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4286A -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4286A
CN114204286A CN202210135134.9A CN202210135134A CN114204286A CN 114204286 A CN114204286 A CN 114204286A CN 202210135134 A CN202210135134 A CN 202210135134A CN 114204286 A CN114204286 A CN 114204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meter wave
wave antenna
antenna
millimeter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51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4286B (zh
Inventor
黄奂衢
崔霜
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51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4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286A/zh
Priority to EP22741146.9A priority patent/EP425466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199 priority patent/WO2023155292A1/zh
Priority to JP2022073956A priority patent/JP7246549B2/ja
Priority to KR1020220053371A priority patent/KR102484358B1/ko
Priority to TW111116498A priority patent/TWI775718B/zh
Priority to US17/733,459 priority patent/US1145652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4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4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4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using a particular conducting material, e.g. super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屏包括导电网格层,天线由导电网格层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天线集成于显示屏中,天线包括毫米波天线。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其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上述集成天线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小天线尺寸,并减低天线对显示屏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的影响,以在增加显示屏的功用与价值外,同时保障用户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Description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屏占比(screen-to-body ratio)往往越来越高,而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例如,在5G无线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时代,无线通信的频谱即覆盖了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波段与非毫米波(non-mm-wave)波段;且在5G时代,4G(非毫米波)的频谱依然延续。故具有5G毫米波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其内除了设置有工作频段可覆盖毫米波段的第一类天线外,往往亦设置有工作频段可覆盖非毫米波段(如:5G或4G)的第二类天线。
然而,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越高,则越易限制天线可摆放的位置,且天线往往在使用时(如:手握或置放于金属桌上)更容易受遮挡,而造成天线性能的显著劣化,影响用户的无线体验。有鉴于此,考虑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集成天线,例如采用屏上天线(Antenna-on-Display,简称AoD)的设计方式,便成为一种电子设备中天线设计的可能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将天线集成于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中,且使该天线的工作频段可同时覆盖毫米波段和非毫米波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可以有效地减小天线尺寸(即小于前述两类屏上天线分立设置时的尺寸总和),并减低其对显示屏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的影响,以在增加显示屏的功用与价值外,同时保障用户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导电网格层,天线由导电网格层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该天线包括毫米波天线。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其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
本申请中,将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相互连接后的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即该连接结构具有等效非毫米波天线的功能,可使毫米波天线或其部分还能够具有等效非毫米波天线的功能。如此,有利于减少导电网格层中用于切割形成天线的区域数量以及导电网格层中不同切割区域切割图案之间的差异,以确保显示屏的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由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线交叉形成的导电网格。
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
可选地,导电网格层被配置为触控层。天线由触控层中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前述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相连,此第一连接线用于阻隔前述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
可选地,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的线宽。第一连接线的线宽是指第一连接线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在垂直于第一连接线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如此,第一连接线的线宽与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的线宽相同,可以确保天线制备工艺的成熟性、简易性与低成本。
可选地,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多条第一连接线相连,且该多条第一连接线的线宽之和为第一尺寸,毫米波天线单元与该多条第一连接线对应连接的侧边边长为第二尺寸,第一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尺寸的四分之一。
可选地,第一连接线被构造为呈直线、折线或弧线。
本申请中,具有较小线宽的第一连接线能够对毫米波段的能量进行较好的滤波阻隔,但对非毫米波段的能量滤波阻隔较少。因此,在连接结构中,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采用对毫米波段有较好滤波阻隔功能的第一连接线进行连接,则可确保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在其各自工作频段内的天线性能,以减低因二者间的连接使天线性能受影响的程度。并且,该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第一连接线比较不会对非毫米波段的能量进行滤波阻隔,故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后的连接结构复用为非毫米波天线或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并不会影响非毫米波天线的天线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二部分、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第二部分与毫米波天线相邻。
可选地,第二部分位于毫米波天线的一侧,或第二部分被构造为围绕毫米波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相连。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连接线与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其中,第一连接线用于阻隔该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第二连接线用于阻隔毫米波天线单元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
示例地,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包括首段、尾段和连接于首段和尾段之间的中段,该首段被配置为用于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
可选的,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首段与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可选地,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首段和尾段分别位于毫米波天线的两侧,且该尾段与连接结构中距离该尾段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这样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可与连接结构中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的串联结构串联,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确保采用该结构的非毫米波天线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及较大的面积,以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的工作频率和带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分立设置,并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线与第二部分相连。第二连接线用于阻隔毫米波天线单元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
本申请中,在复用连接结构构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以及其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可以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的工作频率及带宽。并且,在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呈并联连接的一些示例中,非毫米波天线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的谐振路径,以具有多个不同的工作频段,从而实现非毫米波天线的多频段通信。
此外,与独立制备的非毫米波天线相比,本申请中,非毫米波天线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是复用毫米波天线单元构成的,故可减小非毫米波天线中除了第一部分中毫米波天线单元以外其他组成部分的尺寸,例如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长度。亦即,在相同工作频率下,非毫米波天线中复用构成第一部分的毫米波天线单元越多,则非毫米波天线中除了第一部分以外其他组成部分的长度就可以相对越短。从而有利于减少导电网格层中用于形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导电网格的切割长度,以进一步确保显示装置的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还包括接地部。
可选地,接地部位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远离毫米波天线的一侧,并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相连。
可选地,接地部位于毫米波天线远离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一侧,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可选地,接地部位于毫米波天线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可选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接地部位于相邻的两个非毫米波天线之间。
本申请中,通过在天线的不同位置设置接地部,可以利用接地部与非毫米波天线、毫米波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的工作频率及带宽。例如,非毫米波天线和接地部串联连接,可以使非毫米波天线具有较长的长度,从而可覆盖较低的天线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还包括延伸部。延伸部位于毫米波天线远离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的一侧,或者,延伸部位于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与毫米波天线之间。
可选地,延伸部的一端与连接结构中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延伸部的另一端悬置。
可选地,延伸部由一端悬置的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构成。
本申请中,通过在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内设置延伸部,可以通过设置延伸部的长度,调整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从而控制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包括至少两个非毫米波天线。不同非毫米波天线中第二部分的结构不同。若此,便可复用同一毫米波天线中的不同毫米波天线单元,形成两个及以上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并且,通过设置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轮廓形状及延伸长度,可以控制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工作频率及带宽。亦即,天线中可以同时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非毫米波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包括至少两个非毫米波天线。天线还包括:位于任相邻两个非毫米波天线之间的隔离部。如此,可以利用隔离部有效隔离相邻的非毫米波天线,以避免相邻的非毫米波天线之间发生互选干扰的情况。从而确保各非毫米波天线有较好的天线性能。
可选地,隔离部与相邻的两个非毫米波天线分别相连。
可选地,天线还包括至少两条第三连接线。隔离部通过第三连接线与相邻非毫米波天线中距离该隔离部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天线的显示屏。
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和连接座。其中,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毫米波天线单元及连接座分别相连;连接座通过柔性电路板与非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且被配置为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
本申请中,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连接座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座与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可以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非毫米波天线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连接座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座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
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其中,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柔性电路板与非毫米波天线相连。
本申请中,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可以均集成于柔性电路板上。如此,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非毫米波天线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
由上,天线中的毫米波天线和非毫米波天线均可以具有各自独立的通讯链路,毫米波天线和非毫米波天线可以同时工作且较互不影响。并且,本申请中,毫米波天线和非毫米波天线可以共用同一柔性电路板,以减少显示装置中柔性电路板的总数量及降低显示装置的组装复杂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装置。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谐非毫米波天线的非毫米波调谐器件。其中,非毫米波调谐器件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或者,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印刷电路板;非毫米波调谐器件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如此,可以利用非毫米波调谐器件对非毫米波天线进行调谐,以重构非毫米波天线的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3所示的显示装置中一种FPC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第一类天线01,第二类天线02;
WiFi/BT天线021,LTE天线022,NFC天线023,5G非毫米波天线024;
电子设备1;显示装置10;PCB20;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
显示屏100,FPC200,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连接座400,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导体600;
导电网格层101,触控层102,显示面板110,盖板120;绝缘层1011;
天线2;毫米波天线21,非毫米波天线22,接地部23,隔离部24;
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
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第一连接线2210,延伸部2211;
第二连接线2220,首段2221,尾段2222,中段2223;第三连接线2230;
毫米波信号线Lm1,非毫米波信号线Ln1,毫米波传输线Lm2,非毫米波传输线Ln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公开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可以是实现信号传输的电性连接的方式。“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为直接的电性连接,或者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的电性连接。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为了清楚地表示附图中的多个层和区域,放大了图示中各层的厚度及各区域,以对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各区域的分布进行清楚示意。当表述为层、薄膜、区域、板等的部分位于其他部分“上方”或“上”时,该表述不仅包括“直接”在其他部分上方的情况,还包括其中间存在有其他层的情况。
随着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往往越来越高,而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种类及数量也越来越多。例如,在5G无线移动通信时代,无线通信的频谱即覆盖了毫米波段与非毫米波段;且在5G时代,4G(非毫米波)的频谱依然延续。故具有5G毫米波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其内除了设置有工作频段可覆盖毫米波段的第一类天线外,往往亦设置有工作频段可覆盖非毫米波段(如:5G或4G)的第二类天线。
然而,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越高,则越易限制天线可摆放的位置,且天线往往在使用时(如:手握或置放于金属桌)更容易受遮挡,而造成天线性能显著劣化,影响了用户无线体验。有鉴于此,考虑在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中集成天线,例如采用屏上天线(Antenna-on-Display,简称AoD)的设计方式,便成为一种电子设备中天线设计的可能发展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以电子设备1是手机为例,集成于手机的显示装置10中的天线包括至少两类,例如包括前述的第一类天线01和第二类天线02。其中,第一类天线01和第二类天线02可以集成于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00中。第一类天线(即毫米波天线)01例如为5G毫米波天线;第二类天线(即非毫米波天线)02例如包括WiFi/BT天线021、LTE(Long Term Evolution)天线022、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天线023,或5G非毫米波天线024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的,如图1中所示,第一类天线01(5G毫米波天线)、WiFi/BT天线021、LTE天线022、NFC天线023和5G非毫米波天线024可以分别独立地集成于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00中。
可以理解,在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00中集成天线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显示屏100中设置导电网格层101,然后通过切割导电网格层101中导电网格的方式制备天线,即作为天线的网格与非天线的网格是断开的。如此,在天线种类及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切割多个不同区域的导电网格,以形成对应的天线。且由于导电网格层101包括位于显示屏100的显示区内的部分,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部分。因此,若导电网格的切割区域数量过多,或者在切割多个不同区域的导电网格之后,导电网格层101中的网格图案便存在较大差异或存在较多处的触控盲区,故容易造成显示装置10中显示屏100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的劣化。
基于此,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集成于显示屏100中的天线2,能够使天线2的工作频段可以同时覆盖毫米波段和非毫米波段,并有效确保显示屏100的视觉光学效果及触控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显示屏100包括导电网格层101,天线2由导电网格层101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天线2包括毫米波天线21。毫米波天线21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其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
此处,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包括: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或者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天线2包括毫米波天线21。毫米波天线21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其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
此处,将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后的连接结构,可以具有等效非毫米波天线的功能,以作为非毫米波天线22。即,可使毫米波天线或其部分还能够具有等效非毫米波天线的功能。并且,可以理解,前述连接结构作为非毫米波天线22使用时,该连接结构可以通过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非毫米波信号线Ln1)连接引出,以使该连接结构通过非毫米波馈入部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相连接,从而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的功能。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非毫米波天线22包括第一连接线2210。在复用为非毫米波天线22的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并且,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还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2210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相连,以使该第一连接线2210直接作为非毫米波天线22的非毫米波馈入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天线2包括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毫米波天线21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非毫米波天线22包括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其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
此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包括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后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中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能够复用为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辐射部,即该连接结构能够等效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辐射功能。
可以理解,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依次连接,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则进行连接。
此外,可选地,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作为WiFi/BT天线021、LTE天线022、NFC天线023、5G非毫米波天线024,或GPS天线等。
可选地,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包括单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或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非毫米波段的信号,毫米波段的信号具有更宽的带宽、更高的信道容量,及更细腻的成像颗粒度,从而能进行更快速的传输数据及更细致的影像分辨,以满足用户对高信息速率与清晰影像的需求。然而,毫米波段的信号相较于非毫米波段有更大的传播损耗;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邻布设或采用阵列的方式布设以构成毫米波天线21,可以提高天线增益而补偿较大的路径损耗,并可达到波束扫描的效果而覆盖较广的空间以减少无线通信盲区,而达到较佳的用户无线体验。
此外,前述连接结构中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并且,该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具有毫米波段能量阻隔功能的导电结构实现,导电结构例如为具有导电能力的连接线。如此,该连接结构中的每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在其各自的毫米波工作频段工作,而不会因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连接而受到不良影响。并且,该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连接所采用的导电结构可以较良好地传输非毫米波段的能量,以确保该连接结构复用构成的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具有较好的非毫米波天线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于显示屏100中的天线2可以通过切割显示屏100中导电网格层101的至少部分导电网格获得。
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8,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包括:由多条第一导线L1和多条第二导线L2交错连接构成的导电网格。其中,第一导线L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线L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例如一些实施方式,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垂直。
可选地,如图4、图5和图6中所示,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例如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例如为Y方向。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请参阅图7和图8,第一方向可以与竖直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第一夹角例如为30°、45°或60°。例如第二方向可以与水平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第二夹角例如与第一夹角相同。
相应的,显示屏100中的导电网格层101可以由多条第一导线L1的平行线(包括第一导线L1)和多条第二导线L2的平行线(包括第二导线L2)交错连接构成。如此,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通过切割导电网格层101中的对应导电网格直接获得。
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中第一部分221的连接结构中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连接,以及非毫米波天线22中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之间的连接,分别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连接结构中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为串联连接。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4~图8,非毫米波天线22还包括第一连接线2210。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此第一连接线2210用于阻隔前述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
此处,第一连接线2210的数量、线长和线宽,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长是指在第一连接线2210延伸方向上的尺寸。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是指在垂直于第一连接线2210延伸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可选地,第一连接线2210可以采用导电网格层101中第一导线L1的平行线和/或第二导线L2的平行线构成。例如,第一连接线2210被构造为呈直线,第一连接线2210可以采用导电网格层101中第一导线L1的平行线或第二导线L2的平行线构成。例如,第一连接线2210被构造为呈折线,第一连接线2210可以采用导电网格层101中第一导线L1的平行线及相连的第二导线L2的平行线构成。如此,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可以与第一导线L1或第二导线L2的线宽相同,从而确保天线2制备工艺的成熟性、简易性与低成本。
需要说明,第一连接线2210被构造为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前述的直线或折线,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连接线2210被构造为呈弧线等。并且,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也并不仅限于与第一导线L1或第二导线L2的线宽相同,例如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还可以小于第一导线L1或第二导线L2的线宽。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毫米波段的频率明显高于5G非毫米波段及5G之前世代(如:4G等)非毫米波段的频率,故毫米波段的趋肤深度(skin depth)则明显薄于前述非毫米波段的趋肤深度,故对于同一连接线(若其厚度大于毫米波的趋肤深度),基本而言毫米波段的电阻值与电感值皆会高于非毫米波段的电阻值与电感值。并且在具备相同线长(且其厚度大于毫米波的趋肤深度)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越小,第一连接线2210的电感值(inductance)也会越高。因此,具有较小线宽的第一连接线2210对毫米波段的阻抗(impedance)明显高于其对5G非毫米波段及5G前世代非毫米波段的阻抗。亦即,具有较小线宽的第一连接线2210能对毫米波段的能量进行较好的滤波阻隔,但对5G非毫米波段及5G前世代非毫米波段的能量滤波阻隔则较少。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采用对毫米波段有较好滤波阻隔功能的第一连接线2210进行连接,则可确保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在其各自工作频段内的天线性能,以减低因二者间的连接使天线性能受影响的程度。并且,该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第一连接线2210比较不会对非毫米波段的能量进行滤波阻隔,故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后的连接结构复用为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并不会影响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天线性能。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将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连接后的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可以使得毫米波天线21或其部分还能够具备非毫米波天线22的功能。如此,有利于减少导电网格层101中导电网格切割区域的数量以及不同区域网格图案之间的差异,以确保显示屏100的视觉光学效果及触控效果。
并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天线2采用如上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天线2尺寸(即小于前述一些实施例中各类屏上天线分立设置时的尺寸总和),并减低天线2对显示屏100视觉光学效果与触控效果的影响,以在增加显示屏100的功用与价值外,同时保障用户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需要补充的是,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可以通过一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也可以通过并列的多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以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的第一连接线2210能有效阻隔毫米波的能量而不阻隔非毫米波的能量为主。
示例的,请参阅图6,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通过多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且该多条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之和为第一尺寸,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与该多条第一连接线2210对应连接的侧边边长W为第二尺寸,则第一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尺寸的四分之一。
此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轮廓可以被构造为呈多边形或其他形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 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例如通过三条 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其中,每条第一连接线2210的线宽为D,则
Figure 305355DEST_PATH_IMAGE001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8,非毫米波天线22包括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以及第二连接线2220。其中,第二连接线2220用于连接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第二连接线2220可以用于阻隔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
此处,第二连接线2220的数量、线长和线宽,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二连接线2220参照第一连接线2210的结构选择设置。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与毫米波天线21相邻设置,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还可以被构造为围绕毫米波天线21设置。
在此基础上,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通过第二连接线2220与前述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
此处,按照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结构及其延伸方向的不同,第二部分222与第一部分221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呈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被构造为围绕毫米波天线21。在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连接结构中,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分立设置,并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线222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相连。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与其第一部分221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呈并联连接,可以使得非毫米波天线22具有多个不同的谐振路径,以具有多个不同的工作频段,从而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多频段通信。
此外,与独立制备的非毫米波天线02相比,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22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并且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是复用毫米波天线单元211构成的,故可以减小非毫米波天线22中除了第一部分221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以外其他组成部分的尺寸,例如减小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长度。亦即,在相同工作频率下,非毫米波天线22中复用构成第一部分221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越多,则非毫米波天线22中除了第一部分221以外其他组成部分的长度就可以相对越短。从而有利于减少导电网格层101中用于形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导电网格的切割长度,以进一步确保显示屏100的视觉光学效果及触控效果。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4~图6,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为单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在另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为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并且,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8,按照导电网格层101中导电网格图案的不同,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或X形等,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轮廓形状可以采用条形或L形等,但并不仅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对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轮廓形状及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轮廓形状不做限定,其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需要补充的是,请参阅图4~图8,在一些示例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包括辐射主体(即图4~图6中所示的矩形部分或图7中所示的菱形部分或图8中所示的X形部分)及毫米波馈入部(即图4~图8中所示的被配置为用于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的条状部分)。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毫米波馈入部与对应辐射主体连接处的两侧凹入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辐射主体设置。如此,有助于实现天线2更佳的阻抗匹配,而提升天线2的天线性能。
此外,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且该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还包括与复用构成其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连接的非毫米波馈入部(即被配置为用于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的部分,例如非毫米波信号线Ln1)。该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为与第一连接线2210采用相同结构的馈入导线。或者,该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包括导电网格层101中的部分网格图案以及与该部分网格图案相连的馈入导线,其中,该馈入导线可以与第一连接线2210采用相同结构并与对应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连接,该网格图案被配置为用于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
请参阅图5~图8,在另一些示例中,至少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互连接形成的连接结构,且该连接结构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并且,非毫米波天线22还包括与第一部分221相连接的第二部分222。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和第一部分221可以共用同一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共用第二部分222的非毫米波馈入部(即第一部分221内无需再设置非毫米波馈入部)。第二部分222的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包括导电网格层101中的部分网格图案。第二部分222的非毫米波馈入部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线2220与第一部分221中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连接。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21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通过其毫米波馈入部分别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相连接,以响应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传输的毫米波射频信号实现毫米波天线功能。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通过其非毫米波馈入部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相连接,以响应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传输的非毫米波射频信号实现非毫米波天线功能。
基于此,可以理解,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可以分别电性绑定(bonding)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200上,以通过FPC200与集成于显示屏100中的天线2对应电性绑定。或者,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可以电性绑定于FPC200上,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可以电性绑定于PCB(Printed 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20上,且FPC200分别与显示屏100中的天线2及PCB20对应电性绑定。从而确保天线2中的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均可以具有各自独立的通讯链路,且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同时工作且较互不影响。
为进一步理解本申请,下述一些实施例中,对天线2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尤其是非毫米波天线22的具体结构。可以理解,按照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率及带宽(即工作频段宽度)的不同,非毫米波天线2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呈串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3,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毫米波天线21的一侧,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该第二部分222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依次串联,可以共同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
示例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采用轮廓形状为矩形或L型的导电网格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通过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该第二部分222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连接线2220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端部(例如首段或尾段)相连,例如图9中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连接线2220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中段相连,例如图10中所示。此处及以下的描述中,第二部分222的首段即为第二部分222的非毫米波馈入部。
在前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请参阅图11~图13,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毫米波天线21的一侧。天线2还包括接地部23。接地部23可以与FPC200中的接地线或接地面相连。接地部23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式实施。
在一些示例中,接地部23位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远离毫米波天线21的一侧并与该第二部分222相连。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接地部23可以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相连,例如图11中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接地部23 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直接连接,(即接地部23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为一体结构),例如图12中所示。
此外,可选地,接地部23可以采用轮廓形状为矩形或L型的导电网格构成。接地部23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端部(例如首段或尾段)或中段相连。并且,在一种实施方式,接地部23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
在另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3,接地部23位于毫米波天线21远离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一侧,并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例如,接地部23通过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接地部23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第一部分221和接地部23依次串联,可以利用接地部23使得非毫米波天线22具有较长的长度,从而覆盖较低的天线工作频率。
在又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4,接地部23位于毫米波天线21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线221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例如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中距离接地部23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
可选地,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被构造为围绕于对应的毫米波天线21,且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轮廓还可以采用矩形或L型以外的形状。
示例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半包围对应的毫米波天线21。此处,半包围是指: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在毫米波天线21的至少两个方向上均有相对设置的部分。例如,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包括首段2221、尾段2222和连接于首段2221和尾段2222之间的中段2223。其中,首段2221被配置为用于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例如与FPC200中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连接。尾段2222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尾段2222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这样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串联连接,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确保采用该结构的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及较大的面积,以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率和带宽。
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阅图14,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首段2221和尾段2222分别位于毫米波天线21的两侧。接地部23位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首段2221和毫米波天线21之间,并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例如通过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接地部23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如此,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通过设置接地部23具有不同的长度及面积,进一步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的长度及面积,以调节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率及带宽。
在又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3,非毫米波天线22包括至少两个,接地部23位于相邻的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之间。如此,接地部23可以作为对应相邻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之间的隔离部,以有效避免相邻的非毫米波天线22之间发生互选干扰的情况。从而确保各非毫米波天线22均有较好的天线性能。
在前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请参阅图15,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还包括延伸部2211。延伸部2211的一端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延伸部2211的另一端悬置。
上述延伸部2211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式实施。
在一些示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5,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位于毫米波天线21的一侧。延伸部2211位于毫米波天线21远离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的一侧,并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例如,延伸部2211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延伸部2211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直接相连。
在又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6和图17,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被构造为围绕于对应的毫米波天线21,且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
可选地,如图16中所示,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包括首段2221、尾段2222和连接于首段2221和尾段2222之间的中段2223。其中,首段2221被配置为用于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例如与FPC200中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连接。尾段2222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尾段2222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这样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可以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串联连接,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确保采用该结构的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及较大的面积,以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率和带宽。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17,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首段2221和尾段2222分别位于毫米波天线21的两侧。延伸部2211位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首段2221和毫米波天线21之间,并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例如,延伸部2211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延伸部2211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直接相连。
可选地,上述延伸部2211可以采用一端悬置的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2210构成。如此,可以通过设置延伸部2211具有不同的长度,以使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工作频率。例如,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长度越长,其可覆盖的工作频率越低。此外,延伸部2211亦有助阻抗的优化,而提升天线性能。
需要补充的是,在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呈串联连接,以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一些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22中的第二部分222还可以具有上述一些实施例以外的设置。
示例地,请参阅图18,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包括首段2221、尾段2222和连接于首段2221和尾段2222之间的中段2223。其中,首段2221与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一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并被配置为用于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例如与FPC200中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连接。尾段2222位于首段2221远离毫米波天线21的一侧。例如,毫米波天线21位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的右侧,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向左侧延伸。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与其第一部分22呈并联连接,可以增多非毫米波天线22的谐振路径,以增强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天线性能,例如使非毫米波天线22能够覆盖更多的工作频段。
示例的,请参阅图19和图20,非毫米波天线22还包括第二部分222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2210。图19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单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图20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被构造为围绕于对应的毫米波天线21。其中,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通过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2210相连,该第一连接线2210用于阻隔该任意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并且,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包括被配置为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的首段2221;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且距离前述首段2221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例如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该首段2221相连,该第二连接线2220用于阻隔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之间传输毫米波能量。并且,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例如以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连接的部分为基点,二者均从左向右延伸,以呈并联连接。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具有不同的谐振路径,以具有不同的工作频段,从而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多频段通信。
在前述一些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请参阅图21,天线2包括至少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基于此,不同非毫米波天线22中的第二部分22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这样可以复用同一毫米波天线21中的不同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形成两个及以上的非毫米波天线22或形成两个及以上的非毫米波天线22中的第一部分221。
例如,非毫米波天线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呈镜像设置。
例如,如图21中所示,不同非毫米波天线22中的第二部分222的结构可以不同。例如通过设置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具有不同的轮廓形状及延伸长度,可以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具有不同的工作频率及带宽。也即,天线2中可以同时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非毫米波天线22。
此外,请参阅图19~图22,可选地,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或X形等。如此,通过设置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具有不同的轮廓形状,也可以对应控制其复用构成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具有不同的工作频段。例如,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的面积越大,往往可以使其复用构成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工作频段越低或带宽越宽。
此外,可选地,请参阅图23,在多个非毫米波天线22中,至少一个非毫米波天线22还与接地部23相连接。接地部23可以与FPC200中的接地线或接地面相连。接地部23的设置可以参见前述一些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此处不再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24~图26,天线2包括至少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天线2还包括位于任相邻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之间的隔离部24。如此,可以利用隔离部24有效隔离相邻的非毫米波天线22,以减少相邻的非毫米波天线22之间相互耦合的程度及受电子噪声影响的程度,从而确保各非毫米波天线22均具有较好的天线性能及达更好的无线通信品质。
可选地,如图24中所示,隔离部24被配置为与显示装置10中的接地区连接。例如,隔离部24可以与FPC200中的接地线或接地面相连。
可选地,请参阅图25和图26,隔离部24与相邻的两个非毫米波天线22分别相连。例如,天线2还包括第三连接线2230。隔离部24通过至少一条第三连接线2230与相邻非毫米波天线22中距离其最近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相连。图25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图26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单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
此处,第三连接线2230的数量、线长和线宽,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三连接线2230参照第一连接线2210的结构选择设置。
可选地,隔离部24可以采用轮廓形状为矩形的导电网格构成。
需要补充的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之间还可以并联连接。
示例的,请参阅图27和图28,非毫米波天线22还包括第二部分222以及多条第二连接线2220。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分别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相连,例如通过一条第二连接线222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相连。如此,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的谐振路径,以具有多个不同的工作频段,从而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多频段通信。示例的,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被构造为围绕于对应的毫米波天线21。图25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单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图26中,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双极化可增强无线通信信号的收发能力(如可达多输入多输出,即实现MIMO的操作;或减少无线通信的断线率及无线通信盲区),以提升无线通讯品质与用户无线体验。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提及的接地部23、延伸部2211和隔离部24的相关设置,也均可匹配适用于该实施方式的天线2中,此处不做赘述。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复用毫米波天线单元211为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二部分222、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中的延伸部2211及接地部23等天线2各组成部分的轮廓形状及平面面积,可以合理控制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率及带宽。例如,可以使得非毫米波天线22的工作频段覆盖低频频段、中频频段或高频频段等,以及使得非毫米波天线22的带宽较宽。从而确保非毫米波天线22具有可满足使用需求的天线性能,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用户无线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请参阅图29,显示装置10包括:如上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天线2的显示屏100。天线2的结构如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天线2可以集成于显示面板110中或集成于显示面板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9中所示,显示屏100包括导电网格层101,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是指显示面板110的出光侧,也即显示面板110用于显示图像的一侧。
可选地,显示面板110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例如为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显示面板110还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等。
可选地,导电网格层101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图形化形成。导电网格层101例如为金属网格层或透明导电材料网格层。金属网格层可以采用电学性能良好的金属形成,例如铜、银、金、镍或钛等金属单质或其合金。透明导电材料网格层可以采用可见光透过率较高且导电能力强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氧化镉锡(CTO)、氧化铟(InO)、铟(In)掺杂氧化锌(ZnO)、铝(Al)掺杂氧化锌(ZnO)、或镓(Ga)掺杂氧化锌(ZnO)等。
可选地,导电网格层10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导电网格层101的厚度范围可以为100nm~1μm,例如为100nm、200nm、500nm、800nm或1μm。
可选地,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具体到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导电网格层101直接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或者,设置于显示屏100中位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的其他结构上。示例地,请参阅图30,显示屏100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的盖板120,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盖板120的一侧表面上。例如图30中的(a)图所示,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盖板120靠近显示面板110的表面上。或者,还例如图30中的(b)图所示,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盖板120远离显示面板110的表面上。
此外,可选地,导电网格层101可以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制备形成,也可以在独立制备好后再贴合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本公开实施例对导电网格层101的制备工艺不做限定。
上述导电网格层101在显示屏100中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以导电网格层101在显示面板110上的正投影至少全覆盖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为限。如此,由导电网格层101中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的天线2在显示面板110上的正投影会位于显示区AA内。显示屏100中的天线2可较不易受使用时(如:手握或置放于金属桌)的遮挡,而出现天线2性能显著劣化且影响用户无线体验的问题,即能确保天线2的通信性能。
可选地,请参阅图31,显示屏100为触控屏,显示屏100包括触控层102。触控层102用于执行触控操作,例如可以由触控电极及金属桥接线交错连接构成。本公开实施例对触控层10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触控层102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110显示侧的表面上,也可以集成于显示面板110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1中的(a)图所示,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而触控层102集成于显示面板110中。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1中的(b)图所示,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导电网格层101可以被配置为触控层102;即触控层102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1中的(c)图,导电网格层101独立于触控层102,且导电网格层101和触控层102均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例如,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触控层102背离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并与触控层102彼此绝缘,或者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触控层102和显示面板110之间并与触控层102彼此绝缘。
在一个示例中,请参阅图31中的(c)图,导电网格层101设置于触控层102背离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即触控层120的上方。导电网格层101和触控层10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011,以确保导电网格层101与触控层102的电性互不影响。
在一个示例中,请参阅图31中的(b)图,导电网格层101被配置为触控层102。天线2可以由触控层102中位于触控盲区的部分图案构成。也即,可以切割触控层102中位于触控盲区的至少部分图案作为天线2使用。此处,触控盲区是指无触控功能的区域。如此,还利于减少触控层102中导电网格切割区域的数量以及不同区域网格图案之间的差异,以确保触控屏的视觉光学效果及触控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2中所示,显示屏100包括导电网格层101,导电网格层101集成于显示面板110中。可以理解,显示面板110中通常设置有至少一层导电层,该导电层例如为金属导电层或透明导电层,该导电层例如为阵列金属层、走线层、电极层(阴极、阳极)等。天线2可以利用显示面板110中的任一导电层的部分图案(例如网格图案)形成,以实现天线2在显示面板110中的集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以下以天线2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显示侧为例,对显示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详述。
请参阅图33,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包括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200。FPC200可以与显示面板110电性绑定,以实现显示面板110中信号线与外置(如电子设备1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20的连接。PCB2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1的壳体内。此外,FPC200还可以与天线2电性绑定,以实现天线2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mm-wave RFIC)300及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的连接。
可以理解,显示装置10的显示屏100中集成有天线2,天线2包括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相应的,显示装置10还包括:用于与毫米波天线21中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分别连接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以及用于与非毫米波天线22连接的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及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均可以电性绑定于FPC200上,或者择一电性绑定于FPC200,并择一电性绑定于外置的PCB20上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33,显示装置10还包括分别绑定于FPC200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和连接座400。其中,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可以通过FPC200中的电路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对应连接。连接座400可以通过FPC200中的电路与非毫米波天线22对应连接。连接座400还可以通过FPC200中的通孔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直接连接,或者通过FPC200中的电路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相连。
并且,连接座400用于连接外置的PCB20,可以作为FPC200与PCB20之间的连接枢纽。如此,连接座400可以用于实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与PCB20之间的连接。此外,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可以设置于PCB20中,连接座400还可以用于实现非毫米波天线22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之间的连接。
请结合图29、图33和图34理解,在一些示例中,天线2位于显示屏100的显示区AA内,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天线2也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00的周边区。并且,毫米波天线21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可以分别通过其毫米波馈入部(例如毫米波信号线Lm1)引出至周边区,并与FPC200电性绑定。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通过其非毫米波馈入部(例如非毫米波信号线Ln1)引出至周边区,并与FPC200电性绑定。
此处,周边区是指:显示屏10中位于显示区AA外围的区域。毫米波信号线Lm1和非毫米波信号线Ln1可以为单条导线或者为网格线(即由导电网格层101的部分网格图案构成)。
请参阅图33和图34,可选地,FPC200内分别设置有与毫米波信号线Lm1对应相连的毫米波传输线Lm2,以及与非毫米波信号线Ln1对应相连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可以理解,天线2由导电网格层101的部分图案构成。导电网格层101的厚度可以与FPC200中毫米波传输线Lm2及非毫米波传输线Ln2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导电网格层101中第一导线L1的平行线(包括第一导线L1)和第二导线L2的平行线(包括第二导线L2)的线宽,可以与FPC200中毫米波传输线Lm2及非毫米波传输线Ln2的线宽相同或不同。
基于此,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可以采用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的方式绑定于FPC200上,或者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对应的毫米波传输线Lm2电性连接。连接座400可以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对应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电性连接,以及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的引出电路电性连接。导体600例如为焊球或焊盘等。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21可以通过FPC200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可以通过FPC200与连接座400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座400与PCB20连接。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通过FPC200与连接座400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座400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5,显示装置1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FPC200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其中,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通过FPC200中的电路与毫米波天线单元211对应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通过FPC200中的电路与非毫米波天线22对应连接。在此基础上,可选地,显示装置10还包括绑定于FPC200上的连接座400,连接座400用于连接外置的PCB20,可以作为FPC200与PCB20之间的连接枢纽。如此,连接座400还可以用于实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二者与PCB20之间的连接。
基于此,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可以采用COF(即覆晶薄膜)的方式绑定于FPC200上,或者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对应的毫米波传输线Lm2电性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可以采用COF(即覆晶薄膜)的方式绑定于FPC200上,或者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对应的非毫米波传输线Ln2电性连接。连接座400可以通过导体600与FPC200内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的引出电路以及连接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的引出电路分别电性连接。导体600例如为焊球或焊盘等。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21可以通过FPC200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连接,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通过FPC200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500可以分别通过FPC200与连接座400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座400与PCB20连接。
由上,天线2中的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均可以具有各自独立的通讯链路,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同时工作且较互不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中的器件可滤波阻挡非毫米波段的能量,故,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与复用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而构成的非毫米波天线22或非毫米波天线22的第一部分221存在连接,也不影响非毫米波天线22的性能及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300的性能。
此外,在天线2位于显示屏100的显示区AA内的示例中,可选地,毫米波天线21中的各毫米波天线单元211还可以延伸至显示屏100的周边区,以与FPC200直接电性绑定。非毫米波天线22中的第二部分222还可以延伸至显示屏100的周边区,以与FPC200直接电性绑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FPC200也可以替换为其他能够承载毫米波传输线Lm2及非毫米波传输线Ln2的载体。
本公开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21和非毫米波天线22可以共用同一FPC200,以减少显示装置10中FPC的总数量及降低显示装置10的组装复杂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显示装置10的生产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的结构可参见前述一些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电子设备1还包括与显示装置10连接的PCB20。此外,可选地,PCB20中还可以设置有中频器件及基带平台等类的功能器件,以满足天线2的使用需求。
需要补充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6和图37,电子设备1还包括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以用于调谐非毫米波天线22。
可选地,如图36中所示,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设置于显示装置10的FPC200上,以通过FPC20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相连接。
可选地,如图37中所示,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设置于PCB20上。FPC200上电性绑定的连接座400与PCB20电性绑定。如此,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可以通过FPC200与非毫米波天线22相连接。
此外,非毫米波调谐器件108可以采用电性可调器件构成,例如采用可变电容、可变电感或开关器件等器件构成。
由上,结合前述一些实施例中非毫米波天线22通讯链路的相关说明,非毫米波调谐器件30可以与非毫米波天线22实现电性连接(包括串联或并联),以对非毫米波天线22进行调谐,从而重构非毫米波天线22的天线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及显示装置1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天线2的显示屏100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应用于显示领域,不论是运动(例如,视频)的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画的图像的任何具备无线通信的装置。更明确地说,预期所述实施例可实施在多种无线通信显示装置中。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ortable Android Device,缩写为PAD)、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全称为MPEG-4 Part 1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美学结构(例如,对于显示一件珠宝的图像的显示器)等具备无线通信及显示性能的设备。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集成天线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导电网格层,所述天线由所述导电网格层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所述天线包括毫米波天线;
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至少复用构成非毫米波天线的第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由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线交叉形成的导电网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格层被配置为触控层;所述天线由所述触控层中的至少部分图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一连接线;
所述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线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线或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多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相连,且该多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线宽之和为第一尺寸,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与该多条所述第一连接线对应连接的侧边边长为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尺寸的四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被构造为呈直线、折线或弧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二部分、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毫米波天线相邻;
所述连接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相连;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中的各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分立设置,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侧,或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为围绕所述毫米波天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接地部;
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
或者,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连接结构中任一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或者,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毫米波天线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或者,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地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或者,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毫米波天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中任一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悬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由一端悬置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首段、尾段和连接于所述首段和所述尾段之间的中段;所述首段被配置为用于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其中,
所述首段与所述连接结构中的任一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或者
所述首段和所述尾段分别位于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两侧,所述尾段与所述连接结构中距离该所述尾段最近的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其中,不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中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结构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天线还包括:位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之间的隔离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分别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连接线;所述隔离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与相邻所述非毫米波天线中距离该所述隔离部最近的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天线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和连接座;其中,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及所述连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相连,且被配置为与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连接;或者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和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其中,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相连;所述非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相连。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谐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非毫米波调谐器件;其中,
所述非毫米波调谐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非毫米波调谐器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CN202210135134.9A 2022-02-15 2022-02-15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204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5134.9A CN114204286B (zh) 2022-02-15 2022-02-15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EP22741146.9A EP4254669A4 (en) 2022-02-15 2022-04-21 DISPLAY SCREEN IN WHICH AN ANTENNA IS INTEGRATED,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088199 WO2023155292A1 (zh) 2022-02-15 2022-04-21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22073956A JP7246549B2 (ja) 2022-02-15 2022-04-28 アンテナを集積したディスプレイ、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0220053371A KR102484358B1 (ko) 2022-02-15 2022-04-29 안테나가 집적된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TW111116498A TWI775718B (zh) 2022-02-15 2022-04-29 集成天線的顯示屏、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
US17/733,459 US11456522B2 (en) 2022-02-15 2022-04-29 Antenna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5134.9A CN114204286B (zh) 2022-02-15 2022-02-15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4286A true CN114204286A (zh) 2022-03-18
CN114204286B CN114204286B (zh) 2022-05-13

Family

ID=8065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5134.9A Active CN114204286B (zh) 2022-02-15 2022-02-15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6522B2 (zh)
EP (1) EP4254669A4 (zh)
JP (1) JP7246549B2 (zh)
KR (1) KR102484358B1 (zh)
CN (1) CN114204286B (zh)
TW (1) TWI775718B (zh)
WO (1) WO202315529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0694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14530693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6632506A (zh) * 2023-06-13 2023-08-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WO2023155292A1 (zh) * 2022-02-15 2023-08-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4087018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天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6136B (zh) * 2023-06-13 2024-0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组件、多功能组件、收发组件及无线通信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17667A (ko) * 2016-08-10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728414A (zh) * 2018-12-28 2019-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0270841U (zh) * 2019-08-05 2020-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
CN111614801A (zh) * 2019-02-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75581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
CN111799543A (zh) * 2019-04-02 2020-10-2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2599962A (zh) * 2020-12-28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993543A (zh) * 2019-12-13 2021-06-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包括天线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13268154A (zh) * 2020-02-14 2021-08-17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3661609A (zh) * 2019-04-04 2021-11-16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TW202143552A (zh) * 2020-04-30 2021-11-16 大陸商深圳市睿德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與非毫米波天線整合模組系統和電子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8934B2 (ja) * 2013-03-12 2015-01-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導電性メッシュ、導電性メッシュ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0622703B2 (en) * 2014-03-05 2020-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ntenna device
JP6421077B2 (ja) 2015-05-19 2018-11-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センサ
KR102482836B1 (ko) * 2016-01-07 2022-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777895B2 (en) * 2017-07-14 2020-09-15 Apple Inc. Millimeter wave patch antennas
KR102147439B1 (ko) * 2018-10-17 2020-08-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데코 필름 적층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725605B (zh) * 2019-03-20 2022-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毫米波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534924B (zh) 2019-08-16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413194B1 (ko) * 2020-02-14 2022-06-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삽입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327554B1 (ko) 2020-02-25 2021-11-1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삽입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10115418A (ko) * 2020-03-13 2021-09-2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430942B (zh) 2020-04-01 2021-06-29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与非毫米波天线整合模块
CN111430443A (zh) 2020-04-29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06299B (zh) 2020-10-30 2024-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触控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4204286B (zh) * 2022-02-15 2022-05-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17667A (ko) * 2016-08-10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728414A (zh) * 2018-12-28 2019-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1614801A (zh) * 2019-02-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75581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
CN111799543A (zh) * 2019-04-02 2020-10-20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3661609A (zh) * 2019-04-04 2021-11-16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10270841U (zh) * 2019-08-05 2020-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
CN112993543A (zh) * 2019-12-13 2021-06-18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包括天线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13268154A (zh) * 2020-02-14 2021-08-17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TW202143552A (zh) * 2020-04-30 2021-11-16 大陸商深圳市睿德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與非毫米波天線整合模組系統和電子設備
CN112599962A (zh) * 2020-12-28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292A1 (zh) * 2022-02-15 2023-08-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206843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3206842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US11631930B2 (en) 2022-04-24 2023-04-1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7261925B1 (ja) 2022-04-24 2023-04-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構造、表示パネル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11641059B2 (en) 2022-04-24 2023-05-02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290691A4 (en) * 2022-04-24 2023-12-13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4530693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设备
JP7245948B1 (ja) 2022-04-24 2023-03-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構造、表示パネル及び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CN114530694A (zh) * 2022-04-24 2022-05-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结构、显示面板和无线通信装置
JP2023161060A (ja) * 2022-04-24 2023-11-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構造、表示パネル及び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JP2023161059A (ja) * 2022-04-24 2023-11-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構造、表示パネル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WO2024087018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天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16632506A (zh) * 2023-06-13 2023-08-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CN116632506B (zh) * 2023-06-13 2024-01-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无线通信装置及多功能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84358B1 (ko) 2023-01-04
US11456522B2 (en) 2022-09-27
JP7246549B2 (ja) 2023-03-27
EP4254669A1 (en) 2023-10-04
CN114204286B (zh) 2022-05-13
TW202234757A (zh) 2022-09-01
KR20220063130A (ko) 2022-05-17
WO2023155292A1 (zh) 2023-08-24
EP4254669A4 (en) 2023-11-29
JP2022105113A (ja) 2022-07-12
US20220263220A1 (en) 2022-08-18
TWI775718B (zh) 2022-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4286B (zh)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114728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antenna device
US91365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tenna device
CN103199331B (zh) 具有可切换电感器的低频带调谐的天线
TWI788256B (zh) 集成天線的顯示屏、顯示裝置和電子設備
CN104143691A (zh) 具有可调谐的高频带寄生元件的天线
KR102093326B1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11431093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uilt-in dual-band antenna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15734330U (zh) 通信装置
CN112993546B (zh) 电子设备
KR20190087187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디바이스
CN108400427A (zh) 天线系统
CN113594687B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466378B (zh) 可撓式複合天線
EP43332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79761A1 (en) Impedance Transitions Between Boards for Antennas
EP2592692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7369919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2400797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tenna Tuning Components Across a Knuckle
CN109994819B (zh) 一种天线、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240079757A1 (en) Wideband Antenna Structures in Corner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15513674A (zh) 双极化天线阵、电子设备及毫米波天线系统
TWM654981U (zh) 多頻印刷天線
CN113922058A (zh) 电子设备
CN112882375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