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8289A -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8289A
CN114058289A CN202010787244.4A CN202010787244A CN114058289A CN 114058289 A CN114058289 A CN 114058289A CN 202010787244 A CN202010787244 A CN 202010787244A CN 114058289 A CN114058289 A CN 114058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dhesive
acrylate
resin
visbre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72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孟博
张克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nte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nte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nte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ntef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72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8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8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8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41Polyolefin, e.g.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6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粘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为了解决现有UV减粘胶形成的减粘膜在UV照射后的剥离强度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交联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该UV减粘胶形成的胶膜的UV照射前剥离强度高,且在UV光照射后剥离强度低。由该UV减粘胶制备的UV减粘胶带的初期粘着力高,能粘在被保护的材料上不脱落,且UV光照射后粘着力低,易于从被保护的材料上剥离,且不易留残胶。

Description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电子行业的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晶圆切割,半导体芯片,OCA贴合定位等诸多领域对UV减粘保护膜的需求有增无减。这类胶带在初期要有稳定定位的目的,切割或者刻蚀等工序中起到保护的作用,在UV照射后,要能轻易移除,而不留有任何残余物,这就需要此胶带在初期保持较高的粘着力,UV照射后迅速降低粘着力的特性。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就是UV照射后使得胶带内部大量齐聚物的双键发生交联反应,Tg迅速升高至而失去粘性。对于市面上常规品15μm胶厚的紫外固化(UV)减粘胶带,1800gf/25mm的初期粘着力和10gf/25mm的UV后粘着力性能将成为普遍的需求标准。但是,目前国内部分关于UV减粘胶带有的只能在一个月内保持2000gf/25mm的初期粘着力,有的为了满足耐酸碱的特性,在满足UV后降低到10gf/25mm的粘着力的条件下,最优配方只可以把初期粘着力做到1000gf/25mm。由此可见,在提高UV减粘胶带性能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除此之外,另一个问题是关于UV减粘胶带的主体树脂大都以外购为主,并非自主研发,除了价格较高之外,也容易受到部分国外供应商的牵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UV减粘胶形成的减粘膜在UV照射后的剥离强度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该UV减粘胶形成的减粘胶膜的初期粘着力高(即UV照射前剥离强度高),且在UV光照射后剥离强度低,即UV照射后粘着力低。由该UV减粘胶制备的UV减粘胶带的初期粘着力高,能粘在被保护的材料上不脱落,且UV光照射后粘着力低(即剥离强度低),易于从被保护的材料上剥离,且不易留残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交联剂(也称为固化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进一步的,所述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8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3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3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3份的固化剂(也称交联剂)。
进一步的,所述UV减粘胶还包括溶剂,溶剂用于调节UV减粘胶的粘度,以利于涂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固化剂(也称为交联剂),25~50份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进一步的,所述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8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3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3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3份的固化剂(也称交联剂)、50份的溶剂。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可以从市场上购买。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由反应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而成。
所述反应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氧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氧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马来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上述反应丙烯酸酯单体由热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所述热引发剂为自由基热引发剂。优选的,所述自由基热引发剂选自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化物热引发剂、或氧化还原热引发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自由基热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环己酮、或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份丙烯酸正辛酯、10份丙烯酸丁酯、5-10份丙烯酸羟乙酯、1.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份数为质量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份丙烯酸正辛酯、10份丙烯酸丁酯、6份丙烯酸羟乙酯、1.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份数为质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还包括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还包括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
优选的,由上述单体聚合而得的丙烯酸酯树脂为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更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压敏胶树脂的分子量为10万-200万。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固含量为25%-60%,粘度为300cps-20000cps。丙烯酸酯树脂,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即可形成牢固的粘合力,无需借助其他手段,便可与被粘物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多官能度单体选自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所述多官能度单体选自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戊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选自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或氮丙啶类交联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进一步的,所述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交联剂优选为N3390(拜耳公司)交联剂,或COLONATE L系列聚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
进一步的,所述胺类交联剂选自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或六次甲基四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基于阳离子和自由基双固化机理固化。
在UV光照射(或称固化)后,含有双键的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和含有环氧基团的树脂(阳离子固化树脂)形成互穿网络,增强内聚力,减少在基材上的残留,并且长时间储存后不留残胶。由于环氧在阳离子聚合后,形成醚键,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增强耐氢氟酸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形成的减粘膜具有优异的内聚力,在剥离后,对玻璃、硅晶片等各种被贴物无残胶、低污染。此外在耐氢氟酸的能力上也得到提高。
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包括裂解型光引发剂及夺氢型光引发剂。裂解型光引发剂包括苯偶姻类,苯偶酰类,苯乙酮类,-羟基酮类,-胺基酮类,苯甲酰甲酸酯类,酰基膦氧化物类光引发剂,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173)、安息香双甲醚(651)、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907)、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夺氢型光引发剂包括二苯甲酮类,硫杂蒽酮类及蒽醌类光引发剂,例如:二甲苯酮(BP)、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优选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
所述的阳离子光引发剂(简称为阳离子引发剂)选自硫鎓盐类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锑酸盐、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或4-(苯硫基)苯基二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等,碘鎓盐类如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异丁基苯基-4'-甲基苯基碘鎓硫六氟砷酸盐、或4-异丁基苯基-4'-甲基苯基碘鎓硫六氟锑酸盐等,或芳茂铁盐类如6-异苯茂铁(II)六氟磷酸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可阳离子固化的树脂。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的原料选自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乙烯基醚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环氧化合物如双酚A环氧化合物,酚醛环氧化合物、或脂环族环氧化合物。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的原料优选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如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环己烷羧酸甲酯、二环戊二烯环氧化物、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3,4-环氧环己基甲基异丁烯酸酯、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酯、1,4-环己烷二甲醇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氧杂环丁烷如3-甲氧基氧杂环丁烷、3-(苯甲氧基)氧杂环丁烷、,4-双羟甲基氧杂环丁烷、氧杂环丁烷-2-甲酸甲酯、或氧杂环丁烷-3-乙酸乙酯等。优选官能度大于或等于2的可阳离子固化化合物,提高交联密度及相应的化学耐性。乙烯基醚化合物如1,4-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1,4-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四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烷-1,4-二醇二乙烯基醚、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上述可阳离子固化化合物优选官能度大于或等于2的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丙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丁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异丁醇、正丁醇、甲基异丁酮、异佛尔酮、甲苯、二甲苯、丙二醇甲醚、或二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或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为环氧树脂,也称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为环氧树脂,也称为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或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2~4份的固化剂(也称为交联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所述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5-10份的丙烯酸羟乙酯和2-4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8份的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3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3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3份的固化剂(也称交联剂)。所述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6份丙烯酸羟乙酯和2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固化剂(也称为交联剂),25~50份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所述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5-10份的丙烯酸羟乙酯和2-4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所述25-50份的溶剂包括12.5-37.5份的乙酸乙酯和12.5份的丙酮。
进一步的,所述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8份的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3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3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3份的固化剂(也称交联剂)、50份的溶剂。所述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6份丙烯酸羟乙酯和2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所述8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6份丙烯酸羟乙酯和2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所述50份的溶剂包括37.5份乙酸乙酯和12.5份丙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UV减粘层是由本发明所述的UV减粘胶涂布于保护层表面,经烘干熟化形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也称为基材)为聚烯烃(PO)薄膜。更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150μm,优选75-125μm,更优选为80μm。
优选的,所述UV减粘层的厚度为10-50μm,优选为15-25μm,更优选为20μm。
优选的,所述离型膜层为PET离型膜,其厚度为20-100μm,其优选厚度为80μm。所述离型膜层优选离型力范围为10-100gf。
现有UV减粘胶形成UV减粘膜后,经UV光照射后剥离强度高,通常在30gf/25mm以上。而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形成UV减粘膜,所述UV减粘膜在UV光照前剥离力大于1855gf/25mm,经UV光照后剥离力低,通常等于或低于18gf/25mm。
制备所述UV减粘胶的方法不唯一,可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得UV减粘胶。优选搅拌时间为1-5h,更优选搅拌时间为2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UV减粘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UV减粘胶涂布于保护层的表面,预烘,形成UV减粘层,然后在UV减粘层上贴合离型膜层,熟化,即得到所述UV减粘胶带。
优选的,所述预烘包括在100±10℃条件下烘1-5min,优选为在100℃条件下烘2min。
优选的,所述熟化条件为在60±10℃条件下熟化20-30h,优选为在60℃熟化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UV减粘胶(也称为UV减粘组合物),在UV照射前具有优异的粘合力,可达1855gf/25mm,在UV照射后粘着力大幅下降至18gf/25mm或更低,易于剥离;
(2)采用本发明的UV减粘组合物得到的UV减粘膜在UV照射前具有优异的粘合力,在UV照射后粘合力大幅下降易于剥离,并且长时间储存后不留残胶;并且耐氢氟酸刻蚀的效果好。
(3)本发明所述的UV减粘膜的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重复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形成胶膜后,于UV照射后的剥离强度低,且剥离后无残胶,耐氢氟酸性好。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带于UV照射后的剥离强度低,且具有优异的内聚力,在剥离后,对玻璃、硅晶片等各种被贴物无残胶、低污染,并具有优秀的耐氢氟酸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易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1、UV减粘层(也称为粘合剂层)2和离型膜层3。
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提供的UV减粘胶带的主要性能,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1、UV前剥离强度测试:将UV减粘膜裁成300×25mm尺寸,撕去离型膜,将粘合剂层贴合在304不锈钢板表面,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海达国际,型号:HD-B609B-S),在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剥离测试,得到UV前剥离强度。
2、UV后剥离强度测试及残胶测试:将UV减粘胶带裁成300×25mm尺寸,撕去离型膜。将UV减粘胶带的粘合剂层贴合在304不锈钢板表面,将UV减粘胶带在100mW/cm2的光照强度下处理5s后,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海达国际,型号:HD-B609B-S),在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剥离测试,得到UV后剥离强度,并剥离后观察304不锈钢板表面有无胶残留,得到残胶测试结果。
3、耐20%氢氟酸性能:
测试方法:将样品裁切成长×宽(50mm×25mm),贴覆未被表面处理的一体化触控玻璃基板面,用2Kg辊轮来回滚压各两次,并静置30min后放入25℃、20%HF溶液中,放置1小时。注意事项:在手套箱中通风操作,操作人员佩戴必要防护措施。观察得到耐20%氢氟酸性能。20%氢氟酸性能的评价结果表示如下:
○:优异;△:一般;×:差。
20%氢氟酸性能的评价标准如下:
○:无残胶,无气泡,玻璃表面干净,无发白,无漏液,无点状腐蚀;
△:剥离表面有漏液,有点状腐蚀,有轻微翘起;
×:剥离表面漏液严重,点状腐蚀严重,有局部翘起。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6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1。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8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8g的多官能度单体、0.3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3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3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1。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1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6g丙烯酸羟乙酯、0.3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3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1。在所得的树脂B1中加入8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3g阳离子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UV减粘胶(也称为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预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即UV减粘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胶带。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6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2。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10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8g的多官能度单体、0.3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3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3g固化剂、25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2。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2和12.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6g丙烯酸羟乙酯、0.3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3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2。在所得的树脂B2中加入10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3g阳离子引发剂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即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即UV减粘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胶带。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5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3。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10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g的多官能度单体、1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2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3。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泰特尔TTA21),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3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5g丙烯酸羟乙酯、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3。在所得的树脂B3中加入10g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泰特尔TTA21)以及1g阳离子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即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原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15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5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4。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10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g的多官能度单体、1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2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4。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泰特尔TTA21),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4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5g丙烯酸羟乙酯、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4。在所得的树脂B4中加入10g环氧树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泰特尔TTA21)以及1g阳离子引发剂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即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5μm的UV减粘胶带。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10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5。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g的丙烯酸酯树脂、10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14g的多官能度单体、0.2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4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5。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3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5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4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10g丙烯酸羟乙酯、0.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5。在所得的树脂B5中加入10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2g阳离子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即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厚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10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6。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g的丙烯酸酯树脂、10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14g的多官能度单体、0.2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0.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4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6。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3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6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4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10g丙烯酸羟乙酯、0.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5。在所得的树脂B5中加入10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2g阳离子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厚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7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5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7。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50g的丙烯酸酯树脂、5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g的多官能度单体、0.1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2g固化剂、25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7。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5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7和12.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5g丙烯酸羟乙酯、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7。在所得的树脂B7中加入5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1g阳离子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厚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5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8
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称量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g丙烯酸正辛酯、10g丙烯酸丁酯、5g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占前述单体总重量0.1%的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控制温度在80℃,搅拌反应0.5h。再加入占前述单体总重量1%的催化剂氟化二苯基钛茂,继续反应1h。冷却,得到丙烯酸酯树脂A8。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50g的丙烯酸酯树脂、5g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g的多官能度单体、0.1g的阳离子光引发剂、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2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实施例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8。
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两种单体的组合,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称量5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8和37.5g乙酸乙酯、12.5g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2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5g丙烯酸羟乙酯、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搅拌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流中在100℃下进行加成反应处理24小时,得到UV减粘膜聚合物B8。在所得的树脂B8中加入5g环氧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泰特尔TTA26)以及0.1g阳离子引发剂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强力TR-PAG-2010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即UV减粘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聚烯烃PO薄膜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80μm厚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对比例1
如实施例1提供的丙烯酸酯树脂A1,
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5g的多官能度单体、0.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1.5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1。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1和25g乙酸乙酯及25克丙酮混合均匀,再加入5g丙烯酸羟乙酯,0.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自由基光引发剂)、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光学级聚酯薄膜的非抗静电层面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厚度为80μm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比,对比例1提供的UV减粘胶不含阳离子固化树脂,不含阳离子光引发剂。
对比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丙烯酸酯树脂A1。
提供一种UV减粘胶,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40g的丙烯酸酯树脂、5g的多官能度单体、1g的自由基光引发剂、1.5g固化剂、50g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A1。
称量40g制备的丙烯酸酯树脂和25g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再加入5g丙烯酸羟乙酯,1g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自由基光引发剂)、2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UV减粘膜用粘合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UV减粘胶带,依次包括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保护层为聚烯烃PO薄膜。所述离型膜层(简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将该UV减粘膜用粘合剂涂覆于厚度为80μm的光学级聚酯薄膜的非抗静电层面上,放入100℃的烘箱中烘2min后取出,在粘合剂层表面覆上一层厚度为80μm的离型膜,放入60℃烘箱中熟化24h,得到粘合剂层厚度为20μm的UV减粘膜。评估结果列于表1中。
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比,对比例2提供的UV减粘胶不含阳离子固化树脂,不含阳离子光引发剂。
表1实施例1-8和对比例1-2提供的UV减粘胶带的性能数据表
Figure BDA0002622453020000211
Figure BDA0002622453020000221
由上面表1所示性能检测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UV减粘胶带在UV照射前剥离强度高(至少为1855gf/25mm),在紫外照射后剥离强度低(至多为18gf/25mm),且无残胶,耐20%氢氟酸性能优秀。特别的,实施例1提供的UV减粘胶带的综合性能最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交联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交联剂,25~50份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原料包括下述成份: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8份丙烯酸正辛酯、10份丙烯酸丁酯、5-10份丙烯酸羟乙酯、1.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份数为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固化树脂为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或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所述自由基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所述交联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丙酮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阳离子固化树脂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双4,4’-硫醚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或三苯基锍鎓六氟磷酸盐,2~4份的交联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所述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5-10份丙烯酸羟乙酯和2-4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包括下述组分:30~5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10份的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0.1~1份的自由基光引发剂,0.1~1份的阳离子光引发剂,2~4份的交联剂,25~50份的溶剂,所述份数是质量份数;所述7~14份的多官能度单体包括5-10份丙烯酸羟乙酯和2-4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所述25-50份的溶剂包括12.5-37.5份的乙酸乙酯和12.5份的丙酮。
10.一种UV减粘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带包括依次贴合的保护层、UV减粘层和离型膜层;所述UV减粘层是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UV减粘胶涂布于保护层表面,经烘干熟化形成。
CN202010787244.4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Pending CN114058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244.4A CN114058289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244.4A CN114058289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8289A true CN114058289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7244.4A Pending CN114058289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828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6627A (zh) * 2022-05-17 2022-07-12 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半固化压敏聚合物膜和可折叠玻璃盖板及二者的制备方法
CN115678446A (zh) * 2022-10-13 2023-02-03 湖南优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切割用uv减粘膜
CN116987468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北京序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迁移快速uv减粘高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16559A (zh) * 2023-12-01 2023-12-2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光纤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899A (zh) * 2001-11-27 2005-05-18 Dsmip财产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彩色三维物体的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
CN103597047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再剥离用粘合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03554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035006A (ja) * 2014-08-01 2016-03-17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Ltd. 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9111878A (zh) * 2018-08-21 2019-01-01 深圳市广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紫外光双重固化热熔压敏胶
CN111234662A (zh) * 2020-03-20 2020-06-05 宁波野山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组合物、光固化产物以及基材涂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899A (zh) * 2001-11-27 2005-05-18 Dsmip财产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彩色三维物体的辐射固化树脂组合物
CN103597047A (zh) * 2011-06-14 2014-02-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再剥离用粘合带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035006A (ja) * 2014-08-01 2016-03-17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Samsung SDI Co.,Ltd. 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4403554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878A (zh) * 2018-08-21 2019-01-01 深圳市广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紫外光双重固化热熔压敏胶
CN111234662A (zh) * 2020-03-20 2020-06-05 宁波野山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组合物、光固化产物以及基材涂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6627A (zh) * 2022-05-17 2022-07-12 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半固化压敏聚合物膜和可折叠玻璃盖板及二者的制备方法
CN115678446A (zh) * 2022-10-13 2023-02-03 湖南优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切割用uv减粘膜
CN116987468A (zh) * 2023-09-26 2023-11-03 北京序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迁移快速uv减粘高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87468B (zh) * 2023-09-26 2023-12-22 北京序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迁移快速uv减粘高分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16559A (zh) * 2023-12-01 2023-12-2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光纤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16559B (zh) * 2023-12-01 2024-03-1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光纤绝缘子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8289A (zh) 一种uv减粘胶及一种uv减粘胶带
JP5470957B2 (ja) フィルム保護層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TW201920558A (zh) 補強膜
KR100864349B1 (ko) 필름 보호층용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그것을 이용한 필름 및 광학 시트
JP6554377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18109102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粘着剤層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1094483A (zh) 接着膜及包括其的光学构件
TWI829805B (zh) 黏著片材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圖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5349019B2 (ja)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部材
US20200291269A1 (en) Reinforcing film
KR20130031033A (ko)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점착제층 및 점착 시트
WO2019003138A1 (en) PRINTABLE CURABLE MIXTURES AND CURED COMPOSITIONS
CN113861928A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uv减粘胶及其减粘膜的制备方法
JP4969744B2 (ja) 粘着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CN115232578B (zh) 一种uv减粘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548109B2 (ja) 粘着シート用基材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粘着シート用基材フィルム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5082354B2 (ja) 保護粘着フィルム
CN114196354A (zh) 一种含羧基减粘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18172450A (ja) 光硬化型粘着剤組成物
JPWO2016140163A1 (ja) 半導体加工用シート
JP5307069B2 (ja) 放射線硬化性半導体ウエハ表面保護用粘着テープ
JP6596852B2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積層構造体
JP6497914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表面保護用粘着剤、表面保護用粘着シート
CN115612428A (zh) 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偏光片保护膜及制备方法
KR101955761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