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2647A -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2647A
CN114182647A CN202111505444.7A CN202111505444A CN114182647A CN 114182647 A CN114182647 A CN 114182647A CN 202111505444 A CN202111505444 A CN 202111505444A CN 114182647 A CN114182647 A CN 114182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ection
sling
arch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54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2647B (zh
Inventor
罗首信
龚兴生
赵伟
张胜林
孙全武
母进伟
黄书海
刘贤
黄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54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2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2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2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2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2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4/00Arch-type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将卧拼好、待提升的转体段一端与钢混段转动连接,转体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点,并在桥梁两侧搭设高于拱肋最高点的塔架,塔架之间设置提升装置,提升装置通过主、辅吊索与吊点连接,通过主、辅吊索交替受力、吊点更换,将转体段提升至所需高度,通过连接装置将提升后的转体段与塔架固定,重复上述步骤提升另一侧的转体段,最后提升合龙段,将合龙段两端与两侧的转体段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此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弱拱转体及在复杂边界条件下拱肋施工的技术难题,保障了工期,减少了安全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工程的飞速发展,桥梁设计越发新颖独特,拱桥作为一种古老桥型,因其跨越能力大、造价经济、造型美观等独特优势而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而拱桥施工方法也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地形限制的拱桥。拱桥施工方法很多,但是对于跨度大、矢高较大、箱型截面又较小的钢结构弱拱肋,加之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工作面狭窄,工期紧张等。缆索吊装、满堂支架拼装、有背索索塔转体施工方法等,均不能满足所有施工条件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竖转法施工已在国内开始研究和推广,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更是迅速,典型代表有:广州丫髻沙大桥钢桁拱(平转+竖转)、沪通长江大桥(有背索竖转)、东湖特大桥及赵家沟大桥(竖向提升转体)等。尽管国内拱桥转体施工发展迅速,但是其特点主要停留在:1)高大拱肋均采用在拱肋根部设置有背索重型塔架辅助转体;2)在跨中位置逐渐出现竖直提升转体,但主要适用于矢高低、跨度小的拱肋转体施工;3)索塔设计和安装缺乏自动化和周转通用性;4)铰座主要为球铰和体内铰,而球铰主要用于重型转体,对地形要求高,体内铰施工困难且对拱肋损伤大。针对以上情况,完善和优化转体施工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此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弱拱转体及在复杂边界条件下拱肋施工的技术难题,保障了工期,减少了安全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并为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将卧拼好、待提升的转体段一端与钢混段转动连接,转体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点,并在桥梁两侧搭设高于拱肋最高点的塔架,塔架之间设置提升装置,提升装置通过主、辅吊索与吊点连接,通过主、辅吊索交替受力、吊点更换,将转体段提升至所需高度,通过连接装置将提升后的转体段与塔架固定,重复上述步骤提升另一侧的转体段,最后提升合龙段,将合龙段两端与两侧的转体段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A:在每个转体段两侧均匀搭设塔架组,同一个塔架组的塔架顶端通过纵、横梁进行连接,并在2根横梁上各安装1个提升装置和吊索;
B:将拱肋划分为钢混段、转体段和合龙段三个节段,先施作拱肋两端位于桥面的钢混段;
C:在桥面上搭设支架,在支架上卧拼完成一侧的转体段、并沿转体段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A、B类吊点,转体段临近钢混段的一端与钢混段转动连接;
D:A吊索一端与A1吊点连接、另一端与1个提升装置连接;B吊索一端与B1吊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提升装置连接;
E:以A吊索为主吊索、B为副吊索,通过主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当主吊索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时停止提升,此时由副吊索承拉,并将A吊索的吊点由A1点更换至A2吊点;
F:通过副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当副吊索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时停止提升,此时由主吊索承拉,并将B吊索的吊点由B1点更换至B2吊点;
G:重复步骤E和F,直至转体段提升至所需高度,从塔架主横梁上的预留孔中竖直下放钢束与转体段上的固定预设吊耳固定连接,将转体段固定住;
H:重复步骤C-G完成另一侧的转体段的提升、固定;
I:通过塔架提升合龙段,并将合龙段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转体段固定连接,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连接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每个转体段由4个塔架共同作用,桥梁每侧设置有2个,同侧的2个塔架顶端连接有纵梁,2根纵梁之间连接有2根横梁,每根横梁上各安装有一个提升装置。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每一个提升装置各通过1个吊具与吊索连接,2个吊具其上的2个吊耳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同。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根据需要转换吊点的次数,转体段由与钢混段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间隔设置有A1、A2、……An吊点,B类吊点同理设置,An吊点和Bn吊点设置数量为2个、分布设置在转体段两侧、且An吊点和Bn吊点错位分布。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转体段和钢混段底部各设置1个体外铰装置,2个体外铰装置通过铰轴转动连接。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正式提升前,先通过主吊索将转体段向上提升脱离支架20cm、持荷2h无问题,再次复检没有问题后,可正式提升,提升过程中主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副吊索同步跟随向上运动。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步骤E中,用迈达斯软件工具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出塔架最大控制水平分力,从而推算出吊点转换次数、吊索的竖向倾角范围,起吊过程中通过观测吊索竖向倾角值,从而确认更换承力吊索以及吊点的时间。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步骤G中,转体段通过竖直下放钢束固定以后,通过塔架顶端的千斤顶微调转体段高程。
前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中,所述转体段底部两端通过预应力束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拱肋两侧搭设自升降塔架、原位卧式拼装转体段、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转动连接,在塔架上设置多个提升装置和吊索,采用多吊点多次换钩竖直提升转体段,确保转体过程中塔架的安全可靠,简化了整个拱肋的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拱结构的影响,降低了施工难度,该施工方法对施工场地要求较低,可应用于施工场地较为狭小的地方,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弱拱转体及在复杂边界条件下拱肋施工的技术难题,保障了工期,减少了安全风险,节约了施工成本。并为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附图2为转体段卧拼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转体段提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转体段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合龙段的吊运示意图;
附图6为转体段上吊点的设置示意图;
附图7为转体段上吊点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9为不同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吊索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混段、2-转体段、3-合龙段、4-塔架、5-提升装置、6-吊索、7-吊点、8-体外铰装置、9-连接装置,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如附图1-10所示,其施工原理为:将在桥面上卧拼好、待提升的转体段2一端与钢混段1转动连接,钢混段1需提前施工完毕,转体段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点7,并在桥梁两侧搭设高于拱肋最高点的塔架4,塔架4之间设置提升装置5,提升装置5通过主、辅吊索6与吊点7连接,通过主、辅吊索6多次交替受力、吊点7更换,将转体段2经过多次提升后,提升至所需高度。然后通过塔架4上的连接装置9将提升后的转体段2与塔架4固定。重复上述步骤提升另一侧的转体段2,最后提升合龙段3,将合龙段3两端分别与两侧的2个转体段2焊接固定,同时再将转体段2与钢混段1焊接固定在一起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具体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A:根据设计图纸,在每个转体段2两侧均匀搭设塔架组,同一个塔架组的塔架4顶端通过纵、横梁进行连接,并在2根横梁上各安装1个提升装置5和吊索6。
每个转体段2由4个塔架4共同作用,转体段2位于4个塔架4中间位置,具体可参照图10的分布方式,1~4号塔架4对应1个转体段2,5~8号塔架4对应另一个转体段2。每个转体段2每侧设置有2个,同侧的2个塔架4顶端连接有纵梁,2根纵梁之间连接有2根横梁,每根横梁上各安装有一个提升装置5。每一个提升装置5各通过1个吊具与吊索6连接,吊具结构如图8所示,每个吊具上设置有2个吊耳,每个吊耳对应1根吊索6,1根吊索6对应1个吊点7,从而提高安全性。2个提升装置5连接的2个吊具上的2个吊耳之间的横向距离是完全不同。如图9所示,左侧吊具的2个吊耳之间的横向距离处于最大距离,右侧吊具的2个吊耳之间的横向距离处于最小距离。使用不同吊具的好处在于,当不同吊具上的吊索6出现空间交错时候,吊索6之间不会贴合在一起、影响运行,同时也不会出现相互摩擦、导致寿命缩短的情况。
B:如图5所示,根据设计图纸,将拱肋划分为2个钢混段1、2个转体段2和1个合龙段3三个节段,合龙段3位于中心位置,2个钢混段1和2个转体段2以其为中心对称设置。首先施作拱肋两端位于桥面的钢混段1。
C:接着在桥面上搭设支架10,在支架10上卧拼完成一侧的转体段2、并沿转体段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A、B类吊点7,转体段2临近钢混段1的一端与钢混段1转动连接。具体结构如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
A、B类吊点7的设置数量根据需要转换吊点7的次数进行确认,初始时2个提升装置5的吊索6分别与A1和B1吊点7连接,当转体段2向上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需要将吊索6对应的吊点7由A1换至A2、B1换至B2。故在转体段2上由与钢混段1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间隔设置有A1、A2、……An吊点7,B类吊点7同理设置。
An吊点7和Bn吊点7的设置数量分别为2个、分布设置在转体段2两侧、且An吊点7和Bn吊点7错位分布。如A1吊点7设置有2个,因为每个提升装置5对应1个吊具,每个吊具设置有2个吊耳,每个吊耳对应1根吊索6,初始时每根吊索6一端与1个A1吊点7对应连接。吊点7的设置位置通过计算得到。为了便于交替受力提升转体段2,故需要将An吊点7和Bn吊点7错位分布。
而转体段2和钢混段1的转动连接是通过在转体段2和钢混段1底部各设置1个体外铰装置8,2个体外铰装置8之间通过铰轴转动连接。
D:2个提升装置5各连接1个夹具,2个夹具分别命名为A夹具和B夹具,A夹具上连接的吊索6命名为A吊索6,B夹具上连接的吊索6命名为B吊索6。吊索6最开始连接时,A吊索6一端与A1吊点7连接、另一端经A夹具与1个提升装置5连接;而B吊索6一端与B1吊点7连接、另一端经B夹具与另一个提升装置5连接。
E:以A吊索6为主吊索、B吊索6为副吊索,正式提升前,先通过主吊索6将转体段2向上提升脱离支架10高度20cm、持荷2h,再次复检没有问题后,可正式提升,提升过程中主吊索6向上提升转体段2,副吊索6同步跟随向上运动,起到辅助作用,当主吊索6出现意外时,由副吊索6提拉住转体段2,避免转体段2直接向下掉落。当副吊索6向上提升转体段2时,主吊索6亦同步跟随向上运动。
正式提升过程中,通过主吊索6向上提升转体段2,当主吊索6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4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阀值)时停止提升,此时由副吊索6承拉,并将A吊索6的吊点7由A1吊点更换至A2吊点。
提升过程中,转体段2沿着与钢混段1连接的铰轴向上转动,而吊索6与吊点7之间并不是处于竖直连接状态,吊索6绝大多数时间为斜向提拉转体段2,该斜向拉力会分解为水平拉力和竖直拉力,竖直拉力用于提拉转体段2,水平拉力则最终作用在塔架4上。塔架4不可能无限承受水平拉力的作用,其承受的水平拉力有一个阀值,当作用的水平拉力大于阀值时,会影响塔架4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因此必须保证塔架4承受的水平拉力始终小于阀值。而塔架4承受的水平拉力阀值可用迈达斯软件工具根据实际工况(塔架材料、型号等)计算得出。由于提升装置5所施加给吊索6的拉力可以确定,而且塔架4承受的水平拉力阀值已知,故可以推算出吊索6的竖向倾角范围值,从而可以推算出吊点7的转换次数。
当吊索6的竖向倾角范围值确定以后,起吊过程中可以通过观测吊索6的竖向倾角值,从而确认更换承力吊索6以及吊点7的时间。比如吊索6的倾角范围值为-5°~5°,当A吊索6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处于该范围值以内时,可以继续起吊转体段2,当A吊索6的竖向夹角达到节点值-5°或5°时,应停止起吊。此时,由B吊索6承受拉力,通过B吊索6向上提升转体段2,B吊索6先向上提升一段距离,使得A吊索6能够从A1吊点上取下更换至A2吊点,吊点7更换好以后,再进行步骤F。
F:通过副吊索6向上提升转体段2,当副吊索6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4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时停止提升,此时由主吊索6承拉,并将B吊索6的吊点由B1吊点更换至B2吊点。
G:重复步骤E和F,直至转体段2提升至所需高度,从塔架4主横梁上的预留孔中竖直下放钢束与转体段2上的固定预设吊耳固定连接,将转体段2固定住。转体段2通过竖直下放钢束固定以后,可以通过塔架4顶端的千斤顶微调转体段2的高程。通过塔架4顶端主横梁下方的千斤顶可以改变主横梁的高程,从而微调转体段2的高程。
H:重复上述步骤C-G完成另一侧的转体段2的提升、固定。
I:通过塔架4上的提升装置提升合龙段3,该提升装置为通过在2个塔架组支架设置纵梁,纵梁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通过吊索6向上提升合龙段3。并将合龙段3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转体段2焊接固定连接,同时将转体段2与钢混段1的转动连接端部焊接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由于拱肋较高、跨度较大、吊点7与转动连接端距离较长,故其变形较大。为避免转体段2出现变形,故在转体段2底部两端通过预应力束进行连接。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塔架4可采用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行研发的自升降塔架,该自升降塔架已经申请了相关的发明专利保护,并已经授权,故具体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还可使用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塔架完成上述工作。
钢混段1(起步段)及体外铰装置8安装试转验收完成后,进行支架10卧拼转体段2施工。转体段2卧拼支架10采用钢筒与型钢组合快速搭设。高程控制原则为前端最低点距离桥面系约60cm即可;支撑点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半拱支架10稍作改装即可作为下一个半拱的组拼支架,增强共用性,施工快速高效,该支架10的安全稳定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工况受力验算后选取具体参数。
提升装置5上的滑轮组提升系统及缆风绳选型方法
通过对转体过程进行最不利工况下计算分析选取滑轮组及提升装置——卷扬机基本参数:利用CAD质心查询工具找出各种典型工况下转体段2的重心位置,再测出相关吊点7及转动连接端的距离,通过力矩平衡公式对吊装过程钢丝绳最大索力,进而根据滑轮组走线原理对出绳端索力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卷扬机型号、滑轮组型号及所选用钢丝绳型号。此外,由于塔架4非常高,尽量对称布置缆风绳,确保塔架4的安全稳定。
具体应用实例: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已经应用于贵阳市人民大道筑城广场大桥的施工建筑中。
贵阳市人民大道筑城广场大桥采用抛物线轻型斜跨无铰拱,结合双层小半径曲线(R=100)钢桁梁结构,先后两次跨越南明河。小拱和大拱的跨径分别为90m和162m,矢高分别为59m和69m,拱箱菱形截面从2.5m边长渐变至2.0m。小拱肋共17个节段、重378T,共25个节段、重499T。
该桥施工场地十分狭小,四周均为高楼;两次跨越的南明河;上跨已运营的贵阳地铁1号线(岩层垂直距离8.7m);河道两岸及河底还有大截面排污系统;加之施工工期十分紧张;拱肋高度高、截面小,拱肋变形控制难等。临时措施构建特别困难。
施工受现场地形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强有力的背索作为平衡索,而设置70m高的塔架,从成本、结构考虑,又不可无限度增大塔架自身刚度。据此,率先提出一种多次更换吊钩吊点的方式来控制起重索倾角,以克服水平分力对塔的不利影响(如筑城广场大桥大拱半幅转体60m,每次提升竖向夹角必须控制在6°内,需更换5次吊点方可完成转体作业。在进行方案考虑时,使用迈达斯软件等工具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出最大控制水平分力,从而推算出吊点转换次数)。吊耳根据吊点转换过程中的滑轮绕线交叉设置,为避免转体过程中两组滑轮绕线冲突,A类吊点和B类吊点的横向距离不同,A类吊点按最宽布置,B类吊点按最窄布置。
转体阶段一:转体段在支架上卧拼,对称布置临时钢绞线(预应力束),控制转体过程中的弱拱变形。提升装置-卷扬机的吊索分别连接A、B类吊点,复检。
转体阶段二:提升转体段脱离支架20cm,持荷2h,再次复检;进行第一次提升转体(如竖向夹角由+5°转至-5°);换钩(如A吊点受力改成B吊点提升,A吊点跟随但不持力)。
转体阶段三:当第二个吊点转体到控制最高点,转换吊点,将最先提升的吊钩换至对应的新吊点;重复转体阶段二。
转体阶段四:按照阶段三的方法换钩提升(控制持力起重吊索夹角在理论计算范围,严禁超夹角吊钩持力,但副吊索需同步跟随作为保险索)。
转体阶段五:根据以上换钩原理,循环至转体到位。然后从提升塔架主横梁上预留孔竖直下放钢束连接转体段上的固定预设吊耳;塔顶可用千斤顶微调转体段高程。
转体阶段六:完成剩余转体段的卧拼及转体准备工作,重复以上步骤至转体到位,全拱线型复测,实现两半拱转体到位,码板锁脚。
转体阶段七:合龙段安装(预设为梯形合龙段,长度约4.5m,提升插入码板固定);焊接合龙段,封铰,进入修饰、卸架及附属工程施工,提升转体完成。
大桥拱肋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圆满完成了162m跨度、高69m的弱拱的无背索提升转体施工,整体线性、截面尺寸、外观质量、焊接质量等均控制较好。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方法经济性对比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404143840000101
注:
1、方案对比是在同等条件下,即同等熟练工人、同等正常施工条件下。
2、起吊安装工:提升转体系统爬升、下降过程的操作;起吊指挥:统一协调、指挥、监控、观测爬升、下降、工程构件吊装;焊工:工程构件吊装完成后的焊接工作;涂装工:工程构件焊接完成后的涂装工作。
与传统的吊车配合支架法工法进行对比,大桥在施工费用、工期上均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1)全桥大小拱共877吨,节约人工费11.04万元;2)全桥设置,节约吊车费用124.48万元;3)节省工36天。该桥作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节约成本的同时极大缩短工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好。
本发明方法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故避免了很多人工高空作业,从而极大增加了施工安全系数;同时,由于操作变得简便,故无论是提升转体系统本身,还是工程构件吊装焊接、涂装方面,质量都更容易得到保障。
筑城广场大桥拱肋的成功安装,成为弱拱提升转体施工工法实施的一项重要成功案例,也丰富了常规转体施工方式,有着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Claims (10)

1.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卧拼好、待提升的转体段一端与钢混段转动连接,转体段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点,并在桥梁两侧搭设高于拱肋最高点的塔架,塔架之间设置提升装置,提升装置通过主、辅吊索与吊点连接,通过主、辅吊索交替受力、吊点更换,将转体段提升至所需高度,通过连接装置将提升后的转体段与塔架固定,重复上述步骤提升另一侧的转体段,最后提升合龙段,将合龙段两端与两侧的转体段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A:在每个转体段两侧均匀搭设塔架组,同一个塔架组的塔架顶端通过纵、横梁进行连接,并在2根横梁上各安装1个提升装置和吊索;
B:将拱肋划分为钢混段、转体段和合龙段三个节段,先施作拱肋两端位于桥面的钢混段;
C:在桥面上搭设支架,在支架上卧拼完成一侧的转体段、并沿转体段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A、B类吊点,转体段临近钢混段的一端与钢混段转动连接;
D:A吊索一端与A1吊点连接、另一端与1个提升装置连接;B吊索一端与B1吊点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提升装置连接;
E:以A吊索为主吊索、B为副吊索,通过主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当主吊索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时停止提升,此时由副吊索承拉,并将A吊索的吊点由A1点更换至A2吊点;
F:通过副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当副吊索的水平分力临近塔架所承受水平拉力节点时停止提升,此时由主吊索承拉,并将B吊索的吊点由B1点更换至B2吊点;
G:重复步骤E和F,直至转体段提升至所需高度,从塔架主横梁上的预留孔中竖直下放钢束与转体段上的固定预设吊耳固定连接,将转体段固定住;
H:重复步骤C-G完成另一侧的转体段的提升、固定;
I:通过塔架提升合龙段,并将合龙段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转体段固定连接,并将转体段与钢混段连接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拱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每个转体段由4个塔架共同作用,桥梁每侧设置有2个,同侧的2个塔架顶端连接有纵梁,2根纵梁之间连接有2根横梁,每根横梁上各安装有一个提升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每一个提升装置各通过1个吊具与吊索连接,2个吊具其上的2个吊耳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根据需要转换吊点的次数,转体段由与钢混段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间隔设置有A1、A2、……An吊点,B类吊点同理设置,An吊点和Bn吊点设置数量为2个、分布设置在转体段两侧、且An吊点和Bn吊点错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通过在转体段和钢混段底部各设置1个体外铰装置,2个体外铰装置通过铰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正式提升前,先通过主吊索将转体段向上提升脱离支架20cm、持荷2h无问题,再次复检没有问题后,可正式提升,提升过程中主吊索向上提升转体段,副吊索同步跟随向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用迈达斯软件工具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出塔架最大控制水平分力,从而推算出吊点转换次数、吊索的竖向倾角范围,起吊过程中通过观测吊索竖向倾角值,从而确认更换承力吊索以及吊点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转体段通过竖直下放钢束固定以后,通过塔架顶端的千斤顶微调转体段高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段底部两端通过预应力束进行连接。
CN202111505444.7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182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5444.7A CN114182647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5444.7A CN114182647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2647A true CN114182647A (zh) 2022-03-15
CN114182647B CN114182647B (zh) 2023-06-27

Family

ID=8060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5444.7A Active CN114182647B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26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465A (zh) * 2022-07-18 2022-08-3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链条提升式斜拉桥钢塔转体施工方法
CN115787505A (zh) * 2022-12-20 2023-03-1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飞燕式拱桥下拱肋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9357A (ja) * 2002-06-19 2004-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アーチ橋の架設工法及び装置
CN101200879A (zh) * 2007-12-04 2008-06-18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多跨连续拱桥拱肋竖转技术方法
CN101672011A (zh) * 2009-10-13 2010-03-17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拱肋竖向提升方法
KR20130126381A (ko) * 2012-05-11 2013-11-20 주식회사 장헌산업 콘크리트 몰드와 맬란제의 합성 및 단계적 인양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아치리브의 시공방법
CN103643637A (zh) * 2013-12-03 2014-03-19 中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先竖转后原位整体提升施工方法
CN104099875A (zh) * 2014-07-04 2014-10-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拱肋竖向转体施工的牵引结构及牵引施工方法
JP2016023523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株式会社Ihiインフラシステム アーチ橋の架橋方法
JP2017048611A (ja) * 2015-09-02 2017-03-09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アーチ橋の架設方法
CN109653102A (zh) * 2018-12-26 2019-04-1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钢拱桥转体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376435A (zh) * 2020-11-23 2021-02-19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桥拱肋快速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2709154A (zh) * 2021-01-06 2021-04-27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肋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9357A (ja) * 2002-06-19 2004-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アーチ橋の架設工法及び装置
CN101200879A (zh) * 2007-12-04 2008-06-18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多跨连续拱桥拱肋竖转技术方法
CN101672011A (zh) * 2009-10-13 2010-03-17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钢管拱肋竖向提升方法
KR20130126381A (ko) * 2012-05-11 2013-11-20 주식회사 장헌산업 콘크리트 몰드와 맬란제의 합성 및 단계적 인양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아치리브의 시공방법
CN103643637A (zh) * 2013-12-03 2014-03-19 中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先竖转后原位整体提升施工方法
CN104099875A (zh) * 2014-07-04 2014-10-15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拱肋竖向转体施工的牵引结构及牵引施工方法
JP2016023523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株式会社Ihiインフラシステム アーチ橋の架橋方法
JP2017048611A (ja) * 2015-09-02 2017-03-09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アーチ橋の架設方法
CN109653102A (zh) * 2018-12-26 2019-04-1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钢拱桥转体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376435A (zh) * 2020-11-23 2021-02-19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桥拱肋快速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12709154A (zh) * 2021-01-06 2021-04-27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肋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465A (zh) * 2022-07-18 2022-08-3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链条提升式斜拉桥钢塔转体施工方法
CN114960465B (zh) * 2022-07-18 2023-10-31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链条提升式斜拉桥钢塔转体施工方法
CN115787505A (zh) * 2022-12-20 2023-03-1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飞燕式拱桥下拱肋的施工方法
CN115787505B (zh) * 2022-12-20 2023-12-12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飞燕式拱桥下拱肋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264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235C (zh)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82647A (zh) 一种弱拱提升转体施工方法
CN110804952B (zh) 一种悬索桥横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
CN101224856A (zh) 大跨重载缆索吊机及其安装方法
CN110468724B (zh) 一种空间缆索悬索桥主缆施工辅助装置及主缆施工方法
CN101684639A (zh) 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
CN100519943C (zh)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
CN112227206A (zh) 一种地锚转自锚架梁工艺设计及施工方法
CN105484503A (zh) 一种倾斜梭形空间桁架吊装方法
CN207159827U (zh) 波形钢腹板桥0号块中1号板安装定位结构
CN111485500A (zh) 一种菱形挂篮后退拆除横向加长加固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3147405B (zh) 斜主桁斜拉桥钢梁架设方法
CN103132702A (zh) 一种大跨度管桁架拔杆提升、空中施转就位施工方法
CN108004932B (zh) 利用梁下运梁方式施工钢混组合梁的方法
CN117536139A (zh) 一种用于大跨斜拉桥运营期斜拉索换索的工装及安装方法
CN205329550U (zh) 悬索桥猫道系统
CN104775363A (zh) 上塔柱钢筋节段的组拼方法
CN205529915U (zh) 一种梯型桅杆式悬拼吊机
CN111519545A (zh) 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40632A (zh) 一种大跨度型钢梁的分段吊装施工方法
CN110175389B (zh) 一种斜拉桥主、边跨恒载配置方法
CN109138398B (zh) 一种拼装式悬吊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65987B (zh) 一种大跨度空间桁架的安装方法
CN114607153B (zh) 一种大跨度斜拉索吊挂多层钢框架的吊装施工工艺
CN212771954U (zh) 一种桥墩和盖梁一体式施工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