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7461B -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461B
CN114127461B CN202080051770.2A CN202080051770A CN114127461B CN 114127461 B CN114127461 B CN 114127461B CN 202080051770 A CN202080051770 A CN 202080051770A CN 114127461 B CN114127461 B CN 114127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ischarge
storage chamber
housing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17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7461A (zh
Inventor
神丸直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L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L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LV Co Ltd filed Critical TLV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8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actuated by a float
    • F16K31/2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actuated by a float actuating a lift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2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 F16T1/22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of closed-hollow-bod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12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excess or release of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8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actuated by a flo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12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excess or release of pressure
    • F16T1/16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excess or release of pressure involving a high-pressure chamber and a low-pressure chamber communicating with one another, i.e. thermodynamic steam chambers
    • F16T1/165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excess or release of pressure involving a high-pressure chamber and a low-pressure chamber communicating with one another, i.e. thermodynamic steam chambers of dis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2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 F16T1/22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of closed-hollow-body type
    • F16T1/24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with valves controlled by floats of closed-hollow-body type using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T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 F16T1/00Steam traps or like apparatus for draining-off liquids from enclosures predominantly containing gases or vapours, e.g. gas lines, steam lines, containers
    • F16T1/38Component parts; Accessories
    • F16T1/383Valve closing members or valve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放阀单元。排放阀单元(50)被安装在包括壳体(1)和第一阀机构(42)的流体装置,该壳体(1)设置有液体的第一储存室(41),该第一阀机构(42)具有第一排放孔(45)和第一阀体(43),该第一排放孔(45)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该第一阀体(43)被收纳在第一储存室(41)且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放孔(45)。排放阀单元(50)包括阀壳(51)和第二阀机构(53),该阀壳(51)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壳体(1),设置有被安装在壳体(1)时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的液体的第二储存室(52),该第二阀机构(53)具有第二排放孔(56)和第二阀体(54),该第二排放孔(56)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且孔径大于第一排放孔(45),该第二阀体(54)被收纳在第二储存室(52)且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孔(56),第二阀机构(53)构成为具有弹簧(57),该弹簧(57)朝着开阀方向推压第二阀体(54),当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该压力使得第二阀体(54)抵抗弹簧(57)的推压力而关闭第二排放孔(56)。

Description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排放液体的排放阀单元以及安装有该排放阀单元的流体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装置,设置在蒸汽系统,抑制蒸汽的排放且排放排放水的排泄阀被众所周知。在蒸汽系统开始运行时,从防止因蒸汽混合在残留在系统内的低温排放水中而可能发生的水锤的观点出发,需要通过排泄阀快速排放残留的大量排放水。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排泄阀在储存室设置有两个排放孔和两个浮子,该两个排放孔大小不同,该两个浮子打开或者关闭各个排放孔。在该排泄阀中,在开始运行时,从孔径较大的下侧的排放孔中将排放水排放。当压力上升到通常的运行状态时,下侧的排放孔通过浮子被关闭。下侧的排放孔即使在排放水积存时,浮子也不会浮起来而是仍然保持被关闭的状态。这是因为设定有下侧的排放孔的大小,以使因排放孔的上下游的压力差所产生的浮子的闭阀力大于因浮力所产生的浮子的开阀力之故。另一方面,上侧的排放孔通过浮子根据排放水的储存位置的升降而被打开或者关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8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孔径较大的下侧的排放孔中,即使运行结束且压力下降,恐怕浮子也会贴在排放孔上,使得该排放孔保持被关闭的状态。因此,在下一次开始运行时恐怕不能将排放水从下侧的排放孔中排放。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放阀单元以及流体装置,该排放阀单元具有液体的排放孔,该液体的排放孔能够确实地在开始运行时打开,在之后的运行时关闭。
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是安装在流体装置的排放阀单元,该流体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阀机构,该壳体设置有流入口和从该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的第一储存室,该第一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一排放孔和浮子,该液体的第一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该浮子被收纳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放孔。
所述排放阀单元包括阀壳和第二阀机构。所述阀壳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被安装在所述壳体时与所述第一储存室连通的液体的第二储存室。所述第二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二排放孔和阀体,该液体的第二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放孔,该阀体被收纳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并且,所述第二阀机构构成为具有弹簧,该弹簧朝着开阀方向推压所述阀体,当所述第二储存室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该压力使得所述阀体抵抗所述弹簧的推压力而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
本发明所公开的其它技术是包括壳体、第一阀机构和上述排放阀单元的流体装置。所述壳体设置有流入口、从该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的第一储存室。所述第一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一排放孔和浮子,该液体的第一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该浮子被收纳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放孔。所述排放阀单元被安装在所述壳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排放阀单元以及流体装置,该排放阀单元具有液体的排放孔,该液体的排放孔能够确实地在开始运行时打开,在之后的运行时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压阀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压阀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放阀单元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放阀单元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5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液分离器的简要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实质上是优选的例子,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应用或者其用途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减压阀100被设置在蒸汽系统等,用于将流入的蒸汽减压到一定的压力后,将其提供给下游侧。减压阀100是流体装置的一个例子。
并且,在减压阀110内置有分离机构10和液体排放机构40,该分离机构10用于将在流入的蒸汽中所含的排放水分离,该液体排放机构40用于排放被分离的排放水。也就是说,减压阀100是带有气液分离功能以及排泄阀功能的减压阀。并且,减压阀100安装有构成液体排放机构40的一部分的排放阀单元50。排放水以及蒸汽分别是液体以及气体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减压阀100包括形成有流体的流路的外壳1和分别内置在外壳1中的分离机构10、减压机构2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
外壳1具有本体2和安装在本体2的上下的上盖3以及底盖4。并且,本体2由在上下方向连接的上部2a、中部2b以及下部2c构成。在外壳1设置有蒸汽的流入口6以及流出口7。更详细而言,流入口6以及流出口7是上述流路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中部2b。流入口6以及流出口7形成在水平延伸的同一轴上。
在外壳1中从上开始依次配置有减压机构20、分离机构1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分离机构10被设置在大概中部2b,连通到流入口6。减压机构20跨越大概上盖3、上部2a和中部2b设置着,连通到流出口7。液体排放机构40跨越下部2c和底盖4设置着,经由分离机构10连通到流入口6。
也就是说,在外壳1形成有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依次经由分离机构10以及减压机构20流向流出口7的流路和与蒸汽一起从流入口6流入的排放水经由分离机构10流向液体排放机构40的流路。
分离机构10是所谓的旋风式分离器,如上所述,将在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中所含的排放水分离。分离机构10包括内筒11、外筒12以及旋转叶片14。
内筒11以及外筒12形成为上下延伸的圆筒状。外筒12的直径大于内筒11,外筒12的长度短于内筒11。外筒12在内筒11的外周侧具有间隔地设置着,与内筒11同轴设置。外筒12被设置在相当于内筒11的大约下半部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内筒11的上端以及下端呈喇叭状扩展。
旋转叶片14被设置在外筒12与内筒11之间的环状空间13。旋转叶片14与外筒12以及内筒11一体形成。在分离机构10中,环状空间13的上部连通到流入口6。也就是说,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从上方流向环状空间13。在分离机构10,在环状空间13的上部设置有圆锥状的筛网8。通过筛网8防止异物从流入口6流入环状空间13。
在分离机构10中,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通过筛网8流入环状空间13进行旋转。通过蒸汽旋转,使得含在蒸汽中的排放水(水滴)在外周侧分离。排放水被分离之后的蒸汽从下端侧流入内筒11的内侧,流向减压机构20。被分离的排放水沿着下部2c的内壁面流下,流向液体排放机构40。
减压机构20对通过分离机构10与排放水分离了的蒸汽进行减压,并保持在一定的压力。减压机构20包括主阀体21、阀座22、活塞27、先导阀室29、先导阀体30、隔膜33、弹簧34以及调节螺钉35。
阀座22被设置在内筒11的上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开口的阀孔23。阀孔23连通到流出口7。主阀体21被设置在阀座22的下方(上流侧),通过从阀座22离开或落座在阀座22上,来打开或关闭阀孔23。主阀体21通过弹簧24向上方(关阀方向)被推压。
在主阀体21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圆筒状的气缸26,在气缸26内设置有可在上下滑动的活塞27。活塞27具有轴部27a,该轴部27a从气缸26的下端突出,向下方延伸。轴部27a的下端被插入阀孔23,接触到主阀体21的上表面。在气缸26内,在与活塞27的主阀体21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活塞室28。
先导阀室29被设置在气缸26以及活塞27的上方。先导阀室29经由连通路31连通到流入口6,且经由连通路32连通到活塞室28。先导阀体30是上下延伸的棒状部件,在上下方向贯穿先导阀室29设置着。先导阀体30通过在上下位移,来在连通路31与连通路32连通的状态和连通路31与连通路32切断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隔膜33形成为水平延伸的圆板状,被设置在先导阀体30的上方。先导阀体30的上端接触到隔膜33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在隔膜33的下表面侧形成有下表面室36。下表面室36经由连通路37连通到流出口7。
在隔膜33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朝向下方(下表面室36侧)推压隔膜33。在弹簧34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调整弹簧34的推压力的调节螺钉35。也就是说,当使调节螺钉35向下方位移时,弹簧34的推压力增加,当使调节螺钉35向上方位移时,弹簧34的推压力减少。
在减压机构20中,当流出口7(即,与阀孔23相比更靠下游侧)的压力下降到低于规定值时,由于下表面室36的压力下降,因此隔膜33因弹簧34的推压力而向下方位移。隔膜33向下方位移使得先导阀体30被向下方推而发生位移。因此,连通路31与连通路32连通,流入口6(即,与阀孔23相比更靠上游侧)的高压作用在活塞室28。
从而,使得活塞27因活塞室28的高压向下方位移。该活塞27的位移使得主阀体21从阀座22离开,阀孔23打开。这样一来,由于通过内筒11的内侧的高压的蒸汽经由阀孔23流向流出口7,因此流出口7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
当流出口7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下表面室36的压力也上升,因下表面室36的压力而产生的隔膜33的推举力和弹簧34的推压力平衡,先导阀体30向上方位移。因此,连通路31与连通路32被切断,活塞室28的高压流体从溢出孔(省略图示)溢出到流出口7。这样一来,由于活塞室28的压力下降,因此伴随着活塞27向上方位移,主阀体21因弹簧24的推压力向上方位移,落座在阀座22上。因此,阀孔23被关闭。这样,流出口7的压力因减压机构20而被保持在一定的值。
液体排放机构40用于将通过分离机构10从蒸汽中分离的排放水排放到外壳1的外部。也就是说,液体排放机构40仅排放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以及排放水中的排放水。
又如图2所示,液体排放机构40包括第一储存室41、第一阀机构42、排放路46以及排放阀单元50。
第一储存室41与流入口6以及分离机构10相比更靠下方设置,跨越下部2c和底盖4形成。第一储存室41经由分离机构10的环状空间13连通到流入口6。第一储存室41储存用分离机构10分离且沿着下部2c的内壁面向下流动的排放水。也就是说,第一储存室41储存从流入口6流入的排放水。
第一阀机构42是使排放水从第一储存室41流出到排放路46,且阻止蒸汽从第一储存室41向排放路46流出的阀机构。排放路46形成在底盖4。排放路46的上游端连接在第一储存室41的下部,排放路46的下游端向外壳1外(大气)开口。
第一阀机构42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具有第一阀体43以及第一阀座44。
第一阀体43是中空球形的浮子,以自由状态收纳在第一储存室41。第一阀座44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中的排放路46的连接部。在第一阀座44形成有作为阀孔的排放水的第一排放孔45。也就是说,第一排放孔45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使第一储存室41与排放路46连通。第一排放孔45的上游端构成孔口。
在第二阀机构42中,第一阀体43根据第一储存室41中的排放水的储存水位(排放水的水位)而升降,从而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放孔45。具体而言,当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增加时,第一阀体43浮起而从第一阀座44离开,第一排放孔45被打开。另一方面,当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减少时,第一阀体43下降而落座在第一阀座44上,第一排放孔45被关闭。
更详细而言,当蒸汽系统运行时,第一排放孔45的上游侧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以下,也称为运行时的压力Pa)。即,在第一排放孔45的上下游产生压力差(作为上游侧的第一储存室41的压力与作为下游侧的排放路46的压力(即,大气压)之间的差)。另一方面,在开始运行时(启动运行时),由于第一排放孔45的上游侧的压力不会立即上升,因此第一排放孔45的上游侧的压力成为低于运行时的压力Pa的压力Pb(以下,也称为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即,开始运行时的第一排放孔45处的压力差变得小于运行时。
这里,第一排放孔45(或者后述的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既可以说是流入口6以及第一储存室41(或者后述的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也可以说是第一储存室41以及第二储存室52内的排放水的压力。
运行时的压力Pa以及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使得闭阀方向的力(以下,也称为闭阀力)作用在第一阀体43。换言之,通过在第一排放孔45处产生压力差,使得闭阀力作用在第一阀体43。在第一阀机构42中,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的水位被设定为规定位置中的第一阀体43的浮力大于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产生的第一阀体43的闭阀力。因此,在第一阀机构42中,无论是在运行时,还是在开始运行时,当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的水位到达了规定位置时,第一阀体43就浮起,阀门被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然,第一阀体43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产生的闭阀力大于因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而产生的闭阀力。并且,上述第一阀体43的浮力是从作用在第一阀体43的浮力中减去自重而得到的。
并且,在第一储存室41设置有帽状的阀盖47。阀盖47被设置在第一阀座44的上方,限制第一阀体43的浮起区域。也就是说,阀盖47通过第一阀体43浮起而接触到阀盖47,来限制第一阀体43浮起到超过规定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在阀盖47设置有通气孔47a,该通气孔47a在排放水积存在第一储存室41时,使存在于阀盖47内的气体流出。
排放阀单元50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底盖4。具体而言,在底盖4形成有通孔48,该通孔48使第一储存室41的底部与外壳1外(大气)连通。通孔48上下延伸。排放阀单元50从外壳1外插入到通孔48中安装着。
还如图3所示,排放阀单元50包括阀壳51和第二阀机构53。
阀壳51形成为上下延伸的圆筒状,一端(上端)被封闭。阀壳51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底盖4的通孔48,设置有被安装(插入)到通孔48时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的排放水的第二储存室52。
更详细而言,阀壳51的内部的上下(轴方向)被隔开,阀壳51的内部的上侧(封闭端侧)的空间构成第二储存室52。在阀壳51的上部壁(封闭端)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储存室52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的连通孔51a。也就是说,阀壳51通过被安装(插入)到作为第一储存室41的下方部分的底盖4的通孔48,来使第二储存室52经由连通孔51a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这样,第二储存室52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的下方。
并且,阀壳51具有外螺纹部51c,该外螺纹部51c被拧入底盖4的通孔48。外螺纹部51c形成在阀壳51的上下方向(轴方向)的途中的外周面。阀壳51通过外螺纹部51c与形成在通孔48的内周面的内螺纹部(省略图示)拧在一起而被安装到通孔48。
第二阀机构53是使排放水从第二储存室52直接流出到外壳1外(大气),且阻止蒸汽从第二储存室52向外壳1外流出的阀机构。第二阀机构53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具有第二阀体54、第二阀座55、弹簧57以及挡板58。
第二阀体54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涉及的阀体,形成为圆板状(圆盘状)。第二阀体54以轴心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被收纳在第二储存室52。第二阀体54被设置为可在上下自由移动。第二阀体54被配置在后述的第二排放孔56的上方,通过在上下移动,来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孔56。
在阀壳51的内周面设置有引导部51b,该引导部51b从该内周面向直径方向的内方突出且在上下方向延伸。引导部51b在阀壳51的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阀体54被设置在多个引导部51b的内侧,沿着引导部51b上下移动。
第二阀座55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的底部,即,第二阀座55被设置在将阀壳51内上下隔离的壁。在第二阀座55形成有作为阀孔的排放水的第二排放孔56。也就是说,第二排放孔56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的底部,在上下方向开口。第二排放孔56使第二储存室52与外壳1外(大气)连通。
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端构成孔口。第二排放孔56的孔径大于第一排放孔45的孔径。这里,在液体排放机构40中,孔径是指各个排放孔45、56的上游端的孔径(即,孔口的直径)。
弹簧57朝向开阀方向推压第二阀体54,由螺旋弹簧构成。弹簧57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中的第二阀体54的下方,向上方推压第二阀体54。弹簧5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阀体54的下表面,支撑着第二阀体54。更详细而言,弹簧57的一端嵌入环状的凹部54a中与其连接着,该环状的凹部54a形成在第二阀体54的下表面。弹簧57的另一端嵌入环状的凹部55a中与其连接着,该环状的凹部55a形成在第二阀座55的上游侧的端面中的第二排放孔56的周围。
挡板58用于阻止从第一储存室41经由通孔51a流向第二储存室52的排放水撞击到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挡板58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中的第二阀体54的上方。
挡板58形成为大概圆板状,以轴心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着。挡板58的直径与第二阀体54的直径大致相同,与第二阀体54同轴设置着。也就是说,挡板58设置为覆盖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第二阀体54在开阀时通过弹簧57的推压力而被推压在挡板58。
挡板58被设置为上下方向的位置可改变。具体而言,挡板58通过螺钉59被固定在阀壳51的上部壁。通过改变螺钉59相对于上部壁的拧入长度,来改变挡板58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也就是说,挡板58还作为限制打开阀门时的第二阀体54的上限位置的限制部件发挥作用。
第二阀机构53构成为第二阀体54根据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而位移(上升、下降),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孔56。
具体而言,在第二阀机构53中,当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下降到规定值(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时,第二阀体54因弹簧57的推压力而上升,从而从第二阀座55离开,使得第二排放孔56被打开。并且,在第二阀机构53中,当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运行时的压力Pa)时,该压力使得第二阀体54抵抗弹簧57的推压力而下降,从而落座在第二阀座55上。因此,第二排放孔56被关闭。
更详细而言,在蒸汽系统运行时,与第一排放孔45一样,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也上升到运行时的压力Pa。即,在第二排放孔56的上下游产生压力差(作为上游侧的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与作为下游侧的外壳1外的大气压之间的差)。另一方面,即使在开始运行时(启动运行时),也与第一排放孔45一样,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成为低于运行时的压力Pa的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即,开始运行时的第二排放孔56处的压力差与运行时相比变小。
与第一阀体43一样,闭阀力因运行时的压力Pa以及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而作用在第二阀体54。换言之,通过在第二排放孔56处产生压力差,来使闭阀力作用在第二阀体54。需要说明的是,当然,第二阀体54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产生的闭阀力大于因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而产生的闭阀力。
弹簧57的推压力被设定为大于因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而产生的第二阀体54的闭阀力。并且,弹簧57的推压力被设定为小于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产生的第二阀体54的闭阀力。因此,第二阀机构53由于在开始运行时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下降到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因此开阀,由于在之后的运行时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上升到运行时的压力Pa,因此闭阀。
〈液体排放机构的动作〉
对蒸汽系统开始运行时(启动运行时)的所述液体排放机构40的动作进行说明。开始运行时,第一排放孔45以及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以及温度成为较低的状态,低温低压的排放水积存在蒸汽系统的配管等。也就是说,第一储存室41以及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下降到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
在第一阀机构42中,当没有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时或者排放水的水位低于规定位置时,第一阀体43落座在第一阀座44上,第一排放孔45被关闭(参照图2)。在第二阀结构53中,由于弹簧57的推压力大于因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而产生的第二阀体54的闭阀力,因此第二阀体54从第二阀座55离开,第二排放孔56被打开(参照图2、图3)。也就是说,第一阀机构42闭阀,第二阀机构53开阀。
这样,在开始运行时,第二阀机构53开阀,蒸汽系统的残留排放水流入减压阀100。在减压阀100中,从流入口6流入的排放水经由分离机构10的环状空间13流向第一储存室41。接着,排放水从第一储存室41通过连通孔51a流入第二储存室52,再从第二排放孔56流出到外壳1外(被排放)。由于第二排放孔56的孔径大于第一排放孔45的孔径,因此大量的排放水被迅速地排放。
像这样,减压阀100的液体排放机构40在开始运行时立刻排放残留在蒸汽系统内的低温排放水。
并且,当排放水从第一储存室41流向第二储存室52时,能够通过挡板58阻止排放水撞击到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防止因排放水撞击到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而引起的第二阀体54的摇动。并且,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阀体54因弹簧57的推压力而被推压在挡板58,因此这也能够防止因排放水撞击而引起的第二阀体54的摇动。
其次,对蒸汽系统运行时的所述液体排放机构40的动作进行说明。运行时,第一排放孔45以及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以及温度成为较高的状态,高温高压的蒸汽(含排放水)流入减压阀100。也就是说,第一储存室41以及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上升到运行时的压力Pa。流入减压阀100的蒸汽在分离机构10中排放水被分离。
在第二阀机构53中,由于弹簧57的推压力小于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产生的第二阀体54的闭阀力,因此第二阀体54因运行时的压力pa而落座在第二阀座55,第二排放孔56被关闭(参照图4)。也就是说,第二阀机构53闭阀。因此,用分离机构10分离的排放水从第一储存室41流向第二储存室52被储存起来。
当第二储存室52的排放水满了时,排放水开始积存在第一储存室41。在第一阀机构42中,当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的水位上升到规定位置时,第一阀体43浮起,从而从第一阀座44离开,第一排放孔45被打开。也就是说,第一阀机构42开阀。这样一来,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经由第一阀机构42流向排放路46被排放到外壳1外(大气)。
另一方面,被用分离机构10与排放水分离的蒸汽的一部分流入第一储存室41时,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从第一阀机构42流出并减少,最终第一阀体43落座在第一阀座44。这样,由于第一阀机构42闭阀,因此阻止了蒸汽从第一排放孔45流出。
像这样,减压阀100的液体排放机构40在运行时将用分离机构10分离的排放水排放到外壳1外,且阻止蒸汽向外壳1外流出。并且,在运行时,第二阀机构53保持在闭阀状态,一直处于排放水积满第二储存室52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分离机构10与排放水分离了的蒸汽通过减压机构被减压到一定的压力后,从流出口7被提供给下游侧的使用的地方。
当蒸汽系统的运行停止时,第一排放孔45以及第二排放孔56的上游侧的压力以及温度逐渐下降。然后,当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下降到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时,第二阀体54因弹簧57的推压力而上升,从而从第二阀座55离开。这样,通过第二阀机构53开阀,使得积存在第二储存室52的排放水从第二排放孔56排放到外壳1外。第二阀机构53直到下一次的开始运行时一直被保持在开阀状态。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被安装在流体装置,该流体装置包括外壳1和第一阀机构42,该外壳1设置有流入口6和从流入口6流入的排放水的第一储存室41,该第一阀机构42具有第一排放孔45和第一阀体43(浮子),该第一排放孔45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该第一阀体43被收纳在第一储存室41且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放孔45。
然后,排放阀单元50包括阀壳51和第二阀机构53。阀壳51能够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外壳1,设置有被安装到外壳1时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的排放水的第二储存室52。第二阀机构53具有排放水的第二排放孔56和第二阀体54(阀体),该排放水的第二排放孔56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孔径大于第一排放孔45,该第二阀体54被收纳在第二储存室52且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孔56。然后,第二阀机构53构成为具有弹簧57,该弹簧57向开阀方向推压第二阀体54,当第二储存室52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第二阀体54因该压力抵抗弹簧57的推压力而关闭第二排放孔56。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确实地在开始运行时打开排放水的第二排放孔56且在之后的运行时关闭排放水的第二排放孔56,能够提供具有这样的第二排放孔56的排放阀单元50以及减压阀100(流体装置)。因此,能够在开始运行时,立刻排放残留在蒸汽系统内的大量的低温排放水。所以,能够未然防止因蒸汽混合在低温排放水中而可能产生的水锤。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阀壳51被安装在外壳1中的第一储存室41的下方部分,且在上部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储存室52与第一储存室41连通的连通孔51a。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二储存室52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41的下方,因此第一储存室41的排放水的水头附加在第二储存室52的排放水。因此,在开始运行时,由第二阀机构53进行的排放水的排放能力变高。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第二排放孔56在第二储存室52的底部在上下方向开口。第二阀体54形成为圆板状,被配置在第二排放孔56的上方。弹簧57被设置在第二阀体54的下方,向上方推压第二阀体54。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第二排放孔56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的底部,因此能够尽可能地获得第二储存室52的排放水的水头,由第二阀机构53进行的排放水的排放能力变得更高。并且,由于第二阀体54是形成为圆板状的所谓的圆盘状阀体,因此例如与球形的浮子相比,能够削减第二阀机构53的设置空间。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弹簧57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阀体54的下表面,支撑着第二阀体54。第二阀机构53具有挡板58,该挡板58被设置在第二储存室52中的第二阀体54的上方,阻止从第一储存室41经由连通孔51a流向第二储存室52的液体撞击到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防止第二阀机构53处于开阀状态时,因从第一储存室41流下的排放水撞击到第二阀体54的上表面而可能发生的第二阀体54的摇动。当第二阀体54不规则地摇动时,朝向第二排放孔56的排放水的流动被扰乱,这恐怕会损害排放水的排放效率,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尤其是能够有效地防止恐怕因第二阀体54被连接在下表面的弹簧57支撑着而使摇动的发生更加显著的情况。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由于第二阀体54因弹簧57的推压力而被推压在挡板58,因此这也能够防止因排放水撞击而引起的第二阀体54的摇动。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挡板58被设置为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改变。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蒸汽系统的运行条件的改变,来调整弹簧57的推压力。
即,当运行时的压力Pa、开始运行时的压力Pb改变时,能够调整弹簧57的推压力,以使第二阀机构53在改变后的压力Pa、Pb下适当打开阀门以及关闭阀门。例如,当使弹簧57的推压力减少时,将挡板58的位置向上方挪动,当使弹簧57的推压力增加时,将挡板58的位置向下方挪动。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阀壳51具有外螺纹部51c,该外螺纹部51c拧在外壳1上。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排放阀单元50容易地安装在减压阀100(流体装置)的外壳1上或者将排放阀单元50容易地从减压阀100(流体装置)的外壳1上拆下。
并且,当在减压阀100(流体装置)中不需要排放阀单元50的功能时,能够通过拧紧塞子代替排放阀单元50来继续使用减压阀100。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安装有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的气液分离器110(流体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110的结构与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减压阀100中省略了减压机构20的结构实质上相同。这里,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气液分离器110被设置在蒸汽系统等中,对含在流入的蒸汽中的排放水进行分离,且将分离后的蒸汽提供给下游侧。在该液分离器110中内置有用于排放被分离的排放水的液体排放机构40。也就是说,气液分离器110是带有排泄阀功能的气液分离器。然后,气液分离器110安装有构成液体排放机构40的一部分的排放阀单元50。
气液分离器110包括外壳70和分离机构1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该外壳70形成有流体的流路,该分离机构1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分别内置在外壳70。分离机构1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的结构以及功能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功能一样。
外壳70具有本体71和底盖72,该底盖72被安装在本体71之下。并且,本体2由在上下方向连接的上部71a以及下部71b构成。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外壳70设置有蒸汽的流入口6以及流出口7。流入口6以及流出口7是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上部71a。
在外壳70中,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从上开始依次配置有分离机构10以及液体排放机构40。分离机构10被设置在大概上部71a,连通到流入口6。液体排放机构40跨越下部71b和底盖72设置着,经由分离机构10连通到流入口6。
也就是说,在外壳70形成有从流入口6流入的蒸汽经由分离机构10流向流出口7的流路和与蒸汽一起从流入口6流入的排放水经由分离机构10流向液体排放机构40的流路。
即使在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110中,也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所述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也可以是以下结构。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在第二阀体54的下方设置有弹簧57,也可以设置为在第二阀体的上方设置弹簧57。此时,弹簧作为向开阀方向(上方)推压第二阀体的拉伸弹簧构成。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也可以使用球状的浮子作为第二阀体54。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排放阀单元50中,也可以省略挡板58,也可以用螺钉将阀壳固定在外壳。
并且,作为流体装置的例子,对减压阀100以及气液分离器110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设置有液体排放机构的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其它流体装置。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对排放阀单元以及安装有排放阀单元的流体装置有用。
(符号的说明)
1、70-外壳;6-流入口;7-流出口;10-分离机构;20-减压机构;41-第一储存室;42-第一阀机构;43-第一阀体(浮子);45-第一排放孔;50-排放阀单元;51-阀壳;51a-连通孔;51c-外螺纹部;52-第二储存室;53-第二阀机构;54-第二阀体;56-第二排放孔;57-弹簧;58-挡板。

Claims (10)

1.一种排放阀单元,被安装在包括壳体和第一阀机构的流体装置,该壳体设置有流入口和从该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的第一储存室,该第一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一排放孔和浮子,该液体的第一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该浮子被收纳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放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阀单元构成为包括阀壳和第二阀机构,该阀壳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设置有被安装在所述壳体时不经由所述第一排放孔而是经由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储存室连通的液体的第二储存室,该第二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二排放孔和阀体,该液体的第二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放孔,该阀体被收纳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
所述第二阀机构构成为具有弹簧,该弹簧朝着开阀方向推压所述阀体,当所述第二储存室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该压力使得所述阀体抵抗所述弹簧的推压力而关闭所述第二排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壳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一储存室的下方部分,在上部设置有所述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放孔在所述第二储存室的底部在上下方向开口,
所述阀体形成为圆板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排放孔的上方,
所述弹簧被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下方,朝向上方推压所述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阀体的下表面,支撑着所述阀体,
所述第二阀机构具有挡板,该挡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中的所述阀体的上方,阻止从所述第一储存室经由所述连通孔流向所述第二储存室的液体撞击到所述阀体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被所述弹簧的推压力推压在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被设置为上下方向的位置能够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放阀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壳具有外螺纹部分,该外螺纹部分被拧到所述壳体。
8.一种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阀机构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放阀单元,所述壳体设置有流入口和从该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的第一储存室,所述第一阀机构具有液体的第一排放孔和浮子,该液体的第一排放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该浮子被收纳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且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放孔,该排放阀单元被安装在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装置包括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储存室的上方,对从所述流入口所流入的气体中所含的液体进行分离,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流出口,该流出口用于通过所述分离机构与液体分离的气体流出,
所述第一储存室储存通过所述分离机构进行了分离的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装置包括分离机构和减压机构,该分离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第一储存室的上方,对在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气体中所含的液体进行分离,该减压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对通过所述分离机构与液体分离的气体进行减压且保持为一定压力,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流出口,该流出口用于通过所述减压机构被减压的气体流出,
所述第一储存室储存通过所述分离机构进行了分离的液体。
CN202080051770.2A 2019-08-08 2020-06-02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Active CN114127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5917 2019-08-08
JP2019145917 2019-08-08
PCT/JP2020/021753 WO2021024595A1 (ja) 2019-08-08 2020-06-02 排出弁ユニットおよび流体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61A CN114127461A (zh) 2022-03-01
CN114127461B true CN114127461B (zh) 2022-12-13

Family

ID=7450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1770.2A Active CN114127461B (zh) 2019-08-08 2020-06-02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8814B2 (zh)
EP (1) EP4006395A4 (zh)
JP (1) JP6916967B2 (zh)
CN (1) CN114127461B (zh)
BR (1) BR112022002271B1 (zh)
CL (1) CL2022000293A1 (zh)
CO (1) CO2022001154A2 (zh)
MY (1) MY192786A (zh)
PE (1) PE20220907A1 (zh)
WO (1) WO20210245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8799S1 (en) * 2022-07-30 2024-03-19 Steamgard, Llc Nozzle cartridge for steam trap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0782A (en) * 1983-10-27 1989-08-29 Tlv Co., Ltd. Reducing valve equipped with a vapor-liquid separator
JP2011226505A (ja) * 2010-04-15 2011-11-10 Tlv Co Ltd 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JP201222539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Tlv Co Ltd 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CN104412027A (zh) * 2012-07-02 2015-03-11 蒂埃尔威有限公司 浮球式疏水阀
CN108692176A (zh) * 2017-04-06 2018-10-23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冷凝液排出阀和用于压缩空气制备的维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780A (en) * 1907-08-07 1909-03-23 Alexander Malcolm Steam-trap.
US1897753A (en) * 1931-05-21 1933-02-14 Cryer Mathilde Helen Steam trap
US1944249A (en) * 1933-05-19 1934-01-23 John K Lencke Protective device for hose lines
US2117056A (en) * 1935-02-15 1938-05-10 American Distr Steam Company Steam trap
US3489164A (en) * 1966-11-29 1970-01-13 Katsuji Fujiwara Free float type steam trap
US3776255A (en) * 1971-02-13 1973-12-04 Y Fujiwara Air vent
JPS5255715Y2 (zh) * 1974-12-24 1977-12-16
JPS5670192A (en) * 1979-11-07 1981-06-11 Tlv Co Ltd Variable orifice valve
JPS6267396A (ja) * 1985-09-17 1987-03-27 株式会社 テイエルブイ 復水分離排出器
JPH0329678Y2 (zh) * 1985-10-15 1991-06-24
JPH0418015Y2 (zh) * 1986-01-13 1992-04-22
JPH0755414Y2 (ja) * 1989-03-06 1995-12-20 大倉電気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
US5451144A (en) * 1993-08-18 1995-09-19 French; George F. Air-operated pump
US5938409A (en) * 1996-06-04 1999-08-17 Spirax Sarco, Inc. Gas powered fluid pump with exhaust assist valve
GB2329451B (en) * 1997-09-23 2002-01-02 Spirax Sarco Ltd Float operated devices
DE10340679B4 (de) * 2003-09-04 2012-06-06 Truttenbach Asset Management Gbr (Vertretungsberechtigter Gesellschafter: Andreas Truttenbach, 77866 Rheinau) Gasströmungswächter
JP4879602B2 (ja) 2006-02-15 2012-02-22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WO2009019711A2 (en) * 2006-04-17 2009-02-12 Spirax Marshall Pvt. Limited Steam trap
WO2018131244A1 (ja) * 2017-01-16 2018-07-19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0782A (en) * 1983-10-27 1989-08-29 Tlv Co., Ltd. Reducing valve equipped with a vapor-liquid separator
JP2011226505A (ja) * 2010-04-15 2011-11-10 Tlv Co Ltd 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JP2012225398A (ja) * 2011-04-18 2012-11-15 Tlv Co Ltd フロー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CN104412027A (zh) * 2012-07-02 2015-03-11 蒂埃尔威有限公司 浮球式疏水阀
CN108692176A (zh) * 2017-04-06 2018-10-23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冷凝液排出阀和用于压缩空气制备的维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6967B2 (ja) 2021-08-11
BR112022002271A2 (pt) 2022-04-19
MY192786A (en) 2022-09-08
EP4006395A1 (en) 2022-06-01
US20220146013A1 (en) 2022-05-12
WO2021024595A1 (ja) 2021-02-11
CO2022001154A2 (es) 2022-03-08
US11578814B2 (en) 2023-02-14
BR112022002271B1 (pt) 2024-01-23
CL2022000293A1 (es) 2022-09-09
EP4006395A4 (en) 2022-11-16
PE20220907A1 (es) 2022-05-30
CN114127461A (zh) 2022-03-01
JPWO2021024595A1 (ja)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87601C (en) Pilot operated fluid valve
CN114127461B (zh) 排放阀单元和流体装置
EP1525418B1 (en) Vent valve
KR20090040691A (ko) 공기배출밸브
WO2016191721A2 (en) Fluid release valve
US3275020A (en) Air trap
JP4828967B2 (ja) ポンプユニット
KR100592809B1 (ko) 안전밸브
EP1977298B1 (en) Air release valve
JP4865622B2 (ja) ミニフロー弁
JP7473187B2 (ja) 排出弁ユニットおよび弁装置
JP7277310B2 (ja) 弁装置
JP7368826B2 (ja) 弁装置
JP7333963B2 (ja) 液体圧送装置の排気弁構造
JP7349741B2 (ja) 弁装置
JP7357904B2 (ja) 弁装置
JP4643040B2 (ja) パイロット式スチームトラップ
JP7343901B2 (ja) 弁装置
JP7368825B2 (ja) 弁装置
KR101133033B1 (ko) 펌프장치
JP2014080988A (ja) 空気抜き弁
JP2008111473A (ja) 感温弁
JPH07113495A (ja) フロ―ト式スチ―ムトラップ
JP2005155727A (ja) フロート式オートドレン
JP2961344B2 (ja) フロ―ト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