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7379A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7379A
CN114267379A CN202110029381.6A CN202110029381A CN114267379A CN 114267379 A CN114267379 A CN 114267379A CN 202110029381 A CN202110029381 A CN 202110029381A CN 114267379 A CN114267379 A CN 114267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actuator
arms
actuator assemb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93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崎智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67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7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11B5/4813Mounting or aligning of arm assemblies, e.g. actuator arm supported by bearings, multiple arm assemblies, arm stacks or multiple heads on single ar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009Turntables, hubs and motors for disk drives; Mounting of motors in the drive
    • G11B19/2018Incorporating means for passive damping of vibration, either in the turntable, motor or mounting

Landscapes

  • Moving Of Head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提供抑制头致动器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根据实施方式,盘装置具备分别具有记录层的多个盘状的记录介质、和致动器组件(22),该致动器组件(22)具有:致动器块(29),被支承为能够绕旋转轴转动;多根臂(30),从致动器块延伸出;以及悬架组件(32),安装于臂并支承着磁头(17)。多根臂中的至少1根臂(30a)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

Description

盘装置
关联申请
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20-155669号(申请日:2020年9月16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盘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HDD)具备:配设于壳体内的磁盘、对磁盘进行支承并驱动其旋转的主轴马达、支承着磁头的头致动器、以及驱动该头致动器的音圈马达等。头致动器具有:具有多根臂的致动器块、和安装于各臂并支承着磁头的悬架组件(有时也被称作头万向节组件(HGA))。
近年,伴随于HDD的存储容量的增大,磁盘的设置张数也不断增加。为了应对多张磁盘,提出了分割成能够分别独立地使头致动器转动的多个、例如2个头致动器并将2个头致动器层叠配置的、所谓的分体致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抑制头致动器的臂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盘装置具备分别具有记录层的多个盘状的记录介质、和致动器组件,该致动器组件具有:致动器块,被支承为能够绕旋转轴转动;多根臂,从所述致动器块延伸出;以及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臂并支承着磁头。所述多根臂中的至少1根臂具有不同于其他臂的振动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将顶盖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HDD的致动器组件及布线基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排列状态的所述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所述致动器组件的臂的一部分及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致动器组件的臂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实施方式的盘装置进行说明。
此外,公开终归只不过是一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保持发明的主旨的适当变更且能够容易想到的方案,当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关于附图,有时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与实施方式相比,关于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进行表示,但这终归只是一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附图中,有时对与关于已经出现的附图前述过的同样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作为盘装置,对第1实施方式的硬盘驱动器(HDD)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将顶盖卸下而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HDD的分解立体图。
HDD具备扁平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壳体10。壳体10具有上表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的基体12和顶盖14。基体12具有与顶盖14隔开间隙相对的矩形形状的底壁12a、和沿着底壁12a的周缘立起设置的侧壁12b,例如由铝一体地成形。顶盖14例如由不锈钢形成为矩形板状。顶盖14通过多个螺钉13而螺纹紧固于基体12的侧壁12b,将基体12的上部开口封堵。
在壳体10内,设置有作为记录介质的多张例如6张磁盘18、和对磁盘18进行支承并使其旋转的作为驱动部的主轴马达19。主轴马达19配设于底壁12a上。各磁盘18例如形成为直径96mm(约3.5英寸)且在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具有磁记录层。磁盘18互相同轴地嵌合于主轴马达19的未图示的毂,并且由夹簧20夹紧而固定于毂。在一例中,6张磁盘18隔开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层叠配置。另外,磁盘18被支承为处于与基体12的底壁12a平行的位置的状态。磁盘18通过主轴马达19而以预定的转速旋转。
此外,磁盘18不限定于6张,可以增减。
在壳体10内,设置有对磁盘18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多个磁头17、和将这些磁头17支承为相对于磁盘18移动自如的头致动器组件(有时称作头致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头致动器组件构成为被分割为多个致动器组件、例如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分体致动器组件。第1及第2致动器组件22A、22B被支承为绕立起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的共用的支承轴(旋转轴)26转动自如。
在壳体10内,设置有使第1及第2致动器组件22A、22B转动并定位的音圈马达(VCM)24、在磁头17移动到磁盘18的最外周时将磁头17保持在离开磁盘18的卸载位置的斜坡加载机构25、以及安装有转换连接器等电子零件的布线基板单元(FPC单元)21。
在底壁12a的外表面,螺纹紧固有未图示的印刷电路基板。印刷电路基板构成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主轴马达19的动作,并且经由布线基板单元21而控制VCM24及磁头17的动作。
图2是示出分体致动器组件及布线基板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排列状态的分体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分体致动器组件具有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第1及第2致动器组件22A、22B彼此重叠配置,另外,设置成能够绕立起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的共用的支承轴26彼此独立地转动。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构成为几乎相同的构造。在一例中,将配置于上侧的致动器组件设为第1致动器组件22A,将配置于下侧的致动器组件设为第2致动器组件22B。
第1致动器组件22A具备:致动器块(第1致动器块)29、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4根臂30、安装于各臂30的头悬架组件(有时也称作头万向节组件(HGA))32、以及被支承于头悬架组件的磁头17。致动器块29具有内孔31,在该内孔31装配有轴承单元(单元轴承)50。致动器块29通过轴承单元50而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26。
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块29及4根臂30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0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出。4根臂30彼此隔开间隙,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4根臂30形成为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第1致动器组件22A具有从致动器块29向与臂30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承框架34。音圈36被支承于支承框架34。如图1及图2所示,音圈36位于设置于基体12的一对磁轭38之间,与这些磁轭38及几个固定于磁轭38的磁体39一起构成了VCM24。
如图2及图3所示,第1致动器组件22A具备6根头悬架组件32,这些头悬架组件32分别安装于各臂30的延伸端。多个头悬架组件32包括向上支承磁头17的向上头头悬架组件、和向下支承磁头17的向下头头悬架组件。这些向上头及向下头悬架组件通过将同一构造的头悬架组件改变上下朝向地配置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在最上部的臂30安装有向下头悬架组件,在最下部的臂30(30a)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在其他2根臂30的各自,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及向下头悬架组件这2根头悬架组件。
6根头悬架组件32从4根臂30延伸出,彼此几乎平行,且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被支承于上下1组的向下头悬架组件32及向上头悬架组件32的2个磁头17,隔开预定的间隔而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这些磁头17位于与相对应的磁盘18的两面相对的位置。
如图2概略所示,悬架组件32具有细长的板簧状的悬架(基体板及加载梁)和细长的带状的柔性件(布线部件)74。柔性件74的顶端侧部分安装于加载梁及基体板的表面上,柔性件74的基端侧部分沿着臂30延伸至臂30的基端部。磁头17搭载于在柔性件74的顶端部设置的未图示的万向节部(弹性支承部)。柔性件74的布线电连接于磁头17的读元件、写元件、加热器、及其他部件。
柔性件74的基端侧部分接合于在致动器块29的设置面设置的柔性印刷布线基板(FPC)的接合部(布线基板)46。
另一方面,第2致动器组件22B具有与第1致动器组件22A几乎相同的结构。即,如图2及图3所示,第2致动器组件22B具有内置有轴承单元的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4根臂30、分别安装于臂30的6根头悬架组件32、搭载于各头悬架组件的磁头17、以及支承着音圈36的支承框架34。
致动器块29经由轴承单元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26。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被支承于支承轴26的基端部(底壁12a侧的半部分),同轴地配置于第1致动器块29的下方。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与第1致动器块29隔开些微间隙而相对。
致动器块29及4根臂30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0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出。4根臂30彼此隔开间隙,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4根臂30形成为与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臂30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最下部的臂30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最上部的臂30b位于同第1致动器组件22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之间的边界最相邻的位置。最下部的臂30a与最上部的臂30b隔开预定的间隔,彼此几乎平行地相对。
驱动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VCM24与驱动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VCM24彼此独立地设置。由此,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能够绕支承轴26分别独立地驱动(转动)。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在各臂30贴附有阻尼器52。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在最上部、第2根、第3根臂30的上表面(朝向顶盖14侧的上表面)分别贴附有阻尼器52。在最下部的臂30a的下表面(所述边界侧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a。
在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在最上部的臂30b的上表面(所述边界侧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b,在第2根、第3根以及最下部的臂30的下表面(朝向底壁12a侧的下表面)分别贴附有阻尼器52。
图4是示出阻尼器的一例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阻尼器52各个、例如阻尼器52b具有粘弹性层V1和束缚层C1的2层构造。粘弹性层V1使用粘弹性体,束缚层C1使用例如不锈钢等刚性比粘弹性层高的材料。粘弹性层V1及束缚层C1形成为几乎同一平面形状,在一例中,形成为与臂30的平面形状几乎相等的平面形状。并且,阻尼器52在将粘弹性层V1贴附于臂30的表面的状态下覆盖着臂30的表面。在臂30因振动而发生了变形时,通过臂30与束缚层C1之间的粘弹性层V1形变而产生振动衰减效果。通常,阻尼器的层厚越厚,或者阻尼器的平面面积越大,则衰减效果越大。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致动器组件中,至少1根臂30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贴附于最下部的臂30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最相邻的臂)的阻尼器52a形成为比贴附于其他臂30的其他阻尼器52厚。在一例中,在阻尼器52的粘弹性层V1的层厚为50μm、束缚层C1的层厚为50μm的情况下,阻尼器52a的粘弹性层V1的层厚形成为80~100μm,束缚层C1的层厚形成为50μm。因而,阻尼器52a能够发挥比其他阻尼器52高的振动衰减效果。由此,贴附有阻尼器52a的最下部的臂30a、即与致动器组件22A、22B之间的边界相邻的臂30a,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阻尼器52a与其他阻尼器52相比振动衰减效果高,所以,臂30a与其他臂30相比,发生振动减低。
此外,在提高阻尼器52a的振动衰减特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使粘弹性层V1变厚而将束缚层C1的层厚形成为比其他阻尼器52的束缚层的层厚厚。或者,也可以将阻尼器52a的粘弹性层V1的层厚及束缚层C1的层厚双方形成为比其他阻尼器52的各层厚厚。进而,通过将阻尼器52a的粘弹性层V1的材料或者束缚层C1的材料改变成阻尼器52的材料,也能够使得振动衰减效果变高。
在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贴附于最上部的臂30b(与第1致动器组件22A最相邻的臂)的阻尼器52b形成为比贴附于其他臂30的其他阻尼器52厚。在一例中,在阻尼器52的粘弹性层V1的层厚为50μm、束缚层C1的层厚为50μm的情况下,阻尼器52b的粘弹性层V1的层厚形成为80~100μm,束缚层C1的层厚形成为50μm。因而,阻尼器52b能够发挥比其他阻尼器52高的振动衰减效果。由此,贴附有阻尼器52b的最上部的臂30b、即与致动器组件22A、22B之间的边界相邻的臂30b,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阻尼器52b与其他阻尼器52相比振动衰减效果高,所以,臂30b与其他臂30相比发生振动减低。
如图2所示,FPC单元21具有连接于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第1FPC单元21a、和连接于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第2FPC单元21b。
第1FPC单元21a一体地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基体部42a、从基体部42a的一侧缘延伸出的带状的中继部44a、以及与中继部44a的顶端相连续地设置的接合部(第1布线基板)46a。基体部42a、中继部44a以及接合部46a由柔性印刷布线基板(FPC)形成。柔性印刷布线基板具有聚酰亚胺等的绝缘层、形成于该绝缘层上并形成布线、连接焊盘等的导电层、以及覆盖导电层的保护层。
在基体部42a上,安装有转换连接器47a、未图示的多个电容器等电子零件,电连接于FPC的布线。在基体部42a贴附有作为加强板而发挥功能的金属板45a。金属板45a及基体部42a弯折成几乎L字形状。基体部42a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上。中继部44a从基体部42a的侧缘朝向第1致动器组件22A延伸。设置于中继部44a的延伸端的接合部46a,贴附于第1致动器块29的一侧面(设置面),而且,通过固定螺钉而螺纹紧固固定于设置面。
各柔性件74的连接端部与接合部46a重叠配置,电接合且机械地接合于接合部46a。由此,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6个磁头17分别通过柔性件74的布线、第1FPC单元21a的接合部46a、中继部44a,电连接于基体部42a。而且,基体部42a经由转换连接器47a,电连接于壳体10的底面侧的印刷电路基板。
同样,第2FPC单元21b一体地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基体部42b、从基体部42b的一侧缘延伸出的带状的中继部44b、以及与中继部44b的顶端连续地设置的未图示的接合部。基体部42b、中继部44b以及接合部由柔性印刷布线基板(FPC)形成。
在基体部42b上,安装有转换连接器47b、未图示的多个电容器等电子零件,电连接于FPC的布线。基体部42b与第1FPC单元21a的基体部42a相邻,且排列而配置,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上。中继部44b从基体部42b的侧缘朝向第2致动器组件22B延伸。设置于中继部44b的延伸端的接合部贴附于第2致动器块29的一侧面(设置面),而且,通过固定螺钉而螺纹紧固固定于设置面。
各柔性件74的连接端部与接合部重叠配置,电接合且机械地接合于接合部。由此,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6个磁头17分别通过柔性件74的布线、第2FPC单元21a的接合部、中继部44b,电连接于基体部42b。而且,基体部42b经由转换连接器47b,电连接于壳体10的底面侧的印刷电路基板。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分体致动器组件中,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振动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振动有时通过支承轴26而相互干涉。若产生这样的相互干涉,则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部附近的振动响应变大。
应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HDD中,在位于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附近、即位于第1致动器组件22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之间的边界附近的臂30a及臂30b贴附有层厚厚的阻尼器52a、52b。因此,即便是在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部附近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减低臂30a、30b的振动。由此,能够防止臂30a、30b与磁盘18的接触,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在臂30a与臂30b之间,没有配置磁盘18,所以,即便使阻尼器52a、52b的层厚变厚,阻尼器与磁盘也不会接近。由此,能够防止阻尼器52a、52b与磁盘18的接触,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依据以上记载,根据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抑制头致动器的臂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
接着,对其他实施方式的HDD进行说明。在以下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以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部分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致动器组件的臂的俯视图。
如图5所示,根据第2实施方式,贴附于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4根臂30、30a的阻尼器52全部形成为同一层厚。贴附于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4根臂30、30b的阻尼器52全部形成为同一层厚。
在致动器组件中,至少1根臂30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最下部的臂30a形成为不同于其他3根臂30的形状。图6的(a)示出了上部侧的3根臂30的平面形状。各臂30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具有包含第1透孔33的多个透孔。图6的(b)示出了最下部的臂30a的平面形状。臂30a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具有包含第1透孔33的多个透孔。在此,臂30a的第1透孔33设为了开口面积比其他臂30的第1透孔33大的透孔。即,臂30a具有比其他臂30的平面面积小的平面面积,质量比其他臂30小。由此,最下部的臂30a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臂30a形成为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固有振动频率。
在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最上部的臂30b形成为不同于其他3根臂30的形状。图6的(a)示出了下部侧的3根臂30的平面形状。各臂30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具有包含第1透孔33的多个透孔。图6的(b)示出了最上部的臂30b的平面形状。臂30b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具有包含第1透孔33的多个透孔。臂30b的第1透孔33设为了开口面积比其他臂30的第1透孔33大的透孔。即,臂30b具有比其他臂30的平面面积小的平面面积,质量比其他臂30小。由此,最上部的臂30b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臂30b形成为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固有振动频率。
在第2实施方式中,HDD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HDD相同。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HDD的致动器组件,即便是在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部附近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整位于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附近、即第1致动器组件22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之间的边界附近的臂30a及臂30b的固有振动频率来减低振动。由此,能够防止臂30a、30b与磁盘18的接触,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依据以上记载,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得到抑制头致动器的臂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
此外,臂不限于第1透孔的形状、大小不同的结构,也可以设为臂的外形不同的结构、臂的板厚不同的结构。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在提高阻尼器的振动衰减特性的情况下,通过代替使阻尼器的层厚变厚而使阻尼器的平面面积比其他阻尼器的平面面积大,能够提高振动衰减特性。在第3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至少1根臂的阻尼器具有比设置于其他臂的阻尼器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如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HDD具有奇数张、例如5张磁盘18。分体致动器组件具有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第1及第2致动器组件22A、22B彼此重叠配置,另外,设置成能够绕立起设置于基体12的底壁12a的共用的支承轴26彼此独立地转动。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构成为几乎相同的构造。
配置于上侧的第1致动器组件22A具备:致动器块(第1致动器块)29、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3根臂30、安装于各臂30的5根头悬架组件32、以及被支承于头悬架组件的磁头17。
致动器块29及3根臂30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0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出。3根臂30彼此隔开间隙,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3根臂30形成为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第1致动器组件22A具有从致动器块29向与臂30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承框架34。音圈36被支承于支承框架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在最上部的臂30安装有向下头悬架组件,在中间的臂30及最下部的臂30a的各自,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及向下头悬架组件这2根头悬架组件。
配置于下侧的第2致动器组件22B具有: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3根臂30、分别安装于臂30的5根头悬架组件32、搭载于各头悬架组件的磁头17、以及支承着音圈的支承框架34。
致动器块29经由轴承单元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26。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被支承于支承轴26的基端部(底壁12a侧的半部分),同轴地配置于第1致动器块29的下方。致动器块(第2致动器块)29与第1致动器块29隔开些微间隙而相对。
致动器块29及3根臂30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0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出。3根臂30彼此隔开间隙,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3根臂30形成为与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臂30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最下部的臂30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最上部的臂30b位于同第1致动器组件22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之间的边界最相邻的位置。最下部的臂30a与最上部的臂30b隔开预定的间隔,彼此几乎平行地相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致动器组件22A中,在最下部的臂30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在中间的臂30及最上部的臂30b的各自,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及向下头悬架组件这2根头悬架组件。
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10根头悬架组件32从6根臂30延伸出,彼此几乎平行地,且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被支承于上下1组的向下头悬架组件32及向上头悬架组件32的2个磁头17,隔开预定的间隔而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这些磁头17位于与相对应的磁盘18的两面相对的位置。
在磁盘18为奇数张的情况下,位于层叠方向的正中的磁盘18配置于第1致动器组件22A的最下部的臂30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的最上部的臂30b之间。因此,安装于最下部的臂30a的向下头悬架组件32的磁头17与安装于最上部的臂30b的向上头悬架组件32的磁头17位于与正中的磁盘18的两面相对的位置。
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能够绕支承轴26分别独立地驱动(转动)。
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及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在各臂30贴附有阻尼器52。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在最上部及中间的2根臂30的上表面(朝向顶盖14侧的上表面)分别贴附有阻尼器52。在最下部的臂30a的下表面(边界侧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a。
在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在最上部的臂30b的上表面(边界侧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b,在中间及最下部的2根臂30的下表面(朝向底壁12a侧的下表面)分别贴附有阻尼器52。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致动器组件中,至少1根臂30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致动器组件22A中,贴附于最下部的臂30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最相邻的臂)的阻尼器52a具有比贴附于其他臂30的其他阻尼器52大的平面面积。在一例中,关于阻尼器52a,臂30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其他阻尼器52的该长度长,平面面积比其他阻尼器52的平面面积大。此外,阻尼器52、52a的层厚共通。
阻尼器52a通过使平面面积变大而能够发挥比其他阻尼器52高的振动衰减效果。由此,贴附有阻尼器52a的最下部的臂30a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阻尼器52a与其他阻尼器52相比振动衰减效果高,所以,臂30a与其他臂30相比发生振动减低。
在第2致动器组件22B中,贴附于最上部的臂30b(与第1致动器组件22A最相邻的臂)的阻尼器52b具有比贴附于其他臂30的其他阻尼器52大的平面面积。在一例中,关于阻尼器52b,臂30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其他阻尼器52的该长度长,平面面积比其他阻尼器52的平面面积大。此外,阻尼器52、52b的层厚共通。
阻尼器52b通过使平面面积变大而能够发挥比其他阻尼器52高的振动衰减效果。由此,贴附有阻尼器52b的最上部的臂30b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阻尼器52b与其他阻尼器52相比振动衰减效果高,所以,臂30b与其他臂30相比发生振动减低。
在第3实施方式中,致动器组件及HDD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HDD相同。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HDD的致动器组件,即便是在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部附近发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低位于支承轴26的轴向的中央附近、即第1致动器组件22A与第2致动器组件22B之间的边界附近的臂30a及臂30b的振动。由此,能够防止臂30a、30b与磁盘18的接触,谋求可靠性的提高。
在磁盘18的设置张数为奇数张的情况下,正中的磁盘配置于臂30a、30b之间。在该情况下,贴附于臂30a、30b的阻尼器52a、52b与磁盘18的间隔接近,所以,难以增加阻尼器52a、52b的层厚。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使阻尼器52a、52b的层厚变厚而设为了使平面面积变大的结构,所以,能够在防止阻尼器52a、52b与磁盘18的接触的同时,谋求振动衰减效果的提高。
依据以上记载,根据第3实施方式,能够得到抑制头致动器的臂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
(第4实施方式)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HDD的致动器组件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根据第4实施方式,HDD的致动器组件22构成为单个致动器组件。致动器组件22具备:经由未图示的轴承单元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轴26的致动器块29、从致动器块29延伸出的7根臂30、安装于各臂30的头悬架组件32、以及被支承于头悬架组件的磁头17。
致动器块29及7根臂30由铝等一体成形,构成了所谓的E块。臂30例如形成为细长的平板状,从致动器块29向与支承轴26正交的方向延伸出。7根臂30彼此隔开间隙,平行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7根臂30形成为同一尺寸、同一形状。
致动器组件22具有从致动器块29向与臂30相反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承框架34。构成VCM的未图示的音圈被支承于支承框架34。
致动器组件22具备12根头悬架组件32,这些头悬架组件32分别安装于各臂30的延伸端。在致动器组件22中,在最上部的臂30安装有向下头悬架组件32,在最下部的臂30设置有向上头悬架组件32,在其他5根臂30的各自,安装有向上头悬架组件32及向下头悬架组件32这2根头悬架组件。
被支承于上下1组的向下头悬架组件32及向上头悬架组件32的2个磁头17,隔开预定的间隔而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这些磁头17位于与相对应的磁盘18的两面相对的位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致动器组件22中,至少1根臂30具有不同于其他臂30的振动特性。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致动器组件22中,在最下部的臂30的上表面(与顶盖14相对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在最下部的臂30的下表面(与底壁12a相对的面)贴附有阻尼器52。在其他臂30没有设置阻尼器。
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阻尼器52具有粘弹性层和束缚层的2层构造。粘弹性层使用粘弹性体,束缚层使用例如不锈钢等刚性比粘弹性层高的材料。粘弹性层及束缚层形成为几乎同一平面形状,在一例中,形成为与臂30的平面形状几乎相等的平面形状。并且,阻尼器52在将粘弹性层贴附于臂30的表面的状态下覆盖着臂30的表面。在臂30因振动而发生了变形时,通过臂30与束缚层之间的粘弹性层形变而产生振动衰减效果。
如上述那样,最上部的臂30及最下部的臂30贴附有阻尼器52,所以,振动特性与其他臂30不同。即,通过阻尼器52的振动衰减效果,最上部及最下部的臂30与其他臂30相比发生振动减低。
因而,在外部冲击等作用于HDD时,能够抑制致动器组件22的最上部的臂及最下部的臂的振动,防止臂30与顶盖14的碰撞、臂30与底壁12a的碰撞、以及臂30与磁盘18的接触。依据以上记载,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抑制致动器组件的臂的振动而可靠性提高了的盘装置。
此外,使臂的振动特性不同的结构不限于贴附阻尼器的情况,也可以是使得臂的形状成为不同于其他臂的形状的形状的结构。
本发明并非原封不动地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另外,也可以利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头致动器组件不限于第1及第2这2个,也可以分割成3个以上的致动器组件。磁盘不限于6张,也可以设为7张以上或者5张以下,臂及头悬架组件的数量以及磁头的数量也根据磁盘的设置张数而增减即可。
变更振动特性的臂不限于最上部或者最下部的臂,可以选择其他任意的臂。构成盘装置的要素的材料、形状、大小等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盘装置,具备分别具有记录层的多个盘状的记录介质、和致动器组件,
所述致动器组件具有:致动器块,被支承为能够绕旋转轴转动;多根臂,从所述致动器块延伸出;以及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臂并支承着磁头,
所述多根臂中的至少1根臂具有不同于其他臂的振动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致动器组件,具备仅贴附于所述至少1根臂的阻尼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致动器组件具备分别贴附于所述多个臂的多个阻尼器,所述至少1根臂的阻尼器,衰减特性不同于其他臂的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装置,
贴附于所述至少1根臂的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其他臂的阻尼器相比层厚厚或者平面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至少1根臂具有不同于所述其他臂的形状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至少1根臂具有比所述其他臂的平面面积小的平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致动器组件具备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排列设置的4根以上的所述臂,位于所述轴向的一端的臂及位于所述轴向的另一端的臂具有不同于其他臂的振动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装置,
所述致动器组件具备第1致动器组件和第2致动器组件,
所述第1致动器组件具有:第1致动器块,被支承为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转动;多根臂,从所述第1致动器块延伸出;以及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臂并支承着磁头,
所述第2致动器组件具有:第2致动器块,被支承为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转动,隔开间隙而与所述第1致动器块相对;多根臂,从所述第2致动器块延伸出;以及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臂并支承着磁头,
所述第1致动器组件的臂中的、与所述第2致动器组件最相邻的臂具有不同于其他臂的振动特性,
所述第2致动器组件的臂中的、与所述第1致动器组件最相邻的臂具有不同于其他臂的振动特性。
CN202110029381.6A 2020-09-16 2021-01-11 盘装置 Pending CN1142673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5669A JP2022049451A (ja) 2020-09-16 2020-09-16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0-155669 2020-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7379A true CN114267379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627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9381.6A Pending CN114267379A (zh) 2020-09-16 2021-01-11 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341997B2 (zh)
JP (1) JP2022049451A (zh)
CN (1) CN1142673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49451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2125632A (ja) * 2021-02-17 2022-08-2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4044670A (ja) * 2022-09-21 2024-04-0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972A (en) * 1981-07-30 1985-10-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 Swinging actuators for use in magnetic disc type memory devices
JPH0296988A (ja) * 1988-10-03 1990-04-09 Hitachi Ltd 回転円板型記録装置のアクセス機構
JPH08287625A (ja) * 1995-04-11 1996-11-01 Fujitsu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fpc、ブッシュタップ及びこれらを使用したディスク装置
US5905608A (en) * 1997-09-19 1999-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tuned outer arms for improved rotary actuator performance
US20020039259A1 (en) * 2000-09-26 2002-04-04 Minebea Co.,Ltd. Magnetic disk device
JP2002197821A (ja) * 2000-12-26 2002-07-12 Toshiba Corp ヘッド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US20030090838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Resonant frequency separation for an actuator assembly of a disc drive
US20030165033A1 (en) * 2002-01-31 2003-09-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ead sup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regenerator having this head support device
CN1650367A (zh) * 2002-10-30 2005-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头用促动器以及磁盘装置
US7016157B1 (en) * 1999-09-13 2006-03-21 Maxtor Corporation E-block having improve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d fragility
US20080151433A1 (en) * 2006-12-25 2008-06-26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Disk drive device and carriage of actuator used therein
US20090002894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Jeffrey Kerner Outer actuator arm constrained layer dampers
US7636222B1 (en) * 2006-02-10 2009-12-22 Maxtor Corporation Tuned mass actuator arms for decreasing track misregistration in a depopulated head suspension disk drive
US20130155547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Hajime Eguchi Damping material to increase a damping rat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2537B2 (en) 2005-06-24 2008-04-01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Tuned damper for disk drive actuator arm
US20110211280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Shiao-Hua Ch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 least one actuator arm damper covering at least one lightening hole in a hard disk drive to reduce track mis-registration (tmr)
US8345387B1 (en) * 2010-06-29 2013-01-0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with transverse plane damper
US10192575B1 (en) 2017-10-31 2019-01-2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plit actuator with multiple head stack assemblies bonded to bearing sleeves
JP7179712B2 (ja) * 2019-12-26 2022-11-2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2049451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2125632A (ja) * 2021-02-17 2022-08-2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972A (en) * 1981-07-30 1985-10-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 Swinging actuators for use in magnetic disc type memory devices
JPH0296988A (ja) * 1988-10-03 1990-04-09 Hitachi Ltd 回転円板型記録装置のアクセス機構
JPH08287625A (ja) * 1995-04-11 1996-11-01 Fujitsu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fpc、ブッシュタップ及びこれらを使用したディスク装置
US5905608A (en) * 1997-09-19 1999-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tuned outer arms for improved rotary actuator performance
US7016157B1 (en) * 1999-09-13 2006-03-21 Maxtor Corporation E-block having improve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d fragility
US20020039259A1 (en) * 2000-09-26 2002-04-04 Minebea Co.,Ltd. Magnetic disk device
JP2002197821A (ja) * 2000-12-26 2002-07-12 Toshiba Corp ヘッド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US20030090838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Resonant frequency separation for an actuator assembly of a disc drive
US20030165033A1 (en) * 2002-01-31 2003-09-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ead support device and recording regenerator having this head support device
CN1650367A (zh) * 2002-10-30 2005-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头用促动器以及磁盘装置
US7636222B1 (en) * 2006-02-10 2009-12-22 Maxtor Corporation Tuned mass actuator arms for decreasing track misregistration in a depopulated head suspension disk drive
US20080151433A1 (en) * 2006-12-25 2008-06-26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Disk drive device and carriage of actuator used therein
CN101211564A (zh) * 2006-12-25 2008-07-02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磁盘驱动装置和用于其中的致动器的托架
US20090002894A1 (en) * 2007-06-28 2009-01-01 Jeffrey Kerner Outer actuator arm constrained layer dampers
US20130155547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Hajime Eguchi Damping material to increase a damping rat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10507B2 (en) 2023-07-25
JP2022049451A (ja) 2022-03-29
US20220084553A1 (en) 2022-03-17
US11341997B2 (en) 2022-05-24
US20230317112A1 (en) 2023-10-05
US20220230662A1 (en)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9021B (zh) 盘装置
US9324345B2 (en) Suspension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with the same
CN111696582B (zh) 盘装置
US6879466B1 (en) Disk drive including an actuator with a constrained layer damper disposed upon an actuator body lateral surface
CN114267379A (zh) 盘装置
US7414813B2 (en) Vibration damped flexible circuit for use in a hard disk drive
CN111724819B (zh) 盘装置
US10937454B2 (en) Actuator assembly having dual sensors for detecting the vibration on magnetic disk device
US20050219738A1 (en) Insulation sheet and disk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7039431B2 (ja) ディスク装置用の配線基板ユニット、ディスク装置用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ク装置
US11527262B2 (en) Disk device having a multi-actuator assembly with a protective member attached to the tip of an actuator arm
CN113053421B (zh) 盘装置
CN115602203A (zh) 盘装置
US20070201163A1 (en) Disk device
US11276425B2 (en) Disk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960001250B1 (ko) 자기 디스크드라이브
JP4908615B2 (ja) ヘッド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JP2022034298A (ja) ディスク装置
JP202014495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US10811040B2 (en) Disk device
JP4435247B2 (ja) ヘッドスタック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20090168252A1 (en) Head stack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10055750A (ja) ヘッドスタック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