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5208A -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5208A CN114085208A CN202111443201.5A CN202111443201A CN114085208A CN 114085208 A CN114085208 A CN 114085208A CN 202111443201 A CN202111443201 A CN 202111443201A CN 114085208 A CN114085208 A CN 114085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solvent
- chlorantraniliprole
- recycling
- ste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步骤:S1: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Ⅰ在溶剂A中依次经溴化和碱解,获得如式(Ⅲ)所示的化合物Ⅲ;S2:化合物Ⅲ在溶剂A中经酰氯化以及氧化,获得如式(Ⅳ)所示的化合物Ⅳ;S3:化合物Ⅳ和如式(Ⅴ)所示的化合物Ⅴ在溶剂A中,经反应获得氯虫苯甲酰胺。本方案可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合成工艺的反应溶剂难以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可使操作的复杂程度得到了大大简化,并使得溶剂的循环套用变得更易操作,套用效果与新鲜溶剂相差无几,可以应用于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的实践操作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虫苯甲酰胺,中文别名为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酰胺,由于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学结构具有其他任何杀虫剂不具备的全新杀虫原理,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肌肉)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
中国专利CN112574190A报道了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指出现有的合成方法均使用甲磺酰氯和3-甲基吡啶进行反应,并且用量均大于1倍当量,甲磺酰氯价格昂贵,合成成本较高。同时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甲磺酸,反应后处理过程繁琐,产生大量三废,难以实现反应溶剂的循环使用。中国专利CN112552284A(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对反应原料进行了优化,用2,3,6-三氯吡啶作为反应原料,提高了反应收率,但从中间体Ⅰ到中间体Ⅱ产品这一步需要将中间体Ⅱ进行干燥,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另外,氯虫苯甲酰胺反应过程中需用到不同试剂作溶剂,该操作比较麻烦且耗能,且由于多种溶剂的使用将实现反应溶剂的循环使用的难度增加。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简便快捷的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并同时解决现有的合成工艺的反应溶剂难以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合成工艺的反应溶剂难以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S1: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Ⅰ在溶剂A中依次经溴化和碱解,获得如式(Ⅲ)所示的化合物Ⅲ;
S2:化合物Ⅲ在溶剂A中经酰氯化以及氧化,获得如式(Ⅳ)所示的化合物Ⅳ;
S3:化合物Ⅳ和如式(Ⅴ)所示的化合物Ⅴ在溶剂A中,经反应获得氯虫苯甲酰胺。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在上述工艺过程中,从S1到S3,从化合物Ⅰ到化合物Ⅲ,再到氯虫苯甲酰胺,该反应过程中始终使用同一种溶剂。使用同一种溶剂带来的有益之处在于,每一步的反应产物不用再进行干燥处理,直接进入下一步反应,这样节约了操作时间和能耗;另外,由于使用了同一种溶剂,避免了不同溶剂之间的交叉污染,使得回收的溶剂品质更高。实验证明,本方案的合成工艺的总体收率与现有的使用多种溶剂的工艺的总体收率相当,但是操作的复杂程度得到了大大简化。由于单一溶剂的使用,使得溶剂的循环套用变得更易操作,套用效果与新鲜溶剂相差无几。
进一步,所述溶剂A包括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邻二氯苯、甲苯、氯苯、对二甲苯、二甲亚砜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采用上述种类的溶剂A,可保证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反应顺利进行。
进一步,所述溶剂A为1,2-二氯乙烷。使用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A可以保证本工艺的四个主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及选择性,相对于使用其他反应溶剂的技术方案,1,2-二氯乙烷为最优选择。
进一步,在S1中,化合物Ⅰ先经溴化获得如式(Ⅱ)所示的化合物Ⅱ,化合物Ⅱ经碱解获得化合物Ⅲ。
进一步,在S1中,化合物Ⅰ和溴化剂在溶剂A中反应,在70-80℃条件下反应1-3h,获得含有化合物Ⅱ的体系A;然后调节体系A的pH值为12-13,在35-50℃条件下反应1-2h,获得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化合物Ⅰ、溴化剂和溶剂A的摩尔比为1:0.29-0.36:4.6-9.1。化合物Ⅰ在溶剂A中经溴化剂溴化,再经液碱碱解得到化合物Ⅲ,该过程中,溴化结束后无需进行后处理,直接在液碱/酸作用下即可得到化合物Ⅲ。
进一步,在S2中,用水洗涤体系B,并经分液取有机相,获得化合物Ⅲ的A溶液;然后滴加试剂B,化合物Ⅲ和试剂B的摩尔比为1:3-15;反应1-2h后,获得含有化合物Ⅳ的体系C;再经减压蒸馏,获得化合物Ⅳ。通过洗涤和分液,获得杂质较少的化合物Ⅲ的A溶液,然后,化合物Ⅲ在溶剂A的条件下,在试剂B的作用下,通过酰氯化以及氧化,获得化合物Ⅳ。
进一步,在S3中,在化合物Ⅳ中加入溶剂A,再加入化合物Ⅴ,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的摩尔比为1:0.8-1.5;在40-11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5-2h,获得含有化合物Ⅵ的体系D。在上述的反应条件下,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可有效合成化合物Ⅵ,即目标产物氯虫苯甲酰胺。
进一步,还包括S4:溶剂A的回收:对含有化合物Ⅳ的体系C进行减压蒸馏处理,获得回收溶剂。通过减压蒸馏,获得蒸馏出来的含有试剂B的有机溶剂。后续可通过常规的洗涤和精馏处理这部分回收溶剂,获得回收的溶剂A。经处理之后,回收的溶剂A可以替代新鲜的溶剂A,用于氯虫苯甲酰胺的生产。经实验发现回收的溶剂A和新鲜的溶剂A均具有理想的使用效果,各步反应效率理想。
进一步,所述溴化剂包括NBS、DMBS、POBr3、POBr5、PBr3、DBH、SMBI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溴化剂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溴化剂,反应效率高且易于获取。
进一步,所述试剂B包括乙酰氯、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亚硝酰氯、硫酰氯、磷酰氯、亚硫酰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试剂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酰氯化以及氧化试剂,易于获取且具有较为理想的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例1的试验2的化合物Ⅲ的HPLC图谱。
图2为实验例1的试验2的化合物Ⅵ的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例以及实验例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且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工艺过程总述
在本技术方案中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工艺路线如式(A)所示。其中,式(A)中的(Ⅰ)为化合物Ⅰ的结构式(系统命名:2-(3-氯吡啶-2-基)-5-羟基-3-吡唑烷甲酸乙酯),式(A)中的(Ⅱ)为化合物Ⅱ的结构式(系统命名:3-溴-1-(3-氯吡啶-2-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式(A)中的(Ⅲ)为化合物Ⅲ的结构式(系统命名:3-溴-1-(3-氯吡啶-2-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式(A)中的(Ⅳ)为化合物Ⅳ的结构式(系统命名: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酰氯),式(A)中的(Ⅴ)为化合物Ⅴ的结构式(系统命名:2-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式(A)中的(Ⅵ)为氯虫苯甲酰胺的结构式(化合物Ⅵ)。
我司在先专利中报道了以2,3,6-三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技术方案(CN112552284A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其中,本方案的化合物Ⅰ为在先专利中的一个中间体(即专利CN112552284A中的如式(i)中的化合物(Ⅳ))。更具体地,本方案的化合物Ⅰ和专利CN112552284A中的化合物(Ⅳ)是同分异构体,在酸碱介质中可以自由转化,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我们以式(A)中的(Ⅰ)所表示的化合物Ⅰ来展示。本方案是对专利CN112552284A的方法的改进,在已经通过专利CN112552284A的方法获得化合物Ⅰ后,对后续的合成流程进行研究。
具体合成方法
以化合物Ⅰ为起始原料,“一锅法”合成氯虫苯甲酰胺,详细过程如下:
S1:化合物Ⅰ在溶剂A中经溴化剂溴化,再经液碱碱解得到化合物Ⅲ,该过程中,溴化结束后无需进行后处理,直接在液碱作用下即可得到化合物Ⅲ。
更具体地,将化合物Ⅰ0.14mol和溴化剂0.04-0.05mol和溶剂A:0.64-1.27mol加入250mL四口烧瓶中(即每mol化合物Ⅰ对应使用0.29-0.36mol溴化剂和4.6-9.1mol溶剂A),在70-8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1-3h,获得含有化合物Ⅱ的体系A。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A)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测量方法参见实验例)。
然后,滴加10-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13(反应过程始终保持pH值不变),滴毕升温至35-50℃反应1-2h后,获得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B)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并降温至室温。
S2:化合物Ⅲ经洗涤、分液得到化合物Ⅲ的A溶液。化合物Ⅲ的A溶液经与试剂B在回流条件下进行酰氯化以及氧化得化合物Ⅳ,且该过程无需加入催化剂,然后经脱溶将试剂B除去。
更具体地,对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进行分液处理,取有机相,加入有机相等质量的水洗涤并分液,重复2-3次,得到化合物Ⅲ的A溶液。
常温(25±1℃)下,向化合物Ⅲ的A溶液中滴加试剂B反应1-2h,每mol化合物Ⅲ中加入3-15mol试剂B。待化合物Ⅲ反应完全后,获得体系C,测量此步(体系C)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然后对体系C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在反应温度条件下经减压(负压范围:-0.02--0.05MPa)蒸馏将试剂B和溶剂从化合物Ⅳ中分离,并同时回收蒸馏获得的含有试剂B的溶剂,这部分溶剂主要成分为溶剂A,称为回收溶剂,将用于回收套用。经过减压蒸馏,获得化合物Ⅳ。
S3:随后化合物Ⅳ的A溶液再与取代苯胺化合物Ⅴ进行升温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化合物Ⅵ氯虫苯甲酰胺。
更具体地,在化合物Ⅳ中加入溶剂A,获得化合物Ⅳ的A溶液。溶剂A的加入量为每mol化合物Ⅳ中加入4-9mol溶剂A。向化合物Ⅳ的A溶液中加入取代苯胺化合物(即化合物Ⅴ),每mol化合物Ⅳ中加入0.8-1.5mol化合物Ⅴ,并将其快速升温至40-110℃进行反应0.5-2h,得到含有目标产物化合物Ⅵ(氯虫苯甲酰胺)的体系D,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D)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
S4:对溶剂A进行回收。
具体方法是将S2中的回收溶剂分批缓慢加入水中,其中每次加入试剂A的质量小于等于水的10%,随后收集分液后的有机相,有机相经以陶瓷为填料、填料塔高度为2-2.5m的精馏塔上连续回流进行精馏(汽化温度:100-200℃)后,获得溶剂A(回收溶剂,而非新鲜溶剂)。
其中,S1中的溶剂A包括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邻二氯苯、甲苯、氯苯、对二甲苯、二甲亚砜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S1中的溴化剂包括NBS、DMBS、POBr3、POBr5、PBr3、DBH、SMBI中的至少一种。
S2中的试剂B包括乙酰氯、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亚硝酰氯、硫酰氯、磷酰氯、亚硫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实验例1
本实验例按照实施例1的流程,以化合物Ⅰ为起始原料,“一锅法”合成氯虫苯甲酰胺,试验1-6的各参数选择一致,除了溶剂A类型的选择,具体详见表1。试验1-3溶剂A使用新鲜溶剂,试验4-6溶剂A分别使用从试验1-3中回收的溶剂A。
试验1-6的具体检测流程如下:
S1:将化合物Ⅰ0.14mol和溴化剂0.05mol和溶剂A1.27mol加入250mL四口烧瓶中,在8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3h,获得含有化合物Ⅱ的体系A。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A)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测量方法参见实验例)。
然后,滴加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3(反应过程始终保持pH值不变),滴毕升温至50℃反应2h后,获得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B)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并降温至室温。
S2:对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进行分液处理,取有机相,加入有机相等质量的水洗涤并分液,重复3次,得到化合物Ⅲ的A溶液。
常温下,向化合物Ⅲ的A溶液中滴加试剂B反应2h,化合物Ⅲ和试剂B的摩尔比为1:3待化合物Ⅲ反应完全后,获得体系C,测量此步(体系C)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然后对体系C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在反应温度条件下经减压(负压范围:-0.02--0.05MPa)蒸馏将试剂B和溶剂从化合物Ⅳ中分离。经过减压蒸馏,获得化合物Ⅳ。
对于试验1-3需要同时回收蒸馏获得的含有试剂B的溶剂,这部分溶剂主要成分为溶剂A,称为回收溶剂。经回收溶剂分批缓慢加入水中,其中每次加入试剂A的质量小于等于水的10%,随后收集分液后的有机相,有机相经以陶瓷为填料、填料塔高度为2-2.5m的精馏塔上连续回流进行精馏(汽化温度:100-200℃)后,获得溶剂A(回收溶剂,而非新鲜溶剂)。
S3:在化合物Ⅳ中加入溶剂A,获得化合物Ⅳ的A溶液。化合物Ⅳ和溶剂A的摩尔比为1:9。向化合物Ⅳ的A溶液中加入取代苯胺化合物(即化合物Ⅴ),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的摩尔比为1:0.8,并将其快速升温至110℃进行反应2h,得到含有目标产物化合物Ⅵ(氯虫苯甲酰胺)的体系D,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D)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
S1中的溴化剂使用NBS;S2中的试剂B使用乙酰氯。
采用色谱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每步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的含量进行检测。色谱定性分析是通过HPLC的手段分析化合物的色谱峰,本方案中使用的色谱条件均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由于各种物质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确定的保留值(保留时间),因此保留值可作为一种定性指标,定性含量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试验2的体系B的化合物Ⅲ的HPLC图谱的参见图1,试验2的体系D的化合物Ⅵ的HPLC图谱的参见图2。
表1:试验1-6每步反应结束后对体系的定性测试结果
现有技术在合成氯虫苯甲酰胺过程中用到多种有机物作反应溶剂,若是在工业化中用多种溶剂,操作起来相对麻烦,且不利于溶剂回收利用,与绿色理念不符。鉴于此,考虑到尽可能减少溶剂种类。用一种或者两种有机物作为反应溶剂,可以简化操作过程以及降低成本。但是,氯虫苯甲酰胺的反应工艺复杂,步骤较多,很难将每个步骤的溶剂统一为同一种。发明人经过大量测试,发现本方案涉及的四个反应对溶剂的要求差别比较大。例如,使用二氯甲烷为溶剂A时,虽然化合物Ⅰ到化合物Ⅱ、化合物Ⅱ到化合物Ⅲ、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的反应转化率尚可,但是,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到化合物Ⅵ的转化效率非常低,不满足应用需求。再例如,使用甲苯为溶剂A时,虽然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到化合物Ⅵ、化合物Ⅱ到化合物Ⅲ、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的反应转化率尚可,但是,化合物Ⅰ到化合物Ⅱ的转化效率非常低,不满足应用需求。除了二氯甲烷和甲苯外,发明人还对1,1,2-三氯乙烷、邻二氯苯、氯苯、对二甲苯、二甲亚砜、氯仿、乙腈等有机溶剂进行了测试,发现使用这些溶剂时,采用试验2的反应流程(仅替换反应溶剂),上述四个反应步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步骤的转化率较低,不满足需求。转化率较低具体是指:在该步骤反应结束时的产物定性含量低于80%,反应物的定性含量高于20%。
经大量的测试研究之后,发明人发现使用1,2-二氯乙烷可以克服上述溶剂的种种缺陷。当该溶剂为二氯乙烷时,四步反应的转化率均非常理想。现有技术中在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到化合物Ⅵ的反应步骤中使用了乙腈为溶剂,本方案使用1,2-二氯乙烷时,其效果与乙腈一致。将1,2-二氯乙烷应用于化合物Ⅰ到化合物Ⅱ的转化步骤时,反应物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可观。
使用1,2-二氯乙烷为溶剂A除了在每个反应步骤有较为理想的转化率及选择性,将其回收利用后再进行氯虫苯酰胺的合成流程,反应效率得到了较好地维持。说明使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溶剂的循环套用,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意义。
实验例2
本实验例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具体进行了试验7-12(均使用新鲜的溶剂A),具体如下:
试验7:本试验基本同试验2,不同点在于部分试剂的用量,具体如下:
S1:将化合物Ⅰ0.14mol和溴化剂0.046mol和溶剂A0.64mol加入250mL四口烧瓶中,在7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1h,获得含有化合物Ⅱ的体系A。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A)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测量方法参见实验例)。
然后,然后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2(反应过程始终保持pH值不变),然后升温至35℃反应1h后,获得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B)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并降温至室温。
S2:对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进行分液处理,取有机相,加入有机相等质量的水洗涤并分液,重复2次,得到化合物Ⅲ的A溶液。
常温下,向化合物Ⅲ的A溶液中滴加试剂B反应1h,化合物Ⅲ和试剂B的摩尔比为1:15,待化合物Ⅲ反应完全后,获得体系C,测量此步(体系C)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然后对体系C进行减压蒸馏处理。在反应温度条件下经减压(负压范围:-0.02--0.05MPa)蒸馏将试剂B和溶剂从化合物Ⅳ中分离,经过减压蒸馏,获得化合物Ⅳ。
S3:在化合物Ⅳ中加入溶剂A,获得化合物Ⅳ的A溶液。化合物Ⅳ和溶剂A的摩尔比为1:4向化合物Ⅳ的A溶液中加入取代苯胺化合物(即化合物Ⅴ),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的摩尔比为1:1.5,并将其快速升温至40℃进行反应0.5h,得到含有目标产物化合物Ⅵ(氯虫苯甲酰胺)的体系D,反应结束后,测量此步(体系D)反应物和产物的百分含量。
试验8基本同试验2,不同点在于,S1中的溴化剂使用DMBS、POBr3和POBr5的混合物,三者的摩尔比为1:1:1;S2中的试剂B使用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和三氯乙酰氯的混合物,四者的摩尔比为1:1:1:1。
试验9基本同试验2,不同点在于,S1中的溴化剂使用PBr3、DBH和SMBI的混合物,三者的摩尔比为1:1:1;S2中的试剂B使用亚硝酰氯、硫酰氯、磷酰氯和亚硫酰氯的混合物,四者的摩尔比为1:1:1:1。
试验7-9的实验结果参见表2,说明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多步反应使用同一种溶剂,从而简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表2:试验7-9每步反应结束后对体系的定性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包括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邻二氯苯、甲苯、氯苯、对二甲苯、二甲亚砜和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为1,2-二氯乙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化合物Ⅰ和溴化剂在溶剂A中反应,在70-80℃条件下反应1-3h,获得含有化合物Ⅱ的体系A;然后调节体系A的pH值为12-13,在35-50℃条件下反应1-2h,获得含有化合物Ⅲ的体系B;化合物Ⅰ、溴化剂和溶剂A的摩尔比为1:0.29-0.36:4.6-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用水洗涤体系B,并经分液取有机相,获得化合物Ⅲ的A溶液;然后滴加试剂B,化合物Ⅲ和试剂B的摩尔比为1:3-15;反应1-2h后,获得含有化合物Ⅳ的体系C;再经减压蒸馏,获得化合物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在化合物Ⅳ中加入溶剂A,再加入化合物Ⅴ,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的摩尔比为1:0.8-1.5;在40-11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0.5-2h,获得含有化合物Ⅵ的体系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4:溶剂A的回收:对含有化合物Ⅳ的体系C进行减压蒸馏处理,获得回收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剂包括NBS、DMBS、POBr3、POBr5、PBr3、DBH、SMBI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B包括乙酰氯、苯甲酰氯、草酰氯、氯乙酰氯、三氯乙酰氯、亚硝酰氯、硫酰氯、磷酰氯、亚硫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43201.5A CN114085208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43201.5A CN114085208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5208A true CN114085208A (zh) | 2022-02-25 |
CN114085208B CN114085208B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0305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43201.5A Active CN114085208B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85208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8451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333213A (zh) * | 2008-07-07 | 2008-12-31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747318A (zh) * | 2008-12-11 | 2010-06-23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1-(3,5-二氯吡啶基)-1h-5-吡唑羧酸酯类化合物 |
CN102020633A (zh) * | 2009-09-21 | 2011-04-20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1-(3,5-二氯吡啶-2-基)-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3232431A (zh) * | 2013-01-25 | 2013-08-07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二卤代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11423431A (zh) * | 2020-04-01 | 2020-07-17 |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WO2021033172A1 (en) * | 2019-08-20 | 2021-02-25 | Eurofins Advinus Limited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
CN112552284A (zh) * | 2020-12-18 | 2021-03-26 | 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1-30 CN CN202111443201.5A patent/CN1140852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8451A (zh) * | 2007-04-30 | 2008-11-05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333213A (zh) * | 2008-07-07 | 2008-12-31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747318A (zh) * | 2008-12-11 | 2010-06-23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1-(3,5-二氯吡啶基)-1h-5-吡唑羧酸酯类化合物 |
CN102020633A (zh) * | 2009-09-21 | 2011-04-20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1-(3,5-二氯吡啶-2-基)-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3232431A (zh) * | 2013-01-25 | 2013-08-07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二卤代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WO2021033172A1 (en) * | 2019-08-20 | 2021-02-25 | Eurofins Advinus Limited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
CN111423431A (zh) * | 2020-04-01 | 2020-07-17 |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CN112552284A (zh) * | 2020-12-18 | 2021-03-26 | 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5208B (zh) | 2023-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47861A1 (zh) | 一种β-三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 |
WO2007140989A2 (en)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2-butyl-3- (4-methoxybenzoyl) -5-nitrobenzofurane and use thereof in the production of of medicaments | |
CN110105193A (zh) | 一种2-卤-5-溴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 |
CN116178338A (zh)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4085208B (zh) | 一种利于溶剂循环套用的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6977386A (zh) | 一种2‑三氟乙基‑1‑茚酮及其衍生物和制备方法 | |
CN105523873B (zh) | 含氟三元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氟烷基锍盐的制备方法 | |
CN103980120B (zh) | 一种混旋丹参素异丙酯的合成方法 | |
CN114105872B (zh) | 一种用于制备盐酸丙卡特罗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195712B (zh) | 一种能够用来制备盐酸丙卡特罗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61069B (zh) | 一种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4605265A (zh) | 一种消螨酚及其合成方法 | |
CN109824560B (zh) | 1-环丙基-3-(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基)丙-1,3-二酮的制备方法 | |
CN109180543B (zh) | 含有卤代苯环双酰胺侧链结构的农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7522635B (zh) | 一类n-环丙基硝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13323B (zh) | 一种盐酸丙卡特罗的合成新工艺 | |
EP1499582B1 (de) | Verfahren zur chlorierung tertiärer alkohole | |
DE69911757T2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3-bromanisol und 3-bromnitrobenzol | |
CN110627683A (zh) | 一种茚满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
DE60006246T2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yclopropylmethylhaliden | |
DE19629692A1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acemischen Phenethylaminen | |
CN112430205B (zh) | 芳基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US7339073B2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5-halogenolaevulinic acid alkyl esters | |
RU2451669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3-феноксифенилацетонитрила | |
CN114957147A (zh) | 一种异噁唑啉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