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5299A -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5299A
CN113995299A CN202010739359.6A CN202010739359A CN113995299A CN 113995299 A CN113995299 A CN 113995299A CN 202010739359 A CN202010739359 A CN 202010739359A CN 113995299 A CN113995299 A CN 113995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bubble
bubble breaking
impell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3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opu Ji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ao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opu Ji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ao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opu Ji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ao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opu Jinggo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ao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93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5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5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56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包括破泡腔以及与破泡腔连通的蒸汽导入通道,破泡腔内设置有主动叶轮,主动叶轮的扇叶具有弧形下表面;其特征在于,蒸汽导入通道的横截面尺寸布置为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缩小,蒸汽导入通道的出口朝向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向破泡腔导入蒸汽并能够与主动叶轮的扇叶协同配合破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发明的轮式破泡器将蒸汽导入通道设置成锥状,能够大大提高蒸汽进入到破泡腔内的流速和聚集效应,并与主动叶轮的扇叶的弧形下表面协同配合时,能够大大提高破泡效能;此外锥状的蒸汽导入通道可以提高驱动主动叶轮转动的动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扇叶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烹饪器具领域中的破泡器,尤其涉及一种轮式破泡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有所述轮式破泡器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类锅具一般会在其盖体上配置用于连通锅内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破泡器,通过破泡器打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流,从而防止在烹饪的过程中出现溢锅现象。随着破泡器产品的升级,轮式破泡器备受大家喜爱,例如公布号为CN10672488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蒸汽阀组件及其电饭煲,其中蒸汽阀组件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盖可拆卸装配于所述阀座上,还包括扇叶组件和支撑柱,所述扇叶组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蒸汽阀组件上还包括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的蒸汽从第一出气口排出,并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座或阀盖之一上的若干破泡扰流筋,所述扇叶组件转动破泡,所述破泡扰流筋挤压破泡。该扇叶组件转动破泡为主破泡装置;且配合使用若干破泡扰流筋,其中破泡扰流筋为辅助破泡,两者配合能快速实现破泡,提升破泡效果。
上述公布号为CN106724881A的中国发明专利能够通过进入蒸汽阀组件的蒸汽推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而无需配置电机等驱动结构,但是由于电饭煲的内部空间通过蒸汽阀组件与外部空气是始终连通的,所以排入到所述蒸汽阀组件内的蒸汽压力有限,从而难以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此外,此公开专利将第一进气口布置在侧部,虽然侧面的上挡风板及侧挡风板能够起到引流作用,但是蒸汽由向上转为向水平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损耗大量的动能;而且蒸汽在所述蒸汽阀组件内部流动时,更容易由阻力小的所述扇叶组件的上方或者下方区域流向第一出气口,从而大大削弱所述蒸汽驱动所述扇叶组件转动的作用,进而影响破泡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式破泡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扇叶破泡效果不好以及扇叶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破泡器,包括破泡腔以及与所述破泡腔连通的蒸汽导入通道,所述破泡腔内设置有主动叶轮,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具有弧形下表面;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横截面尺寸布置为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向所述破泡腔导入蒸汽并能够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协同配合破泡。
其中,所述轮式破泡器主要应用在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中,其用于衰减或破裂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从而降低烹饪时蒸煮物溢出的风险。工作时,高温汽泡流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进入所述破泡腔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必然想到的是,进入到所述轮式破泡器内的高温汽泡流中的水蒸汽可以通过下面提及的所述排汽通道自然排出,而混入到高温汽泡流中的淀粉等可以沉积在所述破泡腔的底腔或所述排汽通道中反流入到电饭煲中。
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横截面尺寸布置为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缩小,从而能够让高温汽泡流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进入到所述破泡腔内时会加速形成束流状的喷射流,又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所以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形成的喷射流会直接喷向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具有弧形下表面,该特征主要定义了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至少具有一个区域,该区域呈弧形或者类似的形状,该区域主要用于:第一,当上面所述喷射流撞击到该区域时会由于弧形曲面而形成漫射流,进而达到破泡的效果;第二,当所述喷射流喷向该区域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叶轮转动。
其中,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可以为沿径向延展的薄片状结构,还可以为由轴向并径向延展的结构,还可以是能够达到本发明功能的其它结构。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出口主要位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正下方,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误差或者位置布局等需要而有部分出口是正对所述主动叶轮的中心轴或者扇叶的外侧边等位置,只要所述喷射流在碰撞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弧形下表面时能够形成漫射流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叶轮转动即可。
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协同配合破泡,其定义了本发明的所述蒸汽导入通道与所述扇叶之间还具有协同配合破破泡的功能,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呈锥形因而可以集聚喷射流,提高喷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泡体的形成,也能破泡;第二,基于扇叶的弧形下表面和高速的汽流的配合,所述主动叶轮扇叶的弧形下表面能够将高速的喷射流形成更加散漫的漫射流从而大大减少了泡体的形成;第三,高速的喷射流能够更加加剧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转动和气流的扰动,从而更加提高了直接刺穿汽泡的效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本发明的轮式破泡器将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设置成锥状,能够大大提高蒸汽进入到所述破泡腔内的流速和聚集效应,并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弧形下表面协同配合时,能够大大提高破泡效能;此外锥状的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可以提高驱动所述主动叶轮转动的动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扇叶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轮式破泡器的破泡能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与所述破泡腔连通的冷气导入通道,所述破泡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动叶轮同轴联动的从动叶轮,所述从动叶轮位于所述主动叶轮的上方,所述冷气导入通道位于所述从动叶轮的上方,所述从动叶轮被配置为当其转动时能够将冷空气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吸入到所述破泡腔内并送入到所述从动叶轮的扇叶的下方空间与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导入的蒸汽混合。
其中,与所述主动叶轮同轴联动的从动叶轮,定义了所述从动叶轮与所述主动叶轮同轴连接并能够在所述主动叶轮转动时被驱动与所述主动叶轮同轴转动。
其中,所述从动叶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在其上方相对地形成负压,此负压能够使得所述破泡腔外部的冷空气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吸入至所述破泡腔内,而进入至所述破泡腔内的冷空气在所述从动叶轮的带动下会被送入到所述从动叶轮的扇叶的下方。
其中,所述冷气导入通道、从动叶轮、主动叶轮和蒸汽导入通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进入的冷空气以及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进入的高温蒸汽会在所述从动叶轮的下方空间相遇,高温汽泡在遇到冷空气时加速破裂,从而达到进一步破泡的效果。其中,所述主动叶轮可以被配置为当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持续通入所述喷射流时不仅能够被推动转动并且能够将蒸汽送入到其上方空间,此时高温蒸汽和冷空气会在所述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之间的空间相遇;当然,所述主动叶轮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扇叶结构而使得高温蒸汽的流向不同,但是不会妨碍高温蒸汽和冷空气在所述从动叶轮的下方相遇而达到冷凝破泡的功能。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轮式破泡器在所述蒸汽导入通道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协同破泡的基础上,再通过冷空气进行冷凝破泡,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破泡器的破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公布号为CN107242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锅具用蒸汽阀及具有其的锅具,此方案也是采用双叶轮结构,通过其中一个叶轮驱动另一个叶轮转动从而吸入冷空气,但是此公布发明专利是将高温蒸汽和冷空气送至侧边的一个独立的混合部内进行冷凝破泡。与CN107242801A中国发明专利不同的是,本发明直接让冷热气流在所述从动叶轮的下方空间相遇尤其是采用所述主动叶轮能够将高温蒸汽送至其扇叶的上方空间时,不仅可以让冷热气流在相遇时有一定的撞击而产生更为均匀的混合,还可以节省所述破泡器的占有空间。此外,本发明巧妙的应用了锥状的蒸汽导入通道来提高喷射流的动能,从而保证足够的驱动力,所述主动叶轮不仅能够自身转动而且能够带动所述从动叶轮一同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连通所述破泡腔并位于所述破泡腔侧边从而能够排出所述破泡腔内的蒸汽,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破泡腔相连通的连通口位于所述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之间空间的周壁上。这样能够防止所述排汽通道干扰所述从动叶轮上方的冷气流和所述主动叶轮下方的高温汽泡流,从而使得冷热气流得到更为充分的混合,混合后的水蒸汽再由所述排汽通道排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流口,还包括回流阀片,所述回流阀片包括导杆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导杆部上的盖板部,所述导杆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上,所述盖板部延伸到所述回流口的下方,当所述回流阀片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所述盖板部与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释放所述破泡腔内的液体,而当所述回流阀片被其下方的蒸汽向上推动至所述盖板部与破泡腔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盖板部封闭所述回流口。当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形成大量汽泡时,所述盖板部被汽泡向上顶推而封闭所述回流口,这样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和破泡腔之间不能通过所述回流口连通而影响破泡腔内的气流流动;而当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的汽泡减少时,所述盖板部会在重力作用下而下移使得所述回流口处于打开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所述破泡腔内形成的液体直接回流至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可以防止液体存积在所述破泡腔内而滋生细菌甚至影响破泡器正常工作。当然,本发明的破泡器也可以不设置液体回流结构,例如直接借助于电饭煲内部的热量慢慢熬干所述破泡腔内的水份向外释放,而水份熬干后残留的淀粉类的固化物会存储在所述破泡腔内,通过定期清洗所述破泡器予以去除这些固化物即可。
为了定位所述回流阀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盖板部设置在所述导杆部的下端,所述导杆部的上端设置有杆头部,所述破泡腔的底壁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杆部能够上下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口处,所述杆头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口的尺寸从而阻止所述杆头部由所述导向口向下脱落。
其中,所述杆头部可以通过螺纹或者扣接等方式连接到所述回流阀片;还可以是所述杆头部与所述导杆部为一体式结构,此一体式结构与所述盖板部通过螺纹连接或扣接等方式连接。当然,本发明的所述回流阀片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定位,例如直接在所述盖板部的下方设置一个承托架作为所述回流阀片下限位的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沿所述主动叶轮的转动轴线的周向排布。这样多个所述蒸汽导入通道不仅可以提高驱动所述主动叶轮转动的动能,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向所述破泡腔内提供更多的蒸汽从而提高破泡效率。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烹饪锅及能够封盖所述烹饪锅的锅盖,还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轮式破泡器,所述轮式破泡器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上。
本发明的所述烹饪器具同样具有上述轮式破泡器的优点。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用于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中。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轮式破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轮式破泡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轮式破泡器另一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轮式破泡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轮式破泡器以及烹饪器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所述轮式破泡器主要应用在烹饪器具中,本实施例具体应用在电饭煲中。所述轮式破泡器用于衰减或破裂电饭煲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汽泡,从而降低电饭煲烹饪时蒸煮物溢出的风险。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破泡器,包括破泡腔1以及与所述破泡腔1连通的蒸汽导入通道2,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的横截面尺寸布置为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缩小,这样当高温汽泡流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进入到所述破泡腔1内时能够将蒸汽加速形成束流状的喷射流。
如图2至4所示,所述破泡腔1内设置有主动叶轮3,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具有弧形下表面32,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的出口21朝向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下表面32,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形成的喷射流会直接喷向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下表面32。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的出口21位于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正下方,即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的出口21处于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内外径之间所形成的的环形空间内。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误差或者位置布局等需要而有部分出口21是正对所述主动叶轮3的中心轴或者扇叶31的外侧边等位置,只要所述喷射流在碰撞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弧形下表面32时能够形成漫射流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即可。其中,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下表面32整体为弧形或者类似弧形的形状,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下表面32中的部分为弧形或者类似弧形的形状。基于上述弧形下表面32,当所述喷射流撞击到该弧形区域时会由于弧形曲面而形成漫射流,进而达到破泡的效果;此外,当所述喷射流喷向该弧形区域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
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用于向所述破泡腔1导入蒸汽即所述喷射流并能够与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协同配合破泡。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所述破泡器的破泡功能是通过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协同所述主动叶轮3而实现的,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呈锥形因而可以集聚喷射流,提高喷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泡体的形成,也能破泡;第二,基于扇叶31的弧形下表面32和高速的汽流的配合,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能够配合高速的喷射流形成更加散漫的漫射流从而大大减少了泡体的形成;第三,高速的喷射流能够更加加剧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转动,从而更加提高了直接刺穿汽泡的效能。
如图5所示,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沿所述主动叶轮3的转动轴线的周向排布。这样多个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不仅可以提高驱动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的动能,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向所述破泡腔1内提供更多的蒸汽从而提高破泡效率。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轮式破泡器将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设置成锥状,能够大大提高蒸汽进入到所述破泡腔1内的流速和聚集效应,并与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的弧形下表面32协同配合时,能够大大提高破泡效能;此外锥状的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可以提高驱动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的动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扇叶31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与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协同配合破泡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轮式破泡器为了进一步提高破泡能力,在所述破泡腔1内引入冷空气用于冷凝破泡。具体的,所述破泡腔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动叶轮3同轴联动的从动叶轮4,具体通过所述主动叶轮3的中心轴33连接,且所述主动叶轮3的中心轴33外还设置有卡簧34,通过所述卡簧34减小所述从动叶轮4轴向晃动的间隙,所述从动叶轮4位于所述主动叶轮3的上方,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叶轮4同轴转动。所述破泡器还包括与所述破泡腔1连通的冷气导入通道5,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位于所述从动叶轮4的上方,所述从动叶轮4被配置为当其转动时能够将冷空气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吸入到所述破泡腔1内并送入到所述从动叶轮4的扇叶41的下方空间与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导入的蒸汽混合。其中,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从动叶轮4、主动叶轮3和蒸汽导入通道2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和从动叶轮4的扇叶41均为沿径向延展的薄片弯曲状结构且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和所述从动叶轮4的扇叶41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主动叶轮3被配置为当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持续通入高温蒸汽时不仅能够被推动转动并且能够将蒸汽送入到其上方空间。这样,所述主动叶轮3被所述喷射流推动而转动时也会把撞击后的形成漫射流的高温蒸汽送入至扇叶31的上方;当所述主动叶轮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所述从动叶轮4转动,所述从动叶轮4在转动过程中会在其上方相对地形成负压,此负压能够使得所述破泡腔1外部的冷空气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吸入至所述破泡腔1内,进入至所述破泡腔1内的冷空气在所述从动叶轮4的带动下会被送入到所述从动叶轮4的扇叶41的下方。如此,冷空气和高温蒸汽会在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4之间的空间相遇,高温汽泡在遇到冷空气时加速破裂,从而达到进一步破泡的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叶轮3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扇叶31结构而使得高温蒸汽的流向不同,例如所述主动叶轮3的扇叶31为由轴向并径向延展的结构;当然所述从动叶轮4的扇叶41也可以在满足将冷空气吸入送至其下方空间的基础上选择其它可行结构,只要冷空气能够与高温蒸汽在所述从动叶轮4的下方空间相遇从而实现冷凝破泡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公布号为CN107242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锅具用蒸汽阀及具有其的锅具,此方案也是采用双叶轮结构,通过其中一个叶轮驱动另一个叶轮转动从而吸入冷空气,但是此公布发明专利是将高温蒸汽和冷空气送至一个独立的混合部内进行冷凝破泡。与CN107242801A中国发明专利不同的是,本发明直接让冷热气流在所述从动叶轮4的下方空间相遇尤其是采用所述主动叶轮3能够将高温蒸汽送至其扇叶31的上方空间时,不仅可以让冷热气流在相遇时有一定的撞击而产生更为均匀的混合,还可以节省所述破泡器的占有空间。此外,本发明巧妙的应用了锥状的蒸汽导入通道2来提高喷射流的动能,从而保证足够的驱动力,所述主动叶轮3不仅能够自身转动而且能够带动所述从动叶轮4一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必然想到的是,所述破泡器还设置有排汽通道9,所述排汽通道9连通所述破泡腔1并位于所述破泡腔1侧边从而能够排出所述破泡腔1内的蒸汽,其中,进入到所述轮式破泡器内的高温汽泡流中的水蒸汽通过排汽通道9排出,而混入到高温汽泡流中的淀粉等可以沉积在所述破泡腔1的底腔或所述排汽通道9中反流入到电饭煲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所述排汽通道9与所述破泡腔1相连通的连通口11位于所述主动叶轮3和从动叶轮4之间空间的周壁上,这样能够防止所述排汽通道9干扰所述从动叶轮4上方的冷气流和所述主动叶轮3下方的高温汽泡流,从而更容易使得冷热气流得到充分的混合,混合后的水蒸汽再由所述排汽通道9排出。
如图5所示,所述破泡腔1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流口12,还包括回流阀片6,所述回流阀片6包括导杆部61以及连接在所述导杆部61上的盖板部62,所述导杆部61活动连接在所述破泡腔1的底壁上,所述盖板部62延伸到所述回流口12的下方,当所述回流阀片6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所述盖板部62与所述破泡腔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释放所述破泡腔1内的液体,而当所述回流阀片6被其下方的蒸汽向上推动至所述盖板部62与破泡腔1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盖板部62封闭所述回流口12。
采用上述回流结构时,当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形成大量汽泡时,所述盖板部62被汽泡向上顶推而封闭所述回流口12,这样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和破泡腔1之间不能通过所述回流口12连通而影响破泡腔1内的气流流动;而当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的汽泡减少时,所述盖板部62会在重力作用下而下移使得所述回流口12处于打开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所述破泡腔1内形成的液体直接回流至电饭煲的烹饪空间内,可以防止液体存积在所述破泡腔1内而滋生细菌甚至影响破泡器正常工作。
为了定位所述回流阀片6,所述盖板部62设置在所述导杆部61的下端,所述导杆部61的上端设置有杆头部63,所述破泡腔1的底壁设置有导向口13,所述导杆部61能够上下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口13处,所述杆头部63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口13的尺寸从而阻止所述杆头部63由所述导向口13向下脱落。其中,所述杆头部63可以通过螺纹或者扣接等方式连接到所述回流阀片6;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杆头部63与所述导杆部61为一体式结构,此一体式结构与所述盖板部62通过螺纹连接或扣接等方式连接。当然,本发明的所述回流阀片6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定位,例如直接在所述盖板部62的下方设置一个承托架作为所述回流阀片6下限位的定位。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破泡器也可以不设置液体回流结构,例如直接借助于电饭煲内部的热量慢慢熬干所述破泡腔1内的水份向外释放,而水份熬干后残留的淀粉类的固化物会存储在所述破泡腔1内,通过定期清洗所述破泡器予以去除这些固化物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式破泡器包括壳体(7、8),所述壳体(7、8)包括主壳体7和上盖8,所述主壳体7上具有上部敞口的下内容腔71,所述下内容腔71的侧壁为阶梯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竖立壁72、环形水平壁73和第二环形竖立壁74,所述第一环形竖立壁72和第二环形竖立壁74分别连接到所述环形水平壁73的内外端部。所述上盖8具有下部敞口的上内容腔(附图未标出),所述上盖8与所述主壳体7连接并盖合所述下内容腔71从而形成一个总腔室,所述上盖8上设置有沿所述上内容腔的底壁向下延伸的环形隔离壁81,所述环形隔离壁81位于所述环形水平壁73的正上方并与所述环形水平壁73之间形成流通间隙,位于所述环形隔离壁81外围的部分所述总腔室形成所述排汽通道9的至少一部分,而位于所述环形隔离壁81内周和第二环形竖立壁74内周的部分所述总腔室形成所述破泡腔1,所述流通间隙形成连通所述排汽通道9和所述破泡腔1的连通口11。当然,所述破泡腔1和排汽通道9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布置方式。
其中,所述蒸汽导入通道2和所述回流口12布置在所述主壳体7的底壁上,所述冷气导入通道5以及所述排汽通道9的蒸汽出口91布置在所述上盖8上。其中,所述上盖8与所述主壳体7之间布置有密封圈82进行密封,所述主壳体7和上盖8可以通过旋接、卡接等方式连接。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附图未显示),包括有烹饪锅、能够封盖所述烹饪锅的锅盖以及本实施例所述的轮式破泡器,所述轮式破泡器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上。采用本发明的所述轮式破泡器同样具有上述轮式破泡器的优点。

Claims (7)

1.轮式破泡器,包括破泡腔以及与所述破泡腔连通的蒸汽导入通道,所述破泡腔内设置有主动叶轮,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具有弧形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横截面尺寸布置为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的下表面,所述蒸汽导入通道用于向所述破泡腔导入蒸汽并能够与所述主动叶轮的扇叶协同配合破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破泡腔连通的冷气导入通道,所述破泡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动叶轮同轴联动的从动叶轮,所述从动叶轮位于所述主动叶轮的上方,所述冷气导入通道位于所述从动叶轮的上方,所述从动叶轮被配置为当其转动时能够将冷空气从所述冷气导入通道吸入到所述破泡腔内并送入到所述从动叶轮的扇叶的下方空间与由所述蒸汽导入通道导入的蒸汽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连通所述破泡腔并位于所述破泡腔侧边从而能够排出所述破泡腔内的蒸汽,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破泡腔相连通的连通口位于所述主动叶轮和从动叶轮之间空间的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轮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流口,还包括回流阀片,所述回流阀片包括导杆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导杆部上的盖板部,所述导杆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上,所述盖板部延伸到所述回流口的下方,当所述回流阀片处于自由下垂状态时,所述盖板部与所述破泡腔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释放所述破泡腔内的液体,而当所述回流阀片被其下方的蒸汽向上推动至所述盖板部与破泡腔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盖板部封闭所述回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设置在所述导杆部的下端,所述导杆部的上端设置有杆头部,所述破泡腔的底壁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杆部能够上下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口处,所述杆头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口的尺寸从而阻止所述杆头部由所述导向口向下脱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轮式破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蒸汽导入通道沿所述主动叶轮的转动轴线的周向排布。
7.烹饪器具,包括有烹饪锅及能够封盖所述烹饪锅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轮式破泡器,所述轮式破泡器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上。
CN202010739359.6A 2020-07-28 2020-07-28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3995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359.6A CN113995299A (zh) 2020-07-28 2020-07-28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359.6A CN113995299A (zh) 2020-07-28 2020-07-28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5299A true CN113995299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359.6A Pending CN113995299A (zh) 2020-07-28 2020-07-28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52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3100A (zh) * 2022-04-06 2022-06-24 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脱氨罐破泡器及消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3100A (zh) * 2022-04-06 2022-06-24 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脱氨罐破泡器及消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3421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203041848U (zh) 用于烹饪用具的破泡防溢蒸汽阀
CN113995299A (zh)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CN209564095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2382474U (zh) 轮式破泡器及烹饪器具
CN215226869U (zh) 一种用于蒸烤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蒸烤一体机
CN108980947A (zh) 吸油烟机
CN110833369A (zh) 一种清洗机
CN109973426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213775713U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及应用有该水泵的清洗机
CN212089277U (zh) 破泡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08926110U (zh) 高速料理机及降噪风道结构
CN110250923B (zh) 一种快速出风的空气炸锅
CN109091020B (zh) 蒸汽阀及电饭煲
CN114652212A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111227748A (zh) 一种清洗机
CN218606512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喷淋臂及清洗机
CN210169864U (zh) 一种自清洗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8500675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喷淋臂及清洗机
CN213235540U (zh) 一种离心叶轮、双层喷淋系统及清洗机
CN109938624B (zh) 底盖组件和料理机
CN211511490U (zh) 烹饪设备用的破泡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17645170U (zh)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机构及清洗机
CN208822537U (zh) 底盖组件和料理机
CN218128455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嘴、喷淋臂及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