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8760A -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78760A CN114078760A CN202010819887.2A CN202010819887A CN114078760A CN 114078760 A CN114078760 A CN 114078760A CN 202010819887 A CN202010819887 A CN 202010819887A CN 114078760 A CN114078760 A CN 1140787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ielectric layer
- source drain
- forming
- hard ma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681 coes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906 cristoba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682 stishov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905 tridy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4541 S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7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Si+]#[C-]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29910010271 silicon carb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312 dry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1 S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17 pol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JBRZTFJDHDCESZ-UHFFFAOYSA-N AsGa Chemical compound [As]#[Ga] JBRZTFJDHDCES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2 B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ZNSFCLAULLKQX-UHFFFAOYSA-N Bor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B PZNSFCLAULLK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18 Gallium arsen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530 Gallium indium arsen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577 Silicon-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KXNLCSXBJCPWGL-UHFFFAOYSA-N [Ga].[As].[In] Chemical compound [Ga].[As].[In] KXNLCSXBJCPWG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BYFGZMCJNACEKR-UHFFFAOYSA-N aluminium(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Al]O[Al] BYFGZMCJNACEK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129 HfSi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491 TaAl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166 Ta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00 TaS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038 T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041 TiAl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037 TiAl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ZrO2 Inorganic materials O=[Zr]=O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81 amorphous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CJNBYAVZURUTKZ-UHFFFAOYSA-N hafnium(IV)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Hf]=O CJNBYAVZURUTK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9 wet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31—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75—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interconnection or wiring or contact manufacturing related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88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including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基底上有栅极结构,栅极结构两侧基底内有源漏掺杂层,基底上有第一介质层,覆盖栅极结构顶部,第一介质层顶部有硬掩膜材料层,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刻蚀栅极结构两侧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器件单元区交界处和栅极结构上方的作为硬掩膜层;以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一介质层,形成露出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在开口露出的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在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覆盖硬掩膜层侧壁;形成贯穿第二介质层且与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相邻器件单元区的顶部源漏插塞通过硬掩膜层相隔离。本发明通过硬掩膜层提高顶部源漏插塞与底部源漏插塞的对准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集成度,降低成本,元器件的关键尺寸不断变小,集成电路内部的电路密度越来越大,这种发展使得晶圆表面无法提供足够的面积来制作所需要的互连线。
为了满足关键尺寸缩小过后的互连线所需,目前不同金属层或者金属层与基底的导通是通过互连结构实现的。互连结构包括互连线和形成于接触开口内的接触孔插塞。接触孔插塞与半导体器件相连接,互连线实现接触孔插塞之间的连接,从而构成电路。晶体管结构内的接触孔插塞包括位于栅极结构表面的栅极接触孔插塞,用于实现栅极结构与外部电路的连接,还包括位于源漏掺杂层表面的源漏接触孔插塞,用于实现源漏掺杂层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目前,为实现晶体管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引入了有源栅极接触孔插塞(ContactOver Active Gate,COAG)工艺。与传统的栅极接触孔插塞位于隔离区域的栅极结构上方相比,COAG工艺能够把栅极接触孔插塞做到有源区(Active Area,AA)的栅极结构上方,从而进一步节省芯片的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提高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有源漏掺杂层,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基底上形成有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介质层顶部形成有硬掩膜材料层,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刻蚀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作为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在所述器件单元区的所述第一介质层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在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部;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栅极结构,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器件单元区的排列方向相同;源漏掺杂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基底上,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且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第一介质层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硬掩膜层,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顶部,所述硬掩膜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以及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部;底部源漏插塞,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顶部源漏插塞,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案中,刻蚀器件单元区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作为硬掩膜层,并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器件单元区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在开口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后,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覆盖所述硬掩膜层侧壁的第二介质层,接着在所述第二介质层内形成电连接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源漏插塞,且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其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的制程通常包括刻蚀第二介质层以形成源漏接触孔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开口后,保留所述硬掩膜层,使得所述硬掩膜层能够在形成接触孔的过程中起到刻蚀掩膜的作用,即在形成源漏接触孔的过程中实现自对准,这有利于提高所述源漏接触孔的位置精确度,从而提高了顶部源漏插塞与相对应的底部源漏插塞的对准精度,相应减少了相邻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发生桥接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是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15是本发明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的仍有待提高。现结合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分析半导体结构性能有待提高的原因。
图1至图4是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提供基底,包括衬底10以及位于衬底10上多个分立的鳍部12,所述鳍部12露出的衬底10上形成隔离层11,所述隔离层11覆盖鳍部12的部分侧壁,所述隔离层11上形成有横跨所述鳍部12的栅极结构(图未示),所述栅极结构覆盖所述鳍部12的部分顶壁和部分侧壁,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鳍部12中形成有源漏掺杂层14,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隔离层11上形成有第一介质层13,所述第一介质层13覆盖所述源漏掺杂层14,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即与鳍部12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Ⅰ。
参考图2,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3,保留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3,在所述源漏掺杂层14的顶部的第一介质层13中形成底部源漏插塞15,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5的顶部与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3的顶部齐平。
参考图3,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5和所述第一介质层13的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16。
参考图4,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16且电连接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5的顶部源漏插塞17。
具体地,形成顶部源漏插塞17的步骤包括:刻蚀所述第二介质层16,形成露出底部源漏插塞15的接触孔;在所述接触孔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17。
经研究发现,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相邻鳍部12的间距也越来越小,因此,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Ⅰ的源漏掺杂层14的间距相应不断缩小,相应的,在刻蚀所述第二介质层16形成接触孔的过程中,套刻偏差(overlay shift)对接触孔的位置精度影响较大,从而容易导致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7与相对应的底部源漏插塞15不能完全对准的问题(如图4中虚线圈所示),这相应增大了相邻器件单元区Ⅰ中的顶部源漏插塞17发生桥接的概率,上述两方面均容易导致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有源漏掺杂层,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基底上形成有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介质层顶部形成有硬掩膜材料层,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刻蚀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作为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在所述器件单元区的所述第一介质层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在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部;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案中,刻蚀器件单元区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作为硬掩膜层,并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器件单元区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在开口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后,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覆盖所述硬掩膜层侧壁的第二介质层,接着在所述第二介质层内形成电连接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源漏插塞,且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其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的制程通常包括刻蚀第二介质层以形成源漏接触孔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开口后,保留所述硬掩膜层,使得所述硬掩膜层能够在形成接触孔的过程中起到刻蚀掩膜的作用,即在形成源漏接触孔的过程中实现自对准,这有利于提高所述源漏接触孔的位置精确度,从而提高了顶部源漏插塞与相对应的底部源漏插塞的对准精度,相应减少了相邻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发生桥接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5至图15是本发明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5至图6,提供基底100,所述基底100上形成有栅极结构107,所述栅极结构107两侧的基底100内形成有源漏掺杂层109,所述栅极结构107露出的基底100上形成有第一介质层124(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介质层124覆盖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所述第一介质层124顶部形成有硬掩膜材料层111,沿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所述基底100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Ⅰ。
其中,图5包括图5(a)和图5(b),图5(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5(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图6包括图6(a)和图6(b),图6(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6(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
所述基底用于为后续工艺制程提供工艺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用于形成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所述基底包括衬底100以及凸出于衬底100的鳍部102。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基底用于形成平面型场效应晶体管时,基底相应为平面型衬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鳍部102的材料与所述衬底100的材料相同,均为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衬底的材料还可以为锗、碳化硅、砷化镓或镓化铟,所述衬底还能够为绝缘体上的硅衬底或者绝缘体上的锗衬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鳍部102后,在所述鳍部102露出的衬底100上形成隔离层101,所述隔离层101覆盖鳍部102的侧壁。
所述隔离层101用于隔离相邻器件。所述隔离层101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101的材料为氧化硅。
在器件工作时,所述栅极结构107用于控制导电沟道的开启或关断。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位于衬底100上,所述栅极结构107横跨鳍部102且覆盖鳍部102的部分顶面和部分侧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为金属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107包括高k栅介质层106、位于高k栅介质层106上的功函数层104、以及位于功函数层104上的栅电极层105。
所述高k栅介质层106的材料为高k介质材料,其中,高k介质材料是指相对介电常数大于氧化硅相对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具体地,所述高k栅介质层106的材料可以选自HfO2、ZrO2、HfSiO、HfSiON、HfTaO、HfTiO、HfZrO或Al2O3等。
所述功函数层104用于调节所形成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当形成PMOS晶体管时,所述功函数层104为P型功函数层,P型功函数层的材料包括TiN、TaN、TaSiN、TaAlN和TiAlN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形成NMOS晶体管时,所述功函数层104为N型功函数层,N型功函数层的材料包括TiAl、Mo、MoN、AlN和TiAlC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栅电极层105用于将栅极结构107的电性引出。本实施例中,栅电极层105的材料为Al、Cu、Ag、Au、Pt、Ni、Ti或W。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位于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鳍部102中。
具体地,相邻的栅极结构107共用一个源漏掺杂层109。
当形成NMOS晶体管时,所述源漏掺杂层109包括掺杂有N型离子的应力层,所述应力层的材料为Si或SiC,所述应力层为NMOS晶体管的沟道区提供拉应力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NMOS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其中,所述N型离子为P离子、As离子或Sb离子;当形成PMOS晶体管时,所述源漏掺杂层109包括掺杂有P型离子的应力层,所述应力层的材料为Si或SiGe,所述应力层为PMOS晶体管的沟道区提供压应力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PMOS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其中,所述P型离子为B离子、Ga离子或In离子。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的侧壁上还形成有侧墙103。
侧墙103用于定义源漏掺杂层109的形成区域,侧墙103还用于保护栅极结构107的侧壁。所述侧墙103可以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所述侧墙103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碳氮化硅、碳氮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硼和碳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墙103为单层结构,所述侧墙103的材料为氮化硅。
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用于隔离相邻器件。
后续还在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上方的第一介质层124中形成与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相接触的底部源漏插塞,第一介质层124相应还用于实现底部源漏插塞之间的电隔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24为层间介质层(Inter Layer Dielectric,ILD)。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为绝缘材料,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碳氧化硅、碳氮化硅和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为氧化硅。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栅极结构107采用后形成高k栅介质层后形成栅电极层(highk last metal gate last)的工艺形成,因此,在形成栅极结构107和源漏掺杂层109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底上形成伪栅结构(图未示)。
所述伪栅结构为栅极结构107占据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伪栅结构的材料为无定形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伪栅结构的材料为多晶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伪栅结构的材料还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碳化硅、碳氮化硅、碳氮氧化硅或非晶碳。
相应的,在所述述伪栅结构的侧壁形成所述侧墙103;形成所述侧墙103后,在所述伪栅结构两侧的基底中形成源漏掺杂层109。
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之后,在形成所述栅极结构107之前,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伪栅结构露出的基底上形成第一子介质层108,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覆盖所述伪栅结构的侧壁。
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用于作为第一介质层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用于隔离相邻器件。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后,去除所述伪栅结构,并在所述伪栅结构的位置处形成栅极结构107。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栅极结构107后,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和栅极结构107的第二子介质层110,所述第二子介质层110和第一子介质层108构成第一介质层124。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形成有栅极盖帽层132。具体地,所述第一介质层124覆盖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
为了节省芯片的面积,所述形成方法引入了有源栅极接触孔插塞(Contact OverActive Gate,COAG)工艺,从而后续将栅极插塞形成至有源区(Active Area,AA)的栅极结构107上方。
后续在源漏掺杂层109上方的第二介质层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用于对栅极结构107顶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在后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的过程中,降低栅极结构107受损、以及顶部源漏插塞与栅极结构107发生短接的概率。
栅极盖帽层132选用与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以及后续形成的第二介质层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从而有利于保证栅极盖帽层132能够对栅极结构107起到保护的作用。
栅极盖帽层132的材料包括SiC、SiCO、SiN和SiCN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栅极盖帽层132的材料为SiN。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栅极结构107采用后形成高k栅介质层后形成栅电极层(highk last metal gate last)的工艺形成,因此,所述第一子介质层108覆盖所述栅极结构107和栅极盖帽层132的侧壁。
具体地,在第一子介质层108中形成栅极结构107后,回刻蚀部分厚度的栅极结构107;回刻蚀部分厚度的栅极结构107后,在第一子介质层108和剩余栅极结构107围成的区域中形成栅极盖帽层132。
其中,形成栅极盖帽层132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的沉积栅极盖帽材料层的步骤、以及对栅极盖帽材料层进行平坦化处理(例如:化学机械研磨工艺)的步骤。
相应的,侧墙103覆盖栅极结构107和栅极盖帽层132的侧壁。
继续参考图6,在形成第一介质层124后,形成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硬掩膜材料层111。
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为后续形成图形化的硬掩膜层做准备。其中,所述硬掩膜层用于作为后续刻蚀器件单元区Ⅰ中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24时的刻蚀掩膜。
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选用与栅极盖帽层132、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以及后续的第二介质层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且后续形成源漏接触孔或栅极接触孔时的刻蚀工艺对所述掩膜层的材料的刻蚀速率低。
而且,后续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之后,形成第二介质层之前,还会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形成源漏盖帽层,因此,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还选用与源漏盖帽层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从而在后续刻蚀源漏盖帽层以形成源漏接触孔的过程中,降低对所述硬掩膜层的损伤。
因此,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材料为Al2O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厚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如果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厚度过小,容易导致后续形成的硬掩膜层厚度过小,从而在后续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一介质层124的过程中,达不到需要的刻蚀效果,同时,也会在后续以所述硬掩膜层为阻挡层刻蚀第二介质层的过程中,达不到需要的阻挡效果,从而影响半导体的电学性能。如果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厚度过大,易造成半导体器件内的寄生电容过大,同时,也会导致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过大,从而造成材料浪费。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厚度为5纳米至20纳米。
参考图7,图7包括图7(a)和图7(b),图7(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7(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刻蚀所述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硬掩膜材料层111,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Ⅰ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111作为硬掩膜层123。
后续在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24中形成露出源漏掺杂层109顶部的开口,所述硬掩膜层123作为形成所述开口的刻蚀掩膜。
本实施例中,采用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具有各向异性刻蚀的特性,从而有利于精确控制所述硬掩膜层123的尺寸和侧壁形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上已形成有栅极盖帽层132,因此,从而减小了硬掩膜层123的形成对栅极结构107的影响。
作为一种示例,为了增大形成图形化所述硬掩膜材料层111的工艺窗口,与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硬掩膜层123还露出位于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两侧且位于栅极结构107部分顶部上方的第一介质层124。
继续参考图7,以所述硬掩膜层123为掩膜,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24,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24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109顶部的开口112。
所述开口112为后续形成底部源漏插塞和源漏盖帽层提供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采用干法刻蚀工艺(例如为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刻蚀源漏掺杂层109上方的第一介质层124。干法刻蚀工艺具有各向异性刻蚀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对所述开口112的剖面控制性,提高所述开口的形貌质量。
具体地,在刻蚀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过程中,以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作为刻蚀停止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上已形成有栅极盖帽层132,因此,与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开口112还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两侧的部分栅极盖帽层132,从而增大所述开口112的顶部开口尺寸,这不仅增大了形成所述开口112的工艺窗口,便于后续膜层在所述开口112中的形成。
参考图8,图8包括图8(a)和图8(b),图8(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8(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在所述开口112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113,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
底部源漏插塞113与源漏掺杂层109相接触,用于使源漏掺杂层109与外部电路或其他互连结构之间实现电连接。
其中,后续在底部源漏插塞113上形成与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顶部源漏插塞与源漏掺杂层109之间通过底部源漏插塞113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
其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用于为后续在底部源漏插塞113顶部形成源漏盖帽层提供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底部源漏插塞113的材料为铜。铜的电阻率较低,有利于改善后段RC的信号延迟,提高芯片的处理速度,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底部源漏插塞113的电阻,相应降低了功耗。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源漏插塞的材料还可以为钨或钴等导电材料。
具体地,形成底部源漏插塞113的步骤包括:通过依次进行的沉积工艺和平坦化工艺,在所述开口112中形成初始插塞,初始插塞的顶面与所述硬掩膜层123的顶面相齐平;回刻蚀部分厚度的初始插塞,使剩余初始插塞的顶部低于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113。
本实施例中,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回刻蚀部分厚度的初始插塞。
继续参考图8,在所述源漏掺杂层109顶部形成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之后,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形成源漏盖帽层115,所述源漏盖帽层115的顶部和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相齐平。
后续在有源区(Active Area,AA)的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形成栅极插塞,源漏盖帽层115位于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面,用于在形成栅极插塞的过程中,对底部源漏插塞113起到保护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底部源漏插塞113受损、以及栅极插塞与底部源漏插塞113发生短接的概率。
所述源漏盖帽层115选用与栅极盖帽层132、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以及后续形成的第二介质层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从而有利于保证源漏盖帽层115能够对底部源漏插塞113起到保护的作用。
而且,在后续形成顶部源漏插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刻蚀第二介质层,还需刻蚀所述源漏盖帽层115,因此,所述源漏盖帽层115的材料为能够被刻蚀的材料。
此外,后续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的过程中,需以所述硬掩膜层123为掩膜,依次刻蚀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源漏盖帽层115,因此,所述源漏盖帽层115的材料选取为:刻蚀所述源漏盖帽层115时,所述源漏盖帽层115和硬掩膜层的材料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漏盖帽层115材料包括SiO2、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源漏盖帽层115材料为SiC。
具体地,形成所述源漏盖帽层115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上形成源漏盖帽材料层(图未示);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还覆盖所述硬掩膜层123顶部;以所述硬掩膜层123顶部,对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进行平坦化处理;在所述平坦化处理后,回刻蚀剩余的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直至露出所述栅极盖帽层132,剩余的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作为源漏盖帽层115。
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栅极盖帽层132之后,形成源漏盖帽层115,从而在形成源漏盖帽层115的过程中,使得栅极盖帽层132能够用于定义回刻蚀工艺的停止位置。
而且,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上方形成硬掩膜层123,因此,通过先形成栅极盖帽层132,有利于降低形成栅极盖帽层132的工艺复杂度。
本实施例中,采用沉积工艺(例如: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相结合的刻蚀工艺,回刻蚀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
结合参考图9至图10,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117,所述第二介质层117覆盖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侧壁。
其中,图9(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9(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图10(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0(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
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用于实现后续的栅极插塞和顶部源漏插塞之间的电隔离。
因此,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材料为介电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后续在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内形成电连接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源漏插塞,且形成顶部源漏插塞的制程通常包括刻蚀第二介质层117的步骤,在刻蚀第二介质层117的过程中,以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侧壁为横向刻蚀停止位置,因此,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不宜过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材料选取为: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形成第二介质层117的步骤包括:如图9所示,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顶部形成介质材料层116,所述介质材料层116覆盖所述硬掩膜层123的顶部;如图10所示,以所述硬掩膜层123的顶部作为停止位置,对所述介质材料层116进行平坦化处理,剩余的介质材料层116作为第二介质层117。
硬掩膜层123的硬度较高,通过以所述硬掩膜层123的顶部作为停止位置,有利于提高第二介质层117的顶面平坦度。
本实施例中,采用沉积工艺(例如: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介质材料层116。
本实施例中,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对所述介质材料层116进行平坦化处理。
结合参考图11至图13,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120,沿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通过所述硬掩膜层123相隔离。
其中,图11(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1(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延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图12(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2(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延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图13(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3(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延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
顶部源漏插塞120与底部源漏插塞113构成源漏插塞,从而实现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与其他互连结构或外部电路的电连接。
具体地,以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作为横向,形成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的步骤包括:如图11所示,以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侧壁为横向刻蚀停止位置,刻蚀所述硬掩膜层123两侧的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形成露出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源漏接触孔118;如图12所示,在所述源漏接触孔118中填充导电材料层119,所述导电材料层119还覆盖所述第二介质层117顶部;如图13所示,以所述硬掩膜层123的顶部作为停止位置,对所述导电材料层119进行平坦化处理,所述源漏接触孔118中的剩余导电材料层119作为顶部源漏插塞120。
具体地,所述源漏接触孔118为形成顶部源漏插120提供空间位置。
其中,硬掩膜层123用于作为刻蚀第一介质层124以形成开口的掩膜,且在形成开口后,保留所述硬掩膜层123,使所述硬掩膜层123能够在形成源漏接触孔118的过程中定义横向刻蚀停止位置,从而提高了顶部源漏插塞120与相对应的底部源漏插塞113的对准精度、降低了相邻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发生桥接的概率,进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
而且,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形成有硬掩膜层123,在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保护作用下,能够进一步降低顶部源漏插塞120与栅极结构107发生短接的概率。
此外,在与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顶部源漏插塞120通过硬掩膜层123相隔离,从而进一步降低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顶部源漏插塞120发生短接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上还形成有源漏盖帽层115,因此,在形成源漏接触孔118的过程中,还刻蚀源漏盖帽层115。相应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还贯穿所述源漏盖帽层115。
本实施例中,使用干法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硬掩膜层123两侧的所述第二介质层117。
具体地,所述干法刻蚀处理的工艺为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
其中,所述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其纵向刻蚀速率远远大于横向刻蚀速率,能够获得相当准确的图形转换,对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侧壁的损伤比较小。
本实施例中,刻蚀所述硬掩膜层123两侧的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步骤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具体地,所述刻蚀选择比指的是在所述干法刻蚀工艺条件下,第二介质层117与硬掩膜层123之间相对刻蚀速率快慢。本实施例中,在干法刻蚀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过程中,只需刻蚀掉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即可,所述硬掩膜层123需要得到保留。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本实施例中,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进行所述平坦化处理,有利于提高顶部源漏插塞120顶面的平坦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的材料为铜。铜的电阻率较低,有利于改善后段RC的信号延迟,提高芯片的处理速度,同时还有利于降低顶部源漏插塞120的电阻,相应降低了功耗。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源漏插塞的材料还可以为钨或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形成贯穿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的硬掩膜层123、第一介质层124和栅极盖帽层132的栅极插塞(图未示),所述栅极插塞与栅极结构107相接触。
栅极插塞用于实现栅极结构107与外部电路或其他互连结构之间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栅极插塞形成于有源区的栅极结构107上方,也就是说,栅极插塞为有源栅极接触孔插塞(Contact Over Active Gate,COAG),与栅极插塞与位于隔离区的栅极结构相接触的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省去了栅极结构107位于隔离区的部分,有利于节省芯片的面积,实现芯片尺寸的进一步缩小。
具体地,形成栅极插塞的步骤包括:刻蚀位于栅极结构107上方的硬掩膜层123、第一介质层124,形成暴露出栅极结构107的栅极接触孔(图未示);形成填充于栅极接触孔内的栅极插塞。
对所述栅极插塞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4至图15,形成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后,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及所述硬掩膜层123顶部形成第三介质层121;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在所述第三介质层121中形成金属互连层122,所述金属互连层122与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相互电连接。
其中,图14(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4(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图15(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5(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金属互连层122作为第一金属互连层(即M1 layer)。
对所述金属互连层122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参考图13,示出了本发明半导体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a)是沿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且在源漏掺杂层109顶部位置处的剖面图,图13(b)是与栅极结构107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栅极结构107顶部位置处的剖视图。
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Ⅰ;栅极结构107,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器件单元区Ⅰ的排列方向相同;源漏掺杂层109,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两侧的基底内;第一介质层124,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露出的基底上,所述第一介质层124覆盖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且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24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硬掩膜层123,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124顶部,所述硬掩膜层123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以及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底部源漏插塞113,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4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第二介质层117,位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所述第二介质层117覆盖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侧壁;顶部源漏插塞120,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沿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通过所述硬掩膜层123相隔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为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所述基底包括衬底100以及凸出于衬底100的鳍部102。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半导体结构为平面型场效应晶体管时,基底相应为平面型衬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鳍部102的材料与所述衬底100的材料相同,均为硅。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衬底的材料还可以为锗、碳化硅、砷化镓或镓化铟,所述衬底还能够为绝缘体上的硅衬底或者绝缘体上的锗衬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隔离层101,位于鳍部102露出的衬底100上,所述隔离层101覆盖鳍部102的侧壁。所述隔离层101用于隔离相邻器件。所述隔离层101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101的材料为氧化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位于衬底100上,所述栅极结构107横跨鳍部102且覆盖鳍部102的部分顶面和部分侧壁。本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为金属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107包括高k栅介质层106、位于高k栅介质层106上的功函数层104、以及位于功函数层104上的栅电极层105。
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侧墙103,位于栅极结构107的侧壁上。侧墙103还用于保护栅极结构107的侧壁。所述侧墙103可以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所述侧墙103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碳氮化硅、碳氮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硼和碳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墙103为单层结构,所述侧墙103的材料为氮化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栅极盖帽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具体地,所述第一介质层124覆盖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
为了节省芯片的面积,在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引入了有源栅极接触孔插塞(Contact Over Active Gate,COAG)工艺,从而后续将栅极插塞形成至有源区(ActiveArea,AA)的栅极结构107上方。
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120,所述栅极盖帽层132用于对栅极结构107顶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在形成顶部源漏插塞120的过程中,降低栅极结构107受损、以及顶部源漏插塞120与栅极结构107发生短接的概率。
栅极盖帽层132选用与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以及第二介质层117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从而有利于保证栅极盖帽层132能够对栅极结构107起到保护的作用。
栅极盖帽层132的材料包括SiC、SiCO、SiN和SiCN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中,栅极盖帽层132的材料为SiN。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位于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鳍部102中。具体地,相邻的栅极结构107共用一个源漏掺杂层109。
当形成NMOS晶体管时,所述源漏掺杂层109包括掺杂有N型离子的应力层,所述应力层的材料为Si或SiC,所述N型离子为P离子、As离子或Sb离子;当形成PMOS晶体管时,所述源漏掺杂层109包括掺杂有P型离子的应力层,所述应力层的材料为Si或SiGe,所述P型离子为B离子、Ga离子或In离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源漏盖帽层115,位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与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之间。
有源区(Active Area,AA)的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通常形成有栅极插塞,源漏盖帽层115位于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面,用于在形成栅极插塞的过程中,对底部源漏插塞113起到保护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底部源漏插塞113受损、以及栅极插塞与底部源漏插塞113发生短接的概率。
所述源漏盖帽层115选用与栅极盖帽层132、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以及第二介质层117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从而有利于保证源漏盖帽层115能够对底部源漏插塞113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源漏盖帽层115材料包括SiO2、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源漏盖帽层115材料为SiC。
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用于隔离相邻器件。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层124为层间介质层(Inter Layer Dielectric,ILD)。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为绝缘材料,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碳氧化硅、碳氮化硅和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材料为氧化硅。
所述硬掩膜层123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以及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
在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中,所述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24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硬掩膜层123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以及所述器件单元区Ⅰ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其中,在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以所述硬掩膜层123为掩膜,刻蚀栅极结构107两侧的第一介质层124,从而露出源漏掺杂层109的顶部。
而且,形成顶部源漏插塞120的制程通常包括刻蚀第二介质层117,以形成露出底部源漏插塞113的源漏接触孔的步骤,在形成源漏接触孔的过程中,硬掩膜层123能够定义横向的刻蚀停止位置,从而提高了顶部源漏插塞120与相对应的底部源漏插塞113的对准精度,相应降低了相邻器件单元区Ⅰ中的顶部源漏插塞120发生桥接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其中,所述横向指的是所述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
此外,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形成有硬掩膜层123,在所述硬掩膜层123的保护作用下,能够进一步降低顶部源漏插塞120与栅极结构107发生短接的概率。
再次,在与栅极结构10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顶部源漏插塞120通过硬掩膜层123相隔离,从而进一步降低栅极结构107两侧的顶部源漏插塞120发生短接的概率。
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如果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过大,则易造成半导体器件内的寄生电容过大,同时,也会导致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过大,从而造成材料浪费;如果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过小,则在后续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一介质层的过程中,达不到需要的刻蚀效果,同时,也会在后续以所述硬掩膜层为阻挡层刻蚀第二介质层的过程中,达不到需要的阻挡效果,从而影响半导体的电学性能。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20纳米。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在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内形成电连接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源漏插塞120,且形成顶部源漏插塞120的制程通常包括以所述硬掩膜层123为掩膜刻蚀第二介质层117的步骤,因此,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不宜过小。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材料满足:所述第二介质层117和硬掩膜层123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所述硬掩膜层123选用与栅极盖帽层132、侧墙103、第一介质层124、第二介质层117以及源漏盖帽层115具有刻蚀选择性的材料,降低对所述硬掩膜层123的损伤。
因此,所述硬掩膜层123的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硬掩膜层123的材料为Al2O3。
底部源漏插塞113与源漏掺杂层109相接触,用于使源漏掺杂层109与外部电路或其他互连结构之间实现电连接。
其中,顶部源漏插塞120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117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相接触,顶部源漏插塞120与源漏掺杂层109之间通过底部源漏插塞113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其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24的顶部,用于为源漏盖帽层115的形成提供空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低于栅极盖帽层132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底部源漏插塞113的材料为铜。铜的电阻率较低,有利于改善后段RC的信号延迟,提高芯片的处理速度,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底部源漏插塞113的电阻,相应降低了功耗。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部源漏插塞的材料还可以为钨或钴等导电材料。
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用于实现栅极插塞和顶部源漏插塞120之间的电隔离,同时也用于隔离相邻器件。因此,所述第二介质层117的材料为介电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117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顶部源漏插塞120与底部源漏插塞113构成源漏插塞,从而实现所述源漏掺杂层109与其他互连结构或外部电路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113的顶部还形成有源漏盖帽层115,因此,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还贯穿所述源漏盖帽层115。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源漏插塞120的材料为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源漏插塞的材料还可以为钨或钴。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栅极插塞(图未示),位于所述栅极结构107的顶部上方。具体地,所述栅极插塞贯穿所述栅极结构107顶部上方的硬掩膜层123和第一介质层124。
所述栅极插塞与栅极结构107相接触。栅极插塞用于实现栅极结构107与外部电路或其他互连结构之间的电连接。对所述栅极插塞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半导体结构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形成方法所形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成方法所形成。对本实施例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具体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有源漏掺杂层,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基底上形成有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介质层顶部形成有硬掩膜材料层,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
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刻蚀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硬掩膜材料层,保留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的硬掩膜材料层作为硬掩膜层;
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第一介质层,在所述器件单元区的所述第一介质层中形成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部;
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
形成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的顶部源漏插塞,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形成有栅极盖帽层;
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盖帽层的顶部;
在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的步骤中,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顶部低于所述栅极盖帽层的顶部;
在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形成底部源漏插塞之后,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源漏盖帽层,所述源漏盖帽层的顶部和栅极盖帽层的顶部相齐平;
形成所述顶部源漏插塞的步骤中,所述顶部源漏插塞还贯穿所述源漏盖帽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源漏盖帽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上形成源漏盖帽材料层,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还覆盖所述硬掩膜层顶部;
以所述硬掩膜层顶部,对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所述平坦化处理后,回刻蚀剩余的所述源漏盖帽材料层,形成源漏盖帽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盖帽层的材料和硬掩膜层的材料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作为横向,形成所述顶部源漏插塞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以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为横向刻蚀停止位置,刻蚀所述硬掩膜层露出的所述第二介质层,形成露出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的源漏接触孔;
在所述源漏接触孔中填充导电材料层;
以所述硬掩膜层顶部作为停止位置,对所述导电材料层进行平坦化处理,所述源漏接触孔中的剩余导电材料作为顶部源漏插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刻蚀所述硬掩膜层露出的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步骤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和硬掩膜层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5: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刻蚀所述硬掩膜层露出的所述第二介质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栅极结构、源漏掺杂层和第一介质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底上形成伪栅结构;
在所述伪栅结构两侧的基底中形成源漏掺杂层;
形成所述源漏掺杂层后,在所述伪栅结构露出的基底上形成第一子介质层,所述第一子介质层覆盖所述伪栅结构的侧壁;
形成所述第一子介质层后,去除所述伪栅结构,并在所述伪栅结构的位置处形成栅极结构;
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子介质层和栅极结构的第二子介质层,所述第二子介质层和第一子介质层构成第一介质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第二介质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形成介质材料层,所述介质材料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顶部;
以所述硬掩膜层顶部作为停止位置,对所述介质材料层进行平坦化处理,剩余的介质材料层作为第二介质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材料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20纳米。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盖帽层的材料包括SiO2、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材料层的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多个相邻的器件单元区;
栅极结构,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器件单元区的排列方向相同;
源漏掺杂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
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露出的基底上,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且在所述器件单元区中,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第一介质层露出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
硬掩膜层,覆盖所述第一介质层顶部,所述硬掩膜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顶部上方、以及所述器件单元区交界处的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部;
底部源漏插塞,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露出的所述源漏掺杂层顶部;
第二介质层,位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顶部,所述第二介质层覆盖所述硬掩膜层的侧壁;
顶部源漏插塞,贯穿所述第二介质层且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相接触,沿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邻所述器件单元区中的所述顶部源漏插塞通过所述硬掩膜层相隔离。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
栅极盖帽层,位于所述栅极结构的顶部;
源漏盖帽层,位于所述底部源漏插塞与所述第二介质层之间;
所述顶部源漏插塞还贯穿所述源漏盖帽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盖帽层的材料包括SiO2、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20纳米。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的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SiCN、AlN和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材料包括SiO2、SiN、SiON、SiOC、SiOCH、SiC和SiCN中的一种或多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19887.2A CN114078760B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19887.2A CN114078760B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8760A true CN114078760A (zh) | 2022-02-22 |
CN114078760B CN114078760B (zh) | 2024-03-22 |
Family
ID=8027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19887.2A Active CN114078760B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78760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1737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CN108321089A (zh) * | 2017-01-17 | 2018-07-24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US20180301542A1 (en) * | 2017-06-15 | 2018-10-18 |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US20190103312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CN109599339A (zh) * | 2017-09-29 | 2019-04-09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US10707325B1 (en) * | 2019-05-29 | 2020-07-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devices with robust gate isolation |
-
2020
- 2020-08-14 CN CN202010819887.2A patent/CN1140787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1737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CN108321089A (zh) * | 2017-01-17 | 2018-07-24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US20180301542A1 (en) * | 2017-06-15 | 2018-10-18 |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US20190103312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CN109599339A (zh) * | 2017-09-29 | 2019-04-09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US10707325B1 (en) * | 2019-05-29 | 2020-07-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devices with robust gate isol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8760B (zh) | 2024-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63341B2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 |
US9773885B2 (en) | Self aligned gate shape preventing void formation | |
CN111863711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US20220352069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ource/drain via | |
CN113809007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1554578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US11456304B2 (e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230223452A1 (e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4823894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5602630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078760B (zh) | 半导体结构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068395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256350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068394B (zh)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
CN114078762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US11749677B2 (e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 |
CN114068396B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US20230299075A1 (en) |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 |
CN115714127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7637745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5621249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613740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5050740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7810258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
CN114664818A (zh)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