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760B - 转子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子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760B
CN114204760B CN202110948143.5A CN202110948143A CN114204760B CN 114204760 B CN114204760 B CN 114204760B CN 202110948143 A CN202110948143 A CN 202110948143A CN 114204760 B CN114204760 B CN 114204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rotor core
rotor
magnetiz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81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4760A (zh
Inventor
佐野新也
小森健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04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4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5/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2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子制造方法用于使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所述转子制造方法包括:载置工序,以使第二磁铁孔(21B)与第一磁铁孔(21A)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20B)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以及推出工序,使用非磁性夹具将磁化磁铁(31)从第二磁铁孔(21B)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

Description

转子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回收被插入至转子芯的磁铁孔的永久磁铁的方法。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147602中公开了一种取出固定于形成在动子或定子的贯通孔的内部的永久磁铁的永久磁铁的制造方法,所述永久磁铁的制造方法具备:对动子或定子进行加热的工序;使永久磁铁从贯通孔的内部向由包含铁磁性体的材料形成的永久磁铁保持器移动的工序;以及对通过磁吸引力保持于永久磁铁保持器的永久磁铁进行加热来对永久磁铁进行减磁的工序。
根据这样的日本特开2012-147602所公开的磁铁回收方法,在回收了转子芯中使用的永久磁铁之后,能实现永久磁铁的再利用。然而,通过这样的磁铁回收方法回收的永久磁铁已经成为脱磁状态。因此,在将脱磁后的永久磁铁再利用于其他转子芯时,需要再次使永久磁铁磁化。由此,与永久磁铁的再利用相关的制造工序变得繁杂。其结果是,无法高效地再利用永久磁铁来制造新的转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发明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制造方法,其使被插入至其他转子芯的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转子芯的磁铁孔,由此,能进行磁化磁铁的再利用,并且在再利用时无需再次使磁化磁铁磁化,能实现制造工序的简易化和效率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转子制造方法用于针对未插入有磁化磁铁的第一转子芯,使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所述转子制造方法包括:载置工序,以使第二磁铁孔与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载置于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以及推出工序,使用非磁性夹具将磁化磁铁从第二磁铁孔朝向第一磁铁孔推出。需要说明的是,层叠厚度是指各转子芯的轴向的厚度,层叠厚度方向是指各转子芯的厚度方向。
上述方案的转子制造方法针对未插入有磁化磁铁的第一转子芯,使用非磁性夹具将被插入至与第一转子芯重叠的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一边从第二磁铁孔推出,一边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通过这样的转子制造方法,能简易地将第二转子芯中使用的磁化磁铁插进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来进行再利用。由此,无需每次制造转子时都制造新的磁化磁铁。其结果是,能降低磁铁制作成本,并且抑制磁铁资源的滥用。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磁化磁铁在被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之前,不会暂时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被取出至外部。因此,能抑制磁化磁铁因被取出至外部而成为脱磁状态。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非磁性夹具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因此,能避免由采用磁性夹具的情况而引起的磁化磁铁的脱磁的发生。其结果是,第二转子芯中使用的磁化磁铁保持磁化了的状态被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由此,没有再利用脱磁后的磁化磁铁时的再磁化的必要性。其结果是,能实现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的简易化和效率化。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非磁性夹具具有非磁性导轨,在推出工序被进行之前,位于第二磁铁孔中的磁化磁铁被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吸引,并与第二壁部接触,推出工序包括:在第二壁部和与第二壁部接触的磁化磁铁之间插入并设置非磁性导轨,使得位于第二磁铁孔中的磁化磁铁与第二壁部不接触;以及将与第二壁部不接触的磁化磁铁沿着非磁性导轨朝向第一磁铁孔推出。
上述方法采用了非磁性导轨。通过这样的非磁性导轨,磁化磁铁与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成为不接触状态。由此,与磁化磁铁与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直接接触的直接接触状态相比,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对磁化磁铁施加的吸引力变弱。因此,用于使磁化磁铁移动的力变小。此外,在不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仅与非磁性导轨接触。另一方面,在直接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与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接触。因此,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在不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与周围构成的接触面积变小。由此,在不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小。因此,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在将磁化磁铁朝向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推出时,磁化磁铁所受到的阻力、即上述的吸引力和摩擦力变小。其结果是,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能更容易且顺畅地将磁化磁铁推出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而且,非磁性导轨具有引导磁化磁铁的移动方向的功能。其结果是,与不采用非磁性导轨的情况相比,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能容易且准确地将磁化磁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能提高转子制造方法的作业性和效率化。
此外,在采用非磁性导轨的情况下,磁化磁铁与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成为不接触状态,但磁化磁铁继续被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吸引。因此,即使成为不接触状态,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磁化磁铁也不会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掉落。由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防止磁化磁铁的下落的夹具。其结果是,能使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简易化。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插入并设置非磁性导轨包括:以非磁性导轨的插入侧的顶端从第二磁铁孔穿过并到达第一磁铁孔的第一端面的开口部或第一磁铁孔的内部的方式,将非磁性导轨插入至第二磁铁孔或插入至第二磁铁孔和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通过容易且准确地将磁化磁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来提高转子制造方法的作业性和效率化。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第一转子芯具有至少形成于在第二转子芯被载置于第一转子芯的载置状态下与第二转子芯的形成有第二磁铁孔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第一磁铁孔,第一磁铁孔的俯视形状与第二磁铁孔的俯视形状相同,或比第二磁铁孔的俯视形状大,载置工序包括:以使第二磁铁孔与对应于第二磁铁孔的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一个以上的第二转子芯载置于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端面。
根据上述方法,不仅能实现对具有相同构成的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的磁化磁铁的插入,还能实现对具有不同构成的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的磁化磁铁的插入。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在载置工序中,多个第二转子芯被载置于第一转子芯时,载置工序包括:以使多个第二转子芯各自的第二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多个第二转子芯叠摞起来,由此构成具有在层叠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磁铁孔组的第二转子芯组,推出工序包括:以非磁性导轨的插入侧的顶端从第二磁铁孔组穿过并到达第一磁铁孔的第一端面的开口部或第一磁铁孔的内部的方式,将非磁性导轨插入并设置于第二磁铁孔组。
根据上述方法,能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要使用的第二转子芯的数量。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在根据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而需要插入多个磁化磁铁时,推出工序包括:将位于第二转子芯组中所需要的各个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中的磁化磁铁沿着非磁性导轨推出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适用于对具有各种层叠厚度的第一转子芯的磁化磁铁的插入。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在第二磁铁孔的数量比第一磁铁孔的数量少时,载置工序包括:第一载置工序,以使第二转子芯组的第二磁铁孔组与对应于第二磁铁孔组的第一磁铁孔中的一部分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载置于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载置工序,以使第二转子芯组的第二磁铁孔组与第一磁铁孔中的另一部分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载置于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推出工序包括:第一推出工序,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中的磁化磁铁中的一部分磁化磁铁沿着非磁性导轨推出至第一磁铁孔中的一部分第一磁铁孔;以及第二推出工序,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中的磁化磁铁中的另一部分磁化磁铁沿着非磁性导轨推出至第一磁铁孔中的另一部分第一磁铁孔,第一载置工序、第二载置工序、第一推出工序以及第二推出工序按第一载置工序、第一推出工序、第二载置工序以及第二推出工序的顺序进行。
根据上述方法,能实现对具有不同数量的磁铁孔的转子芯的磁化磁铁的插入。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在通过推出工序将所需要的磁化磁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之后,将未插入有磁化磁铁的其他第一转子芯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进行更换,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以使其他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其他第一转子芯设置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端面,在进行了更换工序之后,再次进行推出工序。
根据上述方法,能高效地将磁化磁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在其他第一转子芯被设置于第二转子芯之前,使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不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发生干扰,然后取出第一转子芯;以及在其他第一转子芯被设置于第二转子芯之后,使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来使该非磁性导轨插入至其他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顺畅地进行第一转子芯的更换。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在通过推出工序将位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中的磁化磁铁推出从而第二磁铁孔变空之后,将插入有磁化磁铁的其他第二转子芯与第二磁铁孔变空了的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进行更换,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以使其他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与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其他第二转子芯设置于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端面侧,在进行了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之后,再次进行推出工序。
根据上述方法,能高效地利用位于第二转子芯的磁化磁铁。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在其他第二转子芯被设置于第一转子芯之前,使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不与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发生干扰,然后取出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以及在其他第二转子芯被设置于第一转子芯之后,使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来使该非磁性导轨插入至第二磁铁孔,使得被插入至其他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与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不接触。
根据上述方法,能顺畅地进行第二转子芯的更换。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位于第二磁铁孔中的磁化磁铁在层叠厚度方向被分为多个磁铁块,推出工序包括:根据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一个以上的第二转子芯各自的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磁铁块中的一部分磁铁块或全部磁铁块推出至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应对具有各种层叠厚度的转子芯。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在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与第二转子芯的第二层叠厚度相同或比第二层叠厚度小时,推出工序包括:根据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一个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磁铁块中的全部磁铁块或一部分磁铁块推出至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提高具有不同层叠厚度的转子芯的适用性。
此外,可以是,在上述方法中,在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比第二转子芯的第二层叠厚度大时,推出工序包括:根据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多个第二转子芯各自的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磁铁块中的全部磁铁块或一部分磁铁块推出至第一磁铁孔。
根据上述方法,能根据转子芯的层叠厚度自由地调整要插入的磁铁块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转子制造方法,其使被插入至其他转子芯的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转子芯的磁铁孔,由此,能进行磁化磁铁的再利用,并且在再利用时无需再次使磁化磁铁磁化,能实现制造工序的简易化和效率化。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磁铁孔和磁铁单元的构成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的构成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化磁铁的构成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对图6的步骤S2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图6的步骤S3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图6的步骤S30和步骤S4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对图10的步骤S2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2是用于对图10的步骤S3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3是用于对图10的步骤S4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4是用于对图10的步骤S5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对图15的步骤S2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7是用于对图15的步骤S3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8是用于对图15的步骤S4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9是用于对图15的步骤S5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对图20的步骤S2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22是用于对图20的步骤S3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23是用于对图20的步骤S4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24是用于对图20的步骤S50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元件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为示例,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是示意性的,不应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来进行解释。
[第一实施方式]
<转子1>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单元2的构成的图。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有时将图1所示的转子1的状态称为“组装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例如是被用作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驱动源或发电机的旋转电机的转子部分。具体而言,转子1与设于转子1的周围的筒状的定子(未图示)一起构成旋转电机。
如图1所示,转子1具备:转子芯单元2、被配置为与转子芯单元2的两端面抵接的一对端板4、配置于转子芯单元2的中央部分的轴6以及用于使转子芯单元2和一对端板4固定于轴6的固定构件8。
如图1所示,转子芯单元2具有转子芯20和被配置为贯通转子芯20的多个磁铁单元30。转子芯20例如是多个硅钢板被层叠而构成的圆环状的部件。以下,将硅钢板被层叠的方向、即转子芯20的厚度方向称为“层叠厚度方向”。如图2所示,多个磁铁单元30在转子芯20的周缘侧的周向被配置。需要说明的是,转子芯20和磁铁单元30的详情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一对端板4包括两个具有相同尺寸的圆板状的构件。在各圆板状的构件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供轴6穿过的孔。此外,端板4的材料例如是铝、铜等非磁性金属材料。在组装状态下,一对端板4焊接于转子芯单元2的两端面。
轴6例如是由钢材形成的圆棒。轴6具有凸缘7。在组装状态下,轴6被配置为贯通转子芯单元2和一对端板4。凸缘7与焊接于转子芯单元2的一个端板4抵接。这样,转子芯单元2和一对端板4相对于轴6的装配位置被确定。
固定构件8是圆板状的构件。在该圆板状的构件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供轴6穿过的孔。在组装状态下,固定构件8以与焊接于转子芯单元2的另一个端板4抵接的方式固定于轴6。这样,转子芯单元2和一对端板4被固定构件8和凸缘7夹着而固定于轴6。
<转子芯20和磁铁单元30的详情>
接着,参照图1至图5,对转子芯20和磁铁单元3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磁铁孔21和磁铁单元30的构成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芯20的构成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化磁铁31的构成的图。
(转子芯20)
如图2和图4所示,转子芯20具有被形成为在层叠厚度方向贯通转子芯20的多个孔。这些孔包括在转子芯20的周缘侧的周向隔开间隔分别以规定姿态形成的多个磁铁孔21和形成于转子芯20的中央部分的一个轴孔22。
此外,转子芯20具有位于层叠厚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端面201和位于层叠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面20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朝向第一端面201或第二端面202俯视转子芯20简称为“俯视”,将通过俯视能看到的形状称为“俯视形状”。
如图4所示,磁铁孔21的俯视形状呈大致矩形。此外,磁铁孔21具有位于磁铁孔21的中央部分的中央空间210和作为磁铁孔21的中央空间210以外的空隙的空隙213。中央空间210和空隙213均在层叠厚度方向贯通转子芯20。
中央空间210是用于配置磁铁单元30的磁铁构件(后述的磁化磁铁31)的空间。如图4所示,中央空间210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壁部211和壁部212。如图3所示,壁部211和壁部212分别是在组装状态下与磁化磁铁的宽度方向的两主面接触的部分。
空隙213是用于配置磁铁单元30的固定构件(后述的树脂构件33)的空间。如图4所示,空隙213以夹着中央空间210的方式形成于中央空间210的两侧。
(磁铁单元30)
磁铁单元30以填充转子芯20的磁铁孔21的方式配置于磁铁孔21。如图3所示,磁铁单元30具有磁化磁铁31和用于固定磁化磁铁31的位置的树脂构件33。
磁化磁铁31是永久磁铁的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磁化磁铁31的整体呈长条状。此外,磁化磁铁31具有多个磁铁块32。这些磁铁块32被排列而构成磁化磁铁31。换言之,在组装状态下,磁化磁铁31在转子芯20的层叠厚度方向被分割为多个磁铁块32。需要说明的是,磁化磁铁31也可以不被分割为多个磁铁块32而是一个磁铁。
此外,如图5所示,当将磁化磁铁31视为一体时,磁化磁铁31具有:第一主面311、第二主面312、第一侧面313以及第二侧面314这四个周壁面;以及第一端面301和第二端面302这两个端面。
在组装状态下,第一侧面313和第二侧面314是朝向空隙213并与树脂构件33接触的面。第一主面311是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1接触的面,第二主面312是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2接触的面。此外,第一端面301是位于转子芯20的第二端面202侧的面,第二端面302是位于转子芯20的第一端面201侧的面。
此外,第一主面311构成磁化磁铁31的S极,第二主面312构成磁化磁铁31的N极。换言之,如图3所示,在磁化磁铁31的内部产生的磁通的磁通线方向从第一主面311朝向第二主面312。
树脂构件33是模制材料(mold material)的一个例子。树脂构件33被填充于磁铁孔21的位于磁化磁铁31的两侧的空隙213,并与磁化磁铁31的第一侧面313和第二侧面314接触。这样,通过树脂构件33固化,磁化磁铁31被完全固定于磁铁孔21。
<转子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6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对图6的步骤S20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图6的步骤S30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对图6的步骤S30和步骤S40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9省略了一部分的磁铁孔21和磁化磁铁31的表示。此外,为了易于观察,图7和图9用实线表示了磁化磁铁31和非磁性导轨50。
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是用于使用非磁性夹具,针对需要插入磁化磁铁31的新的转子芯20,使从旋转电机中使用的转子1拆下的旧的转子芯单元2的磁化磁铁31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新的转子芯20的转子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以下,为了进行区别,将新的转子芯20称为“第一转子芯20A”,将旧的转子芯单元2和旧的转子芯单元2的转子芯20称为“第二转子芯单元2B”和“第二转子芯20B”。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单元2B的各构成也用同样的规则进行称呼。
在此,在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详情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的构成以及非磁性夹具的构成进行说明。
(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
如图7所示,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具有相同构成。即,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各自的形状、直径、层叠厚度以及磁铁孔的构成相同。特别是,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和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俯视形状、数量、所形成的位置以及层叠厚度方向上的深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铁孔21A的俯视形状也可以被形成为比第二磁铁孔21B的俯视形状大。
这样,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的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数量与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数量相同。
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转子制造工序中,无需调整从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推出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的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数量。换言之,能将位于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中的多个磁铁块32全部插入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
(非磁性夹具)
非磁性夹具是用于使磁化磁铁31保持磁化了的状态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移动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的夹具。非磁性夹具具有非磁性导轨50以及未图示的非磁性推出部和非磁性调整部。
非磁性导轨50是用于使位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中的磁化磁铁31与第二磁铁孔21B的第二壁部211B不接触的夹具的一个例子。此外,非磁性导轨50具有引导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的移动方向的功能。
如图9所示,非磁性导轨50是板状构件。非磁性导轨50的材质例如是SUS(SteelUse Stainless:不锈钢)等硬度高且不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材料。此外,非磁性导轨50例如具有能在层叠厚度方向贯通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这两者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非磁性导轨50也可以根据需要具有其他长度。不过,优选的是非磁性导轨50的长度至少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相同。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能通过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并与磁化磁铁31抵接来对磁化磁铁31施加朝向第二方向的力的构成,具备非磁性推出部。当受到来自非磁性推出部的外力时,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沿着非磁性导轨50朝向第二方向移动。即,非磁性推出部是将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沿着非磁性导轨50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的构成。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能使设置于磁铁孔21的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来调整非磁性导轨50相对于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的位置的构成,具备非磁性调整部。
(各制造工序)
以下,对转子制造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准备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S10)。
具体而言,准备在第一磁铁孔21A未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第一转子芯20A和在第二磁铁孔21B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第二转子芯20B各一个。
若更详细地对第二转子芯20B的准备进行说明,则首先从旋转电机拆下转子1,然后从所拆下的转子1取出第二转子芯单元2B。接着,针对第二转子芯单元2B,使用溶剂来去除被填充至各第二磁铁孔21B的树脂构件33。这样,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第二转子芯20B的准备完成。
在该情况下,树脂构件33被去除,因此被插入至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能通过外力移动。另一方面,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磁化磁铁31被第二磁铁孔21B的第二壁部211B和第二壁部212B吸引。因此,磁化磁铁31能在第二磁铁孔21B中自由地移动,并且不会从第二磁铁孔21B掉落。
接着,将第二转子芯20B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S20)。
步骤S20是载置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以使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20B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201A。这样,各第一磁铁孔21A的第一壁部211A和第一壁部212A分别与对应的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壁部211B和第二壁部212B相连,构成相同平面。
以下,有时将重叠的第一磁铁孔21A和第二磁铁孔21B统称为“磁铁孔21”。有时将成为相同平面的第一壁部211A和第二壁部211B以及第一壁部212A和第二壁部212B统称为“壁部211”和“壁部212”。
接着,将非磁性夹具设置于第二转子芯20B和第一转子芯20A(S30)。
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针对重叠的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磁铁孔21(即,重叠的各第二磁铁孔21B和各第一磁铁孔21A),以贯通磁铁孔21的方式,插入四根非磁性导轨50。
若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如图8所示,针对各磁铁孔21,将四根非磁性导轨50中的两根插入至磁化磁铁31的第一主面311与第二壁部211B之间,将其他两根插入至磁化磁铁31的第二主面312与第二壁部212B之间。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被插入至各磁铁孔21的非磁性导轨50以其插入侧的顶端从第二磁铁孔21B穿过并到达第一磁铁孔21A的第二端面202A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转子芯20B和第一转子芯20A。
这样,如图8所示,通过所设置的非磁性导轨50,位于第二磁铁孔21B中的磁化磁铁31成为与第二磁铁孔21B的第二壁部211B和第二壁部212B不接触的状态。在这样的不接触状态下,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从磁化磁铁31的第一主面311起至第二壁部211B为止的距离和从磁化磁铁31的第二主面312起至第二壁部212B为止的距离变大。因此,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第二壁部211B和第二壁部212B对磁化磁铁31的吸引力变弱。
另一方面,在不接触状态下,第二壁部211B和第二壁部212B通过变弱了的吸引力继续吸引磁化磁铁31。因此,即使在不接触状态下,如果不受到外力,则磁化磁铁31也不会从第二磁铁孔21B掉落至第一磁铁孔21A。
此外,在该情况下,非磁性推出部和非磁性调整部例如配置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一端面201B侧。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磁化磁铁31从第二磁铁孔21B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40)。
步骤S40是推出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非磁性推出部以与磁化磁铁31的第一端面301抵接的方式移动,将朝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外力施加至磁化磁铁31。由此,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通过来自非磁性推出部的外力的作用而沿着非磁性导轨50移动。然后,如图9所示,磁化磁铁31的多个磁铁块32依次被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
在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即所有的磁铁块32被插入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之后,非磁性调整部使非磁性导轨50朝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
由此,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壁部211A和第一壁部212A接触。其结果是,磁化磁铁31的各磁铁块32被第一壁部211A和第一壁部212A吸引,从而被固定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
其后,如果将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第一转子芯20A从非磁性夹具取出,则第一转子芯20A的磁铁插入结束。
<转子制造方法的效果>
如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针对未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第一转子芯20A,使用非磁性夹具将被插入至与第一转子芯20A重叠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一边从第二磁铁孔21B推出,一边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根据这样的转子制造方法,能简易地将旧的转子芯20中使用的磁化磁铁31插进其他转子芯20的磁铁孔21来进行再利用。由此,无需每次制造转子时都制造新的磁化磁铁。其结果是,能降低磁铁制作成本,并且抑制磁铁资源的滥用。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中,磁化磁铁31在被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之前,不会暂时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被取出至外部。因此,能抑制磁化磁铁31因被取出至外部而发生脱磁。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非磁性夹具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因此,能避免由采用磁性夹具的情况而引起的磁化磁铁31的脱磁的发生。其结果是,旧的转子芯20中使用的磁化磁铁31保持磁化了的状态被插入至其他转子芯20。由此,没有再利用脱磁后的磁化磁铁31时的再磁化的必要性。其结果是,能实现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的简易化和效率化。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非磁性夹具采用了非磁性导轨50。通过这样的非磁性导轨50,磁化磁铁31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成为不接触状态。由此,与磁化磁铁31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直接接触的直接接触状态相比,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对磁化磁铁31施加的吸引力变弱。因此,用于使磁化磁铁31移动的力变小。此外,在不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31仅与非磁性导轨50接触。另一方面,在直接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31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接触。因此,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在不接触状态下,磁化磁铁31与周围构成的接触面积变小。由此,磁化磁铁31所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小。因此,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50,在将磁化磁铁31朝向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推出时,磁化磁铁31所受到的阻力、即上述的吸引力和摩擦力变小。其结果是,与直接接触状态相比,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50,能更容易且顺畅地将磁化磁铁31推出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
而且,非磁性导轨50具有引导磁化磁铁31的移动方向的功能。其结果是,与不采用非磁性导轨50的情况相比,通过采用非磁性导轨50,能容易且准确地将磁化磁铁31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能提高转子制造方法的作业性和效率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非磁性导轨50的情况下,磁化磁铁31与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成为不接触状态,但磁化磁铁31继续被磁铁孔21的壁部211和壁部212吸引。因此,即使成为不接触状态,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磁化磁铁31也不会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掉落。由此,无需另外设置用于防止磁化磁铁31的下落的夹具。其结果是,能使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简易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化磁铁31在长尺寸方向被分割为多个磁铁块32。由此,能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的磁铁块32的数量。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使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由此,能进行磁化磁铁31的再利用,并且在再利用时无需再次使磁化磁铁31磁化,实现了制造工序的简易化和效率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对图10的步骤S20进行说明的图。图12是对图10的步骤S30进行说明的图。图13是对图10的步骤S40进行说明的图。图14是对图10的步骤S50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至图14省略了一部分的磁铁孔21和磁化磁铁31的表示。此外,为了易于观察,图11至图14用实线表示了磁化磁铁31和非磁性导轨50。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事项的记述,对不同点的内容进行说明。特别是,不提及通过同样的构成实现的同样的作用效果。这在以下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也是同样的。
(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的2倍。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相同。另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相同。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是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层叠厚度的2倍。因此,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数量是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所需要的磁铁块32的数量的2倍。
(转子制造方法)
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步骤S10至步骤S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步骤S10至步骤S30相同,因此省略这些步骤的说明。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步骤S40至步骤S60进行说明。
在进行了步骤S10至步骤S30之后,使用非磁性夹具将磁化磁铁31中的一部分从第二磁铁孔21B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40)。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非磁性推出部将构成磁化磁铁31的多个磁铁块32中的一半沿着非磁性导轨50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需要说明的是,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插入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将新的第一转子芯20A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20A进行更换(S50)。
步骤S50是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非磁性调整部使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然后,能将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20A从非磁性夹具取出。
在取出了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20A之后,以使未插入有磁铁块32的、新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重叠的方式,将新的第一转子芯20A配置于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端面202B侧。
然后,在更换了新的第一转子芯20A之后,如图14所示,非磁性调整部以使非磁性导轨50的插入侧的顶端到达第一磁铁孔21A的第二端面202A的开口部的方式将非磁性导轨50插入并设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磁化磁铁31中的另一部分从第二磁铁孔21B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60)。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非磁性推出部将构成磁化磁铁31的多个磁铁块32中的剩余一半沿着非磁性导轨50插入至更换后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需要说明的是,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插入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然后,在位于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中的剩余一半的磁铁块32被插入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之后,非磁性调整部使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
其后,如果将插入有所需要的磁铁块32的第一转子芯20A从非磁性夹具取出,则第一转子芯20A的磁铁插入结束。
(转子制造方法的效果)
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应对具有不同层叠厚度的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即,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使用于与具有各种层叠厚度的转子芯的磁铁插入相关的制造。其结果是,能扩大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适用的范围。
此外,针对一个第二转子芯20B,将新的第一转子芯20A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第一转子芯20A进行更换,由此能更高效地进行位于第二转子芯20B的磁化磁铁31的再利用。由此,能实现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效率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更换第一转子芯20A,磁化磁铁31也以磁化完成的状态保持于第二转子芯20B。因此,不会发生由第一转子芯20A的更换而引起的磁化磁铁31的脱磁。此外,在该情况下,非磁性夹具的非磁性导轨50是保持设置于第二转子芯20B的状态。因此,通过非磁性导轨50,能容易地进行新的第一转子芯20A相对于第二转子芯20B的定位等。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5至图1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6是对图15的步骤S20进行说明的图。图17是对图15的步骤S30进行说明的图。图18是对图15的步骤S40进行说明的图。图19是对图15的步骤S50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6至图19省略了一部分的磁铁孔21的表示。此外,为了易于观察,图16至图19用实线表示了磁化磁铁31和非磁性导轨50。
(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
如图16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的1/2。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层叠厚度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的3倍。因此,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的磁化磁铁31的磁铁块32的数量是需要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的磁铁块32的数量的1/3。
(转子制造方法)
首先,准备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组20S(S10)。
就第二转子芯组20S的准备而言,如图16所示,将三个第二转子芯20B以使各自的第二磁铁孔21B重叠的方式在层叠厚度方向叠摞起来而构成第二转子芯组20S。另一方面,第一转子芯20A的准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有时将三个第二转子芯20B的各重叠的第二磁铁孔21B称为“第二磁铁孔组21S”,将被插入至各第二磁铁孔组21S的三个磁化磁铁31称为“磁化磁铁组31S”。
接着,将第二转子芯组20S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S20)。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以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20S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201A。
接着,将非磁性夹具设置于第二转子芯组20S和第一转子芯20A(S30)。
步骤S30的非磁性导轨50的插入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21S中的磁化磁铁组31S中的一部分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40)。
具体而言,非磁性推出部将磁化磁铁组31S中的一部分沿着非磁性导轨50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此外,如图17所示,在第二转子芯组20S中的第一方向侧的两个第二磁铁孔21B变空之后,暂时使非磁性推出部对磁化磁铁组31S的作用停止。
接着,将新的第二转子芯20B与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20B进行更换(S50)。
步骤S50是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非磁性调整部使四根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该四根非磁性导轨50不与位于第一方向侧的两个第二转子芯20B发生干扰。然后,能将位于第一方向侧的两个第二转子芯20B从非磁性夹具取出。
在取出了两个第二转子芯20B之后,将插入有磁化磁铁31的两个新的第二转子芯20B各自的第二磁铁孔21B以与被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重叠的方式,载置于被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一端面201B侧。这样,构成新的第二转子芯组20S。
在更换了两个新的第二转子芯20B之后,如图19所示,非磁性调整部以使非磁性导轨50的第一方向侧的顶端到达第二磁铁孔组21S的第一端面201B的开口部的方式将非磁性导轨50插入并设置于位于第一方向侧的两个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具体而言,针对各第二磁铁孔21B,将四根非磁性导轨50中的两根插入至磁化磁铁31的第一主面311与第二壁部211B之间,将其他两根插入至磁化磁铁31的第二主面312与第二壁部212B之间。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21S中的磁化磁铁组31S中的另一部分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60)。
然后,在位于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中的剩余一半的磁铁块32被插入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之后,非磁性调整部使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
其后,如果将插入有所需要的磁铁块32的第一转子芯20A从非磁性夹具取出,则第一转子芯20A的磁铁插入结束。
(转子制造方法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应对具有不同层叠厚度的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即,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使用于与具有各种层叠厚度的转子芯的磁铁插入相关的制造。其结果是,能扩大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适用的范围。
此外,针对一个第一转子芯20A的磁铁插入,将新的第二转子芯20B与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20B进行更换,由此能根据向第一转子芯20A的插入所需要的磁铁块的数量来自由地调整要使用的第二转子芯20B的数量。由此,能提高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更换第二转子芯20B的情况下,非磁性夹具的非磁性导轨50是保持设置于未更换的第二转子芯20B和第一转子芯20A的状态。因此,通过非磁性导轨50,能容易地进行新的第二转子芯20B相对于未更换的第二转子芯20B和第一转子芯20A的定位等。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0至图24,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1是对图20的步骤S20进行说明的图。图22是对图20的步骤S30进行说明的图。图23是对图20的步骤S40进行说明的图。图24是对图20的步骤S50进行说明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1至图24省略了一部分的磁铁孔21的表示。此外,为了易于观察,图21至图24用实线表示了磁化磁铁31和非磁性导轨50。
(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
如图21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数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磁铁孔21B的数量的1/2。另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相同。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各第二转子芯20B的第二层叠厚度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层叠厚度相同。
(转子制造方法)
首先,准备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组20S(S10)。
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转子芯组20S的准备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以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与第一磁铁孔21A中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20S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S20)。
步骤S20是第一载置工序的一个例子。在此,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的数量是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的数量的1/2。因此,如图21所示,首先,以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中的一半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20S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端面201A。
接着,将非磁性夹具设置于第二转子芯组20S和第一转子芯20A(S30)。
第四实施方式的步骤S30的设置方法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3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21S中的磁化磁铁组31S中的一部分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S40)。
步骤S40是第一推出工序的一个例子。第四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的推出方法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以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与第一磁铁孔21A中的另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将第二转子芯组20S载置于第一转子芯20A(S50)。
步骤S50是第二载置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首先,非磁性调整部使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然后,能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相对于第一转子芯20A移动、旋转。这样,如图23所示,以使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第二磁铁孔组21S与第一磁铁孔21A中的剩余一半重叠的方式,使第二转子芯组20S旋转,并设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端面201A。
然后,在设置了第二转子芯组20S之后,如图24所示,非磁性调整部将非磁性导轨50以其插入侧的顶端到达第一磁铁孔21A的第二端面202A的开口部的方式插入并设置于第一转子芯20A的第一磁铁孔21A。
接着,使用非磁性夹具将位于第二磁铁孔组21S中的磁化磁铁组31S中的另一部分朝向第一磁铁孔21A中的另一部分推出(S60)。
步骤S60是第二推出工序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如图24所示,将在第二磁铁孔组21S中剩余的磁化磁铁组31S沿着非磁性导轨50朝向第一磁铁孔21A推出。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的推出方法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4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然后,在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20B的各第二磁铁孔21B的剩余一半的磁铁块32被插入至对应的第一转子芯20A的各第一磁铁孔21A之后,非磁性调整部使四根非磁性导轨50向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四根非磁性导轨50不与第一转子芯20A发生干扰。
其后,如果将插入有所需要的磁铁块32的第一转子芯20A从非磁性夹具取出,则第一转子芯20A的磁铁插入结束。
(转子制造方法的效果)
根据这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应对具有不同数量的磁铁孔的第一转子芯20A和第二转子芯20B。其结果是,能扩大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能适用的范围。
此外,针对一个第一转子芯20A,能实现将同一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磁铁块分几次插入至第一转子芯20A的所有第一磁铁孔21A。由此,能高效地进行位于第二转子芯组20S的磁化磁铁31的再利用。其结果是,能实现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制造方法的制造效率的提高。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易于理解,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来进行解释。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元件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以及尺寸等并不限定于示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变更。此外,可以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构成彼此部分地置换或组合。

Claims (13)

1.一种转子制造方法,用于针对未插入有磁化磁铁的第一转子芯,使被插入至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保持磁化了的状态插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所述转子制造方法包括:
载置工序,以使所述第二磁铁孔与所述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转子芯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第一端面;以及
推出工序,使用非磁性夹具将所述磁化磁铁从所述第二磁铁孔朝向所述第一磁铁孔推出,
所述非磁性夹具具有非磁性导轨,
在所述推出工序被进行之前,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所述磁化磁铁被所述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吸引,并与所述第二壁部接触,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
在所述第二壁部和与所述第二壁部接触的所述磁化磁铁之间插入并设置所述非磁性导轨,使得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所述磁化磁铁与所述第二壁部不接触;以及
将与所述第二壁部不接触的所述磁化磁铁沿着所述非磁性导轨朝向所述第一磁铁孔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插入并设置所述非磁性导轨包括:
以所述非磁性导轨的插入侧的顶端从所述第二磁铁孔穿过并到达所述第一磁铁孔的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部或所述第一磁铁孔的内部的方式,将所述非磁性导轨插入至所述第二磁铁孔或插入至所述第二磁铁孔和所述第一磁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芯具有至少形成于在所述第二转子芯被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载置状态下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形成有所述第二磁铁孔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所述第一磁铁孔,
所述第一磁铁孔的俯视形状与所述第二磁铁孔的俯视形状相同,或比所述第二磁铁孔的俯视形状大,
所述载置工序包括:
以使所述第二磁铁孔与对应于所述第二磁铁孔的所述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转子芯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载置工序中,多个所述第二转子芯被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时,
所述载置工序包括:以使多个所述第二转子芯各自的所述第二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多个所述第二转子芯叠摞起来,由此构成具有在层叠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磁铁孔组的第二转子芯组,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以所述非磁性夹具所具有的非磁性导轨的插入侧的顶端从所述第二磁铁孔组穿过并到达所述第一磁铁孔的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部或所述第一磁铁孔的内部的方式,将所述非磁性导轨插入并设置于第二磁铁孔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在根据所述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而需要插入多个所述磁化磁铁时,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将位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组中所需要的各个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所述磁化磁铁沿着所述非磁性导轨推出至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磁铁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磁铁孔的数量比所述第一磁铁孔的数量少时,
所述载置工序包括:
第一载置工序,以使所述第二转子芯组的所述第二磁铁孔组与对应于所述第二磁铁孔组的所述第一磁铁孔中的一部分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转子芯组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所述第一端面;以及
第二载置工序,以使所述第二转子芯组的所述第二磁铁孔组与所述第一磁铁孔中的另一部分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转子芯组载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的所述第一端面,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
第一推出工序,将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孔组中的磁化磁铁中的一部分磁化磁铁沿着所述非磁性导轨推出至所述第一磁铁孔中的所述一部分第一磁铁孔;以及
第二推出工序,将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孔组中的磁化磁铁中的另一部分磁化磁铁沿着所述非磁性导轨推出至所述第一磁铁孔中的所述另一部分第一磁铁孔,
所述第一载置工序、所述第二载置工序、所述第一推出工序以及所述第二推出工序按所述第一载置工序、所述第一推出工序、所述第二载置工序以及所述第二推出工序的顺序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括: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在通过所述推出工序将所需要的磁化磁铁插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磁铁孔之后,将未插入有磁化磁铁的其他第一转子芯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所述第一转子芯进行更换,
所述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以使所述其他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磁铁孔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所述其他第一转子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端面,
在进行了所述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之后,再次进行所述推出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
在所述其他第一转子芯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子芯之前,使所述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不与磁铁插入结束了的所述第一转子芯发生干扰,然后取出所述第一转子芯;以及
在所述其他第一转子芯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子芯之后,使所述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来使该非磁性导轨插入至所述其他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磁铁孔。
9.根据权利要求1、2、4、5、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还包括: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在通过所述推出工序将位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所述磁化磁铁推出从而所述第二磁铁孔变空之后,将插入有磁化磁铁的其他第二转子芯与所述第二磁铁孔变空了的使用完的第二转子芯进行更换,
所述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以使所述其他第二转子芯的第二磁铁孔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磁铁孔重叠的方式,将所述其他第二转子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第一端面侧,
在进行了所述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之后,再次进行所述推出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转子芯更换工序包括:
在所述其他第二转子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之前,使所述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以使该非磁性导轨不与使用完的所述第二转子芯发生干扰,然后取出使用完的所述第二转子芯;以及
在所述其他第二转子芯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芯之后,使所述非磁性导轨在层叠厚度方向移动来使该非磁性导轨插入至所述第二磁铁孔,使得被插入至所述其他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的磁化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孔的第二壁部不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位于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所述磁化磁铁在层叠厚度方向被分为多个磁铁块,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转子芯的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转子芯各自的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所述磁铁块中的一部分磁铁块或全部磁铁块推出至所述第一磁铁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层叠厚度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第二层叠厚度相同或比所述第二层叠厚度小时,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一个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所述磁铁块中的全部磁铁块或一部分磁铁块推出至所述第一磁铁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转子芯的所述第一层叠厚度比所述第二转子芯的第二层叠厚度大时,
所述推出工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层叠厚度,将位于多个所述第二转子芯各自的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所述第二磁铁孔中的多个所述磁铁块中的全部磁铁块或一部分磁铁块推出至所述第一磁铁孔。
CN202110948143.5A 2020-09-17 2021-08-18 转子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204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6315 2020-09-17
JP2020156315A JP7362042B2 (ja) 2020-09-17 2020-09-17 ロータ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760A CN114204760A (zh) 2022-03-18
CN114204760B true CN114204760B (zh) 2023-09-15

Family

ID=8062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8143.5A Active CN114204760B (zh) 2020-09-17 2021-08-18 转子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9367B2 (zh)
JP (1) JP7362042B2 (zh)
CN (1) CN11420476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2967A (ja) * 2006-01-11 2008-02-21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積層鉄心への永久磁石の樹脂封止方法
JP2009219314A (ja) * 2008-03-12 2009-09-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55687A (ja) * 2009-09-04 2011-03-17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02334267A (zh) * 2009-02-26 2012-01-25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永久磁铁旋转机用旋转盘和制造永久磁铁旋转机的方法
JP2012147602A (ja) * 2011-01-13 2012-08-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永久磁石の製造装置
JP2016096698A (ja) * 2014-11-17 2016-05-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製造方法
CN105978246A (zh) * 2015-03-13 2016-09-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6230205A (zh) * 2015-06-02 2016-12-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埋入磁铁型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磁化装置
CN110392972A (zh) * 2017-03-30 2019-10-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转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6927A (ja) * 2003-05-09 2004-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回転子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4404194B2 (ja) * 2003-11-18 2010-01-2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マグネット接着治具
JP5098959B2 (ja) * 2008-10-31 2012-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資源回収を目的とする永久磁石回収方法
WO2014178246A1 (ja) 2013-05-01 2014-11-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コアへの磁石挿入方法
JP6369420B2 (ja) * 2015-08-07 2018-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6570927B2 (ja) * 2015-09-04 2019-09-04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回転子鉄心の磁石挿入装置及びその磁石挿入方法
US11201526B2 (en) 2016-04-13 2021-12-14 Kuroda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Resin sealing device and resin seal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gnet embedded cor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2967A (ja) * 2006-01-11 2008-02-21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積層鉄心への永久磁石の樹脂封止方法
JP2009219314A (ja) * 2008-03-12 2009-09-2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34267A (zh) * 2009-02-26 2012-01-25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永久磁铁旋转机用旋转盘和制造永久磁铁旋转机的方法
JP2011055687A (ja) * 2009-09-04 2011-03-17 Mitsui High Tec Inc 回転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2147602A (ja) * 2011-01-13 2012-08-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永久磁石の製造装置
JP2016096698A (ja) * 2014-11-17 2016-05-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ータ製造方法
CN105978246A (zh) * 2015-03-13 2016-09-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6230205A (zh) * 2015-06-02 2016-12-1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埋入磁铁型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磁化装置
CN110392972A (zh) * 2017-03-30 2019-10-2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转子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760A (zh) 2022-03-18
JP7362042B2 (ja) 2023-10-17
US20220085702A1 (en) 2022-03-17
US11799367B2 (en) 2023-10-24
JP2022049985A (ja)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68005B1 (en) Ro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4704149B2 (ja) 埋め込み磁石型モータの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403117A1 (en) Turntable for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machine and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machine fabrication method
US9214846B2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or stat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16029880A (ja) 磁石ユニット及び磁石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065568B2 (ja) 着磁装置
EP1605574A1 (en) Rotor for synchronous motor
CN107004490B (zh) 用于使永磁体磁化的装置和方法
JP2010193587A (ja) ロータ用磁石着磁装置およびモータ
CN114204760B (zh) 转子制造方法
US9847703B2 (en) R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EP2677631B1 (en) Cylindrical magnetic circuit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037288A (ja) 永久磁石形回転電機用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94883B2 (ja)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985342B2 (ja) 永久磁石の着磁方法及び装置
CN107394917B (zh) 定向磁化装置以及磁铁埋入型转子
JP2005094970A (ja) 永久磁石形モータのロータ着磁・挿入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370247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の磁場発生装置向けの磁性部材を組み上げるための方法
JP2020028185A (ja) 磁石構造体、磁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11656655B (zh) 用于制造电机的轮辐转子的方法和设备
US20200059140A1 (en) Production method and disassembly method for a rotary permanently excited electrical machine
CN108475949B (zh)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转子极间杆和制造该转子的方法
RU223478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ндуктора коллекторного типа магни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варианты)
CN116134712B (zh) 充磁装置
US20230318413A1 (en) Magnetiz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z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