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4722B - 自动标签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标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4722B
CN114084722B CN202210076232.XA CN202210076232A CN114084722B CN 114084722 B CN114084722 B CN 114084722B CN 202210076232 A CN202210076232 A CN 202210076232A CN 114084722 B CN114084722 B CN 114084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lamp
feeding
cylind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62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4722A (zh
Inventor
王秀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62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4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4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1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 B65H23/1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 B65H23/188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web-advancing mechanism, e.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running web in connection with running-web and controlling web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6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blade, e.g. shear-blad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H5/10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grippers, e.g. suction or gripper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5/3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标签机,包括机架,该自动标签机包括:热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进料底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转印膜的进料导向及承载;裁切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所述进料底座末端的转印膜进行裁切转运;其中,所述热压机构处放置有热转印载体,所述裁切转运机构能够将裁切后的转印膜转运至载体上,使得所述热压机构对转印膜及载体进行冲压热转印。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目前热转运加工自动化程度低、现有热转印设备不具备裁切转运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标签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标签机。
背景技术
热转印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印刷方式,一般分为转印膜印刷和转印加工两大部分,转印膜印刷是指将图标预先印在薄膜表面,转印加工是指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的图标转印在载体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载体表面融为一体。
针对鞋服等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热转印的方式印刷小型的商标logo,其主要采取人工操作或烫印机进行加工,采取人工操作是为了减少材料成本,可以将多个小型的商标logo图标紧密印制在转印膜上,充分利用转印膜,减少转印膜的用量及膜材浪费,由于热转印机需要给发热板预留压印空间,因此紧密排布图标的转印膜无法采用设备加工的方式,需要人为将转印膜上的图标一个个单独裁切出来,然后人工挑拣放置到载体上的目标位置,再借助发热板进行冲压完成转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次品率较高。
采取热转印机相对于人工操作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及次品率,其加工方式是将转印膜输送至目标位置并进行冲压热转印,但是,目前热转印机对转印膜的图标排布要求较高,转印膜上的图标间隔要足够大,才能保证每次冲压动作,发热板不会干涉到相邻的图标,与人工操作加工方式的材料成本相比需要增加数倍投入。另外的,目前鞋服行业由于产品本身材质因素的影响(如TPU或布底+TPU材料会受发热板冲压影响),必须要求logo图标裁切后再进行转印,目前的热转印机不具备裁切功能及转印膜转运功能,无法满足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裁切、转运转印膜功能的自动标签机,利用自动化结构代替人工对转印膜进行精细加工。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热转印设备无法对紧密排布小型图案的转印膜进行加工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自动标签机,包括机架,该自动标签机包括:
热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放置热转印载体并对其进行热压;
进料底座,设置于所述热压机构一侧,用于转印膜的进料导向及承载,所述进料底座末端具有平台;
裁切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底座与热压机构之间,其包括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的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及裁切组件,所述裁切组件在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之间设有垂直于转印膜进料路径水平往复移动的刀具;
其中,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分别通过双向驱动装置连接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能够进行相互垂直的n字形转运路径,第一夹具垂直于刀具移动路径步进式输送转印膜,刀具裁切过程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位于刀具两侧的转印膜进行纵向固位压持,所述第二夹具将裁切后的转印膜转运至热转印载体上,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转运路径相互交汇重叠,形成步进式循环送料裁切转运机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底座位于平台前端设有水平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顶部靠近平台一侧处枢设有水平设置的压杆,所述压杆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印膜的进料路径。
优选的,所述压杆与进料底座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条形孔及紧固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采用真空吸盘,该吸盘竖直朝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平台上位于刀具移动路径下方处设有刀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运组件与第一夹具之间的双向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刀槽一侧的第一转运气缸,第一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且与转印膜的进料方向平行,其伸缩杆的伸缩行程可调,该伸缩杆上固设有第二转运气缸,所述第二转运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所述第一夹具固设在该伸缩杆底部,第一转运气缸协同第二转运气缸能够将第一夹具在刀槽两侧进行往复转运。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运组件与第二夹具之间的双向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刀槽另一侧的第三转运气缸,第三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一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方向,该伸缩杆上固设有第四转运气缸,第四转运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所述第二夹具固设在该伸缩杆底部,第三转运气缸协同第四转运气缸能够将第二夹具在平台与热转印载体之间进行往复转运。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一侧设有可移动的活动块,用于调节所述进料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载体的冲压座;所述热压机构设于所述冲压座顶部,所述热压机构具有能够纵向移动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下降后,能够协同所述冲压座对载体及转印膜冲压。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位于转印膜进料端还设有储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及张紧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放卷机构具有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放料辊;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具有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夹送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配合热压机构,设置进料底座和裁切转运机构,进料底座能够对紧密排布有小型图标的转印膜进行进料导向及承载,协同裁切转运机构对转印膜进行裁切分段,并将分段后的转印膜转运至热压机构进行冲压热转印,各机构之间协同配合,构成自动化作业的机械结构,代替传统人工操作,这有助于解决人工成本高、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次品率较高等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裁切组件与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上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组合结构,在工作时,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能够在两侧对未裁切的转印膜末端进行同步夹持约束,方便裁切组件对转印膜进行精准裁切分段,第二夹具能够将位于末端分段后的转印膜转运至载体上,第一夹具能够作为送料驱动源,夹持其余转印膜继续向末端移动补位,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复位后能够重复进行上述裁切转运动作,实现周期性自动裁切转运送料,相较于传统热转印设备,增加了自动裁切转运功能,使得发热板的作业区域与进料端的转印膜错开布局,避免发热板在冲压过程中干涉邻近区域转印膜上的图标的现象出现,因此转印膜在涂印图标时不必预留空间,这能够大大提升转印膜涂印图标的数量,提升转印膜利用率,进而减少材料成本。
3.本发明在进料底座的进料槽上设有压杆,能够在第一夹具转运转印膜时,对前端的转印膜进行纵向压持约束,避免前端转印膜翘尾错位,从而保证送料稳定性,而压杆的位置可调,能够根据第一夹具的工作幅度及转印膜规格进行相应调整,使得结构更具灵活性。
4.本发明在进料底座的进料槽一侧设置活动块,通过调整活动块的位置,可以改变进料槽的宽度,这可以根据不同转印膜材料的宽度进行相应调整,使得进料槽两端能够始终保持对转印膜的两侧进行约束,协同压杆保证送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自动标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裁切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裁切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自动标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裁切转运机构运作流程的简易示意图。
图中标注:1、机架;11、工作台;12、机箱;13、冲压座;2、热压机构;21、发热板;22、冲压气缸;3、进料底座;31、进料槽;32、压杆;321、调节孔;33、活动块;34、旋钮;35、平台;36、导杆;4、刀槽;5、第一转运组件;51、第一转运气缸;52、第二转运气缸;53、第一吸盘;6、第二转运组件;61、第三转运气缸;62、第四转运气缸;63、第二吸盘;64、延伸杆;7、裁切组件;71、裁切气缸;72、刀座;73、刀片;8、转印膜;9、放卷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标签机,应用于条状转印膜的热转印加工,该条状转印膜上呈线性间隔涂印有多个图标,为充分利用转印膜空间,相邻图标之间紧密排布,如果采用传统热转印设备,发热板的冲压动作会同时压到多个图标,这会导致载体上印有多个图标,其中可能外围图案轮廓不完整,且载体一般只需要印制单个图标,所以传统热转印设备无法对该条状转印膜进行加工。需要说明的是,该转印膜的材质由胶片、油墨和胶水组成,该自动标签机还可针对市场上其他材质的主流转印标(如胶片+硅胶+胶水、TPU、布底+TPU等)进行加工作业。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标签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主要起承载支撑作用。机架1顶部设有水平的工作台11,机架1一侧设有机箱12,机箱12用于放置控制器、配电柜等部件,控制器能够控制各驱动部件,通过调整参数对各驱动部件的行程、启停状态等进行调整控制。工作台11上设有冲压座13,冲压座13顶部为水面端面,该水平端面用于放置待印制图标的载体,以及作为发热板的冲压支撑底座。本实施例中的载体为鞋垫,该鞋垫需要在后跟部区域印制图标,在作业时,将鞋垫后跟部区域放置在冲压座13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冲压座13还可以搭配定位工装结构进行使用,使得载体放置位置更加精准。
如图1所示,冲压座13上方设有热压机构2,热压机构2包括发热板21和冲压气缸22,冲压气缸22通过倒置的L型基座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冲压气缸22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作为发热板21的驱动源,冲压气缸22的伸缩杆竖直朝下设置,发热板21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装设在该伸缩杆底端,需要说明的是,发热板21可根据作业需求,进行拆卸更换,从而满足不同图案大小的热转印冲压需求。发热板21具体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配合温控模组对热转印的温度进行保持控制。作业时,冲压气缸22驱动发热板21下降,对位于下方的鞋垫及裁切后的转印膜进行冲压热转印。
该倒置L型基座在其底部前侧形成一个空间,用于其他部件的安装布置,这有助于紧密布置结构,使得设备结构紧凑,从而达到小巧灵活的效果。
冲压座13后侧设有进料底座3,进料底座3底部通过螺栓组件与工作台11连接固定,工作台11位于该连接处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设置有利于进料底座3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结合图2和图5,进料底座3为长方形板体结构,其左侧前端设有下沉式的进料槽31,进料槽31左右朝向,进料槽31主要用于转印膜8的进料输送导向。进料槽31前后两侧具有凸缘结构,能够对转印膜8的前后两侧边缘进行约束,避免转印膜8出现前后方向的错位偏移,从而影响转印膜8的移动轨迹。
进一步的,进料槽31前侧的凸缘结构由活动块33构成,活动块33内侧壁与进料槽31后侧凸缘结构的前侧壁平行设置,活动块33前侧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旋钮34,旋钮34后侧通过丝杆与调节块螺纹连接,该丝杆后侧末端与活动块33固定连接,调节块后侧端通过导向杆与进料底座连接固定,导向杆与丝杆均为水平前后设置,通过旋转该旋钮34,能够促使活动块33沿导向杆进行前后位移,能够使得进料槽31的前后宽度发生变化,从而对位于进料槽31内的转印膜8进行前后方向的约束,使得转印膜8能够稳定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进料槽31底面前端设有沉槽,导向杆位于该沉槽内,导向杆的高度不超过进料槽31底面高度,避免对转印膜8的输送造成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料槽31底部位于前后两侧还设有轨道槽,该轨道槽用于供转印膜8前后两端穿设,转印膜8在进料过程中,其前后两端沿该轨道槽路径进行移动,轨道槽能够对转印膜8起到较优的导向作用,并保证转印膜8前端能够保持平整状态,避免出现弯曲卷叠现象。
进一步的,进料槽31上设有水平前后朝向的压杆32,压杆32两端通过螺母与进料槽31前后两侧凸缘连接,该连接处具有水平左右朝向的条形孔,使得压杆32的左右位置能够进行调整。压杆32能够在转印膜8移动过程中,对前端的转印膜8进行纵向压持约束,避免前端转印膜8翘尾错位,从而保证送料稳定性,而压杆32的位置可调,能够根据转印膜8的后端转运幅度及转印膜8规格进行相应调整,使得结构更具灵活性。
进一步的,进料槽31左侧前端设有水平前后朝向的导杆36,导杆36主要起到支撑导向转印膜8的作用,其能够对位于进料槽31内的条状转印膜8的前侧进行支撑,使得转印膜8的位移更加顺畅。
进料底座3位于进料槽31右侧设有水平端面结构的平台35,平台35主要对转印膜8起到承载作用。
平台35上设有一个前后朝向的刀槽4,刀槽4为直线沉槽结构。
如图2所示,进料底座3后侧设有裁切转运机构,该裁切转运机构包括第一转运组件5、第二转运组件6和裁切组件7。
具体的,如图5所示,裁切组件7位于刀槽4后端,其底部与进料底座3连接固定。裁切组件7包括裁切气缸71,裁切气缸71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其伸缩杆水平朝前设置,该伸缩杆前端固定连接有刀座72,刀座72底部可拆卸装设有刀片73,刀片73纵向设置,其刀口位于前侧,并倾斜设置,使得刀口呈现朝前方下侧倾斜的姿态,刀片73与刀槽4对齐设置。在具体作业过程中,裁切气缸71驱动刀座72及刀片73周期性快速水平前后移动,刀片73在刀槽4内移动,能够对位于其前移路径上的转印膜8进行裁切。
刀槽4能够为刀片73提供作业空间,避免刀片73与平台35发生干涉,并使得刀片73能够对平贴于平台35上的转印膜8进行裁切。
刀片73与刀座72之间通过螺钉及螺纹孔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有助于刀片73的拆装更换,以及调整刀片73的安装角度,从而达到更优的裁切效果。
结合图2和图3,第一转运组件5位于刀槽4左侧,其通过支架与进料底座3连接固定,第一转运组件5包括第一转运气缸51,第一转运气缸51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其伸缩杆水平朝右设置,该伸缩杆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运气缸52,第二转运气缸52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其伸缩杆竖直朝下设置,该伸缩杆底端连接有第一夹具,该第一夹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吸盘53,第一吸盘53为竖直朝下设置的真空吸盘结构,其与外部真空泵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转运气缸51能够驱动第二转运气缸52及第一吸盘53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转运气缸52能够驱动第一吸盘53在纵向上往复移动,而第一吸盘53能够在下降后,对位于其下方的转印膜8进行压持固定或吸附,吸附后能够借助第一转运气缸51和第二转运气缸52进行上升、右移、下降等动作,即第一转运组件5能够实现对位于刀槽4左侧的转印膜8进行压持固定或将其转运至刀槽4右侧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运气缸51的行程可调,可以根据不同转印膜8的长度规格进行相应调整,使得转印膜8的送料行程得到精准控制。
结合图2和图4,第二转运组件6位于刀槽4右侧,其通过支架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具体通过螺栓组件及设于工作台11上的条形孔进行连接固定,这使得第二转运组件6的安装位置能够进行相应调整。第二转运组件6包括第三转运气缸61,第三转运气缸61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其伸缩杆水平朝前设置,该伸缩杆前侧端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运气缸62,第四转运气缸62与外部空压设备连接,其伸缩杆竖直朝下,该伸缩杆底端通过水平设置的延伸杆64连接有第二夹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夹具采用第二吸盘63,第二吸盘63具体为竖直朝下设置的真空吸盘,第二吸盘63与外部真空泵连接。其中,延伸杆64主要起到连接作用,其有助于延长第二吸盘63的前移距离,减轻第三转运气缸61的伸缩行程负担,也有助于更加灵活地调整第二吸盘63的安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吸盘63位于冲压座13的正后方,这使得第三转运气缸61和第四转运气缸62能够将第二吸盘63移动至冲压座13上的目标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转运气缸61能够驱动第四转运气缸62、延伸杆64及第二吸盘63进行前后往复移动,第四转运气缸62能够驱动延伸杆64及第二吸盘63进行纵向往复移动,而第二吸盘63能够在下降后,对位于其下方的转印膜8进行压持固定或吸附,吸附后能够借助第三转运气缸61和第四转运气缸62进行上升、前移、下降等动作,即第二转运组件6能够对位于刀槽4右侧的转印膜8进行压持固定,或将该转印膜8转运至处于冲压座13位置的鞋垫上。
第一吸盘53和第二吸盘63能够单独吸附转印膜8,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对位于刀槽4两侧连在一起的两个转印膜8进行同步压持固定,对裁切动作起到固定物料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气缸在伸缩杆与气缸本体之间设置有导轨结构,这有助于稳定伸缩杆在伸缩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伸缩杆伸长后,处于末端的吸盘结构出现晃动,导致转运位置出现偏差的现象。
结合图7,图中展示了转印膜8在裁切转运过程进行两次周期中形成的八个状态,为阐明裁切转运机构的部件具体活动,将第一吸盘53、第二吸盘63作业中6个工位点分别用a、b、c、d、e、f表示,其中a工位为位于靠近进料槽31一侧的进料底座3上;b工位位于a工位正上方;c工位位于b工位同一水平高度右侧,d工位位于c工位正下方的进料底座3上,e工位位于c工位同一水平高度前侧,f工位位于e工位正下方。进一步的,a、d工位分别位于刀槽4左右两侧,f工位为鞋垫后跟部印刷图标的目标位置。另外的,为了清楚展示转印膜8的移动变化,以条纹数量方式对不同转印膜8进行区分(定义转印膜从右到左升序排列),5个转印膜8组成一个作业周期。
为阐明裁切转运机构的运行过程,通过八个阶段对运作两个周期的过程进行说明:
阶段一:条状结构的转印膜8从进料槽31左侧进入,从右侧输出至平台35上,位于最右侧的第一转印膜右侧边缘对齐刀槽4,完成转印膜8的初始定位,形成状态一。
阶段二: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一转印膜,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一转印膜)上升,从a工位移动至b工位,第一转运气缸51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一转印膜)右移,从b工位移动至c工位,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吸附第一转印膜)下降,从c工位移动至d工位。随后第一吸盘53解除对第一转印膜的吸附,并受第一转运气缸51及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沿d-c-b-a路径复位,第一吸盘53随即对底部的第二转印膜进行吸附压持,这一过程中,第二吸盘63受第三转运气缸61及第四转运气缸62驱动沿f-e-c-d路径移动,第二吸盘63随即对底部的第一转印膜进行吸附压持,形成状态二。
此时,裁切气缸71驱动刀片73向前移动,对右侧末端的2个转印膜8(即第一转印膜及第二转印膜)之间的中心线区域进行裁断,位于刀槽4右侧d工位的第一转印膜被裁断。
阶段三: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a工位上升至b工位,同步的,第四转运气缸62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一转印膜)从d工位上升至c工位,形成状态三。
阶段四:第一转运气缸51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b工位右移到c工位,同步的,第三转运气缸61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一转印膜)从c工位前移至e工位,形成状态四。
阶段五: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c工位下降到d工位,同步的,第四转运气缸62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一转印膜)从e工位下降至f工位,形成状态五。
此时,第一转印膜被裁切后转运至目标位置,第二转印膜转运至刀槽4右侧,随后,第一吸盘53和第二吸盘63解除对第一转印膜和第二转印膜的吸附,第一吸盘53从d工位沿d-c-b-a的路径复位,第二吸盘63从f工位沿f-e-c-d的路径复位,两者同步复位,复位开始后,冲压气缸22驱动发热板21向下移动,对位于f工位的第一转印膜进行冲压热转印,复位结束后,第一吸盘53和第二吸盘63分别对第三转印膜及第二转印膜进行吸附压持在a工位和d工位处,裁切气缸71驱动刀片73进行第二次裁切动作,使得位于d工位处的第二转膜被裁断,至此完成第一个加工周期。
阶段六:第二个加工周期循环开始,与上述状态三的形成动作一致,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三转印膜)从a工位上升至b工位,同步的,第四转运气缸62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d工位上升至c工位,形成状态六。
阶段七:与上述状态四的形成动作一致,第一转运气缸51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三转印膜)从b工位右移到c工位,同步的,第三转运气缸61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c工位前移至e工位,形成状态七。
阶段八:与上述状态五的形成动作一致,第二转运气缸52驱动第一吸盘53(吸附第三转印膜)从c工位下降到d工位,同步的,第四转运气缸62驱动第二吸盘63(吸附第二转印膜)从e工位下降至f工位,形成状态八。
此时,第二转印膜被裁切后转运至目标位置,第三转印膜转运至刀槽4右侧,随后,第一吸盘53和第二吸盘63解除对第三转印膜和第二转印膜的吸附,第一吸盘53从d工位沿d-c-b-a的路径复位,第二吸盘63从f工位沿f-e-c-d的路径复位,两者同步复位,复位开始后,冲压气缸22驱动发热板21向下移动,对位于f工位的第二转印膜进行冲压热转印,复位结束后,第一吸盘53和第二吸盘63分别对第四转印膜及第三转印膜进行吸附压持在a工位和d工位处,裁切气缸71驱动刀片73进行第三次裁切动作,使得位于d工位处的第三转膜被裁断,至此完成第二个加工周期。以此类推,循环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每次热转印加工周期后,作业人员需要对鞋垫进行更换,将新的待转印鞋垫更替放置在冲压座13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自动标签机在进料底座3左侧还设置有储料装置,用于针对收卷状态的转印膜8的加工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放卷机构9及张紧调节机构。所述放卷机构9具有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放料辊;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具有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夹送辊。收卷状态的转印膜8架设在所述放料辊上,穿过夹送辊后进入进料槽31。这有助于减少进料端转印膜8的人为补给,减轻劳动强度。
其他实施例中,自动标签机在a、d、f工位及刀槽4区域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相应位置的物料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物料缺失或错位等异常情况,从而结合控制系统作出报警反馈。还可以通过视觉检测系统代替该传感器,丰富物料质量检测等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鞋垫等载体也可借助传送机构进行进料出料的转运,该传送机构具体可采用传送带与摆臂夹具的组合机构等,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并减少人为工作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自动标签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标签机包括:
热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放置热转印载体并对其进行热压;
进料底座,设置于所述热压机构一侧,用于转印膜的进料导向及承载,所述进料底座末端具有平台;
裁切转运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底座与热压机构之间,其包括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的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及裁切组件,所述裁切组件在第一转运组件和第二转运组件之间设有垂直于转印膜进料路径水平往复移动的刀具;
其中,所述第一转运组件、第二转运组件分别通过双向驱动装置连接有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能够进行相互垂直的n字形转运路径,第一夹具垂直于刀具移动路径步进式输送转印膜,刀具裁切过程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位于刀具两侧的转印膜进行纵向固位压持,所述第二夹具将裁切后的转印膜转运至热转印载体上,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转运路径相互交汇重叠,形成步进式循环送料裁切转运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底座位于平台前端设有水平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顶部靠近平台一侧处枢设有水平设置的压杆,所述压杆长度方向垂直于转印膜的进料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与进料底座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条形孔及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采用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竖直朝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位于刀具移动路径下方处设有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组件与第一夹具之间的双向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刀槽一侧的第一转运气缸,第一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且与转印膜的进料方向平行,其伸缩杆的伸缩行程可调,该伸缩杆上固设有第二转运气缸,所述第二转运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所述第一夹具固设在该伸缩杆底部,第一转运气缸协同第二转运气缸能够将第一夹具在刀槽两侧进行往复转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运组件与第二夹具之间的双向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刀槽另一侧的第三转运气缸,第三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一转运气缸的伸缩杆方向,该伸缩杆上固设有第四转运气缸,第四转运气缸的伸缩杆竖直朝下,所述第二夹具固设在该伸缩杆底部,第三转运气缸协同第四转运气缸能够将第二夹具在平台与热转印载体之间进行往复转运。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槽一侧设有可移动的活动块,用于调节所述进料槽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标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载体的冲压座;所述热压机构设于所述冲压座顶部,所述热压机构具有能够纵向移动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下降后,能够协同所述冲压座对载体及转印膜冲压。
CN202210076232.XA 2022-01-24 2022-01-24 自动标签机 Active CN114084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6232.XA CN114084722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动标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6232.XA CN114084722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动标签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722A CN114084722A (zh) 2022-02-25
CN114084722B true CN114084722B (zh) 2022-04-12

Family

ID=803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6232.XA Active CN114084722B (zh) 2022-01-24 2022-01-24 自动标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472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955A (ja) * 1994-07-15 1996-0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5801591B2 (ja) * 2011-04-11 2015-10-2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装置及び熱転写方法
CN208560933U (zh) * 2018-07-21 2019-03-01 东莞市唯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便的鞋垫热印机用自动上料机构
CN109160020B (zh) * 2018-07-21 2023-10-03 东莞市唯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鞋垫热印机
CN209813391U (zh) * 2019-03-25 2019-12-20 广州盛原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标签上下料机构及热转印装置
CN213010659U (zh) * 2020-06-10 2021-04-20 晋江市东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用自动印图放标签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4722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34395B2 (ja) パターンピースの自動裁断装置及び裁断方法
US4589335A (en) Stencil printing machine
JP2009276775A (ja) Acf貼り付け装置
KR101144328B1 (ko) 자동 테이프 부착장치
CN110149791A (zh) 一种屏蔽盖贴装机
CN114084722B (zh) 自动标签机
CN216682469U (zh) 标签裁切转运机构
CN110936712A (zh) 一种服饰包装袋的全自动烫金机
CN208020840U (zh) 一种薄膜自动裁剪机
CN112123930B (zh) 一种自动烫金机
CN212826944U (zh) 一种口罩的鼻梁条裁切输送机构
CN209816430U (zh) 一种智能自动双侧包缝设备
US4741233A (en) Cluster spreading and cutting system
CN111070791A (zh) 一种平底袋制袋机风琴料送料热封装置
CN108313415B (zh) 一种泡沫扎绸布包装设备及包装方法
CN110341299A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中的片料定位装置
CN115610078A (zh) 视觉定位型梭式丝网印刷机
US7412996B2 (en) Apparatus for hot applying strips or films on textile or non textile supports
CN211542845U (zh) 一种服饰包装袋的全自动烫金机
CN114715704A (zh) 纺织机用布料压花收卷系统
CN214115906U (zh) 贴袋机的垫布自动送料机构
CN218802939U (zh) 一种全自动封边机
CN219326009U (zh) 用于陶瓷餐具内侧面的贴标装置
CN219928182U (zh) 一种用于贴标机的运输流线和贴标机
CN216637153U (zh) 一种透气膜自动贴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