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6723B -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6723B
CN114226723B CN202111577492.7A CN202111577492A CN114226723B CN 114226723 B CN114226723 B CN 114226723B CN 202111577492 A CN202111577492 A CN 202111577492A CN 114226723 B CN114226723 B CN 114226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oxide ceramic
nitrate
composite materia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74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6723A (zh
Inventor
马文
齐英伟
李恩博
白玉
董红英
李杨扬
张鹏
张辰楠
刘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5774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6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6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6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6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26Attaching the wing or tail units or stabilising surf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5/00Compounds of zirconium
    • C01G25/02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2001/0054Fuselage structures substantially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 B64C2001/0072Fuselage structures substantially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from composite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复合材料以金属铝为核材料,以氧化物陶瓷粉体为包覆型壳材料;所述金属铝为片状金属Al粉,所述氧化物陶瓷粉体为氧化锆、锆酸锶或稀土锆酸盐。通过氧化物陶瓷包覆获得一种具有高温低红外辐射性能的核壳复合粉体材料。所制复合粉体可在600℃以下温度环境中长期保持较低红外辐射水平。室温至600℃范围,其中Al@ZrO2核壳复合粉体3‑5μm及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分别为0.215‑0.256,0.213‑0.252。

Description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温低红外辐射材料在国防、能源、热防护、信息通讯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随着当前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装备器材在更高温度范围内的服役使用以成发展必然,高温低红外辐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工作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强度,减少高温红外辐射能量传递,提高材料高温热防护性能,其应用价值已得到相关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如在红外隐身方面,军用飞行器高速飞行时,机尾及机头等高温部位表面温度将超过500℃,降低高温目标红外辐射水平将极大提高装备的战场生存概率;而在能源利用方面,太阳能转换电池高温器件工作温度已达600℃以上,减少高温红外辐射损失能大幅提高电池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但是当前各种低红外辐射材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各领域高温技术发展对材料辐射性能和热性能的整体性能要求,绝大多数材料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500℃,材料在高温时的红外辐射性能和热性能等主要性能依然制约着材料在实际高温环境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可用于更高温度环境使用的低红外辐射材料,对于满足高温领域对低红外辐射技术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人的早期研究(中国专利申请号CN110746186)提出了Al3+掺杂型锆酸锶半导体陶瓷材料,这种掺杂型锆酸锶材料由于需要应用于超高温(1200-1400℃)的尾喷管部位,因而除了具有低红外辐射率,还要求高温下热导率要低。
低红外发射材料在光电信息,能源利用,红外隐身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片状金属Al粉是一种典型的低红外辐射材料。优异的低红外辐射特性及廉价的使用成本,使片状金属Al粉被大量用于军事隐身、太阳能利用和温度调控等诸多领域。尽管片状金属Al粉在常温环境中具有极低的红外辐射率,但是这类材料在500℃以上环境中极易发生高温氧化腐蚀,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信号,损害其低红外辐射金属属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红外、抗氧化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金属铝为核材料,以氧化物陶瓷粉体为包覆型壳材料;所述金属铝为片状金属Al粉,所述氧化物陶瓷粉体为氧化锆、锆酸锶或稀土锆酸盐。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所述氧化物陶瓷为硝酸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物陶瓷粉体;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锆、硝酸锶或稀土硝酸盐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片状Al粉经过醇洗、水洗、除油除尘步骤;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片状Al粉置于乙醇-水混合溶液,采用丙三醇作为分散剂进行超声分散,使片状Al粉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金属Al粉悬浮液;
(3)根据氧化物陶瓷粉体的组分比例,称取合适的硝酸盐,使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盐水溶液;
(4)将步骤(2)中金属Al粉悬浮液与步骤(3)中硝酸盐水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悬浮液,通过氨水调节pH值,之后再加热搅拌混合悬浮液形成均匀沉淀物,将沉淀物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备用;
(5)将步骤(4)中干燥粉体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再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加热,加热停止后,反应物经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后,即得氧化物陶瓷包覆Al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步骤(2)中: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2;超声分散参数为频率40KHz,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20min。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步骤(3)中,硝酸盐水溶液中硝酸盐的物质的量与金属Al粉悬浮液中A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5:1~0.3:1。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锆,硝酸锶或稀土硝酸盐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步骤(4)中,干燥粉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质量比1:50;混合悬浮液pH值调节控制在7-10,加热搅拌混合悬浮液的加热温度为60℃。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步骤(5)中,烘箱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10℃,保温时间控制在12-24h。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用于替代金属Al材料以及衍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的低红外辐射材料。
上述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蒙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片状金属Al粉在空气环境中极易被高温氧化腐蚀,且在酸碱溶液及加热水溶液中也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因此常见的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核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并不适合此类金属材料的包覆。选择以片状金属Al粉为核材料、硝酸盐壳材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获得核壳复合材料粉体。
通过氧化物陶瓷包覆获得一种具有高温低红外辐射性能的核壳复合粉体材料。所制复合粉体可在600℃以下温度环境中长期保持较低红外辐射水平。室温至600℃范围,其中Al@ZrO2核壳复合粉体3-5μm及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分别为0.215-0.256,0.213-0.252。与未包覆的Al粉热辐射率相比,在500℃,600℃热处理不同时间,包覆型材料没有明显的热辐射率上升的行为,表明核壳结构中Al未产生明显氧化。
本发明提供的包覆材料有效阻断金属材料与外部环境接触,氧化反应程度亦得到明显抑制,使片状金属Al粉能够在更高温度范围内以金属形式,且红外辐射铝未见明显上升,通过包覆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金属的Al易氧化不耐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通过溶剂热法以硝酸锆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锆包覆Al核壳复合粉体XRD特征峰图;
图2 Al@ZrO2核壳复合粉体微观形貌;
图3室温至600℃时Al@ZrO2核壳复合粉体(a)3-5μm波段及(b)8-14μm波段红外辐射率;
图4 500-600℃范围内Al@ZrO2核壳复合粉体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a)3-5μm波段测试样品红外辐射率,(b)8-14μm波段测试样品红外辐射率;
图5 Al@ZrO2核壳复合材料研究方案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Al@ZrO2核壳复合粉体材料制备(如图5所示流程图)
步骤(1):将片状Al粉经过醇洗、水洗、除油除尘步骤;
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Al粉置于乙醇-水混合溶液,采用丙三醇作为分散剂进行超声分散,使金属Al粉与溶液混合均匀。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超声分散参数为频率40KHz,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min。
步骤(3):根据核壳材料的组分比例,称取合适的硝酸锆,使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硝酸锆的物质的量与A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1。
步骤(4):将步骤(2)中金属Al粉悬浮液与步骤(3)中硝酸锆水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通过氨水调节pH值至7-10,之后在60℃加热搅拌悬浮液形成均匀沉淀物,将沉淀物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备用。
步骤(5)将步骤(4)中干燥粉体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干燥粉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质量比1:50,再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釜置于180℃烘箱中加热24h,加热停止后,反应物经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后,即得Al@ZrO2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如图1所示的氧化锆包覆Al核壳复合粉体XRD特征峰图,可以看出XRD物相分析只检测出ZrO2相,表明ZrO2完整包覆Al型核壳结构的粉末。
如图2所示的SEM显微形貌观察的Al@ZrO2核壳复合粉体微观形貌图,可以确定获得了完整的ZrO2包覆Al型核壳结构的粉末,且XRD物相分析只检测出ZrO2相。
如图3所示,在室温到600℃在3-5μm以及8-14μm两个波段均小于0.3。
如图4所示,500℃-600℃范围内Al@ZrO2核壳复合粉体的红外辐射率变化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Al@ZrO2核壳复合粉体在3-5μm以及8-14μm两个波段的红外辐射率仅存在微弱的增大,但是总体都小于0.35,与原始未包覆的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与未包覆的Al粉热辐射率相比,在500℃,600℃热处理不同时间,包覆型材料没有明显的热辐射率上升的行为,表明核壳结构中Al未产生明显氧化。包覆材料有效阻断金属材料与外部环境接触,氧化反应程度亦得到明显抑制,使片状金属Al粉能够在更高温度范围内以金属形式,且红外辐射铝未见明显上升,因而通过包覆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金属Al易氧化不耐热问题。
本申请由于应用到飞机蒙皮等相对低温区域(500-600℃),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中国专利申请号CN110746186)的铝掺杂型材料相比,两者应用的环境不同,温度要求要低。但是本申请的包覆型材料红外辐射率远低于掺杂型材料,约降低50%。
实施例2、Al@SrZrO3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步骤(1):将片状Al粉经过醇洗、水洗、除油除尘步骤;
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Al粉置于乙醇-水混合溶液,采用丙三醇作为分散剂进行超声分散,使金属Al粉与溶液混合均匀。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2;超声分散参数为频率40KHz,超声分散的时间为20min。
步骤(3):根据核壳材料的组分比例,称取合适的硝酸锆,硝酸锶,使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硝酸盐的物质的量与A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1,硝酸锆与硝酸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步骤(4):将步骤(2)中金属Al粉悬浮液与步骤(3)中硝酸盐水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通过氨水调节pH值至8-10,之后在60℃加热搅拌悬浮液形成均匀沉淀物,将沉淀物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备用。
步骤(5)将步骤(4)中干燥粉体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干燥粉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质量比1:50,再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釜置于200℃烘箱中加热24h,加热停止后,反应物经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后,即得Al@SrZrO3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将实施例2中的硝酸锶换成同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钆后,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Al@Gd2Zr2O7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结果与讨论
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Al@ZrO2核壳复合粉体,经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在金属Al表面和ZrO2晶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界面结构中,(100)-a平面内Zr、Al、O等离子形成了三原子离域π键,并对金属Al表面构成空间位阻;ZrO2晶体中的O离子分布影响了(100)-b平面内金属Al核外电荷密度分布状态,在没有影响Al金属晶体本身金属特性的前提下,在晶面垂直方向上形成电荷密度接近于零的非键轨道,削弱了金属与外部强电负性基团的作用。上述电子结构变化导致Al金属表面氧化反应需要在更高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保证了金属Al粉能够在更高温度环境中依然具有低红外辐射金属学特性。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分别引入了锶和钆,制备了Al@SrZrO3核壳复合粉体材料与Al@Gd2Zr2O7核壳复合粉体材料,同样包覆了金属铝粉,高温度环境中也依然具有低红外辐射金属学特性。
但是不同的壳材料对于材料的导热性能有所影响,使得导热性能逐步降低,氧化锆包覆>锆酸锶包覆>锆酸钆包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以金属铝为核材料,以氧化物陶瓷粉体为包覆型壳材料;所述金属铝为片状金属Al粉,所述氧化物陶瓷粉体为氧化锆、锆酸锶或稀土锆酸钆;所述氧化物陶瓷为硝酸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物陶瓷粉体;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锆、硝酸锶或稀土硝酸钆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片状Al粉经过醇洗、水洗、除油除尘步骤;
(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片状Al粉置于乙醇-水混合溶液,采用丙三醇作为分散剂进行超声分散,使片状Al粉与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金属Al粉悬浮液;
(3)根据氧化物陶瓷粉体的组分比例,称取合适的硝酸盐,使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盐水溶液;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锆,硝酸锶或稀土硝酸钆的一种或几种;
(4)将步骤(2)中金属Al粉悬浮液与步骤(3)中硝酸盐水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悬浮液,通过氨水调节pH值,之后再加热搅拌混合悬浮液形成均匀沉淀物,将沉淀物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备用;
(5)将步骤(4)中干燥粉体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再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加热,加热停止后,反应物经抽滤、水洗、醇洗、干燥后,即得氧化物陶瓷包覆Al核壳复合粉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乙醇-水混合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1:2;超声分散参数为频率40KHz,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硝酸盐水溶液中硝酸盐的物质的量与金属Al粉悬浮液中A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5:1~0.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干燥粉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质量比1:50;混合悬浮液pH值调节控制在7-10,加热搅拌混合悬浮液的加热温度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烘箱加热温度控制在150-210℃,保温时间控制在12-24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用于替代金属Al材料以及衍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的低红外辐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蒙皮。
CN202111577492.7A 2021-12-22 2021-12-22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4226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492.7A CN114226723B (zh) 2021-12-22 2021-12-22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7492.7A CN114226723B (zh) 2021-12-22 2021-12-22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6723A CN114226723A (zh) 2022-03-25
CN114226723B true CN114226723B (zh) 2023-07-18

Family

ID=8076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7492.7A Active CN114226723B (zh) 2021-12-22 2021-12-22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6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0742B (zh) * 2022-10-30 2023-09-19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金属Al原位复合含碳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0860A (en) * 1975-11-20 1976-11-09 Nasa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t cermet compositions
DE102007028842A1 (de) * 2007-06-20 2008-12-24 Eckert Gmbh Dunkle, IR-Strahlung reflektierende Pigment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CN102010185B (zh) * 2010-09-28 2014-04-23 景德镇博智陶瓷有限公司 耐高温白色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7874A (zh) * 2012-03-19 2012-08-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明度和低红外发射率复合结构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3018B (zh) * 2018-06-22 2020-07-07 西华大学 一种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6186B (zh) * 2019-11-26 2021-08-13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Al3+掺杂型低红外、低热导率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6723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481B (zh) 一种碳纤维表面氧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194507B (zh) 一种抗高温热震、宽光谱高吸收的光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3434A (zh) 一种用于热喷涂的锆酸镧球形粉体制备方法
CN103474645B (zh) 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4226723B (zh) 氧化物陶瓷包覆金属铝的低红外、抗氧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209444B (zh) 一种宽光谱吸收耐高温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57626A (zh) 一种稀土改性氧化锆热障涂层用蜂窝状结构球形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77948A (zh) 一种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10408269A (zh) 一种强腐蚀性水性铝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392B (zh) 一种多组分共掺杂氧化铈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6535B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阴极保护系统
CN111634950B (zh) 一种钙钛矿型高发射率球形团聚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585016A (zh) 一种微通道沉淀-微波煅烧制备微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方法
CN110483219B (zh) 立方结构复合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47387A (zh) 一种b位五元高熵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9834B (zh) 一种仿珍珠贝电磁波吸收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11570485U (zh) 氧化钪稳定氧化锆粉体的制备装置
CN114230330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及阴极层的制备方法
CN114243046A (zh) 一种金属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26441B (zh) 一种多级结构α-Fe2O3空心球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237214B (zh) 一种Al-Y-Cr-Fe-Er-O高熵复合氧化物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7340A (zh) 一种稀土改性NiMn2O4尖晶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17646B (zh) 一种高振实密度的球形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16656156B (zh) 一种N-MXene/8YSZ:Eu3+温敏热障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04954B (zh)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