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663A -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663A
CN114179663A CN202111445621.7A CN202111445621A CN114179663A CN 114179663 A CN114179663 A CN 114179663A CN 202111445621 A CN202111445621 A CN 202111445621A CN 114179663 A CN114179663 A CN 114179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area
new energy
energy vehicle
area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5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广森
皮大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5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9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9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8Off-si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e.g. remote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2Automatically operated car-pa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其中所述自动充电方法包括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以及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该自动充电方法能够极大的节约车主时间,压缩自动充电周期,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背景技术
在碳中和以及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更加快速的普及。然而,由于充电设施少,车主常常需要跟车排队、等待,浪费了车主很多的时间;此外,充电规划区域少,往往也会发现车主需要行驶较远的路程进行充电,不仅浪费资源,还无形中提高了车主的用车成本。这些都给新能源车的大规模推广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因此,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用户。
除此之外,共享单车,包括两轮电动车在内,在大部分城市都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然而,共享汽车,尤其是共享新能源车,其发展也因为充电问题而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两轮电动车由于体积小,且充电量小,充电方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收集充电以及定点投放。共享新能源车的体积较大,且充电量大,发行方难以有效控制分布于各地的新能源车的储电量,而通过人工处理的方式则需要承担较多的人力成本,会极大的压缩企业利润,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中基于用户的选择自动推送待充电停车位置和取车位置,并在两个位置之间基于大数据确定充电位置,并在期间实施自动转移服务,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新能源车的自动充电服务,无需车主排队等待,能够极大的节约车主的时间,极大的压缩整体的充电周期,节约社会资源,利于新能源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以响应碳中和及碳达峰的政策。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中基于第一停车区和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实时规划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并基于第三停车区的实际位置实时生成行驶路线图,能够极大的节约新能源车的转移时间,从而压缩自动充电的周期,节约资源。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中基于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的位置信息来建立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支撑位置信息,能够形成更加精准的坐标管理体系,便于新能源车的转移和支撑,节约自动充电的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中通过应急管理方法能够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其中通过云平台、车库管理单元和充电管理单元的配合,能够满足用户的自动充电需求,极大的节约用户的充电时间,利于新能源车的大规模推广。
为达到本发明以上至少一个优势,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其中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
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
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
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规划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并生成行驶路线图;
基于实时生成的行驶路线图,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确认停放的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并在所述第三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停车区依次再次确认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向用户发送预定指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确定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匹配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的位置信息,建立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支撑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同时基于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三停车区通过世界坐标建立可充电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与所述可充电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在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进行自动充电,在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自动调节所述新能源车的位置,直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应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应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待充电停放区没有停车位时,标记所述第一停车区,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一停车区;
在所述充满电待取区没有停车位时,标记所述第二停车区,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二停车区,同时向原充满电待取区的用户发送预定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包括:
云平台,与一用户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并基于所述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同时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
车库管理单元,用于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和
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车库管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器、搬运装置和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二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其中第一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每个停车位的正上方,以能够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其中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搬运车,所述搬运车设置有四个可自动伸缩的支臂,以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支撑所述新能源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云平台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停放位置在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三停车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之间实时生成自动行驶路线图,供所述搬运装置自动搬运或转移所述新能源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机械手、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机械手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新能源车的充电口的位姿信息,自动控制充电插头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云平台通信连接,分别在充电配对成功以及充电完成时,给所述用户推送相应信息指令。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中充电过程中新能源车移动的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云平台,20-车库管理单元,201-第一处理器,202-搬运装置,203-搬运车,2031-支臂,204-第一图像采集装置,30-充电管理单元,301-机械手,302-充电插头,303-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4-第二处理器,40-检测装置,90-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4,依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被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其中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其中在用户发送请求时会携带用户需要充电的新能源车的信息,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以及上市时间等,更具体的,可通过用户端供用户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以及移动式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此外,所述用户端预装有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供用户实时查看可使用的所述第一停车区的位置,以及后续车辆的实时移动路径、充电状态、充满电后的停放位置等等,以及可供用户接收充电提醒信息、缴费信息和各种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预定辐射区域可以将所述第一目标点位作为参照原点,呈圆形向周边辐射3公里、5公里,甚至10公里范围,比如,将所述第一目标点位作为参照原点呈圆形向周边辐射3公里出现第一个第一停车区时,用户可直接选择该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也可以继续向外辐射寻找第二个第一停车区,依次类推,而在未出现所述第一停车区时,辐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
S102,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同样的,所述预定辐射区域可以将所述第二目标点位作为参照原点,呈圆形向周边辐射3公里、5公里,甚至10公里范围,而当所述第一停车区或所述第二停车区显示出多个时,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具体哪一个停车位置或取车位置,比如用户可选择在A省A市的第一停车区停放车辆,在A省B市的第二停车区取车,或者将停车位置和取车位置选择在同一个位置,亦或者进行跨省停车以及取车,其中停车和取车位置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常被用于共享新能源车的操作模式,在取车时可能和之前停放的车辆不是同一辆,而停车位置和取车位置较近,甚至是在同一个停车区,常被用于私家车的自动充电模式,比如停放在家附近或公司附近,以不影响家用或上班使用;
S103,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其中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在世界坐标位置是确定的,也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进行确定,也就说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比如,根据行驶路线的便利性,将所述第三停车区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停车区或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或者,在共享新能源车领域,根据单位土地面积上共享新能源车的数量,将所述第三停车区设置在数量较少的位置;因此,在某一固定的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可能是不一样的;
S104,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
所述第三停车区一般情况下具有多个停车位,并在每个所述停车位正对充电位置对应设置有自动充电设备。可以理解,停放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均处于充电状态,同时,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处于待充电状态,而停放在所述第二停车区的新能源车处于满电状态,或基于用户请求需要取走的状态。
由于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在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上是可变动的,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者出现局部修路状况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来自动规避交通拥堵路段,能够在整个自动充电的过程中,有效节约由所述第一停车区转移至所述第三停车区和/或由所述第三停车区转移至所述第二停车区的时间,进而有效缩短充电周期,便于用户的使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是可变动的,指的是,基于大数据信息,所述第三停车区能够在某一范围内确定的多个停车区之间进行选择。比如,在X省X市的主城区,所述第三停车区点位具有十个,基于上下班高峰期或修路期,当用户确定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后,系统能够在十个所述第三停车区之间确定出一个具体的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以方便新能源车在所述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三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之间的转移。
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基于用户的意愿给用户提供停车和取车的位置选择,在满足用户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的基础上,方便用户的使用,节约停车时间和取车时间,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通过灵活实时改变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能够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上下班高峰时期或修路时期,通过转移行进路线的重新规划,有效节约充电过程中新能源车的转移时间,进而有效缩短整个充电周期,方便用户及时取车,更加人性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实时”改变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是指,在所述新能源车由所述第一停车区转移出来之前。此外,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的选择,是同时考虑所述第一停车区至所述第三停车区的行进路线和所述第三停车区至所述第二停车区的行进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用户的名下可能存在多辆新能源车,当用户误操作或不小心将错误的车辆信息上传预约自动充电,此时,用户可能将不需要充电的新能源车停放在了所述第一停车区,存在用户需要充电的新能源车因为没有足够的电能而不能被使用的情况,同时也存在占用有限的充电资源的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用户时间,作为优选,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11,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确认停放的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是否匹配,其中在确认过程中,可根据系统预存的车辆信息和用户请求的车辆信息进行匹配,同时,一般情况下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采集,比如摄像头,进而将信息上传系统进行比对确认,若匹配,则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并在所述第三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停车区依次再次确认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向用户发送预定指令,比如信息错误的语音提示和/或其他信号提示,比如蜂鸣声、文字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或文字显示提醒,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纠正。
此外,为了能够精准的确定所述新能源车的位姿信息,方便后续对所述新能源车进行快速、安全、稳定的转移,以及进行快速的对接充电,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S105,在确定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匹配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的位置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以所述车窗或所述车顶的四个边作为位置基准点,建立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支撑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一般是设置在车辆两侧裙部的车轮之间,其具有明确的识别标记;
基于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同时基于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从而在整个自动充电的过程中,包括转移和充电的过程,都能够以此精准的坐标管理体系进行车辆的快速、安全、稳定的移动和快速的对接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能源车整个自动充电的过程中,车辆的转移对于新能源车的位置精准度要求较低,而车辆的充电,由于传统新能源车的充电插座口都比较小,在充电时对车辆的位姿精准度会比较高。因此,优选地,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1041,在所述第三停车区通过世界坐标建立可充电位置信息,同时,将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与所述可充电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在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进行自动充电,而在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自动调节所述新能源车的位置,直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更具体的,在所述可充电位置还设置有智能机械手,用于精准调节充电插头的位姿,使其能够被直接插入所述新能源车的充电插座口内,进行自动充电。
另外,考虑到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增加,可用的充电点位必然会逐步饱和,直至短时间内没有可用的充电位置。为方便用户自动充电,作为优选,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还包括应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应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6,在所述待充电停放区没有停车位时,即,所述待充电停放区的所述第一停车区内没有空闲车位时,标记没有车位的所有的第一停车区,比如将所述第一停车区标记为红色区域,或将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文字标记为红色或暗灰色,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比如将原来3公里的辐射范围扩大至5公里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一停车区;
同样的,在所述充满电待取区没有停车位时,标记所述第二停车区,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二停车区,同时向原充满电待取区的用户发送预定指令。如此一来,即能够向用户介绍所有的停车区,以方便用户未来停放车辆或取车,还能够在当前停车区的车位停满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寻找范围来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供用户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另外,在所述第二停车区停满车辆时给原来充满电待取区的用户发送预定指令,催促其尽快取车,还能够缓解用户的充电紧张情况,其中所述预定指令可以是高额的停车费账单提醒,也可以是其他权益,比如每周或每月限制其充电次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结合图4,其中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包括云平台10、车库管理单元20和充电管理单元30。
所述云平台10为所述自动充电系统提供后台数据支撑,并下发相应指令至所述车库管理单元20和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同时,所述云平台10还与用户端9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包括预约充电请求和当前充电请求,并基于所述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同时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
所述车库管理单元20被用于在所述云平台10的控制下,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并通过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给新能源车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等待用户取车。具体的,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信息和耗电量,一般情况下通过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给所述新能源车正常充电,直至充满电能;另外,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着急用车时,用户也可以通过用户端90进行结束充电和自主取车的操作,所述用户端90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向云平台10发送对应的指令信息,所述云平台10进而控制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和所述车库管理单元20分别进行结束充电以及转移车辆至用户选定的所述第二停车区的操作。
期间,所述云平台10和所述用户端90通过4G网络或5G网络等进行通信连接,同时所述云平台10和所述车库管理单元20以及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之间通过4G网络、5G网络或者工业以太网等进行通信连接,而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通过智能充电设备给所述新能源车进行自动充电。所述智能充电设备同时集成了常规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和常规充电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充电。
优选地,所述车库管理单元20包括第一处理器201、搬运装置202和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二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4,其中第一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04位于每个停车位的正上方,以能够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比如,采集所述车窗或车顶的四个边的位置信息,以此能够精准定位所述新能源车的位姿,便于转移所述新能源车;所述搬运装置202包括搬运车203,其中所述搬运车203设置有四个可自动伸缩的支臂2031,以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支撑所述新能源车。一般情况下,四个所述支臂2031是支撑在车辆两侧裙部的车轮之间,其具有明确的识别标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时所提供的输入电压,基于用户请求充电的新能源车的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同时该新能源车已经在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三停车区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4得到过信息匹配确认。因此,不会存在错误充电的情况。所述智能充电设备包括电源供应设备,比如直流充电桩或直流充电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器201与所述云平台1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停放位置在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三停车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之间实时生成自动行驶路线图,供所述搬运装置202自动搬运或转移所述新能源车。如此一来,在给所述新能源车进行自动充电的过程中,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以及实时路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最佳的充电点位,比如绕开拥堵路段,使得所述新能源车能够更快地被转移,进而能够有效缩短整体的自动充电周期,便于用户及时取车,同时还能够节约充电资源,提高企业收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充电管理单元30包括机械手30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3和第二处理器304,其中所述机械手301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3采集到的所述新能源车的充电口的位姿信息,自动控制充电插头302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所述第二处理器304与所述云平台10通信连接,分别在充电配对成功以及充电完成时,给所述用户推送相应信息指令,以提醒用户,实时通知充电的进展情况,更加人性化。
所述第一处理器201和所述第二处理器30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也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4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3一般情况下被实施为摄像机。
所述云平台10还具有存储功能,用于存储历史充电订单信息,并基于所存储的订单信息规划未来适合开发的新的所述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二停车区和所述第三停车区,以满足持续增加的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
此外,在所述第二停车区还设置有检测装置40。所述检测装置40与所述云平台10通信连接,在检测到用户待取的新能源车时,通过所述云平台10向所述用户端90即时发送指令,包括在所述第二停车区的具体停车点位、电量情况、车型信息等。所述检测装置40可被实施为红外感应器、重量感应器或者摄像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用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表示任何顺序,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可将这些用语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
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
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
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规划所述第三停车区的位置,并生成行驶路线图;
基于实时生成的行驶路线图,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确认停放的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并在所述第三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二停车区依次再次确认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向用户发送预定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新能源车与所述用户所请求的新能源车匹配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的位置信息,建立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第一支撑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转移或搬运所述新能源车,同时基于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三停车区通过世界坐标建立可充电位置信息,将所述第一车辆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支撑位置信息与所述可充电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在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进行自动充电,在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自动调节所述新能源车的位置,直至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应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待充电停放区没有停车位时,标记所述第一停车区,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一停车区;
在所述充满电待取区没有停车位时,标记所述第二停车区,并扩大所述预定辐射区域的辐射范围,直至找到并显示新的第二停车区,同时向原充满电待取区的用户发送预定指令。
7.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用于给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平台,与一用户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并基于所述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一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一停车区,作为待充电停放区,同时基于用户请求,在用户选定的第二目标点位的预定辐射区域范围显示至少一处第二停车区,作为充满电待取区,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确定至少一第三停车区,作为充电区;
车库管理单元,用于自动转移或搬运停放在所述第一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三停车区,进行自动充电,并在充满电后或基于用户请求,自动转移或搬运所述第三停车区的新能源车至所述第二停车区;和
充电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停车区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管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器、搬运装置和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停车区、所述第二停车区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其中第一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每个停车位的正上方,以能够采集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其中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搬运车,所述搬运车设置有四个可自动伸缩的支臂,以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支撑所述新能源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云平台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停放位置在所述第一停车区和所述第三停车区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停车区和所述第二停车区之间实时生成自动行驶路线图,供所述搬运装置自动搬运或转移所述新能源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机械手、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机械手基于所述新能源车的车窗或车顶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所述新能源车的充电口的位姿信息,自动控制充电插头给所述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云平台通信连接,分别在充电配对成功以及充电完成时,给所述用户推送相应信息指令。
CN202111445621.7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4179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5621.7A CN114179663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5621.7A CN114179663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663A true CN114179663A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5621.7A Pending CN114179663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96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317A (zh) * 2019-06-14 2019-08-27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自动充电方法及自动充电系统
CN111223322A (zh) * 2020-02-24 2020-06-02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自动泊车、取车方法及系统
US20200207337A1 (en) * 2018-12-31 2020-07-0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Method, Infrastructure, and Vehicle for Automated Valet Parking
CN111622565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搬运系统
KR20210067105A (ko) * 2019-11-29 2021-06-08 주식회사 케이엔 무인 충전/주차 시스템
CN113619566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停车方法及自动停车辅助系统
CN113682187A (zh) * 2021-09-18 2021-11-23 季华实验室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新能源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07337A1 (en) * 2018-12-31 2020-07-0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Method, Infrastructure, and Vehicle for Automated Valet Parking
CN111622565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搬运系统
CN110171317A (zh) * 2019-06-14 2019-08-27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自动充电方法及自动充电系统
KR20210067105A (ko) * 2019-11-29 2021-06-08 주식회사 케이엔 무인 충전/주차 시스템
CN111223322A (zh) * 2020-02-24 2020-06-02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自动泊车、取车方法及系统
CN113619566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停车方法及自动停车辅助系统
CN113682187A (zh) * 2021-09-18 2021-11-23 季华实验室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新能源车辆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3389B1 (ko) 전기차량 충전시스템
KR102069541B1 (ko) 전기차량 충전시스템
CN106355760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服务方法及充电服务系统
CN203721041U (zh) 停车引导系统
CN205881192U (zh) 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停车场系统
CN105489054A (zh) 一种智能车库管理应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7757398A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站更换电池的方法
CN110675649A (zh) 一种智能预约停车系统和方法
CN105303875A (zh) 一种停车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157164A (zh) 停车引导系统
CN110827574B (zh) 一种停车位检测系统、方法及智慧停车平台
CN111553994A (zh) 一种停车场的智能管理系统、停车场、停车方法及装置
CN1078328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库预约系统及预约方法
CN107680409A (zh) 一种基于感知器的城市级智能路边停车管理方法
CN112319294B (zh) 云平台、充电场管理系统的充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61557A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及寻车方法
CN110154816A (zh) 一种用于自动引导小车的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928249A (zh) 电动车辆充电灯杆及充电灯杆管理系统
CN111540234A (zh) 一种基于网络控制的地下车库自助导航泊车方法
CN10638453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停车场停车寻车系统
CN115593434A (zh) 一种配合智能汽车的停车场自动泊车系统
CN106205182A (zh) 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和方法
CN114179663A (zh)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法和自动充电系统
CN205722448U (zh) 一种停车记录装置
US11810458B2 (en) Parking lot management system, parking lo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