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3970A -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3970A
CN114163970A CN202111589452.4A CN202111589452A CN114163970A CN 114163970 A CN114163970 A CN 114163970A CN 202111589452 A CN202111589452 A CN 202111589452A CN 114163970 A CN114163970 A CN 114163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ane
catalyst
isocyanate
bonding
ter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9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3970B (zh
Inventor
杜厚俊
张健伟
王玉东
于伟强
陈晓理
温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orth Modern Chemist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orth Modern Chemist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orth Modern Chemist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orth Modern Chemist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94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3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3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3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3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3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粘接材料密封胶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第一增塑剂,除水剂,粘接促进剂,填料等,本发明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具有优异的粘接适应性,对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等低表面能的基材具有很好的粘接性;本发明产品具有很好的强度性能,剪切强度可达到5MPa左右、拉伸强度可达7MPa左右,切口撕裂强度可达28N/mm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60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聚氨酯汽车风挡玻璃胶的性能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粘接材料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军民领域汽车及装备轻量化发展,EPDM、PET、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PP、PE、PC等橡塑复合或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多种轻质材料大量使用。而胶接是非金属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之间最适合和最便捷的连接方式。PU粘接胶的力学性能比较高,剪切强度能达到4MPa以上、拉伸强度能达到6MPa以上,但是由于橡、塑复合材料的表面能很低,PU粘接胶无法对橡、塑复合材料进行粘接。
现有高性能弹性密封胶主要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两大体系,其中聚氨酯密封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等风挡玻璃的粘接装配等领域,但由于常规结构的聚氨酯密封胶的氨基甲酸酯、脲、缩二脲等高极性结构,因此对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等低极性、低表面能材料粘接性差;而有机硅密封胶对大多数基材具有较好的粘接性和优异的耐老化性,但其粘接强度低。
近几年开发的硅烷改性密封胶兼具有机硅和聚氨酯的特点,拉伸、剪切强度可提高到3MPa左右,粘接范围也拓展到橡、塑复合材料等多种非金属基材,但机械强度相对较低,而汽车行业风挡玻璃粘接装配要求是剪切强度4MPa以上、拉伸强度6MPa以上,现有的有机硅和聚氨酯类密封胶无法满足其要求,因此目前缺乏合适的粘接材料以应对汽车轻量化发展带来的塑料尾门甚至全塑车身新设计理念的结构粘接需求和其他领域的高强度弹性粘接需求。
目前密封胶改性主要有三种方式,包括日本Kaneka的MS polymer、硅烷封端聚氨酯(SPU)和硅烷封端聚醚(STP)三者各有特点。其中,日本Kaneka的MS polymer开发最早,粘接范围广,但固化慢、粘接强度低;SPU由于含有较多的氨酯键,拉伸、剪切强度较高,但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低,且预聚物粘度高,生产控制难度大;有机硅改性聚醚(STP)综合性能相对较好,但机械强度不能与聚氨酯密封胶相比,只用于一般要求粘接和密封。
因此,现在亟需研究一款适合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性能优异的密封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40份,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10份,第一增塑剂15~30份,除水剂1~3份,粘接促进剂1~3份,填料25~45份,稳定剂0.5~1.5份和第一催化剂0.05~0.5份;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0-60:15-25:20-35:2-3:0.01~0.2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2000~4000的聚氧化丙烯醚;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或二异丙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70:30~50:0.01~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分子量500~2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二异丙基萘、分子量1000~5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有机锡催化剂和DBU混合得到。
优选的,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或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聚酰胺蜡、活性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硼酸锌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由于炭黑本身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能吸收太阳光增加产品的耐候性,用于汽车挡风玻璃装配时能增加粘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一定的补强性,因此本申请在填料中优选选用炭黑与其他材料复配的混合填料,混合填料的选择优先适用于汽车挡风玻璃。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或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或二醋酸二丁基锡。
优选的,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或2000~4000的二官能度聚氧化丙烯醚。
优选的,所述除水剂由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5:2混合得到。
优选的,所述填料由炭黑和氢氧化铝按照质量比2:3混合得到。
优选的,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优选的,所述粘接促进剂由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按照质量比2:1混合得到。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和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0~7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4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其中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0-60:15-25:20-35:2-3:0.01~0.2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2000~4000的聚氧化丙烯醚;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或二异丙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0~70℃,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3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其中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70:30~50:0.01~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分子量500~2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以重量份计,将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40份,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10份,第一增塑剂15~30份和填料25~45份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30~6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1~3份、粘接促进剂1~3份搅拌混合20~30分钟,加入稳定剂0.5~1.5份和第一催化剂0.05~0.5份,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二异丙基萘、分子量1000~5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有机锡催化剂和DBU混合得到。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综合SPU和STP的优点,自主设计了高交联密度、低粘度的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高机械强度、高粘度的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两者复配改性,通过提高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的交联密度,提高产品的撕裂强度,并通过调节其粘度,减少生产控制难度,最终制备出高强度、耐老化、生产操控性强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密封胶。
本发明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具有优异的粘接适应性,对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等低表面能的基材具有很好的粘接性;本发明产品具有很好的强度性能,剪切强度可达到5MPa左右、拉伸强度可达7MPa左右,切口撕裂强度可达28N/mm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60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聚氨酯汽车风挡玻璃胶的性能指标,满足了汽车风挡玻璃与塑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高强度结构粘接需求;相对于聚氨酯风挡玻璃胶该产品,本发明产品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经耐水、耐热、耐湿热、抗流体等不同老化后产品仍具有较好的粘接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分子量500~2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购买于苏州加点化工有限公司的AP-545、AP-5074;
分子量1000~5000的聚氧化丙烯醚购买于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DL-2000D、DL-3000D、DL-4000D、MN-3050D;
双氨基硅烷低聚物购买于赢创低聚物硅烷偶联剂
Figure BDA0003429348780000061
114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40kg,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10kg,第一增塑剂15kg,除水剂1kg,粘接促进剂1kg,填料25kg,稳定剂0.5kg和第一催化剂0.05kg;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0:15:20:2:0.01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3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30:0.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
实施例2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kg,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kg,第一增塑剂30kg,除水剂3kg,粘接促进剂3kg,填料45kg,稳定剂1.5kg和第一催化剂0.5kg;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60:25:35:3:0.2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4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氯化二丁基锡;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70:50: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074;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氯化二丁基锡;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氯化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填料氢氧化镁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实施例3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2kg,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8kg,第一增塑剂18kg,除水剂1.5kg,粘接促进剂1.5kg,填料30kg,稳定剂0.8kg和第一催化剂0.1kg;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18:25:2.5:0.05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2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磷酸二苯-异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按照质量比1:4混合得到;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按照质量比2:3混合得到;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50:35:0.05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聚氧化丙烯醚MN-3050D;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醋酸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
所述填料由聚酰胺蜡、活性纳米碳酸钙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实施例4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8kg,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8kg,第一增塑剂22kg,除水剂2kg,粘接促进剂2kg,填料40kg,稳定剂1kg和第一催化剂0.2kg;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55:20:30:2.5:0.1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2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二异丙基萘按照质量比1:2混合得到;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65:45:0.08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074;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氯化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3:1混合得到;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双氨基硅烷低聚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填料由活性纳米碳酸钙、硼酸锌与炭黑由质量比1:1:1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和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按照质量比1:3混合得到。
实施例5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5kg,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6kg,第一增塑剂20kg,除水剂2kg,粘接促进剂2kg,填料30kg,稳定剂1kg和第一催化剂0.3kg;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50:20:30:2.5:0.1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3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60:40:0.05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聚氧化丙烯醚DL-4000D;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DBU按照质量比1:2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由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5:2混合得到;
所述粘接促进剂由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按照质量比2:1混合得到;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与炭黑按照质量比3:2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实施例6
实施例1所述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40kg第二聚醚多元醇、15kg异氰酸酯、20kg第二增塑剂和0.01kg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0℃,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2kg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3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9kg羟基聚丙烯酸酯、6kg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0.002kg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③取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40kg,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10kg,第一增塑剂15kg和填料25kg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3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1kg、粘接促进剂1kg搅拌混合20分钟,加入稳定剂0.5kg和第一催化剂0.05kg,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
实施例7
实施例2所述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30kg第二聚醚多元醇、12.5kg异氰酸酯、17.5kg第二增塑剂和0.1kg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4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1.5kg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2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丙烯醚DL-4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氯化二丁基锡;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7kg羟基聚丙烯酸酯、5kg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0.01kg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0℃,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074;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氯化二丁基锡;
③取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kg,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kg,第一增塑剂30kg和填料45kg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6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3kg、粘接促进剂3kg搅拌混合30分钟,加入稳定剂1.5kg和第一催化剂0.5kg,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氯化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填料氢氧化镁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实施例8
实施例3所述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22.5kg第二聚醚多元醇、9kg异氰酸酯、12.5kg第二增塑剂和0.025kg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5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1.25kg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5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2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磷酸二苯-异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按照质量比1:4混合得到;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和辛酸亚锡按照质量比2:3混合得到;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5kg羟基聚丙烯酸酯、3.5kg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0.025kg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5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
③取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2kg,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8kg,第一增塑剂18kg和填料30kg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4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1.5kg、粘接促进剂1.5kg搅拌混合25分钟,加入稳定剂0.8kg和第一催化剂0.1kg,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聚氧化丙烯醚MN-3050D;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醋酸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
所述填料由聚酰胺蜡、活性纳米碳酸钙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实施例9
实施例4所述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27.5kg第二聚醚多元醇、10kg异氰酸酯、15kg第二增塑剂和0.05kg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4℃,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5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1.25kg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5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2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二异丙基萘按照质量比1:2混合得到;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6.5kg羟基聚丙烯酸酯、4.5kg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0.008kg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8℃,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5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074;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③取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8kg,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8kg,第一增塑剂22kg和填料40kg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5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2kg、粘接促进剂2kg搅拌混合24分钟,加入稳定剂1kg和第一催化剂0.2kg,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氯化二丁基锡和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3:1混合得到;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双氨基硅烷低聚物、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填料由活性纳米碳酸钙、硼酸锌与炭黑由质量比1:1:1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和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按照质量比1:3混合得到。
实施例10
实施例5所述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25kg第二聚醚多元醇、10kg异氰酸酯、15kg第二增塑剂和0.05kg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4℃,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1.25kg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5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醚DL-3000D;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4:1混合得到;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醋酸二丁基锡;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6kg羟基聚丙烯酸酯、4kg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0.005kg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5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羟基丙烯酸树脂AP-545;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③取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5kg,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6kg,第一增塑剂20kg和填料30kg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5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2kg、粘接促进剂2kg搅拌混合25分钟,加入稳定剂1kg和第一催化剂0.3kg,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聚氧化丙烯醚DL-4000D;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DBU按照质量比1:2混合得到;
所述除水剂由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5:2混合得到;
所述粘接促进剂由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按照质量比2:1混合得到;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与炭黑按照质量比3:2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对实施例6~10所得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时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制样,实验室条件按照GB/T 2941-2006执行,标准条件下放置168h后进行测试,并与进口同类高强度改性密封胶和聚氨酯(PU)粘接密封胶做对比。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528-2009执行;
剪切强度按照GB/T 7124-2008执行,试片为预先用底涂剂处理过的刚性金属片;
撕裂强度按照GB/T 529-2008执行。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6~10所得产品与进品同类产品及PU胶的力学性能对比
Figure BDA0003429348780000181
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产品剪切强度可达到5MPa左右、拉伸强度可达7MPa左右,切口撕裂强度可达28N/mm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600%以上,强度性能远高于进口同类产品,达到甚至超过了聚氨酯汽车风挡玻璃胶的性能指标,能满足汽车风挡玻璃与塑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高强度结构粘接需求。
采用实施例8所得的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进行耐老化性能测试,老化条件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耐老化性能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429348780000182
Figure BDA0003429348780000191
由表2结果看,本专利产品与聚氨酯粘接密封胶相比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相对于聚氨酯风挡玻璃胶,本发明产品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经耐水、耐热、耐湿热、抗流体等不同老化后产品仍具有较好的粘接性。

Claims (9)

1.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40份,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10份,第一增塑剂15~30份,除水剂1~3份,粘接促进剂1~3份,填料25~45份,稳定剂0.5~1.5份和第一催化剂0.05~0.5份;
所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由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0-60:15-25:20-35:2-3:0.01~0.2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2000~4000的聚氧化丙烯醚;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或二异丙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由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70:30~50:0.01~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分子量500~2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二异丙基萘、分子量1000~5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有机锡催化剂和DBU混合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为分子筛、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粘接促进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或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填料由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聚酰胺蜡、活性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硼酸锌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炭黑的混合得到;所述炭黑为吸油值100g/100mlDBP以上的超细炭黑;
所述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4-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或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或二醋酸二丁基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磷酸苯基甲基苯酯或2000~4000的二官能度聚氧化丙烯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由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甲苯磺酸异氰酸酯按照质量比5:2混合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炭黑和氢氧化铝按照质量比2:3混合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与DBU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促进剂由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双氨基硅烷低聚物按照质量比2:1混合得到。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将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和第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70~75℃,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3~4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入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继续反应1~2小时,得到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
其中第二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第二增塑剂、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0-60:15-25:20-35:2-3:0.01~0.2组成;
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分子量2000~4000的聚氧化丙烯醚;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增塑剂为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或二异丙基萘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端活性氢基硅烷封端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N-正丁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②制备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将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0~70℃,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2~3小时,得到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其中羟基聚丙烯酸酯、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和第三催化剂按照质量比45~70:30~50:0.01~0.1组成;
所述羟基聚丙烯酸酯为分子量500~2000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硅烷封端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三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氯化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以重量份计,将步骤①所得硅烷封端聚醚聚氨酯聚合物30~40份,步骤②所得硅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5~10份,第一增塑剂15~30份和填料25~45份加入到制胶机中,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下搅拌混合30~60分钟,降温至50℃下加入除水剂1~3份、粘接促进剂1~3份搅拌混合20~30分钟,加入稳定剂0.5~1.5份和第一催化剂0.05~0.5份,在真空度不低于-0.09MPa的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改性密封胶;
所述第一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氯化石蜡、磷酸苯基甲基苯酯、磷酸二苯-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环已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二异丙基萘、分子量1000~5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第一催化剂由有机锡催化剂和DBU混合得到。
CN202111589452.4A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163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9452.4A CN114163970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9452.4A CN114163970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3970A true CN114163970A (zh) 2022-03-11
CN114163970B CN114163970B (zh) 2023-03-24

Family

ID=80487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9452.4A Active CN114163970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39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456A (zh) * 2022-07-12 2022-09-30 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观光窗的安装方法
CN115127020A (zh) * 2022-06-01 2022-09-30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大直径开口密封结构
CN116254085A (zh) * 2023-02-15 2023-06-13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候型ms门窗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2838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588A (zh) * 2019-12-20 2020-04-28 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免底涂单组分聚氨酯粘接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164607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反応性シリル基含有(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重合体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硬化性組成物
CN112226197A (zh) * 2020-09-17 2021-01-15 重庆重交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改性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2838A (zh) * 2016-12-23 2017-05-31 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密封胶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164607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反応性シリル基含有(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重合体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硬化性組成物
CN111073588A (zh) * 2019-12-20 2020-04-28 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免底涂单组分聚氨酯粘接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197A (zh) * 2020-09-17 2021-01-15 重庆重交再生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改性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7020A (zh) * 2022-06-01 2022-09-30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大直径开口密封结构
CN115127020B (zh) * 2022-06-01 2024-04-09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大直径开口密封结构
CN115123456A (zh) * 2022-07-12 2022-09-30 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观光窗的安装方法
CN115123456B (zh) * 2022-07-12 2024-04-05 广东凯力船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观光窗的安装方法
CN116254085A (zh) * 2023-02-15 2023-06-13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候型ms门窗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3970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63970B (zh) 一种橡、塑复合材料粘接用高强度耐老化单组份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0311B (zh) 两组分可湿固化树脂组合物以及基于所述组合物的粘合剂、密封剂和涂料组合物
CN101358030B (zh) 隔热涂层用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11748310B (zh)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CN110105907B (zh) 一种汽车玻璃快速装配用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260B (zh) 单组分透明组角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68335B (zh) 机械强度优异的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氨酯系固化性组合物
CN108473843B (zh) 汽车用双组分型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组合物
CN111607350A (zh) 一种玻璃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469B (zh)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结构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10850A (zh) 一种高强耐水防霉玻璃胶
CN112608444A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ms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CN111808569B (zh) 一种耐湿热、高强度单组份聚氨酯免底涂粘接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32924A (zh) 一种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912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9926B (zh) 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62506B (zh) 一种聚氨酯断面防渗胶
CN109628048B (zh) 高强度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3646A (zh) 一种高强耐水防霉玻璃胶的制备方法
CN116948589B (zh) 封闭型高模量中空玻璃封边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805B (zh) 一种耐水解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CN113881386B (zh) 复合型热熔胶及应用该热熔胶的复合板
CN113637446B (zh) 高强度硅烷改性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7791B (zh) 用于铁路无砟轨道的单组分嵌缝防水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5259B (zh)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