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1363A -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1363A
CN113981363A CN202111450780.6A CN202111450780A CN113981363A CN 113981363 A CN113981363 A CN 113981363A CN 202111450780 A CN202111450780 A CN 202111450780A CN 113981363 A CN113981363 A CN 113981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hell
feeding
draw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0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1363B (zh
Inventor
朱亚辉
揭恒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u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u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u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u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07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20Carburi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底座、渗碳炉总成、轨道总成、控温外壳、放料抽屉和上出料装置,所述渗碳炉总成和轨道总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放料抽屉用于放置热处理零件,其与控温外壳组合形成壳体总成。本发明可连续循环使用,不用再每次处理完后,降温冷却取出后,再进行升温进行下一批物料的热处理作业,使得热处理能够批量流水线作业,大幅减少热处理的能源浪费,减小每批次之间的热处理差距,保持热处理连续作业的质量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零件的热处理均为分批次进行热处理,处理完一批物料后需要降温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批物料的升温热处理,这种间歇的方式不仅耗能并且时间周期长,效率低下,不适合大批量的零件的生产制造,且每次升温会出现到达的温度与之前到达的不同,从而影响热处理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渗碳炉总成、轨道总成、控温外壳、放料抽屉和上出料装置,所述渗碳炉总成和轨道总成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放料抽屉用于放置热处理零件,其与控温外壳组合形成壳体总成,所述控温外壳滑动设置在轨道总成内,所述渗渗碳炉总成包括有提升装置,其用于将壳体总成自下而上提升,经过渗碳炉总成内的热处理区域,提升至上端时,设置在渗碳炉总成的上出料装置将壳体总成沿轨道总成滑动,在滑动至最右端时,控温外壳被轨道总成限位,其开始向下滑动,放料抽屉继续向右滑出。
所述上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蓄力装置、索链、第一出料轴总成、第二出料轴总成、拉动轴和电磁锁,所述第一出料轴总成和第二出料轴总成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上端,两者之间通过索链连接,所述拉动轴设置在索链上,所述出料蓄力装置设置在第二出料轴总成的一端,所述电磁锁设置在轨道总成上,其用于锁定拉动轴。
所述轨道总成包括上下滑动平台、右轨道组和循环滚轮组,所述上下滑动平台滑动设置在右轨道组内,平台弹性件滑动设置在右轨道组内,且位于上下滑动平台下方,所述控温外壳位于上下滑动平台时,凭自身重力向下滑动,带动循环滚轮组转动,所述循环滚轮组与第二出料轴总成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在上下滑动平台向下滑动时,带动第二出料轴总成转动,使拉动轴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给出料蓄力装置蓄力。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控温外壳沿轨道总成向下滑动时,能给出料蓄力装置蓄力,使得其在有壳体总成提升至设定高度时,自动释放出料蓄力装置所储存的力,使得壳体总成沿轨道总成向右滑动,且在控温外壳滑动受阻时,放料抽屉自动与控温外壳脱离,放料抽屉自动流入下一道工序,控温外壳向下滑动,循环实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轴总成包括有第二出料轴和第一皮带滚轮,所述第一皮带滚轮单向转动设置在第二出料轴的一端上,所述出料蓄力装置包括出料涡卷弹簧和出料蓄力外罩,所述出料涡卷弹簧外圈与出料蓄力外罩连接,内圈设置在第二出料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出料蓄力外罩设置在轨道总成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下进料装置,所述下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蓄力装置、第一进料轴总成、第二进料轴总成和拉动绳索,所述进料蓄力装置包括进料涡卷弹簧和进料蓄力外罩,所述第一进料轴总成和第二进料轴总成分别转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下端,两者之间通过拉动绳索连接,所述拉动绳索上设置有进料拉动板,所述第二进料轴总成的一端连接在进料涡卷弹簧的内圈上,所述进料涡卷弹簧的外圈设置在进料蓄力外罩上,所述进料蓄力外罩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下端,所述进料蓄力外罩上单向转动设置有第二皮带滚轮。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控温外壳沿轨道总成向下滑动的同时,给进料蓄力蓄力。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循环滚轮组包括循环皮带、上皮带轮组、下皮带轮组、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上皮带轮组和下皮带轮组分别转动设置在右轨道组侧面的上端和下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循环皮带连接,所述上皮带轮组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滚轮连接,所述下皮带轮组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皮带滚轮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右轨道组侧面开设有轨道长槽,所述上下滑动平台上设置有平台伸出轴,所述平台伸出轴滑动设置在轨道长槽上,且设置在循环皮带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上下滑动平台与循环皮带连接,在上下滑动平台上下滑动的时候带动循环皮带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出料装置上的索链左右设置有2组,拉动轴两端设置在左右两组索链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拉动轴能平稳拉动放料抽屉。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磁锁分为锁块和电磁块,所述锁块设置在拉动轴上,所述电磁块设置在轨道总成的上端。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生产工艺:
S1:将零件放入到放料抽屉内,放置在抽屉滑动板上;
S2:自动向左移动,与控温外壳结合形成壳体总成,且流动至渗碳炉总成下方那个;
S3:提升装置开始向上提升壳体总成,使壳体总成依次经过预热室、渗碳室和保温室;
S4:自动向右移动,放料抽屉与控温外壳自动脱离,控温外壳向下循环使用,放料抽屉流入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循环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连续循环使用,不用再每次处理完后,降温冷却取出后,再进行升温进行下一批物料的热处理作业,使得热处理能够批量流水线作业,大幅减少热处理的能源浪费,减小每批次之间的热处理差距,保持热处理连续作业的质量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放料抽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温外壳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壳体总成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联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联动零件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下进料装置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上出料装置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阻挡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2-图12,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渗碳炉总成2、轨道总成3、上流水线4、下流水线5、壳体总成、上出料装置8和下进料装置9,所述渗碳炉总成2和轨道总成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渗碳炉总成2上下开设有进出孔26,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且3个腔室之间互相贯穿设计,且其内部开设有炉内滑道24,所述壳体总成包括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其两者结合起来的外形与进出孔26一致,且在渗碳炉总成2的上下进出孔26设置上壳体总成后,能使渗碳炉总成2内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所述渗碳炉总成2还包括提升装置25,其包括有上滚轮251、下滚轮252、耐高温绳索253和电机256,上滚轮251和下滚轮252转动设置在渗碳炉总成2的框架上,且上滚轮251与下滚轮252之间通过耐高温绳索253连接,所述耐高温绳索253上均匀设置有提升球254,且在上滚轮251和下滚轮252上开设有与提升球254适配的球形凹槽255,所述电机256设置在渗碳炉总成2的框架上,且与下滚轮252连接,所述连接在上滚轮251与下滚轮252上的耐高温绳索253的其运动轨迹与预热炉21、渗碳室2和保温室23的中心线吻合。
其中在转动下滚轮252时候,带动高温绳索253转动,使得高温绳索253在渗碳炉总成2内自下而上运动。
所述控温外壳6中间开设有第一U字型长槽,用于与提升装置25配合,且与U字型长槽反方向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放料抽屉7配合的抽屉口65,其还包括框架壳体61,在所述框架壳体61上下平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传热孔62,所述传热孔62上设置有双金属封板63,且双金属封板63均为一边设置在传热孔62上,另外边缘与传热孔62适配,所述双金属封板63的形变温度与渗碳室22内的设定温度相同。
其中第一U字型长槽的大小与高温绳索253的直径相同,控温外壳6通过第一U字型长槽适配在高温绳索253上,在高温绳索253向上转动时,其上的提升球254顶触在第一U字型长槽的底面上,从而带动控温外壳6一起向上运动,在控温外壳6到达渗碳室22内后,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所述放料抽屉7上设置有抽屉拉手板73,且其内设置有多个储料格71,且所述储料格71侧面和底面上开设有通孔,其便于渗碳气体通过,所述放料抽屉7中间设置与控温外壳6配合的第二U字型长槽,且在第二U字型长槽底部设有弹性凸块72,第一U字型长槽与之配合位置设置有锁定凹槽66,在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完全结合后,弹性凸块72位于锁定凹槽66内。
其中在控温外壳6固定后,将放料抽屉7向着控温外壳6的抽屉口65推入后,在推力的作用下,弹性凸块72变形,从而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在两者处于锁定状态时,拉动放料抽屉7,使得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脱离咬合,从而使得两者解除锁定。
所述控温外壳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前后2组导向圆球64,所述轨道总成3上设置有上轨道31、下轨道32、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为两轨道,且其轨距与控温外壳6前后的导向圆球64间距相同,从而使得使控温外壳6在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上能上下滑动,所述渗碳炉总成2内还设置有炉内滑道24,其中所述左轨道组33与炉内滑道24配合设置,使得轨道总成3与炉内滑道24配合形成一个完成循环滑道,所述右轨道组34上下两端设置有抽屉滑动板35,其用于给放料抽屉7导向和在上方滑动。
其中本发明为连续工作的热处理设备,提升装置25每次提升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当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完全结合后形成壳体总成,此时壳体总成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壳体总成向左的滑动受到限制,其可以向上滑动,此时高温绳索253上的提升球254刚好顶触在控温外壳6的底面上,且此提升球254上方的几个提升球254依次位于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内,且其上方均有壳体总成,此时电机256转动,使得位于渗碳炉总成2内高温绳索253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带动壳体总成都提升一定的距离,其提升的距离与提升球254间的节距相同,从而使得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的壳体总成提升至预热室21内,同时通过此壳体总成将渗碳炉总成2的下方进出孔26堵住。
将原先位于预热室21内的壳体总成,提升至渗碳室22,在壳体总成进入到渗碳室22后,由于渗碳室22内一直保持着设定温度,因此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将原先位于渗碳室22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保温室23内,此时壳体总成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温度降低,使得双金属封板63恢复到初始状态,将传热孔62全部封住,从而将渗碳炉总成2的上方进出孔26堵住,使得渗碳炉总成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渗碳工作的进行。
将原先位于保温室23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
所述轨道总成3还包括上下滑动平台36、循环滚轮组37、平台弹性件38和阻挡装置39,所述上下滑动平台36包括平台伸出轴361、滑动底板362和滑动脚363,所述滑动底板362四边角上设置有滑动脚363,且所述滑动脚363与右轨道组34内的轨道适配,所述右轨道组34侧面开设有轨道长槽341,所述平台伸出轴361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脚363上,且滑动设置在轨道长槽341上,所述滑动脚363下方顶触有平台弹性件38,且平台弹性件38滑动设置在右轨道组34内,所述上下滑动平台36为下凹设计,即所述控温外壳6位于右轨道组34位置时,其上的导向圆球64顶触在滑动脚363的上端面时,控温外壳6底面不与滑动底板362接触,所述循环滚轮组37包括循环皮带371、上皮带轮组372、下皮带轮组373、第一皮带374和第二皮带375,所述上皮带轮组372和下皮带轮组373分别转动设置在右轨道组34侧面的上端和下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循环皮带371连接,且所述平台伸出轴361设置在循环皮带371上。
其中在控温外壳6位于右轨道组34位置时,其上的导向圆球64压触在滑动脚363的上端面,由于控温外壳6自身重力的关系,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一起向下滑动,从而压缩平台弹性件38,且向下滑动的同时,带动循环皮带371向下滑动,从而带动上皮带轮组372和下皮带轮组373转动。
所述阻挡装置39包括滑动阻挡块391、阻挡块滑动外套392和阻挡块弹性件393,所述阻挡块滑动外套392设置在所述右轨道组34下方,且其与右轨道组34内的轨道连通,所述滑动阻挡块391滑动设置在阻挡块滑动外套392内,且所述阻挡块弹性件393位于阻挡块滑动外套392内,其上端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的下端面上。
其中所述阻挡块弹性件393在初始状态时,其上平面高出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阻挡其上方的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在所述控温外壳6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一起向下滑动时,当滑动至最低端时,上下滑动平台36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上,带动滑动阻挡块391一起向下滑动,最终使得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下边与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持平,使得放料抽屉7在受到推力时,能向内滑入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内,使之与控温外壳6组合在一起。
所述上出料装置8包括出料蓄力装置81、索链82、第一出料轴总成83、第二出料轴总成84、拉动轴85和电磁锁86,所述第一出料轴总成83和第二出料轴总成84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上端,其两者之间通过左右两组索链82连接在一起,且拉动轴85的两端也设置在左右两组索链82上,所述第二出料轴总成84包括有第二出料轴843和第一皮带滚轮842,所述第一皮带滚轮842单向转动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皮带滚轮842通过第一皮带374与上皮带轮组372连接,所述出料蓄力装置81包括出料涡卷弹簧811和出料蓄力外罩812,所述出料涡卷弹簧811外圈与出料蓄力外罩812连接,内圈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的另一端上,所述出料蓄力外罩812设置在轨道总成3上,所述电磁锁86分为锁块861和电磁块862,所述锁块861设置在拉动轴85上,所述电磁块862设置在轨道总成3的上端。
其中在原先位于保温室23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时,电磁锁86解锁,使得锁块861和电磁块862脱离咬合状态,所述第二出料轴总成84在涡卷弹簧811的作用下顺时针发生转动,从而拉动轴85顶触在放料抽屉7的抽屉拉手板73,此时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为锁定状态,因此带动壳体总成一起向右滑动,当控温外壳6位于右轨道组34位置时,控温外壳6向右滑动被阻挡,而拉动轴85继续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脱离锁定,使得放料抽屉7继续向右滑动到上方的抽屉滑动板35上,使其流向下一道工序,而此时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沿右轨道组34一起向下滑动,带动上皮带轮组372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滚轮842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皮带滚轮842单向转动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上,因此在第二出料轴843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其与第一皮带滚轮842发生相对转动,而当第一皮带滚轮842发生逆时针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二出料轴843一起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拉动轴85向左滑动,在回到初始的位置时,锁块861与电磁块862重新吸附锁定,在第二出料轴843逆时针转动的同时,搅紧涡卷弹簧811。
所述下进料装置9,所述下进料装置9包括进料蓄力装置91、第一进料轴总成92、第二进料轴总成93和拉动绳索94,所述第二进料轴总成93的一端连接在进料涡卷弹簧911的内圈上,所述进料涡卷弹簧911的外圈设置在进料蓄力外罩912上,所述进料蓄力外罩912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下端,所述进料蓄力外罩912上单向转动设置有第二皮带滚轮913,所述第二皮带滚轮913通过第二皮带375与下皮带轮组373连接,所述进料蓄力装置91包括进料涡卷弹簧911和进料蓄力外罩912,所述第一进料轴总成92和第二进料轴总成93分别转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下端,两者之间通过拉动绳索94连接,所述拉动绳索94上设置有进料拉动板941。
其中在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沿右轨道组34一起向下滑动时,下皮带轮组373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皮带滚轮913转动,从而带动进料蓄力外罩912转动,从而搅紧进料涡卷弹簧911,从而带动第二进料轴总成93转动,从而使拉动绳索94转动,从而使拉动绳索94上的进料拉动板941带动放好热处理零件的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由于此时上下滑动平台36未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上,因此此时阻挡块弹性件393的上平面高出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从而阻挡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从而搅紧进料涡卷弹簧911,使其蓄能,在所述控温外壳6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一起向下滑动至最低端时,上下滑动平台36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上,带动滑动阻挡块391一起向下滑动,最终使得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下边与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持平,使得放料抽屉7前方的阻碍消失,放料抽屉7在进料涡卷弹簧911的作用下向左滑动,滑入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内后,带动控温外壳6一起向左滑动,在控温外壳6顶触到高温绳索253后,放料抽屉7继续向左滑动,从而使得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形成壳体总成。
而此时上下滑动平台36上方的控温外壳6被带离,因此上下滑动平台36在平台弹性件38的作用下,向上恢复到初始状态,在向上回复的过程中,带动上皮带轮组372和下皮带轮组373发生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皮带滚轮842和第二皮带滚轮913顺时针转动,两者在所在轴上发生相对转动。
其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本发明为连续工作的热处理设备,提升装置25每次提升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当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完全结合后形成壳体总成,此时壳体总成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壳体总成向左的滑动受到限制,其可以向上滑动,此时高温绳索253上的提升球254刚好顶触在控温外壳6的底面上,且此提升球254上方的几个提升球254依次位于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内,且其上方均有壳体总成,此时电机256转动,使得位于渗碳炉总成2内高温绳索253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带动壳体总成都提升一定的距离,其提升的距离与提升球254间的节距相同,从而使得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的壳体总成提升至预热室21内,同时通过此壳体总成将渗碳炉总成2的下方进出孔26堵住。
将原先位于预热室21内的壳体总成,提升至渗碳室22,在壳体总成进入到渗碳室22后,由于渗碳室22内一直保持着设定温度,因此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将原先位于渗碳室22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保温室23内,此时壳体总成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温度降低,使得双金属封板63恢复到初始状态,将传热孔62全部封住,从而将渗碳炉总成2的上方进出孔26堵住,使得渗碳炉总成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渗碳工作的进行。
将原先位于保温室23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在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设置有压触传感器,在壳体总成提升至结合处后,顶触到压触传感器,从而使得电磁锁86解锁,使得锁块861和电磁块862脱离咬合状态,所述第二出料轴总成84在涡卷弹簧811的作用下顺时针发生转动,从而拉动轴85顶触在放料抽屉7的抽屉拉手板73,此时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为锁定状态,因此带动壳体总成一起向右滑动,当控温外壳6位于右轨道组34位置时,控温外壳6向右滑动被阻挡,而拉动轴85继续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脱离锁定,使得放料抽屉7继续向右滑动到上方的抽屉滑动板35上,使其流向下一道工序,而此时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沿右轨道组34一起向下滑动,带动上皮带轮组372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滚轮842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皮带滚轮842单向转动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上,因此在第二出料轴843顺时针转动的时候,其与第一皮带滚轮842发生相对转动,而当第一皮带滚轮842发生逆时针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二出料轴843一起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拉动轴85向左滑动,在回到初始的位置时,锁块861与电磁块862重新吸附锁定,在第二出料轴843逆时针转动的同时,搅紧涡卷弹簧811。
在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沿右轨道组34一起向下滑动时,下皮带轮组373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皮带滚轮913转动,从而带动进料蓄力外罩912转动,从而搅紧进料涡卷弹簧911,从而带动第二进料轴总成93转动,从而使拉动绳索94转动,从而使拉动绳索94上的进料拉动板941带动放好热处理零件的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由于此时上下滑动平台36未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上,因此此时阻挡块弹性件393的上平面高出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从而阻挡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从而搅紧进料涡卷弹簧911,使其蓄能,在所述控温外壳6带动上下滑动平台36一起向下滑动至最低端时,上下滑动平台36顶触在滑动阻挡块391上,带动滑动阻挡块391一起向下滑动,最终使得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下边与抽屉滑动板35的上平面持平,使得放料抽屉7前方的阻碍消失,放料抽屉7在进料涡卷弹簧911的作用下向左滑动,滑入控温外壳6上的抽屉口65内后,带动控温外壳6一起向左滑动,在控温外壳6顶触到高温绳索253后,放料抽屉7继续向左滑动,从而使得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形成壳体总成。
而此时上下滑动平台36上方的控温外壳6被带离,因此上下滑动平台36在平台弹性件38的作用下,向上恢复到初始状态,在向上回复的过程中,带动上皮带轮组372和下皮带轮组373发生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皮带滚轮842和第二皮带滚轮913顺时针转动,两者在所在轴上发生相对转动。
至此一次工位循环完成。
实施例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6,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渗碳炉总成2、轨道总成3、上流水线4、下流水线5和壳体总成,所述渗碳炉总成2和轨道总成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渗碳炉总成2上下开设有进出孔26,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且3个腔室之间互相贯穿设计,且其内部开设有炉内滑道24,所述壳体总成包括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其两者结合起来的外形与进出孔26一致,且在渗碳炉总成2的上下进出孔26设置上壳体总成后,能使渗碳炉总成2内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所述渗碳炉总成2还包括提升装置25,其包括有上滚轮251、下滚轮252、耐高温绳索253和电机256,上滚轮251和下滚轮252转动设置在渗碳炉总成2的框架上,且上滚轮251与下滚轮252之间通过耐高温绳索253连接,所述耐高温绳索253上均匀设置有提升球254,且在上滚轮251和下滚轮252上开设有与提升球254适配的球形凹槽255,所述电机256设置在渗碳炉总成2的框架上,且与下滚轮252连接,所述连接在上滚轮251与下滚轮252上的耐高温绳索253的其运动轨迹与预热炉21、渗碳室2和保温室23的中心线吻合。
其中在转动下滚轮252时候,带动高温绳索253转动,使得高温绳索253在渗碳炉总成2内自下而上运动。
所述控温外壳6中间开设有第一U字型长槽,用于与提升装置25配合,且与U字型长槽反方向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放料抽屉7配合的抽屉口65,其还包括框架壳体61,在所述框架壳体61上下平面上均开设有多个传热孔62,所述传热孔62上设置有双金属封板63,且双金属封板63均为一边设置在传热孔62上,另外边缘与传热孔62适配,所述双金属封板63的形变温度与渗碳室22内的设定温度相同。
其中第一U字型长槽的大小与高温绳索253的直径相同,控温外壳6通过第一U字型长槽适配在高温绳索253上,在高温绳索253向上转动时,其上的提升球254顶触在第一U字型长槽的底面上,从而带动控温外壳6一起向上运动,在控温外壳6到达渗碳室22内后,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所述放料抽屉7上设置有抽屉拉手板73,且所述储料格71侧面和底面上开设有通孔,其便于渗碳气体通过,所述放料抽屉7中间设置与控温外壳6配合的第二U字型长槽,且在第二U字型长槽底部设有弹性凸块72,第一U字型长槽与之配合位置设置有锁定凹槽66,在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完全结合后,弹性凸块72位于锁定凹槽66内。
其中在控温外壳6固定后,将放料抽屉7向着控温外壳6的抽屉口65推入后,在推力的作用下,弹性凸块72变形,从而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在两者处于锁定状态时,拉动放料抽屉7,使得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脱离咬合,从而使得两者解除锁定。
所述控温外壳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前后2组导向圆球64,所述轨道总成3上设置有上轨道31、下轨道32、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为两轨道,且其轨距与控温外壳6前后的导向圆球64间距相同,从而使得使控温外壳6在左轨道组33和右轨道组34上能上下滑动,所述渗碳炉总成2内还设置有炉内滑道24,其中所述左轨道组33与炉内滑道24配合设置,使得轨道总成3与炉内滑道24配合形成一个完成循环滑道,所述右轨道组34上下两端设置有抽屉滑动板35,其用于给放料抽屉7导向和在上方滑动。
其中本发明为连续工作的热处理设备,提升装置25每次提升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当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完全结合后形成壳体总成,此时壳体总成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壳体总成向左的滑动受到限制,其可以向上滑动,此时高温绳索253上的提升球254刚好顶触在控温外壳6的底面上,且此提升球254上方的几个提升球254依次位于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内,且其上方均有壳体总成,此时电机256转动,使得位于渗碳炉总成2内高温绳索253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带动壳体总成都提升一定的距离,其提升的距离与提升球254间的节距相同,从而使得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的壳体总成提升至预热室21内,同时通过此壳体总成将渗碳炉总成2的下方进出孔26堵住。
将原先位于预热室21内的壳体总成,提升至渗碳室22,在壳体总成进入到渗碳室22后,由于渗碳室22内一直保持着设定温度,因此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将原先位于渗碳室22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保温室23内,此时壳体总成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温度降低,使得双金属封板63恢复到初始状态,将传热孔62全部封住,从而将渗碳炉总成2的上方进出孔26堵住,使得渗碳炉总成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渗碳工作的进行。
将原先位于保温室23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
上流水线4和下流水线5的表面均设置有带动块41,且所述下流水线5位于下轨道32的下方,在其转动的时候,其上的带动块41能顶触到处于右轨道组34下端的抽屉滑动板35上的放料抽屉7,带动其向着放料抽屉7向渗碳炉总成2方向滑动,上流水线4位于上轨道31的上方,在上流水线4转动的时候能顶触到处于上轨道31上的壳体总成,带动其向右轨道组34方向滑动。
其中,上流水线4带动位于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的壳体总成向右滑动,在控温外壳6顶触到上轨道31与右轨道组34的结合处时,上流水线4继续转动,从而使得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脱离锁定,使得放料抽屉7继续向右滑动到上方的抽屉滑动板35上,使其流向下一道工序,而此时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右轨道组34向下滑动,最终处于下轨道32与右轨道组34的结合处。
下流水线5带动将上一道工序流转至下方抽屉滑动板35上的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先与控温外壳6结合,使一起沿下轨道32滑动,最终滑动至控温外壳6与高温绳索253结合,控温外壳6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下流水线5继续转动,从而使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形成壳体总成。
其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本发明为连续工作的热处理设备,提升装置25每次提升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当控温外壳6和放料抽屉7完全结合后形成壳体总成,此时壳体总成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壳体总成向左的滑动受到限制,其可以向上滑动,此时高温绳索253上的提升球254刚好顶触在控温外壳6的底面上,且此提升球254上方的几个提升球254依次位于预热室21、渗碳室22和保温室23内,且其上方均有壳体总成,此时电机256转动,使得位于渗碳炉总成2内高温绳索253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从而带动壳体总成都提升一定的距离,其提升的距离与提升球254间的节距相同,从而使得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的壳体总成提升至预热室21内,同时通过此壳体总成将渗碳炉总成2的下方进出孔26堵住。
将原先位于预热室21内的壳体总成,提升至渗碳室22,在壳体总成进入到渗碳室22后,由于渗碳室22内一直保持着设定温度,因此双金属封板63变形,从而使得传热孔62全部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渗碳室22内的热量能通过传热孔62传递给里面,且使内部的渗碳气体能快速与工件表面接触,从而完成渗碳作业。
将原先位于渗碳室22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保温室23内,此时壳体总成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温度降低,使得双金属封板63恢复到初始状态,将传热孔62全部封住,从而将渗碳炉总成2的上方进出孔26堵住,使得渗碳炉总成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便于渗碳工作的进行。
将原先位于保温室23内的壳体总成向上提升至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在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设置有压触传感器,在壳体总成提升至结合处后,顶触到压触传感器,从而使得上流水线4和下流水线5开始转动。
上流水线4带动位于上轨道31与左轨道组33结合处的壳体总成向右滑动,在控温外壳6顶触到上轨道31与右轨道组34的结合处时,上流水线4继续转动,从而使得放料抽屉7与控温外壳6脱离锁定,使得放料抽屉7继续向右滑动到上方的抽屉滑动板35上,使其流向下一道工序,而此时控温外壳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右轨道组34向下滑动,最终处于下轨道32与右轨道组34的结合处。
下流水线5带动将上一道工序流转至下方抽屉滑动板35上的放料抽屉7向左滑动,先与控温外壳6结合,使一起沿下轨道32滑动,最终滑动至控温外壳6与高温绳索253结合,控温外壳6位于左轨道组33与下轨道32的结合处,此时下流水线5继续转动,从而使弹性凸块72变形,使其与锁定凹槽66咬合,从而将两者锁定,形成壳体总成,在锁定后,由于壳体总成不能再想左发生移动,因此使得下流水线5也不能发生转动,而在下流水线5上装有位移传感器,在下流水线5不发生转动时,自动停止。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渗碳炉总成(2)、轨道总成(3)、控温外壳(6)、放料抽屉(7)和上出料装置(8),所述渗碳炉总成(2)和轨道总成(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放料抽屉(7)用于放置热处理零件,其与控温外壳(6)组合形成壳体总成,所述控温外壳(6)滑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内,所述渗渗碳炉总成(2)包括有提升装置(25),其用于将壳体总成自下而上提升,经过渗碳炉总成(2)内的热处理区域,提升至上端时,设置在渗碳炉总成(2)的上出料装置(8)将壳体总成沿轨道总成(3)滑动,在滑动至最右端时,控温外壳(6)被轨道总成(3)限位,其开始向下滑动,放料抽屉(7)继续向右滑出;
所述上出料装置(8)包括出料蓄力装置(81)、索链(82)、第一出料轴总成(83)、第二出料轴总成(84)、拉动轴(85)和电磁锁(86),所述第一出料轴总成(83)和第二出料轴总成(84)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上端,两者之间通过索链(82)连接,所述拉动轴(85)设置在索链(82)上,所述出料蓄力装置(81)设置在第二出料轴总成(84)的一端,所述电磁锁(86)设置在轨道总成(3)上,其用于锁定拉动轴(85);
所述轨道总成(3)包括上下滑动平台(36)、右轨道组(34)和循环滚轮组(37),所述上下滑动平台(36)滑动设置在右轨道组(34)内,平台弹性件(38)滑动设置在右轨道组(34)内,且位于上下滑动平台(36)下方,所述控温外壳(6)位于上下滑动平台(36)时,凭自身重力向下滑动,带动循环滚轮组(37)转动,所述循环滚轮组(37)与第二出料轴总成(8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在上下滑动平台(36)向下滑动时,带动第二出料轴总成(84)转动,使拉动轴(85)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给出料蓄力装置(81)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轴总成(84)包括有第二出料轴(843)和第一皮带滚轮(842),所述第一皮带滚轮(842)单向转动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的一端上,所述出料蓄力装置(81)包括出料涡卷弹簧(811)和出料蓄力外罩(812),所述出料涡卷弹簧(811)外圈与出料蓄力外罩(812)连接,内圈设置在第二出料轴(843)的另一端上,所述出料蓄力外罩(812)设置在轨道总成(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进料装置(9),所述下进料装置(9)包括进料蓄力装置(91)、第一进料轴总成(92)、第二进料轴总成(93)和拉动绳索(94),所述进料蓄力装置(91)包括进料涡卷弹簧(911)和进料蓄力外罩(912),所述第一进料轴总成(92)和第二进料轴总成(93)分别转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下端,两者之间通过拉动绳索(94)连接,所述拉动绳索(94)上设置有进料拉动板(941),所述第二进料轴总成(93)的一端连接在进料涡卷弹簧(911)的内圈上,所述进料涡卷弹簧(911)的外圈设置在进料蓄力外罩(912)上,所述进料蓄力外罩(912)转动设置在轨道总成(3)下端,所述进料蓄力外罩(912)上单向转动设置有第二皮带滚轮(9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滚轮组(37)包括循环皮带(371)、上皮带轮组(372)、下皮带轮组(373)、第一皮带(374)和第二皮带(375),所述上皮带轮组(372)和下皮带轮组(373)分别转动设置在右轨道组(34)侧面的上端和下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循环皮带(371)连接,所述上皮带轮组(372)通过第一皮带(374)与第一皮带滚轮(842)连接,所述下皮带轮组(373)通过第二皮带(375)与第二皮带滚轮(9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轨道组(34)侧面开设有轨道长槽(341),所述上下滑动平台(36)上设置有平台伸出轴(361),所述平台伸出轴(361)滑动设置在轨道长槽(341)上,且设置在循环皮带(3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料装置(8)上的索链(82)左右设置有2组,拉动轴(85)两端设置在左右两组索链(8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86)分为锁块(861)和电磁块(862),所述锁块(861)设置在拉动轴(85)上,所述电磁块(862)设置在轨道总成(3)的上端。
8.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S1:将零件放入到放料抽屉内,放置在抽屉滑动板上;
S2:自动向左移动,与控温外壳结合形成壳体总成,且流动至渗碳炉总成下方那个;
S3:提升装置开始向上提升壳体总成,使壳体总成依次经过预热室、渗碳室和保温室;
S4:自动向右移动,放料抽屉与控温外壳自动脱离,控温外壳向下循环使用,放料抽屉流入下一道工序。
CN202111450780.6A 2021-12-01 2021-12-01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398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780.6A CN113981363B (zh) 2021-12-01 2021-12-01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0780.6A CN113981363B (zh) 2021-12-01 2021-12-01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1363A true CN113981363A (zh) 2022-01-28
CN113981363B CN113981363B (zh) 2022-05-27

Family

ID=79732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0780.6A Active CN113981363B (zh) 2021-12-01 2021-12-01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136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7883A (en) * 1986-11-26 1988-06-02 Ipsen Ind Int Gmbh Heat-treatment of metallic workpieces
JPH111759A (ja) * 1997-06-06 1999-01-06 Dowa Mining Co Ltd ガス浸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1135054A (zh) * 2007-08-27 2008-03-05 东庵(天津)金属有限公司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CN102844640A (zh) * 2010-03-29 2012-1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续式气体渗碳炉
CN105369260A (zh) * 2015-11-19 2016-03-02 张家港市广大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8620h齿轮钢的渗碳热处理工艺
CN209113976U (zh) * 2018-09-21 2019-07-16 上海嘉恒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气体渗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7883A (en) * 1986-11-26 1988-06-02 Ipsen Ind Int Gmbh Heat-treatment of metallic workpieces
JPH111759A (ja) * 1997-06-06 1999-01-06 Dowa Mining Co Ltd ガス浸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1135054A (zh) * 2007-08-27 2008-03-05 东庵(天津)金属有限公司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CN102844640A (zh) * 2010-03-29 2012-12-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续式气体渗碳炉
US20130019796A1 (en) * 2010-03-29 2013-01-24 Masahiro Yamada Continuous gas carburizing furnace
CN105369260A (zh) * 2015-11-19 2016-03-02 张家港市广大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8620h齿轮钢的渗碳热处理工艺
CN209113976U (zh) * 2018-09-21 2019-07-16 上海嘉恒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气体渗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1363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891788A (ja) コ−クス炉内への原料炭圧密ブロツク装入装置
CN114134453B (zh) 液压叶片泵转子的热处理设备及热处理方法
CN113981363B (zh) 智能环保型金属材料热处理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12708740A (zh) 一种金属件热处理工艺
CN113237309B (zh) 一种锂电池的烘烤冷却工艺线
CN113754039A (zh) 一种医疗废液收集装置
CN109059696A (zh) 一种爆炸装置
CN211112112U (zh) 分段式连续热处理炉
WO2022142454A1 (zh) 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15713194U (zh) 真空炉内搬运装置及真空炉
CN115574600A (zh) 一种坩埚受热均匀的高温蒸发炉
KR101150753B1 (ko) 냉장고용 냉각기 조립장치
CN213873744U (zh) 一种隧道窑
JPS5812983A (ja) 連続加熱炉
CN209777439U (zh) 输送装置
CN116164531B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低碳锂矿物焙烧设备及工艺
CN213657537U (zh) 一种高温隧道窑快速拖车装置
CN107978724A (zh) 一种铅酸电池上下回转冷却系统
CN220657563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16953662U (zh) 一种工业用摩擦轮降温设备
CN217973316U (zh) 一种燃气式高温热处理炉
CN116277436B (zh) 一种瓷砖原坯一体化干燥成型装置
CN116608683B (zh) 一种连续加热炉
CN114657352B (zh) 一种用于辊棒式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的正火机构
CN220454264U (zh) 一种热风退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