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9556B -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9556B
CN114109556B CN202111375587.0A CN202111375587A CN114109556B CN 114109556 B CN114109556 B CN 114109556B CN 202111375587 A CN202111375587 A CN 202111375587A CN 114109556 B CN114109556 B CN 114109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main
valve body
oil
oi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5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9556A (zh
Inventor
宋现浩
王昭建
陈卓群
高云峰
冯垣洁
张科
胡睿杰
王仁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Priority to CN2021113755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9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9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9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9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9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包括主油道壁内自外至内依次套接的阀体、主阀芯和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主阀芯能沿阀体内壁做往复运动,次阀芯能沿主阀芯往复运动,主油道壁内形成主油道,且主油道与阀体之间密封,阀体与主油道壁之间形成泄压油腔,主油道与泄压油腔之间密封;泄压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油底壳相通,阀体与主阀芯内表面形成预润油腔,与外表面形成油腔,油腔与泄压油腔间相通,油腔与预润油腔间密封,预润油腔通过内螺纹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通过主阀芯顶部与次阀芯表面相通。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有助于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提升整机集成性和维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限压阀和预润单向阀功能于一体的双向阀。
背景技术
限压阀和预润单向阀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必要部件,为保证发动机的安全可靠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限压阀可使发动机主油道压力维持在特定值以下,避免压力过高造成机油滤芯损坏和润滑油路密封失效而漏油等故障。预润单向阀可在预润泵开启时,机油由预润泵流至主油道从而为摩擦副进行预润滑;在发动机工作时,防止机油由主油道流向预润泵。
目前,在发动机设计中,限压阀和预润单向阀经常作为两个单独部件,不仅增加了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和重量,也增加了发动机的接口数量,降低了发动机的集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以在发动机需要预润时,机油可通过该阀进入主油道为各摩擦副预润滑;在发动机运转时,可避免主油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值,进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包括主油道壁内自外至内依次套接的阀体、主阀芯和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主阀芯能沿阀体内壁做往复运动,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能沿主阀芯往复运动,主油道壁内形成主油道,且主油道与阀体之间密封,阀体与主油道壁之间形成泄压油腔,主油道与泄压油腔之间密封;主油道壁上设有泄油孔,泄压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油底壳相通,阀体与主阀芯内表面形成预润油腔,阀体与主阀芯外表面形成油腔,油腔与泄压油腔间通过阀体上的贯穿孔相通,油腔与预润油腔间密封,预润油腔通过阀体的内螺纹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通过主阀芯顶部的导通孔与次阀芯下表面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油道壁内壁与阀体螺纹连接,阀体内部与主阀芯活动连接,使得主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阀体的内壁做往复运动,阀体的前端设有内螺纹孔,使得预润油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内部设有大弹簧,大弹簧一端与阀体的前端内壁接触,另一端与主阀芯的内壁接触,主阀芯靠近主油道的一端活动套接次阀芯,次阀芯内部安装小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次阀芯为T字型结构,次阀芯的大头端位于主阀芯外侧,小头端部螺纹安装螺母,次阀芯的大头和螺母之间套接小弹簧,且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能沿主阀芯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后端安装螺堵,螺堵用于对主阀芯进行限位,防止主阀芯完全脱离阀体。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外壁设有环形槽,用于安装大O形橡胶圈,大O形橡胶圈位于阀体和主油道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芯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小O形橡胶圈的环形槽,小O形橡胶圈位于主油道壁和主阀芯外表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在发动机需要预润时,机油可通过该阀进入主油道为各摩擦副预润滑;在发动机运转时,可避免主油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值,进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通过选配不同的弹簧可调整阀的开启压力,进而匹配不同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2)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有助于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提升整机集成性和维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向阀安装在主油道壁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向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主阀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次阀芯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次双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次双向阀安装在主油道壁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大弹簧;3-小O形橡胶圈;4-主阀芯;5-大O形橡胶圈;6-螺堵;7-次阀芯;8-小弹簧;9-螺母;10-主油道壁;11-主油道;12-油腔;13-泄压油腔;14-预润油腔;15-贯穿孔;16-泄油孔;17-导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主油道壁10内自外至内依次套接的阀体1、主阀芯4、大弹簧2、小弹簧8和次阀芯7,在外力作用下,主阀芯4能沿阀体1内壁做往复运动,次阀芯7在外力作用下能沿主阀芯4往复运动,主油道壁10内形成主油道11,且主油道11与阀体1之间密封,阀体1与主油道壁10之间形成泄压油腔13,主油道11与泄压油腔13之间密封;主油道壁10上设有泄油孔16,泄压油腔13通过泄油孔16与油底壳相通,阀体1与主阀芯4内表面形成预润油腔14,阀体1与主阀芯4外表面形成油腔12,油腔12与泄压油腔13间通过阀体1上的贯穿孔15相通,油腔12与预润油腔14间密封,预润油腔14通过阀体1的内螺纹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14通过主阀芯4顶部的导通孔17与次阀芯7下表面相通。本申请在发动机需要预润时,机油可通过该阀进入主油道为各摩擦副预润滑;在发动机运转时,可避免主油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值,进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油道壁10内壁与阀体1螺纹连接,阀体1内部与主阀芯4活动连接,使得主阀芯4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阀体1的内壁做往复运动,阀体1的前端设有内螺纹孔,使得预润油腔14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14内部设有大弹簧2,大弹簧2一端与阀体1的前端内壁接触,另一端与主阀芯4的内壁接触,在主阀芯4受到主油道11的压力时,大弹簧2压缩,当主阀芯4受主油道11的压力减小时,大弹簧2恢复原状,将主阀芯4推回原位;主阀芯4靠近主油道11的一端安装次阀芯7,次阀芯7内部安装小弹簧8。
优选的,次阀芯7为T字型结构,次阀芯7的大头端位于主阀芯4外侧,小头端部螺纹安装螺母9,次阀芯7的大头和螺母9之间套接小弹簧8,且次阀芯7在外力作用下能沿主阀芯4往复运动。通过选配不同的弹簧可调整阀的开启压力,进而匹配不同的发动机,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优选的,阀体1的后端安装螺堵6,螺堵6用于对主阀芯4进行限位,防止主阀芯4完全脱离阀体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油道壁10内部形成主油道11,主油道壁10内壁与阀体1螺纹连接。
优选的,阀体1外壁设有环形槽,用于安装大O形橡胶圈5,大O形橡胶圈5位于阀体1和主油道壁10之间,使得阀体1与主油道11间通过大O形橡胶圈5密封,由于主油道11和泄压油腔13分别位于大O形橡胶圈5的两侧,大O形橡胶圈5也使得主油道11与泄压油腔13之间密封。
优选的,主阀芯4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小O形橡胶圈3的环形槽,小O形橡胶圈3位于主油道壁10和主阀芯4外表面,使得油腔12与预润油腔14之间密封。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的工作原理为:
发动机起动前打开预润泵,预润油腔14内压力将次阀芯7顶开,润滑油进入主油道油腔11,并为发动机各摩擦副进行预润,防止起动过程中摩擦副干摩擦导致发动机损坏,关上预润泵时,小弹簧8恢复形变,将次阀芯7恢复原状。
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当主油道11压力高于设计值时,主油道11内的压力将主阀芯4顶开,部分润滑油经油腔12、泄压油腔13、贯穿孔15及泄油孔16流至油底壳中,进而使主油道11的压力降至设计值内。
本申请在发动机需要预润时,机油可通过该阀进入主油道为各摩擦副预润滑;在发动机运转时,可避免主油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值,进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有助于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提升整机集成性和维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道壁内自外至内依次套接的阀体、主阀芯和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主阀芯能沿阀体内壁做往复运动,次阀芯能沿主阀芯往复运动,主油道壁内形成主油道,且主油道与阀体之间密封,阀体与主油道壁之间形成泄压油腔,主油道与泄压油腔之间密封;主油道壁上设有泄油孔,泄压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油底壳相通,阀体与主阀芯内表面形成预润油腔,阀体与主阀芯外表面形成油腔,油腔与泄压油腔间通过阀体上的贯穿孔相通,油腔与预润油腔间密封,预润油腔通过阀体的内螺纹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预润油腔通过主阀芯顶部的导通孔与次阀芯下表面相通;
预润油腔内部设有大弹簧,大弹簧一端与阀体的前端内壁接触,另一端与主阀芯的内壁接触,主阀芯靠近主油道的一端活动套接次阀芯,次阀芯外表面安装小弹簧;次阀芯为T字型结构,次阀芯的大头端位于主阀芯外侧,小头端部螺纹安装螺母,次阀芯的大头和螺母之间套接小弹簧,且次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能沿主阀芯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主油道壁内壁与阀体螺纹连接,阀体内部与主阀芯活动连接,使得主阀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阀体的内壁做往复运动,阀体的前端设有内螺纹孔,使得预润油腔与预润泵油路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后端安装螺堵,螺堵用于对主阀芯进行限位,防止主阀芯完全脱离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阀体外壁设有环形槽,用于安装大O形橡胶圈,大O形橡胶圈位于阀体和主油道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其特征在于:主阀芯外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小O形橡胶圈的环形槽,小O形橡胶圈位于阀体和主阀芯外表面之间。
CN202111375587.0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Active CN114109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587.0A CN114109556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5587.0A CN114109556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9556A CN114109556A (zh) 2022-03-01
CN114109556B true CN114109556B (zh) 2023-06-23

Family

ID=8039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5587.0A Active CN114109556B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955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2394A (ja) * 1997-10-29 1999-05-21 Ryuube Kk 潤滑ポンプ用リリーフバルブ
CN201439828U (zh) * 2009-08-10 2010-04-21 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 单向卸压一体阀
CN103615424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怀特(中国)驱动产品有限公司 直动式液压螺纹插装缓冲溢流阀
CN206545721U (zh) * 2017-03-11 2017-10-10 浙江永德信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泄压止回阀
CN107355665A (zh) * 2017-09-09 2017-11-1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泵用组合阀
CN209671699U (zh) * 2019-03-15 2019-11-22 新乡市豫能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限压止回阀
CN112576793A (zh) * 2020-12-11 2021-03-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减压器在前的阀门组合结构
WO2021056306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 预压阀和液压换向阀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2394A (ja) * 1997-10-29 1999-05-21 Ryuube Kk 潤滑ポンプ用リリーフバルブ
CN201439828U (zh) * 2009-08-10 2010-04-21 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 单向卸压一体阀
CN103615424A (zh) * 2013-12-09 2014-03-05 怀特(中国)驱动产品有限公司 直动式液压螺纹插装缓冲溢流阀
CN206545721U (zh) * 2017-03-11 2017-10-10 浙江永德信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泄压止回阀
CN107355665A (zh) * 2017-09-09 2017-11-17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泵用组合阀
CN209671699U (zh) * 2019-03-15 2019-11-22 新乡市豫能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限压止回阀
WO2021056306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博世力士乐(北京)液压有限公司 预压阀和液压换向阀
CN112576793A (zh) * 2020-12-11 2021-03-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减压器在前的阀门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9556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87643A (en) Pilot actuated spool valve
CN114109556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双向阀
CN105889562A (zh) 一种活塞式防爆防水透气阀
CN202176385U (zh) 旋装式机油滤清器
CN203614162U (zh) 一种机油滤清器
CN113314794B (zh) 电池包
CN104578534A (zh) 一种应用于深水井的潜水电机排气补水系统
CN103672071A (zh) 一种乘用车燃油蒸发系统使用的低压保护阀
CN103687444A (zh) 飞机液冷系统气球活塞式增压膨胀装置
CN208900260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
CN205663477U (zh) 一种带有旁通阀的机油滤清器
CN111750187A (zh) 一种活塞式新型盲插接头
CN103596409A (zh) 飞机液冷系统活塞式增压膨胀装置
CN21117426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镁合金曲轴箱体
CN108087579B (zh) 阀组件
CN106763948B (zh) 呼吸器回油阀
CN219865185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密封结构
CN205896656U (zh) 一种装有安全阀的机油泵
CN214743634U (zh) 一种液压阀
CN210343898U (zh) 一种新型气控液压阀
CN214661190U (zh) 一种用于手术床的远程控制调压阀
CN214403707U (zh)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
CN212564574U (zh) 一种用于供氢系统的减压阀
CN212803418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具有该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系统
CN211900903U (zh) 一种汽车用双缸串联两级压缩空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