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240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240A
CN114265240A CN202111634388.7A CN202111634388A CN114265240A CN 114265240 A CN114265240 A CN 114265240A CN 202111634388 A CN202111634388 A CN 202111634388A CN 114265240 A CN114265240 A CN 114265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
lamp plate
gap
lamp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43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240B (zh
Inventor
罗菲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43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拼接灯板,所述拼接灯板由多块灯板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灯板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灯板包括灯板上表面和倒角面,所述灯板上表面为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倒角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将所述灯板上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原本不能被反射到所述倒角面对应缝隙的上方的光线,被所述倒角面反射,汇聚到所述倒角面对应的缝隙处上方,以解决所述显示装置对应所述缝隙位置处的暗影问题。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Mini LED(Mini light-emitting diode)灯板受限于加工工艺、良率、形变等因素,不能做得太大,所以在大尺寸显示屏上,大多采用多个小型Min LED灯板拼接而成,相邻的灯板之间会产生缝隙,导致显示装置在进行显示时对应灯板位置处,会出现暗线等问题。
现有的通常是在所述缝隙对应的位置处,增加例如反射片、灯管、扩散板和棱镜等结构对所述缝隙处进行补光方式,以缓解暗线等问题;但是增加结构会导致灯板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变大,而且还需要考虑增加的结构与灯板或背板之间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在保证解决显示装置显示时对应缝隙处会出现暗线等问题的同时,不增加多余的结构,不会使得缝隙进一步的扩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拼接灯板,所述拼接灯板由多块灯板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灯板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灯板包括灯板上表面和倒角面,所述灯板上表面为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倒角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可选的,所述倒角面包括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和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长度与所述缝隙的长度相同。
可选的,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所述倒角面还包括第二倒角面,所述第二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所述第二倒角面和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倒角面上,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反射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反射层的表面设置有油墨网点,所述油墨网点由多个墨点组成,且所述第二反射层越靠近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所述墨点的面积越小;所述第二反射层越靠近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所述墨点之间的间距越大。
可选的,从所述第二反射层远离所述缝隙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缝隙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倒角面包括第一倒角面和第二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顶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倒角面的底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面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倒角面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二倒角面的底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倒角面的顶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所述第二倒角面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面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倒角面的腰和所述第二倒角面的腰共线;其中,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所述第二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
可选的,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夹角范围在162-170度。
可选的,所述倒角面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对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相对于在所述缝隙对应的位置处,增加例如反射片、灯管、扩散板和棱镜等结构对所述缝隙处进行补光以缓解暗线等问题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不需要增加多余的结构就可以对缝隙处进行补光,避免了灯板发生磕碰的可能,也不会使得缝隙的宽度变大;而且不需要对所述背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放置多余的结构;并且倒角面与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倒角面反射出的光线可以汇聚在缝隙的上方位置处,补光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拼接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种拼接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三种拼接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第四种拼接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局部放大图。
其中,10、显示装置;20、背光模组;100、背板;200、拼接灯板;210、灯板;211、灯板上表面;220、倒角面;221、第一倒角面;222、第二倒角面;223、第一反射层;230、侧壁;240、主体部;250、倾斜部;260、缝隙;270、发光二极管;280、弧面;290、第二反射层;291、墨点;300、光学膜片;400、胶框;500、泡棉;60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600和背光模组20,所述背光模组20和显示面板600对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20为所述显示面板600提供背光源。
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20包括背板100和拼接灯板200,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泡棉500和胶框400,所述背板600、拼接灯板200、光学膜片300、泡棉500和显示面板600依次堆叠设置,所述胶框400围绕所述显示面板600、泡棉500、光学膜片300和所述拼接灯板200的边缘设置。
其中,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拼接灯板的截面示意图,所述拼接灯板200由多块灯板210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灯板210之间具有缝隙260,所述灯板210包括灯板上表面211和倒角面220,所述灯板上表面211为所述灯板210远离所述背板100的一侧,所述倒角面220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211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一侧,所述倒角面220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倒角面220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223。
其中,第一反射层223可以理解为灯板210的表面涂布的白油;通常,所述灯板210的表面都会涂布有白油,对灯板210表面的发光二极管27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利用。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相邻所述灯板210包括倾斜部250和主体部240,所述倾斜部250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40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一端,所述倾斜部250一端与所述灯板210的出光面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缝隙260处倾斜,所述倾斜部250上设置有倒角面220,所述倒角面220一端与所述灯板210设置发光二极管的一面连接,延伸至所述缝隙260处;所述倒角面220靠近所述灯板210设置发光二极管的一面的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倒角面220靠近所述缝隙260一端的高度,并且所述倾斜部250和所述主体部240一体成型。
通过在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位置处设置倒角面220,所述倒角面220对灯板210上发光二极管27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且将光朝向倒角面220对应缝隙260的上方汇聚,提高了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设置有倒角面220处的亮度,消除了所述显示装置10会在缝隙260对应位置处出现暗影的问题。
相对于在所述缝隙260对应的位置处,增加例如反射片、灯管、扩散板和棱镜等结构对所述缝隙260处进行补光的方案来说,本申请不需要增加多余的结构就能对缝隙260处进行补光,避免了所述灯板210发生磕碰的可能,所述倒角面朝向所述缝隙的上方进行聚集补光,补光的效率更高。
相对于在背板100对应所述缝隙260的位置设置一个凸起部,用凸起部对所述灯板210上的光进行反射的方案来说,所述凸起部需要设置在所述缝隙260之间,且高度超过所述灯板210,才能对所述灯板210上的光进行反射,而这样是的所述灯板210之间的间距变大,且所述灯板210容易于所述凸起部发生磕碰,造成显示面板600的破损。
其中,所述倒角面220包括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和第二倒角面222,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位于所述灯板210的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侧边,所述第二倒角面222位于所述灯板210的转角处,且一个灯板210上的第二倒角面222位于两条相邻的第一倒角面221之间。
具体的下面通过三种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四块灯板210矩阵排列拼接组成拼接灯板20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然四块以上灯板210同样适用。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3和图4,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和所述灯板上表面2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长度与所述缝隙260的长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第一倒角面221沿着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缝隙260处的侧边延伸,且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长度与所述缝隙260的长度对应,通过在所述缝隙260对应的所述灯板210上设置与所述缝隙260长度相同的第一倒角面221,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可以将所述灯板210发出的光朝向所述缝隙260的上方反射,且填充整条所述缝隙260的上方,即对所述拼接灯板200上的所有缝隙260进行补光,提高了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所述缝隙260处的亮度,避免了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所述缝隙260的位置出现暗线的问题。
并且,本实施例在所述缝隙260两边的灯板210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且两个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对应设置,共同对所述缝隙260进行补光,进一步的提高了所述缝隙260上方的亮度。
其中,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背板100侧壁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第一倒角面221,提升整个显示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并且在灯板210进行组装的时候不需要对灯板210进行定位选择,便可以直接安装,而且统一了拼接灯板200中的每一个灯板210的规格;当然,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背板100侧壁的一侧还可以不设置有第一倒角面221,以减少灯板210的制成,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拼接灯板200包括第二反射层290,所述第二反射层290设置在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上,所述第二反射层290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的反射率,也大于所述第一反射层223的反射率。所述第一反射层223,即白油的反射率为70%~76%之间,本申请的第二反射层290为反射纸,所述反射纸的反射率为90%~96%,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反射效率,且所述反射纸的厚度为0.1mm,这样不会影响到所述显示装置10的结构,所述反射纸覆盖所述第一倒角面221,所述反射纸和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之间通过粘胶连接固定,这样的连接固定方式更加的稳固。其中,所述第二反射层290还可以是反射片、反射板等其它具备反射能力的结构。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反射层290的表面设置有油墨网点,所述油墨网点由多个墨点291组成,且所述第二反射层290越靠近所述缝隙260处对应的所述墨点291的面积越小,所述第二反射层290越靠近所述缝隙260处对应的所述墨点291之间的间距越大。
在所述第二反射层290上印刷网状的墨点291,可以使得反射出来的光更加的柔和,且使得所述第二反射层290和所述灯板210之间的过渡更加的平缓。
还可以不设置油墨网点,而是从控制所述第二反射层290远离所述缝隙260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层290的反射率逐渐增大。即印刷上渐变的图层,所述渐变的图层越靠近所述灯板210的出光面反射率越低,越靠近所述缝隙260处的反射率越高,操作更加容易,效果更佳。
所述灯板210还包括侧壁230,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一边与所述灯板210的侧壁230连接,另一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连接。即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不是直接与所述灯板210的上下表面连接,而是通过所述灯板上表面211、第一倒角面221、侧壁230、灯板210的下表面依次连接,所述灯板210的下表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是相对的,且所述侧壁230与所述灯板210的下表面垂直,所述侧壁230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垂直,这样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在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缝隙260一侧便不会形成尖角,不会使得灯板210的边缘变得十分的锋利,避免在安装所述灯板210时发生磕碰,导致灯板210的第一倒角面221破损。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侧壁230,直接将所述灯板上表面211、所述第一倒角面221、所述灯板210的下表面三者依次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反射面积,进一步的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所述缝隙260处的亮度。
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的夹角范围在162-170度。此范围的第一倒角面221可以将所述灯板210射出的光很好的朝向所述缝隙260的上方进行反射,并且聚焦在所述显示面板600对应的位置处。
结合图6所示,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270。本方案将所述灯板210上,且靠近所述缝隙260那一排的的发光二极管270,移到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上,这样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上设置的发光二极管270的斜率和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相同,对应着所述缝隙260的上方进行照射,解决的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所述缝隙260处会出现暗线的问题。
结合图7所示,所述第一倒角面221还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弯曲的弧面,即所述第一倒角面朝向所述灯板210内弯曲形成弧面280,所述弧面280的弧口朝向所述缝隙260的上方。进一步将光线反射汇聚到所述缝隙260的上方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四块灯板210矩阵排列拼接组成拼接灯板20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然四块以上灯板210同样适用。
图8是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图9是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局部放大图,结合图8和图9,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倒角面220还包括第二倒角面222。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210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所述第二倒角面222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211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所述第二倒角面222和所述灯板上表面2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倒角面222朝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的交界点的上方。
即,两个相邻的所述灯板210之间形成一条缝隙260,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210会形成四条所述缝隙260,而四条所述缝隙260会形成十字形的缝隙,而所述十字形的缝隙中间是一个交界点,在所述灯板210靠近交界点的位置设置第二倒角面222,且所述第二倒角面222朝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的交界点的上方,所述灯板210上发出的光就会被所述第二倒角面222,反射到所述十字形的缝隙的交界点的上方;对所述十字形的缝隙的交界点的上方进行补光,防止所述显示装置10对应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形成暗点。
其中,还可以在所述灯板210的转角处均设置第二倒角面222,这样在对所述灯板210进行组装时就不需要进行分类,特别是在应对四个以上的灯板210进行拼接的时候,任何一个灯板210均可以设置在整个所述拼接灯板200的任意位置处,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并且当所述拼接灯板200种的一个灯板210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就不需要单独生产对应的灯板210,将所述灯板210的规格统一化,降低拼接难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以四块灯板210矩阵排列拼接组成拼接灯板20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然四块以上灯板210同样适用。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图,图11是本申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灯板的俯视局部放大图,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倒角面220包括第一倒角面210和第二倒角面222;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在所述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顶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底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211,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二倒角面222在所述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二倒角面222的底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211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倒角面222的顶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211,所述第二倒角面222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面222底边的长度;所述第一倒角面221的腰和所述第二倒角面222的腰共线;其中,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210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所述第二倒角面222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211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
其中,第二倒角面222在背板100上的正投影为梯形,且第二倒角面222的底边与灯板上表面211的边缘连接,即第二倒角面222较长的一边与灯板上表面211连接,由于越靠近灯板210下表面的位置处照射到的光越少,越靠近灯板上表面211的位置处照射到的光越多,这样提高了第二倒角面222的有效反射面积。
在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缝隙260的位置均设置第一倒角面221在所述所述灯板210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的位置均设置第二倒角面222;而且所述第一倒角面221位于所述灯板210的侧边,所述第二倒角面222位于所述灯板210的转角处,且一个灯板210上的第二倒角面222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倒角面221之间。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和所述第二倒角面222相互配合,对所述拼接灯板200的所有缝隙260进行补光,解决显示面板600对应所述缝隙260位置处出现的暗线暗点的问题。
并且在所述灯板210的侧边均设置第一倒角面221,在灯板210的转角处均设置第二倒角面222,使得拼接灯板200中的每个灯板210的规格的相同,当其中任意一个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不需要定制特殊规格的灯板210;还有特别是当灯板的数量超过四个以上甚至更多的时候,所述灯板进行拼接组装就不需要对灯板210进行分类定位,提升拼接灯板200的组装效率。
其中,所述灯板210靠经所述背板100侧壁的位置处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一倒角面221和所述第二倒角面222,可以减少灯板210的制程,提高灯板210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拼接灯板,所述拼接灯板由多块灯板拼接而成,相邻所述灯板之间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括灯板上表面和倒角面,所述灯板上表面为所述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缝隙的一侧,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倒角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包括第一倒角面,所述第一倒角面和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长度与所述缝隙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
所述倒角面还包括第二倒角面,所述第二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所述第二倒角面和所述灯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倒角面上,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反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表面设置有油墨网点,所述油墨网点由多个墨点组成,且所述第二反射层越靠近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所述墨点的面积越小;所述第二反射层越靠近所述缝隙处,对应的所述墨点之间的间距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反射层远离所述缝隙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缝隙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包括第一倒角面和第二倒角面;
所述第一倒角面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顶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倒角面的底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倒角面的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面底边的长度;
所述第二倒角面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为梯形,所述第二倒角面的底边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倒角面的顶边远离所述灯板上表面,所述第二倒角面顶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面底边的长度;
所述第一倒角面的腰和所述第二倒角面的腰共线;
其中,四个相邻的所述灯板之间形成十字形的缝隙,所述第二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灯板上表面靠近所述十字形的缝隙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与所述灯板上表面的夹角范围在162-17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面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对应设置,所述背光模组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CN202111634388.7A 2021-12-29 2021-12-2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65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4388.7A CN114265240B (zh) 2021-12-29 2021-12-2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4388.7A CN114265240B (zh) 2021-12-29 2021-12-2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40A true CN114265240A (zh) 2022-04-01
CN114265240B CN114265240B (zh) 2022-09-27

Family

ID=8083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4388.7A Active CN114265240B (zh) 2021-12-29 2021-12-29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524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7238A (zh) * 2022-07-2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80909A (zh) * 2023-03-22 2023-04-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US11754880B1 (en) 2022-05-06 2023-09-12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313A1 (ja) * 2010-11-05 2012-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60004006A1 (en) * 2014-01-21 2016-01-07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591361U (zh) * 2019-04-24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模组
CN210666266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1016303U (zh) * 2019-12-11 2020-07-14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模块单元
CN112542088A (zh) * 2020-11-24 2021-03-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4588845U (zh) * 2021-04-07 2021-11-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灯板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576034U (zh) * 2021-10-13 2022-01-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313A1 (ja) * 2010-11-05 2012-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60004006A1 (en) * 2014-01-21 2016-01-07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9591361U (zh) * 2019-04-24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及显示模组
CN210666266U (zh) * 2019-08-20 2020-06-0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1016303U (zh) * 2019-12-11 2020-07-14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模块单元
CN112542088A (zh) * 2020-11-24 2021-03-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4588845U (zh) * 2021-04-07 2021-11-0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Mini LED灯板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576034U (zh) * 2021-10-13 2022-01-1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54880B1 (en) 2022-05-06 2023-09-12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967238A (zh) * 2022-07-26 2022-08-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US11774800B1 (en) 2022-07-26 2023-10-03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CN115980909A (zh) * 2023-03-22 2023-04-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5980909B (zh) * 2023-03-22 2023-07-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240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5240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P2476950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243775B2 (en) Light unit having asymmetric reflector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060139958A1 (en) Backlight module
CN114203069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WO2010023996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2893075A (zh)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856263A (zh) 拼接式灯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265237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763919A (zh) 光源模块
CN212161179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CN210639389U (zh) 一种发光源、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TWI652531B (zh) 發光系統
CN113050328B (zh) 前置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85707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1253711A (ja) 照明装置
CN11494586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839723U (zh)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CN210803917U (zh) 一种反组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3256563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70048045A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214956941U (zh) 一种发光模组结构
CN212694107U (zh) 一种除灯影无边框灯具
CN11575546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087434U (zh) 一种带有独立封装发光芯片的背光架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