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8210A -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8210A
CN114198210A CN202111529673.2A CN202111529673A CN114198210A CN 114198210 A CN114198210 A CN 114198210A CN 202111529673 A CN202111529673 A CN 202111529673A CN 114198210 A CN114198210 A CN 114198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valve timing
valve
timing mechanism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9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金山
成高峰
裴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Nissan Passenger Vehicle Co
Priority to CN202111529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8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8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3/00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 F02D13/02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 F02D13/0223Variable control of the intake valves only
    • F02D13/0234Variable control of the intake valves only changing the valve timing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02Controlling intak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2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 F02D41/221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failure of actuators or electrically driven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01L2001/3443Solenoid driven oil control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通过上述方式,在判断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通过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按照预设的作动模式进行反复作动,通过本身电磁力摆脱卡滞并完成异物清除,避免了因追加滤网导致的气门正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油路拥堵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构成部品、组装装配以及运转过程中运动件磨损等影响下,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中可能存在异物,而气门正时系统通过润滑机油驱动,系统关键控制部件——气门正时电磁阀(OCV阀),在发动机内部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引起阀芯与阀体之间出现卡滞,无法正常工作。该卡滞现象会导致气门正时作动异常,影响发动机正常性能。
当前主要通过在硬件上追加滤网,防止异物进入OCV阀,以此避免OCV阀卡滞。该方法主要有如下缺点:
1、追加的滤网不能完全防止异物进入阀体内部:当外部异物尺寸小于滤网孔直径时,可通过滤网孔进入阀芯内部;特别是发动机中机加工存在的异物通常为横截面积较小的长条状异物,当方向正确时,可通过滤网孔进入,仍然造成卡滞。
2、追加的滤网会降低气门正时系统的响应速度:追加滤网后,OCV阀通路面积减小,会在全领域内降低电磁阀的流量,影响正时链轮的作动速度。
3、追加的滤网会导致OCV阀体外部杂质堆积无法排出:采用滤网结构后,杂质被阻挡,无法通过OCV阀再循环回油底壳,时间过长后,造成油路拥堵。
4、成本增加:追加的滤网增加了OCV阀的成本。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在发动机内部存在异物的情况下,气门正时电磁阀引起阀芯与阀体之间出现卡滞,导致气门正时作动异常,影响发动机正常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可选地,所述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包括:
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
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包括:
获取所述实际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当前角度变化值;
将所述当前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对应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可选地,所述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所述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液温以及电源电压,其中,所述液温为油温或水温;
在所述液温为油温时,所述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油温属于预设油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液温为水温时,所述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水温属于预设水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可选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和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
所述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为预设电平且所述系统油压大于预设油压时,确定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
在所述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
可选地,所述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包括:
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
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时,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
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时,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在所述当前控制结果满足所述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退出清洁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
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
判断所述角度变化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并获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
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阀的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清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磁阀的控制设备,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磁阀的控制程序,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磁阀的控制程序,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通过上述方式,追加了气门正时电磁阀清洁模式,在判断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通过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按照预设的作动模式进行反复作动,通过本身电磁力摆脱卡滞并完成异物清除,避免了因追加滤网导致的气门正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油路拥堵等问题;设置了清洁模式启动条件,避免了因清洁模式启动时电磁阀的作动导致气门正时角度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发动机进气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磁阀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清洁模式启动许可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卡滞判断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卡滞判断许可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清洁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控制时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磁阀的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电磁阀的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磁阀的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电磁阀的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电磁阀的控制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电磁阀的控制设备中,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磁阀的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电磁阀的控制设备,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设备可以为车辆上的ECM(发动机控制模块),还可以为其他控制器,本实施例以ECM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设置用于检测气门正时机构实际升程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获取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升程,确定该段时间内的目标升程,如果实际升程与目标升程之间差距大于预设差值时,判定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可选地,设置用于检测气门正时机构实际角度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获取当前时刻的实际角度,确定当前时刻的目标角度,如果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则判定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OCV阀清洁模式下的运行效率,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和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所述步骤S2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为预设电平且所述系统油压大于预设油压时,确定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在所述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
应当理解的是,控制角度与前述目标角度均为当前时刻VTC在OCV阀的控制下理论应该达到的角度,本实施例为了进行区分,分别命名为目标角度和控制角度。在具体实现中,预设角度为0度,本实施例的清洁模式在VTC控制角度为0时启动,防止对正时角度的正常控制产生影响;预设电平为0,在控制角度为0时,OCV的理论占空比对应的电平应该为0,开始清洁模式前先行确认OCV阀的占空比,提前确认是否为气门正时的控制模型存在问题;预设油压通过标定确认,标定的依据为发动机润滑系统油压的设定值以及VTC在不同油压条件下的响应及作动速度,清洁模式最终通过VTC的角度变化来确定清洁效果,本实施例为了尽快达到预期清洁效果,减小对发动机系统的影响,设置在系统达到足够大的油压时启动清洁模式;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为提前设置的固定数值,确保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均达到足够大的油压。
以下结合图3进行举例说明,图3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清洁模式启动许可流程示意图;判断VTC的目标角度VTCTRG是否为0,若是,则获取OCV占空比;判断OCV占空比对应的电平Duty是否为0,若是,则判断系统油压POIL是否大于预设油压P1;在系统油压POIL是大于预设油压P1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阈值T2时,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设置变量Flag4用于记录当前控制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的判断结果,在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置Flag4为1。
步骤S20: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OCV阀的高频快速通断来提升电磁阀的摆脱卡滞能力,可选地,设置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在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符合要求时,退出清洁模式,实现了发动机内部异物清除,并且防止长时间实施清洁模式出现的气门正时作动异常、电磁阀过热、作动异响等问题。
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通过上述方式,追加了气门正时电磁阀清洁模式,在判断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通过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按照预设的作动模式进行反复作动,通过本身电磁力摆脱卡滞并完成异物清除,避免了因追加滤网导致的气门正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油路拥堵等问题;设置了清洁模式启动条件,避免了因清洁模式启动时电磁阀的作动导致气门正时角度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发动机进气量。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的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角度为VTC在OCV阀的控制下理论应该达到的角度,具体可以根据OCV阀的控制信号进行确认;实际角度为VTC当前实际运转的角度,可以根据角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确定。
步骤S102: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发生卡滞,VTC的目标角度与实际角度会发生差距,本实施例中定义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之间的差值大于一定角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则判定VTC发生了卡滞,导致无法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正时角度控制。
具体地,步骤S102,包括:获取所述实际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当前角度变化值;将所述当前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对应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预设阈值为基于正时作动角度范围和实机标定结果确定的,第一预设阈值小于作动最大角度且不接近作动最大角度,防止出现无法检出卡滞的情况,同时,第一预设阈值不能过小,防止出现误检测。第一预设时间阈值为提前通过标定确定,标定的依据为在WLTC等法规要求的循环工况内,确保能可靠检出卡滞的次数≥1。在第一比较结果为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
以下结合图5进行举例说明,图5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卡滞判断流程示意图;判断当前角度变化值|VTCNOW-VTCTRG|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A1,若是,则判断持续时间T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T1,若是,则判定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设置变量Flag3用于记录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的判断结果,在判定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置Flag3为1。
步骤S103: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01: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所述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执行步骤S10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于发动机上的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卡滞判断流程需在发动机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实施,发动机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是否运行、发动机是否怠速、发动机转速、油温或水温以及电源电压,预设卡滞判断条件为发动机非怠速运行、转速较低、油温或水温适中以及电源电压处于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具体地,如果发动机具备油温传感器,则获取油温传感器采集的油温信息,如果发动机不具备油温传感器,则获取水温传感器采集的水温信息。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液温以及电源电压,其中,所述液温为油温或水温;
在所述液温为油温时,所述步骤S0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油温属于预设油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液温为水温时,所述步骤S0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水温属于预设水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应当理解的是,怠速条件下发动机一般处于无负荷状态或者发动机的气门正时机构存在中间锁止等特殊模块,为了使卡滞判断更准确,本实施例中卡滞判断在非怠速运行状态下实施。具体地,预设速度区间为提前设置的低速区间,气门正时机构(VTC)的卡滞判断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状态下实施,确保不影响发动机在高负载需求条件下的性能。另一方面,预设油温范围为提前根据标定设置的适中温度范围,低油温状态下,机油粘度等会影响VTC的响应性能,可能存在跟随性和制御精度不足导致误诊断,高油温状态下,机油压力会过低,降低VTC的作动性能,也有可能出现误诊断,因此本实施例限定在合适的油温范围内实施卡滞判断。此外,预设电压范围为提前根据气门正时电磁阀(OCV阀)的正常工作电压要求设置的电压范围,电池电压会影响OCV阀的正常供电,导致OCV阀不正常工作,本实施例限定在正常电压下实施卡滞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水温范围为提前根据标定设置的适中水温范围,在发动机未设置有油温传感器时,限定在合适的水温范围内实施卡滞判断,避免了低水温或高水温状态下存在的卡滞误诊断,进一步提高了卡滞判断准确性。
以下结合图6进行举例说明,图6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卡滞判断许可流程示意图;设置变量Flag1用于记录发动机是否运行的判断结果,在发动机运行时,置Flag1为1,在发动机未运行时,置Flag1为0;设置Flag2用于记录发动机是否怠速的判读结果,在发动机怠速时,置Flag2为1,在发动机非怠速时,置Flag2为0;设置Flag_TOIL用于记录是否具备油温传感器的判断结果,在具备油温传感器时,置Flag_TOIL为1,在不具备油温传感器时,置Flag_TOIL为0;预设速度区间设置为(S1,S2),预设油温范围设置为(T3,T4),预设水温范围设置为(T1,T2),预设电压范围设置为(V1,V2);在Flag1=1,即发动机运行时,判断发动机是否怠速,在Flag2≠1,即发动机非怠速时,判断发动机转速Enginespeed是否属于(S1,S2),若是,则判断是否具备油温传感器,在Flag_TOIL=1,即具备油温传感器时,判断油温TOIL是否属于(T3,T4),在Flag_TOIL≠1,即不具备油温传感器时,判断水温TWN是否属于(T1,T2),在油温TOIL属于(T3,T4)或水温TWN属于(T1,T2)时,判断电源电压是否属于(V1,V2),若是,则判定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在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根据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判断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在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了卡滞判断条件,在非怠速运行状态下进行卡滞判断,防止误判断,在低速运行时进行判断,避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设置了清洁模式启动条件,避免了因清洁模式启动时电磁阀的作动导致气门正时角度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发动机进气量;追加了气门正时电磁阀清洁模式,在判断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通过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按照预设的作动模式进行反复作动,通过本身电磁力摆脱卡滞并完成异物清除,避免了因追加滤网导致的气门正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油路拥堵等问题。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电磁阀的控制方法的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占空比为提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连通时间与工作周期之间的比值,其中,占空比中高电平部分的长度大于OCV阀的响应时间,占空比中低电平部分的长度与OCV阀线圈电感导致的迟滞现象有关。
步骤S202: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时,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电时间大于OCV阀的响应时间,保证每个周期内电磁阀通电时间足够长,使得电磁力可以上升到最大值,确保阀芯获得最大的摆脱能力。
步骤S203: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时,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步骤S204:在所述当前控制结果满足所述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退出清洁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控制OCV阀进行一次通断后,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如果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小于一定数值,则表征当前控制结果已经实现摆脱卡滞,退出清洁模式。如果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一定数值,为了避免长时间处于清洁模式对气门正时机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退出清洁模式。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包括: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判断所述角度变化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并获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应当理解的是,在控制OCV阀快速通断后,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其中,当前期望角度与前述目标角度、控制角度均为当前时刻VTC在OCV阀的控制下理论应该达到的角度,本实施例进行了命名区分。根据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之间的角度变化值判断VTC是否完成了卡滞摆脱。
在具体实现中,第二预设阈值为提前设置的用于判断VTC是否摆脱卡滞的角度变化临界值,如果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后,当前时刻对应的角度变化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认VTC完成了卡滞摆脱,此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退出清洁模式。第三预设时间阈值为提前设置的固定数值,为了解决长时间实施清洁模式出现的气门正时作动异常、电磁阀过热、作动异响等问题,在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时,此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退出清洁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角度变化值仍旧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当前通断次数不足,阀芯获得的摆脱能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时再次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达到通电时间后,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实现反复作动,确保阀芯能尽快实现异物清洁。
以下结合图8举例进行说明,图8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清洁模式流程示意图;在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启动清洁模式,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OCV高电平作动Duty=Duty_High,且持续时间为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T_Duty_High,而后控制OCV低电平作动Duty=Duty_Low,且持续时间为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T_Duty_Low,判断VTC角度变化,若VTC角度变化|VTCNOW-VTCTRG|大于第一预设阈值A1,则再次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OCV高电平作动Duty=Duty_High,若VTC角度变化|VTCNOW-VTCTRG|小于第二预设阈值A2,此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退出清洁模式;若清洁模式总持续时间TLEAN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T3,则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退出清洁模式,设置变量Flag5用于记录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的判断结果,在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置Flag5为1。
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控制时序示意图;在执行本实施例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过程中,发动机处于非怠速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较低、水温或油温适中且电源电压处于工作电压范围内,如果检测到卡滞发生,此时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之间的角度变化值大于A1,在满足启动条件时,控制OCV阀进入清洁模式,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OCV阀快速通断,以使VTC完成卡滞摆脱。
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在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时,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在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时,根据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在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退出清洁模式。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了清洁模式下气门正时电磁阀的作动模式及持续时间,确保气门正时电磁阀在发生卡滞后能按最大效率摆脱卡滞完成异物清除。本实施例在清洁模式下气门正时电磁阀处于电磁力-弹簧力的快速往回变化,通过高频率的阀芯受力切换,确保阀芯能尽快实现异物清洁;同时,每个周期内电磁阀通电时间足够长,以保证电磁力可以上升到最大值,确保阀芯获得最大的摆脱能力;另外,设置合理的电磁阀断电时间,以确保卡滞解除后,通过气门正时机构实际角度的变化判断电磁阀是否摆脱了卡滞;并且,限定了清洁模式的持续时间,防止长时间实施清洁模式出现的气门正时作动异常、电磁阀过热、作动异响等问题,确保在突发条件下,发动机可按照顾客要求正常工作及提供动力输出,提升了车辆驾驶性及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磁阀的控制程序,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电磁阀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磁阀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清洁模块20,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在根据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通过上述方式,追加了气门正时电磁阀清洁模式,在判断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通过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按照预设的作动模式进行反复作动,通过本身电磁力摆脱卡滞并完成异物清除,避免了因追加滤网导致的气门正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油路拥堵等问题;设置了清洁模式启动条件,避免了因清洁模式启动时电磁阀的作动导致气门正时角度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发动机进气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卡滞判断模块;
所述卡滞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滞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实际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当前角度变化值;将所述当前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对应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卡滞条件判断模块;
所述卡滞条件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在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所述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液温以及电源电压,其中,所述液温为油温或水温;
在所述液温为油温时,所述卡滞条件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油温属于预设油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液温为水温时,所述卡滞条件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水温属于预设水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清洁模式启动判断模块;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和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
所述清洁模块20,还用于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为预设电平且所述系统油压大于预设油压时,确定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在所述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20,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时,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时,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在所述当前控制结果满足所述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退出清洁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40,还用于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判断所述角度变化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并获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包括:
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
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角度和所述目标角度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包括:
获取所述实际角度与所述目标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得到当前角度变化值;
将所述当前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对应的持续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是否发生卡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所述预设卡滞判断条件时,执行所述获取气门正时机构的实际角度和目标角度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液温以及电源电压,其中,所述液温为油温或水温;
在所述液温为油温时,所述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油温属于预设油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在所述液温为水温时,所述获取发动机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判断当前运行环境是否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运行状态为非怠速运行状态、所述发动机转速属于预设速度区间、所述水温属于预设水温范围以及所述电源电压属于预设电压范围时,判定所述当前运行环境满足预设卡滞判断条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和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
所述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角度为预设角度、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的当前控制电平为预设电平且所述系统油压大于预设油压时,确定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
在所述当前控制状态为清洁模式待启动状态对应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包括:
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
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通电时间时,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
在所述气门正时电磁阀低电平作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占空比对应的断电时间时,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在所述当前控制结果满足所述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时,退出清洁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气门正时机构的角度变化值和/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判断当前控制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当前实际角度和当前期望角度;
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
判断所述角度变化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并获取清洁模式启动时长;
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所述清洁模式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阈值时,判定当前控制结果满足预设清洁模式结束条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实际角度和所述当前期望角度确定角度变化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角度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返回执行所述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高电平作动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10.一种电磁阀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气门正时机构发生卡滞时,获取所述气门正时机构对应的控制信息和系统油压;
清洁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和所述系统油压确定当前控制状态满足预设清洁模式启动条件时,按照预设占空比控制气门正时电磁阀反复作动,以使所述气门正时机构摆脱卡滞。
11.一种电磁阀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磁阀的控制程序,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磁阀的控制程序,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CN202111529673.2A 2021-12-14 2021-12-14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198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9673.2A CN114198210A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9673.2A CN114198210A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8210A true CN114198210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9673.2A Pending CN114198210A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8210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5805A (ja) * 1996-01-11 1997-07-29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00104571A (ja) * 1998-09-29 2000-04-11 Denso Corp 内燃機関用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2001234768A (ja) * 2000-02-23 2001-08-31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制御装置
US20010020458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alve characteristic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valve characteristics
JP2005299676A (ja) * 2005-06-03 2005-10-27 Denso Corp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06026127A1 (de) * 2006-06-03 2007-12-06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s Hydraulik-Steuerventils,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hydraulischen Nockenwellensteller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08291766A (ja) * 2007-05-25 2008-12-0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可変機構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09222026A (ja) * 2008-03-18 2009-10-01 Honda Motor Co Ltd カム位相可変型内燃機関
US20100122861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il control valve degradation detection and cleaning strategy
US20110023805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Denso Corporation Variable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729970A (zh) * 2017-04-13 2018-11-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清洁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5805A (ja) * 1996-01-11 1997-07-29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00104571A (ja) * 1998-09-29 2000-04-11 Denso Corp 内燃機関用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2001234768A (ja) * 2000-02-23 2001-08-31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制御装置
US20010020458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alve characteristic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valve characteristics
JP2005299676A (ja) * 2005-06-03 2005-10-27 Denso Corp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DE102006026127A1 (de) * 2006-06-03 2007-12-06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s Hydraulik-Steuerventils,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hydraulischen Nockenwellensteller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08291766A (ja) * 2007-05-25 2008-12-0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可変機構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09222026A (ja) * 2008-03-18 2009-10-01 Honda Motor Co Ltd カム位相可変型内燃機関
US20100122861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il control valve degradation detection and cleaning strategy
US20110023805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Denso Corporation Variable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729970A (zh) * 2017-04-13 2018-11-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清洁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4562B2 (en) Injector driving apparatus
US6131539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engin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CN1526089A (zh) 用于热控制的确定性功率估计
CN101294507A (zh) 发动机换油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9681335B (zh) 一种发动机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10320043A1 (en) Determining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Of A Cooling Fan
US20070001545A1 (en) Method for diagnosis in a fuel inj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piezoactuator
EP3783219B1 (en) Abnormality diagnostic device for oil jet control valv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6715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locomotive operation
CN114198210A (zh) 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20118016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metering fuel 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650387B2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CN114876840A (zh) 一种风扇启动过程的占空比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US6853201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capacitive actuator
JP2002004932A (ja) エンジンシステムの異常診断装置
CN113818514B (zh) 用于挖掘机熄火的判断方法、控制器、装置及挖掘机
JPH11136853A (ja) 短絡保護機能を有する負荷駆動装置
CN112555036B (zh) 一种发动机超速保护的方法及发动机控制器
KR102225748B1 (ko) 교통 정체 상황을 고려한 지능형 isg 제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0531732B1 (ko) 스타터 제어장치
CN114562349B (zh) 基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62350B (zh) 基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3884938B2 (ja) 車両用故障診断表示方法及び装置
RU277432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щиты насосных агрегатов от кибератак
US7103459B2 (en) Vehicular abnormality detec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