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1571A -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1571A
CN114171571A CN202111488808.5A CN202111488808A CN114171571A CN 114171571 A CN114171571 A CN 114171571A CN 202111488808 A CN202111488808 A CN 202111488808A CN 114171571 A CN114171571 A CN 114171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main body
area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88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1571B (zh
Inventor
曹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88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15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889 priority patent/WO20231029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1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1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子区和与所述显示子区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及设置于显示面板主体出光侧的彩色滤光层,显示面板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有机发光层,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重叠部和裸露部,显示面板包括一遮挡部;本申请利用遮挡部对第一电极的裸露部进行遮挡,从而促使大部分光线进入第一电极发生反射后能够被遮挡部所遮挡,降低显示面板在透光功能子区的反射率,使得透光功能显示子区的亮度与显示子区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进而避免现有显示面板中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和显示子区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中,偏光片能够有效地降低强光下面板的反射率,却损失了接近58%的出光。这对于OLED显示面板来说,极大地增加了其寿命负担。
目前,在现有的显示面板中,通常采用彩色滤光层(Color Filter,简称CF)替代偏光片的方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彩膜技术的显示面板不仅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而且能够将显示面板的出光率从42%提高至60%,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然而,由于显示面板内的各种金属层的存在,在没有偏光片的情况下,显示面板屏下摄像头所对应的区域中,其由于外界光线会在金属层发生镜面反射,这些反射将导致显示面板在熄屏状态下,摄像头所对应的区域与显示区域存在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屏幕的成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显示子区和与所述显示子区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
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侧,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色阻,一所述第一色阻对应一所述第一电极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重叠部和设置于所述重叠部周侧的裸露部,一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色阻中,所述重叠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合;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各所述裸露部上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遮挡部,一所述遮挡部对应一所述裸露部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显示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色阻、及位于各所述第二色阻之间的黑色矩阵;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所述遮挡部,且所述遮挡部的材料与所述黑色矩阵的材料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色阻周侧;
所述遮挡部和所述第一色阻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裸露部和所述重叠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遮挡部为环绕所述第一色阻的环形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为5um~10um。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一所述第一色阻与对应的一所述遮挡部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色阻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层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区,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开口区内;
其中,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裸露部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遮挡部环绕所述开口区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遮挡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裸露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凹槽部;
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显示子区和与所述显示子区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各所述第一电极裸露部上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遮挡部,利用所述遮挡部对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裸露部进行遮挡,从而促使大部分光线进入第一电极发生反射后能够更多的被所述遮挡部所吸收,降低所述显示面板在透光功能子区的反射率,使得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子区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进而避免现有显示面板中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和所述显示子区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显示面板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第一电极和彩色滤光层之间的光路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第一电极和彩色滤光层之间的光路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结合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显示面板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第一电极和彩色滤光层之间的光路图。
现有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000,所述显示区1000包括显示子区1100和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面板主体10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的出光侧的彩色滤光层102;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基板11、基底20、缓冲层30、阵列基板40、第二平坦层50、第一金属层60、像素定义层70、有机发光层80、触控层(图中未画出)以及封装层90。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6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63,所述像素定义层70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6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70包括多个暴露部分所述电极的开口区71,所述有机发光层80位于所述开口区71内;具体地,所述有机发光层8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81,一所述子像素81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开口区71内,且一所述子像素81对应一所述电极设置,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色阻1024和黑色矩阵1023,一所述色阻1024对应一所述电极设置。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所述透光功能子区1200的透光率,因此所述彩色滤光层102的黑色矩阵1023在所述透光功能子区1200内的开口较大,或者所述黑色矩阵1023在所述玻璃基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之外;然而,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0内所述金属层的存在,外界光线会在所述金属层发生镜面反射,这些反射广光线将导致所述显示面板10在熄屏状态下,所述透光功能子区1200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存在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屏幕的成像效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用以缓解现有显示面板的在摄像区反射率较大的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结合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内第一电极和彩色滤光层之间的光路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1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000,所述显示区1000包括显示子区1100和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面板主体10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出光侧的彩色滤光层102。
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玻璃基板11、基底20、缓冲层30、阵列基板40、第二平坦层50、第一金属层60、像素定义层70、有机发光层80、触控层(图中未画出)以及封装层90;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6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内的第一电极61、及位于所述显示子区1100内的第二电极62。
所述基底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21、间隔层22以及第二衬底23;其中,所述第一衬底21和所述第二衬底23均可以包括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当所述第一衬底21和所述第二衬底23均为刚性衬底时,材料可以是金属或玻璃,当所述第一衬底21和所述第二衬底23均为柔性衬底时,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聚氨酯基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聚酰胺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间隔层2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SiNx)、硅氧化物(SiOx)等具有吸水性能的材质,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衬底21、所述第二衬底23以及所述间隔层22的材料均不做限制。
所述第一金属层60的材料包括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和钨(W)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金属层60材料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区(cameraunderpanel,CUP),所述电极包括但不限于阳极,本实施例以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为摄像区、所述电极为阳极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70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60上,所述像素定义层70包括多个暴露部分所述电极的开口区71,所述有机发光层80位于所述开口区71内;具体地,所述有机发光层8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81,一所述子像素81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开口区71内,且一所述子像素81对应一所述电极设置,其中,所述子像素81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
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色阻和黑色矩阵1023,一所述色阻对应一所述电极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层102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80上方,所述色阻至少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且所述红色色阻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对应设置,所述绿色色阻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对应设置,所述蓝色色阻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对应设置,从而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0一体黑的视觉美学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色阻包括第一色阻1021和第二色阻1022,所述第一色阻1021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内,所述第二色阻1022位于所述显示子区1100内,所述黑色矩阵1023位于各所述第二色阻1022之间,用于限定各个所述第二色阻1022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相邻所述第二色阻1022之间的漏光,通常将所述第二色阻1022的边缘重叠于所述黑色矩阵102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61包括重叠部611和设置于所述重叠部611周侧的裸露部612,一所述第一电极61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色阻1021中,所述重叠部6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102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102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各所述裸露部612上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内的多个遮挡部100,一所述遮挡部100对应一所述裸露部612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阻1021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61重叠形成重叠区(图中未标记),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电极61中位于所述重叠区的部分作为所述重叠部611,将所述第一电极61中除所述重叠部611以外的部分作为所述裸露部612;其中,射入所述重叠部611的外界光经由所述第一色阻1021所过滤,射入所述裸露部612的外界光经由所述遮挡部100所过滤。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一所述遮挡部100对应一所述裸露部612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从而促使大部分外界光线射入所述第一电极61发生反射后能够更多的被所述遮挡部100所遮挡,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在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发射率,使得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进而避免现有显示面板10中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和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所述遮挡部100,且所述遮挡部100的材料与所述黑色矩阵1023的材料相同;可以理解的是,黑色矩阵1023材料具有遮挡光性,通过设置所述遮挡部100的材料为所述黑色矩阵1023材料,一所述遮挡部100对应一所述裸露部612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从而避免外界光线会在所述第一电极61上发生镜面反射,使得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所述遮挡部100,所述遮挡部100的材料与所述黑色矩阵1023的材料相同,因此所述遮挡部100和所述黑色矩阵1023可以通过一道光照制程制备,节省了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种,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第一色阻1021周侧;所述遮挡部100和所述第一色阻102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裸露部612和所述重叠部61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
承上,请结合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100为环绕所述第一色阻1021的环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外界光线射入所述第一电极61发生后,光线会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内的各个区域反射出去,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遮挡部100为环绕所述第一色阻1021的环形结构,使得各个方向的反射光均可以被所述遮挡部100遮挡,从而使得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一所述第一色阻1021与对应的一所述遮挡部100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色阻1022的面积,进一步地,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为5um~10um;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可以为摄像区,通过设置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小于10um,可以避免所述遮挡部100对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光线透过率造成影响;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大于5um,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一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100的厚度为1um~2u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遮挡部100的厚度会影响其遮光效果,通常当所述遮挡部100的光密度值满足其大于3的条件时,所述遮挡部100才能显示为黑色,达到与黑色矩阵1023同样的效果,因此可通过调整所述遮挡部100的厚度进而来控制所述遮挡部100的光密度值,提高其遮光效果,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遮挡部100的厚度为1um~2um,在满足其遮光效果的同时,还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的整体厚度造成影响,维持所述显示面板10的轻薄化。
可以理解的是,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及所述遮挡部100的厚度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限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裸露部612与所述像素定义层70之间,所述遮挡部100环绕所述开口区71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所述遮挡部100,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裸露部612与所述像素定义层70之间,即,所述遮挡部100与所述第一电极61的所述裸露部612邻接,且所述遮挡部10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裸露部61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使得所述遮挡部100对所述裸露部612进行完全重叠式覆盖,从而很有效的够缓解所述第一电极61对外界光线的反射效应,降低显示面板10在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反射率,以保证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和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显示亮度相近或者一致;同时,设置所述遮挡部100环绕所述开口区71设置,避免所述遮挡部100对所述有机发光层80造成遮挡,进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发光亮度。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90包括凹槽部93;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凹槽部93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9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封装层91和第二封装层92,所述第一封装层91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92包括但不限于无机封装层,其中,所述第一封装层91和所述第二封装层92中的一者包括所述凹槽部9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封装层91包括所述凹槽部93为例对本申请地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装层92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91和所述遮挡部100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封装层91和所述遮挡部1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封装层91上设置所述凹槽部93,并将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凹槽部93内,降低显示面板10在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的反射率,以保证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和所述显示子区1100的显示亮度相近或者一致;同时,在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的所述封装层90中设置凹槽,避免将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后,会对所述显示面板10的整体厚度造成影响,维持了所述显示面板10的轻薄化,并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封装层92覆盖所述第一封装层91和所述遮挡部100,可使所述封装层90具有相应的封装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所述遮挡部100、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裸露部612与所述像素定义层70之间、及所述遮挡部100设置于所述凹槽部93内均仅用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进行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所述遮挡部100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所述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以及摄像头110,所述摄像头110对应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1200,且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101远离所述彩色滤光层102的一侧。
其中,本实施例以所述彩色滤光层102包括遮挡部100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10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台式机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显示屏,甚至可以应用在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子区和与所述显示子区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出光侧的彩色滤光层,所述显示面板主体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色阻,一所述第一色阻对应一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重叠部和设置于所述重叠部周侧的裸露部,一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色阻中,所述重叠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各所述裸露部上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遮挡部,一所述遮挡部对应一所述裸露部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利用所述遮挡部对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裸露部进行遮挡,从而避免所述第一电极对外界光线的反射效应,使得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的亮度与所述显示子区的亮度相近或者一致,进而避免现有显示面板中,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和所述显示子区的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显示子区和与所述显示子区相邻的透光功能显示子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面板主体,包括第一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
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侧,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色阻,一所述第一色阻对应一所述第一电极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重叠部和设置于所述重叠部周侧的裸露部,一所述第一电极与对应的一所述第一色阻中,所述重叠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合;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各所述裸露部上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功能显示子区内的多个遮挡部,一所述遮挡部对应一所述裸露部设置,且一所述遮挡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一所述裸露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显示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色阻、及位于各所述第二色阻之间的黑色矩阵;
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所述遮挡部,且所述遮挡部的材料与所述黑色矩阵的材料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色阻周侧;
所述遮挡部和所述第一色阻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裸露部和所述重叠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为环绕所述第一色阻的环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呈环形结构的所述遮光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间距为5um~10u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色阻与对应的一所述遮挡部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第二色阻的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层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区,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开口区内;
其中,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裸露部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遮挡部环绕所述开口区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裸露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主体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凹槽部;
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CN202111488808.5A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171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8808.5A CN1141715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PCT/CN2021/137889 WO2023102968A1 (zh) 2021-12-08 2021-12-14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8808.5A CN1141715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571A true CN114171571A (zh) 2022-03-11
CN114171571B CN114171571B (zh) 2023-12-01

Family

ID=8048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8808.5A Active CN11417157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571B (zh)
WO (1) WO202310296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0619A (zh) * 2022-07-08 2022-09-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US20230026941A1 (en) * 2021-07-20 2023-01-2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44879A1 (zh) * 2022-08-29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229A (zh) * 2016-12-28 2017-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应用其的显示器件
CN106896592A (zh) * 2017-02-14 2017-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3633A (zh) * 2019-05-29 2019-10-15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968218A (zh) * 2019-11-12 2020-04-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9915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3640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13113454A (zh) * 2021-03-26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13550A (zh) * 2021-03-16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3327941A (zh) * 2021-05-28 2021-08-3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3725384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64602A (zh) * 2021-09-29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03000B1 (ko) * 2015-10-01 2022-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540158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1682048B (zh) * 2020-06-17 2023-10-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13035921B (zh) * 2021-03-08 2024-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64601A (zh) * 2021-09-08 2021-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229A (zh) * 2016-12-28 2017-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应用其的显示器件
CN106896592A (zh) * 2017-02-14 2017-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7109A (zh) * 2019-03-29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33633A (zh) * 2019-05-29 2019-10-15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968218A (zh) * 2019-11-12 2020-04-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40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11739915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13550A (zh) * 2021-03-16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CN113113454A (zh) * 2021-03-26 2021-07-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41A (zh) * 2021-05-28 2021-08-3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13725384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64602A (zh) * 2021-09-29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26941A1 (en) * 2021-07-20 2023-01-2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020619A (zh) * 2022-07-08 2022-09-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5020619B (zh) * 2022-07-08 2024-02-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WO2024044879A1 (zh) * 2022-08-29 2024-03-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2968A1 (zh) 2023-06-15
CN114171571B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1571B (zh)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US202301571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41598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7993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6183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64764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40158A (zh) Oled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05324705B (zh) 黑色矩阵下具有蓝色颜料层的显示器
US20220029137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52686A1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67025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263553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90378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2021035903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4847489U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88524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48691A (zh) 显示面板
US11023061B2 (en) Panel with multiple conductive patterns
CN216698370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7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40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终端器件
CN11058115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9300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70408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99573B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