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6763B -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6763B
CN114096763B CN202080050107.0A CN202080050107A CN114096763B CN 114096763 B CN114096763 B CN 114096763B CN 202080050107 A CN202080050107 A CN 202080050107A CN 114096763 B CN114096763 B CN 114096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spring
blade
torque converter
spring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0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6763A (zh
Inventor
S.杰亚巴兰
李圣喆
V.韦拉尤达姆
殷学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Kap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Kap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Kap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leo Kap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96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6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6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53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15Leaf springs, e.g. radially exten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24Details
    • F16H41/28Details with respect to manufacture, e.g. blade attach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2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 F16H2045/0226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vibration dampers
    • F16H2045/023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vibration damper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2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 F16H2045/0263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the damper comprising a pendul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5/00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H45/02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2045/0221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 F16H2045/0268Combinations of flui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couplings or clutches with mechanical clutches for bridging a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with damping means the damper comprising a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公开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包括外壳、外壳中的包括活塞的离合器和可操作地插设在离合器和毂之间的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叶片阻尼器,其具有叶片和接合叶片的滚轮。滚轮相对于叶片的运动使叶片弯曲和伸直。阻尼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到叶片阻尼器的弹簧阻尼器。弹簧阻尼器包括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之间的弹簧。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的运动压缩和解压缩弹簧。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一起配置为在离合器被接合时阻尼由外壳接收的扭转振动。

Description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更特别地,涉及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具有自动变速器功能的机动车辆采用液力联接器,例如插设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转矩变换器,以便于将转矩从发动机传递到变速器。
这些转矩变换器可包括扭振阻尼器(例如,调谐弹簧和质量块),其可操作地联接到锁止离合器(lockup clutch)并配置为当转矩变换器锁止机构(例如,锁止离合器)被接合时减少由发动机产生的扭转振动或突然的旋转运动。
在车辆转矩变换器的锁止操作期间,这种扭转振动阻尼器增加了变速器的部件和/或车辆传动系的其他部件的部件寿命。
发明内容
示例车辆转矩变换器包括外壳、毂、外壳中的包括活塞的离合器和可操作地插设在离合器和毂之间的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叶片阻尼器,其具有叶片和接合叶片的滚轮。滚轮相对于叶片的运动使叶片弯曲和伸直。阻尼器组件还包括连接到叶片阻尼器的弹簧阻尼器。弹簧阻尼器包括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之间的弹簧。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的运动压缩和解压缩弹簧。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一起配置为在离合器被接合时阻尼由外壳接收的扭转振动。
上述段落是作为一般性介绍而提供的,并非旨在限制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容易地获得对以下详细描述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因为其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是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公开的示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公开的示例的车辆转矩变换器的视图;
图3是图2的车辆转矩变换器沿着线A-A的局部剖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其中的示例阻尼器组件;
图4-7是图3的转矩变换器的局部放大图,并且部分地示出了其中的阻尼器组件;
图8-10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沿着线A-A的不同的局部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具有不同配置的其中的示例阻尼器组件;
图11是图10的转矩变换器的放大部分视图并且部分地示出了其中的示例阻尼器组件;
图12是示例叶片阻尼器的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其示例配置;
图13-18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示例阻尼器配置;
图19图示了示出与示例阻尼器组件的操作相关联的数据的曲线图。
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通常,贯穿附图和随附的书面描述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已知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包括已知的弹簧阻尼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转矩变换器外壳中的锁止离合器且配置为当锁止离合器被接合时阻尼由车辆发动机产生的剧烈扭转振动。替代地,一些其他已知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包括已知的叶片阻尼器以替代弹簧阻尼器类似地阻尼这种发动机振动。然而,这种已知的叶片阻尼器可能仅对低发动机转矩施加有效,例如,当车辆发动机输出小于250牛顿米(Nm)的转矩时。此外,因为这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中的每一个自身操作(即,没有任何其他阻尼器),这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具有相对较厚的叶片(例如,已知的叶片厚度为12毫米(mm)或更大)以解决和/或减少叶片承受的应力。结果,由于相关的制造工艺或技术(例如冲压),这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难以和/或生产成本高。
这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通常还包括相对大直径的轴承以充分支撑与相应叶片接合的滚轮。在叶片阻尼器操作期间,叶片在轴承上施加相当大的径向载荷。此外,一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包括止动器,该止动器配置为限制滚轮相对于叶片的旋转或角度偏离。在这种已知的叶片阻尼器中,足以停止滚轮和叶片之间的相对旋转的特定转矩(即,止动器转矩)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是未知的并且可能变化。因此,这些已知的叶片阻尼器难以正确地设计。
公开了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本公开公开的示例提供了用于车辆的转矩变换器和可操作地联接至转矩变换器的阻尼器组件。公开的转矩变换器包括外壳(例如,由盖和叶轮形成)、毂(例如,涡轮毂)和外壳中的具有活塞的离合器(例如,锁止离合器)。公开的阻尼器组件可操作地插设在离合器和毂之间,由此转矩可通过阻尼器组件从活塞传递到毂。活塞位于转矩变换器的盖附近且配置为将转矩(例如,发动机转矩)从盖传递到阻尼器组件,例如,通过接合盖。公开的阻尼器组件包括叶片阻尼器和至少一个弹簧阻尼器,它们可操作地联接或连接在一起(例如,串联或并联),这将在下面结合图1-19更详细地讨论。
特别地,公开的叶片阻尼器和公开的弹簧阻尼器一起配置为当离合器被至少部分地接合时衰减由外壳接收的扭转振动。以此方式,当在车辆中实施时,所公开的示例向毂提供经调整或调节的发动机转矩,其具有显著减少或消除的扭转振动,这防止车辆的传动系统或传动系部件受到本来是由原始发动机转矩引起的损坏。更具体地,作为将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公开的阻尼器组件在高转矩施加期间是有效的,例如,当发动机转矩等于或大于250Nm时。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公开的叶片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成为具有相对较小的厚度(例如,小于12mm),同时保持阻尼器组件的性能,否则使用上述已知的转矩变换器或已知的阻尼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公开的示例促进与叶片相关联的制造过程和/或降低通常与其相关联的成本。替代地,公开的阻尼器组件在车辆中以不同的方式实施。例如,阻尼器组件可以替代地可操作联接到飞轮(例如,双质量块飞轮)以类似地阻尼由车辆发动机产生的扭转振动。
公开的叶片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叶片和接合叶片的至少一个滚轮。叶片阻尼器还包括支撑滚轮的输入叶片阻尼器部分(例如,比如板的可旋转体)和支撑叶片的输出叶片阻尼器部分(例如,比如毂或板的可旋转体),由此输入叶片阻尼器部分可相对于输出叶片阻尼器部分旋转。特别地,叶片阻尼器配置为,当滚轮弯曲、伸直和/或以其他方式改变叶片的状态时,产生阻尼效应(例如,阻尼转矩)。此外,公开的弹簧阻尼器包括输入弹簧阻尼器部分(例如,比如板的可旋转体)、输出弹簧阻尼器部分(例如,比如板的可旋转体),以及可操作地插设在输入弹簧阻尼器部分和输出弹簧阻尼器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弹簧(例如,盘簧)。特别地,弹簧阻尼器配置为当输入和输出弹簧阻尼器部分压缩、解压缩和/或以其他方式改变弹簧的状态使产生阻尼效应(例如,阻尼转矩)。
在一些示例中,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以并联配置连接在一起,使得阻尼器组件在毂接收发动机转矩之前将发动机转矩分开和/或将发动机转矩分配给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替代地,在一些示例中,叶片阻尼器和弹簧阻尼器以串联配置连接在一起,使得阻尼器组件不将发动机转矩分开。替代地,在这样的示例中,阻尼器组件被构造和/或配置为通过(a)叶片或弹簧阻尼器中的一个和(b)叶片或弹簧阻尼器中的另一个连续地传递发动机转矩。
图1是车辆100(例如汽车、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等)的示意图,在其中可以实施本文公开的示例。根据图1所示的示例,车辆100包括发动机(例如,内燃机)102、传动系统104、控制器105和一个或多个车轮106、108(有时称为负重轮),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其中的两个(即,第一或前轮106和第二或后轮108)。
图1的传动系统可以例如使用自动传动系统来实现。特别地,图1的传动系统104构造和/或配置为将转矩从发动机102传递到车轮106、108以移动车辆100。例如,发动机102产生转矩(有时称为发动机转矩),并且作为响应,传动系统104控制提供给车轮106、108的发动机转矩的量或程度。在一些示例中,传动系统104包括致动器系统,其可由控制器105操作,例如包括阀(比如电磁阀)的液压致动器系统。
图1的控制器105可以例如使用诸如变速器控制模块(TCM)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现。特别地,控制器105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车辆100的状态来改变转矩变换器离合器(例如,锁止离合器)的状态。例如,车辆控制器105例如经由传输线或信号线、总线(例如,控制器局域网(CAN))、射频等通信地联接到与传动系统104相关联的阀。
图2是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公开的示例的示例性车辆转矩变换器200的视图。根据图2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包括盖202、叶轮204和第一毂(例如,驱动毂)206。在一些示例中,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在车辆100中实施以促进在发动机102和传动系统104之间传递转矩。换言之,图1的车辆100包括转矩变换器200。在这样的示例中,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可操作地联接在车辆100的发动机102和传动系统104之间。
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可在与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一操作特性相关联的第一示例操作模式(例如,解锁操作模式)与和转矩变换器200的不同于第一操作特性的第二操作特性相关联的第二示例操作模式(例如,锁止或锁定操作模式)之间改变。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一操作模式时,转矩变换器200允许发动机102和第一轴(例如,变速器输入轴或转矩变换器输出轴)208之间的显著的旋转或角度偏离,例如,使得第一轴208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发动机102的曲轴的旋转速度不同。结果,当车辆100停止时(即,第一轴208不旋转),发动机102可以保持运行(即,曲轴保持旋转),而不会导致发动机102停转或以其他方式对发动机102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这样的示例中,当车辆100以特定速度(例如,相对低的速度)行驶时,转矩变换器200增加或倍增提供给传动系统104和/或车轮106、108的发动机转矩。
特别地,转矩变换器200配置为,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二操作模式时,基本上防止盖202相对于第一轴208的旋转或角度偏离,例如经由下文讨论的第一离合器303。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离合器303在被接合时将第一轴208直接连接到发动机102。结果,转矩变换器200在某些驾驶条件期间(例如,当车辆100以相对高的速度行驶时)减少或消除发动机功率损失。此外,转矩变换器200配置为,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二操作模式时,阻尼由发动机102产生的扭转振动,例如,经由下文讨论的阻尼器组件300。
图2的盖202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到与发动机102相关联的部件(例如,曲轴或飞轮)以从发动机102接收发动机转矩或输出,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示例紧固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示例紧固方法或技术。即,当盖202和部件组装时,与发动机102相关联的部件支撑盖202、叶轮204和/或更一般地转矩变换器200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全部)。在一些示例中,转矩变换器200包括插设在盖202和曲轴之间的飞轮。此外,盖202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到叶轮204以经由发动机转矩驱动叶轮204,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示例紧固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示例紧固方法或技术(例如,焊接)。即,盖202和叶轮204在与转矩变换器200相关联的相同方向上(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相对于与转矩变换器200相关联的第一轴线(例如,旋转轴线)210一起旋转。另外,如图2所示,盖202和叶轮204形成和/或限定转矩变换器200的外壳211,一个或多个转矩变换器部件定位在其中。
图2的叶轮204构造和/或配置为,当叶轮204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旋转时,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翅片、一个或多个叶片、一个或多个轮叶、和/或位于叶轮204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控制转矩变换器中的流体的参数(例如,流速)。此外,叶轮204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盖202以从其接收发动机转矩,如之前所述。特别地,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一操作模式时,响应于叶轮204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旋转,转矩变换器200产生用于传动系统104的输出或转矩(有时称为输出转矩),其幅度例如基于以下中的任何一个:发动机转矩、车辆的速度、环面参数、流体流动控制构件的参数、流体参数、流体性质等。
图2的第一毂206连接到传动系统104的与为转矩变换器200泵送流体相关联的部分。特别地,第一毂206相对于第一轴线210的旋转改变了传动系统104、第一轴208、外壳211之一或其任何组合中的流体的参数(例如,流体压力、流速等)。此外,图2的第一毂206配置为由通过第一毂206形成的孔口212可移除地接收与车辆传动系统104相关联的第一轴208。如图2所示,第一轴208通过孔口212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外壳211中。
图2的第一轴208可操作地插设在转矩变换器200与传动系统104的一部分(例如,齿轮箱)之间以将输出转矩从转矩变换器200传递至传动系统104,从而驱动车轮106、10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轴208被插入第一毂206中,从而将第一轴208连接至转矩变换器200的输出部分,例如下文讨论的第二毂304。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轴208和输出部分例如经由花键连接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在一起。
图3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沿着线A-A的局部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其中的示例阻尼器组件300。根据图3的所示示例,阻尼器组件300包括叶片阻尼器301和初级或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它们位于转矩变换器外壳211中。图3的叶片阻尼器301和图3的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可操作地插设在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一离合器(例如,锁止离合器)303和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二毂(例如,涡轮毂)304之间。换言之,图3的阻尼器组件300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之间。因此,诸如发动机转矩的转矩可通过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和叶片阻尼器301从第一离合器303传递(例如,同时或连续地)到第二毂304。叶片阻尼器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一起配置为,当第一离合器303被接合时,阻尼由外壳211接收的扭转振动(例如,由发动机102产生),这在下文结合图4-19进一步讨论。结果,公开的示例防止车辆100的传动系统104和/或任何其他传动系或传动系部件磨损、退化和/或收到本来由无阻尼振动引起的损坏。特别地,叶片阻尼器301连接到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使得弹簧阻尼器302和叶片阻尼器301在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之间形成并联连接或串联连接。由此,通过阻尼器组件300的发动机转矩的流动例如基于与叶片阻尼器301、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相关联的联接或连接。
图3的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包括可操作地与其联接的第一弹簧(例如,盘簧)306。第一弹簧306配置为当第一弹簧306压缩、解压缩和/或以其他方式在其第一状态(例如,基本上未压缩的状态)和第二状态(例如,基本上压缩的状态)之间改变时,为转矩变换器200产生第一阻尼转矩。此外,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弹簧306的状态,第一弹簧阻尼器302还包括输入或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例如,诸如板的至少一个环形体)308和输出或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例如,诸如板的至少一个环形体)310。第一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08、310中的每一个由转矩变换器200的支撑结构支撑,例如,第二毂304、涡流壳体等。特别地,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第一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08、310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第一弹簧306的状态。即,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的运动压缩和/或解压缩第一弹簧306。由于这种相对运动,第一弹簧306产生第一阻尼转矩并将第一阻尼转矩施加至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当发动机转矩的至少一部分被传递至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时,第一弹簧阻尼器302阻尼扭转振动。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促进弹簧压缩和解压缩,弹簧阻尼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座(例如,弹簧座)312、314,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其中的两个(有时称为第一对座)。如图3所示,第一座312位于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上和/或由其形成。另外,第一座312邻接或配置为邻接第一弹簧306的第一端。此外,图3的第二座314位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上和/或由其形成。另外,图3的第二座314邻接或配置为邻接第一弹簧306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在第一座312和第二座314朝向彼此移动时压缩。即,第一弹簧306响应于与座312、314相关联的这样的相对运动从其第一状态改变为其第二状态。另一方面,第一弹簧306在第一座312和第二座314远离彼此移动时解压缩。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便于承载第一弹簧306,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包括第一弹簧腔(例如,弹簧腔和/或环形的腔)316,其由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和/或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形成。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位于第一弹簧腔316中。如图3所示,第一弹簧306延伸穿过在第一座312和第二座314之间的第一弹簧腔316。
尽管图3描绘了单个弹簧30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以不同的方式实施。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弹簧(例如,盘簧)作为第一弹簧306的附加或替代,其每一个与由第一部分308和第二部分310形成的一对弹簧座相关联。另外,尽管图3描绘了结合关于单个弹簧306的方面,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方面同样适用于其他弹簧。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和其他弹簧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另外,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阻尼器30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弹簧腔作为第一弹簧腔316的附加或替代,其每一个包含一个相应的其他弹簧。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腔316和一个或多个其他弹簧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在一些其他示例中,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包括彼此连接的弹簧组,例如串联或并联。在串联连接的示例中,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可以包括附加的板(例如,中间板或阶段垫圈)。弹簧组可以径向地或周向地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分布。
图3的叶片阻尼器301包括可操作地与其联接的第一叶片318。第一叶片318配置为,当叶片318弯折、弯曲、伸直和/或处其他方式在其第一状态(例如,基本上未弯曲的状态)与第二状态(例如,基本上弯曲的状态)之间改变时,为转矩变换器200产生与第一阻尼转矩分开的第二阻尼转矩。此外,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叶片318的状态,叶片阻尼器301还包括接合第一叶片318的第一滚轮320。第一叶片318和第一滚轮320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特别地,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叶片318的运动使第一叶片318弯曲和/或伸直。与第一叶片318和第一滚轮320相关联的这种相对运动改变第一叶片318的状态,其在下文结合图12进一步讨论。以此方式,当发动机转矩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叶片阻尼器301传递时,叶片阻尼器301阻尼扭转振动。
为了便于支撑第一滚轮320(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滚轮),图3的叶片阻尼器301还包括输入或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例如,诸如板的至少一个环形体)322和位于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上的第一轴承(例如,滚珠轴承)324。图3的第一轴承32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和第一滚轮320,使得第一滚轮320可相对于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旋转,这允许第一滚轮320至少部分地滚动跨越第一叶片318的外表面325。即,图3的第一轴承324将第一滚轮320相对可旋转地联接至叶片阻尼器301的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由此,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的尺寸、形状、结构设定为和/或以其他方式配置为经由第一轴承324承载第一滚轮320。
此外,为了便于支撑第一叶片318(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叶片),叶片阻尼器301包括输出或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例如,诸如板的至少一个环形体)327。图3的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相对于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可旋转。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示例,第二毂304对应于或以其他方式用于实现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替代地,不同的部件(例如,第三板342)对应于和/或以其他方式用于实现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如下文结合图8和图9进一步讨论的。特别地,图3的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连接到第一叶片318以从第一叶片318接收第二阻尼转矩。
根据图3的所示的示例,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配置为接收发动机转矩,例如,从以下之一:(a)离合器303的一部分,(b)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c)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或(d)其任何组合。例如,图3的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连接至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以当第一离合器303被部分地接合时从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接收发动机转矩。另外,图3的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连接至第二毂304以驱动第一轴208,例如,经由插设在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和第二毂304之间的转矩变换器涡轮348。
类似地,根据图3所示的示例,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配置为接收发动机转矩,例如,从以下之一:(a)第一离合器303的一部分,(b)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c)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或(d)其任何组合。例如,图3的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连接至第一离合器303的一部分,以当第一离合器303被至少部分地接合时从第一离合器303接收发动机转矩。另外,图3的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连接至第二毂304以驱动第一轴208。然而,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叶片阻尼器部分327连接至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
尽管图3描绘了单个叶片318和单个滚轮320,但在一些示例中,叶片阻尼器301以不同的方式实施(例如,参见图12)。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叶片阻尼器301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叶片,作为第一叶片318的附加或替代。因此,尽管图3描绘了结合单个叶片318的方面,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方面同样适用于其他叶片。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叶片318和其他叶片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另外,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叶片阻尼器301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滚轮,作为第一滚轮320的附加或替代,其每一个结合一个相应的其他滚轮。因此,尽管图3描绘了结合单个叶片318的方面,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方面同样适用于其他叶片。
根据图3的所示的示例,第一弹簧306基本上相对于第一轴线210位于第一半径332处。由此,在转矩变换器200的操作期间,第一弹簧306沿着基本上圆形的路径行进,该路径对应于与第一弹簧306相关联的第一节圆直径(PCD)333。另外,第一滚轮320基本上相对于第一轴线210位于第二半径334处。由此,在转矩变换器200的操作期间,第一滚轮320沿着基本上圆形的路径行进,该路径对应于第二PCD 335,类似于第一弹簧30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半径332小于或大于(如图3所示)第二半径334。因此,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PCD 333小于或大于(如图3所示)第二PCD 335。如图3所示,第一PCD 333和第二PCD 335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同心,由此第一轴线210延伸穿过第一PCD 333的中心和第二PCD 335的中心。然而,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和/或第一滚轮320以不同的方式定位,这在下文结合图5更详细地讨论。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半径332基本上与第二半径334相等或相同,且第一PCD333基本上与第二PCD 335相等或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PCD 333和第二PCD 335形成和/或限定比率(例如,PCD比率),其由下面的等式(1)表示:
在上面的等式(1)中,PCDspring表示对应于第一PCD 333的值,且PCDroller表示对应于第二PCD 335的值。特别地,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和第一滚轮320位于转矩变换器外壳211中,使得比率在约0.6和约2之间。超过该比率限制,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阻尼过滤可能退化,并且可能难以实现正确的转矩变换器封装。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实现阻尼器部分308、310、322、327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例如,全部),图3的阻尼器组件3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板338、340、342、344(例如,组装或连接在一起),在该示例中示出了其中的四个(即,第一板338、第二板340、第三板342和第四板344)。根据图3的所示示例,图3的第一板338和第二板340对应于和/或用于实现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由此,第一板338和第二板340一起经由轴承324支撑第一滚轮320。图3的第一板338有时称为侧板或第一侧板。另外,图3的第二板340有时称为侧板或第二侧板。另外,图3的第三板342对应于和/或用于实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第三板342有时称为中间板。另外,图3的第四板344对应于和/或用于实现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另一方面,在一些示例中,转矩变换器200的至少一个部件用于实现阻尼器部分308、310、322、327,例如第二毂304和/或离合器活塞。
根据图3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还包括阻尼器组件300、第一离合器303、涡轮348和流体(例如,转矩流体)352,其每一个设置在由转矩变换器外壳211形成的腔(例如,基本上密封的腔)354中。特别地,图3的涡轮348配置为当第一离合器303脱开时在发动机运行期间从叶轮204接收流体352,从而为第二毂304生成转矩。例如,叶轮204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例如,翅片、叶片、轮叶)356和外壳或第一壳体(例如,叶轮壳体)357,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位于外壳或第一壳体357上。叶轮204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向外径向延伸。类似地,图3中的涡轮348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例如,翅片、叶片、轮叶)358和外壳或第二壳体(例如,涡轮壳体)365,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位于外壳或第二壳体365上。涡轮348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向外径向延伸。随着叶轮204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与盖202一起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旋转,流体352被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朝向涡轮348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径向向外地推动和/或泵送。即,叶轮204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将流体352的流动引导到涡轮348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上,使得流体352在涡轮348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上施加流体力。由于这样的流体相互作用,图3的涡轮348产生转矩变换器200的转矩或输出,其程度基于与转矩变换器20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叶轮204的转速、涡轮348的转速、相应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358的角度、相应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358的长度、流体352的性质(例如,粘度),等等。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增加由涡轮348产生的转矩和/或改善转矩变换器效率,转矩变换器200还包括定子359,其可操作地插设在叶轮204和涡轮348之间。图3的定子359相对可旋转地联接至外壳211,例如,经由第二轴承(比如,推力轴承),其可操作地插设在定子359与外壳211的一部分(例如,叶轮204)之间。特别地,图3的定子359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流体流动控制构件(例如,翅片、叶片、轮叶等)360。定子359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60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向外径向延伸。更特别地,定子359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60配置为,当流体352从涡轮348行进到叶轮204时,改变流体352的流动方向,这增加了叶轮204泵送流体352的效率,和/或,更一般地,通过有利地利用流体352的效率而增加了转矩变换器200的效率。
例如,随着涡轮348的旋转,涡轮348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8在第一方向上将流体352引导到定子359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60上,并且作为响应,定子359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60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将流体352引导到叶轮204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356上。流体352的这种控制可以导致定子359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旋转(例如,以车辆100的相对高的速度)。此外,考虑到这种定子旋转,转矩变换器200还包括第二离合器(例如,单向离合器)361,其可操作地联接到定子359,并且插设在叶轮204和涡轮348之间。特别地,第二离合器361配置为防止定子359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在单个方向上(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图3的第二毂304的尺寸、形状、结构设定为和/或以其他方式配置为接收第一轴208并将涡轮348产生的转矩提供给第一轴208。第二毂304相对可旋转地联接至定子359,并且因此联接至外壳211,例如,经由第三轴承(比如,推力轴承),其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二毂304与(a)第二毂304的一部分和/或(b)涡轮348的一部分之间。而且,第二毂304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涡轮348的第二壳体365。由此,当第一离合器303被分离时,涡轮348和第二毂304可一起相对于外壳211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毂304限定内表面(例如,内周表面),其上设置有凹槽,且第一轴208限定外表面(例如,外周表面),其上设置有花键。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毂304的凹槽接收第一轴208的花键,从而将第二毂304相对不可旋转地(例如,固定地)联接至第一轴208。换言之,图2的第二毂304和第一轴208花键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轴208和第二毂304在相同的方向上一起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便于支撑涡轮348和/或将涡轮348和第二毂304联接在一起,图3的第二毂304限定第一凸缘362,其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远离第二毂304延伸。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壳体365位于第一凸缘362上且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一凸缘362,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紧固方法或技术(例如,焊接)。例如,阻尼器组件300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例如,螺栓、螺柱、铆钉等)363,其将涡轮348联接至第一凸缘362,第一凸缘362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如图3所示,紧固件636延伸穿过第二壳体365的一部分和第一凸缘362的一部分。
图3的第一离合器303可在其第一状态(例如,分离状态)和其第二状态(例如,完全接合状态或部分接合状态)之间变化,例如,经由传动系统104的致动器系统。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一状态对应于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一操作模式。即,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一状态时,第一离合器303提供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一操作模式。另外,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二状态对应于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二操作模式。即,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第一离合器303提供转矩变换器200的第二操作模式。
为了便于在某些操作条件下将外壳211和第二毂304连接在一起,图3的第一离合器303在外壳211中包括活塞364。图3的活塞364可以例如使用诸如板的环形体来实现。如图3所示,活塞364位于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上或附近(例如,相对光环的外周表面)并且邻近盖202。为了提供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二状态,图3的活塞364配置为接合盖202以在由活塞364和盖202限定的接合界面367处产生摩擦。例如,图3的活塞364可朝向盖202在第一方向368上沿着和/或相对于外表面366滑动,由此,与相应的活塞364和盖202相关联的环形表面在彼此上施加相当大的力。活塞364和盖202的这种摩擦接合在盖202和活塞364之间提供了连接,由此提供了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二状态。结果,活塞364将发动机转矩从盖202传递至阻尼器组件30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和/或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因此,为了提供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一状态,活塞364配置为与盖202脱离和/或分离。例如,图3的活塞364可在与第一方向368相反的第二方向369上沿着和/或相对于外表面366滑动,由此环形表面彼此脱离或分离。活塞364和盖202的这样的接合提供了第一离合器303的第一状态。结果,活塞364停止通过阻尼器组件300传递发动机转矩。
在外,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64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分(例如,凸部和/或突出部)370,其在活塞363的外径处或附近。活塞364的连接部分370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延伸和/或朝向第一板338远离活塞364弯曲以接收第一板338。活塞364的连接部分370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类似地,在这样的示例中,图3的第一板338也包括位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分(例如,凸部和/或突出部)371,其位于第一板388的外径处或附近。第一板338的连接部分371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外地延伸和/或朝向活塞364的连接部分370远离第一板338弯曲以接收连接部分370。特别地,活塞364的连接部分370配置为接合第一板388的连接部分371中的相应的部分。由此,活塞364的旋转运动导致第一板338的旋转运动。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便于经由流体352控制活塞364,转矩变换器200包括第一室(例如,液压流体室)372和第二室374,第二室374流体地联接至第一室372(例如,经由活塞364和盖202之间的空间)。图3的室372、374中的每一个由活塞364和外壳211形成。由此,第一室372位于活塞364的第一侧,且第二室374位于活塞364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另外,第一室372也部分地由第二毂304形成。特别地,流体352从第一室372流动到第二流体室374,第二流体室374在活塞364两端产生流体压差以推动活塞364与盖202接合。另外,流体352在活塞364上施加具有指向第一方向368的分量的力。
在一些示例中,图3的第一轴208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例如,油路),其延伸穿过第一轴208以将与传动系统104相关联的阀流体地联接至转矩变换器腔354。在这样的示例中,车辆控制器105配置为控制阀以改变位置(例如,打开),这将流体352通过流体通道从传动系统104的流体供应传递到第一室372。结果,与第一室372相关联的流体压力增加。
根据图3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和弹簧阻尼器302并联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示例中,活塞364、滚轮320和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例如,第三板34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叶片318连接至第二毂304,且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连接至涡轮348或经由涡轮348连接至第二毂304。在这样的示例中,对于叶片阻尼器301,当第一离合器303以其第二状态操作时,转矩可按照以下顺序依次传递:(a)从盖202到活塞364,(b)从活塞364到第一板338,(c)从第一板338到第一滚轮320(和/或第一轴承324),(d)从第一滚轮320到第一叶片318,以及(e)从第一叶片318到第二毂304。另外,对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当第一离合器303以其第二状态操作时,转矩可按照以下顺序依次传递:(a)从盖202到活塞364,(b)从活塞364到第一板338,(c)从第一板338到第一滚轮320(和/或第一轴承324),(d)从第一滚轮320到第二板340,(e)从第二板340到第三板342,(f)从第三板342到第一弹簧306,(g)从第一弹簧306到第四板344,(h)从第四板到第二壳体365,以及(i)从第二壳体365到第二毂304。
在一些示例中,阻尼器组件301或转矩变换器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摆式阻尼器以增加阻尼性能。摆式阻尼器可以连接到以下部件或与其一体地形成:前盖202、叶轮壳体357、涡轮壳体365、构成阻尼器组件301的任何板338、340,或其一个或任何组合。优选地,摆式阻尼器可以位于由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和叶片阻尼器301占据的空间中。由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截面积小于叶片阻尼器301,摆式阻尼器可以位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径向内侧或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径向外侧。
图4是图3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局部放大图,且部分地示出了阻尼器组件300。根据图4的所示示例,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对应于和/或使用两个板来实现,例如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由此,图4的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经由第一紧固机构(例如,焊接、紧固件中的任何一个)和/或第一紧固方法(例如,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中的任何一个)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在一起。例如,图3的阻尼器组件3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例如,螺栓、铆钉等)402,其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其中一个在该示例中示出。在这样的示例中,紧固件402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未明确地示出)。由此,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轴线210一起旋转。特别地,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通过这样的紧固机构和/或方法刚性地联接或连接在一起。
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示例,图4的第三板342配置为承载和/或保持第一弹簧306。例如,图4的第三板342包括第一部分(例如,内部)404和连接到第一部分404的第二部分(例如,外部)406。特别地,第三板342的第二部分406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弹簧腔316,第一弹簧306位于其中。因此,图4的第三板342有时称为保持器板。如图4所示,第三板342位于第二板340上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远离紧固件402延伸。另外,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三板342的第二部分406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座312,其与接合第一弹簧306的第一端相关联。
图5是图3的转矩变换器200另一局部放大图,且部分地示出了阻尼器组件300。与图3的所示示例相比,图5的阻尼器组件300配置为使得第一PCD 333和第二PCD 335基本上相等或相同。因此,与图4的所示示例相比,图5的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对应于和/或使用第二板340而不是第三板342(即,单个板340)来实现。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板340包括第一部分(例如,内部)502和连接至第一部分502的第二部分(例如,外部)504,如图5所示。第二板350的第二部分504远离第一部分502且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延伸(未明确地示出)。特别地,图5的第二板部分504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弹簧腔316,第一弹簧306位于其中。由此,图5的第二板340配置为承载和/或保持第一弹簧306(和/或其他弹簧)。另外,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板部分504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座312,其与接合第一弹簧306的第一端相关联。
此外,图5的第二板340包括连接至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的第三部分506。特别地,第三部分506远离第一部分502和第二部分504延伸和/或弯曲以接收轴承324或与第一滚轮320相关联的部件(例如,内滑道或销)。因此,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示例,第二板340形成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和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两者,如图5所示。
根据图5的所示示例,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使用单个板,例如第四板344来实现。图5的第四板344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二壳体365,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和/或紧固方法或技术。由此,图5的第四板344将由第一弹簧306产生的第一阻尼转矩提供给第二壳体365。
图6是图3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放大部分视图,且部分地示出了阻尼器组件300。图6的第一叶片318由第二毂304支撑。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叶片318位于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上。根据图6的所示示例,图3的第一叶片318经由第二紧固机构(例如,焊接、紧固件等中的任何一个)和/或第二紧固方法(例如,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中任何一个)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二毂304。如图3所示,位于第一叶片318和毂外表面366上的焊接部602将第一叶片318联接至第二毂304。特别地,第一叶片318和第二毂304通过这样的紧固机构和/或方法刚性地联接或连接在一起。
图6的活塞364配置为沿着外表面366靠近第二毂304的端部滑动,例如,响应于施加在活塞364上的流体压力。在这样的示例中,为了便于在活塞364的两端产生流体压差,图6的转矩变换器200包括密封件(例如,O形环)604,其可操作地联接在活塞364和第二毂304之间。例如,如图6所示,密封件604位于由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形成的凹槽(例如,外周凹槽)606中和/或延伸穿过其中。特别地,密封件604密封地接合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活塞364的内表面(例如,内周表面)608,以及第二毂304的一个或多个壁,从而形成流体密封。结果,当第一离合器303从其第一状态改变为其第二状态时,第一室372和第二室374之间的流体352的流动通过密封件604得到改善。在这样的示例中,流体352在离合器接合期间基本上沿着路径614在活塞364和盖202之间流动,如图6的点/划线所示。
在一些示例中,活塞364包括位于其上的第二凸缘616,在活塞364的端部(例如,内部径向端)处或附近。第二凸缘616在第一方向368上沿着第一轴线210远离第一叶片318在凹槽606上方延伸。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凸缘616提供活塞364的内表面608,其可以通过相对小的距离与外毂表面366间隔开。结果,第二凸缘616便于相对于第二毂304保持活塞364的位置和/或取向。
根据图6的所示示例,第二板340也由第二毂304支撑。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板340位于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上。此外,图6的第二板340可相对于第二毂304旋转。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板340形成和/或限定第三凸缘618,其位于第二板340上在第二板340的内径处或附近,类似于活塞364的第二凸缘616。
图6的第三凸缘618在第二方向369上沿着第一轴线210远离叶片318沿着毂外表面366的区域延伸。另外,第三凸缘618具有内表面(例如,弯曲和/或圆形表面)620,其通过相对小的距离与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间隔开。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三凸缘618的内表面620滑动地接合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以这种方式,第三凸缘618便于相对于第二毂304保持第二板340的位置和/或取向。特别地,图6的第二毂304通过接合第二凸缘618和/或更一般地凸缘内表面622,而相对于外壳211居中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
图7是图3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放大部分视图,且部分地示出了阻尼器组件300。特别地,第二板340由第二毂30的第一凸缘362支撑。例如,替代接合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如图3所示),图7的第二板340邻接由第一凸缘362形成和/或限定的外表面(例如,外周表面)702。根据图7的所示示例,第二板340的内表面(例如,内周表面)704位于第一凸缘362的外表面702附近和/或上面。即,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第二板340的内表面704通过相对小的距离与第一凸缘362的外表面702间隔开。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二板340的内表面704接合第一凸缘362的外表面702,这相对于外壳211居中第二板340。
图8是沿着线A-A的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不同的局部截面图,且示出了其中的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具有不同配置的阻尼器组件300。根据图8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包括外壳211、阻尼器组件300、第一离合器303、第二毂304和涡轮348。图8的阻尼器组件300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之间,且包括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另外,图8的第一离合器303包括活塞364。
图8的第三板342对应于和/或用于实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另外,图8的第四板344对应于和/或用于实现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第四板344配置为承载和/或保持第一弹簧306(和/或其他弹簧)。例如,如图8所示,第四板344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弹簧腔316,第一弹簧306位于其中。
根据图8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串联地连接在一起。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一起配置为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阻尼由外壳211接收的扭转振动。与图3的所示示例相比,图8的阻尼器组件300配置为使得叶片318将第二阻尼转矩提供给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而不是第二毂304。另外,与图3的所示示例相比,图8的第一滚轮320和/或第一轴承324不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因此,图8的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相对于叶片阻尼器301是次级的,使得叶片阻尼器301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给弹簧阻尼器302。例如,对于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两者,当第一离合器303以其第二状态操作时,转矩可按照以下顺序依次传递:(a)从盖202到活塞364,(b)从活塞364到第一板338,(c)从第一板338到第一滚轮320(和/或第一轴承324),(d)从第一滚轮320到第一叶片318,(e)从第一叶片318到第三板342,(f)从第三板342到第一弹簧306,(g)从第一弹簧306到第四板344,(h)从第四板344到第二壳体365,以及(i)从第二壳体365到第二毂304。
图8的第一叶片318经由第三紧固机构(例如,焊接、紧固件等中的任何一个)和/或第三紧固方法(例如,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中任何一个)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三板342。如图8所示,第三板342具有近端801,其位于第一叶片318附近和/或与其接合。在这样的示例中,图8的阻尼器组件300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例如,螺栓、铆钉等)802,其在第三板342的近端801处或附近延伸穿过第一叶片318和第三板342,其中一个在该示例中示出。结果,当图8的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发动机转矩从外壳211传递至第二毂304,首先穿过叶片阻尼器301,然后穿过第一弹簧阻尼器302。
根据图8的所示示例,第二板340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三板342,使得第二板340和第三板342可以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彼此旋转。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板340包括位于其上的第四凸缘804,在第二板340的内径处或附近。此外,图8的第三板342包括位于其上的槽806,槽806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轴线210以相对于第一轴线210的半径延伸,其对应于第二板340的内径。特别地,图8的第四凸缘804配置为滑动穿过槽806以相对于外壳211居中第三板342。例如,第四凸缘804可在槽806的第一端与槽806的和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之间可滑动地穿过槽806。
根据图8的所示示例,阻尼器组件300包括插设在第一叶片318和第二毂304之间的第五板808。第五板808在第五板808的外表面上限定凹槽810。如图8所示,第一叶片318、第一板338、第三板342和紧固件802位于凹槽810中。图8的第五板808配置为抵靠第二毂304的外表面366滑动,以向第一叶片318、第一板338和第三板342提供支撑。替代地,第五板808可以经由紧固机构和/或紧固方法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二毂304。
图9是沿着线A-A的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不同的局部截面图,且示出了其中的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具有不同配置的阻尼器组件300。根据图9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包括外壳211、阻尼器组件300、第一离合器303、第二毂304和涡轮348。图8的阻尼器组件300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之间,且包括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另外,图8的第一离合器303包括活塞364。类似于图8的阻尼器组件300,图9的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串联地连接在一起。
图10是沿着线A-A的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不同的局部截面图,且示出了其中的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具有不同配置的阻尼器组件300。根据图10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包括外壳211、阻尼器组件300、第一离合器303、第二毂304(未明确示出)和涡轮348。图10的阻尼器组件300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一离合器303和第二毂304之间。另外,图10的阻尼器组件300包括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且图10的第一离合器303在外壳211中包括活塞364。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一起配置为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阻尼由外壳211接收的扭转振动。
根据图10的所示示例,第一弹簧306和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轴线210(未明确示出)定位在基本不同的半径处。例如,图10的第一半径332基本上大于第二半径334。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可以部分地围绕第一滚轮320和/或第一叶片318(如图10的点/划线所示)。另外,如图10所示,垂直于第一轴线210的第二轴线(例如,垂直轴线)1002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延伸穿过第一弹簧306的中心区域或中心(例如,质心)。类似地,垂直于第一轴线210的第三轴线(例如,垂直轴线)1004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延伸穿过第一滚轮320的中心区域或中心(例如,质心)。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滚轮320的中心和第一弹簧306的中心是相同的(即,第一滚轮320和第一弹簧306是同心的)。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二轴线1002和第三轴线1004限定单个轴线。换言之,相应的第一滚轮320和第一弹簧306的中心垂直地彼此对准。进一步地,在这样的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和第一滚轮320以距盖202的侧面相同的距离(例如,水平距离)间隔开。
替代地,第一滚轮320的中心相对于第一弹簧306的中心偏移,如图10所示。根据图10的所示示例,第二轴线1002和第三轴线1004限定偏移1006,其为第一滚轮320的厚度约五(5)倍或更小。换言之,相应的第一滚轮320和第一弹簧306的中心在叶片阻尼器301的两侧以对应于这样的值的距离相对于彼此偏移。超出此偏移限制,可能难以实现正确的转矩变换器封装。图10的偏移1006可以在第一方向368、第二方向369或者第一方向368和第二方向369两者中的一种情况下远离第一滚轮320的中心延伸。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簧306和/或第一滚轮320通常可以位于外壳腔354的区域1010内,其边界由叶轮204和盖202限定。
根据图10的所示示例,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对应于和/或使用第三板342来实现。与图3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0的第三板342连接至活塞364,而不是涡轮348。例如,图10的第三板342位于活塞364上,在活塞364的外径处或附近。如图10所示,第三板342插设在活塞364和第一板338之间。另外,图10的第三板342经由第四紧固机构(例如,焊接、紧固件等中的任何一个)和/或第四紧固方法(例如,焊接连接、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等中的任何一个)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活塞364。例如,图100的阻尼器组件300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例如,螺栓、铆钉等)1012,其延伸穿过第三板342和活塞364,其中一个在该示例中示出。图10的紧固件1012可以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地分布。由此,图10的活塞364支撑第三板342和第一弹簧306。
此外,根据图10的所示示例,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对应于和/或使用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来实现,例如第一板338和第二板340。即,图10的第一叶片阻尼器部分322也对应于和/或使用第一板338和第二板340来实现。特别地,第一板338和/或第二板340形成第二座314,其与接合第一弹簧306的第二端相关联。如图10所示,阻尼器组件300的配置在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串联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是合适的,由此叶片阻尼器301相对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是次级的,使得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至叶片阻尼器301。
图11是图10的转矩变换器200的放大部分视图,并且部分地示出了阻尼器组件300。与图10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1的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对应于和/或使用活塞364来实现,而不是第三板342。特别地,图11的活塞364的尺寸和/或形状设定为形成第一弹簧腔316,第一弹簧306位于其中。由此,图11的活塞364承载和/或保持第一弹簧306。此外,在这样的示例中,图11的活塞364的尺寸和/或形状也设定为形成第一座312(如图11的点/划线所示),其与接合第一弹簧306的第一端相关联。
图12是叶片阻尼器301的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其示例配置。根据图12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包括第一叶片318、第一滚轮320、第二叶片1202和第二滚轮1204。第一滚轮320基本上相对于第一轴线210保持在第二半径334,例如经由第一板338和/或第二板340,如前所述。图12的第一叶片318相对于第一轴线210径向向外地远离第二毂304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二毂304弯曲。特别地,当第一滚轮320沿着第一叶片318的外表面325远离第一叶片318的端部1208跨越第一叶片318的接合部分1206滚动时,第一滚轮320在外表面325上施加力以将第一叶片318推向第二毂304(即,第一叶片318弯曲)。结果,第一叶片318基于力产生第二阻尼转矩并且将转矩施加至第二毂304以驱动第二毂304。
相反,当第一滚轮320沿着第一叶片318的外表面325朝向第一端1208跨越接合部分1206滚动时,第一叶片318远离第二毂304延伸(即,第一叶片318伸直),并且施加在外表面325上的力的幅度减小。以此方式产生的这样的力和/或转矩基于与叶片阻尼器301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以下中的一个:(a)相对于第二毂304的角度位置的第一滚轮320的角度位置;(b)第一叶片318的形状(例如,曲率);(c)第一叶片318的厚度1210;(d)第一轴承324的直径;(e)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轴线210的位置,(f)与第一叶片318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材料特性(例如,强度、刚度、弹性等),(g)等等,或(h)其任何组合。第一叶片318的厚度1210在叶片的长度上是基本均匀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叶片318的厚度1210小于12mm。
尽管图12是关于第一叶片318和第一滚轮320来描绘的,在一些示例中,这样的方面同样适用于第二叶片1202和第二滚轮1204。特别地,以此方式使用多个叶片318、1202和多个滚轮320、1204来实现叶片阻尼器301改善了阻尼器性能和/或增加负载能力。
图13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示意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一阻尼器配置(例如,并联配置)1300。根据图13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包括输入或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输出或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以及阻尼器组件300。图13的阻尼器组件300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由此转矩可通过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特别地,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一起配置为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阻尼由转矩变换器200接收的扭转振动。
图13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对应于以下中的一个和/或由其实现:(a)外壳211的一部分(例如,盖202),(b)第一离合器303的一部分(例如,活塞364),或(c)其组装的组合。特别地,图13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连接至发动机102以接收由发动机102产生的转矩。另外,图13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连接至阻尼器组件300以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叶片阻尼器301和/或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例如,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
图13的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对应于以下中的一个和/或由其来实现:(a)第二毂304的一部分(例如,凸缘362),(b)涡轮348的一部分(例如,第二壳体365),或(c)其组装的组合。特别地,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接至阻尼器组件300以接收阻尼器组件300的输出。另外,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接至第一轴208以将阻尼器组件300的输出提供给车辆传动系统104。
根据图13的所示示例,图13的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并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一阻尼器配置1300。在这样的示例中,当转矩变换器200接收发动机转矩而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图13的阻尼器组件300在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接收发动机转矩之前将发动机转矩分开和/或以其他方式将发动机转矩分配给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示例中,阻尼器组件300以以下方式传递:(a)将发动机转矩的第一部分(即,基本上小于发动机转矩的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叶片阻尼器301的一部分(例如,第一滚轮320),以及(b)将发动机转矩的第二部分(即,基本上小于发动机转矩的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一部分(例如,第二板340或第三板342之一)。以此方式,当并联地连接在一起时,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中的每一个与发动机转矩的分开且不同的部分相互作用。
图14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示意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二阻尼器配置(例如,第一串联配置)1400。与图13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4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仅连接到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以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另外,图14的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仅连接至叶片阻尼器301以从叶片阻尼器301接收输出。根据图14的所示示例,转矩变换器200还包括中间或第三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其插设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另外,第三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插设在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之间。在一些示例中,图14的中间部分1402对应于以下中的一个和/或使用其来实现(a)第一板338,(b)第二板340,(c)第三板342,(d)第五板808,或(d)其任何组装的组合。特别地,图14的中间部分1402连接在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之间,使得转矩可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传递至叶片阻尼器301。
根据图14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二阻尼器配置1400。特别地,叶片阻尼器301相对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是次级的,使得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给叶片阻尼器301。因此,当转矩变换器200接收发动机转矩而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图14的阻尼器组件300不将发动机转矩分开或将发动机转矩分配给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替代地,在这样的示例中,图14的阻尼器组件300将发动机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续地通过(a)弹簧阻尼器302和(b)叶片阻尼器301。即,发动机转矩被传递首先通过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然后通过叶片阻尼器301。由此,由图14的弹簧阻尼器302产生的第一阻尼转矩被施加至叶片阻尼器301,且由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第二阻尼转矩(其在该示例中基于弹簧阻尼器输出)被施加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
图15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示意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三阻尼器配置(例如,第二串联配置)1500。与图14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5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连接至叶片阻尼器301以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叶片阻尼器301。另外,图15的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接至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以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接收输出。根据图15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三阻尼器配置1400。与图14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5的中间部分1402配置为将转矩从叶片阻尼器301传递至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特别地,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相对于叶片阻尼器301是次级的,使得叶片阻尼器301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给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因此,当转矩变换器200接收发动机转矩同时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图15的阻尼器组件300将发动机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续地通过(a)叶片阻尼器301和(b)弹簧阻尼器302。即,发动机转矩被传递首先通过叶片阻尼器301,然后通过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因此,由图15的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第二阻尼转矩被施加给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并且由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产生的第一阻尼转矩(其在该示例中基于叶片阻尼器输出)被施加给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
图16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示意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四阻尼器配置(例如,第一复合配置)1600。根据图16的所示示例,阻尼器组件300还包括辅助或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其连接至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图16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连接至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以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另外,图16的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接至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绿了,以从相应的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接收输出。因此,发动机转矩可通过叶片阻尼器301、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和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特别地,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配置为与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一起阻尼扭转振动。
根据图16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中间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之间并联地连接在一起,它们有时称为一对阻尼器301、302或一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另外,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和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四阻尼器配置1600。特别地,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是次级的,使得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至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因此,当转矩变换器200接收发动机转矩而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图16的阻尼器组件300将发动机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续地通过(a)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和(b)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即,发动机转矩被传递首先通过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然后同时通过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
图17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示意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五阻尼器配置(例如,第二复合配置)1700。与图16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7的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连接至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以将发动机转矩提供给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另外,图16的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接至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以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接收输出。根据图17的所示示例,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和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在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和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之间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五阻尼器配置1700。与图16的所示示例相比,图17的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相对于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是次级的,使得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至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因此,当转矩变换器200接收发动机转矩而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图17的阻尼器组件300将发动机转矩从第一转矩变换器部分1302传递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连续地通过(a)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和(b)该对并联的阻尼器301、302。即,发动机转矩被传递首先通过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然后同时通过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
图18是图2的转矩变换器200的另一示意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教导的第六阻尼器配置(例如,第三复合配置)。与图16和17的所示示例相比,阻尼器组件300不包括第二弹簧阻尼器1602。替代地,图18的阻尼器组件300包括止动器1802,其配置为限制与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和中间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相关联的旋转或角度偏离。例如,止动器1802相对不可旋转地(即,固定地)联接至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或中间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之一。当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相对于中间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处于特定位置或角度时,止动器1802接合第二转矩变换器部分1304或中间转矩变换器部分1402中的另一个以防止与其相关联的进一步旋转。以此方式,止动器1802控制第一滚轮320可以行进跨越第一叶片318的距离,这限制了由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阻尼转矩。换言之,图18的止动器1802可操作地联接至叶片阻尼器301以限制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叶片318的运动。根据图18的所示示例,叶片阻尼器301(包括止动器1802)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串联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第六阻尼器配置1800,类似于图14的所示示例。
图19示出了示例曲线图1900,其示出了与阻尼器组件300的操作相关联的数据。根据图19的所示示例,曲线图1900包括第一轴线(例如,x轴)1902,其对应于旋转或角度偏离(例如,以度为单位),例如与盖202和第二毂304相关联。例如,图19的第一轴线1902表示盖202相对于第二毂304旋转的角度。图19的曲线图1900还包括垂直于第一轴线1902的第二轴线(例如,y轴)1904,其对应于转矩(例如,阻尼转矩),例如由阻尼器组件300经由叶片阻尼器301、第一弹簧阻尼器302或其组合产生。
图19的曲线图1900还包括第一曲线(例如,扭转曲线)1906,当转矩转换器200处于其第二操作模式时(即,当第一离合器303处于其第二状态时),其仅对应于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的操作而非叶片阻尼器301,如图19的实线所示。特别地,第一曲线1906表示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旋转(例如,由发动机转矩产生)以改变第一弹簧306的状态。如图19所示,图19的第一曲线图1906包括第一区域1908,其与由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产生的基本为零(即,恒定)的转矩相关联。第一区域1908部分地由第一曲线图1906的第一拐点1909限定。在第一区域1908和/或第一拐点1909的右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产生的转矩相对于和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相关联的角度偏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线性地)。相反,在第一区域1908的左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第一弹簧阻尼器302产生的转矩相对于角度偏离的减少而减少(例如,线性地)。
图19的曲线图1900还包括第二曲线图(例如,扭转曲线)1910,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二操作模式时,其仅对应于叶片阻尼器301而不是弹簧阻尼器302的操作,如图19的虚线所示。特别地,第二曲线图1910表示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叶片318旋转(例如,由发动机转矩导致)以改变第一叶片318的状态。如图19所示,图19的第二曲线图1910包括第二区域1912,其与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正的或非零的基本上恒定的转矩相关联。第二区域1912部分地由第二曲线图1910的第二拐点1913限定。在第二区域1912和/或第二偏转点1913的右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转矩相对于和第一滚轮320和第一叶片318相关联的角度偏离的增加而增加(例如,非线性地)。相反,在第二区域1912的左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叶片阻尼器301产生的转矩相对于角度偏离的减少而减少(例如,非线性地)。
图19的曲线图1900还包括第三曲线图(例如,扭转曲线)1914,当转矩变换器200处于其第二操作模式时,其对应于弹簧阻尼器302和叶片阻尼器301的组合操作(例如,对于第一阻尼器配置1300),如图19的点/划线所示。换言之,第三曲线图1914对应于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示例的阻尼器组件300的操作。特别地,第三曲线图1914表示(a)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308相对于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310旋转以改变第一弹簧306的状态,以及(b)第一滚轮320相对于第一叶片318旋转以改变叶片318的状态。如图19所示,图19的第三曲线图1914包括第三区域1916,其与阻尼器组件300产生的正的或非零的基本上恒定的转矩相关联。第三区域1916部分地由第三曲线图1914的第三拐点1918限定。在第三区域1916和/或第三拐点1918的右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阻尼器组件300产生的转矩相对于和叶片阻尼器301和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相关联的角度偏离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在第三区域1916的左侧(在图19的取向上),由阻尼器组件300产生的转矩相对于角度偏离的减少而减少(例如,非线性地)。特别地,第三拐点1918对应于与第一拐点1909相比相对较大的转矩(例如,约50Nm)。另外,第三拐点1918对应于与第二拐点1913相比相对较小的角度(例如,约35度)。结果,阻尼器组件300与叶片阻尼器301或单独的第一弹簧阻尼器302相比,具有与其相关联的改进的性能特性。如图19所示,第三曲线图1914具有对应于约250Nm的转矩的最大值1920。因此,阻尼器组件300适用于高转矩车辆应用,其中发动机102产生对应于约250Nm以上的转矩。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和“包含”(及其所有形式和时态)是开放式术语。因此,每当权利要求使用任何形式的“包括”或“包含”(例如,包含,包括,包含有,包括有,具有,有等)作为序言或在任何类型的权利要求叙述中时,应当理解的是,附加的元素、术语等在不超出相应权利要求或叙述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存在。如本文所用,当短语“至少”用作例如权利要求的序言中的过渡术语时,它是开放式的。
应当理解,在前面的描述中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提供了许多优点。本文公开的示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转矩变换器,其包括叶片阻尼器和可操作地联接至叶片阻尼器的弹簧阻尼器。公开的示例改善了在车辆转矩变换器的高转矩锁止操作期间的阻尼器性能。公开的示例还减少了通常与制造叶片阻尼器部件相关联的成本。
尽管本文公开了某些示例设备、系统和方法,但本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显然,根据上述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不同于本文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
因此,前述讨论仅公开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旨在说明本发明以及其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公开,包括本文教导的任何容易辨别的变体,部分地限定了前述权利要求术语的范围,使得没有发明主题被捐献于公众。

Claims (19)

1.一种车辆转矩变换器,包括:
外壳;
毂;
所述外壳中的包括活塞的离合器;以及
阻尼器组件,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离合器和所述毂之间,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
叶片阻尼器,包括:
叶片;以及
接合所述叶片的滚轮,所述滚轮相对于所述叶片的运动使所述叶片弯曲和伸直;以及
连接到所述叶片阻尼器的弹簧阻尼器,包括:
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
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以及
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和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的运动压缩和解压缩所述弹簧,
其中,所述叶片阻尼器和所述弹簧阻尼器一起配置为在所述离合器被接合时阻尼由所述外壳接收的扭转振动;
且其中,所述车辆转矩变换器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经由插设在所述侧板和所述滚轮之间的轴承支撑所述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叶片阻尼器和所述弹簧阻尼器并联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
所述活塞、所述滚轮和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连接在一起,
所述叶片连接到所述毂,并且
所述第二弹簧阻尼器部分连接到转矩变换器涡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
所述滚轮相对于所述转矩变换器的轴线定位在第一半径以提供与所述滚轮相关联的第一节圆直径,并且
所述弹簧邻近所述滚轮,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定位在接近所述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以提供与所述弹簧相关联的第二节圆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节圆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节圆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第一节圆直径除以所述第二节圆直径得到的比率在0.6和2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侧板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且形成腔,所述弹簧定位在所述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侧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毂的凸缘上,以相对于所述外壳居中所述侧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还包括与所述侧板分开的保持器板,其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且形成腔,所述弹簧定位在所述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保持器板刚性地联接到所述侧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叶片阻尼器和所述弹簧阻尼器串联连接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还包括:
与所述侧板分开的保持器板,其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且形成腔,所述弹簧定位在所述腔中,
其中:
所述保持器板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侧板,并且
所述侧板包括凸缘,所述凸缘配置为滑动穿过所述保持器板的槽,以相对于所述外壳使所述保持器板居中。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弹簧阻尼器相对于所述叶片阻尼器是次级的,使得所述叶片阻尼器的输出作为输入施加到所述弹簧阻尼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滚轮和所述弹簧具有彼此垂直对应的相应的中心。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滚轮和所述弹簧具有相应的中心,所述中心以一定的值相对于彼此偏移,所述值为所述叶片阻尼器的两侧的滚轮的厚度的5倍或更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活塞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部分且形成腔,所述弹簧定位在所述腔中。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叶片刚性地联接到所述毂。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
所述弹簧阻尼器是第一弹簧阻尼器,
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第二弹簧阻尼器,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和所述叶片阻尼器,并且
所述第二弹簧阻尼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弹簧阻尼器和所述叶片阻尼器一起阻尼所述扭转振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矩变换器,其中,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止动器,所述止动器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阻尼器组件以限制所述滚轮相对于所述叶片的运动。
CN202080050107.0A 2019-07-17 2020-07-10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Active CN1140967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14,388 US11009098B2 (en) 2019-07-17 2019-07-17 Blade and spring damp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vehicle torque converters
US16/514,388 2019-07-17
PCT/KR2020/009150 WO2021010689A1 (en) 2019-07-17 2020-07-10 Blade and spring damp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vehicle torque convert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763A CN114096763A (zh) 2022-02-25
CN114096763B true CN114096763B (zh) 2024-05-10

Family

ID=7420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0107.0A Active CN114096763B (zh) 2019-07-17 2020-07-10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9098B2 (zh)
JP (1) JP7374292B2 (zh)
KR (1) KR102596965B1 (zh)
CN (1) CN114096763B (zh)
WO (1) WO2021010689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4284A (ja) * 1997-03-28 1998-10-13 Exedy Corp ダンパー機構、及び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
DE10017801A1 (de) * 2000-04-10 2001-10-11 Mannesmann Sachs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JP2005069353A (ja) * 2003-08-25 2005-03-17 Exedy Corp スプリング組立体
WO2008064642A1 (de) * 2006-11-29 2008-06-05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KR20130072900A (ko) * 2011-12-22 2013-07-02 한국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WO2014119685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発進装置
WO2015198120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orsional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JP2016003748A (ja) * 2014-06-19 2016-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
JP2018025298A (ja) * 2016-08-12 2018-02-15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ー・ゲ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遠心振子、および遠心振子を備える流体式の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KR101878199B1 (ko) * 2017-04-06 2018-07-13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CN108350979A (zh) * 2015-09-10 2018-07-31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组件
CN109210170A (zh) * 2017-06-29 2019-01-1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扭振减振器的液力变矩器
DE102017122468A1 (de) * 2017-09-27 2019-03-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hydrodynamischer Drehmomentwandler mit dies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00899A1 (de) * 2000-01-12 2001-07-19 Mannesmann Sachs A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JP5595390B2 (ja) * 2008-07-04 2014-09-24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流体力学式の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JP5556551B2 (ja) * 2010-09-30 2014-07-2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流体伝動装置
JP5556546B2 (ja) * 2010-09-30 2014-07-2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流体伝動装置
CN104169611B (zh) * 2012-04-26 2017-03-08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起步装置
WO2014021458A1 (ja) 2012-08-02 2014-02-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発進装置
KR101777937B1 (ko) * 2013-04-22 2017-09-12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체 전동 장치
WO2015105618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Torque converter with parallel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s
US9441718B2 (en) * 2014-10-23 2016-09-13 Valeo Embrayages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having turbine-piston lockup clutch, and related methods
US9869381B2 (en) * 2015-09-14 2018-01-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urbine shell spring retainer
EP3220007B1 (fr) * 2016-03-16 2018-08-29 Valeo Embrayages Mécanisme de filtration de torsion à chemin de came
US10132383B2 (en) 2016-04-13 2018-11-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entrifugal pendulum absorber for a torque converter
US10107356B2 (en) * 2016-04-27 2018-10-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que converter including damper assembly with hysteresis control package
US20170363194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Valeo Embrayages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more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9903456B1 (en) * 2016-08-24 2018-02-27 Valeo Embrayages Torque converter with lock-up clutch bias spring
US10113624B2 (en) * 2016-11-17 2018-10-30 Valeo Embrayages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lock-up clutch for hydrokinetic torque-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527145B2 (en) * 2017-01-12 2020-01-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orque converte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torque converter assembly
US20180202514A1 (en) * 2017-01-13 2018-07-19 Valeo Embrayages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hydrodynamic torque converter, and torque converte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80283488A1 (en) * 2017-03-28 2018-10-04 Valeo Embrayages Vibration damper and lock-up clutch for hydrokinetic torque-cou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0378632B2 (en) * 2017-04-05 2019-08-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que converter with turbine clutch including a separate piston
US10626951B2 (en) * 2017-08-11 2020-04-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solato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isola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4284A (ja) * 1997-03-28 1998-10-13 Exedy Corp ダンパー機構、及び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
DE10017801A1 (de) * 2000-04-10 2001-10-11 Mannesmann Sachs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JP2005069353A (ja) * 2003-08-25 2005-03-17 Exedy Corp スプリング組立体
WO2008064642A1 (de) * 2006-11-29 2008-06-05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KR20130072900A (ko) * 2011-12-22 2013-07-02 한국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WO2014119685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発進装置
JP2016003748A (ja) * 2014-06-19 2016-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
WO2015198120A1 (en) * 2014-06-25 2015-12-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orsional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CN108350979A (zh) * 2015-09-10 2018-07-31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组件
JP2018025298A (ja) * 2016-08-12 2018-02-15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ー・ゲ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遠心振子、および遠心振子を備える流体式の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KR101878199B1 (ko) * 2017-04-06 2018-07-13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CN109210170A (zh) * 2017-06-29 2019-01-1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扭振减振器的液力变矩器
DE102017122468A1 (de) * 2017-09-27 2019-03-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hydrodynamischer Drehmomentwandler mit die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74292B2 (ja) 2023-11-06
US20210018062A1 (en) 2021-01-21
KR102596965B1 (ko) 2023-11-01
KR20220019280A (ko) 2022-02-16
WO2021010689A1 (en) 2021-01-21
JP2022541226A (ja) 2022-09-22
US11009098B2 (en) 2021-05-18
CN114096763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1194B1 (ko) 진동 감쇠 장치, 특히 다단식 비틀림 진동 댐퍼
US5771691A (en) Torque converter having spatially oriented flat turbine blades
US7794358B2 (en) Torque converter with fixed st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tation of a turbine and pump in a torque converter
US80968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sh prevention using coil springs
WO2015048560A1 (en) Vibration isolator and systems including same
US7987958B2 (en) Wedge one-way clutch
US9121452B2 (en) Torsional couplers
US7753183B2 (en) Outer plate with arc spring drive tab for a torque converter damper
JP7202993B2 (ja) ねじり振動低減装置
US20180010675A1 (en) Damper of torque converter for vehicle
CN116940773A (zh) 用于扭转振动阻尼器的具有旋转轴线的摩擦装置
CN114096763B (zh) 与车辆转矩变换器一起使用的叶片和弹簧阻尼器设备
US7891179B2 (en) Radially compliant pump hub
US8033371B2 (en) Single component one-way clutch
US7849985B2 (en) Pilot plate torque transmitting assembly for a torque converter
US20080277225A1 (en) Three-pass torque converter with sealed piston and forced cooling flow
US11448279B2 (en) Damp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vehicle torque converters
US11326678B2 (en) Friction disc apparatus and related torque converter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vehicles
JP7395722B2 (ja) 密封されたピストン装置および車両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と共に用いるための関連システム
US11499614B2 (en) Tilge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rotating bodies
US11578779B2 (en) Intermediate plate apparatus and related damper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vehicles
US20080279691A1 (en) Three-part stator blade
US20070284207A1 (en) Forged piston plate drive lu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