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2648B -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2648B
CN114252648B CN202111577965.3A CN202111577965A CN114252648B CN 114252648 B CN114252648 B CN 114252648B CN 202111577965 A CN202111577965 A CN 202111577965A CN 114252648 B CN114252648 B CN 114252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generator
trace partic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ssembl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79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2648A (zh
Inventor
刘立辉
陈亚涛
吴成赓
袁军娅
蔡国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779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2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2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2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2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5/0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 G01P5/18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the time taken to traverse a fixed distance
    • G01P5/2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the time taken to traverse a fixed distance using particles entrained by a fluid stre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流体力学测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出口管路包括中间段管路,所述时序控制组件与所述中间段管路和所述气路组件均连接,以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建立压强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占用较长,导致流场趋于稳定后较短的时间才为有效测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力学测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速度场测量的流场可视化,粒子图像测速(PIV)因所有测量装置并不介入流场,测量精度较高。PIV是一种瞬态、多点、无接触式的激光流体力学测速方法,其速度测量依赖于散布在流场中的示踪粒子,为保证良好的追随性,示踪粒子多采用直径为1μm的氧化铝固体粒子,采用气体激励方式,通过向示踪粒子发生器吹气将示踪粒子带入待测流场。发动机喷流向真空环境自由膨胀形成真空羽流,会对航天器作用产生力、热、污染效应,需开展真空环境下流场流动特性研究,PIV对流场干扰小、测量区域大、测量速度范围广,可应用真空环境下速度场测量。现有示踪粒子发生器通常串联进入实验气路中,当气体通过示踪粒子发生器时因压强激励效应产生示踪粒子,但此时示踪粒子发生器还起到了缓冲容器的作用,因此,当气体在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充气时,缓冲作用使示踪粒子发生器充气建立压强的时间较长,系统出口的流量在示踪粒子发生器压力平衡之前并不能达到额定流量,必须等到压力平衡后才能达到额定流量,在整个有限的测量时间中,建立压强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占用较长,导致流场趋于稳定后较短的时间才为有效测量,这偏离了预期实验状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包括真空容器组件、气路组件、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和时序控制组件,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包括真空容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真空容器内,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包括示踪粒子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的进气口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的出口管路,所述气路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管路;
所述出口管路包括中间段管路,所述时序控制组件与所述中间段管路和所述气路组件均连接,以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测量系统,以及均与测量系统通信连接的流量计和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减压阀,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减压阀前。
可选地,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内,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测量系统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外;在所述真空容器上形成有电缆穿舱法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电缆束,所述电缆束贯穿所述电缆穿舱法兰;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量系统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路组件包括第一球形接头、第二球形接头、第一接管咀和第二接管咀,所述第一球形接头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咀,所述第二球形接头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管咀;
在所述真空容器上还安装有气路穿舱法兰,所述第一接管咀和所述第二接管咀均安装于所述气路穿舱法兰,所述第一接管咀和第一球形接头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外,所述第二接管咀和第二球形接头均为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内。
可选地,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瓶、第一减压阀、稳压罐、旋拧阀、流量计、第二减压阀和手阀,所述手阀与所述第一球形接头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向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内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充气并持续第一时长,并连续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中的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第二时长,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和所述出口管路的气体排出,并停止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
相对应的,所述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口处的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第二时长,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电磁阀并持续所述第二时长,且维持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的状态,以使所述气路组件的气体同时充入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口处的中间段管路;
开启所述第三电磁阀,以使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进而使得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可选地,本申请所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入有效工作时间阈值以及预设的开关阀门引起的压力峰值阈值,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测量之前,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使示踪粒子发生器和中间段管路内首先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再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开始测量,相对于现有的向示踪粒子发生器通入气体的同时开始测量大大缩短了使压力平衡所用的时间,使有效测量时间较长,进而达到实现目的。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管路连接,虚线表示电路连接;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出口压力及流量测量曲线,其中实线表示出口压力,虚线表示流量。
附图标记:
101-真空容器;             102-气路穿舱法兰;
103-电缆穿舱法兰;         104-第一接管咀;
105-第二接管咀;           201-气瓶;
202-第一减压阀;           203-稳压罐;
204-旋拧阀;               205-流量计;
206-第二减压阀;           207-手阀;
208-第一球形接头;         209-第二球形接头;
301-罐体;                 302-顶盖;
303-出口;                 304-进气口;
305-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   401-第一电磁阀;
402-第二电磁阀;           403-第三电磁阀;
404-PLC&PXI;              405-中间段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包括真空容器组件、气路组件、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和时序控制组件,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包括真空容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真空容器内,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包括示踪粒子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304的进气口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303的出口管路,所述气路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管路;
所述出口管路包括中间段管路405,所述时序控制组件与所述中间段管路405和所述气路组件均连接,以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405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踪粒子发生器包括罐体301和顶盖302,在顶盖302上安装有6个M8×30螺栓与6个M8螺母固定,并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顶盖302上焊接有4个DN8的YC122-89的60°焊接接管咀,其中1个接管咀为进气口304,2个接管咀为出气口(两个出气口可同时满足两路气的速度场测量,当仅需要单路使用时,可用YC1295-89堵头将其中一个出气口密封),1个接管咀为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连接的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测量之前,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405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使示踪粒子发生器和中间段管路405内首先达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再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开始测量,相对于现有的向示踪粒子发生器通入气体的同时开始测量大大缩短了使压力平衡所用的时间,使有效测量时间较长,进而达到实现目的;而且,由于经过预设时长的充气时间,在中间能够积累足够的数量的示踪粒子,进而满足流场速度测量对示踪粒子数目的要求。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304之间的第一电磁阀401、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402和第三电磁阀403;所述第二电磁阀402和第三电磁阀403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405。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401、所述第二电磁阀40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403均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测量系统,以及均与测量系统通信连接的流量计205和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减压阀,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安装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所述流量计205安装于所述减压阀前。控制系统与测量系统组合成PLC&PXI404;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的型号为CYB-20S,量程为1MPa,用于监控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压力,为时序控制调节提供参考。
可选地,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所述第一电磁阀401、所述第二电磁阀40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403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组件之内,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测量系统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组件之外;在所述真空容器组件上形成有电缆穿舱法兰103,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电缆束,所述电缆束贯穿所述电缆穿舱法兰103;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401、所述第二电磁阀40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403均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与所述测量系统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优选的,电缆穿舱法兰103的型号为LF250。
可选地,所述气路组件包括第一球形接头208、第二球形接头209、第一接管咀104和第二接管咀105,所述第一球形接头208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咀104,所述第二球形接头209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管咀105;
在所述真空容器101上还安装有气路穿舱法兰102,所述第一接管咀104和所述第二接管咀105均安装于所述气路穿舱法兰102,所述第一接管咀104和第一球形接头208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组件之外,所述第二接管咀105和第二球形接头209均为位于所述真空容器组件之内。优选的,气路穿舱法兰102的型号为LF160。
可选地,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瓶201、第一减压阀202、稳压罐203、旋拧阀204、流量计205、第二减压阀206和手阀207,所述手阀207与第一球形接头208连接。
基于上述提及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3,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0: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向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内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充气并持续第一时长,并连续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步骤20: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中的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第二时长,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具体来说,所述中间段管路是指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的管路段。
步骤30: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和所述出口管路的气体排出,并停止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提及的PLC&PXI。PLC&PXI是PXI测量系统与PLC控制系统,PXI测量系统拥有PXI-6225多功能DAQ数据采集卡,拥有380路以上2线制24V/4~20mA的测量通道,PLC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根据用户设定的控制时序和控制参数,发出控制指令,完成试验控制,控制分组件拥有95道最大DC30V/2A电磁阀控制通道、5个最大DC30V/10A的点火控制通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示踪粒子发生器直接放置于真空环境中用于测量速度场,同时能够保证持续稳定的向待测流场输送示踪粒子,符合真空环境漏率要求;且通过时序控制组件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示踪粒子发生器对实验气路的状态影响,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示踪粒子发生器直接放置于真空环境中用于测量速度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及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时序控制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
相对应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1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1: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并持续第一时长,以使所述气路组件向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内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充气并持续第一时长。
相对应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2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21:开启所述第二电磁阀并持续所述第二时长,且维持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的状态,以使所述气路组件的气体同时充入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口处的中间段管路;
步骤22:开启所述第三电磁阀,以使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进而使得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相对应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3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31:关闭第一电磁阀以使所述气路组件停止向示踪粒子发生器和出口管路充气,并排出示踪粒子发生器与出口管路中的气体,并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依次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结束试验。
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示踪粒子发生器对实验气路的状态影响,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在步骤10之前还可以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01: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入有效工作时间阈值以及预设的开关阀门引起的压力峰值阈值,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
具体来说,通过预设设计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能够有效保证第三电磁阀打开后短时间进入有效工作时间,由开关阀门引起的压力峰尽可能小,同时确保示踪粒子持续稳定地随气路进入待测流场。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PIV示踪粒子发生器使用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参见图5,所述适用于真空环境的PIV示踪粒子发生器使用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S1、启动电源,同时启动PXI采集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305与流量计205信号;
S2、t1时刻打开第一电磁阀401,供气组件向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开始充气(图5中t1时刻为0时刻);
S3、时间△t1后打开第二电磁阀402,供气组件同时向示踪粒子发生器及第二电磁阀402与第三电磁阀403之间的管路充气;
S4、时间△t2后打开第三电磁阀403,组件开始工作,控制时间△t1与时间△t2保证第三电磁阀403打开后短时间进入有效工作时间,由开关阀门引起的压力峰尽可能小,同时确保示踪粒子持续稳定地随气路进入待测流场。
S5、第一电磁阀401关闭,气源断开,进入拖尾段,排除示踪粒子发生器与管路中的气体,一段时间后第二电磁阀402、第三电磁阀403依次关闭,试验结束。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适用于真空环境的PIV示踪粒子发生器使用方法,满足符合真空环境漏率要求的示踪粒子发生器使用和安装,能减小示踪粒子发生器对实验气路状态影响,示踪粒子发生器可直接放置于真空环境中用于测量速度场,同时保证持续稳定的向待测流场输送示踪粒子;可通过调节时序使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加入对实验气路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容器组件、气路组件、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和时序控制组件,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包括真空容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真空容器内,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组件包括示踪粒子发生器、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的进气口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的出口管路,所述气路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气口管路;
所述出口管路包括中间段管路,所述时序控制组件与所述中间段管路和所述气路组件均连接,以通过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所述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所述气路组件包括第一球形接头、第二球形接头、第一接管咀和第二接管咀,所述第一球形接头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咀,所述第二球形接头固定于所述第二接管咀;
在所述真空容器上还安装有气路穿舱法兰,所述第一接管咀和所述第二接管咀均安装于所述气路穿舱法兰,所述第一接管咀和第一球形接头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外,所述第二接管咀和第二球形接头均为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内;
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
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通信连接;
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测量系统,以及均与测量系统通信连接的流量计和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减压阀,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所述流量计安装于所述减压阀前;
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内,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测量系统均位于所述真空容器之外;在所述真空容器上形成有电缆穿舱法兰,所述时序控制组件还包括电缆束,所述电缆束贯穿所述电缆穿舱法兰;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所述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量系统通过所述电缆束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瓶、第一减压阀、稳压罐、旋拧阀、流量计、第二减压阀和手阀,所述手阀与所述第一球形接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向所述真空容器组件内的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中充气并持续第一时长,并连续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中的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第二时长,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以使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和所述出口管路的气体排出,并停止采集所述气路组件的压力数据以及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流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气路组件与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电磁阀、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的出口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形成所述中间段管路;
相对应的,所述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气路组件同时向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口处的中间段管路充气并持续第二时长,基于所述时序控制组件控制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包括:
开启所述第二电磁阀并持续所述第二时长,且维持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的状态,以使所述气路组件的气体同时充入所述示踪粒子发生器内和该示踪粒子发生器出口处的中间段管路;
开启所述第三电磁阀,以使所述出口管路完全连通,进而使得示踪粒子随着所述气路组件进入真空环境的待测流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入有效工作时间阈值以及预设的开关阀门引起的压力峰值阈值,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
CN202111577965.3A 2021-12-22 2021-12-22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252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965.3A CN11425264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965.3A CN11425264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2648A CN114252648A (zh) 2022-03-29
CN114252648B true CN114252648B (zh) 2023-05-09

Family

ID=8079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7965.3A Active CN114252648B (zh) 2021-12-22 2021-12-22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26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5151A (en) * 1972-03-24 1976-02-18 Atomic Energy Of Austral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gas flow
CN112179611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大型高速风洞piv示踪粒子产生及远程流量控制的装置
KR20210047619A (ko) * 2019-10-22 2021-04-3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유동 가시화 실험장치
CN113405768A (zh) * 2021-06-16 2021-09-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气泡技术的气流场piv示踪粒子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3600073A (zh) * 2021-08-02 2021-11-0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固态示踪粒子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6395B2 (en) * 2009-06-29 2012-06-12 Lightsail Energy, In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utilizing two-phase flow to facilitate heat exchange
US8953035B2 (en) * 2009-07-08 2015-02-10 Honda Motor Co., Lt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etho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ethod for 3-dimensional spac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ystem, and tracer particle generating device in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system
CN102435769A (zh) * 2011-11-21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超声速piv流场测试实验中布撒示踪粒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12143B (zh) * 2013-08-13 2015-01-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增压式示踪粒子发生器
JP6497039B2 (ja) * 2014-11-20 2019-04-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粒子画像流速測定方法および粒子画像流速測定装置
CN105890871A (zh) * 2016-04-08 2016-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液态流场piv测量的示踪粒子投放装置
CN106812517B (zh) * 2017-01-17 2018-12-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裂缝内高浓度颗粒运动状态与液体流场同时监测实验方法
CN107132025A (zh) * 2017-06-26 2017-09-05 西华大学 固体粒子加注装置和流场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5151A (en) * 1972-03-24 1976-02-18 Atomic Energy Of Austral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gas flow
KR20210047619A (ko) * 2019-10-22 2021-04-30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유동 가시화 실험장치
CN112179611A (zh) * 2020-09-30 2021-01-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大型高速风洞piv示踪粒子产生及远程流量控制的装置
CN113405768A (zh) * 2021-06-16 2021-09-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气泡技术的气流场piv示踪粒子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3600073A (zh) * 2021-08-02 2021-11-0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固态示踪粒子发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etano De Pasquale.Ambient vibration testing of bridges by non-contact microwave interferometer. 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2010,全文. *
仲霄 ; 王树山 ; 马峰 ; 张敏弟 ; .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PIV测试方法.船舶力学.2013,(08),全文. *
王新元.PIV布撒技术在高速风洞实验中的改进与应用.硕士电子期刊出版信息工程科技Ⅱ辑.20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2648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910B (zh) 一种喷油嘴压力室压力测量方法
CN114252648B (zh) 示踪粒子发生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2229B (zh) 一种scr氨气喷射计量系统及方法
CN104236938A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
CN103033390B (zh) 热水器耐负压冲击与脉冲压力试验机
CN112179583A (zh) 一种转向架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试验装置
CN212204008U (zh) 一种70MPa加氢机注入系统
CN103292834A (zh) 航空燃油液面射流传感器测试系统
CN114252268B (zh) 有气体吹入的燃气发生器头腔充填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5932075U (zh) 现场全口径气体继电器检验系统
CN109976398A (zh) 一种水下射线检查气囊自动充放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639140U (zh) 一种多流道智能控制加油装置
CN203069390U (zh) 热水器耐负压冲击与脉冲压力试验机
CN104155070A (zh) 一种气密封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500183A (zh) 虹吸式添蓝加注方法和装置
CN214948184U (zh) 一种加氢机流量控制系统
CN108869412A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燃机压气机叶片清洗装置及方法
CN202832720U (zh) 空气辅助式还原剂计量喷射系统
CN220854182U (zh) 一种用于试车台的发动机供油压力调节系统
CN109900470B (zh) 自然循环阀瓣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8974531U (zh) 一种继电器模拟动作测试工装
CN207728860U (zh) 汽车变速器eol冷却循环油路系统
CN219798708U (zh) 涡喷发动机燃油喷嘴流量测量装置
CN213811857U (zh) 一种合成气水冷器泄漏检测装置及水冷器
CN210090035U (zh) 一种车用尿素喷嘴结晶试验快速验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