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7771A -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7771A
CN114177771A CN202111494084.5A CN202111494084A CN114177771A CN 114177771 A CN114177771 A CN 114177771A CN 202111494084 A CN202111494084 A CN 202111494084A CN 114177771 A CN114177771 A CN 114177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waste gas
inlet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40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7771B (zh
Inventor
羊肖玢
张描
刘书佐
任宇新
康天鑫
胡鹏
范海波
滕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940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7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7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7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7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7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21Removing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8625Nitrogen oxides
    • B01D53/8628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02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04Sulf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5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体分馏器、升华室、压力室、液相反应室以及废气回收装置;其中,气体分馏器的出口与升华室相连,升华室与压力室相连,压力室与液相反应室相连,液相反应室与废气回收装置相连,废气回收装置与气体分馏器的气体入口相连,气体分馏器上还设置有废气入口。本发明不但可以从工业废气中高效分离出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使存在于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硝酸在液相反应室中可以被充分反应,生成甲醇、氮气和氧气等产物,还可以使二氧化碳在装置中实现内循环,并分离光催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其它气体产物,提高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和二氧化碳还原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排放了极多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新概念,但传统的废气处理方式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需求,光催化还原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处理污染物并转化再利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还原污染物的同时,将污染物转换为可供使用的资源或者对环境无害的物质。但是常规的光催化还原往往受制于气相反应或者产物无法及时排除等因素,使得其光催化还原的效率不高,而且不能够连续还原污染物,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可连续反应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能够还原污染物并且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气体分馏器、升华室、压力室、液相反应室以及废气回收装置;其中,气体分馏器的出口与升华室相连,升华室与压力室相连,压力室与液相反应室相连,液相反应室与废气回收装置相连,废气回收装置与气体分馏器的气体入口相连,气体分馏器上还设置有废气入口。
进一步的,气体入口设置在气体分馏器的底部,废气入口设置在气体分馏器的顶部。
进一步的,分馏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升华室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与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分馏器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分馏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升华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与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压力室的顶部设置有纯净水入口,底部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另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液相反应室的材料为石英玻璃,内部装有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液相反应室的一端设置有进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为管状空腔,进口和出口的外径为16mm,管状空腔的外径为100mm。
进一步的,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通过以下过程制得:
将Zn(OAc)2·2H2O、Cd(OAc)2·2H2O和硫脲混合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后加入H4N2·H2O,加热进行反应后,离心并洗涤,烘干,得到ZnS/CdS光催化剂粉末;然后ZnS/CdS光催化剂粉末分散在水中,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涂在双螺旋结构负载上,得到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
进一步的,液相反应室一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废气回收装置底部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入口,另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顶部设置有未反应废气出口;未反应废气出口与的废气入口相连;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与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相连,甲醇溶液出口与甲醇溶液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反应废气出口与废气入口之间管路上开设有外部废气入口。
一种如上所述的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压力室注满纯净水,并不断通入纯净水;
b、将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后由废气入口通入,并通入空气,分馏器内部的温度保持为100℃,获得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c、将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输入升华室,升高升华过程中升华室内压力,将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溶入压力室中的纯净水中,形成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
d、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通过液相反应室后,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甲醇,硝酸被还原为氮气和氧气,将溶液及产生的气体输入废气回收装置中;
e、将废气回收装置的内部保持低压状态,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析出,并在分馏器中分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分馏器同时处理外来废气和内循环废气,所以可以在连续处理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本发明的压力室充满纯净水,从升华室输入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将完全溶解在其中,可以获得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硝酸水溶液。本发明以一体化的方式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连续光催化还原,不但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还有效的分离了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氮气等其他产物,有利于大量的对工业废气进行还原,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光催化还原。
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的液相反应室为一小口进小口出的大体积结构,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硝酸水溶液将在内部停留足够久的时间以充分反应,而液相反应室中析出的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会随着循环液体的流动进入到废气处理装置。
由于本发明的废气回收装置使用机械泵将压力维持为7.6Torr,因此其内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将会在压力作用下析出,并回到分馏器进行下一次循环,保证了二氧化碳的高回收效率。本发明不但可以从工业废气中高效分离出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使存在于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硝酸在液相反应室中可以被充分反应,生成甲醇、氮气和氧气等产物,还可以使二氧化碳在装置中实现内循环,并分离光催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其它气体产物。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应用,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率,并有效地还原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馏器、2—废气入口、3—废气出口、4—固态废气收集口、5—升华室、6—气态废气出口、7—固态废气入口、8—压力室、9—纯净水入口、10—废气入口、11—废气溶液出口、12—液相反应室、13—ZnS/CdS光催化剂、14—废气溶液入口、15—甲醇溶液出口、16—废气回收装置、17—甲醇溶液入口、18—甲醇溶液出口、19—未反应废气出口、20—外部废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气体分馏器1、升华室5、压力室8、液相反应室12以及废气回收装置16;所述分馏器1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2、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3,所述分馏器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所述升华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6,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所述压力室8的顶部设置有纯净水入口9、底部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10,另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11;所述液相反应室1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其内部装有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13,液相反应室12一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14、另一端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15;所述废气回收装置16底部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入口17,另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18,顶部设置有未反应废气出口19;所述未反应废气出口19与所述废气入口2之间管路上开设有外部废气入口20。
所述液相反应室12为小口进、小口出的大体积管状结构,具体的,液相反应室12的一端设置有进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为管状空腔,进口和出口的外径为16mm,管状空腔的外径为100mm。
所述ZnS/CdS光催化剂13为双螺旋结构,通过以下过程制得:
a、将1mmol Zn(OAc)_2·2H2O、1mmol Cd(OAc)_2·2H2O和2mmol硫脲混合溶解在75mL去离子水中,并剧烈搅拌1小时。
b、添加5mL H4 N2·H2O后将上述溶液转移至100mL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釜中。
c、将上述高压釜密封并置于烘箱中,将烘箱温度设定为180℃并保温24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取出。
d、将所得沉淀离心并洗涤,烘干后得到ZnS/CdS光催化剂粉末。
e、以0.05:1的比例将催化剂分散在水中,并超声3小时。将分散液涂在双螺旋结构负载上,最终得到所述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
所述废气回收装置16的未反应废气出口19与所述分馏器1的废气入口2相连。
所述分馏器1的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与所述升华室5的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相连。
所述升华室5的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6与所述压力室8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10相连。
所述压力室8的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11与所述液相反应室12的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14相连。
所述液相反应室12的甲醇溶液出口15与所述废气回收装置16的甲醇溶液入口17相连。
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压力室8注满纯净水,并不断通入纯净水以保证整个装置中的液体循环。
b、将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其中不能进行光催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保留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将上述处理后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气体由所述分馏器1的废气入口2通入,同时使分馏器1内部的温度保持为-100℃,以获得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并排除氮气、氧气等不参与光催化还原反应的气体。
d、将分离出来的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输入所述升华室5,在升华过程中室内压力不断升高,将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溶入所述压力室8中的纯净水中,形成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
e、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通过所述液相反应室12后,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甲醇,硝酸被还原为氮气和氧气,随后将溶液及产生的气体输入所述废气回收装16置中。
f、使用机械泵将所述废气回收装置16的内部保持为7.6Torr的低压状态,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析出,并再次进行循环,而混杂在其中的氮气和氧气等会在分馏器1中被分离。

Claims (10)

1.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分馏器(1)、升华室(5)、压力室(8)、液相反应室(12)以及废气回收装置(16);其中,气体分馏器(1)的出口与升华室(5)相连,升华室(5)与压力室(8)相连,压力室(8)与液相反应室(12)相连,液相反应室(12)与废气回收装置(16)相连,废气回收装置(16)与气体分馏器(1)的气体入口相连,气体分馏器(1)上还设置有废气入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入口设置在气体分馏器(1)的底部,废气入口(2)设置在气体分馏器(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馏器(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升华室(5)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6),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与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馏器(1)的底部设置有废气入口(2)、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3),分馏器(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升华室(5)的侧壁上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6),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收集口(4)与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入口(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室(8)的顶部设置有纯净水入口(9),底部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10),另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11);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出口(6)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气体入口(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相反应室(12)的材料为石英玻璃,内部装有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13),液相反应室(12)的一端设置有进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为管状空腔,进口和出口的外径为16mm,管状空腔的外径为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通过以下过程制得:
将Zn(OAc)2·2H2O、Cd(OAc)2·2H2O和硫脲混合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后加入H4N2·H2O,加热进行反应后,离心并洗涤,烘干,得到ZnS/CdS光催化剂粉末;然后ZnS/CdS光催化剂粉末分散在水中,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涂在双螺旋结构负载上,得到双螺旋状ZnS/CdS光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相反应室(12)一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14),另一端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15);废气回收装置(16)底部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入口(17),另一侧设置有甲醇溶液出口(18),顶部设置有未反应废气出口(19);未反应废气出口(19)与的废气入口(2)相连;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出口(11)与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入口(14)相连,甲醇溶液出口(15)与甲醇溶液入口(17)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废气出口(19)与废气入口(2)之间管路上开设有外部废气入口(2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压力室(8)注满纯净水,并不断通入纯净水;
b、将需要处理的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处理后由废气入口(2)通入,并通入空气,分馏器(1)内部的温度保持为100℃,获得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c、将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输入升华室(5),升高升华过程中升华室(5)内压力,将气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溶入压力室(8)中的纯净水中,形成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
d、二氧化碳和硝酸溶液通过液相反应室(12)后,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甲醇,硝酸被还原为氮气和氧气,将溶液及产生的气体输入废气回收装置(16)中;
e、将废气回收装置(16)的内部保持低压状态,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析出,并在分馏器(1)中分离。
CN202111494084.5A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177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4084.5A CN1141777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4084.5A CN1141777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7771A true CN114177771A (zh) 2022-03-15
CN114177771B CN114177771B (zh) 2023-11-10

Family

ID=8054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4084.5A Active CN1141777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77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9303A (zh) * 2022-12-21 2023-03-28 大连理工大学 利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制氢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78523Y1 (ko) * 2002-03-14 2002-06-14 (주)네오포텍 광반응기를 이용한 질소산화물 저감 장치
JP2003334421A (ja) * 2002-05-20 2003-11-25 Kenichi Machida 脱硝及び炭酸ガス回収システム
CN110180317A (zh) * 2019-06-18 2019-08-30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系统及方法
CN111111695A (zh) * 2019-12-12 2020-05-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花状体锌硫镉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02430A (zh) * 2020-03-21 2020-06-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无需添加空穴清除剂的光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水处理方法
US20210106977A1 (en) * 2017-04-28 2021-04-15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hot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method using a photocatalyst in the form of a porous monolit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78523Y1 (ko) * 2002-03-14 2002-06-14 (주)네오포텍 광반응기를 이용한 질소산화물 저감 장치
JP2003334421A (ja) * 2002-05-20 2003-11-25 Kenichi Machida 脱硝及び炭酸ガス回収システム
US20210106977A1 (en) * 2017-04-28 2021-04-15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hot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method using a photocatalyst in the form of a porous monolith
CN110180317A (zh) * 2019-06-18 2019-08-30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系统及方法
CN111111695A (zh) * 2019-12-12 2020-05-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花状体锌硫镉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02430A (zh) * 2020-03-21 2020-06-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无需添加空穴清除剂的光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9303A (zh) * 2022-12-21 2023-03-28 大连理工大学 利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制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7771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4421B (zh) 一种类石墨型氮化碳掺杂改性微球催化剂及其制法与用法
CN108675431B (zh) 一种制备多孔碳包覆磁性纳米铁水处理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075854B (zh) 一种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5771948A (zh) 具有高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双壳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7771B (zh) 一种光催化还原废气一体化循环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52986A (zh) 一种WO3/TpPa-1-C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249737A (zh) 一种微波强化湿式催化氧化处理污泥的方法
CN113210003A (zh) 复合型可见光催化剂石墨烯量子点/石墨相碳化氮的制备方法
CN104148099A (zh) 一种MoS2-BiPO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832808A (zh) 一种光催化降解甲苯的WO3/Bi2WO6复合异质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50402A (zh) TiO2/CeO2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8894A (zh) 一种制取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
CN110918099A (zh) 一种氧化镍-钴酸镍-黑二氧化钛复合物光催化还原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方法
CN113117721B (zh) 一种氰基功能化g-C3N4胶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15196314U (zh) 一种臭氧增强微波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装置
CN108993558A (zh) 一种高性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056950B (zh) 一种基于煤基炭的微波脱NOx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99614A (zh) 一种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响应的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
CN212701965U (zh) 一种用于粉末活性炭高效再生和废气处理的装置
CN105312090A (zh) 一种(C5H5)Ru/TiO2有机无机杂化光催化剂
CN210373479U (zh) 一种间歇式生产中voc废气处理装置
CN114797876A (zh) 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03505B (zh) 一种CoP-g-C3N4电子集流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44375A (zh) 脱除氮氧化物的MnO2/Bi2WO6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20812038U (zh) 臭氧光催化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