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4302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4302A
CN113994302A CN202080041832.1A CN202080041832A CN113994302A CN 113994302 A CN113994302 A CN 113994302A CN 202080041832 A CN202080041832 A CN 202080041832A CN 113994302 A CN113994302 A CN 113994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input devic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18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4302B (zh
Inventor
荒木公太
全素希
西小野博昭
吉原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94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4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capaci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5/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phase angle between a voltage and a current or between voltages or curr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mouse pads
    • G06F3/0393Accessories for touch pads or touch screens, e.g. mechanical guides added to touch screens for drawing straight lines, hard keys overlaying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6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 G05G5/065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using a spring-loaded bal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1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with index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输入装置(10)具备:第一电极(70),具有基准电位电极(71)和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和第二电极(80),在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靠近或者远离,基准电位电极(71)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与第二电极(80)的至少一部分对置,被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第一组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相对于第二电极(80)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与被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第二组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相对于第二电极(80)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旋转操作型的输入装置中,已知一种输入装置,具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并对置;和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并且相对于第二电极能够旋转地设置,与第二电极接触或分离,从而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气状态变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975907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若是上述的输入装置,则第三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反复进行接触和分离,因此由于接触时的摩擦导致第三电极或者第二电极损伤,担心阻碍长期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期维持品质的输入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具有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和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在与第一电极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或者移动,从而在位移方向上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或者远离,第二电极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的结果,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与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对置,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包含: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与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
-发明效果-
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装置能够长期维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7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移动量的检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第一电极的布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15是用于对变形例4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移动量的检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具有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和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在与第一电极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或者移动,从而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或者远离,第二电极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或者接收电极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的结果,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与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对置,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包含: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和接收电极,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与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
由此,第二电极通过在相对于第一电极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或者移动,从而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或者远离。因此,在旋转或者移动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气状态变化。若检测该电气状态的变化,则即使不存在第三电极,也能够检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对移动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相对移动时也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因此不产生摩擦。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损伤,能够长期维持品质。
此外,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与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因此,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也为不同的相位。通过检测该相位差,也能够检测旋转或者移动的方向。
此外,基准电位电极是接地电极。
由此,由于基准电位电极是接地电极,因此不需要追加电源,能够使电路结构简单化。
此外,输入装置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与第二电极重叠的面积和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与第二电极重叠的面积为均等的状态(第一状态)。
此外,输入装置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从第二电极分离的距离和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从第二电极分离的距离实质均等的状态(第二状态)。
由此,由于输入装置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因此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的交点附近为动作原点。由此,在动作原点,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而在正侧或者负侧的相同侧发生。一个电气状态的变化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被区分为ON信号、OFF信号。并且,通过将针对上述的2个电气状态的变化的区分结果合并,来检测移动量。若针对2个电气状态的变化的区分结果在动作原点被分为正侧和负侧,则在动作原点,ON信号与OFF信号混合,担心移动量的检测精度降低。但是,在此,2个电气状态的变化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而在正侧或者负侧的相同侧发生,因此这些的区分结果也在动作原点被共通化为ON信号或者OFF信号的一者。由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对移动量。因此,即使不使用第三电极,也能够提高输入装置的品质。
此外,第一区域的面积以及第二区域的面积实质同等。
由此,能够使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均等,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这些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的相位差。因此,即使不使用第三电极,也能够提高输入装置的品质。
此外,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具有梳齿形状。
由此,由于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是梳齿形状,因此能够扩大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的间隔并提高灵敏度,并且比棒形状的情况更加增大面积,能够确保电容。
此外,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沿着环状而被排列配置,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具有: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内侧的第一基准电位电极、和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外侧的第二基准电位电极。
由此,由于基准电位电极具有第一基准电位电极和第二基准电位电极,因此能够增强基准电位的电耦合,能够增大第一电极的电气状态的变化。若能够增大第一电极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则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此外,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是透明电极。
由此,由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是透明电极,因此能够在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透过处于输入装置的背侧的信息。因此,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高的输入装置。
此外,第一电极是触摸传感器的电极。
由此,由于触摸传感器的电极被用作为第一电极,因此在触摸传感器上设置有输入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兼作触摸传感器的电极和输入装置的第一电极。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此外,输入装置还具备被配置于第一电极中的第二电极的相反侧的电气屏蔽层。
由此,由于在第一电极中的与第二电极相反的一侧配置电气屏蔽层,因此能够通过屏蔽层来屏蔽来自在输入装置的背侧配置的电气设备的噪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相对移动量。
此外,输入装置还具备:具有透光性的支承体、具有透光性的移动体、向支承体以及移动体的至少一方照射光的图像显示部,支承体被配置在图像显示部上,支承体以及移动体的至少一方对被照射的光进行引导。
由此,由于图像显示部对支承体以及移动体的至少一方照射光,使该光引导至支承体以及移动体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对输入装置实施光学效果。
此外,在第二电极相对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不靠近的情况下,基准电位电极也可以不与第二电极的一部分对置。
此外,即使在第二电极相对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不靠近的情况下,基准电位电极也可以与第二电极的一部分对置。
此外,若第二电极相对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则基准电位电极的与第二电极对置的部分的面积也可以增加。
[实施方式]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一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不是限定本公开的主旨。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之中,关于表示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实现方式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结构要素,说明为任意的结构要素。本公开的实现方式并不限定于现行的独立权利要求,也能够通过其他独立权利要求来表现。
[输入装置的构造]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剖视图。具体来讲,图4是观察包含图1中的IV-IV线的切断面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操作体50侧说明为上方,将触摸传感器200侧说明为下方,但这仅仅是一个例子,根据输入装置10的设置方式(姿势),也可能存在不是所述位置关系的情况。
如图1~图4所示,输入装置10被设置在触摸传感器200上,是通过由用户进行旋转操作来检测其旋转移动的移动量的装置。具体来讲,输入装置10具有: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施力部60、第一电极70和第二电极80。
支承体20是包含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的基板。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体20与触摸传感器200的基板共用化。因此,在支承体20的一对主面之中的至少一个主面,形成并支承有多点检测用的电极图案(省略图示)和输入装置10用的第一电极70。电极图案以及第一电极70例如是包含ITO的透明电极。这样,第一电极70是触摸传感器200的电极。支承体20的主面例如被包含玻璃等的透光性构件的外罩透镜21覆盖。第二电极80被配置于隔着外罩透镜21而与第一电极70对置的位置。在各层间,存在具有透光性的粘结层(省略图示),各构件通过粘结层而被粘结。
在此,在触摸传感器200的背侧,配置作为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的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是液晶面板或者有机EL面板等。在该显示面板300与触摸传感器200之间,配置电气屏蔽层400。换句话说,也可以说屏蔽层400被配置于第一电极70中的与第二电极80相反的一侧。屏蔽层400能够对来自被配置于输入装置10的背侧的显示面板300的电气噪声进行屏蔽。因此,屏蔽层400被配置于至少与第一电极70的整体重叠的区域即可。但是,屏蔽层400若被配置于比第一电极70大的范围,则能够发挥更高的噪声减少效果。屏蔽层400例如是包含ITO的透明电极。
固定体30是被固定在支承体20的主面上的构件。固定体30例如通过具有透光性的树脂而形成为圆筒状。在固定体30中的上端部,一对缺口31形成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在固定体30中的外周面的下部,遍及整周上形成连续的环状凸部32。
移动体40是相对于固定体30进行旋转的构件。移动体40例如通过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移动体40被配置为与固定体30同心。换句话说,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与固定体30的中心被配置在同轴上。
在移动体40的上端部,一对缺口45形成于夹着旋转中心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在移动体40的底侧的外周,设置遍及整周上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41。在凸缘部41的上表面,形成凹凸构造42。凹凸构造42沿着移动方向交替地连续排列有多个向与移动体40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凹陷的凹部43、和向该方向突出的凸部44。具体来讲,凹部43向下方凹陷为凹曲面状,凸部44向上方突出为凸曲面状。凹凸构造42的上表面、换句话说凸缘部41的上表面成为平滑地起伏的形状。
在移动体40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极80。第二电极80是例如包含ITO的透明电极。在第二电极80与第一电极70之间存在外罩透镜21,第二电极80与第一电极70成为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换句话说,移动体40以使第二电极80相对于第一电极70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保持。
移动体40与操作体50被用户操作联动地进行旋转,但在该旋转移动时,第二电极80与第一电极70也是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通过该移动体40的旋转移动,反复第二电极80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一电极70在移动方向靠近或者远离。
操作体50是在与移动体40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固定体30保持为相对移动自如的构件。操作体50是通过被用户操作来使移动体40旋转的构件。具体来讲,操作体50通过例如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为圆筒状。操作体50被配置为与移动体40同心。换句话说,操作体50的旋转中心、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被配置在同轴上。在操作体50的上端部,形成遍及整周上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圆环状的顶板部51。
图5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顶板部51是将固定体30与移动体40之间的空间封闭的盖部。顶板部51的内周面相对于移动体40的内周面被配置为一面。顶板部51的下表面为内周部分511比外周部分512更靠上方的台阶形状。顶板部51的外周部分512相对于固定体30的上表面抵接,由此,限制操作体50向下方的移动。另一方面,顶板部51的内周部分511与移动体40的上表面分离。由此,不会从操作体50对移动体40赋予轴向的力。
在顶板部51的内周面,与固定体30的环状凸部32卡合的多个爪部53在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被配置。爪部53是从顶板部51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部位。爪部53被配置于环状凸部32的下方,以使得相对于固定体30的环状凸部32在轴向观察时重叠。即使操作体50上升并与固定体30分离,爪部53也与环状凸部32抵接从而被卡止。换句话说,操作体50成为不从固定体30脱离的构造。此外,为了爪部53与环状凸部32在周向上部相互不限制,操作体50被保持为相对于固定体30相对移动自如。爪部53的下表面是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在将操作体50安装于固定体30时,该倾斜面被环状凸部32引导从而操作体50顺畅地弹性变形。若爪部53通过环状凸部32,则操作体50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如图4所示,在顶板部5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一对凸片52被配置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凸片52与移动体40的缺口45嵌合。由此,操作体50的旋转运动经由凸片52以及缺口45而被传递至移动体40,该移动体40进行旋转。移动体40的缺口45是在操作体50的移动时从该操作体50赋予作用力的部位。
如图2~图5所示,施力部60被配置于移动体40与固定体30之间,是对移动体40赋予朝向支承体20侧的施加力的部位。施力部60被配置于与缺口45不同的位置。由此,来自操作体50的作用力和来自施力部60的施加力分别在不同的场所被独立赋予给移动体40。
具体来讲,施力部60具有保持体61、弹性体62和球体63。
保持体61是相对于固定体30固定并将弹性体62以及球体63保持为变动自如的构件。具体来讲,保持体61是通过例如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为圆形状的构件。保持体61被配置为与移动体40同心。换句话说,保持体61的中心与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被配置在同轴上。
在保持体61的上端部,与固定体30的各缺口31嵌合的一对突起611形成于夹着旋转中心而相互对置的位置。一对突起611从保持体6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通过该一对突起611与固定体30的各缺口31嵌合,保持体61相对于固定体30固定。
此外,在保持体61的下表面,形成下方开放的一对狭缝612。一对狭缝612被配置于与一对突起611不同的位置、即夹着旋转中心相互对置的位置。在各狭缝612内,分别容纳弹性体62和球体63。换句话说,弹性体62与球体63被设置为一对。各狭缝612被配置于与移动体40的凸缘部41重叠的位置。换句话说,由于各狭缝612与移动体40的外周部分重叠,因此各狭缝612中容纳的弹性体62以及球体63也与移动体40的外周部分重叠。
如图5所示,狭缝612的上部形成为越朝向上方越细的圆锥台状。在比该圆锥台状的部分更靠下方的位置,安装弹性体62。狭缝612中的比弹性体62更靠上方的部分是承受弹性体62被向上方按压时的弹性变形的退避部64。退避部64形成为上述的圆锥台状,但换言之,形成为向上方凹陷的凹形状。该退避部64的内部空间为弹性体62退避的空间。由于存在上述那样的空间,能够促进弹性体62的弹性变形,弹性体62能够顺畅地弹性变形以及弹性恢复。此外,由于退避部64为前端变细的形状,因此能够在受到弹性体62的弹性变形的同时确保退避部64的周围的壁厚。由此,能够抑制以狭缝612为起因的保持体61的脆弱性。
弹性体62是与移动体40的移动联动地使弹性体62弹性变形的按压体的一个例子。球体63是由例如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板体。弹性体62是刚性比其他构件(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保持体61以及球体63)低的构件。具体来讲,弹性体62通过具有透光性的硅酮树脂形成。另外,弹性体62可以由具有弹性的透光性材料形成,也可以使用透光性材料形成为发挥弹性的形状。在狭缝612内,在弹性体62的下方,球体63被旋转自如地配置。
球体63是通过例如具有透光性的树脂形成的球体。球体63相对于移动体40中的凹凸构造42的上表面而被载置。这样,在凹凸构造42上,球体63、弹性体62以及保持体61被依次在上方排列。由于被依次排列,因此能够将弹性体62所导致的朝向支承体20的施加力经由球体63以及凹凸构造42而赋予给移动体40。
具体来讲,若移动体40相对于固定体30以及保持体61旋转,则在球体63的正下方,凹凸构造42的凹部43以及凸部44交替通过。因此,球体63上下变动。
例如,在球体63的正下方具有凹部43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球体63下降,未将弹性体62上推。弹性体62保持原来的形状。另一方面,若凹部43从球体63的正下方离开,则球体63随着凹凸构造42的上表面的波动形状而逐渐上升。随着该上升,球体63将弹性体62上推,因此弹性体62弹性变形。若弹性体62弹性变形,则弹性体62要弹性恢复,因此其复原力(施加力)作用于球体63。由此,球体63将凹凸构造42下压。换句话说,移动体40被赋予从施力部60向支承体20侧的施加力。
图5的双点划线部表示球体63被载置在凸部44的顶点上的情况下的球体63以及弹性体62。该状态是弹性体62最弹性变形的状态,是移动体40从施力部60受到的施加力最大的状态。通过移动体40的旋转,在从凹部43的顶点至凸部44的顶点通过球体63为止的期间,施加力增加。另一方面,在从凸部44的顶点至凹部43的顶点通过球体63为止的期间,施加力减少。换句话说,在凸部44的顶点通过球体63时,施加力从增加转为减少,因此该切换作为点击(click)感经由操作体50而传递给用户。
在此,施力部60向移动体40赋予的施加力以各狭缝612内的弹性体62以及球体63为起因。换句话说,施力部60从夹着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即与移动体40的外周部分重叠的一对位置分别对移动体40赋予施加力。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对移动体40赋予施加力。
另外,即使在球体63的正下方具有凹部43的状态下,球体63也可以将弹性体62上推。该情况下,球体63一直受到来自弹性体62的施加力。换句话说,移动体40一直从施力部60被赋予向支承体20侧的施加力。
[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
接下来,对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详细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的俯视图。在图6中,对第一电极70标注点阴影线,第二电极80通过虚线来表示外形。如所述那样,第一电极70被设置于支承体20的主面,第二电极80被设置于移动体40的下表面设置。这些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通过隔着外罩透镜21而成为隔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状态。
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70具有接地电极71、至少两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
接地电极71是基准电位电极的一个例子,具有第一接地电极74(第一基准电位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75(第二基准电位电极)。另外,基准电位电极也可以是以接地电位以外作为基准电位的电极。第一接地电极74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第二接地电极75形成为相对于第一接地电极74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包围。第一接地电极74与第二接地电极75之间的区域R形成为大致环状。该区域R被划分为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第一区域R1是区域R的左侧大致一半的区域,第二区域R2是区域R的右侧大致一半的区域。这样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为同等的面积。在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边界部分,配置接地电极71的一部分。具体来讲,图6中,在上侧的边界部分配置第二接地电极75的一部分。图6中,在下侧的边界部分配置第一接地电极74的一部分。
此外,在区域R,配置多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具体来讲,成为各组发送电极72的发送导电图案77在区域R内沿着第一接地电极74的外周而被配置。在发送导电图案77,沿着周向,多个发送电极72被放射状地排列。各发送电极72形成为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棒形状。以下,可能将多个发送电极72之中的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发送电极72称为第一发送电极721,将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发送电极72称为第二发送电极722。
多个第一发送电极721在周向以一定的间隔H而被配置。同样地,多个第二发送电极722也在周向以一定的间隔H而被配置,但第二发送电极722与第一发送电极721的相位不同。例如,多个第一发送电极721将以上侧的边界部分为基准向左方向偏移角度α的位置作为起点,在周向以等间隔而被配置。另一方面,多个第二发送电极722将以上侧的边界部分为基准向右方向偏移比角度α大的角度β的位置作为起点,在周向以等间隔而被配置。
成为各组的接收电极73的一对接收导电图案781、782在区域R内沿着第二接地电极75的内周而被配置。一对接收导电图案781、782之中、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1被配置于第一区域R1,另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2被配置于第二区域R2。在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1以及另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2,多个接收电极73沿着周向而放射状地排列。各接收电极73形成为向内侧延伸设置的棒形状。
以下,可能将多个接收电极73之中的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接收电极73称为第一接收电极731,将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接收电极73称为第二接收电极7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R1,第一发送电极721和第一接收电极731被设置14组,在第二区域R2,第二发送电极722和第二接收电极732被设置14组。
各第一接收电极731相对于成对的第一发送电极721,在周向以一定的间隔W对置。各第二接收电极732相对于成对的第二发送电极722,在周向以一定的间隔W对置。如所述那样,由于第一发送电极721与第二发送电极722的相位不同,因此在第一接收电极731和第二接收电极732中相位也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发送电极72被配置于内侧、接收电极73被配置于外侧的情况,但发送电极与接收电极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
第二电极80具有圆状部81、外圈部82、多个连结部83。圆状部81是圆形的部位,俯视下相对于第一接地电极74大致整体上重叠。外圈部82是相对于圆状部81隔着规定的间隔而遍及整周上包围的、与该圆状部81同心圆状的部位。外圈部82在俯视下相对于第二接地电极75在大致整体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连结部83被设置32根。多个连结部83被配置于圆状部81与外圈部82之间,沿着周向而以等间隔排列。具体来讲,各连结部83在周向以间隔H排列。各连结部83是沿着径向的棒形状,相对于圆状部81和外圈部82连结。
第二电极80随着移动体40旋转而旋转。此时,第二电极80保持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来进行旋转。在旋转时,各连结部83反复相对于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在周向靠近或者远离。此时,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各连结部83相对于第一发送电极721和第一接收电极731的各组为均匀的位置关系。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各连结部83相对于第二发送电极722和第二接收电极732的各组为均匀的位置关系。但是,如所述那样,第一发送电极721和第一接收电极731的各组、与第二发送电极722和第二接收电极732的各组的相位不同。因此,各连结部83相对于这些的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也不同。
图7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7中,将第一电极70的一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一并图示,将一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一并图示。
在图7的(a)中,表示第一状态。所谓第一状态,是指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相对于第二电极80的连结部83重叠的面积(重叠面积S1)与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相对于连结部83重叠的面积(重叠面积S2)均等的状态。在此,各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在周向被分离配置,但在其之间的区域也设为形成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的区域。因此,在该区域也相对于连结部83重叠的情况下,包含在重叠面积S1、S2中。
在图7的(b)中,表示第二状态。所谓第二状态,是指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从连结部83离开的距离L1与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从连结部83离开的距离L2均等的状态。另外,所谓“均等”,不仅指完全一致,也包含含有几%程度的微差。换句话说,实质上均等即可。这在同等中也是同样的。
第二电极80相对于第一电极70相对旋转。因此,反复进行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迁移、和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的迁移。此外,在旋转时,第二电极80的圆状部81一直相对于第一接地电极74对置,第二电极80的外圈部82也一直相对于第二接地电极75对置。因此,在第二电极80旋转的过程中,圆状部81与第一接地电极74的电耦合也稳固,外圈部82与第二接地电极75的电耦合也稳固。
在此,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与连结部83之间的电容量在重叠面积最大的情况下较小。相反地,在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与连结部83最远离的情况下,电容量较大。该时刻处的电容量的变化量作为电信号而被从各接收电极73输出。
[控制结构]
接下来,对输入装置10的控制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输入装置10具备:第一电极70、电连接于触摸传感器200以及显示面板300的控制部90。控制部90具备CPU、RAM、ROM,CPU将ROM中保存的程序在RAM中展开并执行,从而执行各种处理。控制部90对第一电极70的发送电极72赋予电力,基于从接收电极73接收的电信号,检测第二电极80相对于第一电极70的相对移动量。关于移动量的检测,后面进行叙述。控制部90也接收来自触摸传感器200的输入信号,基于该输入信号和检测的移动量,控制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内容。
例如控制部90对显示面板300中的与支承体20重叠的像素组的发光颜色进行控制。由此,显示面板300向支承体20照射光。如所述那样,由于输入装置10的各构件(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施力部60、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具有透光性,因此从显示面板300照射的光对各构件进行导光。因此,通过来自显示面板300的光,能够对各构件施加光学效果。
[移动量的检测]
接下来,对移动量的检测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的移动量的检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9的(a)表示旋转时的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电容变化。具体来讲,将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和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一电容变化Q1,将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和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二电容变化Q2。第一电容变化Q1与第二电容变化Q2成为相互相位不同的波形。在第一电容变化Q1的点P11,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与连结部83的重叠面积为最大,在点P12,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与连结部83分离的距离为最大。同样地,在第一电容变化Q1的点P21,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与连结部83的重叠面积为最大,在点P22,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与连结部83分离的距离为最大。
在此,在图9的(a)中,将点P10设为输入装置10的机械动作原点。点P10是与第二状态对应的位置,是第一电容变化Q1与第二电容变化Q2的交点的附近。另外,在点P10,也可以校正第一电容变化Q1和第二电容变化Q2的至少一方,以使得第一电容变化Q1与第二电容变化Q2交叉。
图9的(b)表示旋转时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在此,所谓电气状态,是指第一电容变化Q1以及第二电容变化Q2各自的变化量。在控制部90内将该变化量检测为电信号。在图9的(b)中,将第一电容变化Q1的电容变化率(Δc/c)的波形设为第一波形W1,将第二电容变化Q2的电容变化率的波形设为第二波形W2。控制部90分别在第一波形W1以及第二波形W2中,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作为ON信号,将小于规定的阈值的部分作为OFF信号来进行区分。表示其区分结果的是图9的(c)。在图9的(c)中,表示针对第一波形W1的区分结果T1、针对第二波形W2的区分结果T2。
在动作原点(点P10),第一波形W1以及第二波形W2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而在负侧产生,因此这些区分结果T1、T2也在动作原点,被共通化为OFF信号。另外,假设在以点P19为动作原点的情况下,在动作原点,ON信号与OFF信号混合存在,不优选。
控制部90将第一波形W1以及第二波形W2各自的为ON信号的部分作为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设为一个点击量的移动量。
此外,控制部90将在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内,第一波形W1先输出ON信号、第二波形W2后输出ON信号的情况判断为“正转”,将第二波形W2先输出ON信号、第一波形W1后输出ON信号的情况判断为“反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将与第二状态对应的位置作为动作原点的情况,但也可以将与第一状态对应的位置作为动作原点。该情况下,控制部90只要使第一波形以及第二波形的各自的正负反转并区分为ON信号以及OFF信号即可。
[效果等]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10具备:第一电极70,具有一个以上的接地电极71和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和第二电极80,在相对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靠近或者远离,至少一个接地电极71相对于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之中的至少一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靠近第二电极80的结果,与第二电极80的至少一部分对置,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包含: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和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第一组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靠近或者远离第二电极80的相位与第二组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相对于第二电极80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
由此,第二电极80在相对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相对于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在移动方向靠近或者远离。因此,在旋转时,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之间的电气状态变化。若对该电气状态的变化进行检测,则即使不存在第三电极,也能够检测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相对移动量。由于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在相对移动时也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因此不产生摩擦。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损伤,能够长期维持品质。
此外,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第一组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和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第二组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相对于第二电极80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因此,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也成为不同的相位。通过检测该相位差,也能够检测旋转的方向。
此外,基准电位电极是接地电极71。
由此,由于基准电位电极是接地电极71,因此不需要追加电源,能够使电路结构简单化。
此外,输入装置10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组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与第二电极80重叠的重叠面积S1、和第二组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与第二电极80重叠的重叠面积S2实质均等的状态(第一状态)。
或者,输入装置10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组的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从第二电极80分离的距离L1与第二组的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从第二电极80分离的距离L2实质均等的状态(第二状态)。
由此,由于输入装置10的动作原点是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因此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的交点附近为动作原点。由此,在动作原点,配置于第一区域R1的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和配置于第二区域R2的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在正侧或者负侧的相同侧产生,因此这些的划分结果也在动作原点被共通化为ON信号或者OFF信号的一者。由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相对移动量。因此,即使不使用第三电极,也能够提高输入装置10的品质。
此外,第一区域R1的面积以及第二区域R2的面积实质同等。
由此,能够使第一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与第二组所导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均等,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这些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的相位差。因此,即使不使用第三电极,也能够提高输入装置10的品质。
此外,至少两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配置为沿着环状排列,一个以上的接地电极71具有: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内侧的第一接地电极74、和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外侧的第二接地电极75。
由此,由于接地电极71具有第一接地电极74和第二接地电极75,因此能够加强接地电位的电耦合,能够增大第一电极70的电气状态的变化。若能够增大第一电极70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则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此外,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是透明电极。
由此,由于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是透明电极,因此能够使处于输入装置10的背侧的信息在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透过。因此,能够实现外观设计性高的输入装置10。
此外,第一电极70是触摸传感器200的电极。
由此,由于触摸传感器200的电极被用作为第一电极70,因此在触摸传感器200上设置有输入装置10的情况下,能够兼作触摸传感器200的电极和输入装置10的第一电极70。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此外,输入装置10还具备在第一电极70中的第二电极80的相反侧配置的电气屏蔽层400。
由此,由于在第一电极70中的与第二电极80相反的一侧配置电气屏蔽层400,因此能够通过屏蔽层400来遮挡来自在输入装置10的背侧配置的电气设备的噪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的相对移动量。
此外,输入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300(图像显示部)、配置在显示面板300上并支承第一电极70的透光性的支承体20、保持第二电极80并相对于支承体20旋转移动的透光性的移动体40,显示面板300对支承体20以及移动体40的至少一方照射光,使支承体20以及移动体40的至少一方对该光进行导光。
由此,由于显示面板300对支承体20以及移动体40的至少一方照射光,使支承体20以及移动体40的至少一方对该光进行导光,因此能够对输入装置10施加光学效果。
此外,输入装置10具有:第一电极70;支承体20,支承第一电极70;固定体30,被固定于支承体20;第二电极80;移动体40,以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状态保持第二电极80,并通过旋转来使第二电极80相对于第一电极70靠近或者远离;和操作体50,以与移动体40卡合的状态,相对于固定体30相对移动自如地保持于固定体,通过由用户操作,使移动体40旋转;和施力部60,被配置于移动体40与固定体30之间,将朝向支承体20的施加力赋予给移动体40。
由此,由于施力部60将朝向支承体20的施加力赋予给移动体40,因此能够将支承于支承体20的第一电极70向保持于移动体40的第二电极80按压。由此,即使在移动体40的移动时,第二电极80也被按压于第一电极70,这些的间隔保持为一定。因此,能够可靠地检测第一电极70与第二电极80之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因此,能够维持输入装置10中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的灵敏度。
此外,向移动体40独立赋予在移动时从操作体50赋予的作用力、和从施力部60赋予的施加力。
由此,由于在移动时从操作体50赋予的作用力、和从施力部60赋予的施加力被独立赋予给移动体40,因此能够使作用力和施加力作用于移动体40的不同的场所。因此,能够使移动体40顺畅地移动。由于移动体40的移动顺畅,因此也能够抑制针对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的摩擦。
此外,移动体40具有在与该移动体4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多个凹部43和在该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凸部44沿着移动方向连续地交替排列的凹凸构造42,施力部60具有:用于赋予施加力的弹性体62、被配置于凹凸构造42与弹性体62之间并与移动体40的移动联动地使弹性体62弹性变形的球体63、被固定于固定体30并将弹性体62以及球体63变动自如地保持的保持体61。
在此,通过移动体40的移动,在从凹凸构造42的凹部43的顶点至凸部44的顶点通过球体63之前的期间,从弹性体62受到的施加力增加。另一方面,在从凸部44的顶点至凹部43的顶点通过球体63之前的期间,从弹性体62受到的施加力减少。换句话说,在凸部44的顶点通过球体63时,施加力从增加转为减少,因此能够将该切换作为点击感来向用户传达。
此外,在保持体61,形成受到弹性体62的弹性变形的凹形状的退避部64,退避部64以弹性体62为基准形成于与球体63相反的一侧的部位。
由此,由于受到弹性体62的弹性变形的凹形状的退避部64被设置于保持体61,因此退避部64的内部空间成为弹性体62避让的空间。因此,能够促进弹性体62的弹性变形,即使是厚度薄的弹性体62,也能够顺畅地进行弹性变形以及弹性恢复。因此,能够使弹性体62薄型化。
此外,与移动体40的移动联动地使弹性体62弹性变形的按压体是球体63。由此,由于按压体是球体,因此在凹凸构造42上能够使球体63顺畅地移动,能够实现顺畅的操作性。
此外,移动体40以及操作体50以旋转中心为中心旋转,施力部60夹着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并且从与移动体40的外周部分重叠的一对位置对移动体40赋予施加力。
由此,一对施力部60从夹着移动体40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即与移动体40的外周部分重叠的一对位置对移动体40赋予施加力,因此能够对移动体40平衡良好地赋予施加力。因此,能够对第一电极70稳定地按压第二电极80。
此外,输入装置10具有:第一电极70;支承体20,支承第一电极70;固定体30,被固定于支承体20;第二电极80;移动体40,使第二电极80与第一电极70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对置的状态下保持并旋转,从而将第二电极80相对于第一电极70靠近或者远离;操作体50,在卡合于移动体40的状态下相对于固定体30相对移动自如地保持于固定体30、即通过由用户操作,使移动体40旋转;和施力部60,被配置于移动体40与固定体30之间,将向支承体20侧的施加力赋予给移动体40,移动体40具有向与该移动体4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凹陷的凹部43和向该方向突出的凸部44沿着移动方向被连续排列多个的凹凸构造42,施力部60具有:用于赋予施加力的弹性体62;球体63,被配置于凹凸构造42与弹性体62之间,与移动体40的移动地联动使弹性体62弹性变形;和保持体61,被固定于固定体30,将弹性体62以及球体63变动自如地保持,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弹性体62、球体63、保持体61具有透光性。
由此,由于作为用于对操作体50赋予点击感的构造的弹性体62、球体63以及保持体61具有透光性,因此即使不使用金属制的点击弹簧,也能够实现点击感,提高输入装置10内部的透光性。
特别地,由于形成输入装置10的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弹性体62、球体63以及保持体61具有透光性,因此作为输入装置10整体能够实现光学效果。
此外,凹凸构造42相比于保持体61更接近配置于支承体20,在凹凸构造42上,球体63与弹性体62依次排列。
由此,由于在凹凸构造42上,球体63与弹性体62依次排列,因此能够将弹性体62所导致的朝向支承体20的施加力经由球体63以及凹凸构造42来赋予给移动体40。因此,能够对移动体40可靠地赋予朝向支承体20的施加力。
此外,与移动的凹凸构造42联动地,球体63进行升降。若对球体63照射光,则担心由于该升降动作而漫反射并产生闪烁。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62被配置于比球体63更靠外侧,因此球体63所导致的闪烁也不明显。由此,能够提高光学效果。
此外,由于在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的边界部分,配置接地电极71的一部分,因此在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之间难以产生电干扰。由此,能够准确地检测第一发送电极721以及第一接收电极731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第二发送电极722以及第二接收电极732间的电气状态的变化。
[变形例]
接下来,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可能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第一电极的布局例的说明图。在图10的(a)中,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所对应的布局,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分别呈半圆弧状。将该布局称为第一布局。
在图10的(b)中,第一电极70B的第一区域R1b、第二区域R2b呈同心圆状。将该布局称为第二布局。
在图10的(c)中,第一电极70C的第一区域R1c以及第二区域R2c分别呈半圆弧状,进一步地,第一区域R1c以及第二区域R2c分别在周向被均等地二分割。将第一区域R1c的各分割区域设为第一分割区域c11、第二分割区域c12,将第二区域R2c的各分割区域设为第三分割区域c23、第四分割区域c24。第一分割区域c11、第二分割区域c12、第三分割区域c23以及第四分割区域c24分别呈1/4圆弧状。将该布局称为第三布局。
在图10的(d)中,第一电极70D的第一区域R1d以及第二区域R2d分别呈同心圆状,进一步地,第一区域R1d以及第二区域R2d分别在周向被均等地二分割。将第一区域R1d的各分割区域设为第一分割区域d11、第二分割区域d12,将第二区域R2d的各分割区域设为第三分割区域d23、第四分割区域d24。第一分割区域d11、第二分割区域d12、第三分割区域d23以及第四分割区域d24分别呈半圆弧状。将该布局称为第四布局。以下,对从第二布局到第四布局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在变形例1中,对第一布局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A1以及第二电极80A1的俯视图。在图11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A1的外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第一电极70的发送电极72以及接收电极73形成为棒形状的情况。在该变形例1中,示例第一电极70A1的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形成为梳齿状的情况。发送电极72a1具有向成对的接收电极73a1突出的多个齿部725a。另一方面,接收电极73a1具有向成对的发送电极72a1突出的多个齿部735a。多个齿部725a、多个齿部725a以分离的状态沿着径向交替排列。
这样,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是梳齿形状。
由此,由于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是梳齿形状,因此能够扩大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的间隔来提高灵敏度,并且与棒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面积来确保电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接地电极71一直与第二电极80的一部分对置的情况。但是,如变形例1那样,接地电极71a1在第二电极80A1与至少一组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接近的情况下,与第二电极80A1的一部分对置即可。
若具体说明,则在变形例1中,接地电极71a1的第一接地电极74a1具备内圈部741a、多个延伸设置部742a。多个延伸设置部742a从内圈部741a的外周缘放射状地延伸设置。各延伸设置部742a在周向均等地配置,形成为大致扇状。各延伸设置部742a被配置于在周向上与各组的发送电极72a1和接收电极73a1对应的位置。
第二电极80A1具备外圈部82a1、多个连结部83a1。外圈部82a1是形成为大致环状的部位,设置为在俯视下包围第一电极70A1。多个连结部83a1是与外圈部82a1的内周缘连结的部位,沿着周向以等间隔排列。连结部83a1沿着径向延伸设置,直到前端部被配置于第一接地电极74a1的内圈部741a的附近。连结部83a1与延伸设置部742a设置为相同数目。连结部83a1中的周向的宽度比延伸设置部742a的宽度小。延伸设置部742a的周向的宽度被设定为在俯视下连结部83a1与成组的发送电极72a1与接收电极73a1的一部分重叠时、与延伸设置部742a重叠的宽度。由此,在旋转移动时,接地电极71a1在第二电极80A1的连结部83a1接近至少一组发送电极72a1以及接收电极73a1的情况下,与第二电极80A1的一部分对置。
(变形例2)
在变形例2中,对第一布局的其他例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A2以及第二电极80A2的俯视图。在图12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A2的外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第一电极70的第一接地电极74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的情况。在该变形例2中,示例第一电极70A2的第一接地电极74a2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情况。该情况下,第二电极80A2的圆状部81a2也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第一接地电极74a2的内径比圆状部81a2的内径小。此外,第二电极80A2不具有外圈部。
(变形例3)
在变形例3中,对第二布局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B以及第二电极80B的俯视图。在图13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B的外形。
如图13所示,第一电极70B具有接地电极71b、至少两组发送电极72b以及接收电极73b。
接地电极71b形成为大致圆形状,以使得包围各组的发送电极72b以及接收电极73b。在接地电极71b的内侧,外周部分的环状部是第一区域R1b,内周部分的环状部是第二区域R2b。
成为各组的发送电极72b的发送导电图案77b在第一区域R1b以及第二区域R2b内,沿着接地电极71b的内周而被配置。在发送导电图案77b中,沿着周向,多个发送电极72b被放射状地排列。各发送电极72b在周向被均等地配置。各发送电极72b是沿着径向延伸设置的棒形状,其两端部向周向弯折。各发送电极72b之中,配置于第一区域R1b的部位是第一发送电极721b,被配置于第二区域R2b的部位是第二发送电极722b。
成为各组的接收电极73b的一对接收导电图案781b、782b分别沿着接地电极71b的内周而配置。一对接收导电图案781b、782b之中,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1b被配置于第一区域R1b,另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2b被配置于第二区域R2b。在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1b以及另一个接收导电图案782b,多个接收电极73b沿着周向放射状地排列。各接收电极73b形成为沿着径向延伸设置的棒形状,其前端部向周向弯折。以下,多个接收电极73b之中,可能将配置于第一区域R1b的接收电极73b称为第一接收电极731b,将配置于第二区域R2b的接收电极73b称为第二接收电极732b。各第一接收电极731b以及各第二接收电极732b在周向被配置于同一位置。由此,第一接收电极731b以及各第二接收电极732b相对于成对的第一发送电极721b以及第二发送电极722b,在周向以一定的间隔而对置。
第二电极80B具备外圈部82b、多个连结部83b。外圈部82b是形成为大致环状的部位,俯视下相对于接地电极71b大致整体上重叠。多个连结部83b是与外圈部82b的内周缘连结的部位,沿着周方向以等间隔排列。连结部83b具有台阶形状,以使得第一区域R1b所对应的位置、第二区域R2b所对应的位置在周方向位置偏移。由此,在旋转移动时,连结部83b相对于第一发送电极721b与第一接收电极731b的各组的相位和相对于第二发送电极722b与第二接收电极732b的各组的相位不同。
(变形例4)
在变形例4中,对第三布局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变形例4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C1以及第二电极80C1的俯视图。在图14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C1的外形。第二电极80C1在连结部83的设置个数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电极80少这方面不同。具体来讲,在第二电极80C1中,相比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电极80,连结部83的设置个数被减半。具体来讲,第二电极80C1的连结部83的设置个数是16。因此,第二电极80C1的各连结部83的周方向上的间隔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电极80宽。
第一电极70C1具有接地电极71c1和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
接地电极71c1具有第一接地电极74c1和第二接地电极75c1。第一接地电极74c1形成为大致圆形状。包围第一接地电极74c1的圆环状的区域是区域Rc。该区域Rc被划分为第一区域R1c和第二区域R2c。进一步地,第一区域R1c在周方向被均等地二分割,被划分为第一分割区域c11和第二分割区域c12。第二区域R2c在周方向被均等地二分割,被划分为第三分割区域c23和第四分割区域c24。
此外,第二接地电极75c1具备多个分割接地电极。多个分割接地电极是第一分割接地电极76c1、第二分割接地电极77c1、第三分割接地电极78c1、第四分割接地电极79c1。
第一分割接地电极76c1被延伸设置为在俯视下一部分与第二电极80C1的外圈部82重叠,其前端部被配置于第一分割区域c11与第二分割区域c12的边界。
第二分割接地电极77c1被延伸设置为在俯视下一部分与第二电极80C1的外圈部82重叠,其前端部被配置于第三分割区域c23与第四分割区域c24的边界。
第三分割接地电极78c1被延伸设置为在俯视下一部分与第二电极80C1的外圈部82重叠,其前端部被配置于第一分割区域c11与第三分割区域c23的边界。
第四分割接地电极79c1的前端部被配置于第二分割区域c12与第四分割区域c24的边界。
这样,在各边界部分,配置接地电极71c1的一部分,因此难以在各分割区域间产生电干扰。
此外,在区域Rc,配置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具体来讲,成为各组的发送电极72c1的发送导电图案77c在区域Rc内沿着第一接地电极74c1的外周而被配置。在发送导电图案77c,多个发送电极72c1沿着周方向而放射状地排列。各发送电极72c1形成为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棒形状。
此外,成为各组的接收电极73c1的4个接收导电图案781c1、782c1、783c1、784c1在区域Rc内被配置于发送导电图案77c的外侧。接收导电图案781c1设置有被配置于第一分割区域c11内的多个接收电极73c1。接收导电图案782c1设置有被配置于第二分割区域c12内的多个接收电极73c1。接收导电图案783c1设置有被配置于第三分割区域c23内的多个接收电极73c1。接收导电图案784c1设置有被配置于第四分割区域c24内的多个接收电极73c1。
在各分割区域内,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各设置3组。相比于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被间隔剔除,因此各组的周方向的间隔扩大。此外,在各分割区域内,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被配置为与其他分割区域内的多个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在周方向相位不同。因此,旋转移动时的各分割区域内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与第二电极80C1的连结部83之间的电容变化产生相位差。
图15是用于对变形例4所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移动量的检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5的(a)表示旋转移动时的第一电极70C1与第二电极80C1的电容变化。具体来讲,将第一分割区域c11中的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与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一电容变化Q11。将第二分割区域c12中的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与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二电容变化Q12。将第三分割区域c23中的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与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三电容变化Q13。将第四分割区域c24中的多组的发送电极72c1以及接收电极73c1与连结部83所形成的电容变化设为第四电容变化Q14。
在此,在图15的(a)中,将点P20、P30设为输入装置10的机械动作原点。点P20、P30是第二状态所对应的位置,是第一电容变化Q11与第三电容变化Q13的交点的附近,是第二电容变化Q12与第四电容变化14的交点的附近。
图15的(b)表示旋转移动时的电气状态的变化。在此,所谓电气状态,是指第一电容变化Q11~第四电容变化Q14的各个变化量。该变化量作为电信号而被输入到控制部90。在图15的(b)中,将第一电容变化Q11的电容变化率的波形设为第一波形W11,将第二电容变化Q12的电容变化率的波形设为第二波形W12,将第三电容变化Q13的电容变化率的波形设为第三波形W13,将第四电容变化Q14的电容变化率的波形设为第四波形W14。如所述那样,相比于上述实施方式,各组的周方向的间隔扩大,因此能够增大变化量。由此,能够提高位置检测的精度。
控制部90在第一波形W11~第四波形W14的各个中,将规定的阈值以上的部分设为ON信号,将小于规定的阈值的部分区分为OFF信号。表示其区分结果的是图15的(c)。在图15的(c)中,表示针对第一波形W11的区分结果T11、针对第二波形W12的区分结果T12、针对第三波形W13的区分结果T13、针对第四波形W14的区分结果T14。
在动作原点(点P20),第一波形W11~第四波形W14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而在负侧发生,因此这些的区分结果T11~T14也在点P20被共通化为OFF信号。控制部90将第一波形W11以及第三波形W13分别为ON信号的部分设为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设为一个点击量的移动量。
在动作原点(点P30),第一波形W11~第四波形W14分别以规定的阈值为基准而在负侧发生,因此这些的区分结果T11~T14也在点P20被共通化为OFF信号。控制部90将第二波形W12以及第四波形W14分别为ON信号的部分设为一个点击量的移动量。
在该情况下,控制部90也在能够每一个单位的移动量内,基于各波形的出现顺序,判断“正转”、“反转”。
(变形例5)
在变形例5中,对第三布局的其他例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变形例5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C2以及第二电极80C2的俯视图。在图16中,省略第一电极70C2的接地电极的图示。在图16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C2的外形。第二电极80C2在中央部具有开口这方面,与变形例4所涉及的第二电极80C1不同。此外,变形例4所涉及的发送电极72c2以及接收电极73c2分别形成为梳齿状。具体来讲,发送电极72c2具有向成对的接收电极73c2突出的多个齿部725c。另一方面,接收电极73c2具有向成对的发送电极72c2突出的多个齿部735c。多个齿部725c与多个齿部725c在分离的状态下沿着径向交替排列。这样,由于发送电极72c2以及接收电极73c2是梳齿形状,因此能够扩大发送电极72c2以及接收电极73c2的间隔并提高灵敏度,并且能够比棒形状的情况更加增大面积,确保电容。
(变形例6)
在变形例6中,对第四布局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变形例6所涉及的第一电极70D以及第二电极80C2的俯视图。在图17中,省略第一电极70D的接地电极的图示。在图17中,通过虚线来表示第二电极80C2的外形。
如图17所示,第一电极70D具有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72d以及接收电极73d。
成为各组的发送电极72d的发送导电图案77d在第一区域R1d以及第二区域R2d内,被配置为大致环状。在发送导电图案77d,多个发送电极72d沿着周方向排列为二重环状。
此外,成为各组的接收电极73d的4个接收导电图案781d、782d、783d、784d分别沿着周方向而被配置。具体来讲,接收导电图案781d被配置于第一分割区域d11,接收导电图案782d被配置于第二分割区域d12,接收导电图案783d被配置于第三分割区域d23,接收导电图案784d被配置于第四分割区域d24。
在各分割区域内,多组的发送电极72d以及接收电极73d被配置为在周方向上相位与其他分割区域内的多个组的发送电极72d以及接收电极73d不同。因此,旋转移动时的各分割区域内的发送电极72d以及接收电极73d与第二电极80C2的连结部83之间的电容变化产生相位差。
[其他]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对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旋转式的输入装置10,但也可以是直进运动式的输入装置10。该情况下,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在直线上排列,第二电极通过直进地移动而相对于至少两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接近或者远离。该情况下,操作体以及移动体也直进地移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移动体40的移动联动地使弹性体62弹性变形的按压体,示例了球体63。但是,按压体若是在凹凸构造上转动或者滑动则其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作为按压体的其他形状,举例圆柱状、长圆柱状、椭圆柱状、橄榄球状等。另外,按压体中与凹凸构造相接的位置优选在朝向凹凸构造突出的方向上弯曲。按压体中与凹凸构造相接的部位的形状例如是球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支承体20、固定体30、移动体40、操作体50、施力部60、第一电极70以及第二电极80全部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但这些构件的至少一个具有透光性即可。特别地,在不需要针对输入装置的光学效果的情况下,也可以该构件全部不具有透光性。例如,能够将施力部设为金属平板状的点击弹簧。该情况下,也能够将支承于支承体的第一电极向保持于移动体的第二电极按压。
此外,接地电极(基准电位电极)也可以在第二电极不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的情况下,不与第二电极的一部分对置。
此外,接地电极(基准电位电极)也可以即使在第二电极不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的情况下,也与第二电极的一部分对置。
此外,若第二电极相对于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则也可以接地电极(基准电位电极)与第二电极对置的部分的面积增加。
其他,对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的结构要素以及功能任意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例如在对旋转移动或者滑动移动的移动量进行检测、输出基于该移动量的信号的输入装置中有用。
-符号说明-
10 输入装置
20 支承体
21 外罩透镜
30 固定体
31、45 缺口
32 环状凸部
40 移动体
41 凸缘部
42 凹凸构造
43 凹部
44 凸部
50 操作体
51 顶板部
52 凸片
53 爪部
60 施力部
61 保持体
62 弹性体
63 球体(按压体)
64 退避部
70、70A1、70A2、70B、70C1、70C2、70D 第一电极
71、71a1、71b、71c1 接地电极(基准电位电极)
72、72a1、72b、72c1、72c2、72d 发送电极
73、73a1、73b、73c1、73c2、73d 接收电极
74、74a1、74a2、74c1 第一接地电极(第一基准电位电极)
75、75c1 第二接地电极(第二基准电位电极)
76c1 第一分割接地电极
77、77b、77c、77d 发送导电图案
77c1 第二分割接地电极
78c1 第三分割接地电极
79c1 第四分割接地电极
80、80A1、80A2、80B、80C1、80C2 第二电极
81、81a2 圆状部
82、82a1、82b 外圈部
83、83a1、83b 连结部
90 控制部
200 触摸传感器
300 显示面板(图像显示部)
400 屏蔽层
511 内周部分
512 外周部分
611 突起
612 狭缝
721、721b 第一发送电极
722、722b 第二发送电极
725a、725c、735b、735c 齿部
731、731b 第一接收电极
732、732b 第二接收电极
741a 内圈部
742a 延伸设置部
781、781b、781c1、781d、782、782b、782c1、782d、783c1、783d、784c1、784d 接收导电图案
c11、d11 第一分割区域
c12、d12 第二分割区域
c23、d23 第三分割区域
c24、d24 第四分割区域
H 间隔
L1 距离
L2 距离
P10、P11、P12、P19、P20、P21、P22、P30 点
Q1、Q11 第一电容变化
Q2、Q12 第二电容变化
Q13 第三电容变化
Q14 第四电容变化
R、Rc 区域
R1、R1b、R1c、R1d 第一区域
R2、R2b、R2c、R2d 第二区域
S1、S2 重叠面积
T1、T2、T11、T12、T13、T14 区分结果
W 间隔
W1、W11 第一波形
W2、W12 第二波形
W13 第三波形
W14 第四波形
α 角度
β 角度。

Claims (14)

1.一种输入装置,具备:
第一电极,具有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和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
第二电极,通过在与所述第一电极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或者移动,从而在位移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或者远离,
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其结果是,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对置,
所述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包含:
被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和
被配置于第二区域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
所述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与所述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或者远离时的相位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是接地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的动作原点是所述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重叠的面积、和所述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重叠的面积实质上均等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的动作原点是所述一组以上的第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从所述第二电极离开的距离、和所述一组以上的第二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从所述第二电极离开的距离实质上均等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实质上同等。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具有梳齿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两组以上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沿着环状而被排列配置,
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包含:
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内侧的第一基准电位电极;和
被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外侧的第二基准电位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是触摸传感器的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电气屏蔽层,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中的所述第二电极的相反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
支承体,具有透光性;
移动体,具有透光性;和
图像显示部,向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移动体的至少一方照射光,
所述支承体被配置在所述图像显示部上,
所述支承体以及所述移动体的至少一方对所被照射的所述光进行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未靠近的情况下,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一部分未对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即使在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未靠近的情况下,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也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一部分对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若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至少一组的发送电极以及接收电极靠近,则所述一个以上的基准电位电极的与所述第二电极对置的部分的面积增加。
CN202080041832.1A 2019-06-28 2020-06-23 输入装置 Active CN113994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1346 2019-06-28
JP2019121346 2019-06-28
PCT/JP2020/024629 WO2020262385A1 (ja) 2019-06-28 2020-06-23 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4302A true CN113994302A (zh) 2022-01-28
CN113994302B CN113994302B (zh) 2024-08-20

Family

ID=7406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1832.1A Active CN113994302B (zh) 2019-06-28 2020-06-23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2287B2 (zh)
EP (1) EP3992573A4 (zh)
JP (1) JP7450188B2 (zh)
CN (1) CN113994302B (zh)
WO (1) WO2020262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2287A (ja) * 2020-10-29 2022-05-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入力検出システム
DE102021120085A1 (de) * 2021-08-03 2023-02-09 Marquardt Gmbh Drehstell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1646A (en) * 1994-12-07 1997-11-25 Mitutoya Corporation Capacitance-type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with electrodes having spiral patterns
JP2004257974A (ja) * 2003-02-27 2004-09-16 Mitsutoyo Corp 静電容量式変位測定器
WO2012070479A1 (ja) * 2010-11-25 2012-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該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で用いる送電装置
CN103577017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带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40152324A1 (en) * 2009-12-18 2014-06-0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ranscapacitive sensor devices with seams
JP2015231643A (ja) * 2014-06-09 2015-12-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回転型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制御方法
US20190025092A1 (en) * 2016-03-25 2019-01-24 Yamaha Corporatio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US20210157164A1 (en) * 2019-11-21 2021-05-2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504581L (sv) * 1995-12-21 1997-04-21 Siemens Elema Ab Apparatpanel
JP2000314607A (ja) * 1999-04-30 2000-11-14 Mitsutoyo Corp 測定顕微鏡の接眼レンズ
KR101144259B1 (ko) * 2007-04-19 2012-05-11 호시덴 가부시기가이샤 회전입력장치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회전검출장치
JP4990811B2 (ja) * 2008-02-08 2012-08-01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回転スイッチ
JP5310571B2 (ja) * 2010-01-13 2013-10-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装置
DE102010046778B4 (de) * 2010-09-28 2017-11-02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Kapazitiver Drehgeber
JP2014002080A (ja) 2012-06-20 2014-01-09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式入力装置
EP3220402B1 (en) 2014-11-10 2020-03-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put device
JP6417287B2 (ja) * 2015-06-19 2018-11-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2018084455A (ja) 2016-11-22 2018-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位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
JP2018084454A (ja) 2016-11-22 2018-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変位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
JP2021055997A (ja) 2017-12-13 2021-04-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回転型エンコーダ
JP7018581B2 (ja) 2017-12-13 2022-0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変位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操作装置
JP7091906B2 (ja) 2018-07-19 2022-06-2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送風装置
US11703963B2 (en) 2019-06-28 2023-07-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pu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1646A (en) * 1994-12-07 1997-11-25 Mitutoya Corporation Capacitance-type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with electrodes having spiral patterns
JP2004257974A (ja) * 2003-02-27 2004-09-16 Mitsutoyo Corp 静電容量式変位測定器
US20140152324A1 (en) * 2009-12-18 2014-06-0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ranscapacitive sensor devices with seams
WO2012070479A1 (ja) * 2010-11-25 2012-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該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で用いる送電装置
CN103577017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带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5231643A (ja) * 2014-06-09 2015-12-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回転型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制御方法
US20190025092A1 (en) * 2016-03-25 2019-01-24 Yamaha Corporatio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US20210157164A1 (en) * 2019-11-21 2021-05-2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92287B2 (en) 2024-02-06
EP3992573A4 (en) 2022-08-17
EP3992573A1 (en) 2022-05-04
US20220244033A1 (en) 2022-08-04
CN113994302B (zh) 2024-08-20
JPWO2020262385A1 (zh) 2020-12-30
WO2020262385A1 (ja) 2020-12-30
JP7450188B2 (ja)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8568A (zh) 输入装置
US10203662B1 (en) Optical position sensor for a crown
JP6627085B2 (ja) 入力装置
CN113994302A (zh) 输入装置
US10318078B2 (en) Operation knob and display device in which same is used
US5936613A (en) Rotary circuit control devices with changeable graphics
US5841428A (en) Rotary circuit control devices with changeable graphics
KR101960737B1 (ko) 다기능 복합 입력 장치
US20200174586A1 (en) Input device
EP3571573B1 (en) Optical input devices
CN115586842A (zh) 鼠标滚轮装置
JP2016218682A (ja) 操作装置
US11604083B2 (en) Operation device
JP7417959B2 (ja) 入力装置
JP6590640B2 (ja) 回転揺動式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139250B2 (en) Optical encoder based on light-steering based contrast generation from a first plurality of primary convex mirror sections and a second plurality of secondary mirror sections
CN115398584A (zh) 输入设备和输入系统
US20240212952A1 (en) Input device and assembled device
JP2017091613A (ja) 回転揺動式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572186B2 (ja) 操作装置
JP2008275985A (ja) 表示装置
JP2007207643A (ja) 複合スイッチ装置
JP2023059833A (ja) ダイヤルユニット、入力システム、ダイヤル部品およびダイヤル外装体
JP2013142577A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時計
JP2017076550A (ja) 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