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4712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4712A
CN113994712A CN202080043810.9A CN202080043810A CN113994712A CN 113994712 A CN113994712 A CN 113994712A CN 202080043810 A CN202080043810 A CN 202080043810A CN 113994712 A CN113994712 A CN 113994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rear chassis
vibration region
disposed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38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成株
朴汉镇
金钟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9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5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15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of the bass reflex type
    • H04R1/2823Vents, i.e. ports, e.g. shape thereof or tuning thereof with damping material
    • H04R1/2826Vents, i.e. ports, e.g. shape thereof or tuning thereof with damping material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显示设备包括:后机架,所述后机架被构造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振动区域,所述振动区域被形成为所述后机架的与该后机架的边缘相邻的一部分,所述振动区域通过振动阻挡部与所述后机架的其余部分隔离,使得振动不会传递到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区域中;后壳体,所述后壳体被构造以围绕所述后机架并且包括释放端口,所述释放端口与所述后机架的所述振动区域连通,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和波导,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后机架上,并且被构造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声音引导至所述后壳体的所述释放端口。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扬声器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显示设备趋向于逐渐增大显示图像的屏幕的面积,并且其厚度逐渐变薄。
一般地,显示设备,特别是诸如TV之类的显示设备,配备有用于再现声音的扬声器。
然而,在显示设备中安装分开形成的扬声器限制了显示设备的厚度的减小。另外,存在不容易使安装在显示设备中的扬声器变薄以便减小该显示设备的厚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具有扬声器的显示设备,该扬声器是使用振动器来实施的并且具有用于减小显示设备的厚度的结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后机架,所述后机架被构造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振动区域,所述振动区域被形成为所述后机架的与该后机架的边缘相邻的一部分,所述振动区域通过振动阻挡部与所述后机架的其余部分隔离,使得振动不会传递到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区域中;后壳体,所述后壳体被构造以围绕所述后机架并且包括释放端口,所述释放端口与所述后机架的所述振动区域连通,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和波导,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后机架上,并且被构造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所述声音引导至所述后壳体的所述释放端口。
所述振动阻挡部可以包括狭缝和多个桥接部,所述狭缝围绕所述振动区域并且将所述振动区域与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隔离,所述多个桥接部设置在所述狭缝中并且将所述振动区域连接至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
所述振动阻挡部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后机架中以围绕所述振动区域的长凹槽。
所述波导可以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面向所述后壳体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波导可以由吸音构件形成,该吸音构件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振动区域的周边封闭介于所述后机架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空间。
所述波导可以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面向所述背光组件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波导可以由吸音构件形成,该吸音构件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振动区域的周边封闭介于所述后机架与所述背光组件之间的空间。
所述波导可以被形成为引导管道,所述引导管道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一个表面上以围绕面向所述振动区域的空间。
所述后机架可以包括朝向所述背光组件或所述后壳体突出的台阶部,所述振动区域形成在所述台阶部的底表面上。
所述振动区域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后机架中的两个振动区域,使得所述两个振动区域相对于所述后机架的纵向中心线呈线对称,其中所述振动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振动区域中的两个振动器。
所述后壳体可以包括与所述两个振动区域对应的两个释放端口,所述两个释放端口可以形成在所述后壳体的底表面或两个侧表面中。
所述振动区域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再现音域的多个振动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后机架,所述后机架被构造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振动板,所述振动板被设置成面向所述后机架的与该后机架的边缘相邻的部分,并且与该部分间隔开一预定距离;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板中;后壳体,所述后壳体被构造以围绕所述后机架并且包括释放端口,所述释放端口与接触所述后机架的所述振动板的空间连通,以将由所述振动板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和波导,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后壳体之间,并且所述波导被构造以将由所述振动板产生的声音引导至所述后壳体的所述释放端口。
有益效果
对于根据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设备,因为振动器通过使作为显示设备的结构的后机架振动来产生声音,因此与根据相关技术的、被构造以使用与显示设备的结构分开形成的扬声器来产生声音的显示设备相比,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更小的厚度。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图1的、沿线I-I截取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图示图1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俯视图;
图4是图示分隔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的振动区域的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5是图示分隔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的振动区域的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局部视图;
图6A是图示图5的、沿线II-II截取的振动阻挡部的剖视图;
图6B是图示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7A是图示根据另一示例的具有振动阻挡部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7B是图示在图7A中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
图8A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8B是图示设置在图8A的后机架的台阶部中的振动区域的局部透视图;
图8C是图示设置在后机架的台阶部中的振动区域的另一示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9A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9B是图示图9A的引导管道的局部后视图;
图10是图示设置在后机架的振动区域中的引导管道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后视图;
图1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振动区域中设置两个振动器的情况的局部视图;
图16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设置两个振动区域的情况的局部视图;
图17A、图17B和图17C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形成的振动区域的多种不同形状的视图;
图18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19是图示图18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视图;
图20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图示从图20的显示设备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
图2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图示从图23的显示设备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
图25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6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7是图示由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状态的视图;
图28是图示从根据相关技术的具有扬声器的显示设备发出声音的状态的视图;和
图29是图示将根据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的声压与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扬声器的声压进行比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
提供本文所定义的事项,诸如详细构造及其要素,以帮助全面理解本描述。因此,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那些定义的事项的情况下执行示例性实施例。另外,省略公知的功能或构造以提供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晰且简洁的描述。此外,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少在附图中的各种不同元件的尺寸以帮助全面理解。
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的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来。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此外,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前端”、“后端”、“上侧”、“下侧”、“顶端”、“底端”等是参考附图来定义的。然而,每个部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
图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图示图1的、沿线I-I截取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以及图3是图示图1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俯视图。图4是图示分隔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的振动区域的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局部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后机架10和壳体30。
液晶显示面板3被构造用于显示图像。
背光组件5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3的后方,并且被构造用于向该液晶显示面板3供应光,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可以显示图像。背光组件5可以包括导光板和光源。
液晶显示面板3和背光组件5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后机架10被设置成支撑液晶显示面板3和背光组件5。因此,背光组件5设置在背光组件5的后方。后机架10可以被形成用于覆盖背光组件5的整个后表面。
前机架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的前方,使得液晶显示面板3和背光组件5固定到后机架10。可以在前机架的前表面中设置开口以暴露液晶显示面板3。
此外,如图3所图示的,后机架10可以设有多个加强筋10a以加强后机架10的强度。加强筋10a可以被形成为多种形状。例如,加强筋10a可以被形成为长凹槽、大致矩形的台阶部等。
后机架10设有振动区域12,振动器50设置在该振动区域12中。振动区域12可以由后机架10的一部分形成。通过振动器50使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振动以产生声音。
可以在后机架10中设置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振动区域12。可以在后机架10中设置两个振动区域12以实现立体声。图3示出了设有两个振动区域12的后机架10。
参考图3,两个振动区域12形成在后机架10中,以相对于后机架10的纵向中心线CL呈线对称。振动器50设置在该两个振动区域12中的每个振动区域中。
以相同的方式形成这两个振动区域12;因此,将基于一个振动区域12进行下面的描述。
如图3所图示的,振动区域12由后机架10的与该后机架10的边缘11接触的一部分形成。换言之,振动区域12被形成为后机架10的一部分。
通过振动阻挡部20将振动区域12与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隔离,使得振动不会传递到该其余部分14。换言之,仅后机架10的被振动阻挡部20分隔的部分区域变成由振动器50振动的振动区域12。因此,即使当振动区域12被振动器50振动时,该振动区域12的振动也会被振动阻挡部20所阻挡,并且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这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是指后机架10的除了振动区域12之外的整个部分。
振动阻挡部20被形成用于阻挡振动,使得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例如,振动阻挡部20可以形成在穿透后机架10的狭缝21中,如图3所图示的。详细地,振动阻挡部20可以包括狭缝21和多个桥接部22,该狭缝21用于将振动区域12与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切割开,该多个桥接部22用于连接振动区域12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狭缝21被形成用于围绕振动区域12,并且将该振动区域12与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隔离。因此,通过狭缝21将振动区域12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彼此隔开。
多个桥接部22设置在狭缝21中,并且被构造以连接振动区域12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使得振动区域12不与后机架10分离。与狭缝21的面积相比,该多个桥接部22的面积被形成得非常小,使得振动区域12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其余部分14。
作为示例,如图3所图示的振动阻挡部20包括狭缝21和五个桥接部22,该狭缝21被形成用于围绕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振动区域12。五个桥接部22可以包括:连接后机架10的边缘11和振动区域12的边缘的两个桥接部22-1;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顶部的中央和底部的中央处以连接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的两个桥接部22-2;以及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内端处以连接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的单个桥接部22-3。
然而,所述多个桥接部22的数量不限于此。只要振动区域12可以在不与后机架10分离的情况下振动,就可以在多个不同位置处以多种数量来形成该多个桥接部22。
例如,如图4所图示的,三个桥接部22可以形成在振动区域12中以连接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在以上描述中,振动阻挡部20形成在狭缝21中。然而,振动阻挡部20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振动阻挡部20可以被形成为长凹槽。
图5是图示分隔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的振动区域的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局部视图。图6A是图示图5的振动阻挡部的、沿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6B是图示振动阻挡部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参考图5,振动阻挡部20′可以被形成为长凹槽23,该长凹槽23形成在后机架10中以围绕振动区域12。长凹槽23被形成为呈大致扁平的U形形状以便围绕呈矩形形状的振动区域12。长凹槽23可以被形成为呈如下形状,其中形成在后机架10的上表面上的上凹槽和形成在后机架10的下表面上的下凹槽彼此相面对,如图6A所图示的。当以这种方式形成长凹槽23时,不存在朝向后机架10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作为另一示例,振动阻挡部2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从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突出的突出部25的长凹槽24,如图6B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后机架10中的突出部25可以面向背光组件5。或者,突出部25可以被形成为面向后壳体31。
作为另一示例,可以由阻尼构件形成振动阻挡部20″,如图7A和图7B所图示的。
图7A是图示根据另一示例的具有振动阻挡部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7B是图示在图7A中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
参考图7A和图7B,在后机架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设置形成振动阻挡部20″的上阻尼构件26和下阻尼构件27。在后机架10的上表面上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设置上阻尼构件26,以及在后机架10的下表面上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设置下阻尼构件27。
上阻尼构件26和下阻尼构件27被设置成以后机架10被插入在该上阻尼构件26与下阻尼构件27之间的方式彼此面对。上阻尼构件26和下阻尼构件27吸收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振动,从而阻挡振动传递到上阻尼构件26和下阻尼构件27的外侧,即阻挡振动传递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此时,上阻尼构件26或下阻尼构件27可以执行稍后所描述的波导40的功能。
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并且根据从外部输入的信号使振动区域12振动以产生声音。可以使用具有低的高度的振动器50。
例如,振动器50可以具有比后机架10的加强筋10a的高度更低的高度。此时,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加强筋10a从该表面突出。例如,当加强筋10a被形成为从后机架10的上表面突出时,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上表面上,换言之,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上表面上。
此外,振动器50可以被设置成避开振动区域12的低频节线(nodal line)。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并且当振动区域12振动时该振动器50与振动区域12一起振动。振动器50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的振动器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设置壳体30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和后机架10。如图1所图示的,由支架9支撑壳体30。尽管未被图示出,但是当以壁挂的形式设置显示设备1时,在壳体30的后表面上设置壁挂固定装置。
壳体30可以包括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该前壳体32覆盖液晶显示面板3的前表面,该后壳体31覆盖后机架10的后表面。
开口32a设置在前壳体32中,从而可以暴露液晶显示面板3。前壳体32联接到后壳体31以形成壳体30。
后壳体31被形成用于支撑后机架10并围绕该后机架10。后壳体31包括释放端口33,该释放端口33与接触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的空间S连通、并且将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换言之,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形成为对应于形成在后机架10中的振动区域12。
如图1和图2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包括两个振动区域12。因此,后壳体31包括与两个振动区域12对应的两个释放端口33。此时,因为两个振动区域12被形成为面向后机架10的两侧,因此该两个释放端口33形成在后壳体31的两个侧表面上,如图1所图示的。
波导40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被形成用于将在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换言之,波导40可以引导声音,使得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不会在显示设备1内部消失,而是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参考图2,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的波导40设置在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详细地,由吸音构件41形成波导40,吸音构件41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一个表面和该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上的。
吸音构件41设置在振动阻挡部20的外侧,并且被形成为大致扁平的U形形状以对应于振动区域12的三侧的整个长度。波导40的没有吸音构件41的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吸音构件41防止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传播到介于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的空间中。因此,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通过该波导40和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参考图2,振动器50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上表面上,即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上表面上。因此,当振动器50操作时,振动区域12振动以产生声音。此时,在振动区域12的上侧和下侧产生声音。
在振动区域12的下侧(即,在振动区域12与背光组件5之间)产生的声音通过波导40和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换言之,振动器50和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用作扬声器以产生声音,并且该声音通过波导40和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因此,用户可以听到来自显示设备1的声音。
然而,在振动区域12的上侧所产生的声音不会发射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而是通过后机架10与后壳体31之间的空间消失。
在以上描述中,振动区域12形成在与后机架10相同的平面中。然而,振动区域12可以形成在被设置在后机架10中的台阶部13中。
图8A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8B是图示设置在图8A的后机架的台阶部中的振动区域的局部透视图。图8C是图示设置在后机架的台阶部中的振动区域的另一示例的局部透视图。
参考图8A和图8B,朝向后壳体31突出的台阶部13形成在后机架10中。换言之,台阶部13被形成为突出高于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台阶部13被形成为大致扁平的U形形状,并且台阶部13的一个侧表面是敞开或开口的。
形成在后机架10的台阶部13的一个侧表面上的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振动区域12形成在台阶部13的底表面上。振动阻挡部20可以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换言之,振动区域12和振动阻挡部20可以设置在台阶部13的底表面上。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由多个桥接部22和围绕振动区域12的狭缝21形成振动阻挡部20。因此,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振动被振动阻挡部20所阻挡,并且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后机架10的台阶部13可以用作将由振动区域12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的波导。因此,通过台阶部13的侧表面和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将由台阶部13的振动区域12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
作为另一示例,为了防止声音通过介于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与后机架10的与台阶部13相邻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泄漏,可以在后机架10的台阶部13周围设置吸音构件41,如图8B所图示的。如上所述,当吸音构件41设置在台阶部13周围时,由振动区域12所产生的所有声音都通过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
在以上描述中,振动阻挡部20形成在台阶部13的底表面上。然而,振动阻挡部20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振动阻挡部20可以被设置成围绕后机架10中的台阶部13,如图8C所图示的,而不是设置在台阶部13的底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吸音构件41可以被设置成在振动阻挡部20的外侧围绕该振动阻挡部20。或者,虽然未被图示出,但是吸音构件41可以在振动阻挡部20内侧设置在阶梯部13与振动阻挡部20之间。
在图8A中,后机架10的台阶部13朝向后壳体31突出。或者,虽然未被图示出,但是后机架10的台阶部13可以被形成为朝向背光组件5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由台阶部13的振动区域12所产生的声音被该台阶部13和后壳体31的侧表面引导,并且然后通过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
在以上描述中,波导40包括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的吸音构件41和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然而,波导4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以由与后机架10分开或单独形成的引导管道60形成波导。
图9A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9B是图示图9A的引导管道的局部后视图。图10是图示设置在后机架的振动区域中的引导管道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后视图。
参考图9A和图9B,引导管道60设置在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中。引导管道60被设置成在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围绕与振动区域12接触的空间S,并且该引导管道60被形成用于将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为此,引导管道60包括顶板61和侧壁62,该顶板61被设置成与振动区域12平行相距一预定距离,该侧壁62从顶板61延伸并且固定到后机架10。侧壁62设有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的开口。
引导管道60被形成为与振动区域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因为振动区域12被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因此引导管道6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顶板61、和从顶板61的三侧朝向后机架10延伸的侧壁62。顶板61的没有侧壁62的一侧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引导管道60的侧壁62在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的振动阻挡部20的外侧固定到后机架10。因此,由振动器50在振动区域12中产生的声音通过引导管道6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然后被释放到外部。
在引导管道60设置在振动阻挡部20外侧的情况下,如图9B所图示的,当振动区域12振动时,引导管道60不振动。然而,作为另一示例,如图10所图示的,引导管道60可以被设置成与振动区域12一起振动。
参考图10,引导管道60的侧壁62在振动阻挡部20内侧固定到振动区域12。因此,当振动区域12振动时,引导管道60也振动,并且将由振动区域12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
在如图9A图示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中,引导管道60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或者,引导管道60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的相反表面上,如图11所图示的。
图1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1,引导管道60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一个表面上。换言之,引导管道60设置在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与后机架10之间,以将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引导管道60的结构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引导管道60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如图2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没有设置波导40的一个表面上,即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然而,振动器50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设置有波导40的一个表面上,如图12所图示的。
图1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2,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的一个表面上。在后机架10中所设置的振动区域12周围设置吸音构件41。振动器50定位在由吸音构件41和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所形成的波导40的内部。
因此,由振动器50在振动区域12中产生的声音通过由吸音构件41和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所形成的波导40被释放到后壳体31的外部。后壳体31设有与波导40连通的释放端口33。
除了振动器50的位置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之外,如图12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与在图2中所图示的上述显示设备1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图2和图3中,包括吸音构件41的波导40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一个表面上。然而,波导40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如图13所图示的。
图1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3,波导40设置在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详细地,波导40包括后壳体31和吸音构件41,该吸声构件41被设置成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封闭介于后机架10与后壳体31之间的空间S。
因此,在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沿着振动区域12的周边设置吸音构件41。吸音构件41被形成为扁平的U形形状,以围绕振动区域12的三侧,并且振动区域12的敞开或开口的一侧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因此,振动器50定位在波导40的内部。
当通过振动器50在振动区域12中产生声音时,该声音通过吸音构件41和后壳体31的内表面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然后被释放至外部。
除了吸音构件41的位置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之外,如图13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与在图2中所图示的上述显示设备1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如图13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设有波导40的一个表面上,即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然而,振动器50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没有设置波导40的一个表面上,如图14所图示的。
图1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14,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的一个表面上。在后机架10中所设置的振动区域12周围设置吸音构件41。振动器50定位在由吸音构件41和后壳体31的内表面所形成的波导40的外部。
因此,由振动器50在振动区域12中产生的声音通过由吸音构件41和后壳体31的内表面所形成的波导4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然后被释放到外部。
除了振动器50的位置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之外,如图14所图示的显示设备1与在图13中所图示的上述显示设备1相同或相似,除并且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1的实施例中,一个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然而,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1的振动器50的数量不限于此。作为另一示例,如图15所图示的,两个或更多个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
图15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振动区域中设置两个振动器的情况的局部视图。
参考图15,两个振动器50设置在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中。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振动器50被设置成避开低频节线N。另外,两个振动器50可以被设置成彼此相邻。当如上所述,多个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时,可以增加由振动区域12所形成的声音的声压,并且可以改善对振动场的控制。
在上述显示设备1中,产生相同振动的一个振动区域12形成在后机架10中。然而,如图3所图示的,两个振动区域12可以形成在后机架10中,以便实现立体声。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左振动区域12和右振动区域12被形成为在相同的音域内振动。
作为另一示例,具有不同再现音域的多个振动区域可以形成在后机架10中。换言之,如图16所图示的,两个振动区域12(即,第一振动区域12-1和第二振动区域12-2)可以形成在后机架10中。
图16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设置两个振动区域的情况的局部视图。
参考图16,第一振动器50-1设置在后机架10的第一振动区域12-1中,以及第二振动器50-2设置在第二振动区域12-2中。
第一振动区域12-1和第二振动区域12-2被形成为在不同的音域内振动。例如,第一振动区域12-1可以被形成为作为产生介于300Hz与2900Hz之间的中音的中音扬声器来操作,以及第二振动区域12-2可以被形成为作为产生3000Hz或更高的高音的高音扬声器来操作。
第一振动区域12-1的三侧被第一振动阻挡部20-1围绕,使得由第一振动区域12-1所产生的振动被阻挡传递到第二振动区域12-2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而且,第二振动区域12-2的三侧被第二振动阻挡部20-2围绕,使得由第二振动区域12-2所产生的振动被阻挡传递到第一振动区域12-1和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因为第一波导40-1和第二波导40-2分别设置在第一振动区域12-1和第二振动区域12-2中,并且第一波导40-1和第二波导40-2与设置在后壳体31中的释放端口33连通,因此在第一振动区域12-1和第二振动区域12-2中所产生的声音通过第一波导40-1和第二波导40-2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然后通过该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
在以上描述中,形成在后机架10中的振动区域12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然而,振动区域12的形状不限于此。振动区域12可以被形成为多种形状,只要该振动区域12可以通过振动器50来振动以产生声音。
图17A、图17B和图17C是图示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中形成的振动区域的多种形状的视图。
例如,振动区域12可以被形成为近似半椭圆形形状,如图17A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的振动阻挡部20被形成为近似半椭圆形形状。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区域12中。
作为另一示例,振动区域12可以被形成为近似半履带轨道形形状,如图17B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的振动阻挡部20被形成为近似半履带轨道形形状。
作为另一示例,振动区域12可以被形成为近似半八边形形状,如图17C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振动区域12周围的振动阻挡部20被形成为近似半八边形形状。
另外,在上述显示设备1中,在壳体30的两个侧表面中形成两个释放端口33,通过该两个释放端口33发出声音。然而,这两个释放端口33的位置不限于此。两个释放端口33可以形成在壳体30的顶表面中或壳体30的底表面中。
图18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其中两个释放端口形成在壳体的底表面中。图19是图示图18的显示设备的后机架的视图。
参考图18,发出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的两个释放端口33形成在壳体30(详细地,后壳体31)的底表面中。
如图19所图示的,两个振动区域12′设置在后机架10中,该后机架10设置在后壳体31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振动区域12′被设置成与后机架10的下端19相邻。因此,通过振动阻挡部20将两个振动区域12′中的每个振动区域与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在振动方面隔离。因此,由振动区域12′产生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的其余部分14。
另外,两个振动区域12′的每个振动区域都被吸音部件41围绕成大致扁平的U形形状,并且在振动区域12′的下端处不设置吸音部件41。因此,振动区域12′的未设置吸音构件41的下端与设置在后壳体31中的释放端口33连通。因此,在振动区域12′中所产生的声音被由吸音构件41所形成的波导40引导至释放端口33,并且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在以上描述中,后机架10的一部分被形成为通过振动器50振动的振动区域12。然而,作为另一示例,后机架10可以被用作波导,并且与后机架10分开或单独形成的振动板可以产生声音。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0和图22详细地描述用于使用振动板产生声音的显示设备。
图20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图示从图20的显示设备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图22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20和图21,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后机架10、后壳体31和前壳体32。
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与在图2中图示的显示设备1的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振动板70被设置成与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即,后机架1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间隔开一预定距离。换言之,振动板70设置在介于后机架10与后壳体31之间的空间S中。此外,振动板70设置成与后机架10的边缘11相邻。例如,在根据如图20所图示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振动板70设置成与后机架10的一侧表面相邻。
振动板70被支撑构件71支撑以与后机架10间隔开一预定距离。沿着振动板70的边缘设置支撑构件71,如图21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的一侧可以被设置成不被支撑构件71支撑。振动板70的未设置支撑构件71的部分形成开口,通过该开口发出由振动板70产生的声音。该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
支撑构件71可以由阻尼构件形成,使得振动板7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能够吸收振动板70的振动的橡胶类材料。
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一个表面上。在如图20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
作为另一示例,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相反表面上,如图22所图示的。换言之,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器50定位于波导40′内部。
后壳体31围绕后机架10并且包括释放端口33,该释放端口33与接触后机架10的振动板70的空间S(即,介于后机架10与振动板70之间的空间S)连通,并且该释放端口33将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
波导40′被形成用于将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该波导40′可以设置在背光组件5与后壳体31之间。
例如,可以由后机架10和支撑该振动板70的支撑构件71形成波导40′。支撑构件71被设置成沿着振动板70的周边阻隔介于后机架10与振动板70之间的空间S。因此,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通过波导4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在图20和图21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板70设置在后机架10中。然而,作为替换,振动板70可以设置在后壳体31中。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3和图24描述振动板70设置在后壳体31中的情况。
图2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24是图示从图23的显示设备移除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后视图。
参考图23和图24,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后机架10、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
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与在图20中图示的显示设备1’的液晶显示面板3、背光组件5、前壳体32和后壳体31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振动板70被形成为由振动器50振动以产生声音。振动板70被设置成与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即,后壳体31的面向后机架10的内表面)间隔开一预定距离。换言之,振动板70设置在介于后机架10与后壳体31之间的空间S中。
此外,振动板70被设置成与后壳体31的边缘相邻。例如,在如图23所图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振动板70被设置成与后壳体31的一个侧表面相邻。
振动板70被支撑构件71支撑以与后壳体31间隔开一预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也被设置成与后机架10隔开一预定距离。
沿着振动板70的边缘设置支撑构件71,如图24所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的一侧可以被设置成不被支撑构件71支撑。振动板70的未设置支撑构件71的部分形成开口,通过该开口发出由振动板70产生的声音。该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
支撑构件71可以由阻尼构件形成,使得振动板7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后壳体31。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能够吸收振动板70的振动的橡胶类材料。
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一个表面上。在如图23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壳体31的一个表面上。因此,振动器50定位在波导40′内部。
作为另一示例,虽然未被图示出,但是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相反表面上。换言之,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
后壳体31围绕后机架10并且包括释放端口33,该释放端口33与介于后壳体31与振动板70之间的空间S连通,并且该释放端口33将由振动板70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
波导40′被形成用于将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例如,可以由后壳体31和支撑振动板70的支撑构件71形成波导40′。支撑构件71被设置成沿着振动板70的周边阻隔介于后壳体31与振动板70之间的空间S。因此,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通过该波导4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在图20至图24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板70设置在后机架10与后壳体31之间。然而,作为替换,振动板70可以设置在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5和图26描述振动板70设置在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的情况。
图25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26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考图25,振动板70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下表面上。换言之,振动板70设置在介于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的空间中。
振动板70由设置在后机架10的下表面上的支撑构件71支撑,并且与后机架10间隔开一预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也被设置成与背光组件5间隔开一预定距离。
沿着振动板70的边缘设置支撑构件71(参见图24)。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的一侧可以被设置成不被支撑构件71支撑。振动板70的未设置支撑构件71的部分形成开口,通过该开口发出由振动板70产生的声音。该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
支撑构件71可以由阻尼构件形成,使得振动板7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后机架10。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能够吸收振动板70的振动的橡胶类材料。
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一个表面上。在如图25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一个表面上。
作为另一示例,虽然未被图示出,但是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相反表面上。换言之,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器50定位在波导40′内部。
在图25中,后机架10和支撑振动板70的支撑构件71形成波导40′。因此,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通过该波导4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然后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参考图26,振动板70设置在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上。换言之,振动板70设置在介于后机架10与背光组件5之间的空间中。
振动板70由设置在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上的支撑构件71支撑,并且与该背光组件5的后表面间隔开一预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也被设置成与后机架10间隔开一预定距离。
沿着振动板70的边缘设置支撑构件71(参见图24)。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70的一侧可以被设置成不被支撑构件71支撑。振动板70的未设置支撑构件71的部分形成开口,通过该开口发出由振动板70产生的声音。该开口与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连通。
支撑构件71可以由阻尼构件形成,使得振动板70的振动不会传递到背光组件5。
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一个表面上。在如图26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振动器50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后机架10的一个表面上。
作为另一示例,虽然未被图示出,但是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相反表面上。换言之,振动器50可以设置在振动板70的面向背光组件5的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器50定位在波导40′内部。
在图26中,背光组件5和支撑振动板70的支撑构件71形成波导40′。因此,由振动板70所产生的声音通过波导40′被引导至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并且被释放到显示设备1′的外部。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7至图29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设备1和具有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的显示设备的效果。
图27是概念性地图示由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状态的视图。图28是概念性地图示从根据相关技术的具有扬声器的显示设备发出声音的状态的视图。图29是图示将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的扬声器的声压与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扬声器的声压进行比较的图。
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中,当通过从控制器输入的信号来操作振动器50时,后机架10的振动区域12振动以产生声音。此时,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中,如图27所图示的,被振动阻挡部20围绕的振动区域12整体振动以产生声音。换言之,具有与波导40的面积几乎相似面积的振动区域12整体振动以产生声音,并且该声音通过波导40和后壳体31的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
然而,在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100中,由扬声器120的振动板121产生声音,该振动板121设置在波导140内部并且具有小于波导140的面积的面积,如图28所图示的。由扬声器120产生的声音被波导140引导至后壳体131的释放端口133,并被释放到外部。
然而,在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100中,当从扬声器120发出的声音行进穿过波导40,并且通过释放端口33被释放时,声音的能量降低了。因此,如图29的线②可以看到的,在高频区域中,声压降低了,使得声压不能达到目标曲线(线①)。
然而,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中,因为具有与波导40的整个区域相对应的尺寸的振动区域12整体振动以产生声音,因此当声音通过波导40和释放端口33被释放到外部时,声音的能量降低小于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100的声音能量降低。因此,如从图29的线③可以看到的,从显示设备1发出的声音的声压在高频区域接近目标曲线(线①)。
对于根据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设备,振动器通过振动作为显示设备的结构的后机架来产生声音。因此,与根据相关技术的、被构造以使用与显示设备的结构分开或单独形成的扬声器来产生声音的显示设备相比,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具有更小的厚度。
此外,根据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设备通过振动具有与波导的整个区域的面积相似面积的振动区域来产生声音。因此,与根据相关技术的、其中扬声器的具有比波导的面积更小的面积的振动板振动以产生声音的显示设备相比,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发出具有更高声压的声音。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性的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根据本公开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精神来限定本公开的真实技术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后机架,所述后机架被构造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
振动区域,所述振动区域被形成为所述后机架的与该后机架的边缘相邻的一部分,所述振动区域通过振动阻挡部与所述后机架的其余部分隔离,使得振动不会传递到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
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区域中;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被构造以围绕所述后机架并且包括释放端口,所述释放端口与所述后机架的所述振动区域连通,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和
波导,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后机架上,并且被构造以将在所述振动区域中产生的所述声音引导至所述后壳体的所述释放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振动阻挡部包括狭缝和多个桥接部,所述狭缝围绕所述振动区域并且将所述振动区域与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隔离,所述多个桥接部设置在所述狭缝中并且将所述振动区域连接至所述后机架的所述其余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振动阻挡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后机架中以围绕所述振动区域的长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面向所述后壳体的一个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由吸音构件形成,该吸音构件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振动区域的周边封闭介于所述后机架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面向所述背光组件的一个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由吸音构件形成,该吸音构件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振动区域的周边封闭介于所述后机架与所述背光组件之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被形成为引导管道,所述引导管道设置在所述后机架的一个表面上以围绕面向所述振动区域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后机架包括朝向所述背光组件或所述后壳体突出的台阶部,以及所述振动区域形成在所述台阶部的底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振动区域包括形成在所述后机架中的两个振动区域,使得所述两个振动区域相对于所述后机架的纵向中心线呈线对称,以及
其中,所述振动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振动区域中的两个振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后壳体包括与所述两个振动区域对应的两个释放端口,以及
所述两个释放端口形成在所述后壳体的底表面或两个侧表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振动区域包括具有不同再现音域的多个振动区域。
13.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后机架,所述后机架被构造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
振动板,所述振动板被设置成面向所述后机架的与该后机架的边缘相邻的部分,并且与该部分间隔开一预定距离;
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板中;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被构造以围绕所述后机架并且包括释放端口,所述释放端口与接触所述后机架的所述振动板的空间连通,以将由所述振动板产生的声音释放到外部;和
波导,所述波导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与所述后壳体之间,并且所述波导被构造以将由所述振动板产生的声音引导至所述后壳体的所述释放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振动板设置在所述后机架与所述后壳体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波导由支撑构件形成,所述支撑构件被设置成沿着所述振动板的周边封闭介于所述后机架与所述振动板之间的空间。
CN202080043810.9A 2019-06-24 2020-06-09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3994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75084A KR102663578B1 (ko) 2019-06-24 2019-06-2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9-0075084 2019-06-24
PCT/KR2020/007463 WO2020262850A1 (en) 2019-06-24 2020-06-09 Display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4712A true CN113994712A (zh) 2022-01-28

Family

ID=7403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3810.9A Pending CN113994712A (zh) 2019-06-24 2020-06-09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6443B2 (zh)
EP (1) EP3949444A4 (zh)
KR (1) KR102663578B1 (zh)
CN (1) CN113994712A (zh)
WO (1) WO2020262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86304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4049003A1 (ko) * 2022-09-01 2024-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로 모드 또는 세로 모드로 동작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54A (zh) * 1995-09-02 1998-10-07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音响设备
JP2005269479A (ja) * 2004-03-22 2005-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平面型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CN1755438A (zh) * 2004-09-09 2006-04-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60078138A1 (en) * 2004-09-28 2006-04-13 Hiroshi Wada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071259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having speaker function
US20130156233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20140021928A (ko) * 2012-08-13 201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40334078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6454624A (zh) * 2016-11-2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箱组件、音箱及显示设备
US20180070167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deband slot-loading loudspeaker
CN108702573A (zh) * 2016-12-27 2018-10-23 索尼公司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US20190037164A1 (en) * 2017-07-31 2019-01-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90061862A (ko) * 2017-11-28 2019-06-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90182573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1995B1 (ko) 2004-11-23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에쓰엠디형 스피커 실장 구조 및 그 방법
JP4437106B2 (ja) 2005-08-03 2010-03-24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平面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一体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080063698A (ko) 2007-01-02 2008-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기기 및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스피커 시스템
JP6015497B2 (ja) * 2013-03-01 2016-10-2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5186197A (ja) * 2014-03-26 2015-10-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209145B1 (ko) 2014-08-18 2021-01-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70069530A (ko) 2015-12-11 2017-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09316B1 (ko) 2016-02-19 2022-06-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측면 방사형 스피커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44176B1 (ko) * 2016-11-09 2024-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259805B1 (ko) * 2016-11-30 2021-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08137B1 (ko) * 2018-09-20 2023-11-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454A (zh) * 1995-09-02 1998-10-07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音响设备
JP2005269479A (ja) * 2004-03-22 2005-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平面型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該ユニットを具えた電気機器
CN1755438A (zh) * 2004-09-09 2006-04-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60078138A1 (en) * 2004-09-28 2006-04-13 Hiroshi Wada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071259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module having speaker function
US20130156233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20140021928A (ko) * 2012-08-13 201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40334078A1 (en) * 2013-05-07 2014-1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80070167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deband slot-loading loudspeaker
CN106454624A (zh) * 2016-11-2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箱组件、音箱及显示设备
CN108702573A (zh) * 2016-12-27 2018-10-23 索尼公司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US20190037164A1 (en) * 2017-07-31 2019-01-3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90061862A (ko) * 2017-11-28 2019-06-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90182573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NEC新LCD能够"屏幕发声"", 《计算机世界》 *
向建华;廖日东;蒲大宇: "基于附板的结构振动抑制与传递衰减特性研究", 《振动与冲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63578B1 (ko) 2024-05-08
KR20210000149A (ko) 2021-01-04
WO2020262850A1 (en) 2020-12-30
EP3949444A4 (en) 2022-09-07
US20200404413A1 (en) 2020-12-24
EP3949444A1 (en) 2022-02-09
US10986443B2 (en)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068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17102B1 (ko)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KR102259805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817103B1 (ko)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US9942640B2 (en) Sound output apparatus, sound output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23153985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2449465B1 (ko) 세트장치
JP3449571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セットの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KR20180131248A (ko) 표시 장치
CN113994712A (zh) 显示设备
KR100609796B1 (ko) 베이스 리플렉스형 스피커 장치, 스피커 장치의 부착 구조및 부착 방법
KR102663477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스피커
KR20200059029A (ko) 액추에이터
US10939196B2 (en) Loud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8392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796095A (zh) 扬声器设备、扬声器和结构
KR20200084514A (ko) 전자장치
JP3243738U (ja) 電子楽器
US20240015426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5815114U (zh) 显示装置
WO2022186307A1 (ja) 電子楽器
CN114025279A (zh) 一种平板发声装置及终端设备
JP2010004384A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