动,且所述遮挡件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所述遮挡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
当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所述遮挡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遮挡件限制所述第一进风口进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板,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板上;
过气通道,贯穿设置于所述装载件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内且能够在所述过气通道内运动;
其中,所述进风板设置于所述过气通道的通道口用以限制所述遮挡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包括:
遮挡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抵接;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遮挡部的表面且相对所述遮挡部突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离心风机、吸力泵、吸尘吸水马达、真空泵或气泵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力管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装载件底部并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7.一种洗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具有进水管与出风管;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力装置;
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吸力装置的管道连接。
CN202111501362.5A 2021-12-09 2021-12-09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Active CN114271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362.5A CN1142717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1362.5A CN1142717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1743A CN114271743A (zh) 2022-04-05
CN114271743B true CN114271743B (zh) 2023-10-31

Family

ID=8087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1362.5A Active CN114271743B (zh) 2021-12-09 2021-12-09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174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2202A1 (ko) * 2016-02-19 2017-08-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CN206449019U (zh) * 2017-02-04 2017-08-29 广州晓谷川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风机壳以及双蜗壳风机
CN108903805A (zh) * 2018-08-17 2018-11-3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帕自清洁式吸尘器的电机底座
CN110537870A (zh) * 2018-05-28 2019-12-06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以及清洁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9877213U (zh) * 2019-03-01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穿墙式双向新风装置
CN211130857U (zh) * 2019-07-15 2020-07-31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 除尘设备
CN111964159A (zh) * 2020-09-17 2020-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641397A (zh) * 2020-05-20 2021-04-13 安徽大汉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洗地机
CN112716387A (zh) * 2021-01-22 2021-04-30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吸尘基站、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4661001U (zh) * 2020-12-29 2021-11-09 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开合挡板的浴室换风扇
CN215002074U (zh) * 2021-06-25 2021-12-03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2202A1 (ko) * 2016-02-19 2017-08-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CN206449019U (zh) * 2017-02-04 2017-08-29 广州晓谷川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风机壳以及双蜗壳风机
CN110537870A (zh) * 2018-05-28 2019-12-06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以及清洁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8903805A (zh) * 2018-08-17 2018-11-3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帕自清洁式吸尘器的电机底座
CN209877213U (zh) * 2019-03-01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穿墙式双向新风装置
CN211130857U (zh) * 2019-07-15 2020-07-31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 除尘设备
CN112641397A (zh) * 2020-05-20 2021-04-13 安徽大汉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洗地机
CN111964159A (zh) * 2020-09-17 2020-1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661001U (zh) * 2020-12-29 2021-11-09 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开合挡板的浴室换风扇
CN112716387A (zh) * 2021-01-22 2021-04-30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吸尘基站、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5002074U (zh) * 2021-06-25 2021-12-03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1743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53904B1 (ko) 송풍기의 소음장치
US9410716B2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JP2011149157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JP3728144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108679705B (zh) 空气调节器
CN114271743B (zh) 吸力装置及洗地机
EP2551607B1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218495109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6876260U (zh) 吸力组件及吸水装置
JP4203381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214028131U (zh) 驻车空调
KR100499492B1 (ko) 이동 가능한 소형 공기조화기
KR940005024Y1 (ko) 이동식 공기조화기
CN218367318U (zh) 空调器及车辆
CN217480337U (zh) 马桶
CN21788433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散热结构
CN214606986U (zh) 驻车空调
CN220622210U (zh) 一种气流散热式风机
CN220119441U (zh) 一种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吸油烟机
CN221013161U (zh) 活动式吸风机构及吸水系统
CN218495116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20402246U (zh) 适应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抽排式散热装置
CN216281936U (zh) 空气处理装置
WO2022257374A1 (zh) 空调器
CN214536509U (zh) 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