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7688A -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7688A
CN114067688A CN202111370062.8A CN202111370062A CN114067688A CN 114067688 A CN114067688 A CN 114067688A CN 202111370062 A CN202111370062 A CN 202111370062A CN 114067688 A CN114067688 A CN 114067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tage
axis
screen body
carry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00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7688B (zh
Inventor
付相杰
党鹏乐
刘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00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7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7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7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7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翻折治具进行屏体翻折的算法复杂的问题。其中,屏体翻折治具包括: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第一载台包括第一承载表面,第二载台包括第二承载表面;和旋转单元,与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连接,用于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以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共平面的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正对的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轴线位于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所在的平面内,或轴线位于平面的承载侧。

Description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背景技术
为达到显示产品窄边框的设计目标,在柔性屏模组生产工艺中,屏体翻折是关键的工艺站点,在此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翻折设备将屏体的指定区域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翻折,以形成设计所需的翻折半径。然而,用于控制翻折设备进行翻折的算法复杂,对设备精度要求高,实现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翻折治具进行屏体翻折的算法复杂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包括: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第一载台包括第一承载表面,第二载台包括第二承载表面;和旋转单元,与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连接,用于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以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共平面的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正对的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轴线位于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所在的平面内,或轴线位于平面的承载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设置在平面在轴线的第一端,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设置在平面在轴线的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单元还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的一端连接第一载台,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连接第二载台,另一端连接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具有垂直于第一承载表面的自由度;和/或第二机械臂具有垂直于第二承载表面的自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平移单元和第二平移单元;第一平移单元连接第一载台和旋转单元,第二平移单元连接第二载台和旋转单元;第一平移单元和第二平移单元分别具有垂直于轴线和平行于轴线的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单元用于带动第二载台绕轴线旋转;在第一工作状态,轴线位于平面的承载侧;旋转单元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机械臂,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同轴设置在轴线的两端;机械臂的一端连接第二载台,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体翻折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在第一工作状态,平面上放置有待翻折屏体,屏体包括位于第一承载表面上的第一部分和位于第二承载表面上的第二部分。屏体翻折方法包括: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以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正对;其中,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轨迹为圆弧。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包括: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分别绕轴线同步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轴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包括: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二载台绕轴线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轴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体翻折治具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摄像机正对第一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屏体的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对位标记。屏体翻折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一载台的位置,以使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正对;驱动第二载台向靠近第一载台的方向移动至预定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体翻折治具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屏体上设置有位于第一部分的第一对位标记和位于第二部分的第二对位标记。在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一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一载台的位置,以使待翻折屏体的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轴线上;将屏体的第二部分和第二载台固定,基于第二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二载台的位置,以使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对位标记关于轴线对称。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通过设置用于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的旋转单元,并设置旋转轴线位于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所在的平面内或平面的承载侧,使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可以按照圆弧型翻折轨迹对屏体进行翻折,从而降低了翻折算法的实现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屏体翻折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常规的用于控制翻折设备进行翻折的算法复杂,对设备精度要求高,实现难度大。发明人研究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屏体翻折过程示意图,参阅图1,常规的屏体翻折设备的翻折轴线L(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显示为一个圆点)通常位于屏体10的背离翻折方向S一侧。这种情况下,要想将屏体10的左侧部分110翻折到与右侧部分120正对的位置,即左侧部分110和右侧部分120平行,需要设置翻折轨迹为复杂的不规则曲线,从而导致算法复杂。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和翻折方法,通过设置用于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的旋转单元,并设置旋转轴线位于第一承载表面和第二承载表面所在的平面内或设置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平面的承载侧,使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可以按照圆弧型翻折轨迹对屏体进行翻折,从而降低了翻折算法的实现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屏体翻折治具20包括第一载台21、第二载台22和旋转单元23。第一载台21包括第一承载表面A,第二载台22包括第二承载表面B。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均为平面。旋转单元23与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连接,用于带动第一载台21和/或第二载台22绕同一轴线L旋转,以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共平面的状态,第二工作状态是指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正对的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轴线L位于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所在的平面内或平面的承载侧。以图2所示的屏体翻折治具为例,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的旋转方向均为朝上,轴线L位于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所在平面内或位于该平面的承载侧上方,轴线L位于该平面的上方也即轴线L位于平面的承载侧。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通过控制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的旋转轨迹为圆弧,便可以利用旋转单元23带动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进行展平和对折操作,以实现对屏体的翻折,从而降低屏体翻折治具的翻折过程的算法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旋转单元23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承231、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该四个轴承固定在底座(图中未示出)上。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轴承231和第三轴承设置在轴线L的第一端,第二轴承和第四轴承设置在轴线L的第二端。这样形成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的旋转轴线,可以为屏体预留位置。例如,在轴线L方向上,第一轴承231、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二轴承依次排布,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之间形成为屏体预留的位置,从而避免对屏体造成干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旋转单元23还包括第一机械臂232和第二机械臂233。第一机械臂232的一端连接第一载台21,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231和第二轴承。第二机械臂233的一端连接第二载台22,另一端连接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232具有垂直于第一承载表面A的自由度。即第一机械臂232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承载表面A的方向上伸缩。第二机械臂233具有垂直于第二承载表面B的自由度。即第二机械臂233可以在垂直于第二承载表面B的方向上伸缩。第一机械臂232和第二机械臂233的伸缩结构可以采用气缸伸缩杆实现。这样,在第二工作状态,可以利用第一机械臂232和/或第二机械臂233的伸缩实现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之间间距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屏体翻折治具20还包括第一平移单元24和第二平移单元25。第一平移单元24连接第一载台21和旋转单元23,第二平移单元25连接第二载台22和旋转单元23。第一平移单元24和第二平移单元25分别具有垂直于轴线L和平移于轴线L的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以第一平移单元24为例,第一平移单元24包括滚珠丝杠,滚珠丝杠包括丝杆和滑块,丝杆和滑块通过螺纹连接。丝杆沿垂直于轴线L方向固定在第一载台21的下表面,即与第一承载表面A相背的表面。滑块固定在第一机械臂232上。当利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时,滑块带动第一机械臂相对第一载台21滑动,以实现第一载台21在垂直于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第一载台21在平行于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实现。第二平移单元25可以采用和第一平移单元24相同的结构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屏体翻折治具20还包括处理器、第一摄像机26和第二摄像机27。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摄像机26和第二摄像机27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的预定位置。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一摄像机26采集到的图像对第一载台21进行位置调整,和/或基于第二摄像机27采集到的图像对第二载台22进行位置调整,以实现待翻折屏体的精确对位。关于处理器的执行过程参见下文屏体翻折方法部分,这里不予详述。通过设置第一摄像机26和第二摄像机27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的预定位置,确保第一摄像机26和第二摄像机27每次采集到的图像的覆盖范围一致,简化位置调整过程中的图像匹配过程,降低软件实现难度。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屏体翻折治具30和图2所示屏体翻折治具20的区别在于,在屏体翻折治具30中,旋转单元33用于带动第二载台32绕轴线L旋转。在第一工作状态,轴线L位于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所在平面的承载侧。这种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二载台32的旋转轨迹为圆弧,便可以利用旋转单元33带动第二载台32相对第一载台31展平和对折,以实现对屏体的翻折,从而降低屏体翻折治具的翻折过程的算法实现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体翻折治具30包括底座38。旋转单元33包括第一轴承331、第二轴承和机械臂332。第一轴承331和第二轴承同轴固定在底座38上,分别位于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所在平面的两侧。机械臂332的一端连接第二载台32,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331和第二轴承。这样,第一轴承331和第二轴承之间形成避让空间,用于容纳待翻折屏体,从而避免对屏体造成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臂332具有垂直于第二承载表面B的自由度。即机械臂332可以在垂直于第二承载表面B的方向上伸缩。机械臂332的伸缩结构可以采用气缸伸缩杆实现。这样,在第二工作状态,可以利用机械臂332的伸缩实现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之间间距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屏体翻折治具30还包括第一平移单元34和第二平移单元35。第一平移单元34连接第一载台31和底座38,第二平移单元35连接第二载台32和旋转单元33。第一平移单元34和第二平移单元35分别具有垂直于轴线L和平移于轴线L的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以第二平移单元35为例,第二平移单元35包括滚珠丝杠,滚珠丝杠包括丝杆和滑块,丝杆和滑块通过螺纹连接。丝杆沿垂直于轴线L方向固定在第二载台32的下表面,即与第一承载表面A相背的表面。滑块固定在机械臂332上。当利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时,滑块带动机械臂332相对第二载台32滑动,以实现第二载台32在垂直于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第二载台32在平行于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实现。第一平移单元34可以采用和第二平移单元35相同的结构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屏体翻折治具30还包括处理器、第一摄像机36和第二摄像机37。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摄像机36和第二摄像机37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的预定位置。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一摄像机36采集到的图像对第一载台31进行位置调整,和/或基于第二摄像机37采集到的图像对第二载台32进行位置调整,以实现待翻折屏体的精确对位。关于处理器的执行过程参见下文屏体翻折方法部分,这里不予详述。通过设置第一摄像机36和第二摄像机37分别正对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的预定位置,确保第一摄像机36和第二摄像机37每次采集到的图像的覆盖范围一致,简化位置调整过程中的图像匹配过程,降低软件实现难度。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该屏体翻折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治具。屏体翻折方法可以实施为存储在屏体翻折治具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调用执行。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上放置有待翻折屏体,屏体包括位于第一承载表面A上的第一部分31和位于第二承载表面B上的第二部分32。如图4所示,屏体翻折方法400包括:
步骤S420,驱动旋转单元带动第一载台和/或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L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以使屏体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正对。其中,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轨迹为圆弧。这样,利用圆弧轨迹实现屏体的翻折,算法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10,对待翻折屏体进行定位,以实现屏体翻折前的精准定位。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利用圆弧型翻折轨迹实现了屏体翻折,算法简单,无需配合复杂的补偿算法,易于实现。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待翻折屏体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31的第一对位标记P和设置在第二部分32的第二对位标记Q,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的垂直平分线为屏体上的翻折线。如图5所示,利用图2所示屏体翻折治具进行屏体翻折时,步骤S410具体执行为:
步骤S511,基于第一摄像机26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一载台21的位置,以使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W位于轴线L上。
具体而言,轴线L的位置是预先设置好的。这种情况下,首先,基于第一摄像机26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第一对位标记P的位置信息,该过程可以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实现。然后,基于该位置信息、预设翻折半径和产品尺寸信息计算出圆心W的位置。最后,驱动第一平移单元24移动至圆心W位于轴线L上,此时第一对位标记P位于屏体翻折线的目标位置。该过程可以通过一次或多次调整实现。
步骤S512,将屏体的第二部分32和第二载台22固定,基于第二摄像机27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二载台22的位置,以使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关于轴线L对称,具体是关于轴线L在屏体上的正投影对称。
具体而言,首先,利用第二载台22吸附屏体的第二部分32。其次,基于第二摄像机27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第二对位标记Q的位置信息。然后,基于第二对位标记Q的位置信息和产品尺寸计算出翻折线。最后,控制第二平移单元25驱动第二载台22带动屏体移动至翻折线与轴线L的正投影重合,此时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关于轴线L对称。
根据步骤S511和步骤S512,屏体翻折前,在屏体的翻折线两侧分别进行视觉定位补正,相比于仅在屏体的翻折线的一侧进行视觉定位而言,提高了屏体的定位精度,避免因屏体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存在位置偏差导致翻折过程中受力而造成损伤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步骤S420具体执行为:
步骤S520,驱动旋转单元23带动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分别绕同一轴线L同步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W位于轴线L上。翻折前后,圆心W的位置和轴线L的位置均不变。
例如,如图2所示,驱动第一轴承231和第二轴承逆时针旋转,以通过第一机械臂232带动第一载台21逆时针旋转,驱动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顺时针旋转,以通过第二机械臂233带动第二载台22顺时针旋转,至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正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屏体翻折方法500还可以包括:
步骤S530,驱动旋转单元23带动第二载台22向靠近第一载台21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
例如,驱动第一机械臂232伸长,以带动第二载台22向靠近第一21载台22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以使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之间的间距满足预定要求。应当理解,控制第一载台21和第二载台22靠近的操作可以通过驱动第一载台21移动来实现。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屏体翻折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利用图3所示屏体翻折治具进行屏体翻折时,步骤S410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图5所示屏体翻折方法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420具体执行为:
步骤S620,驱动旋转单元33带动第二载台32绕轴线L旋转至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W位于轴线L上。
例如,如图3所示,驱动第三轴承331和第四轴承顺时针旋转,以通过第二机械臂333带动第二载台32顺时针旋转,至第一承载表面A和第二承载表面B正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第一载台31和第二载台3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屏体翻折方法600还可以包括:
步骤S630,基于第一摄像机36采集到的图像调整第一载台31的位置,以使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正对。
例如,首先,基于第一摄像机36采集到的图像确定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各自的位置信息;然后,基于确定出来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载台32在平行于轴线L和垂直于轴线L两个方向上的位移;最后,驱动第二平移单元35按照该位移移动,以通过第二载台32带动屏体移动至第一对位标记P和第二对位标记Q正对。这样,翻折后进行二次对位,进一步提高翻折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屏体翻折方法600还可以包括:
步骤S640,驱动第二载台32向靠近第一载台31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
例如,驱动机械臂332伸长,以带动第二载台32向靠近第一载台31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以使第一载台31和第二载台32之间的间距满足预定要求。应当理解,控制第一载台31和第二载台32靠近的操作可以通过驱动第二载台32移动来实现。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屏体翻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第一载台包括第一承载表面,所述第二载台包括第二承载表面;和
旋转单元,与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或所述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以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第一承载表面和所述第二承载表面共平面的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第一承载表面和所述第二承载表面正对的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承载表面和所述第二承载表面所在的平面内,或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的承载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体翻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所述轴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设置在所述轴线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体翻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还包括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载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臂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承载表面的自由度;和/或所述第二机械臂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二承载表面的自由度;
优选地,所述屏体翻折治具还包括第一平移单元和第二平移单元;所述第一平移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旋转单元,所述第二平移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载台和所述旋转单元;所述第一平移单元和所述第二平移单元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轴线和平行于所述轴线的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体翻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载台绕所述轴线旋转;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轴线位于所述平面的承载侧;所述旋转单元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机械臂,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同轴设置在所述轴线的两端;所述机械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载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体翻折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承载表面和所述第二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
6.一种屏体翻折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屏体翻折治具;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平面上放置有待翻折屏体,所述屏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表面上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二承载表面上的第二部分;所述屏体翻折方法包括:
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或所述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正对;其中,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轨迹为圆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体翻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或所述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包括:
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分别绕所述轴线同步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待翻折屏体的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体翻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或所述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包括:
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二载台绕所述轴线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待翻折屏体的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体翻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翻折治具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摄像机正对所述第一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所述屏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对位标记;所述屏体翻折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所述第一载台,以使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正对;
驱动所述第二载台向靠近所述第一载台的方向移动至预定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体翻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翻折治具还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分别正对所述第一承载表面和所述第二承载表面的预定位置;所述屏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对位标记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对位标记;
在所述驱动所述旋转单元带动所述第一载台和/或所述第二载台绕同一轴线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所述第一载台的位置,以使所述待翻折屏体的预设翻折半径对应的圆心位于所述轴线上,
将所述屏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载台固定,基于所述第二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调整所述第二载台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和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关于所述轴线对称。
CN202111370062.8A 2021-11-18 2021-11-18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Active CN114067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0062.8A CN114067688B (zh) 2021-11-18 2021-11-18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0062.8A CN114067688B (zh) 2021-11-18 2021-11-18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7688A true CN114067688A (zh) 2022-02-18
CN114067688B CN114067688B (zh) 2024-04-23

Family

ID=80277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0062.8A Active CN114067688B (zh) 2021-11-18 2021-11-18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7688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95313A (ko) * 2013-01-24 2014-08-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벤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벤딩 방법
KR20150114407A (ko) * 2014-03-28 2015-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벤딩 장치
CN106611566A (zh) * 2015-10-23 2017-05-0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弯折机构及可弯折显示装置
CN107705709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US20180070455A1 (en) * 2016-09-05 2018-03-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e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8227898A (zh) * 2017-11-30 2018-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终端及其功耗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65813A (zh) * 2018-07-18 2018-10-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治具及柔性屏弯折方法
CN109272871A (zh) * 2018-10-26 2019-01-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弯折治具
CN111276047A (zh) * 2020-01-15 2020-06-12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柔性屏折弯的轨迹规划方法
CN111415593A (zh) * 2020-05-19 2020-07-14 合肥美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治具
CN111696441A (zh) * 2020-05-28 2020-09-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体的弯折系统以及弯折方法
TW202041128A (zh) * 2019-04-19 2020-11-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撓性構件的支撐工具以及顯示裝置
CN212266954U (zh) * 2020-06-17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贴合治具
CN112447112A (zh) * 2020-12-10 2021-03-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弯折测试治具和方法
KR20210027699A (ko) * 2019-09-02 2021-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12722424U (zh) * 2020-09-16 2021-03-16 襄阳市水柔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弯折强度测试装置
CN112562514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结构、显示装置及弯折治具
CN112885273A (zh) * 2021-01-11 2021-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折测试治具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95313A (ko) * 2013-01-24 2014-08-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벤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벤딩 방법
KR20150114407A (ko) * 2014-03-28 2015-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벤딩 장치
CN106611566A (zh) * 2015-10-23 2017-05-0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弯折机构及可弯折显示装置
US20180070455A1 (en) * 2016-09-05 2018-03-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e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7799006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弯曲设备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7705709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CN108227898A (zh) * 2017-11-30 2018-06-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终端及其功耗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65813A (zh) * 2018-07-18 2018-10-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治具及柔性屏弯折方法
CN109272871A (zh) * 2018-10-26 2019-01-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弯折治具
TW202041128A (zh) * 2019-04-19 2020-11-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撓性構件的支撐工具以及顯示裝置
KR20210027699A (ko) * 2019-09-02 2021-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276047A (zh) * 2020-01-15 2020-06-12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柔性屏折弯的轨迹规划方法
CN111415593A (zh) * 2020-05-19 2020-07-14 合肥美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治具
CN111696441A (zh) * 2020-05-28 2020-09-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体的弯折系统以及弯折方法
CN212266954U (zh) * 2020-06-17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贴合治具
CN212722424U (zh) * 2020-09-16 2021-03-16 襄阳市水柔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弯折强度测试装置
CN112447112A (zh) * 2020-12-10 2021-03-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弯折测试治具和方法
CN112562514A (zh) * 2020-12-15 2021-03-26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结构、显示装置及弯折治具
CN112885273A (zh) * 2021-01-11 2021-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折测试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7688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2557B (zh) 微零件位姿自动对准装置及其方法
WO2020090809A1 (ja) 外部入力装置、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891285B2 (ja) X線透視装置
CN111097660B (zh) 一种基于旋转点胶装置的视觉定位纠偏方法
WO2020024178A1 (zh) 一种手眼标定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6366310B1 (en) Electronic parts mounting apparatus
JP4525751B2 (ja) 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および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の原点復帰方法、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を備えた旋回テーブル、並進テーブル、機械、および機械制御システム
JP2018094654A (ja) 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09442171A (zh) 一种单目立体视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2020078833A (ja) 撮影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CN107972065B (zh) 机械手臂定位方法及应用其的系统
CN111862221A (zh) Uvw平台标定方法、设备、纠偏方法、装置及对位系统
CN111862220A (zh) Uvw平台标定的修正方法、装置、纠偏方法及对位系统
JP2018094653A (ja) 制御装置、ロボット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03545236A (zh) 装片机的自动对位机构、包括它的装片机及方法
CN106002986B (zh) 一种具体有双竖直滑座的码垛机器人
CN114067688A (zh)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CN117284500B (zh)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和激光的盘绕式伸展臂位姿调整方法
JP4826584B2 (ja) 並進旋回2自由度ステージ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3自由度ステージ装置
JP2018001332A (ja)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及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WO2024022459A1 (zh) 一种微型机械臂的定位对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401168A1 (en) Slav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Eye Surger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H11320465A (ja) ロボットアームの制御方法
CN101472394A (zh) 对位装置
JP2001249086A (ja) X線透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