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4498A - 热转印膜元件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膜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4498A
CN114074498A CN202110819411.3A CN202110819411A CN114074498A CN 114074498 A CN114074498 A CN 114074498A CN 202110819411 A CN202110819411 A CN 202110819411A CN 114074498 A CN114074498 A CN 114074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eight
parts
transfer film
w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94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皓云
刘锦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YOR SURFACE TREAT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CORYOR SURFACE TREAT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YOR SURFACE TREATMENT Co filed Critical CORYOR SURFACE TREAT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4074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4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7/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D127/1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7/0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D127/12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9D127/1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idene flu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转印膜元件,包含耐候图形层。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耐候图形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本发明的热转印膜元件贴附于工件上,耐候图形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固化的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Description

热转印膜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转印膜元件,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贴附于工件上且经固化后其耐候图形层具有极佳的耐磨耗性质与耐候性质的热转印膜元件。
背景技术
建材等工件一般会通过涂装制程来装饰其外表面,以建筑外墙用的铝板为例,依序会先执行清洗铝板的外表面及将铝板浸入铬酸溶液中以在铝板的外表面形成铬酸盐皮膜等前处理制程。一些表面须改质的建材等工件,例如,硅酸钙板、电木板等,依序会先执行清洗这些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涂布接着层于这些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上,以及将接着层烘干等前处理程序。所有建材等工件接着涂布底漆涂层,接着执行烘干程序,接着涂布图形层(例如,仿石纹的层)于底漆涂层上,接着执行烘干程序,接着涂布透明保护层于图形层上,最后执行烘干程序。显见地,装饰建材等工件涂装制程的现有技术其工序相当繁复,相当耗费人力。
热转印膜已是成熟的技术。已有现有技术揭示采用转印膜来装饰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其仅是将离型层被覆于基底层上,再将图形层被覆于离型层上。关于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的运用,先行涂布接着层于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上,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以图形层贴附于接着层上,再将基底层随同离型层同时自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移除,最后将图形层烘干、固化。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虽也考量到建材等工件对耐候性质的要求,其图形层采用氟素树脂。然而,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转印至建材等工件上的耐候性质的量化数据付之阙如,其耐磨耗性质也堪虑。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尚未见以商品化且用于装饰建材等工件的热转印膜元件。
此外,如上文所陈述,运用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建材等工件的外表面上仅涂布接着层,而未涂布底漆涂层。然而,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仅仰赖图形层装饰建材等工件,未考量到建材等工件外表面的颜色的影响,例如,铝板的外表面形成铬酸盐皮膜。显见地,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色泽的表现色彩对比受到局限。
此外,实务上,装饰建材等工件的厂商绝大多数并非是热转印膜的制造厂商。装饰建材等工件的不同厂商会执行不同的程序,举例来说,有些厂商可以仅执行接着层的涂布程序。有些厂商可以执行接着层的涂布程序以及底漆涂层的涂布程序,有些厂商可以执行接着层的涂布程序以及透明保护层的涂布程序,有些厂商可以执行接着层的涂布程序、底漆涂层的涂布程序以及透明保护层的涂布程序。目前尚未见到不同厂商需求的热转印膜元件被发展出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欲解决的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贴附于工件上且经固化后其耐候图形层具有极佳的耐磨耗性质与耐候性质的热转印膜元件。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不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能符合装饰建材等工件的不同厂商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包含底漆层、耐候图形层、透明保护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底漆层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luoroethylene vinylether,FEVE)、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底漆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耐候图形层被覆于底漆层上。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耐候图形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第二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透明保护层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耐候图形层上,并且由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透明保护层的第三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离型层被覆于透明保护层上。基底层接合于离型层上。工件的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热转印膜元件以底漆层贴附于工件的外表面上。当离型层自透明保护层脱离时,基底层随同离型层同时自工件的外表面移除。底漆层、耐候图形层以及透明保护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透明保护层与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涂布、贴合接着层、底漆层、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包含耐候图形层、透明保护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耐候图形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透明保护层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耐候图形层上,并且由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透明保护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离型层被覆于透明保护层上。基底层接合于离型层上。工件的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并且涂布底漆层。热转印膜元件以耐候图形层贴附于底漆层上。当离型层自透明保护层脱离时,基底层随同离型层同时自工件的外表面移除。耐候图形层以及透明保护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透明保护层与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涂布、贴合接着层、底漆层、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与透明保护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包含底漆层、耐候图形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底漆层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底漆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耐候图形层被覆于底漆层上。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耐候图形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第二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离型层被覆于耐候图形层上。基底层接合于离型层上。工件的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热转印膜元件以底漆层贴附于工件的外表面上。当离型层自耐候图形层脱离时,基底层随同离型层同时自工件的外表面移除。底漆层以及耐候图形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涂布、贴合接着层、底漆层与耐候图形层的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包含耐候图形层、离型层以及基底层。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耐候图形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离型层被覆于耐候图形层上。基底层接合于离型层上。工件的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并且涂布底漆层。热转印膜元件以耐候图形层贴附于底漆层上。当离型层自耐候图形层脱离时,基底层随同离型层同时自工件的外表面移除。耐候图形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由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由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涂布、贴合接着层、底漆层与耐候图形层的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与现有技术不同,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热转印膜元件其转印至工件上且经固化后的耐候图形层具有极佳的耐磨耗性质与耐候性质的热转印膜元件。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不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能符合装饰建材等工件的不同厂商的需求。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及其所贴附的工件;
图2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移除的过程;
图3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上且经固化的结构;
图4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及其所贴附的工件;
图5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移除的过程;
图6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上且经固化的结构;
图7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及其所贴附的工件;
图8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移除的过程;
图9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上且经固化的结构;
图10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及其所贴附的工件;
图11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移除的过程;
图12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上且经固化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热转印膜元件
10:底漆层
12:耐候图形层
120:顶表面
14:透明保护层
140:上表面
16:离型层
18:基底层
2:工件
20:外表面
22:接着层
3:热转印膜元件
32:耐候图形层
320:顶表面
34:透明保护层
340:上表面
36:离型层
38:基底层
4:工件
40:外表面
42:接着层
44:底漆层
5:热转印膜元件
50:底漆层
52:耐候图形层
520:顶表面
56:离型层
58:基底层
6:工件
60:外表面
62:接着层
64:透明保护层
640:上表面
7:热转印膜元件
72:耐候图形层
720:顶表面
76:离型层
78:基底层
8:工件
80:外表面
82:接着层
84:底漆层
86:透明保护层
860: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及其所贴附的工件2。图2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2移除的过程。图3系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2上且经固化的结构。工件2可以是建材,但并不以此为限。建材可以是建筑外墙用的钢板、铝板等金属板、钢或金属形成的型材、有机材质板或无机材质板等。有机材质板须耐温160度以上材料形成的板材,例如,电木板、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等。无机材质板可为水泥板或硅酸钙板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用以装饰工件2的外表面20。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包含底漆层10、耐候图形层12、透明保护层14、离型层16以及基底层18。
底漆层10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底漆层10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底漆层10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涂布底漆层10后挥发让涂布的底漆层10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耐候图形层12被覆于底漆层10上。耐候图形层12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耐候图形层12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第二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包含第一无机色料的底漆层10可以提升耐候图形层12的图形的色泽表现与色彩对比。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耐候图形层12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耐候图形层12后挥发让涂布的耐候图形层12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透明保护层14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耐候图形层12上,并且由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透明保护层14的第三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如图1所示,透明保护层14的上表面140可以具有凹凸纹路,以增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对工件2的外表面20的装饰效果。凹凸纹路也可以形成在耐候图形层12的顶表面120上。
离型层16被覆于透明保护层14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型层16可以由硅胶、氟素树脂、三聚氰胺、醋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所形成。
基底层18接合于离型层16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层18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聚烯烃(PO)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聚丙烯(PP),等树脂所形成。
同样如图1所示,运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1,工件2的外表面20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22。例如,工件2是铝板,其外表面20无须涂布接着层22。表面须改质的建材等工件2,例如,硅酸钙板、电木板等,此类工件2的外表面20须先涂布接着层22。热转印膜元件1以底漆层10贴附于工件2的外表面20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接着层22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图1、图2及图3所示出范例工件2的外表面20先行涂布接着层22的范例。
如图2所示,当离型层16自透明保护层14脱离时,基底层18随同离型层16同时自工件2的外表面20移除。
如图3所示,底漆层10、耐候图形层12以及透明保护层14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1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1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透明保护层14与耐候图形层12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20涂布、贴合接着层、底漆层10、耐候图形层12与透明保护层14的工件2置于QUV加速耐候试验机内,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12与透明保护层14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12与透明保护层14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图4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及其所贴附的工件4。图5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4移除的过程。图6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4上且经固化的结构。工件4可以是建材,但并不以此为限。建材可以是建筑外墙用的钢板、铝板等金属板、钢或金属形成的型材、有机材质板或无机材质板等。有机材质板须耐温160度以上材料形成的板材,例如,电木板、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等。无机材质板可为水泥板或硅酸钙板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用以装饰工件4的外表面4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包含耐候图形层32、透明保护层34、离型层36以及基底层38。
耐候图形层32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耐候图形层32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耐候图形层32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耐候图形层32后挥发让涂布的耐候图形层32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透明保护层34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耐候图形层32上,并且由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透明保护层34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如图1所示,透明保护层34的上表面340可以具有凹凸纹路,以增加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对工件4的外表面40的装饰效果。凹凸纹路也可以形成在耐候图形层32的顶表面320上。
离型层36被覆于透明保护层34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型层36可以由硅胶、氟素树脂、三聚氰胺、醋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所形成。
基底层38接合于离型层36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层38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丙烯,等树脂所形成。
同样如图4所示,运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3,工件4的外表面40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42并且涂布底漆层44。例如,工件4是铝板,其外表面40无须涂布接着层42。表面须改质的建材等工件4,例如,硅酸钙板、电木板等,此类工件4的外表面40须先涂布接着层42。若工件4的外表面40先涂布接着层42,底漆层44则涂布于接着层42上。热转印膜元件3以耐候图形层32贴附于底漆层44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接着层42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底漆层44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并且包含无机色料。包含无机色料的底漆层44可以提升耐候图形层32的图形的色泽表现与色彩对比。图4、图5及图6所示出的范例工件4的外表面40先行涂布接着层42与底漆层44的范例。
如图5所示,当离型层36自透明保护层34脱离时,基底层38随同离型层36同时自工件4的外表面40移除。
如图6所示,耐候图形层32以及透明保护层34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3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3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透明保护层34与耐候图形层32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40涂布、贴合接着层42、底漆层44、耐候图形层32与透明保护层34的工件4置于QUV加速耐候试验机内,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32与透明保护层34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32与透明保护层34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请参阅图7、图8及图9。图7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及其所贴附的工件6。图8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6移除的过程。图9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6上且经固化的结构。工件6可以是建材,但并不以此为限。建材可以是建筑外墙用的钢板、铝板等金属板、钢或金属形成的型材、有机材质板或无机材质板等。有机材质板须耐温160度以上材料形成的板材,例如,电木板、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等。无机材质板可为水泥板或硅酸钙板等。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用以装饰工件6的外表面6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包含底漆层50、耐候图形层52、离型层56以及基底层58。
底漆层50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底漆层50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耐候图形层52被覆于底漆层50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底漆层50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涂布底漆层50后挥发让涂布的底漆层50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耐候图形层52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耐候图形层52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第二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包含第一无机色料的底漆层50可以提升耐候图形层52的图形的色泽表现与色彩对比。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耐候图形层52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耐候图形层52后挥发让涂布的耐候图形层52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离型层56被覆于耐候图形层52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型层56可以由硅胶、氟素树脂、三聚氰胺、醋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所形成。
基底层58接合于离型层56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层58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树脂、聚酰亚胺(PI)树脂、聚烯烃(PO)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聚丙烯(PP),等树脂所形成。
同样如图7所示,运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工件6的外表面60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62。例如,工件6是铝板,其外表面60无须涂布接着层62。表面须改质的建材等工件6,例如,硅酸钙板、电木板等,此类工件6的外表面60须先涂布接着层62。热转印膜元件5以底漆层50贴附于工件6的外表面60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接着层62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图7、图8及图9所示出的范例工件6的外表面60先行涂布接着层62的范例。
如图8所示,当离型层56自耐候图形层52脱离时,基底层58随同离型层56同时自工件6的外表面60移除。
如图9所示,底漆层50以及耐候图形层52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5由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5由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耐候图形层52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于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透明保护层64被覆于耐候图形层52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64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如图7所示,耐候图形层52的顶表面520可以具有凹凸纹路,以增加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5对工件6的外表面60的装饰效果。凹凸纹路也可以形成在透明保护层64的上表面640上。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60涂布、贴合接着层62、底漆层50与耐候图形层52的工件6置于QUV加速耐候试验机内,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52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52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请参阅图10、图11及图12。图10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及其所贴附的工件8。图11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其部份元件自其所贴附的工件8移除的过程。图12是以局部截面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其部份元件转印至其所贴附的工件8上且经固化的结构。工件8可以是建材,但并不以此为限。建材可以是建筑外墙用的钢板、铝板等金属板、钢或金属形成的型材、有机材质板或无机材质板等。有机材质板须耐温160度以上材料形成的板材,例如,电木板、玻璃纤维板、碳纤维板等。无机材质板可为水泥板或硅酸钙板等。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用以装饰工件8的外表面80。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包含耐候图形层72、离型层76以及基底层78。
耐候图形层72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PVDF)或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耐候图形层72的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无机色料呈现一图形。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添加剂可以包含硬化剂、密着剂或流平剂等。上述耐候图形层72的成份可以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在耐候图形层72后挥发让涂布的耐候图形层72成膜。稀释剂可以苯类、酮类或苯类与酮类的混合物等。
离型层76被覆于耐候图形层72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型层36可以由硅胶、氟素树脂、三聚氰胺、醋酸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所形成。
基底层78接合于离型层76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层78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丙烯,等树脂所形成。
同样如图10所示,运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工件8的外表面80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82并且涂布底漆层84。例如,工件8是铝板,其外表面80无须涂布接着层82。表面须改质的建材等工件8,例如,硅酸钙板、电木板等,此类工件8的外表面80须先涂布接着层82。若工件8的外表面80先涂布接着层82,底漆层84则涂布于接着层82上。热转印膜元件7以耐候图形层72贴附于底漆层84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接着层82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底漆层84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并且包含无机色料。包含无机色料的底漆层84可以提升耐候图形层72的图形的色泽表现与色彩对比。图10、图11及图12所示出的范例工件8的外表面80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82与底漆层84的范例。
如图11所示,当离型层76自耐候图形层72脱离时,基底层78随同离型层76同时自工件8的外表面80移除。
如图12所示,耐候图形层72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热转印膜元件7由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热转印膜元件7由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160℃至180℃。特别地,耐候图形层72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于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透明保护层86被覆于耐候图形层72上。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86可以由氟素树脂等树脂所形成。如图10所示,耐候图形层72的顶表面720可以具有凹凸纹路,以增加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7对工件8的外表面80的装饰效果。凹凸纹路也可以形成在透明保护层86的上表面860上。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 外表面80涂布、贴合接着层82、底漆层84与耐候图形层72的工件8置于QUV加速耐候试验机内,经曝露4000小时后,耐候图形层72的颜色改变(ΔE)等于或小于5,并且,耐候图形层72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的详述,可以清楚了解的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热转印膜元件其转印至工件上且经固化后的耐候图形层具有极佳的耐磨耗性质与耐候性质的热转印膜元件。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不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热转印膜元件能符合装饰建材等工件的不同厂商的需求。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面向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面向内。因此,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面向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8)

1.一种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所述热转印膜元件包含:
底漆层,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所述底漆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
耐候图形层,被覆于所述底漆层上,所述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其中所述第二无机色料呈现图形;
透明保护层,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所述耐候图形层上,且是由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第三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
离型层,被覆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上;以及
基底层,接合于所述离型层上;
其中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所述热转印膜元件是以所述底漆层贴附于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上,当所述离型层自所述透明保护层脱离时,所述基底层随同所述离型层同时自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移除,所述底漆层、所述耐候图形层以及所述透明保护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所述第三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述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所述第三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所述温度范围为160℃至180℃,所述透明保护层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膜元件,其中遵循 ASTM G154测试标准, 所述外表面涂布、贴合所述接着层、所述底漆层、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所述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颜色改变等于或小于5,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3.一种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所述热转印膜元件包含:
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其中所述无机色料呈现图形;
透明保护层,为透明保护涂层或氟碳树脂透明薄膜,被覆于所述耐候图形层上,且是由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所述透明保护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
离型层,被覆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上;以及
基底层,接合于所述离型层上,其中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并且涂布底漆层,所述热转印膜元件以所述耐候图形层贴附于所述底漆层上,当所述离型层自所述透明保护层脱离时,所述基底层随同所述离型层同时自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移除,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所述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所述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所述温度范围为160℃至180℃,所述透明保护层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膜元件,其中遵循 ASTM G154测试标准, 所述外表面涂布、贴合所述接着层、所述底漆层、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所述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颜色改变等于或小于5,所述耐候图形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5.一种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所述热转印膜元件包含:
底漆层,为底漆涂层或氟碳树脂加无机色料薄膜,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丙烯酸树脂、1.0至2.0重量份的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1.0至3.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0.5重量份的第一添加剂,所述底漆层的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20μm;
耐候图形层,被覆于所述底漆层上,所述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第二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二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第二添加剂,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第二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其中所述第二无机色料呈现图形;
离型层,被覆于所述耐候图形层上;以及
基底层,接合于所述离型层上;
其中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所述热转印膜元件以所述底漆层贴附于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上,当所述离型层自所述耐候图形层脱离时,所述基底层随同所述离型层同时自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移除,所述底漆层以及所述耐候图形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聚偏二氟乙烯树脂以及所述第二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第一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所述第二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所述温度范围为160℃至180℃,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膜元件,其中遵循ASTM G154测试标准, 所述外表面涂布、贴合所述接着层、所述底漆层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所述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颜色改变等于或小于5,所述耐候图形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7.一种热转印膜元件,用以装饰工件的外表面,所述热转印膜元件包含:
耐候图形层,其按重量份计的成份包含:1.0至2.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2.0至4.0重量份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1.0至5.0重量份的第一无机色料以及0.1至1.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耐候图形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3μm,其中所述无机色料呈现图形;
离型层,被覆于所述耐候图形层;以及
基底层,接合于所述离型层上,其中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先选择性地涂布接着层并且涂布底漆层,所述热转印膜元件以所述耐候图形层贴附于所述底漆层上,当所述离型层自所述耐候图形层脱离时,所述基底层随同所述离型层同时自所述工件的所述外表面移除,所述耐候图形层于烘干温度下烘干进而固化,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温度范围为230℃至250℃,当所述热转印膜元件由所述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所形成时,所述烘干温度的所述温度范围为160℃至180℃,所述耐候图形层的磨耗系数等于或大于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膜元件,其中遵循 ASTM G154测试标准, 所述外表面涂布、贴合所述接着层、所述底漆层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所述工件经曝露4000小时后,所述耐候图形层的颜色改变等于或小于5,所述耐候图形层的光泽保持力等于或大于50%。
CN202110819411.3A 2020-08-11 2021-07-20 热转印膜元件 Pending CN1140744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7241 2020-08-11
TW109127241A TWI737442B (zh) 2020-08-11 2020-08-11 熱轉印膜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4498A true CN114074498A (zh) 2022-02-22

Family

ID=7828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9411.3A Pending CN114074498A (zh) 2020-08-11 2021-07-20 热转印膜元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33011A (zh)
CN (1) CN114074498A (zh)
TW (1) TWI7374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5784A (zh) * 2022-09-28 2023-01-24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户外标识牌的热转印树脂碳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9096A (ja) * 1993-01-28 1994-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候性保護層を有する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4133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珠海东诚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130673U (zh) * 2015-09-06 2016-04-06 正清国际有限公司 高耐候性转印膜
CN105860657A (zh) * 2016-05-13 2016-08-17 东莞市卓艺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氟碳油墨及制备方法和一种氟碳油墨转印膜
CN10942140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德亚树脂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候性的热转印结构及其转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8836A (en) * 1989-05-22 1992-04-28 Rexham Industries Corp. Weatherable protective surfacing film
JP3084739B2 (ja) * 1990-05-30 2000-09-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外装化粧材用転写シート
ZA964731B (en) * 1995-06-07 1997-01-07 Avery Dennison Corp A Legal Bo Extrusion coating process for making protective and decorative films
JP2004017559A (ja) * 2002-06-19 2004-01-22 Fujicopian Co Ltd 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JP2010082826A (ja) * 2008-09-29 2010-04-15 Toppan Cosmo Inc 化粧シート
KR101426129B1 (ko) * 2012-01-11 2014-08-05 (주)엘지하우시스 하드코팅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황변이 개선된 장식용 필름
TWM605652U (zh) * 2020-08-11 2020-12-21 正清國際有限公司 熱轉印膜元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9096A (ja) * 1993-01-28 1994-08-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耐候性保護層を有する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4133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珠海东诚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130673U (zh) * 2015-09-06 2016-04-06 正清国际有限公司 高耐候性转印膜
CN105860657A (zh) * 2016-05-13 2016-08-17 东莞市卓艺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氟碳油墨及制备方法和一种氟碳油墨转印膜
CN10942140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德亚树脂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候性的热转印结构及其转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5784A (zh) * 2022-09-28 2023-01-24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户外标识牌的热转印树脂碳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7442B (zh) 2021-08-21
TW202206276A (zh) 2022-02-16
JP2022033011A (ja)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5830B2 (en) Decorative panel for exterior us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MX2009004013A (es) Paneles murales decorativos y proces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tales paneles.
CN114074498A (zh) 热转印膜元件
CN112708370B (zh) 抗眩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TE474072T1 (de)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von bechichtungen mit metall- oder keramikfinish
KR101622853B1 (ko) 칼라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605652U (zh) 熱轉印膜元件
US20040091629A1 (en) Coated substrate with metallic surface impression, method for adhesively coating substrates with corrosive optical layers and use of said coated substrate and products obtained from a method for adhesively coating with corrosive optical layers
JPS6189899A (ja) 転写シートを用いた金属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JPH0683815B2 (ja) 表面処理金属板
JP4853852B2 (ja) 転写箔
KR19980073736A (ko) 그라비아전사프린트강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20041099A (ko) 환경친화적 착색 크리어 도장강판
KR101059464B1 (ko) 메탈릭도장층이 형성된 장식재
WO2011016575A1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JPH0931411A (ja) 塗料及び塗装方法
KR100498766B1 (ko) 변온 칼라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329447B2 (en) Polymer based roll coating
JP2006123373A (ja) 化粧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80658B2 (ja) 塗膜密着性に優れたクリア塗装ステンレス鋼板
JP2004209974A (ja) 意匠性に優れた塗装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20069B2 (ja) 化粧板の補修方法
KR20220092703A (ko) 인테리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4011685A (zh) 高耐候抗沾污彩涂板制作方法
KR20230047748A (ko) 차열 및 방열성을 갖는 pcm 컬러강판용 도료, pcm 컬러강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