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5648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5648A
CN114255648A CN202110771179.0A CN202110771179A CN114255648A CN 114255648 A CN114255648 A CN 114255648A CN 202110771179 A CN202110771179 A CN 202110771179A CN 114255648 A CN114255648 A CN 114255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loop coils
region
folding
digit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11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元基
金炯彻
白种仁
李东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55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5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数字化器的显示设备。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以及数字化器,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侧处并且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其中,当在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信号,以及基于输入单元与多个环形线圈中的环形线圈之间的磁场的变化来计算输入单元的悬停高度,多个环形线圈中的环形线圈包括与输入单元重叠的环形线圈以及围绕输入单元的相邻的环形线圈。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1日提交的第10-2020-012179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由其产生的所有利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数字化器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向用户提供图像的电子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膝上型计算机、导航设备和智能电视)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生成图像并经由显示屏向用户提供该图像。
近来,随着显示设备技术的进步,已经开发了各种形式的显示设备。正在开发可折叠或可卷曲或以弯曲形式可变形的各种柔性显示设备。柔性显示设备易于携带并且可以增强用户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包括可折叠显示设备,该可折叠显示设备包括能够检测输入单元的精确位置的数字化器。
附加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的所呈现的实施方式来获知。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一种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以及数字化器,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一侧处并且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其中,当在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AC”)信号,以及基于输入单元与多个环形线圈中的环形线圈之间的磁场的变化来计算输入单元的悬停高度,多个环形线圈中的环形线圈包括与输入单元重叠的环形线圈以及围绕输入单元的相邻的环形线圈。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可以在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在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二宽度和第二厚度,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并且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具有线性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具有Z字形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在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线性形状,以及在折叠区域中具有Z字形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中可以限定有多个通孔。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可以包括对应于折叠区域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非折叠区域的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的端部部分可以接触第二部分的端部部分。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的端部部分可以重叠在第二部分的端部部分上方。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的端部部分可以重叠在第二部分的端部部分下方。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可以包括对应于折叠区域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非折叠区域的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设置为单个本体。
在实施方式中,当在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数字化器可以延伸折叠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数字化器可以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延伸的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
在实施方式中,数字化器可以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布置在于延伸的折叠区域内从输入单元的位置延伸预定范围的区域内。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一种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的显示设备包括数字化器,该数字化器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其中,多个环形线圈在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在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二宽度和第二厚度,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并且第二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其中,当在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AC信号。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具有线性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具有Z字形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可以在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线性形状,以及在折叠区域中具有Z字形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中可以限定有多个通孔。
在实施方式中,当在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数字化器可以延伸折叠区域,并且数字化器可以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延伸的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
在实施方式中,数字化器可以增大施加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布置在于延伸的折叠区域内从输入单元的位置延伸预定范围的区域内。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预定实施方式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折叠之前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数字化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显示面板的任一像素的实施方式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数字化器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8A和图8B是图7中所示的环形线圈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9A和图9B是图7中所示的环形线圈的部分C的放大图;
图10是用于描述第一环形线圈的线之间的距离的图;
图11A至图11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13A至图13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14A至图14E是示出环形线圈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15是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驱动数字化器的图;
图17是驱动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以及
图18是用于描述延伸折叠区域的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在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这一点上,实施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描述。因此,下面仅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方式,以解释描述的特征。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在整个公开内容中,表述“a、b和c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仅a、仅b、仅c、a和b两者、a和c两者、b和c两者、所有的a、b和c,或其变型。
由于本公开可以具有各种修改和数个实施方式,因此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方式,并且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通过参考稍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效果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
将理解的是,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
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将理解的是,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旨在排除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或元件的可能性。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区域或元件的部分被称为“在”另一部分“上”或“上方”时,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分上或上方,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分。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夸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例如,由于为了便于解释而任意地示出了附图中的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因此以下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A和/或B”是指A、B或者A和B。此外,在本说明书中,“A和B中的至少一个”是指A、B或者A和B。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线的表述不仅包括以线性形式延伸的线,而且还包括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以Z字形或弯曲形状延伸的线。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表述“在平面图中”表示从上方观察对象,以及表述“在剖面中”表示从侧部观察竖直切割的对象的剖面。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元件被描述为与第二元件“重叠”时,这意指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方或之下。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述值和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考虑所讨论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联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时所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例如,“约”可以意指在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在所述值的±30%、±20%、±10%、±5%内。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的是,术语(诸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会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图1A和图1B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折叠之前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可折叠的或弯曲的。显示设备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例如,设置成具有彼此平行的两对边的四边形(例如,矩形)板形状。当显示设备设置成矩形板形状时,两对边中的一对可以长于另一对边。在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描述,描述了具有矩形形状的显示设备,该矩形形状具有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短边的延伸方向由第一方向D1表示,长边的延伸方向由第二方向D2表示,以及垂直于长边和短边的延伸方向的方向由第三方向D3表示。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而是可以是各种形状。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诸如包括线性的边的闭合多边形、包括具有曲线的边的圆形或椭圆形、包括具有直线和曲线的边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在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设备具有线性的边时,每种形状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弯曲的。在实施方式中,当显示设备具有矩形形状时,相邻的线性的边会合的部分可以由具有预定曲率的曲线代替。即,矩形形状的顶点部分可以是曲线,其两个相邻的端部分别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线性的边并且具有预定的曲率。曲率可以根据位置而不同地设置。在实施方式中,曲率可以根据例如曲线开始的位置和曲线的长度等而变化。
参考图1A和图1B,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显示区域DA之外的外围区域PA。显示区域DA是其中布置有多个像素PX以显示图像的区域。外围区域PA是围绕显示区域DA并且其中没有布置像素的非显示区域。显示设备10在第三方向D3上的上表面可以被限定为显示表面,并且该显示表面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外围区域PA,并且图像可以经由显示区域DA提供给用户。
各种电子元件或印刷电路板(“PCB”)等可以电附接到外围区域PA,并且供应电力以驱动显示元件的电压线可以设置在外围区域PA中。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向每个像素PX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器、向每个像素PX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输入到扫描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的信号经由其输入的供应线(时钟信号线、进位信号线、驱动电压线等)、以及主电源线等可以布置在外围区域PA中。
显示设备10的至少部分可以是柔性的,并且显示设备10的柔性部分可以被折叠。即,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柔性且可折叠的折叠区域FA和至少设置在折叠区域FA的一侧处且未折叠的非折叠区域NFA。虽然在实施方式中,未折叠的区域被称为非折叠区域,但是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并且表述“非折叠”不仅包括其中显示设备的部分是刚性的并且不是柔性的情况,而且包括其中显示设备的部分是柔性的但是不如折叠区域FA那么柔性的情况,或者包括显示设备的部分是柔性的但是不是可折叠的情况。显示设备10可以在折叠区域FA和非折叠区域NFA中在显示区域DA中显示图像。
虽然为了便于描述,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被描述为具有彼此相似的区域,并且一个折叠区域FA被示出为在两个非折叠区域(图1A中的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之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可以具有不同的区域。此外,如图1B中所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折叠区域FA。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非折叠区域NFA1、NFA2和NFA3可以彼此分开,并且折叠区域FA1和FA2在它们之间。折叠区域FA、FA1和FA2可以分别相对于折叠线FL、FL1和FL2折叠,并且可以设置多个折叠线FL、FL1和FL2。折叠线FL、FL1和FL2在第一方向D1上设置在折叠区域FA、FA1和FA2中,该第一方向D1是折叠区域FA、FA1和FA2的延伸方向,并且因此,显示设备10可以在折叠区域FA、FA1和FA2中折叠。
在图1A和图1B中,折叠线FL、FL1和FL2经过折叠区域FA、FA1和FA2的中心,并且折叠区域FA、FA1和FA2相对于折叠线FL、FL1和FL2轴对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折叠线FL、FL1和FL2可以不对称地设置在折叠区域FA、FA1和FA2中。折叠区域FA、FA1和FA2以及折叠区域FA、FA1和FA2的折叠线FL、FL1和FL2可以与显示设备10的其中显示图像的区域重叠,并且当显示设备10被折叠时,图像显示部分可以被折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的整个区域可以对应于折叠区域(例如,FA)。在实施方式中,在像卷轴一样可卷曲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例如,显示设备10的整个区域可以对应于折叠区域(例如,FA)。
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显示设备10可以整体平坦地展开。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折叠成使得其显示表面相对于折叠线FL彼此面对。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相对于折叠线FL折叠,使得其显示表面面对外部。这里,“显示表面”是指其上显示图像的表面,并且显示表面包括显示区域DA和外围区域PA。术语“折叠”表示形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从一个形状变形为另一形状,并且包括弯曲的、如卷轴一样卷曲的或沿着一条或多条特定线(即折叠线)折叠的形状。因此,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折叠成使得两个非折叠区域NFA1和NFA2的第一表面中的一个面对另一个,同时第一表面彼此平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折叠成使得两个非折叠区域NFA1和NFA2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例如,锐角、直角或钝角)倾斜,并且折叠区域FA在它们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是例如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游戏播放器、TV、显示装置、用于车辆的头部单元、笔记本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媒体播放器(“PMP”)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图2是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数字化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考图2,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布置在显示面板DP上的触摸感测单元TSU、布置在触摸感测单元TSU之上的窗WIN、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DP下方的数字化器DT。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衬底SUB、在衬底SUB上的像素层PXL、以及布置在衬底SUB上方以覆盖像素层PXL的薄膜封装层TFEL。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显示图像的诸如无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和电泳显示面板的各种图像显示面板可以用作显示面板DP。
在实施方式中,衬底SUB可以包括诸如玻璃、石英、聚合物树脂等的绝缘材料。衬底SUB可以是刚性衬底或可弯曲、可折叠或可卷曲的柔性衬底。
像素层PXL可以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在像素层PXL中,可以布置包括薄膜晶体管、作为显示元件的发光元件、以及绝缘层的像素电路。
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封装层和至少一个有机封装层。在实施方式中,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具有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的堆叠结构。
显示设备10可以经由用户的身体部分(例如,手指)或输入单元(例如,手写笔或电子笔)接收至少一个用户输入。显示设备10可以从用户输入检测触摸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触摸不限于显示设备10与手指或输入单元之间的接触,而是还可以包括非接触(例如,当用户输入设备在距显示设备10的表面一定距离或间隔(例如,1厘米(cm))内时,在该一定距离或间隔内检测用户输入设备而不直接接触显示设备10)。在显示设备10中可在其内检测用户输入设备的距离或间隔可以根据显示设备10的性能或结构而变化。
当检测触摸事件时,为了区分通过与用户输入设备的接触的直接触摸事件与间接触摸事件(即,悬停事件),显示设备10可以根据触摸事件是直接触摸事件还是悬停事件输出不同的检测值(例如,包括电压值或电流值作为模拟值)。
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触摸面板,以分别检测手指输入和笔输入,从而能够不同地检测通过第一用户输入设备(诸如手指的身体部分)的输入(即,手指输入)和通过作为第二用户输入设备的输入单元的输入(即,笔输入)。该至少两个触摸面板可以向控制器提供不同的输出值,并且控制器可以不同地识别从该至少两个触摸面板输入的输入值,以区分来自显示设备10的输入是通过手指的输入还是通过输入单元的输入。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检测手指输入的触摸感测单元TSU(第一触摸面板)和检测笔输入的数字化器DT(第二触摸面板)。
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包括触摸电极和连接到触摸电极的线。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通过自电容方法或互电容方法来检测外部输入。
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单独地设置在触摸衬底上,并且然后通过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的粘合层联接到薄膜封装层TFEL上。在实施方式中,触摸感测单元TSU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触摸感测单元TSU与薄膜封装层TFEL之间可以没有粘合层。
数字化器DT是一种类型的触摸面板,其检测笔输入以接收由用户在显示表面上指示的位置信息。数字化器DT可以将通过检测输入单元的悬停或笔压力而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允许输入、存储、输出或操纵视觉图像。数字化器DT可以使用电磁方法或电磁共振方法来实现。在实施方式中,数字化器DT可以包括例如包括多个线圈的传感器衬底。数字化器DT可以通过检测由笔接近引起的电磁变化来确定笔的位置。数字化器DT不必布置在显示面板DP的前表面上,而是也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DP的后表面下方。
一起参考图3,数字化器DT可以包括传感器衬底SS和布置在传感器衬底SS的后表面之上的磁性层ML。多个环形线圈布置在传感器衬底SS上。
传感器衬底SS可以包括第一电路层CL1、第二电路层CL2和覆盖层430。第一电路层CL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底层410的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第二电路层CL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层420的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第一电路层CL1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电路层CL2的第二导电层在折叠区域FA中的厚度TH1可以小于其在除了折叠区域FA之外的其它区域中的厚度TH2。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底层410和第二基底层420可以是绝缘层,并且可以包括例如聚酰亚胺(“PI”)。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层CL1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电路层CL2的第二导电层可以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并且该多个环形线圈可以包括金属材料,诸如铜(Cu)、铝(Al)、钼(Mo)、银(Ag)等。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和厚度可以不同于布置在除了折叠区域FA之外的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和厚度。在实施方式中,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可以大于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并且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环形线圈的厚度可以小于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厚度。
使用电磁共振(“EMR”)方法的数字化器DT需要高电流来检测悬停事件,并且因此需要低电阻线。此外,当折叠区域FA的线的厚度相对较厚时,在折叠期间可能产生线裂纹,从而反过来增加电阻并降低事件检测性能。
在实施方式中,线(环形线圈)在折叠区域FA中的布置可以最小化,并且也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中布置具有比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厚度小的厚度的环形线圈,以防止裂纹。此外,为了减小由于环形线圈的厚度减小而引起的电阻增加,可以将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设置为大于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宽度。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层CL1和第二电路层CL2可以使用诸如压敏粘合剂(“PSA”)、热固性粘合剂等的第一粘合层450彼此粘附。第一粘合层450可以在第一基底层410与第二电路层CL2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覆盖层430可以包括PI,并且可以使用诸如PSA、热固性粘合剂等的第二粘合层460粘附到第一电路层CL1。第二粘合层460可以在覆盖层430与第一电路层CL1之间。
当施加到数字化器DT的磁场的幅度减小时,数字化器DT在其内识别输入单元的最大距离缩短,从而增加了数字化器DT故障的可能性。磁性层ML可以通过防止由于围绕数字化器DT设置的导电元件而引起的相消干扰来减小磁场幅度的减小。
磁性层ML可以包括感应传感器衬底SS的电磁场的磁性材料。磁性层ML可以包括具有高磁性质的非晶态金属。磁性层ML可以具有其中具有薄板状片(称为薄片)形式的金属磁性粉末不规则地(或随机地)分布在绝缘和/或粘合树脂基底材料中的结构。即,磁性层ML可以包括非定向磁性粉末。在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磁性层ML上执行热压结合工艺,并且因此,磁性粉末可以在预定方向上对准(即,定向),以在磁性层ML定向之前改善磁性层ML的特性。
磁性层ML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将诸如铁氧体、钼合金粉末(“MPP”)、Fe-Si-Al合金粉末(铝硅铁粉)或Ni-Fe合金粉末(Highflux)的磁性粉末变形成薄片;将变形的磁性粉末添加到绝缘和/或粘合树脂(或粘合剂)中并将磁性粉末分布在其中;以及在覆盖层430的表面上涂覆其中分布有磁性粉末的树脂。
窗WIN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DP上方以保护显示面板DP。窗WIN可以使用OCA粘附到触摸感测单元TSU。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触摸感测单元TSU与窗WIN之间还可以包括光学功能层。光学功能层可以包括抗反射层。抗反射层可以降低从外部入射到显示面板DP的光(外部光)的反射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功能层可以是偏振膜。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光学功能层可以包括滤光板,该滤光板包括黑矩阵和滤色器。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参考图4,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外围区域PA。图4示出了显示面板DP的衬底100,并且衬底1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外围区域PA。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像素PX。
扫描驱动器1100向连接到像素PX的像素电路提供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1200向连接到像素PX的像素电路提供数据信号,并且用于向像素电路提供驱动电压和公共电压的主电源线(未示出)等可以布置在外围区域PA中。
当数据驱动器1200布置成与图4中的衬底100的一侧相邻时,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数据驱动器1200可以布置在电连接到显示面板DP的一侧的柔性PCB(“FPCB”)上。
图5A和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显示面板的任一像素的实施方式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5A中所示,作为显示元件的像素PX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并且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连接到像素电路PC。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电容器Cst。在实施方式中,像素PX可以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例如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的光。
第二晶体管T2可以是开关晶体管并且连接到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并且可以基于从扫描线SL接收的开关电压将从数据线DL接收的数据电压传送到第一晶体管T1。电容器Cst可以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2和驱动电压线PL,并且可以存储与从第二晶体管T2接收的电压和供应给驱动电压线PL的驱动电压ELVDD之间的差相对应的电压。
第一晶体管T1可以是驱动晶体管并且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和电容器Cst,并且可以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st中的电压值来控制从驱动电压线PL流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电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根据驱动电流发射预定亮度的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相对电极(例如,阴极)可以接收公共电压ELVSS。
虽然关于图5A描述了像素电路PC包括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晶体管的数量和电容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像素电路PC的设计进行各种修改。
如图5B中所示,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以及电容器Cst。根据晶体管类型(p型或n型)和/或晶体管的操作条件,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中的每个的第一端子可以是源极端子或漏极端子,以及其第二端子可以是与第一端子不同的端子。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当第一端子是源极端子时,第二端子可以是漏极端子。
像素电路PC可以连接到第一扫描信号Sn(n是自然数)经由其发送的第一扫描线SL、第二扫描信号Sn-1经由其发送的第二扫描线SL-1、第三扫描信号Sn+1经由其发送的第三扫描线SL+1、发射控制信号En经由其发送的发射控制线EL、以及数据信号Dm(m是自然数)经由其发送的数据线DL、驱动电压ELVDD经由其发送的驱动电压线PL和初始化电压Vint经由其发送的初始化电压线VL。
第一晶体管T1包括连接到第二节点N2的栅极端子、连接到第一节点N1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三节点N3的第二端子。第一晶体管T1用作驱动晶体管,并且根据第二晶体管T2的开关操作通过接收数据信号Dm向发光元件供应驱动电流。发光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第二晶体管T2(开关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一扫描线SL的栅极端子、连接到数据线DL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一节点N1(或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二晶体管T2可以根据经由第一扫描线SL接收的第一扫描信号Sn而导通,以执行将发送到数据线DL的数据信号Dm发送到第一节点N1的开关操作。
第三晶体管T3(补偿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一扫描线SL的栅极端子、连接到第二节点N2(或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端子)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三节点N3(或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第三晶体管T3可以根据经由第一扫描线SL接收的第一扫描信号Sn而导通,以二极管连接第一晶体管T1,从而补偿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第三晶体管T3可以具有其中两个或更多个晶体管串联连接的结构。
第四晶体管T4(第一初始化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二扫描线SL-1的栅极端子、连接到初始化电压线VL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二节点N2的第二端子。第四晶体管T4可以根据经由第二扫描线SL-1接收的第二扫描信号Sn-1而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发送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端子,从而初始化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电压。第四晶体管T4可以具有其中两个或更多个晶体管串联连接的结构。
第五晶体管T5(第一发射控制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发射控制线EL的栅极端子、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一节点N1的第二端子。第六晶体管T6(第二发射控制晶体管)包括连接到发射控制线EL的栅极端子、连接到第三节点N3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的第二端子。当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根据通过发射控制线EL接收的发射控制信号En同时导通时,电流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流动。
第七晶体管T7(第二初始化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三扫描线SL+1的栅极端子、连接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端子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初始化电压线VL的第二端子。第七晶体管T7可以根据经由第三扫描线SL+1接收的第三扫描信号Sn+1而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发送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从而初始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的电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第七晶体管T7。
电容器Cst包括连接到第二节点N2的第一电极和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的第二电极。电容器Cst可以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和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端子,以存储和保持与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差相对应的电压,从而保持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端子的电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像素电极和面对像素电极的公共电极,并且该公共电极可以接收公共电压ELVS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从第一晶体管T1接收驱动电流以发射预定颜色的光,从而显示图像。公共电极可以被公共地包括,即,相对于多个像素作为单个本体。
在图5B中,虽然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七晶体管T7分别连接到第二扫描线SL-1和第三扫描线SL+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七晶体管T7两者可以连接到第二扫描线SL-1,以便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n-1驱动。
图6是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数字化器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8A和图8B是图7中所示的环形线圈的部分B的放大图。图9A和图9B是图7中所示的环形线圈的部分C的放大图。图8A和图9A是平面图,以及图8B和图9B分别是沿着图8A中的线Ⅱ-Ⅱ′和线Ⅲ-Ⅲ′以及图7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用于描述第一环形线圈的线之间的距离的图。
参考图6,数字化器DT可以包括传感器衬底500。传感器衬底500可以是FPCB。
传感器衬底500的显示区域DA中可以布置有多个环形线圈。多个环形线圈中的一些可以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一些其它线圈可以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又一些其它线圈可以包括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和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部分。
在传感器衬底500中可以包括第一环组和第二环组,第一环组包括呈四边形(例如,矩形)形状并且在第二方向D2上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一环形线圈511,第二环组包括呈四边形(例如,矩形)形状并且在第一方向D1上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二环形线圈521。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彼此正交,并且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在交叉处彼此重叠。第一环形线圈511在第一方向D1上比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得相对更长,以及第二环形线圈521在第二方向D2上比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得相对更长。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端部可以连接到焊盘单元PAD的它们各自的焊盘。第一环形线圈511与焊盘之间的连接线511c可以从第一环形线圈511延伸以布置在外围区域PA中,以及第二环形线圈521与焊盘之间的连接线521c可以从第二环形线圈521延伸以布置在外围区域PA中。连接线511c和521c可以分别设置在与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相同的层中,作为与其的单个本体,或者可以分别布置在与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不同的层中,并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
第一环形线圈511可以彼此交叉(重叠)。在实施方式中,彼此交叉的两个第一环形线圈511中的一个可以在交叉区域中分成部分,并且这些部分可以通过另一层中的桥电极通过例如上绝缘层或下绝缘层中的贯穿孔连接。同样,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彼此交叉(重叠)。在实施方式中,彼此交叉的两个第二环形线圈521中的一个可以在交叉区域中分成部分,并且这些部分可以通过另一层中的桥电极通过例如上绝缘层或下绝缘层中的贯穿孔连接。
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各自具有单层结构或包括在第三方向D3上堆叠的层的多层结构。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包括金属材料,诸如铜(Cu)、铝(Al)、钼(Mo)、银(Ag)等。
在实施方式中,图3中所示的第一电路层CL1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511,以及图3中所示的第二电路层CL2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52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层CL1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线圈521,以及第二电路层CL2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线圈511。图7示出了其中第一电路层CL1包括第一环形线圈511以及第二电路层CL2包括第二环形线圈521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7,多个第一环形线圈511中的一些可以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多个第一环形线圈511中的一些其它线圈可以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多个第一环形线圈511中的又一些其它线圈可以包括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和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部分。多个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包括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和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部分。
在下文中,第一环形线圈511的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将被称为第一部分511a,以及第一环形线圈511的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部分将被称为第二部分511b。根据它们的布置位置,第一环形线圈511可以包括仅包括第一部分511a的环形线圈、仅包括第二部分511b的环形线圈、以及包括第一部分511a和第二部分511b的环形线圈。
类似地,第二环形线圈521的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将被称为第一部分521a,以及第二环形线圈521的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部分将被称为第二部分521b。第二环形线圈52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521a和第二部分521b。
参考图8A,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一部分511a的宽度W1大于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二部分511b的宽度W2。参考图8B,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一部分511a的厚度H1小于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二部分511b的厚度H2。
参考图9A,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一部分521a的宽度W3大于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二部分521b的宽度W4。参考图9B,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一部分521a的厚度H3小于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二部分521b的厚度H4。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一部分511a和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一部分521a可以具有约0.2微米(μm)至约1μm的厚度和约400μm至约800μm的宽度。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二部分511b和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二部分521b可以具有约6μm或更大的厚度和约200μm至约400μm的宽度。
在图6和图7中,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的平行线(彼此面对的线)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中所示,彼此面对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第一环形线圈511的位置而变化。当更靠近折叠区域FA时,第一环形线圈511的平行线(彼此面对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第一环形线圈的面对线之间的距离DW3可以大于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第一环形线圈的面对线之间的距离DW1。第一环形线圈的面对线(其中,面对线中的一条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并且面对线中的另一条布置在折叠区域FA中)之间的距离DW2可以大于距离DW1并且小于距离DW3。
图11A至图11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1A至图11D可以是制造第一环形线圈511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方法。
参考图11A,可以在基底层BL的非折叠区域NFA中设置环形线圈的具有第二厚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LC2。在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在传感器衬底500的表面上形成导电层,以及然后去除导电层的在折叠区域FA中的部分,可以在非折叠区域NFA中设置构成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二部分511b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二部分521b的导电图案。
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可以使用压制工艺或电解工艺来提供。在实施方式中,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步骤来提供:将通过将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材料在溶剂中混合或分散而提供的浆料施加到FPCB上,以及然后干燥浆料,对FPCB执行压制处理,在FPCB上形成电极涂层,并且去除电极涂层的对应于折叠区域FA的部分。
接下来,参考图11B,可以在基底层BL的折叠区域FA中设置环形线圈的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LC1。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在传感器衬底500的折叠区域FA中设置构成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一部分511a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一部分521a的导电图案。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可以使用诸如溅射的沉积工艺来提供。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的端部部分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与非折叠区域NFA之间的边界附近在非折叠区域NFA中与第二部分LC2的端部部分重叠并接触第二部分LC2的端部部分。如图中所示,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的端部部分可以重叠在第二部分LC2的端部部分上方。第一厚度可以小于第二厚度,并且第一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宽度。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的金属材料可以与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的金属材料相同或不同。
接下来,参考图11C,可以形成覆盖基底层BL的环形线圈的粘合层AL。
如图11D中所示,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可以是桥电极,该桥电极连接第二部分LC2的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并与折叠区域FA分开且彼此面对的部分。
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2A至图12D可以是制造第一环形线圈511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方法。
参考图12A,可以在基底层BL的折叠区域FA中设置环形线圈的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LC1。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在传感器衬底500的折叠区域FA中设置构成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一部分511a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一部分521a的导电图案。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可以使用诸如溅射的沉积工艺来提供。
接下来,参考图12B,可以在基底层BL的非折叠区域NFA中设置环形线圈的具有第二厚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LC2。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在传感器衬底500的非折叠区域NFA中设置构成第一环形线圈511的第二部分511b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第二部分521b的导电图案。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可以使用压制工艺或电解工艺来提供。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的端部部分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与非折叠区域NFA之间的边界附近在非折叠区域NFA中与第一部分LC1的端部部分重叠并接触第一部分LC1的端部部分。如图中所示,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的端部部分可以重叠在第二部分LC2的端部部分下方。环形线圈的第二部分LC2的金属材料可以与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的金属材料相同或不同。
接下来,参考图12C,可以设置覆盖基底层BL的环形线圈的粘合层AL。
如图12D中所示,环形线圈的第一部分LC1可以是桥电极,该桥电极连接第二部分LC2的布置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并与折叠区域FA分开且彼此面对的部分。
图13A至图13D是用于描述制造环形线圈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3A至图13D可以是制造第一环形线圈511或第二环形线圈521的方法。
通过如图13A中所示在基底层BL上形成导电层CM,以及如图13B中所示通过掩模工艺(例如,半色调掩模工艺)蚀刻导电层CM的对应于折叠区域FA的部分,可以设置环形线圈LC的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LC1和环形线圈LC的具有第二厚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LC2。接下来,如图13C中所示,可以设置覆盖基底层BL的环形线圈LC的粘合层AL。
如图13D中所示,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和第二部分LC2可以是设置为单个本体的导电图案。
图14A至图14E是示出环形线圈的实施方式的图。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中,环形线圈LC可以具有线性形状。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和第二部分LC2可以具有线性形状。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的厚度可以小于其第二部分LC2的厚度,并且第一部分LC1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部分LC2的宽度。
在实施方式中,环形线圈LC可以具有由具有单匝或多匝的Z字形形状提供的绕组结构,以具有更高的磁灵敏度。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和第二部分LC2可以具有Z字形形状。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的厚度可以小于其第二部分LC2的厚度,并且第一部分LC1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部分LC2的宽度。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4A中所示,环形线圈LC在非折叠区域NFA中可以具有线性形状,以及在折叠区域FA中可以具有Z字形形状。即,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可以具有Z字形形状,以及第二部分LC2可以具有线性形状。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的厚度可以小于其第二部分LC2的厚度,并且第一部分LC1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部分LC2的宽度。环形线圈LC的Z字形形状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在实施方式中,例如,环形线圈LC的弯曲部分CA可以如图14A中所示以锐角(θ1)弯曲,如图14B中所示以90度的角度(θ2)弯曲,或者如图14C中所示以钝角(θ3)弯曲。如图14B和图14C中所示,弯曲部分CA的拐角可以是圆化的。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4D中所示,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中在环形线圈LC中限定多个通孔TH。即,通孔TH可以在其延伸方向上线性地限定在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中。如图14E中所示,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可以具有在通孔TH之间的凹入部分CC。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环形线圈LC的第一部分LC1的厚度可以小于其第二部分LC2的厚度,并且第一部分LC1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部分LC2的宽度。
图15是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驱动数字化器的图。
参考图15,数字化器DT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一环形线圈511和布置在第一方向D1上的第二环形线圈521。数字化器DT还可以包括第一选择驱动器42、第二选择驱动器44和控制器46。
控制器46可以输出控制第一选择驱动器42和第二选择驱动器44的环形线圈选择操作的控制信号,并且顺序地向每个环形线圈提供具有预定频率的交流(“AC”)信号。
第一选择驱动器42可以顺序地选择第一环形线圈511Y1至YM(M是自然数),以及第二选择驱动器44可以顺序地选择第二环形线圈521X1至XM,从而在第一环形线圈511和第二环形线圈521中的每个中形成根据AC信号的磁场。
一起参考图16,输入单元600可以包括共振电路610,并且通过从环形线圈发送的磁场在输入单元600中产生感应磁场,并且数字化器DT可以经由环形线圈检测感应磁场,从而检测输入单元600的位置、笔压力和高度。
输入单元600可以产生电磁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外部。图15中所示的输入单元600是实施方式,并且可以是输出电磁信号的任何设备,而没有限制。
图17是驱动数字化器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8是用于描述延伸折叠区域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7可以是通过数字化器的悬停事件检测方法。
参考图17,当检测笔触摸事件时(S61),数字化器DT可以检测(或确定)输入单元600的位置(S62)。笔触摸事件可以包括直接触摸事件和间接触摸事件。
数字化器DT可以确定输入单元600的位置是否在折叠区域FA中(S63)。在实施方式中,在间接触摸事件的情况下,数字化器DT可以确定输入单元600是否在折叠区域FA中。当输入单元600在折叠区域FA中时,例如,输入单元600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中,或者输入单元6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折叠区域FA中。
当输入单元600在非折叠区域NFA中时,数字化器DT可以转换到标准驱动模式中(S64),并且在标准驱动模式下检测(或识别)从显示设备(例如,图1的10)的表面到输入单元600的笔尖的高度(以下称为“悬停高度”)(S66)。标准驱动模式可以是其中恒定交流电压施加到数字化器DT的折叠区域FA和非折叠区域NFA中的环形线圈的模式。
当输入单元600在折叠区域FA中时,数字化器DT可以转换到升压驱动模式(S65),并且在升压驱动模式下检测(或识别)悬停高度(S66)。升压驱动模式可以是其中施加到布置在延伸的折叠区域EA中的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的强度增大的模式,如图18中所示,该延伸的折叠区域EA从数字化器DT的折叠区域FA向左右延伸预定区域AA。在实施方式中,区域AA的宽度可以对应于输入单元600的笔尖的尖端的直径。在实施方式中,折叠区域FA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可以是约8毫米(mm),以及区域AA的宽度可以是1mm,并且延伸的折叠区域EA的宽度可以是约10mm。
在实施方式中,当输入单元600在延伸的折叠区域EA中时,例如,数字化器DT可以将施加到布置在升压区域BA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增大到预设值。升压区域BA是在延伸的折叠区域EA内从输入单元600的位置600P延伸预定范围的区域。
输入单元600的位置和高度可以使用在输入单元600与环形线圈之间检测到的磁场的变化来检测。在实施方式中,数字化器DT可以检测输入单元600与直接在输入单元600下方的环形线圈以及围绕输入单元600的环形线圈之间的磁场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值的内插值来确定悬停位置和高度。当悬停事件发生时,输入单元600的位置和高度可以通过折叠区域FA中的信号增强来精确地检测。
数字化器DT可以根据预设算法校正在升压驱动模式中检测的输入单元600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包括能够检测输入单元的精确位置的数字化器的可折叠显示设备。然而,这些目的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此限制。
应该理解,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被认为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实施方式内的特征或优点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可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优点。虽然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以及
数字化器,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处并且包括多个环形线圈,
其中,当在所述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所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信号,以及基于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环形线圈之间的磁场的变化来计算所述输入单元的悬停高度,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所述环形线圈包括与所述输入单元重叠的环形线圈以及围绕所述输入单元的相邻的环形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在所述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在所述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二宽度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并且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具有线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具有Z字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在所述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线性形状,并且在所述折叠区域中具有Z字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所述折叠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中限定有多个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包括对应于所述折叠区域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所述非折叠区域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部分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的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部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端部部分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的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部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端部部分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包括对应于所述折叠区域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所述非折叠区域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为单个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当在所述折叠区域中检测到所述输入单元的所述悬停事件时,所述数字化器延伸所述折叠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延伸的所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布置在于延伸的所述折叠区域内从所述输入单元的位置延伸预定范围的区域内。
14.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数字化器,包括多个环形线圈,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在所述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一宽度和第一厚度以及在所述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第二宽度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并且所述第二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其中,当在所述折叠区域中检测到输入单元的悬停事件时,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所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具有线性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具有Z字形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每个在所述非折叠区域中具有线性形状,并且在所述折叠区域中具有Z字形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所述折叠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中限定有多个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当在所述折叠区域中检测到所述输入单元的所述悬停事件时,所述数字化器延伸所述折叠区域,以及
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布置在延伸的所述折叠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化器增大施加到所述多个环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环形线圈的交流电压,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线圈布置在于延伸的所述折叠区域内从所述输入单元的位置延伸预定范围的区域内。
CN202110771179.0A 2020-09-21 2021-07-08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42556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1796A KR20220039920A (ko) 2020-09-21 2020-09-21 표시장치
KR10-2020-0121796 2020-09-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5648A true CN114255648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4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1179.0A Pending CN114255648A (zh) 2020-09-21 2021-07-0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5006B2 (zh)
KR (1) KR20220039920A (zh)
CN (1) CN11425564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34629A (ko) * 2022-03-14 2023-09-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지타이저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KR102532772B1 (ko) * 2022-06-16 2023-05-1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디지타이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5276B2 (ja) * 1995-04-11 2000-03-06 株式会社ワコム 座標入力装置のセンサコイル走査方法
CN1194282C (zh) 2002-04-22 2005-03-23 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录入的无线、无源手写装置
JP4648860B2 (ja) * 2006-03-16 2011-03-09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GB2466566B (en) 2008-12-22 2010-12-22 N trig ltd Digitizer, stylus and method of synchronization therewith
CN103822749B (zh) 2009-07-24 2016-05-04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5198608B2 (ja) 2010-03-18 2013-05-15 韓国標準科学研究院 半導体ストレインゲージ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な力または圧力センサアレイ、そのフレキシブルな力または圧力センサア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フレキシブルな力または圧力センサアレイを用いた力または圧力測定方法
KR101750564B1 (ko) * 2011-01-05 2017-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타이저 일체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KR20140066452A (ko) * 2012-11-23 2014-06-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입력 장치
JP6098329B2 (ja) * 2013-04-18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
JP6098328B2 (ja) * 2013-04-18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
KR20140132879A (ko) * 2013-05-08 2014-1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423891B2 (en) * 2013-07-16 2016-08-2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hared digitizer
KR20150092817A (ko) * 2014-02-05 2015-08-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디지타이저 모듈
JP2016024754A (ja) * 2014-07-24 2016-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
KR102285458B1 (ko) 2015-03-27 2021-08-0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CN106020575B (zh) 2015-03-27 2020-12-04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US10317947B2 (en) * 2015-10-12 2019-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gesture thereof
KR102410661B1 (ko) * 2015-11-13 2022-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80049325A (ko) 2016-10-31 2018-05-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13361B1 (ko) 2018-02-23 2022-06-2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Oled 일체형 디지타이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86469B1 (ko) 2018-09-11 2020-03-10 일진디스플레이(주) 향상된 굴곡성능을 가지는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00122688A (ko) * 2019-04-18 2020-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의 상태 인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20200132150A (ko) * 2019-05-15 2020-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WO2021060556A1 (ja) * 2019-09-27 2021-04-01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セ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KR20210073699A (ko) * 2019-12-10 2021-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220007825A (ko) * 2020-07-10 2022-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지타이저 및 표시 장치
US11570911B2 (en) * 2020-08-20 2023-01-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20031838A (ko) * 2020-09-04 2022-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5006B2 (en) 2022-09-27
KR20220039920A (ko) 2022-03-30
US20220091632A1 (en)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950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786761A1 (en) Sensing panel having fingerprint sensing pixel and electronic pen sensing pix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ensing panel
US11301105B2 (en) Display devices
US1064959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31598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4255648A (zh) 显示设备
CN110580109A (zh)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US2023007483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880221B2 (en) Input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342461A1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61477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86069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digitizer
CN111352523A (zh) 触摸屏面板和触摸屏集成显示装置
CN112447794A (zh) 显示装置
US20240160325A1 (en) Input sensing par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9282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40913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20569156U (zh) 显示装置和触摸输入系统
US2023040914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touch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EP413479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18131936A (zh) 包括数字化器的显示装置
CN115565448A (zh) 包括支撑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