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6061A - 排水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排水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6061A
CN114216061A CN202111450962.3A CN202111450962A CN114216061A CN 114216061 A CN114216061 A CN 114216061A CN 202111450962 A CN202111450962 A CN 202111450962A CN 114216061 A CN114216061 A CN 114216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pipe body
flow sensor
wat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09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6061B (zh
Inventor
刘兴春
张鹏
陶文娟
敖求星
裴圣瑞
成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09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第一管体,内部中空且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安装于第一管体上且用于检测所在位置处的水流量,第一水流传感器较第二水流传感器更靠近进水端;主控板,与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连接,主控板用于比较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报警器,与主控板连接,在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时,主控板控制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主控板比较并判断出当前时刻的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即发生水流倒灌的问题,主控板控制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以提醒采取安全措施。

Description

排水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排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乡镇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也随着加快,现有的乡镇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一般是排到下水渠、河道或者市政排水系统。
在暴雨天由于降水量较大由于河道/下水渠的水流倒灌,倒灌的水流会漫溢出建筑物排水系统外并进入建筑物内,污染建筑物,但是现有的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无法及时识别出水流的倒灌,经常是水都已经漫进建筑物内才发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水管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排水系统无法及时识别水流倒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
第一管体,内部中空且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用于检测所在位置处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较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更靠近所述进水端;
主控板,与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以及
报警器,安装连接于所述主控板上,在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
本发明中第一管体的进水端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连接,出水端直接伸至下水渠、河道处,当河道或下水渠的水流倒灌入第一管体内时,水流会先经过第二水流传感器,此时,第一水流传感器还未检测到水流或者检测到的水流较小,主控板比较并判断出当前时刻的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水流从出水端向进水端的方向流,即发生水流倒灌的问题,主控板控制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以提醒采取安全措施。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水端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且呈向上倾斜状。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出水端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且内部中空的第三管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体内壁上的分流板;
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通且靠近所述第二管体设有开口;
所述分流板部分伸至所述开口处且形成部分遮挡所述开口的限流部;
所述分流板部分伸至所述第二管体内形成导流部。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流部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所述限流部的若干个通槽。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部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流部的若干个穿孔。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第二管体一侧的固定座;
所述限流部与所述导流部的连接处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管体呈向下倾斜状,所述第三管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底端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底壁。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流部呈向下倾斜状。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部呈向下倾斜状。
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一端的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沿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口的下边缘设置,所述缓冲件的顶面形成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且向上凸起的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引流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水管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水管结构中分流板和安装座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排水管结构中主控板和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管体10,第二管体20,第三管体30,开口31,第一水流传感器41,第二水流传感器42,主控板50,报警器60,分流板70,限流部71,通槽711,导流部72,穿孔721,转动板73,耳板731,转轴732,固定座80,水平面81,弯折面82,缓冲件91,凸起部911,引流通道9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管结构,用于检测和提醒河道或下水渠水流的倒灌,本发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主控板、报警器、分流板、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在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时,主控板控制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在水流量较大时,大水流冲击使得导流部转动、限流部翘起,限流部一部分流入开口内排出,另一部分在限流部的阻挡作用下被引流到导流部上,进入第二管体内并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排水管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排水管结构包括:第一管体10、第一水流传感器41、第二水流传感器42、主控板50以及报警器60,第一管体10内部中空且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安装于第一管体10上且用于检测所在位置处的水流量,第一水流传感器41较第二水流传感器42更靠近进水端;主控板50与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连接,主控板50用于比较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报警器60安装连接于主控板50上,在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41检测的水流量时,主控板50控制报警器60发出倒灌警报。例如,通过指示灯(红色)、报警器60对用户进行提醒,用户在确定情况后再将警报解除。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结构中第一管体10的进水端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连接,出水端直接伸至下水渠、河道处,当河道或下水渠的水流倒灌入第一管体10内时,主控板50比较并判断出当前时刻的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41检测的水流量,主控板50控制报警器60发出倒灌警报,避免了水流倒灌入建筑物内才发现水流倒灌的问题。
进一步的,主控板50内设置有预设的堵塞阈值,主控板50还用于计算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与预设的堵塞数值进行对比,若该平均值在预设的堵塞阈值范围内,则判断当前排水系统内出现堵塞情况,主控板50控制报警器60发出堵塞警报,例如,在显示屏上输出相关状态、情况,然后通过指示灯(黄色)、报警器60进行提醒。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为电磁式水流传感器,且套设安装在第一管体10的上端部。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的间距为20cm-50cm,使用电磁式水流传感器,无需设置在管内,安装起来更加方便,并且无需高精度的检测,成本也更为低廉,后期维护拆卸也方便。较佳地,在第一水流传感器41、第二水流传感器42通过防水胶固定连接于第一管体10件上,避免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一管体10件的连接处、第二水流传感器42和第一管体10件的连接处长期受潮后脱离,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安装固定于第一管体10上且罩设于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上的防护罩,以保护第一水流传感器41、第二水流传感器42。
进一步的,主控板50设置在建筑物内并由市电或电池供电,主控板50包括:电源模块、有线和/或无线通讯模块、主处理器、显示板。用户或开发者通过主控上的触摸显示屏、按钮进行两个传感器的预设阈值的设备,调整其他功能,如:报警器免打扰、报警器音量、指示灯亮度等等。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安装于出水端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管体20,第二管体20与第一管体10连通且呈向上倾斜状。现有技术中在强烈的降雨时,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排出大量的水,形成冲击力强大的水柱并冲打下水渠、池塘或河道,容易在下水渠、池塘或河道上的落水处形成冲坑,进而损坏下水渠,由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的排水口通常位于池塘或河道的岸边处,形成的冲坑会导致岸边出现深水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该方案中,第二管体20呈向上倾斜状,将水流引向高处以消耗其能量,消减水柱对下水渠、池塘或河道上的冲击力。
参见图1和图2,进一步的,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安装于第二管体20远离第一管体10一端的缓冲件91;缓冲件91沿第二管体20的管口的下边缘设置,缓冲件91的顶面形成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且向上凸起的凸起部911,相邻两个凸起部911之间形成有引流通道912,凸起部911起到对水流的阻挡作用,消减水流的冲击力,通过凸起部911间的引流通道912对水流起到分流的作用形成多股的小流水,避免大股的水流直接喷出而形成冲击力较强的大水柱,进而避免了在下水渠、池塘或河道上的落水处形成冲坑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较佳地,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固设于缓冲件91靠近第二管体20一侧的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固定于第二管体20的管口上,缓冲件91呈弧形的板状且与第二管件相适配。凸起部911呈条状且沿径向分布,相邻两个凸起部911呈靠近缓冲件91端相远离且远离缓冲件91端相靠近的倾斜状,引流通道912的宽度自靠近缓冲件91端至远离缓冲件91端逐渐减小。
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安装连接于出水端和第二管体20之间且内部中空的第三管体30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管体30内壁上的分流板70;第三管体30与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连通且靠近第二管体20设有开口31;分流板70部分伸至开口31处且形成部分遮挡开口31的限流部71;分流板70部分伸至第二管体20内形成导流部72。在该方案中,开口31对应下水渠、河道处设置。水流至第三管体30处时部分通过开口31流出,部分被限流部71挡住通过分流板70引至第二管体20内。
较佳地,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固设于开口31处的泻流管。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的,限流部71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限流部71的若干个通槽711,便于将限流部71上的水部分排入开口31。较佳地,通槽711呈条状。
参见图3和图4,更进一步的,导流部72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导流部72的若干个穿孔721。
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三管体30呈向下倾斜状,第三管体30的顶端与第一管体10连通,底端与第二管体20连通,开口31位于第三管体30的底壁。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的,限流部71呈向下倾斜状,利于将水流导入开口31。较佳地,限流部71为板件且呈弧形状,限流部71的中部下凹且两侧向上翘起,水流不易从两侧流出。
参见图3和图4,更进一步的,所导流部72呈向下倾斜状,利于将水流导入第二管体20内。
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排水管结构还包括安装于开口31靠近第二管体20一侧的固定座80;限流部71与导流部72的连接处通过转轴732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座80上。
参见图3和图4,进一步的,分流板70还包括呈向下倾斜状的转动板73以及对称地设于转动板73两侧的耳板731,转动板73的顶端与限流部71固定连接,转动板73的底端与导流部72固定连接,安装座插置于两个耳板731之间通过转轴732穿置安装于两个耳板731和固定座80上,以使分流板70可转动的安装于固定座80上,限流部71和导流部72能够进行转动。
参见图4,较佳地,固定座80的顶面包括靠近限流部71一侧的水平面81与连接于水平面81和固定座80侧面之间且呈弯折状的弯折面82,该弯折面82的形状与转动板73和导流部72的连接处的形状相适配。
参见图3和图4,在水流量不大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限流部71自然垂下并带着导流部72翘起,转动板73呈水平状态位于在倾斜面上,此时水流不大的话,是难以驱动导流部72转动的,同样限流部71垂下也不会影响朝下端的排水。
参见图3和图4,暴雨时,大水流冲击使得导流部72转动、限流部71翘起,转动板73和导流部72的连接处至弯折面82上,限流部71阻挡部分朝下的排水并打水花,同时限流部71托住部分水流引流到导流部72上,进入第二管体20内,第二管体20将水流引向高处以消耗能量,并通过缓冲件91上的凸起部911打水花以降低水柱的形成,避免了在下水渠、池塘或河道上的落水处形成冲坑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较佳地,第一管体10呈竖直状且第一管体10的底部弯折形成弯折端;该弯折端与第三管体30的顶端安装连接,第三管体30的底端与第二管体20远离缓冲件91的一端安装连接。
下面对本发明的排水管结构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若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大于第一水流传感器41检测的水流量时,主控板50控制报警器60发出倒灌警报。
若第一水流传感器4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42检测的水流量的平均值在预设的堵塞阈值范围内时,主控板50控制报警器60发出堵塞警报。
在水流量不大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限流部71自然垂下并带着导流部72翘起,水流大多从开口31流出。
在水流量较大时,大水流冲击使得导流部72转动、限流部71翘起,限流部71一部分流入开口31内排出,另一部分在限流部71的阻挡作用下被引流到导流部72上,进入第二管体20内并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内部中空且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上且用于检测所在位置处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较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更靠近所述进水端;
主控板,与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比较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以及
报警器,安装连接于所述主控板上,在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检测的水流量时,所述主控板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倒灌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出水端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且呈向上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连接于所述出水端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且内部中空的第三管体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体内壁上的分流板;
所述第三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连通且靠近所述第二管体设有开口;
所述分流板部分伸至所述开口处且形成部分遮挡所述开口的限流部;
所述分流板部分伸至所述第二管体内形成导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部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所述限流部的若干个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上间隔地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流部的若干个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开口靠近所述第二管体一侧的固定座;
所述限流部与所述导流部的连接处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呈向下倾斜状,所述第三管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底端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部呈向下倾斜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呈向下倾斜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一端的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沿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口的下边缘设置,所述缓冲件的顶面形成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且向上凸起的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引流通道。
CN202111450962.3A 2021-12-01 2021-12-01 排水管结构 Active CN114216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962.3A CN114216061B (zh) 2021-12-01 2021-12-01 排水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962.3A CN114216061B (zh) 2021-12-01 2021-12-01 排水管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6061A true CN114216061A (zh) 2022-03-22
CN114216061B CN114216061B (zh) 2024-01-23

Family

ID=8069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0962.3A Active CN114216061B (zh) 2021-12-01 2021-12-01 排水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606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5956A1 (de) * 1993-02-26 1994-10-06 Gerhard Kaelber Anlage zur Ableitung von Abwässern
US20090314351A1 (en) * 2008-06-20 2009-12-24 Mcdonald William Persuasive environmental recovery system
CN205653838U (zh) * 2016-04-01 2016-10-19 张宝安 电子智能监控倒流防止器
CN208074598U (zh) * 2018-03-28 2018-11-09 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管道的防落水倒灌警示装置
CN211421317U (zh) * 2019-09-26 2020-09-04 房旭 一种建筑地下室排水机构
CN113216357A (zh) * 2021-04-19 2021-08-06 长安大学 一种排水管道末端防倒灌联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32554A (zh) * 2021-06-21 2021-10-22 中恒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务防倒流监测系统及其防倒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5956A1 (de) * 1993-02-26 1994-10-06 Gerhard Kaelber Anlage zur Ableitung von Abwässern
US20090314351A1 (en) * 2008-06-20 2009-12-24 Mcdonald William Persuasive environmental recovery system
CN205653838U (zh) * 2016-04-01 2016-10-19 张宝安 电子智能监控倒流防止器
CN208074598U (zh) * 2018-03-28 2018-11-09 广州贝龙环保热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管道的防落水倒灌警示装置
CN211421317U (zh) * 2019-09-26 2020-09-04 房旭 一种建筑地下室排水机构
CN113216357A (zh) * 2021-04-19 2021-08-06 长安大学 一种排水管道末端防倒灌联动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32554A (zh) * 2021-06-21 2021-10-22 中恒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务防倒流监测系统及其防倒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6061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1101B1 (ko) 지하철 환기구의 침수방지장치
AU2020100158B4 (en) An overflow device comprising or including a rainhead
US11447996B2 (en) Structure for operating watertight door by buoyancy
CN109056982A (zh) 一种雨污合流沟渠的截污溢流井
US20190284811A1 (en) Overflow device
CN114216061A (zh) 排水管结构
KR101176060B1 (ko) 무동력으로 자동 가동되는 침수방지용 차수판
KR101602819B1 (ko) 저수지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JP3176315B2 (ja) 調整池の排水流量制御システム
CN208685626U (zh) 防公路边坡滑坡装置
JP5896659B2 (ja) グレーチングと防水板が一体化した防水装置
KR102089921B1 (ko) 퇴적물 감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퇴적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19364880U (zh) 一种自动升降排水的井盖
KR100654756B1 (ko) 공동주택단지의 하수 역류방지 시설
CN208870158U (zh) 一种雨污合流沟渠的截污溢流井
CN209837503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KR100598493B1 (ko) 도로 경사면의 배수로 구조
CN212359864U (zh) 一种隧道顶部防渗水预警装置
JP2619605B2 (ja) 防潮装置
JP3989257B2 (ja) 街渠桝
JP2011089321A (ja) 縦樋のオーバーフロー構造
KR101541530B1 (ko) 가동식 차수판
CN109282871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水位监测装置
CN111827592A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112144575B (zh)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的斜坡用窨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